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心得体

在竹贤乡一带,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20多年前,时任村支书的他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开凿天路,改变了下庄与世隔绝的状况。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

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1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要致富,仅靠绝壁上2米多宽的机耕道不够。毛相林又带领村民把路修到了下庄村小学,延伸到了谷底的后溪河电站,连接起了所有院落。

20XX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毛相林争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这条绝壁天路终于变成了3米多宽的“四好农村路”。

有了路,还要有产业。下庄有田地800亩,过去都是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土豆、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毛相林说,“只填饱肚子不够,还要钱包鼓起才行。”

听说漆树值钱,毛相林带领几个青壮年从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大木漆树,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苗,没想到当年夏天全热死了。

见其他村种桑养蚕赚了钱,他又号召村民跟着学,结果桑树长得不错,蚕子却死了个精光……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也明白了“不能蛮干,得相信科学”。

20XX年,他请来市、县两级的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海拔、土壤、气候、阳光等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

很快,下庄发展了650亩纽荷尔柑橘。但树种了3年,只开花不结果,虫害还严重。毛相林又请来奉节的柑橘专家把脉问诊,并让儿子自费到奉节学习柑橘种植技术,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管护。

去年,下庄的柑橘实现了初挂果,当年柑橘销售收入近20万元。

除了柑橘,下庄还发展了200亩西瓜、150亩脆桃。毛相林又牵头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探索发展集体经济。

下庄曾是全乡最穷的村,20XX年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余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再次“啃”出了一条“脱贫路”。

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2

下庄的地形像一口井,三面是绝壁,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米,村民住在井底,外出只能沿着东面的缓坡爬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悬崖上摔死的村民有23人,摔伤的有60余人,摔残的有15人。

山外的东西运不进来,下庄的东西卖不出去,一村人就守在下庄受穷。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上修路。他在动员大会上说:“不修路没得出路,不修路还会死更多的人!”

于是,村民每人捐资10元,凑了3980元;每户每年卖一头肥猪,又凑3.84万元;党员干部捐款,再凑两三万元;凡是在村里有承包地的村民,要么投劳力、要么交钱,每天20元……

绝壁上修路就是赌命。毛相林带头在绝壁上悬空钻炮眼、安放炸药雷管,带头搬石头、铺路。晚上,他睡在窝棚最外面,在腰杆上拴根保险绳,另一头系在老树根上,怕夜里翻身掉下悬崖。他说:“我是修路发起人,最重的活、最危险的活必须带头。”

1999年,刘恒玉的女婿、28岁的沈庆富,第一个死在修路的悬崖上。50多天后,落石裹着黄会元坠向深渊。

毛相林问大家:“这路修还是不修?”大家举起了紧握的拳头:“修!”

七年修路,没钱没物资了,毛相林带头贷款1万元,他甚至将妹妹临时寄存在他那里的3000元钱“挪用”了。

七年修路,6条鲜活的生命留在了这条绝壁路上。毛相林带领村民强忍悲痛,咬牙修路。

2004年3月,一条2米多宽、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修到了山外。

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3

一个绝壁中的“天坑村”,一条悬崖上的“天路”。

20多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对下庄人战天斗地、绝壁开路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下庄精神”曾鼓舞了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

20XX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巫山县委县政府利用帮扶资金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了硬化,并将路面宽度拓宽至4.5米。随着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游客将私家车开到了下庄村,慕名前来寻访下庄“天路”,感受“下庄精神”。

虽然已卸任村支书,但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这一次,他又萌发了打造民宿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念头。

“下庄村地靠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若能将村民家的农房改造成乡间民宿,将游客留下来,就能实现农旅融合的效益叠加。”毛相林盘算着。

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

于是,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简单改造,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你看,以前白色的外墙被我涂黄后,更有乡村风味,室内用木条吊顶,凸显原生态气息……”毛相林领着记者在改造后的民宿中穿来穿去,兴奋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去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老支书带头示范,村民们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纳入规划,很快将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下庄古道’‘鸡冠岭’等旅游景点,并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一个‘下庄精神陈列馆’,将‘下庄精神’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让乡村旅游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