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温暖童年的风筝小时候,爸爸看到我们喜欢风筝,就找来几根竹条,削薄,放在火上烘弯,绑好,然后糊上纸,做了一只大大的蝴蝶风筝,下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
爸爸在上面涂上美丽的颜色后,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风筝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我和弟弟来到山坡上,这里早已有了不少放风筝的人。
孩子们见到我们的风筝又大又漂亮,羡慕极了,纷纷围上来。
风吹来,我们松开手,风筝便飞了起来,可还没飞到半空,便重心不稳地从空中掉了下来。
在大家的惊呼声中,我的心也如同风筝,从喜悦坠入谷底。
爸爸却很沉稳地拾起风筝,说:“没关系,重心不稳,我修整一下。
”然后调整风筝长长的尾巴,重新放入空中,风筝平稳地升空,越飞越高,大家欢呼起来。
有个小朋友说:“真棒,自己做的风筝,街上也买不到这样漂亮的提问:回答:风筝呢!”我和弟弟牵着线,一脸的幸福、自豪。
提问:那个风筝,陪伴我们度过好几年的春天。
我和弟弟奔跑着放飞风筝,欢喜地看那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而爸爸,总是慈爱、满足地看着我们的如花笑靥。
现在我长大了,但我不会忘记:曾经有一只风筝,承载着父爱,温暖着我整个清贫却幸福的童年。
1.【故事情节】文中的“风筝”是短文的线索,根据短文内容概括短文的情节。
做风筝→→→→忆风筝2.【描写方法】短文中画线的句子依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A.心理语言动作神态B.语言心理神态动作C.动作心理语言神态D.神态动作语言心理3.【提取信息】读句子,结合短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
4.【提出问题】读了第1自然段,请在短文右侧提出一个问题,并写出答案。
5.【质疑问难】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样的疑惑?请写在右边相应的批注栏里。
6.【体会情感】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一)我们一起煮月亮(节选)直到一个月以后的一天,我们又一次玩起了捞月亮的游戏。
这一次是一个比军停更小的孩子,叫点点,他在最后把手伸进河里捞出了月亮,然后很认真地捧着让我看。
我们又一次把月亮放在了那个搪瓷盆子里,生着了火,开始煮了起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花脸(节选)冯骥才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来得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来拜年的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
除此之外,我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
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
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挤在人群里好费力。
终于从挂满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
我朝它扬着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龇着黄牙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
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
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舅舅付了钱。
坐三轮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
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
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
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
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我愈发得意,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
【四上部编语文】全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要素主题阅读训练(附答案)第六单元主题阅读(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捅马蜂窝(节选)冯骥才①爷爷的后院很小,里边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
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连连摇手。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
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瞧着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
题阅读(含答案)
直到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我们再次玩起了捞月亮的游戏。
这次,一个比军停更小的孩子点点捞到了月亮,他认真地捧着让我们看。
我们把月亮放在搪瓷盆里,生火开始煮。
这时的火充满了秋天的气息,与盆子里的水交谈着。
___口袋里还有半块没吃完的红薯,他问我:“能不能趁着煮月亮的机会,也把这半块红薯一起煮了?”我答应了他。
提问: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答案:孩子们玩的是捞月亮的游戏。
疑问:为什么孩子们要把月亮放在搪瓷盆里煮?
改正:为什么孩子们要把月亮放在搪瓷盆里煮?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来解答。
作者在最后一句话中表达了对童年回忆的珍视和感慨。
等着红薯煮熟后,我们这些孩子都争着吃。
___让我先尝
了一口,红薯果然很甜,我说:“甜,有月亮的味道。
”接下来,孩子们都夸奖,仿佛这块红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样。
选文(二)主要写的是童年时期的一个趣事,当时树上有一群马蜂,我们害怕又好奇。
最终,我们用弹弓打马蜂窝,结果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我被蜇了一下,很长时间才好。
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选文(二)中的比喻句是“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春天刚苏醒的状态。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主题阅读|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小英雄雨来(节选)前情提要:鬼子和特务来扫荡,什么也没抓到。
他们假装离开了芦花村,实际上躲在村西北的河堤旁边隐蔽着。
雨来和几个朋友决定要侦察一下,再把消息报告给民兵爆炸组。
在侦察过程中,雨来不慎中计,被狡猾的特务给抓住了……一特务把雨来带到村西北河边上。
两百多个敌人在堤岸旁边坐着。
一个特务说:“去了半天,逮这么个小崽子来啦!”逮雨来的特务回答说:“别看他人小,胆子可不小呢。
敢夺我的枪!”鬼子和特务吃惊地瞧着雨来头上的八路军帽和腰间扎着的牵牛花藤蔓。
一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胸脯上打了一拳,瞪着眼珠子,咬着牙说:“就差拿刀子把你肚子里的八路气儿放出来!”这个特务又把雨来的军帽使劲往下一拉,遮住两眼。
那些鬼子兵,露出大黄板牙,哈哈大笑。
①雨来用手猛力地把帽子往上一推,戴得端端正正,一声不响地挺直着身子。
他缠在腰间的花朵和绿叶,也一动不动地翘着。
满脸大胡子的鬼子指挥官,嗖的一声抽出指挥刀,放在雨来的脖子上,用中国话说:“小害(孩)带路!死拉(了)的没有!”雨来没有回答,心里暗暗打主意,怎么办呢?把敌人带到哪里去呢?鬼子指挥官见雨来直瞪着眼睛不说话,以为这小孩吓昏了,把刀从他脖子上拿开,口气变得温和,好像是安慰雨来,说:“害怕的不要,给皇军带路,死拉(了)的没有!”②雨来心想:带他们进地雷阵,这倒是个好机会,不过不能叫他们看出破绽来。
鬼子指挥官见雨来还是只瞪着眼睛不说话,挥舞着刀吼叫:“带路!带路!”那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的背上打了一拳,又顺手往前一推,叫声:“走!”雨来被推搡着在前面走,两百多个鬼子和特务在后面跟着。
雨来站住脚,脸上装出恼怒的神情,说:“这么推搡,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鬼子指挥官向那特务挥了一下手。
特务向雨来说:“好,好,不推搡啦。
乖乖地给皇军带路!”二到了村东的大路上,连鬓胡子指挥官,耗子一样的圆眼睛,滴溜溜转动着,瞧瞧那些土块下面的红绿纸条,又瞧瞧雨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主题训练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44分)一、自然景观。
(12分)1.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远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的响声,好像__________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
近看:只见________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起来。
2.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排列顺序。
(3分)()涨潮时,潮水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
3.诗文相融。
(3分)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浪淘沙》一诗也对大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其中诗句“八月涛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山回”写出了大潮的来势汹汹,壮观的景象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二、自然景物。
(22分)1.美丽的景物: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8分)()的点苍山()的月光()的小路()的溪水()的鹅卵石()的小水塘()的果园()的小星星2.活泼的动物:根据文意正确连线、填空。
(10分)《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认识了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秋晚的江上》中归巢的鸟儿尽管倦态十足,但是它一连串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这宁静优美的晚景增添了一份动感与活力。
3.漂亮的植物:填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4分)()的芦苇()的梨子()的葡萄()的稻子三、人与自然。
(10分)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________、________、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浓浓的亲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主题阅读训练-第三、四单元 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主题阅读训练第三、四单元主题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牵牛花娃娃①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里撒下一排牵牛花种子。
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
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②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艳艳不信。
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
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③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④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
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了!”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⑤但绿藤还是一动也不动。
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⑥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
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⑦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⑧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⑨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1.【提取信息】读一读短文,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2.【观察方法】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梳理顺序】本文是按顺序写的。
先写春天撒种,牵牛花、,爸爸给牵牛花搭架;再写牵牛花藤儿;最后写牵牛花。
4.【标点用法】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说话中断或停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5.【品读句子】读画“ ”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
(1)这是一个____句,把一条条绳上的________比作一排排______,形象生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牵牛花藤儿爬在绳子上的画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快乐阅读试题含答案(全册)

部编版语⽂四年级上册单元快乐阅读试题含答案(全册)第⼀单元快乐阅读⽐较阅读《观潮》⽚段与《钱塘江秋潮》,完成练习。
[甲]观潮(节选)钱塘江⼤潮,⾃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是⼀年⼀度的观潮⽇。
这⼀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是观潮最好的地⽅。
我们随着观潮的⼈群,登上了海塘⼤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亭和观潮台屹⽴在江边。
远处,⼏座⼩⼭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堤上早已⼈⼭⼈海。
⼤家昂⾸东望,等着,盼着。
[⼄]钱塘江秋潮九⽉的⼀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座⼭峰突起。
⼭上,⼈⼭⼈海。
⼭顶上,⼈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
开始,远处的江⾯⽔平如镜。
突然,远处的江⾯上出现了⼀个个⼩⽩点。
不⼀会⼉,那⽩点连成⼀条细长的⽩线,侧⽿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震⽿欲聋。
转眼间,潮⽔便涌向眼前,波涛起伏,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座巨⼤的⽔墙,⽓势犹如万马奔腾,令⼈⼼惊胆战。
潮⽔涌来,汹涌澎湃,掀起七⽶多⾼的浪头,声传数⼗⾥,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为摧”的⾃然景观所折服!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1.【词语理解】“天下奇观”在甲、⼄两⽂中的意思是()A.钱塘江⼤潮在世界上是独⼀⽆⼆的景象。
B.钱塘江⼤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不多见的景象。
2.【结构梳理】甲⽂采⽤“总—分”结构,独具特⾊,先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紧接着具体写⼈们的期盼。
⼄⽂按照记叙⽂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接着写的壮观场⾯。
3.【想象理解】读甲、⼄⽂中画线部分的句⼦,想象画⾯,完成练习。
(1)甲⽂中画线部分描绘了⼏幅()的画⾯,⼄⽂中画线部分描绘的则是()的画⾯。
A.动态B. 静态(2)甲⽂中画⾯描绘的景物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
捅马蜂窝
冯骥才[来源:学§科§网]
①爷爷的后院很小,里边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是
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
乐园。
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
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
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
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
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
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连连摇手。
[来
源:Z*xx*]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
奶奶反驳道。
[来源:学科网]
⑤“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
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
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瞧着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有删改)
1.【整体感知】快速默读文章,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按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我”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2.【体会情感】在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来源:学科网ZXXK]
(1)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2)选择词语,填写“我”心理变化的示意图。
(填序号)
()→()→()→()
①迟疑、胆怯②好奇③惊呆④觉得有趣
3.【品读词句】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词,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捅马蜂窝时的情景的。
(1)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
..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来源:学科网]
这句话通过________描写,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
....的飞虫
...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
腾空而起
....,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马蜂窝被捅掉时的具体情景。
[来源:Z+xx+][来源:学科网]
(3)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
....、
..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
..而凶猛
决心相撞
....的战斗机。
这句话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突出了马蜂飞行________、进攻_ 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马蜂________________的气势。
[来源:学科网] 4.【自主批注】默读短文,按提示在短文右侧空白处作批注。
(1)读第①段,从写法的角度进行批注。
(2)读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从体会他们的心情的角度进行批注。
(3)读第⑦段,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从疑问的角度进行批注。
5.【感悟道理】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漫画《包“懒”》,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描述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这幅漫画,谈谈你的感想。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事情发展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伤
2.(1)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
那多有趣!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2)④①②③
3.(1)动作跃跃欲试想要捅马蜂窝
(2)声音形态颜色动作
(3)战斗机马蜂速度快凶猛以死相拼,不顾一切
4.(1)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了背景,为下文捅马蜂窝埋下伏笔。
(2)奶奶生气,爷爷无奈。
他们俩的对话激发了“我”捅马蜂窝的兴趣。
(3)为什么说马蜂是“复仇者”?
5.①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我们要关爱生命。
②做事情不能太鲁莽,危险的事情要小心处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图中的孩子吃饭、穿衣都由爸爸妈妈包了,穿袜子、系鞋带由爷爷奶奶包了,只剩下他自己包“懒”了。
2.如果家长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久而久之,必将成
为好逸恶劳、自私任性的大懒虫。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