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第六单元“舐犊之情”(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知识点: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母爱、父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书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之情。
《父爱之舟》记叙了“我”和父亲的诸多往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浓浓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小诗作出了不同的评价,从而影响孩子成长的故事。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的主题是“我想对您说”,旨在然他学生在表达真情上下功夫,通过习作加强和父母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抒发感情的,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恰当运用于写作中。
“日积月累”提供了几则关于修身样的的名言,旨在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1、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一、(2022秋·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
子女教育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家长特有的溺爱,这些孩子,父母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生活,他们当中绝大部分的人,一旦离开父母,便成了生活的低能儿:他们不会洗涤衣物和打扫房间,不会钉纽扣,也不会烧菜煮饭。
他们连身边的一些简单的事情都不能自己做,由此可见,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是在扼杀他们的生存,削弱他们的生存能力。
被调查的100多名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愿主动参加家务劳动,且对父母产生较严重的依赖。
尽管47.6%的家长认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应该给报酬,但在现实中,却有57.14%的家长在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时给了报酬。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单元解读)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单元主题】“舐犊之情”是父母对子女浓浓地关心和疼爱,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这份爱是人类亘古至今的主题。
教材围绕这一主题共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以及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母情深》选自梁晓声的《母亲》,在那样贫穷艰苦的条件下,母亲依然舍得给我钱买书,文章饱深沉的母爱,也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父爱之舟》记录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对父亲的回忆,歌颂了庄重而深刻,朴实而真挚的父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父爱与母爱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爱意却是一样,都对巴德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三篇课文,无论哪一篇都可以让学生联系到自己体会父母之爱,也都可以作为话题契机。
这个单元的各个板块几乎都是围绕“舐犊之情”这一主题的展开的。
“口语交际”谈的是“父母之爱”,习作用书信的方式写下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
阅读训练要素和“交流平台”需要落实: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父母之爱的体会,往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故事以及对故事里的细节和场景的回忆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阅读训练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
体会作品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种,统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能力,将相关的方法进行了纵向的、持续的、有层次的设计安排。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统编教材将“体会作品思想感情”这一阅读训练要素集中安排在小学的中高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
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
”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 )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儿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
这一次,他又获得了冠军。
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有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仍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题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较快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这就叫分段实现大目标。
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选文有删改)1.【词语理解】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整体把握】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这个题目的原因。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词析句】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结合短文理解,加点的词语“故弄玄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思维火花”主题阅读(含解析)

阅读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发现、分享金点子”组织选文,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这些课文体裁各异,有文言文、历史故事、短篇小说,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文园地六》中编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其中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习作是“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习作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
《自相矛盾》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选自《韩非子难一》。
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全文仅七十一个字,内容浅显,寓意深远。
它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田忌赛马》改编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帮助田忌转败为胜的故事。
启发人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
《跳水》中的船长看到孩子身在高高的横木上,随时可能摔到甲板上,迅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有机会获救,于是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
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寥寥数笔刻画出了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呈现,表现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人物在遇到问题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比如《自相矛盾》中的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触之处,从而提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假设,使卖者无言以对,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田忌赛马》中的孙膑更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并向田忌献策,体现了思维的独特性;《跳水》中的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当机立断,让孩子转危为安,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
五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五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五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是一个关于自然景观的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著名自然景观。
以下是一篇关于这个单元的文章:标题:中国的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以其壮丽、神秘和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这个古老而广袤的国家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从雄伟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到广袤的草原和浩瀚的沙漠,应有尽有。
首先,让我们谈谈中国的山脉。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横跨中国、尼泊尔、印度、不丹、缅甸、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家,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
它的高峰,如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
除了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还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等,这些山脉不仅景色壮丽,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中国的峡谷。
中国最著名的峡谷之一是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
长江三峡以其陡峭的山峰、深邃的峡谷和奔腾的江水而闻名。
在长江三峡中,有三座大坝,分别是葛洲坝、三峡大坝和向家坝,它们是中国水利工程的杰作。
除了山脉和峡谷,中国还有许多壮观的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著名的瀑布之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黄果树瀑布高度为77.8米,宽101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在瀑布下面有一个深潭,潭水清澈见底。
当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时,水雾缭绕,景色十分壮观。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和海滨。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它位于青海省境内,湖面广阔,湖水清澈。
在湖边有许多沙丘和草原,是观赏野生动物和鸟类的绝佳场所。
另外,杭州的西湖也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它以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的自然景观中,还有广袤的草原和浩瀚的沙漠。
内蒙古大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它有着广阔的草场和成群的牛羊。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和自由。
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它有着浩瀚的沙丘和独特的沙漠植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草帽计一次,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敌军一面死死盯住不放,一面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
那时,正值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
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
走着走着,忽然,天空中传来了嗡嗡嗡的飞机声,敌机来了。
贺龙同志一看,镇定自若,命令全体战士到山林中隐蔽。
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便摇头摆尾地离开了。
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侦察员前来报告:“后面有一个团的敌军赶上来了。
”贺龙同志听了,只是点了点头,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坡,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下了一道命令,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
这时正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都面面相觑(qù),感到莫名其妙。
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它丢掉呢?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带出来的,怎么能随便丢掉呢?有的说,贺龙同志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也有的说,贺龙同志要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战士们尽管有些想法,但一切行动听指挥。
贺龙同志一声令下,指战员们就把草帽统统扔在道旁,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
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迅速转移。
这时,一个团的敌军从后面急急赶来。
敌军都没有草帽,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花,突然发现这个山坡上遍地都是红军扔掉的草帽,顿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的上前抢草帽。
敌军军官见红军把草帽扔得遍地都是,也得意忘形,认为红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就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
这支敌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一个个眉开眼笑,背着枪追赶红军去了。
这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敌军毫不介意,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
可敌人的飞机驾驶员却不是这样想的。
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红军的一点儿影子都没看到,为此,他们没少挨长官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主题阅读训练-第五、六单元 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主题阅读训练第五、六单元主题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
大白鲨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们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
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
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
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作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
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等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
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
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
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
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能够促进生存竞争。
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品读句子】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大白鲨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因。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父母之爱》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主题:父母之爱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孙晓宁楚丽敏/荥阳市第一小学贾峪实验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浏览文本,扩大知识面,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3.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表达有条理。
4.基于写作能根据内容的需要,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材分析《父母之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主题。
《剥豆》、《死亡之吻》、《天国来信》、《谁与我同行》这四个文本语言生动、形象,都抓住了细节描写来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把握全文故事大意的基础上,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父母之爱。
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能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识字难度不大。
2.基于阅读作为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形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他们有一定的情感积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的文化素养较高,家中也有较多的藏书,所以有一定课外阅读量。
但也有部分学生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就比较缺乏。
3.基于口语交际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仍然会有语句不流畅的现象。
在与大家交流中,质疑和补充发言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
4.基于习作五年级学生能在与人交流后,根据表达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有一定的速度。
但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完整。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曹冲智救库吏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有一天,他父亲心爱的一具马鞍不幸被老鼠咬破了,管仓库的官吏发现后,吓得面无人色。
他想去自首,减少一些罪责,但又担心仍不免一死。
这件事被十来岁的曹冲知道了。
他想,库吏平时勤勤恳恳,为人老实,马鞍被老鼠咬坏,是一时疏忽,怎能因此而丧命?他便把库吏叫去,说:“我会设法救你的。
”库吏连连叩头而去。
送走库吏,曹冲走进卧室,用小刀将内衣连戳几个洞,然后装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连饭也不吃。
曹操前来询问,曹冲说:“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
听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要倒霉的。
”曹操说:“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倒霉不倒霉?你不要为这件事苦恼。
”曹冲恭敬地说:“父亲说得对。
”
隔了不多时,库吏来向曹操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说罢连连叩头谢罪。
曹操满脸怒火,本想狠狠惩罚库吏,但见曹冲在一旁,顿时想起刚才开导儿子的话,于是收起怒容说:“我儿子的衣服挂在床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是挂在仓库柱头上呢。
算了,往后留心一点儿。
”
聪明的小曹冲就这样救了库吏的性命。
1.【理解词语】解释下面词语。
面无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情节】曹冲是用什么巧计救库吏的?请把经过排个序。
()曹操劝曹冲不要为这件事苦恼,因为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
()曹操本想发怒,见曹冲在旁边,想到自己开导曹冲的话,只好原谅了库吏。
()曹冲戳坏了自己的内衣,并告诉曹操内衣是老鼠咬的,这样会倒霉的。
()这时库吏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3.【评价人物】从曹冲智救库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的人。
(多选题)
A.诡计多端
B.心地善良
C.机智聪明
D.富有同情心
4.【思维推理】说说曹冲救库吏计谋的巧妙之处。
曹冲救库吏计谋的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
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
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是,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在阁下的曲子
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一次,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到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演奏。
演奏开始后,沙皇还在和贵族小姐们聊天儿,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
乐声一停,沙皇回过神来,忙问李斯特为什么不弹了。
李斯特欠身答道:“陛下说话时,臣理应缄(jiān)默。
”
1.【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即话里隐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读短文,再做一做练习,体会言外之意的奥妙。
(1)文段(一)末尾少一句话,下面A、B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放在该处更合适?()
A.必须连连脱帽
B.不得不连连脱帽
(2)文段(一)中大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中李斯特的话暗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A.专心、安静地听演奏是对别人的尊重。
B.作为臣子,必须尊敬陛下。
2.【拓展迁移】选文中的大师和李斯特在语言运用上都讲究了一定的技巧,都有其言外之意。
请你将下列语句中人物的言外之意写出来。
(1)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被你锦上添花了。
”
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管漏得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住
户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
他懒洋洋地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这位住户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这位住户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烛邹为齐景公养鸟,但是不小心让鸟飞走了。
齐景公很生气,下令杀烛邹。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就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
所以现在要杀死你。
”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齐景公听后说:“不用处死烛邹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
(四)
甘罗的爷爷是秦国的宰相。
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儿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
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
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
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甘罗说:“既然
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1.【内容感知】读短文(三)和(四),再填一填。
(1)短文(三)的故事耐人寻味,你能梳理出这个故事的梗概吗?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四),填一填。
当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时,甘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当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时,甘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秦王听了哈哈大笑时,甘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读感悟】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说说两则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1)短文(三)里齐景公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四)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可以看出甘罗是个___________的孩子。
3.【智慧之妙】体会晏子和小甘罗的智慧。
(1)晏子没有直接批评齐景公,齐景公却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晏子言语的奥
妙之处在于()。
A.正话反说
B.动之以情
(2)甘罗用什么办法说服了秦王?()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针锋相对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类文阅读
1.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2.2 4 1 3
3.B C D
4.先用自己的事情使曹操明白老鼠咬破东西对主人并无妨碍,而且很常见,从而使曹操不好怪罪库吏没能防止老鼠咬马鞍,还主动为库吏讲出免罪的理由。
对比阅读
(一)(二)
1.(1)B (2)曲子中有太多地方是抄袭了别人的
(3)A
2.(1)水淋到她晾的被单上了。
(2)你来得太晚了,院子里的水已经很深了。
(三)(四)
1.(1)烛邹为齐景公养鸟,不小心让鸟飞了,齐景公要杀他。
晏子巧言相劝。
齐景公领悟,不杀烛邹了。
(2)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
爷爷在家生孩子呢!
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2.(1)因为一只鸟而杀人的行为是不妥当的。
(2)多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机智、勇敢3.(1)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