深圳大学建筑学教授简介
贾作光_精品文档

贾作光贾作光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设计才华和领导力在建筑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文将介绍贾作光的生平和他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贾作光出生于中国的一个艺术世家。
从小,他就对建筑设计充满了热情。
在求学过程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他毕业于中国顶尖的建筑学院,并在学校期间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
贾作光专注于创新与实践。
他走进了一个建筑设计公司,并在那里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参与了一些重要的设计项目,并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执行而脱颖而出。
贾作光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他始终坚信,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应该兼顾功能、美学和人文关怀。
他通过深入研究人类行为、需求和文化背景,为每个项目创造出与人们的需求和情感相契合的空间。
他的作品被赞赏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为中心”。
贾作光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
他意识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设计原则之一。
他始终推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环保技术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他的作品融合了自然和人工元素,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贾作光的领导力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在设计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以其激励和指导他人的能力获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赞誉。
他倡导团队合作和创新,并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紧密合作,以提供最优质的设计解决方案。
贾作光的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设计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办公楼、住宅、文化建筑和旅游景点等。
他的作品通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而闻名。
他的设计风格多样,灵感来自传统和现代元素的结合。
贾作光的作品在业界赢得了多个重要设计奖项,并被世界各地的建筑专家所倾佩。
贾作光不仅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教育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经常被邀请到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和讲座,与学生和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本期人物:祝晓峰——思想引领设计

学士 : 1 9 9 7 — 1 9 9 9哈佛 大学建筑 学硕士 ; 1 9 9 9 — 2 0 0 4 K P F 建筑事务 所 纽 约助理 总监 2 0 0 4创办 山水 秀建筑设
选择的逻 辑”等。
The AW l n t er vi e w wi t h Zhu Xi ao f eng I n t he AW I nt er v i ew wi t h Zh u Xi a of en g,t h e f ou ndi ng p r i n c i pal of Sc en i c Ar c hi t ec t u r e p r o vi des a n o ve vi r e w of hi s vi s i o n f or Ch i na’ S ar c hi t ec t ur al f ut ur e.wi t h a n empha s i s on nu r t ur i n g wh ol i s t i c an d et h i c aI a r c hi t ec t s.He emph as i zes t h at t h e S O— ca l l e d ma s t er s ac hi ev ed t hi s des i g na t i on n ot be c aus e o f t e ch ni ca l ac c ompl i s h m en t s , bu t r a t he r b ec aus e t he y wor k e d t o ex pr es s t h e et ho s o f t h ei r e r a i n t h e mos t ap p r op r i a t e ar c h i t ec t u r al l an gu a ge
“探索”深圳

。
未 来 的城 市
,
年 的发展
“
,
速度
,
成 了深 圳
、
慢地 发 展 建 设 的
,
建设
,
不 应该过分地关注 那 些 大尺 度 的 或
,
标 志 走在 时代 的 前 沿
深 圳年轻 健康
这 么 多年 我 们 为 城 市 的建 设 做 了 大 量
者 高 强 度 牵激 的项 目 而 应 该 跟 我 们 的 生 活 lJ
年 的时 间里
“
迅 速成 长 为
”
个千 万 人
一
口
,
的
试的
。
最 近 政府 又 要 搞创 新 型 的城 市 建
很 大 的努力
。
但 是 却忽 视 了
, ,
一
些小 的 不经
、
特 大城 市
“ ”
,
速成 就 是 深圳 市 的
一
大 特点 也 所 以深 圳 有
、
邹 明 : 深 圳 大 学 艺 术 学院
教 授 著 名 艺术 家
、
乍 主持 室
l大 学 建 筑 设 计 见U 戈师
何 川 :深 圳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教授
黄大 田
:
深 圳 大 学建 筑 学
院 副 教授
朱 继 毅 :深 圳大 学 建筑 学 院 李 华 :英 国 副 教授
AAs
c
ho
o
i 博士
草力
9
月27 日
覃 力( 深 圳I大 学建筑学 院 教 授 中 国 建 筑 学 会资 深
,
会员 )
警
; 宜 【 奏 墨 吾兵 荑
:
II II
坚守与担当:深圳建筑师精神反思录

±。然而,最近媒体 不断 出 现一些所谓 中国制 造 本 ±文化 的 调 似 乎 论 来 仍 是一 种对 史 世 界建筑导报本期刊登T几位滓圳建筑师或囝队的设计作品,这些建筑师来自不 国家富了 文化也 定强盛,建筑也应有 特色 ” 在我 看 ,这 然 制的设计单位,从传统的国企设计院 建筑学院的教师 私^事务所 到中外台 的 自 卑情绪 一种对现实的不 自 信惑,抑或是一 种 狭隘 的民 意 的建 族 识 筑翻 版 总想 堆 挖出点什么宝 Ⅲ来 秀 一下 以 重振一把那E萎 靡 振的文化自 信 务所.他们 对t目样的市场环境 面对着同样的创作问题、却有着不目的设计 从发霉的±
中国文化从来都是脆弱的,就像她的术结构房子一样易拆 , 易毁 易着火 面 对 西方强势文化的侵^,R有招架主功 毫 还手z力 中 国传统建筑 文 内 化 部,也
私密性,有时还^畜同居.缺乏阳光和通风 我 目 意 把 这 些 陈 糜 烂 谷 子 的 束 撤 出
吴 隶骅: 代 中国建 师首先面临着客 环境的 压和主体自信的削弱,可以说 筑 体 挤 都是精 良 也充满T糟桔和劣质 , ±目于 把^都圈起来,封 闭 守, 有 保 没
.
4筑 的作 R能部分代表 圳建筑的
些倾向性特 .我们深知他们各自创作
上邯郸学步,数典而惠祖害7 现在来谈所谓中 国 本±建筑
感觉
确 有 一种 *时e 晚
的困 与艰辛,是当T所有建筑师都有的共目感受 与时T中目建筑行 蓬勃 惑 的卷势 对此.实际 ,我们每一位建筑师都会有不月程度±的挫折感, 种沉 相 , I D理负 和 担 精神压 力 这是为什么’ 负着沉重的十 架 宇 2 世纪的中国 干经济的转 期 l 处 i挑战,建筑 行 临市场竞 激烈而设计单位 渐分化 个体的建筑师承受的 争 逐 是 全方 的: 们 位 我 得 不去 对 社会 价值观#变的问题, 得不 对恶劣的市场 环境问题.不得 不思考本±的建筑文 化和技术问题 不得不讨论学术 的民 与 主 位 的问 题 得 维护 设 计 的 权益 基本利益问题 不得不承担生活的种种负 在这样 的 精神状 态主T.有的^沉 或变得世故,在社会结构 的 隙中 扎 缝 挣 弃 7内 的道 心 德底线: 有的 ^ 缩到 极 端个 ^主 的状卷,自恋自闭:有的^则 漫 薄时尚的 所谓 明 星 把建 筑神秘化 为 一种 术 还有的^仍坚守者理想 义的 、 感 职 精神并没有完全泯灭 饶小 :我 篇评论 中 曾 也 经 道 : 总体而言 , 代 的 建筑 亲 7堑十社 值 观激变的年代 ,思想和精神 程始终 处于复 而痛苦 的 “ 状态 一 方 失重 他们秉承 7 一代^那 种 英雄 ± 义般 的 精英 意识 坚守着那种个人内 中难以割 . 心 弃的 传统价值观, 即 相信职业建筑 师应该具有的 会责 感和 想抱负,另一方 社 任 理 却又不断 受 到来 自 现实 的 力 压 .市场 经 B然导 整十 会的伦理价值转变 年 济 致 社 代B 然放弃 T 前辈那种价值 责任 感 理 想主 和 义 精英 意 识 走向后现代±义 平面时代 一 个没有权威 . 不谈 主 义 看 淡理 想.R相 自我 相 信瞬间巷 信 时代 上一代^的理想抱负仍在我们 身 上 续 而新 代的 值 向e然 变 , 一 价 取 转 向虚 。面对这种社会价值观和思想 的 变 建筑 师 转 在躁 动 不安 的现实 中 何 自 我的思想 足点’我们所赖 以为 的 本 那种精英价值观立 何 口 去面 对新的价值 的 观
跨学科的策展实践:青年深双

图1. 青年深双海报摘要:2022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中的「青年深双」板块,八个跨学科的年轻团队组合,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的特定议题,提出应对策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次面向未来的跨界策展实践,鼓励青年建筑师走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建立对话、发现问题,并且以多媒介的方式去表达对议题的理解,以思想者的身份来呈现自己的研究。
在建筑学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的背景下,此次策展不仅是研究和设计提案的呈现,还是一次设计方法的创新实验。
关键词:跨学科;策展;设计创新Interdisciplinary Curatorial Practices: The Young UABB跨学科的策展实践:青年深双作者:李森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思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助理研究员刘珩(通讯作者)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特聘教授Text / images by LI S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LIU Si Research Assistan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LIU 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Abstract: The 'Young UABB' section of the 9th Shenzhen-Hong Kong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in 2022, in which eight young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combine to propose response strategies around specific topics of the c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This future-oriented cross-border curatorial practice encourages young architects to step out of their familiar fields, establish dialogues, identify problems, and expres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in a multi-media way, presenting their research as thinkers. In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e fac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issues and greater challenges, this curatorial practice is not only a presentation of research and design proposals, but also an innovative experiment in design methodology.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curatorial; design innovation1.背景今年三月落下帷幕的2022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特别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马清运

个人履历马清运清华大学毕业后,1989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在宾夕马清运法尼亚大学期间,曾获得Shenck-Woodman欧洲旅行奖。
1991年毕业时获Frank-Miles Day荣誉毕业并取得建筑硕士学位。
毕业后曾先后在费城Ballinger 及纽约KPF任设计师、高级设计师,成为这两个建筑事务所的主要设计力量。
在Ballinger期间,为该公司从服务型事务所转化为设计型事务所立下汗马功劳。
在KPF期间成为该事务所早期东南亚工程事务的开拓型成员之一。
1995年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该事务所作品以独创的风格和精良的设计受到建筑界的好评。
实践经验跨越多种建筑类型,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办公、居住等。
2个人成就马清运不但精于实践,并且勤于教育、研究。
从1992年开始,马清运先生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任客座教授,1997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研究生院的全职教师,任研究生主线设计工作室(core studio)教授及毕业论文的导师。
马清运先生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城市中的基因元素,都市与建筑的本体关系,快速建造及环境的中国性。
指导过的研究生论文中有:Archote (微肤建筑);Thin City(薄城);C.C. Tokyo(密码城市东京);Teheran: City of Antithetical Coexistence(德黑兰对立共存); Picnolapse: strategy oflie(思维空白;撒谎策略)等有争议性又极富启发性的论文专题,并多次推荐宾夕法尼亚大学优秀论文奖。
除宾夕法尼亚之外,马清运先生还多次被聘请到哈佛(Harvard)、贝尔拉格(Berlage)、康奈尔(Cornell)、潭普(Temple)、迈阿密(Miami)大学做设计评委及毕业答辩评委。
马清运,生于1965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工程学士学位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苏黎世工学院等多所欧美顶级院校的客座教授。
深圳大学研究生导师汇总—深大研究生导师有哪些?那些导师学术水平较高

认真总结了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各专业的导师信息,希望能让大家未来的研究生之路更加顺畅!点击查看:【深大考研真题】/kaoyan/导师汇总地址:/news/?classId=191【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导师汇总【鸿知深大考研网】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导师汇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王晓玲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钟若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鲁志国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高兴民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陈勇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陶一桃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陈伦玉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张凯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朱福敏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胡冬梅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叶朝晖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鲁国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陈勇(小)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金融学-白玉琴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宋博【鸿知深大考研网】链接地址:【深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孙正佳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李涵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吕璧如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吴洪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余晓辉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范霄文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许蔓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杨光辉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吴洪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李涵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统计学-王小华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宋智一【鸿知深大考研网】链接地址:【深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赵文军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王峰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赵登峰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田贞余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钟杏云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江虹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魏达志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陈勇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国际贸易学-涂永式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公共管理系-李淑飞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公共管理系-马卫红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马建华【鸿知深大考研网】链接地址:【深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李鑫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初大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潘燕春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潘燕萍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管理科学系-冯元粤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管理科学系-彭运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管理科学系-刘耀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林瑞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管理科学系-张庆宇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公共管理系-周林刚深圳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民法-傅静坤。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喜迎建院40_周年

NO. 214 世界建筑导报3511月25日,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四秩芳华,筑梦未来”主题院庆在校友广场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仲德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鹏举、华侨大学原副校长刘塨、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高伟俊、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等出席大会。
出席院庆大会的还有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合作单位、新闻媒体的领导、嘉宾,建规学院老教师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等,共200余人。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和祝福视频,共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院庆。
上午8点30分,院庆大会正式开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做开场白,隆重介绍与会的嘉宾,并代表建规学院的全体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在领导致辞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发表致辞。
今年是深圳大学建校40周年,深圳大学已经实现了办学规模层次和质量内涵的全面提升,成为一所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40年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已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建筑院校,形成了以孟建民院士、郭仁忠院士、魏子卿院士,以及范悦、刘珩、何昉、王瑞胜等全职特聘教授领衔的师资团队,构建了城市空间信息协同的“3+1”人居环境学科体系,办学实力持续提升。
目前,学院拥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Celebrates its 40th Anniversary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喜迎建院40周年文字整理: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院庆筹备组Text arrangement: Preparatory Group for the 4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t Shenzhen University有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各类科研平台10余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建筑学教授简介希望对考研的有所帮助:覃力教授出生年月:1957.1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最后学位获得单位:天津大学专业:建筑学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1998年调入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现任本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教育与职业实践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新建筑》杂志编委。
曾先后两次赴日本作为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98年3月调至北京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院,任副总建筑师。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研基金和博士点基金在内的9项纵向科研项目和3项横向科研项目。
主持或参加30余项各种工程项目。
独立撰写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专著6部、译著2部。
其中《中国古亭》和《中国的城》2部专著在台湾和大陆两地出版,并多次再版重印,受到广泛称誉。
在专业学术刊物上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有多篇论文获建筑学会的优秀学术奖。
研究课题:国内外住宅综合比较研究教委留学回国启动基金,经费3万元,1994~1996,主持人。
聚落变迁模式及其现代指导性变迁计划研究教委博士点基金,经费3万元,1995~1997,第三名。
新世纪住宅小区公建与配套设施的功能发展趋向研究,教委博士点基金,经费3万元,1996~1999,第二名。
中日高层建筑综合比较研究广东省高校重点扶持学科基金,经费6万元,1999~2002,主持人。
建筑设计观念在新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向研究深圳大学科研基金,经费4万元,2000~2001,主持人。
主要论著:《世界建筑师的思想与作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译著/第一名。
《国外交通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第一名。
《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台湾合作版,1999年计划出版,独著。
《楼阁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台湾合作版,1999年计划出版,第一名。
《中国的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台湾合作版,1999年计划出版,独著。
《青海黄南臧传佛教寺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台湾合作版1999年计划出版,独著。
"日本高层建筑探析"《建筑师》89期,1999.8。
"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表现"《建筑学报》1999年7期,1999.7。
"园中园初探"《中国园林》1999年3期,1999.6。
"从功能化到艺术化"《建筑师》88期,1999.6。
"信息社会建筑设计变革探析"《时代建筑》1999年1期,1999.3。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nzhong, Shanxi Province, and Their Modern Development",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ia Pacific Architecture, April,1999.4。
"高技术与高情感"《建筑师》83期,1998.8。
"商业设施与综合城市开发"《建筑学报》1997年9期,1997.9。
"环境绿化与视觉效果分析"《建筑师》77期,1997.8。
"特立独行卓尔不群"《新建筑》1997年1期,1997.3。
"色彩斑斓的生活空间"《建筑师》73期,1996.12。
"尊重传统文脉创造现代文明"《建筑学报》1996年9期,1996.9。
"青海藏传佛教建筑"《古建筑园林技术》51、53期,连载,1996.6~12。
"秦皇岛市CBD花园广场及新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城市规划》,1996年第4期,1996.4。
"中国古代城市的职能和等级建制"《天津大学学报》1996年29卷。
"钢与混凝土的交响诗"《建筑师》69期,1996.4。
"上海豫园确诚商城设计方案"《建筑师》67期,1995.12。
"交通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其模式的演变"《建筑学报》1995年10期,1995.10。
"亭旁植物的配置与意境的创造"《中国园林》1995年8期,1995.8。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建筑师》64期,1995.6。
"赋造型以虚幻意象集片断于整体表现"《建筑师》63期,1995.4。
规划、设计作品:1999,深圳彩田村住宅小区,技术负责人1998,厦门市海关办公大楼,设计人1998,上海·周庄国际旅馆农庄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论证评审,报批通过,主持人。
1998,天津科银大厦,第一期已施工,主持人。
1996,南京市禄口镇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已实施,主持人。
1996,秦皇岛市中心花园广场与CBD新区规划,中标方案,主持人。
1995,上海豫园确城商厦,中标方案,设计人。
进修学习及对外交流情况:1996.10~1997.10,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9.3,赴美国参加亚太地区国际建筑会议1999.11,赴香港参加香港房屋委员会1999年"美好家园新纪元"会议获奖情况:获1997年度"天津市建筑学会三等优秀学术奖"获1996年度"天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教学奖"获1995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天津市建筑学会一等优秀学术536.Re:有没有考深圳大学的!大家交流交流![Re: jackyxue123]Copy to clipboard--------------------------------------------------------------------------------出生年月:1958.10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最后学位获得单位:同济大学专业:城市规划研究方向: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居住环境陈燕萍教授4,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近年来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 部;作为第一主持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教研课题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现任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法定图则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交通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
研究课题:居住区交通规划导则深圳大学科研基金及深圳市规划国土局项目,经费共18万元,1997~2000,主持人。
深圳市福利与微利住宅的政策取向研究深圳市科技局,1997~2000,(阶段成果),经费4万元,主持人居住区相关设施配置的内容和标准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基金,经费1万元,1999~2000,主持人规划容积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经费5万元,1997~1999,主持人城市物流中心的类型与分布研究,龙岗区政府,经费5万元,1999,主持人主要论著:"发展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应成为深圳建设的战略目标",《特区经济》,1999年第6期,1999.6。
"综合性建筑项目的对外交通特征",《华中建筑》,1998年第3期,1998.3。
"居住区小汽车停车方式的选择",《建筑学报》,1998年第7期,1998.7。
"对居住区交通问题的分析",《城乡建设》,1998年第6期,1998.6。
"居住区交通问题初探",《特区经济》,1998年第5期,1998.5。
"深圳市福利与微利住宅的面积标准与土地利用",《住宅与房地产》,1997年第3期,1997.3。
《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第四章,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
"芝加哥市中心,一个高效率的城市CBD",《世界建筑导报》,1995年第3期,1995.3。
"Large Scale Developments in Forming CBD of Shenzhen and Guangzhan"(大型综合性建筑在城市CBD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19届建协会议论文,巴塞罗那,1996规划、设计作品:1995,松坪山微利房组团规划与住宅设计,方案,设计主持人。
1996,梅林一村规划设计,方案投标,设计主持人。
1994,龙岗区中心片区总体规划修编,已实施,项目负责人。
居住区交通规划导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居住区街道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万科四季花城建成区规划研究万科企业集团公司2002-2003 进修学习及对外交流情况:1995.6~7,赴法国参加欧洲华人学校研讨会,考察欧洲7国。
1996.6~7,赴西班牙参加19届世界建协会议,并提交论文,并考察意大利,德国。
1997.7,赴澳州出席昆士兰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住宅设计研讨会。
1999.10,参加龙岗区政府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城市物流基地规划项目。
537.Re:有没有考深圳大学的!大家交流交流![Re: jackyxue123]Copy to clipboardPosted by: 飞人乔丹Posted on: 2006-04-26 15:11-------------------------------------------------------------------------------- 黎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出生年月:1957.4学历:硕士学位:硕士最后学位获得单位:湖南大学专业:建筑学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黎宁副教授,现任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先后主持设计了深圳电影大学、深圳五洲宾馆、南海电力调度综合楼等多项重要工程设计,多次获省、部、市优秀设计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专著一部,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研究课题:"建筑设计中的几何构成法研究"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基金,经费1万元,1999~2000。
主要论著:《高层办公综合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参编设计作品入选《全国优秀建筑设计选》、《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作品选》"场地的限定与设计的决择",《世界建筑导报》1995年第3期,1995.6。
规划、设计作品:1996,深圳五洲宾馆,完成方案、初设、施工图,已建成,项目负责人。
1998,长春太阳商城(住宅小区),方案、初设,已建成,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