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演讲稿: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xin

观点: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感人故事:
季老为新生看行李 冰心先生关心生病老人
北大学生给季先生地上留言
季老为新生看行李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 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 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83年, 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 国。 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 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在2006年,季老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 理亲自到医院看望他,并称赞道:“季先生 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 求是的人品值得人们学习”。同年,季羡林 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冰心先生关心生病老人的事
(冰心老人的博爱)
这是作者的自我解剖, 从季羡林、冰心等世 如何理解“听多了这 样的故事,便常常觉 纪老人的身上,看出 得自己是只气球,仿 了自身的诸多不足, 佛飞得很高,仔细一 他们高尚人格的光辉 看却是被浮云托着; 照出了自己人格的缺 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 憾。
-:
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 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 “中国金话筒奖”获得者。被授 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使其 主持的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 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 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 的代表之一 。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 目主持人白岩松参加“演讲与口才杯”全国 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时所作的演 讲。
你对学位及人格的理解是怎样的?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国旗下的讲话稿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国旗下的讲话稿关于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国旗下的讲话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推崇高尚的人格,孔子之仁,孟子独善其身,陶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大凡古之圣人,皆有高尚的人格。
人格伴随我们一生,一路前行,我们可曾思考做人!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去请教上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成功之道,面对满腹激情的年轻人,他只言简意赅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而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大提琴家!对学做人是人生观的基础,无论从事音乐、文学、科技、艺术,乃至做一个平凡极致的人。
那些惊世骇俗的大师们,有谁不拥有崇高的人格呢?世纪老人冰心,已临近人生的终点,心中依然牵挂着年老病人的状况;国学大师季羡林身为副校长,为新生看行李,尽职尽责,直至学生归来,已近一个小时,大作家沈从文,一生醉心于人性美------,我们喜欢大师们的作品,却有谁能透过字里行间,窥探大师们的人格?时间向前行进着,在这纷繁的时代,诸多不利潜伏四周,不良之风如潮涌来。
对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我们可曾思考过这正是个人人格的折射?我们心中是否也有一点大师人格的投影?人人都爱美,可真正的美岂只是外表的装裱?我们渴望拥有精彩人生,有时执着追求,却忘了最基本的――人格的塑造。
于是,我们越发地觉得内心的空虚,因为华丽的外表无力掩饰人格的荒芜。
然后,我们是否该从现在做起,健全自己的人格?在食堂,我们可曾想到过,工作人员很艰辛,该保持清洁?在宿舍,我们可曾想到过其他同学要休息,该保持安静?在水池,我们可曾想到过水十分珍贵,该节约用水-------。
如此种种,看似生活的细枝末节,但处处都是我们人格魅力的体现。
最后,我想对高三的学哥学姐们说:为了梦,这了明天的彩虹,向前冲。
失败是成功之母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但行动和言语有时是不相一致的。
当你的成绩单上出现“红灯”,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丧,别的一无所有?你是否意识到这失败之中有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呢!对此,每个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样!在此颇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
《人格是最高是学位》白岩松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 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 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 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 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 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 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提问式、故事式、 议论式、抒情式等等。
• 演讲辞的主体就是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 点部分,要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 常见的结尾方式有:总结式、呼吁式、 含蓄式、名言式等。精彩有力的结尾是 演讲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能催人奋发, 引发听众的四维。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1968年8月 20日出生于内蒙古 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主持《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 目,以其“轻松、快乐、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 观众喜欢。 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 方之子》等栏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 流等节目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 周年庆典转播。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 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担任2004和 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荣 获“优秀播音员主持”奖,并于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 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冰心
• 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 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 家。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 庭,被称为“世纪老人”。曾任中国民主促进 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 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 誉理事等职。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 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 等,主张爱的哲学,“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教师演讲稿之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师演讲稿之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不知大家有没有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年,北大新学期开始了,有一个从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而老人在这一小时中一直尽职尽责地帮他看守着行李。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新生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的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守一小时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生当时是这样的一种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后却强烈的感受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我也曾听到过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而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而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那时候,因为年少,老人回答时透露出的含义根本无法理解,然而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接触到的优秀人物的增多,这个回答就在我的脑海里越印越深。
也曾看到白岩松采访冰心老人的文章,白岩松问先生:你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的人生终点,而这位在五四爆发那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却一点儿没有减弱。
冰心的身体并不强健,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
然而她这一生却硬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联想到自己,便觉得自己像只气球,好像也飞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算饱满,可肚子里却空得很,这样想着就有些担心啦,怎么能走更长、更远的路呢?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是最高学位的含义? 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在季老家不远, 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 名湖中留下的投影。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
“我常常觉得 自己是只气球,仿 佛飞得很高,仔细 一看却被浮云托着, 外表看上去也还饱 满,但肚子里却是 空空”这句话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运用比喻对比表明作者 自我反省及谦逊的品德。
主持人——白岩松 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海拉尔区,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主持《焦点访谈》、《感动 中国》《东方时空》等节目。他主持节目的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成为新 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一。他主持的节目语言犀利,为人正直、勇敢,历来以针砭时弊、 不屈服于外在压力著称。 白岩松新世纪寄语 “希望新的世纪是一扇大门,把浮躁和肤浅关在门外,让我们每 个人的心静下来,让一部分电视节目也静下来,更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观察人心,在 平静中让我们彼此温暖”。 白岩松人生感悟“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荣光,当了第一的人也许 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寒凉,这样一来,就将永 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变成苦役。何必把争 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长长的人生路 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主要成就“中国金话筒奖” “长江韬奋奖”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最著名的书《痛并快乐着》
什么是人格?
就是一个人在性格、 气质、能力、道德品质 等方面的总和。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比知识更为重要。
卡莎尔斯的话。
季羡林为学子看包。——平易近人
冰心垂暮之年关心老年病人——关爱之心
学子看望季羡林。——侧面衬托季老人格高尚
“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和痛苦都只占5%,余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他的 平淡生活中包含着三大要素:一是音乐、二是足球、三是心理调节。 一、白岩松超级爱音乐:他迷恋摇滚乐,喜欢“清醒”乐队,他爱听马 勒的交响作品,那乐声让他觉得“老马”还在继续痛苦,而他过得挺好。他 一直觉得爱音乐的人都是感性的人,也都是爱生活的人。 他曾经写道“在我们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所 有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你窃窃私语,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 的音乐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生命之路并不顺畅,坎坷和不平衡都会出现 在你的眼前,但爱上音乐,我便放心,因为一、二百年前那些独对心灵的音 乐编织者早已为你谱下安慰乐句。” 二、 喜欢足球:戏称自己毕业于“足球专业”的他,把足球比喻成摆在 桌上的米饭。奥运会评说体育比赛,没想到他是个十足的体育迷,尤其对足 球更是情有独钟。 三、《东方时空》后一度因为压力过大严重失眠,“特好的时候要有危 机感,特差的时候也要能够平静下来,想想,前面还有好事等着我呢。”这 就是他所谓的心理调节。
白岩松演讲稿【三篇】

白岩松演讲稿【三篇】白岩松演讲稿【一】中国人的逻辑习惯非黑即白。
只要发现了谁的一个缺点,头一天还热情相拥呢,一转眼就“这个人怎么这样”。
可是,你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啊。
当我们了解人性的复杂时,理性才会慢慢建立起来。
近半年我常常讲,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讨论道德。
比如去年,中国人讨论最多的,一个是老人跌倒了没人敢扶,怕被讹,一个是小悦悦事件。
大家在那儿感慨,中国人现在良心滑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会比一百年后更好。
内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这样,看周围的环境是激活了我们的好,还是激活了我们的坏。
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有时候还跟改革有关系。
比如说,十五年前,两车一撞,车上的人下来就打,因为结果的胜负决定谁赔偿;现在比较文明,两车一撞,车上的人下来,保险号一抄,还可能互相递根烟,走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不是因为讲文明,而是因为车辆都强制上了保险,为什么老人跌倒了会没人敢扶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覆盖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
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会给孩子添麻烦,他就不会讹人了。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天在日内瓦湖边,龙永图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吗?”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吗?”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
”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当时我只记住了这句话,没有太深的理解。
这三四年,我不断地重复这句话。
年轻时从来都觉得妥协是一个糟糕的词,过了四十岁我才明白,只有能够使对方和你都做到一定的妥协,然后完成进步,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回望历史,你不觉得所有的进步都是由双方妥协促成的吗? 说小了,人生就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
很多人过得拧巴,就是单方面想赢,忽略了岁月的力量。
人到四十多岁头发会白,眼睛会花,你改变生活方式,向岁月妥协,岁月也会向你妥协半步。
白岩松《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简析

白岩松《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简析作者:谷瑞丽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2期内容摘要:《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中的演讲稿,获得演讲比赛的特等奖。
演讲的目的是说理,是表明演讲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或者倾向性。
那么,这篇演讲辞的观点是什么?用了什么材料来说明他的观点呢,本文就此来分析。
关键词:人格学位观点材料《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中的演讲稿,获得演讲比赛的特等奖。
演讲的目的是说理,是表明演讲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或者倾向性。
那么,这篇演讲辞的观点是什么?就是题目所显示的: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为了突出这一演讲观点,都选用了哪些材料?又是什么性质的材料?首先,以事实材料为主,或者说主要讲了三个故事。
而且在处理故事与议论(观点)的关系时,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毫不夸饰。
第一个故事是,北大教授、副校长季羡林先生,在新学期开学的当天,帮一位报到的新生看守行李。
此事让白岩松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是一处点题之笔。
第二个故事是,白岩松在医院采访冰心先生,这位已经接近自己人生终点的世纪老人,最关心的却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所有年老病人的状况。
由此作者想到,这些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也应该被我们作为传统向后延续。
这又是一处点题。
第三个故事是,一批刚刚进入校园的新生,相约去看望季羡林先生,但又怕冒昧地打扰了先生。
最后决定,每个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前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离去。
这些问候的话语就是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的投影。
这又是一次点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演讲词观点的表达和议论文是很不一样的。
议论文在亮明观点后,需要使用大量的论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观点。
而演讲辞只需要运用相关材料来显示演讲观点,不需要证明观点。
三个故事,三次点题。
演讲词的观点、主题已经相当明确,但还不止于此,文章还有两处点题,分别就是开头和结尾。
白岩松:人品是最高学位_人生感悟

白岩松:人品是最高学位_人生感悟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
?老
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
然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
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但肚子里却是空空。
这样想着就有些担心啦,怎
么能走更长的路呢?
于是,“渴望年老”四个字对于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发苍苍或身份证上改成60岁,而是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便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岩松的演讲稿: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对老人回答中所透露出的含义理解不多。
然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随着采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便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
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后来,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她: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老年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运动”中走上文学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然而她这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这些世纪老人身上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延续下去呢?
不久前,我在北大又听到一个有关季先生的清新而感人的新故事。
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像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