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理解与宽容1 (1)
《理解与宽容》教案

《理解与宽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境界。
2. 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差异,消除误解和矛盾。
4. 教育学生学会宽容自己,面对挫折和失败保持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 宽容与尊重、接纳的关系3.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4. 宽容自己的方法与技巧5. 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宽容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消除误解和矛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宽容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有关宽容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5. 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宽容的重要性。
6.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宽容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对宽容的认识和理解。
2. 开展宽容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宽容的故事。
3. 推荐阅读有关宽容的书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内涵。
七、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演讲比赛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宽容他人的实际情况。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九、教学资源1. 教材:《理解与宽容》2. 案例素材:有关宽容的典型事例3. 视频资源:有关宽容的纪录片或短片4. 网络资源:有关宽容的articles and essays十、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讲解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课时)2. 章节二:讲解宽容与尊重、接纳的关系(2课时)3. 章节三:讲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2课时)4. 章节四:讲解宽容自己的方法与技巧(2课时)5. 章节五:讲解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2课时)6. 章节六:教学拓展(1课时)7. 章节七:教学评估(1课时)8. 章节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课时)9. 章节九:教学资源介绍(1课时)10. 章节十:教学进度安排总结(1课时)重点解析本文档为《理解与宽容》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__3.1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理解_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
(3)情感目标: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
二、教学重点1、懂得理解他人的必要性。
2、掌握通往理解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行动中真正做到体谅、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请学生读翻开书本60页的内容,接着默写编号10的小试卷(6分钟),对答案(2分钟),组长收试卷。
导入新课1、演示幻灯片《酒杯还是人像?》、《少女还是老妇?》请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接着演示图片《断臂维纳斯》,让了解不同的人对《断臂维纳斯》的评论。
2、老师总结: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
世界上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看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要和谐相处,就必须要相互理解。
3、引出新课3.1宽容与理解中的第一课时:理解。
4、用PPT演示出3个核心问题:①理解他人的必要性(为什么)②理解他人的涵义(是什么)③理解他人的途径(怎么做)5、小故事。
让学生阅读小故事并回答故事中“杨修”是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故事分析得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千差万别。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个人独特性的表现。
接着引出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因此存在差异。
而差异就在身边,以小调查来证明。
6、小调查。
问学生:喜欢OR讨厌吃榴莲?喜欢看球赛VS 喜欢综艺节目…………得出这就是身边的差异,还有南北网友关于桃子要不要削皮的争吵,更大范围的差异,对于上述差异如果处理不当简单的会引发争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战争,当差异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会变成战场,严重危害人际关系。
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理解差异。
7、总结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的原因(理解的必要性)共三点: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理解与宽容》教案

课题: 3.1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授课人:苍江中学李惠琼授课地点:港口中学八(6)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的内涵,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理解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
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做到理解他人?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法 3、反馈教学法 4、问卷调查法教学过程:一、课前的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
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导入新课:活动一:班级风景:小苏的苦恼学生讨论:(1)小丁的话传到小苏的耳里,他该如何应对?你有什么好点子?(2)你有没有遇到过相似的事情?请你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
老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不自觉地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待别人。
如果每个人都固守自己的主观感受,就好像守在自我封闭的堡垒中,与其他人彼此隔离,许多误解和纠纷就这样产生了。
3.1《理解与宽容》导学案

编制人:利老师审核:_ _ 使用时间:第九周班别组别姓名教师评价八年级3.1《理解与宽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知道理解的内涵,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2、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他人。
第一课时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要求请在卷上写出相应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
)1、人与人之间为什么需要理解?、什么是理解他人?、如何做到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途径有哪些?)P43—45全部选择题问答题第8题【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不懂的地方有哪些?(学会提问题会让自己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2、案例分析1)案例一:王同学最近一直闷闷不乐。
最近,王同学的班里换座位,王同学向班主任提出:她想要跟A同学坐,而且希望坐在前面。
结果,座次表定出来,班主任并没有满足王同学的要求,把王同学安排在了后面。
王同学觉得,班主任是有意针对她,对她不公平待遇。
2)案例二:谢同学最近心里有点矛盾。
谢同学的妈妈特别爱唠叨,不管是谢同学放假回家还是打电话回去,他的妈妈总是对他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唠叨个没完。
谢同学脾气很暴躁,妈妈一唠叨,他就喜欢发火顶嘴,结果他和妈妈的关系很紧张。
谢同学也很不愉快。
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来帮帮他吧。
第二课时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4、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有宽容的心(或宽容的意义)?6、宽容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培养宽容精神P47选择题)(二)以下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必须懂得宽容。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犯一些错误,如果人人都“以牙还牙”,社会生活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中,不得安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生活中难免有意无意间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所以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他人的过失宽以待人,宽大为怀。
3.1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

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P58) 人际交往中彼此理解的重要性?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 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同学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建__立__真__挚_友__情______。 师生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形__成__良__好_的___师__生_关__系_。 亲子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营__造__和__谐_的__家__庭__气__氛_。
怎样才能理解他人?
1、尊重—善意—沟通是学会理解的重要方法。
2、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3、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 4、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主动接近 坦诚交流
细心领会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 理解,何不先去理解他人,以 尊重和善意积极地去与人交往、 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得 到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东西, 获得交往的快乐!
二、尊重、善意与沟通
1、理解的内涵是什么?P58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好 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 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 洽的人际关系。
2、怎样才能理解他人?
我思我行:
遇到下列情况,我该怎么办?说说理由(讨论)
1、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 尊重(人格、个性、意见、选择)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人无完人”。“和而不同”,求同存 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互相谅解,互 相尊重,互相宽容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的基础,是得到真正友谊的前提。
生活告诉我们: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理解 与宽容,才能和睦共处。
一、人们之间需要理解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 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31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

二、尊重、善意与沟通
2、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懂得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个性、意愿和选择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理解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去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即做到“将心比心”) (3)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相处中努力做到主动的接近,坦诚的交流,细心 的领会。
2、结合材料分析缺乏理解的危害。
一、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为什么?)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 2、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
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可能变成永无休 止的战场。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二、尊重、善意与沟通
1、理解他人的含义:
——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 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 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和隔阂,造就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问题:
1、假如你是小东,你觉得感到委屈吗?说说 委屈的理由。 2、假如你是小东的父亲,见到小东不学习而 是在看电视,会生气吗?请你谈谈生气的理 由。 3、引起这场家庭矛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缺乏理解和沟通;彼此没有 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问题:
1、假如你是小东,你觉得感到委屈吗?说说 委屈的理由。 2、假如你是小东的父亲,见到小东不学习而 是在看电视,会生气吗?请你谈谈生气的理由。 3、引起这场家庭矛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既然矛盾已经产生,那么要成功化解矛盾, 你认为他们该怎样做?
你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每个人的理 解会有所不同?
2008年6月22日,哈尔滨太平区法院 受理了因邻居厕所漏水而引发纠纷的民事 案件。原告李某和被告姜某是哈尔滨市红 旗小区的邻居,两家住楼上楼下,家住二 楼的姜家厕所漏水,结果渗透到一楼的李 家。李某去姜家谩骂,并用扫帚打姜某, 结果两家发生了激烈的斗殴事件。
3.1理解与宽容导学案

主备人:卢凯盈班级:小组:学号:姓名:编号:03—1审核人:赖榴新二备人:________
教师二备(学生笔记或更正)处:
课题:3.1理解宽容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理解生活为什么需要理解及如何做到理解2、重难点: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自主学习】从课本找出答案并填在横线上,在课本中划好笔记。(独学)
【知识反馈】单项选择题:独学(独立完成)、对学(全体起立,两对子对答案)
1、“千里修书为只为墙,让你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B、做人要自信但不能自负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D、做人事事都应该忍让
2、歌德有一天到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一位曾经对他的作品提出尖锐批评的评论家。他站在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前高声喊到:“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而我正相反!”一边说,一边满脸笑容地让一边。歌德的行为表明()
3、对双方球员爆发冲突的行为,你认为裁判的处理是()
A、只处罚思朗,因为他强拉硬拽李学鹏B、理解他们对比赛胜利的渴望,
宽容他们,不给予处罚C、不能宽容他们,双方都要给予黄牌警告
D、宽容李学鹏,因为他没有任何过错
4、球员爆发冲突场面的出现启示我们()
①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②在比赛对抗中,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理解、宽容③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从理解、宽容开始④“战争”是维护公平的主要途径
三、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含义是什么?
宽容,就是以一种_____________的心态和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至是别人的过错与冒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政治复习提纲(三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期末政治复习提纲(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3.1理解与宽容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相互理解?①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彼此千差万别。
②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2、什么是理解?(内涵)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如何做到理解他人?①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个性、意愿和选择。
②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设身处地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③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
4、什么是宽容?就是以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①有宽容才能共处;②有宽容才有创造;③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如何培养宽容精神?①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态度。
②培养宽容需要提高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
③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提升自己的理智。
④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
3.2欣赏与赞美1、欣赏他人的含义?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
、如何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以欣赏的心灵去发现人们身上的美好:①人的不同的体态的美。
②人的不同的性格的美。
③人身上一种深刻的美,会超越我们感官的喜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
(心灵美)、真诚赞美他人的意义:①真诚的赞美能使别人快乐,把快乐的种子播向四方。
②真诚的赞美是一种促使人不断完善的美好途径。
③巧妙迂回的赞美是一种好的批评方法。
④用赞美去温暖别人的心灵,你也会感受别人给你的温暖。
、如何赞美他人?①积极地赞美他人。
②赞美他人应该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
3.3竞争与合作、为什么说竞争是前进的动力?(竞争的积极作用)①竞争是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的活动。
②良性竞争是公平合理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容
▲梳理知识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做?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从理解开始
2
理解
理 解 与 宽 容 运用
宽容
尊重、善意与沟通
理解的内涵 1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3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宽容的内涵
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P24、4-5 ①②③
P24、7
宽容
2 为什么要宽容? P24、8
3 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P24-25 ①②③④
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就 容易产生隔阂。一个善于与别 人沟通的人,往往能够很好地 理解他人,同时也就会被他人 所理解,容易与人和谐共处。
主动的接近 坦诚的交流 细心的领会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我思我行:
遇到下列情况,我该怎么办?说说理由(讨论)
1、)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
尊重(人格、个性、意见、选择)
2、)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
善意(以友好的态度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3、)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 善意、沟通(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
• 1、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比如婆婆觉得菜倒了可惜,媳妇觉得 健康 最重要。
•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 解开始,只有理解了婆婆和媳妇才 会和好如初。
怎样理解他人?
婆婆:说不定/倒给猪吃
①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媳妇:吃一辈子没事/吃苦 婆婆:你个***, 媳妇:你个***,
②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三、生活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内涵 2.有宽容才能有共处, 有宽容才能有创造, 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3.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 考和主张
3 、宽容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社 会发展带来的作用: 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了宽容 才能共处,有宽容才有创造,有宽 容才能成就事业。
爱迪生童年时代好奇心特别强,有一天早 晨, 他异想天开,要用自己的身体来孵小鸡,结果事 与愿违:蛋壳破裂,蛋黄横溢。妈妈并没有责骂 他,而是向他讲清了道理。正是小时候妈妈的正 确教育使得爱迪生后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问:1、妈妈是怎样对待爱迪生的,设想爱迪生 如果有个苛刻、不通情理的妈妈情况会如何? 2、结合以上讨论谈谈宽容有何积极作用?
• 2、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参考答案:
(1)课本P58-4: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好恶,以开放 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和 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例如,尊重别人的独特 之点,承认别人的长处,了解别人过失的原因并给予原谅 ,体察别人的痛苦和难处。 (2)课本P58-2、3段: ①每一人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千 差万别。 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3)课本P58-59 ①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②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③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生 活中难免无意间伤害别人或被别人 伤害,所以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 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 人原谅,同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 原谅他人的过失。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差异,“人无完人”。“和而不 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 础;互相谅解,互相尊重,互相宽 容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 得到真正友谊的前提。
宽容的意义
1 2
培养宽容精神
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2 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3 需要不断求知 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
运用
目标层次要求
1是什么?
2为什么?
P24、3
3怎么做?
1什么是理解他人? 理 解 与 宽 容
理解
2 为什么要理解他人? P24、1-2 3 怎样理解他人?
1什么是宽容?
③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奶奶,你好艰苦朴素, 但是养猪的、种菜的 *****:妈妈,你好讲卫生 啊,但是***,
怎样才能理解他人?
二、尊重、善意与沟通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只有尊重他人,我们才能抱着积极的态 度去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行 为方式,尊重别人合理的不同选择,理解别 人按他们自己的意愿行事。
为什么同样的事物, 同样的话 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理解呢?
一天,奶奶看到妈妈把前一天吃剩的菜倒了, 就唠叨起来: “才吃了几天饱饭就这么浪费!挺 好的菜说倒就倒了!你们不吃我吃呀!”
妈妈不耐烦地说:“跟你说了多少次,剩饭放 久了,吃下去对身体不好.” 奶奶听了更生气了:“我吃了一辈子剩饭菜, 什么毛病也没有.你们年纪轻轻倒娇贵!” 妈妈大声说:“我这是为你好啊!好心不得好 报!”
①你对小强挑食并大发脾气有何想法? ②奶奶阻止妈妈批评小强的做法可取吗? 为什么?
宽容的“度”: 宽容并不等于纵容, 宽容也并不意味着放 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 主张,为了一团和气, 而一味地迎合别人。
宽容不等于纵容
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 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 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宽容 也不是谨小慎微,一味迎合别人。讲宽 容应该有一个边界,有一个底线:不饶 恕那些危害社会、包藏祸心的人和事。 对这种人和事讲了宽容,真正的宽容就 无以存在了。如果把握不好,我们会为 这份“宽容”付出沉重的代价。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对人缺乏善意就不可能做到理 解。只有满怀善意,才能设身处地 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只有凡事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才能使 自己和别人的心灵沟通起来,实现 彼此理解,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1什么是理解他人? 理 解 与 宽 容
理解
P24、3
2 为什么要理解他人? P24、1-2 3 怎样理解他人?
一个渔夫从海里捕捞到一颗大珍珠, 他欣喜若狂。可拿到家里一看,发现珍珠 上有一个黑点。渔夫觉得很不舒服,他想, 如果能奖小黑点去掉,珍珠奖变得完美无 缺,成为无价之宝。渔夫便开始去除黑点, 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 还在。剥到最后,黑点没了,但珍珠也不 复存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气量,又称度量,是指一 个人对事、对人宽容忍让的程 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气量大的人历来受人欢迎, 你是一个气量大的人吗?
宽容反光镜
三、生活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内涵 2.有宽容才能有共处, 有宽容才能有创造, 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3.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 考和主张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 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 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 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 故大海浩瀚无比。
怎样才能理解他人?
尊重——善意——沟通是学会理解的重要 方法。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
主动接近 坦诚交流 细心领会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 被人理解,何不先去理解 他人,所渴 望和追求的 东西,获得交 往的快乐!
4、培养宽容精神
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 宽容与刻薄 (汪国真)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 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 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 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 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 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 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 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1.宽容的内涵 2.有宽容才能有共处,有宽容才能有创 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3.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 考和主张
1. 宽容的内涵宽容,就是
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 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 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 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 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 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 都是宝贝。“宽”下面,是 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 象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 存。可是我们往往连一种异 见都无法包容,何况更多乎? “容”是两个“人”和一个 “口”,就是你说你的理, 我说我的理,不妨求同存异, 但我不会不让你没有说话的 权利。
----------
继续吵架:你觉得谁对? 为什么?
1.他们冲突会带来什么坏处?
2.他们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3.他们冲突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结合例子回答:
1什么是理解他人? 理解
P24、3
2 为什么需要理解呢? P24、1-2 3 怎样理解他人?
P24、4-5 ①②③
一、人们之间需要理解
•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 差异,千差万别。
2、正确认识宽容
宽容并不是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 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一味迎合别 人。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同时容 纳别人合理的意见,和而不同,既维护 个人创造性又保持集体合作,是和谐人 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宽容? 纵容?
小强吃饭很挑食,每当菜不合胃口时,就 把筷子一摔,把碗一推,脾气大发:“这么难 吃,不吃了!” 当妈妈要批评他时,奶奶总是说:“孩子 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
请看以下情景:
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 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 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 心里是怎么想的,唉„„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 (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 翻开了日记) …… 女儿(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