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林新闻编辑笔记
新闻编辑笔记(蔡雯)

新闻编辑笔记绪论一、新闻编辑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及理论成果㈠新闻编辑的研究对象新闻编辑:一是指新闻编辑工作,即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有关决策、组织、加工、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
二是指新闻编辑人员,即在新闻机构中承担新闻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
新闻编辑的研究对象: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规范和操作技术、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
㈡新闻编辑的产生与发展产生:1815年来华传教士创办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㈢新闻编辑的研究及主要成果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编辑的指导意义第一章新闻编辑的内容与性质第一节新闻编辑的基本内容一、新闻编辑的基本概念编辑:专业性工作和专业性人员双重含义概念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对新闻媒介进行定位、制定编辑方针、设计新闻产品、策划与组织新闻报道、组织与编辑新闻稿件、制作新闻标题、进行图片与音视频编辑、设计与编排版面、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与受众进行互动。
二、新闻编辑的功能与类型如何理解新闻编辑在新闻内容生产中的“隐匿意见领袖”角色?新闻编辑是大众媒体的“把关人”,其直接言论或所选择的言论、稿件安排、标题的大小等,都是倾向性的表达,能引导媒体。
㈡新闻编辑的类型1.按媒介的不同形态划分:报纸编辑、杂志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网络编辑等。
2.按编辑的工作内容划分:文字编辑、图片编辑、言论编辑、版面编辑、音视频编辑等三、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新闻编排的所有环节:选稿、改稿、录入、校对、资料检索、组版、传稿等。
四、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新趋势媒体融合: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平台融合所构成的媒介系统形态。
媒体融合有利于传统新闻传播进行整合与重构:有利于提高新闻真实性,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融合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报(台)网互动;二是报(台)网融合。
《新闻编辑》课程笔记

《新闻编辑》课程笔记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论一、新闻编辑的基本概念1. 新闻编辑的定义新闻编辑是指专业人员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和发布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内容编排、表现形式的选择以及传播策略的制定。
2. 新闻编辑的要素- 新闻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原始材料。
- 编辑手法:涉及写作风格、报道角度、结构布局等。
- 传播渠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
- 受众: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和消费者。
3. 新闻编辑的类型- 新闻报道编辑:负责新闻事件的采集、编写和发布。
- 新闻评论编辑:负责新闻评论的撰写和审核。
- 新闻图片编辑:负责新闻图片的挑选、处理和排版。
- 数据新闻编辑:负责数据新闻的挖掘、分析和呈现。
二、新闻编辑的任务与作用1. 新闻编辑的任务- 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真实性: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确保信息来源可靠。
- 准确性:精确表达新闻事实,避免歧义和误解。
- 时效性:迅速响应新闻事件,及时发布信息。
- 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通过合理的编排和设计,吸引受众注意力。
- 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 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新闻职业道德- 遵守法律法规,传播正能量。
- 尊重新闻伦理,保护隐私权和名誉权。
2. 新闻编辑的作用- 引导舆论- 通过头条新闻、专题报道等方式,突出重要议题。
- 通过评论和解读,提供深入分析和观点。
- 传播知识- 通过科普报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 通过教育新闻,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 服务社会- 关注民生问题,提供实用信息。
- 监督社会现象,促进社会进步。
三、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业务发展1. 媒介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鉴,形成互补。
- 跨平台内容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 编辑手段多样化-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新闻内容的多样化呈现。
- 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个性化新闻。
3. 个性化定制- 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提供定制化新闻内容。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读书笔记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谈到的是新闻界的自由和责任。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在报道和读书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新闻界有
责任做出恰当的选择,以保护公众的利益,比如选择纯粹的,有益的,有诚实的报道,保护报道受到不正当影响的新闻和财产。
另一方面,新闻业界有责任坚持客观和真实的报道,尊重和保护报道
受到不正当影响的新闻和财产,不得滥用发布机构的权利,不得损害
报道受到不正当影响的新闻和财产的权利。
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尊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新闻界也有责任提高自身质量,充分发挥新闻报道里相关专业知识,
把基本的知识扩展到更深入的领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让
新闻报道充满科学性和可信度。
新闻界还有义务经常参加新闻研讨会,了解新闻业界的最新动态,获
取新信息,提升自我,更新自己的思想。
及时参与新闻研讨会,可以
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报道新闻,更好地读书笔记,提高自身
的新闻报道水平。
总之,新闻界的自由与责任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负责任的新闻界,不
仅要约束自己,维护公众利益,还要坚持客观、真实、专业和务实的
报道,多参加新闻研讨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新闻报道水平,最
终实现新闻界的真实自由,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新闻报道编辑的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编辑的工作流程作者:张力来源:《活力》2015年第04期[关键词]广播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中的组成部分,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一定要服从于党的宣传任务。
从具体的工作任务上看,新闻编辑工作既有与其他媒介相同的任务,也有自己的特殊任务。
它的工作流程主要如下。
一、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极大地解决了广播新闻编辑信息源不足的缺欠,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矛盾。
例如,节目时间有限,所以稿件数量势必进行选择和压缩;各种信息之间可能缺乏必要的逻辑铺陈,新闻编辑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现实生活中新闻素材的选取面太广,但适宜进行报道的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些矛盾需要广播新闻编辑通过自身的工作加以解决。
二、选择和加工新闻报道稿件对广播新闻编辑而言,选择和加工稿件基本的工作流程,也是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环节。
它涵盖两项基本任务:一是按新闻价值标准和声音传播规律选择适宜的稿件;二是按实际需要修改或改编稿件。
广播新闻稿件要求层次简洁分明、逻辑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音响含义明确。
此外,不同类型的广播新闻节目对广播新闻稿件的体裁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广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通过主客观两方面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技术、艺术等层面的节目需求出发,对相关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
有的稿件在政治上、事实上和基本知识环节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广播新闻编辑人员对稿件进行适当的改编处理,编辑人员可以利用摘编、压缩、增补、改写等方法修改稿件,还要对音响报道的稿件进行剪接处理。
对自编稿件,应增加配乐等手段使稿件声情并茂,感染力增强,使稿件达到节目播出的要求。
三、构思和编排新闻报道节目构思和编排节目是广播新闻编辑的也是一项基本工作流程。
这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由于广播新闻节目的构思和编排,除了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价值判断标准以外,还需要体现出广播特有的传播方式和节目的自身定位。
广播新闻节目的构思,包括聚集材料、提炼思想和结构布局等环节。
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考书目

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考书目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考书目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目811普通物理1.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物理学》(第五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等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5理论力学《理论力学》,范钦珊、陈建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16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五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510力学基础综合1、《飞行器结构力学》史治宇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2、《机械振动基础》胡海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11机械基础综合1. 《机械原理》郑文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2. 《机械振动基础》胡海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12振动基础综合 1.《机械工程材料应用基础》张代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机械振动基础》胡海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13测试技术基础综合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分层教程,陈仁文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陈杰、黄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813无机化学2004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23电工电子学秦曾煌《电工学》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刘海春《电子技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7年561材料工程基础 1.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基础张代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翟封祥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817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工程热力学》曾丹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18 流体力学基础综合1、《空气动力学》陆志良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及以后修订版596电动力学《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一、云南师范大学学校简介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合组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现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为云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之一。
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规模超过1亿元,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二、学院简介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
形成了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龙头,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权点为支撑,以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六个本科专业为基础,涵盖文、艺两大学科门类,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2018年3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云南师范大学共建的“国际新闻传播学院”落地传媒学院,共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院在校学生1800余人,在职教职工64人,在职教职工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在读博士10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
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育部舆情研究机制单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融合研究基地、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云南省媒介融合与讯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华社经济社舆情与大数据研究基地,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建有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训中心、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大数据创新实验中心、与微想720云建有VR数字媒体联合实验室,学院建有音频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功能演播厅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虚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1600余万元。
欧洲传播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以两本欧洲传播杂志(2010—2014年)为例

欧洲传播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以两本欧洲传播杂志(2010—2014年)为例侯东阳【摘要】中国传播学体系主要来源于西方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和方法,但国内学者对于新媒介环境下西方传播研究关注的热点和研究前沿了解不多.本文对两本研究欧洲传播的杂志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呈现;然后对其中一本杂志进行内容分析.从参考文献共被引、论文内容和引用频次三方面互相参证,研究发现欧洲传播研究的前沿主要是媒介化、数字媒介、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媒体比较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为主,"内容分析"经常被突出强调.其中媒介化是近年来欧洲兴起的比较有特色的一种理论和方法.%The system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 mainly stems from Western class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However,domestic scholars do not learn much about the frontiers of the western com-munication studie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visualizes the knowledge maps of two European communication journals,and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one of the journals.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o-citation,text and cited frequency,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Europe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s the trend of mediatization,with digital media,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coming new forefronts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The method applied in European countries is mainly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and"content analysis"is often listed in the keywords.Particularly,the mediatization is a comparatively distinctive theory and method ris-ing from Europe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9页(P107-115)【关键词】欧洲传播研究;知识图谱;研究前沿;媒介化【作者】侯东阳【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中国的传播学理论主要来自西方,但大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中国的,在新媒体环境下西方传播理论有何新的变化和趋势,我们对此了解不多。
新闻笔记

新闻失实经济政治: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政治决策影响大个人:自身业务不过关,虚浮,社会转型期,漂浮化杜绝新闻失实假新闻、有偿新闻、封口费、软文媒介审判(贬义)司法决策是独立的,当舆论太强大就会干预司法,影响公正审判美国陪审团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客观主义、独立性新闻媒体保留独立的批判立场、第四权力客观公平公正的报道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丁甘霖《中国新闻事业教程》名词解释:第一句定性解释再拓展看来论述题:定义(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如何做到新闻真实性(新闻失范)公共新闻,背景分析(特点、优点、缺点)重点:报刊、广播电视机构。
通讯社报人重大新闻事件新闻思想、新闻业务技能方面的革新明确历史分期(面)—————板块中的人和事——————论(点和面的练习)论述题对现实、当前的影响作用我以前也是觉得肯定有联系、有脉络,但是又觉得不太能够归纳得很好德国普尔兹《德国新闻事业史》进奏院状开元杂报(间接证据)敦煌进奏院报(直接证据)邸报(内容、特点、评价)定本制度小报(产生原因、内容、特点、影响评价)名词解释论述产生原因: 政治动荡、人民关心政治、需求特点:评价:标志着民间办报开端、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始终是为封建官报服务的报房、京报合法的民间报纸,由北京民营报房发行内容:(没有自己采写的言论)唐宋两朝的进奏院状有何异同(唐朝进奏院和)?我国古代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有何特征?书、笔记、真题相结合外国新闻事业史集权主义报刊理论(名解)集权主义传播模式特征、集权主义传播模式缺陷、评价自由主义阶段(名解)自由主义传播模式特征自由主义传播模式缺陷、评价集团垄断阶段——社会责任理论定义特点、优点(规模化、独立、抗衡政府压力)、劣势(信息资源集中、模式化)社会主义阶段——苏维埃共产主义理论(李磊)苏维埃定义特征、缺陷、不利影响《文史五百条》作业:整理笔记做题看文章背文史看真题孙旭培,中国古代政治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正林《新闻编辑》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编辑、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近代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出现以后,新闻与出版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等工作的专业性工作逐渐形成,进而出现了“编辑”这一指代专业性工作、专业性人员的概念。
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媒介成品生成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制作等工作的总称,同时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现代新闻机构中的编辑,按媒介分,有报纸编辑、杂志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网络编辑等;按工作内容分,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言论编辑、版面编辑、副刊编辑等。
报纸编辑是指报纸编辑人员为出版报纸所出示的专业性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确定编辑方针、拟定报道计划、组稿、送稿、选稿、改稿、配稿、制题、设计版面和联络作者等。
杂志编辑是指比报纸周期稍长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连续出版物的组稿、选稿、改稿、编版等专业性工作。
广播编辑是指广播节目生成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进行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文字工作和技术工作。
电视编辑是指电视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所进行的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的图像选配加工、文字编审和音效处理等工作。
网络编辑是随着网络新闻传播出现而崛起的新兴编辑门类,它除具有传统的新闻编辑所具有的审核、编选、加工、制作标题、设计、排列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连接设计、图文组合、滚动版预设等。
第二节中文报刊编辑的发展概况综合早期中文报刊的编辑业务的发展情况,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与创新,都积极借用了欧洲或日本报刊的形式;其二,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动因都在于满足读者需求,它是报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
也正是基于先驱者们的不断尝试,使中文报刊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节新闻编辑的理论研究对新闻编辑,尤其是对中文报刊编辑的理论归结与阐述仍然始自于西方传教士。
新闻编辑作为一种技术,既具有其传统规范性,又具有接受新兴理论的敏感性,但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实际上总是落后于新闻编辑技术实践。
纵观历史,已有的新闻编辑研究存在着不少不足的地方:其一,观念落后于实务;其二,理论落后于技术;其三,理论分析中所用材料时间上滞后;其四,大多想建立“新闻编辑学”,但尚未建立起“学理”规范。
第四节当前报纸版面编辑的新特征报纸版面作为新闻传播的直观载体和新闻编辑的对象是最具变化性的。
世纪之交,我国报纸版面改革已表现出新闻编辑探索的九大趋势。
第一,大信息量。
第二,版面简洁。
第三,图像化。
第四,强化新闻版。
一是调整新闻版和专副刊的版面比例,增加了新闻版面;二是整合新闻版面,分类设置分报头;三是新辟“热点追踪”版;四是改进了版面编排,有效地发挥了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
第五,专刊、副刊的强化。
第六,版面元素的个性强化。
第七,横向编排成为主流。
第八,强化导读和新闻提示。
第九,人文化。
第二章新闻编辑工作概述第一节新闻编辑的功能与作用一、从报纸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其一,“总串联”作用;其二,“总合成”作用;其三,“总把关”作用。
二、从报业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是报纸生产系统指挥和调度中心,是单位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组装中心,是报纸生产系统与报纸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三、从传播学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编辑首先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
在我国,编辑的把关原则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宣传原则、法律原则、真实性原则、版面原则、文法原则等。
其次,在现代大众传播中,编辑实际上又扮演着“隐匿意见领袖”的最初角色。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本来是针对人际传播中产生效果的一种假设。
实际上,人际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倾向性意见的形成大多来自于大众媒介的意见。
由于大众媒介中编辑的“把关人”特殊地位,编辑的直接言论或者他所选择的言论,本身就是一种倾向性意见。
第三,编辑同时又是接受意见反馈的主要渠道。
具体对一个报纸编辑来讲:其一,常常是接触读者反馈意见的第一人;其二,给读者意见作出解释和回答的也主要是编辑;其三,接受读者的反馈意见,调整和改善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主要是编辑;其四,媒体自身为了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积极进行受众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实施这一切的还是编辑。
第二节新闻编辑体制与程序新闻编辑工作,有特定的内涵,它包括编辑方针的制定与实现、宣传任务的贯彻、报道方案的制定与指挥、稿件的组织、稿件的编辑、标题的拟制、图片的编辑、版面的设计与编辑,而承担这一切的工作人员,包括编辑部的编辑、主编和报社的总编辑。
一、编辑体制编辑部是新闻单位内负责新闻采写、编辑、通联和资料等新闻业务工作部门的总称。
它是新闻单位的核心部门,其内部一般又由若干个专业部门组成,包括总编室、经济部、科教部及副刊部(文艺部、理论部)、美术部、国际部、群工部和资料室等。
在进入产业化的阶段中,编辑部的管理职能发生变化。
传媒人网()会员ai51搜集分享!编辑部的最高领单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
总编辑是主管编辑、采访和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决策人。
总编辑的职责为:制定编辑方针、审定报道方案、指挥实施编辑方针和报道方案、审定重要稿件和版面、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为协调总编辑的工作,一般又设若干名副总编辑,分管某些重要的部门或重要工序的工作。
编委会是新闻单位编辑部工作的领导机构,凡是编辑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均由编委会讨论决定。
编委会成员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和若干名编委。
总编辑为编委会负责人。
在实行总编辑负责制的单位,编委会不仅领导编辑部,还领导经理部和其他行政部门的工作。
编委会成员由新闻单位的主办机关任命。
在我国,实行的是总编辑负责制。
在编辑部内,真正承担编辑业务的是主编和编辑。
主编是报社内各个版的二、编辑流程传统报纸的新闻编辑流程一共要经过24 道工序。
进入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时候后,程序简化了。
1. 文稿输入;2. 版面设计;3. 组版;4. 印刷;第三节编辑方针广义的编辑方针包括办报方针、编辑方针、报道方针。
它是编辑部工作的指南。
一、办报方针1.办报方针的由来办报方针就是报纸公开表明办报宗旨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它体现了不同时代报纸的不同性质。
2.办报方针的内涵(1)确定的办报宗旨或目的;(2)规定的报纸的性质、立场、任务和作用;(3)坚持的指导思想;(4)决定的报纸规模(篇幅)和设想的读者对象;(5)内定的报纸隶属关系。
二、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和现实情况对报纸内容、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内容包括读者定位、报道的范围和重点、报纸的水准以及报纸的风格。
1. 编辑方针确定的前提报纸内容;传播效果;广告;传播者,即报纸的编辑和记者;读者兴趣;报纸长期战略;读者构成。
2. 现代报刊的功能定位现代大众的方针确立的核心内容在于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而功能定位更是编辑方针的核心内容。
大致包括: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新闻解释;读者引导;论坛提供;娱乐释放。
第四节新闻编辑的素养一、编辑修养1. 理论修养2. 政策修养3. 职业道德修养4. 专业修养5. 知识修养二、编辑能力1. 信息采集能力2. 信息鉴别能力3. 组织能力4. 创新能力5. 写作能力6. 操作能力三、编辑意识1. 新闻意识时效意识;线索意识;指导意识。
2. 信息意识3. 政治意识要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实,正确报道和解释新闻事务,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信息,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念和心声,真正起到监督党和政府工作的舆论工具作用,使媒介真正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和桥梁;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组织上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重要情况应请示;要有弘扬主旋律的意识;要政治家办报。
4. 创新意识5. 把关意识要把好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要把好法律关;要把好内容关;要把好版面关;要把好策略关;要把好质量关。
在《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实施细则(试行)》中,对报纸版面的综合质量考核主要在七个方面:(1)报纸所载内容必须真实、准确;(2)报纸稿件的选用要求具有指导性、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格调高雅,文章生动;(3)报纸版面容量标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手段;(4)标题要求题文相符,表达准确,文字精炼,生动形象;(5)报纸栏目设置要求合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6)每期报纸文字差错率不得高于万分之三;(7)报纸印刷质量要求字体清晰,墨色均匀,套色准确,无缺笔断画、模糊不清的现象。
第三章稿件编辑第一节稿件选择一、稿件来源一是本报记者和编辑;二是通讯社每天播发的通稿;三是通讯员和社会上其他人士来稿。
二、稿件选择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办报方针;形成报纸的特色;保证报纸所用稿件的质量。
三、稿件选择的标准1. 新闻标准: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2. 政治标准3. 宣传标准:正确性;权威性;针对性;新闻性;适宜性。
4. 法规标准:禁止有关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内容与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内容。
5. 道德标准:保护新闻源;不要使受害者或无辜者受到困扰和伤害;不应过分宣传灾情、疫情以及各种暴力事件,以免引起读者的惊慌与恐慌;不应登载有助于报社或者个人获取私利的内容,尤其是以新闻代替广告的内容。
6. 版面标准:轻重选择;缓急选择;协调选择;平衡选择。
四、稿件选择原则1. 定质原则2. 定量原则3. 定时原则五、稿件类型1. 刊用稿2. 备用稿3. 内参稿4. 线索稿5. 转交稿第二节稿件修改一、稿件修改的内容文字;标点符号;引语;时间;词汇;逻辑;长度;风格;下笔有因(不同文体的语体与结构均不一样);新闻文体;多余;技术词汇;稿件洞;结构;人称;事实疑点;读者对象;典雅文字;形象性;个性。
二、稿件修改的程序1.审读全文,分析稿件;2.设计方案,着手修改;3.检查复读,精益求精。
三、稿件校对符号符合规范;勾画分明;清晰易辨。
第三节编辑方法一、修饰二、压缩压缩的方法分为三种:一是尽量保留信息量,把多余的信息符号加以删除,去字、去词、去句,而不伤原意;二是保留主要信息内容,把次要的部分删掉;三是去评论。
三、摘编摘编是为了突出主题和节约篇幅。
四、增补增补背景材料或知识材料等。
五、综合多用于动态新闻、整体性报道,少用于事件性新闻。
六、改写最有效最麻烦的方法。
编辑方法是一种综合方法。
任何一种方法的分别运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第四节稿件配置稿件配置是指编辑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对稿件进行组装和编排,它是继选稿、修改以后对稿件的最后一次编辑处理。
一、同题集中同题集中是把内容相关联的稿件置于一个标题下集中发表。
常见的编排方法有:联合;连续;对比;述评。
二、配评论和按语编辑有时为了深化某报道的意义,常常配上相关的评论,旨在引导读者阅读与理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