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教学设计方案【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2.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3.教学疑点:(1)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4.解决办法:(1)强调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重视。(2)加强三者之间关系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教学疑点:

(1)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

4.解决办法:

(1)强调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重视。

(2)加强三者之间关系的举例与解析。

(3)配合图示(课本第12页图6-7)说明染色体和基因间的关系。

(4)重视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

(5)对遗传效应的内容要举例解释清楚。

(1)运用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形象说明转录、翻译的场

所、模板、原料、工具等;

(2)对RNA和DNA的组成进行比较,RNA的种类及每种RNA的功能要举例讲清楚;

(3)注意t RNA的反密码子和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不要混淆;

(4)对3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要挑出来讲明用途”;

(5)用电报的信息转换类比说明转录、翻译的概念。

(1)蛋白质与性状——举例说明不同的蛋白质结构就是不同的性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就是控制性状。

(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不能。对还有疑问的学生用DNA结构挂图或书中的插图讲解说明两条链方向不同。(注:转录的只是其中一条链即35-55链,这在DNA的立体结构中已埋下伏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与DNA 有什么关系呢?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讲述: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基因是什么?

(l)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这就是说,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指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及调控等功能)。有的DNA 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②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举例:豌豆高茎基因控制高的性状,使豌豆长到大约2米高;豌豆矮茎基因控制矮的性状,使豌豆长到约30厘米。

紫茉莉红花的基因控制红花性状,开红花。

狗的直毛有直毛基因控制;人的黑发有黑发基因控制。

③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

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有特定的DNA片段,蕴含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切除,可以拼接到其他生物的DNA上,从而获得某种性状的表达,故基因是结构单位。

例如:把牛的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大肠杆菌可以生产胰岛素。

(2)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银幕显示第12页图6-7: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

问:那么,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答出:脱氧核苷酸。

又问:有几种脱氧核苷酸?

学生回答:4种(它们分别是:略)

(3)基因的化学组成: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讲述: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例如:白花基因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这样特定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白花的遗传信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是遗传信息而不是白花的本身,在下一代就可以将白花遗传信息表达为白花。

(4)基因不同的实质:不同的基因,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但是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举例说明之入

学生看书12-13页《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要求:

①对基因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基因一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最后归纳: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的表达

讲述: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来,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遗传学上把这一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如:

从上述图示中可以看到,复制和表达遗传信息是基因的基本功能。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讲述: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比如,鱼的肌肉由鱼的肌肉蛋白质来体现;牛的肌肉由牛的肌肉蛋白质来体现;鸡的肌肉由鸡的肌肉蛋白质来体现。我们能吃出鱼肉、牛肉、鸡肉味道的不同,就是因为它们的蛋白质结构不同,因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性状。

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基因可比喻为导演,蛋白质可比喻为演员。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细胞核基因),而合成蛋白质是在细胞质里进行的。

那么,遗传信息怎样由细胞核到细胞质呢?这需要通过另一种核酸——RNA。

银幕显示DNA和RNA的区别,让学生比较不同之处。

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

①嘧啶碱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

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三)总结

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基因的不同就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 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四)布置作业

1.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是()

A.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色体

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D.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2.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B.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C.核糖嘧啶和核酸

D.核糖碱基和磷酸

3.构成人体的核酸有两种,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多少种()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答案:1.B 2.D 3.D

4.课本第17反复习题一,1;四。

(五)板书设计

(三)基因的表达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l)基因的概念:三个要点

(2)基因的位置: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3)基因的化学组成

(4)基因不同的实质

2.基因的表达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NA和RNA的比较

T→U;脱氧核糖→核糖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显示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B:识记)。

2.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B:识记)。

银幕显示:

①发报人发报图像接报电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b.场所: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C.信息传递方向:mRNA→一定结构的蛋白质。

d.翻译过程。

设问: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学生答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较多(20种),氨基酸数目巨大,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空间结构也变化多端。

请同学们想想:氨基酸有20种,mRNA有四种核苷酸,四种碱基A、G、C和U是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的呢?

和同学一起讨论(用排列组合):

如果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就只能决定4种,即不可以

如果2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就只能决定16种,即不可以

如果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就可决定64种,即完全可以,还有多

实验验证: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的3个碱基决定,即三联体密码子。

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学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密码子——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已将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此时出示教材第14页表6-1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并解说)。

教师归纳:其64个密码子,其中3个终止密码,2个起始密码,一种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有的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如色氨酸UGG,有的氨基酸不止一个密码子。

问:我们在上学期这一章细胞里讲过了,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哪里?

学生答出:细胞质的核糖体。

讲述:核糖体里并没有现成的氨基酸,氨基酸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人体氨基酸的来源的主要途径是食物消化、吸收和运输。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要进入核糖体需要经过搬运工搬运——即另一种RNA,转运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此时出示三叶草型转运RNA模式图,对着图讲解)。

讲述: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转运RNA的另一端有三个碱基即反密码子,能与mRNA的密码子配对。

例如(此时银幕出现课本第15页图6-10蛋白质合成示意图),指着图中第一个转运RNA的位置讲,信使RNA上

的三个碱基GUU就是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CAA 是反密码子,只能是反密码子专一地和密码子按碱基互补原则(A—U、G—C.T—A、C—G)配对。当转运RNA运载着1个氨基酸进入到核糖体后,就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转运来的氨基酸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转运完毕后,转运RNA离开核糖体,又去转运下一个氨基酸。

总之,核糖体中的mRNA有许多“密码子”,每个“密码子”与转运特定氨基酸的转运RNA的“反密码子”,能够碱基配对的,才能对号入座。也即是说一种转运RNA在哪个位置上对号入座是靠转运RNA的“反密码子”去识别,而位置则是mRNA按遗传信息预先定了的。

当核糖体接受四个氨基酸以后,第二个氨基酸就会被移至第一个氨基酸的位置上,并通过肽键与第一个氨基酸连接起来,与此同时,核糖体在RNA上也移动三个碱基的位置,此过程往返地进行,肽链就不断地延伸,直到出现终止密码子为止。

从mRNA上脱离合成的多肽链经盘曲折叠成为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讲述: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因为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碱基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

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举例:酪氨酸酶缺乏是由于基因不正常等。

(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举例:控制血红蛋白结构的基因不正常,就会合成结构异常的血红蛋白而患病等。

(三)总结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这样,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mRNA上。

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它包括①mRNA从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起来;②转运氨基酸;③安放氨基酸;④合成多肽链、并盘曲折叠成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等四个主要步骤。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17页复习题一、2;二;三。

(五)板书设计

(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①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②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或基酸顺序的

蛋白质的过程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银幕显示一览表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综合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专题6.4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 表达综合 1、下列与遗传物质探究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 B.科学家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的研究中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2、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为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c~d上升与S型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能力降低有关 B.甲图中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乙图中如果T2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要减弱 D.乙图中如果只用15N标记T2噬菌体,则放射性存在于沉淀物和上清液 3、将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该小鼠体内S 型菌、R型菌数量变化情况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最可能是图A,小鼠的免疫调节致使K型菌数量逐渐下降 B.最可能是图B,小鼠体内的S型菌最初来自R型菌的转化

C.最可能是图A,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 型菌 D.最可能是图B,小鼠体内S型菌与K型菌为共生关系 4、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其中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另外,以负链为模板指导外壳蛋白合成。下图为该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 码:UAA、UAG、UGA)。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不需要解旋酶是该病毒DNA复制过程与人体DNA复制的唯一区别 B.若在基因D中发生碱基替换,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可能缩短 C.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 D.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U-A-C-U-G-U-… 5、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条染色体多次复制而不分开,形成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图),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的发育,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B.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C.胀泡的出现是因为DNA复制出现差错 D.被标记的尿密啶是催化mRNA合成的酶

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基因的表达测试 1.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C.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B.真核细胞内,在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C.原核细胞内,转录促进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D.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在多个核糖体上移动,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3.下列关于正常的干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的复制阶段,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阶段 B.遗传信息的转录阶段,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与非模板链对应区段不完全相同 C.遗传信息的翻译阶段,mRNA上的密码子都会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发生碱基配对现象D.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阶段,都需要聚合酶的催化,且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 4.真核细胞编码蛋白质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决定的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图中①、②、③分别是与起始密码子有关的碱基对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每个基因中只含有一组① B.图②所示碱基配对方式发生在转录过程中 C.含有②中UAC的tRNA只转运甲硫氨酸 D.③中存在5种核苷酸 5.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结合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 B.进行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 6.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练习 1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一一静脉血管畸形(VMCM),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体内一种酶 的分泌相关,如果相关基因异常,就会促使这种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等异常堆积,最终导致发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该酶的加工场所 B.基因突变是静脉血管畸形发病的直接原因 C.上述事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 2 ?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①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②反应进行的场所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 .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C. 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 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符合中心法则,但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无关 4 .《科学》杂志称,水果长毛的原因是一种灰霉菌将一些小分子RNA送入植物细胞,这些小分子RNA能够与某种 宿主蛋白结合,让有关基因“沉默”,从而使水果的免疫结构失效,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灰霉菌和植物都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B.小分子RNA是灰霉菌的遗传物质 C. 小分子RNA抑制了水果中与免疫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 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宿主蛋白结合

5 .关于真核细胞的核 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 B.反应进行的场所相同 C.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 D.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相同 6 ?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A .图中①②③依次是核糖体、tRNA、mRNA B .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GCU C .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180个密码子 D .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8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氨基酸必定有一种密码子对应 B.mRNA可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mRNA上的密码子一定决定某种氨基酸 9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 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 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 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基因的表达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考纲要求】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体验高考】 【例1】(2013全国新课标Ⅰ)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例2】(2013浙江)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夯实基础】 考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 1、RNA的结构与种类 2、DNA与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DNA RNA 基本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结构 主要存在部位 【例3】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些生物中的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 B.转运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 C.RNA含有4种碱基,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3、遗传信息的转录 ?场所: ?模板: ?原料: ?条件: ?产物: ?特点: ?原则: 【例4】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穿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考点2 遗传信息的翻译 1.翻译的场所: 2.翻译时的模板: 3.翻译的原料: 4.翻译的起始密码有: 个,终止密码有: 个 5.密码子有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种。 6.翻译时的碱基配对: 7.运载工具:,tRNA有种 8.肽链由各相邻的氨基酸通过连接形成。 9.翻译的条件: 【例5】右图表示胰蛋白酶合成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图示中共有RNA、蛋白质(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 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 D.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U配对,G与C配对

2017届_人教版_基因的表达_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题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6·模拟)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选B。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产生的mRNA不同。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D.分化后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解析】选C。有的RNA是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RNA(包括tRNA、rRNA和m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中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3.(2014·高考)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2)图示信息: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逆转录。 (3)关键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寄生在人的T淋巴细胞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信息传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在侵染过程中HIV整体进入T淋巴细胞,然后释放出RNA,故B选项是错误的。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它的遗传物质RNA先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形成的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转录形成HIV的RNA,最后通过翻译,形成HIV的蛋白质,并组装成大量的子代HIV,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故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A、C、D 选项均正确。 4.(2016·模拟)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U,那与之相配对

必修2 基因的表达

必修二第4章第1、2节 1.(2009年广东生物)相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准确的是(多选) (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解析: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不是在tRNA上。 答案:ABD 2.下列相关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 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 1 4 7 10 13 100 103 106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个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解析:选项A、C、D中的碱基替换只可能造成个别氨基酸的替换。选项B中,两碱基间插入一个碱基T,会造成后面的所有氨基酸序列都发生改变,所以对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 答案:B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能够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C.一种氨基酸能够有多种密码子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 解析:转运RNA上的三个碱基(反密码子)只能专一地与信使RNA上特定的3个碱基配对,且只能识别由这个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氨基酸只有20种。所以,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能够由多种转RNA 转运。 答案:D 4.在细胞内,一个mRNA上能够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好处主要是 ( ) A.形成多种蛋白质 B.提升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C.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的差错 D.提升核糖体的利用率 解析:一个信使RNA上能够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能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从而提升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答案:B 5.已知某转运RNA(tRNA)一端的3个碱基序列是GAU,它运载的是亮氨酸(亮氨酸密码子是UUA、UUG、CUU、CUA、CUC、CUG),那么,决定此亮氨酸的密码子是由DNA 模板链上的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 ) A.GAT B.GAU C.CUA D.CA T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本章提要: 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 的结构: 1、组成元素:C 、H 、O 、N 、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4、种类:mRNA 、tRNA 、rRNA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2)过程(看书P 63)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也有。 (4)条件:①模板:DNA 的一条链;②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RNA 聚合酶等。 (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U 、T —A 、G —C 、C —G ) (6)产物:信使RNA (mRNA )、核糖体RNA (rRNA )、转运RNA (tRNA )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遗传密码(密码子) ①概念:mRNA 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②特点:专一性(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密码子)、通用性(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③种类 : 起始密码:AUG 、GUG (64个) 终止密码:UAA 、UAG 、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3)转运RNA ①种类:tRNA 有61种 ②功能: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一个tRNA 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几种tRNA 携带。 DNA 复制 转录 RNA 复制 种 类 翻译 逆转录 P 碱基 A 腺嘌 4 核糖 C 腺嘌G 腺嘌1 5 基本单位:结构: 分布: 功能: 脱氧核苷酸 双螺旋 主要细胞核 主要遗传物质 核糖核苷酸 一般为单链 主要细胞质 参与基因表达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原则: 主要在细胞核 DNA 的一条链 4种核糖核苷酸 RNA A -U 、T -A 、 G -C 、C -G 主要在核糖体 mRNA 20种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A -U 、U -A 、 G -C 、C -G DNA RNA 蛋白质 mRN tRN rRN 密码子 反密码子 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 遗传信 息 遗传密码 表现性状 结构 蛋白 功能蛋 白(如:酶) 细胞代谢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除病毒外,其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脱氧核糖核酸(DNA)B.核糖核酸(RNA) C.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2.噬菌体、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中,碱基种类依次是 A.4、5、4 B.4、4、4 C.4、8、4 D.5、5、5 3.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人的DNA“指纹”是指DNA的 A.双螺旋结构B.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碱基配对原则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4.右图表示某生物的基因型,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A.a与b B.a与B C.B与b D.C与C或D与D 5.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分别存在于 A.DNA分子和信使RNA分子上B.信使RNA分子和DNA分子上C.信使RNA分子和转运RNA分D.DNA分子和转运RNA分子上6.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7.一段信使RNA中,A+U占25%,对应的双链DNA中A+T占碱基总数的 A.% B.25% C.40% D.50% 8.某DNA分子片段含900个碱基,问由该片断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 A.150 B.450 C.600 D.20 9.一条双链DNA分子,A和T占全部碱基的38%,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 占该链的24%,C占该链的26%,那么互补链中的A和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12%和26% B.14%和36% C.26%和24% D.24%和30% 10.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A.DNA 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

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总分: 4.1 习题巩固: 1 在下列的转录简式中有核苷酸() DNA: --A--T--G--C-- , RNA:—U--A--C--G-- A. 4 种 B . 5 种C.6 种 D .8种 2. DNA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A. 6 层 B . 0 层C.2 层 D .4 层 3.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 转录该段mRNA勺DNA分 子 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 12 . 24 . 18 30 4. DNA解旋发生在 A. 复制与转录中.转录中 C .翻译中.复制中 5. 转移RNA的功能是( A. 决定mRNA勺排列顺序.完全取代DNA C. 合成特定勺氨基酸.运输氨基酸,识别mRNAt的遗传密码 6. 有一核酸分子,其碱基比是A+G/T+C=1. 5,试推断该核酸是( A. 信使RNA B .转运RNA C .单链DNA D .双链DNA 7. 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 转运RNA中的核苷酸的排列序列B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排列序列 C.核糖体RNA中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D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8 mRNA勺核苷酸序列与() A. 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B . 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 .所有的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9. (多选题)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DNA勺两条链都可做模版 D .边解旋边转录 10.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ACGGATCTT-,那么,与它互补的 另一条D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以已知的DNAS为 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碱基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1. 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三种生物中 生物A G U T C 甲2524——2319 乙232427——25 丙3119——3119 (1)这表明:_________ 的核酸是RNA ________________ 的核酸是双链DNA (2)从碱基比例看,双链DNA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2. 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专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中方框内用“T”或“T”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⑶在马蛔虫体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若在人的胃黏膜上 皮细胞中,还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4.2习题巩固: 1、组成mRNA^子的4种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A . 20 B . 59 C . 61 D . 64 2、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氨 基酸多少种() A. 800 B . 400 C. 200 D . 20 3、不是由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物质是() A.酶 B. 多肽 C. 胰岛素 D.性激素 4、在人体中,由A 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 A. 2种B . 4种C . 5种D . 6种 5、人的胰岛素基因的存在部位和表达部位分别是() A.体细胞、胰岛细胞中 B .胰岛细胞、体细胞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D .体细胞、核糖体 6、某信使RNA中有碱基40个,其中C+U为15个,那么转录此RNA的DNA中G+A为 () A. 15 B . 25 C . 30 D . 40 A.在细胞核中发生.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前沿研究进展讲座结课论文 ——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研究文献综述 物理学院张玉萍 10304830 摘要 近些年来,基因序列测序的完成、大规模测定基因表达水平的基因芯片(Microarray)技术的出现和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使得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大规模的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成为可能,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绘制控制整个活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例如λ噬菌体的溶原/裂解活性的调控网络的数学模型已经构建出来。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预测网络结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表达转录调控网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Wyrick(2002)[1] 中给出了一个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定义:一组调控因子如何调控一套基因表达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基因表达调控网络是基因调控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元素主要包括cDNA、mRNA、蛋白、小分子等。从元素间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基因表达调控网络是一个由节点(调控元素)、边(调控作用)组成的一个有向图结构。如图1 图1:简单基因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节点,也就是调控网络的元素,如基因。有向箭头表示表达增强作用,末端断线表示表达抑制作用。在基因网络中,存在基因对自身表达的自调控的现象。 总的来说表达调控网络有如下特点:

A:网络结构复杂 网络中节点和边的数目庞大。在人体中总共有3万到4万左右的基因,而且真核生物中大多数的基因会同时被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基因调控,这就使网络形成了一个非常高维的结构。 B:网络结构变化 生物学的实验表明,相同的基因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周期中可以参加不同的生理过程,实现不同的生理功能。还有一些基因只在某些时刻和特定的外界条件下是有相互作用的,在其他条件下不会发生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基因间的那条边是否存在、作用的方向在不同时期是可能不一样的。 C:相互作用类型多变 在生物体中,基因间相互作用可以有很多类型(如图1),包括了很多作用的特征:两个基因间谁影响谁、影响的方式、增强的作用还是抑制的作用、影响产生的条件、影响的强弱量级、被调控基因的表达量和调控基因的表达量直接的关系等。目前的研究表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一种非线形的作用关系。在多因子调控模式中还要考虑不同的调控因子对同一个目标调控基因产生作用时的某种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是由调控模式中各调控因子的相互关系决定。 D:节点类型多样 网络节点的元素可以是DNA、mRNA、蛋白、分子、大分子、外界环境等等。 E:节点状态变化 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每一个基因的表达量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蛋白质在不断的合成,同时也在不断的被降解。在不同的调控模式下,蛋白合成和降解的比率会发生变化,从而会使蛋白处在不同的水平上。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会影响到相互作用的变化,会引起网络结构的变化。 F:有向循环结构 在生物体中各种生理上的周期现象,我们很容易理解生物体中的相互作用存在周期性。至少在网络的局部上是循环的。在已经研究的比较多的低等生物E.coli的表达调控网络[2]中已经发现了循环的结构。 表达转录调控网络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基因调控的绝大部分问题还没有解决。除了生物学家努力通过新的实验技术和生物理论来研究问题外,近几年,利用数学、统计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在计算机上分析模拟表达调控机理,是计算分子生物学方面一个飞速发展的方向。由于分析模型的不同和采用的数据类型的差异,目前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基于基因芯片数据的关系推断模型和基于基因序列信息的调控因子结合位点推断模型。 下面分别就这两个方面的一些方法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基于基因芯片数据的关系推断方法 基因芯片的数据形式为: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试题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转运RNA的功能是( ) A.决定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完全取代DNA C.合成特定的氨基酸 D.运输氨基酸,识别信使RNA的遗传密码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传信息转录所必需的条件() A.解旋酶B.ATP C.模板链D.氨基酸 3.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组成②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体内共有61种 C.该图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D.若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000个碱基对,则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500个 4.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在人体内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是不变的 5.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mRNA 与tRNA的结合,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A.有的抗生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B.有的抗生素能阻止翻译过程 C.有的抗生素能阻止转录过程 D.有的抗生素能抑制基因的表达

6.关于遗传密码或遗传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密码是DNA上能够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B.绝大多数生物通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C.因为有20种氨基酸,所以遗传密码子也一定有20种 D.遗传密码的形成主要是在核糖体上 7.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22肽化合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RNA最多有多少种() A.60种 B.22种 C.4种 D.64种 8.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 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谷氨酸(密码子GAG) 9.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 B.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以上各种过程中 10.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1.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A、核DNA 和mRNA上 B、DNA和tRNA上 C、mRNA和tRNA上 D、染色体和核基因上 12.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 序列转录而来的 ( ) A.GAT B.GAA C.CUA D.CTA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1)

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其场所在核糖体 B.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 C.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体现了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D. 翻译过程需要tRNA的转运,一种tRNA可转运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故A正确;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故B正确;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这属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故C正确;翻译过程的运输工具为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过程①、③、⑤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①?⑤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需要DNA连接酶参与,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 D. 图2、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图1中①是逆转录、②⑤是转录、③是DNA复制、④是翻译。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是其RNA不能逆转录,只能进行RNA自我复制和翻译,A错误;B.图1可表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发生的过程,B错误;C.图2表示DNA的复制是多起点进行,即A和B是不同的起点,经过A和B处复制后,形成的两段DNA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由图可知,B所复制的DNA长度比A的长,故B 先于A复制,C错误;D.图2是线状DNA的复制,图3是环状DNA的复制,图2和图3过程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如酵母菌。由图中箭头可知,图2和图3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 B.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基因的表达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第4章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DNA、RNA、蛋白质 B.DNA、RNA、氨基酸 C.DNA、RNA、核糖体 D.核苷酸、RNA、蛋白质 2.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3.遗传密码是指() A.DNA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B.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D.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5.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 A.U-A B.A-U C.G-C D.A-T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 B.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以上各种过程中7.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 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谷氨酸(密码子GAG) 8.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白细胞的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同种个体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翻译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③ 9.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它从细胞核中出来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中,要通过几层选择透过性膜()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解析:选C 生物的遗传信息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正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NA不能发生逆转录。 2.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D RNA的种类有三种,mRNA、tRNA、rRNA。mRNA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少数酶的本质为RNA,具有催化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3.(2018·西安模拟)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完成的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RNA有两种,即mRNA、rRNA

C.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解析:选D 分析题图,由邻近基因指导合成反义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图中过程Ⅱ为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模板)、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共三种;从图中可以看出反义RNA可以与mRNA杂交形成杂交分子,故碱基有A、G、C、U四种;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mRNA不能翻译,即抑癌基因不能表达,过程Ⅱ被抑制。 4.(2018·北京东城区调研)如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少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解析:选D ①过程为转录,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链的部分片段(基因的模板链)为模板转录合成mRNA;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RNA聚合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启动子),并与之结合驱动转录过程;①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为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G-C、C-G;不同种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增加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可减少因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 5.(2018·洛阳一模)假设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60、20 B.80、40 C.40、20 D.40、30 解析:选A 该mRNA上有60个碱基,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有120个碱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中,A=T、C=G,所以C+T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教学设计方案【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2.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3.教学疑点:(1)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4.解决办法:(1)强调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重视。(2)加强三者之间关系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教学疑点: (1)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 4.解决办法: (1)强调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重视。 (2)加强三者之间关系的举例与解析。 (3)配合图示(课本第12页图6-7)说明染色体和基因间的关系。 (4)重视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 (5)对遗传效应的内容要举例解释清楚。 (1)运用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形象说明转录、翻译的场

所、模板、原料、工具等; (2)对RNA和DNA的组成进行比较,RNA的种类及每种RNA的功能要举例讲清楚; (3)注意t RNA的反密码子和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不要混淆; (4)对3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要挑出来讲明用途”; (5)用电报的信息转换类比说明转录、翻译的概念。 (1)蛋白质与性状——举例说明不同的蛋白质结构就是不同的性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就是控制性状。 (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不能。对还有疑问的学生用DNA结构挂图或书中的插图讲解说明两条链方向不同。(注:转录的只是其中一条链即35-55链,这在DNA的立体结构中已埋下伏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与DNA 有什么关系呢?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讲述: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基因是什么?

《第二节 基因的表达--翻译》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翻译陈娟2011/9/23 18:01:21石嘴山市光明中学6315 《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翻译》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 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具体内容要求: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使用的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是“概述”,属于理解水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进行解释、推断。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图版必修二。讲述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本节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前后联系 “基因的表达”这部分内容,(1)从物质上看,讨论的是生命特有的两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关系。学习过程需要生物学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作为基础,其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2)从结构上看,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因此,还需要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3)从功能上看,细胞代谢过程都是性状的体现,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本节内容有有助于对生命最基本特征的理解,这涉及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等内容。 另外,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第三模块《稳态和环境》的学习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生命许多特有的调节活动都是基因——酶——性状或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具体体现。 就本册而言本节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第二单元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作进一步理解。 三教学建议 基因的表达中的翻译过程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我认为可以 1、利用活动教具,将翻译过程直观化,突破重难点。目前,网上也有不少相关课件。但我认为课件的师生互动方面不如人意。如果利用活动教具,效果会非常好。1)、教师演示教具的使用教师介绍教具各部分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然后,让学生按照mRNA上的遗传密码,利用教材上的密码子表,查出所代表的氨基酸名称。提问:应由何种转运RNA来搬运呢?这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通过思考学生一般能悟出:应是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碱基互补的转运RNA来搬运。教师演示转运RNA将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上的过程。演示3个氨基酸转运及缩合的过程。2)、学生动手完成翻译的过程。一次3个学生,分别操作核糖体、氨基酸、转运RNA,每3个学生配合完成1个氨基酸的转运过程。 2、利用挂图,呈现翻译的过程。 3、利用表格,对比转运和翻译的异同,mRNA和tRNA的异同。 四课题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翻译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五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的过程。 (2)概述中心法则的内容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主攻点之二基因的表达练习含解析

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 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 D.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解析:选C 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转录需要的反应物是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需要的反应物是脱氧核苷酸;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2.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解析:选C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Y物质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应抑制该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3.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解析:选B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经逆转录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转录②和翻译③合成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侵染细胞时,HIV中的逆转录酶能进入宿主细胞;若抑制逆转录过程,则HIV的RNA不能形成DNA,也就无法形成合成子代蛋白质的RNA,从而抑制其增殖过程,故科研中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4.关于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