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澳门特别行政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学习目标
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2.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3.了解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以及发展变化特征。
4.了解澳门地图的变化及面积的扩大。
5.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重点
澳门的位置,组成部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主要经济支柱,面积变化。
学习难点
澳门主要经济支柱及变化特征。
自主学习
1.澳门位于___海之滨、珠江口____侧、北连_____特区。
2.澳门的范围包括_____半岛、____岛和___岛。
3.经济支柱有____、____、工业和建筑业。
合作探究
1.说一说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2.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我国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说一说澳门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4.澳门主要经济支柱是什么?
课堂检测
1.澳门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掠夺
B.侵占
C.吞并
D.填海
2.澳门的象征是()
A.大三巴牌坊
B.博彩业
C.旅游业
D.填海造陆
3.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特区是()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路环岛
C.于1999年12月29日回归祖国
D.博彩业是支柱产业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等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他们对澳门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他们对澳门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内容来增加对澳门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旅游文化特色的了解也相对有限,需要通过本节内容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能够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旅游文化特色的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澳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2.案例分析法:以澳门的旅游景点为例,让学生分析其旅游文化特色,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门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澳门的旅游景点介绍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门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澳门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澳门有什么了解?澳门有哪些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
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发展历程和旅游业的繁荣,为后续分析旅游文化特色奠定基础。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doc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组成、面积和居民等地理概况。
能在图中迅速填出: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珠江口、珠海等地。
2.掌握澳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了解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3.知道澳门的主要经济特征。
(二)能力目标1.通过澳门地图变化以及面积的逐步扩大,让学生了解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成就。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澳门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澳门文化的探讨,启发学生结合澳门的文化特色,对澳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出设想,并能论证自己提出的设想。
从而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1.通过对澳门特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要发挥本地特色,坚持走独特的道路,才能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
2.通过对澳门的深层理解,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识记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五.教学难点理解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以及发展变化特征。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歌曲导入,教师播放《七子之歌》。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播放一首歌曲,1999年有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请大大家认真聆听,并认真思考:1,是谁在呼唤“母亲,我要回来了!”2,回来了吗?3,如果回来了,那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学生回答: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教师讲述: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流浪的孩子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首充满深情的歌曲,渴望回归母亲怀抱的心声。
那位同学了解这个流浪儿的身世?由此引出<<澳门回归>>。
学生讨论,教师然后多媒体展示<<澳门回归>>阅读材料,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由于祖国的国力增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澳门回归了为了维护祖国领土统一,有利于澳门的稳定和发展,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教学设计 (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材,主要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澳门的独特风貌,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体系,其旅游文化特色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澳门的特殊地位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掌握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兴趣,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难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地位和旅游文化特色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澳门地图和旅游资源分布图,方便学生直观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门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呈现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对澳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湘教版地理八下7.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下7.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7.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以及文化特色。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澳门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澳门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知道它是一个特别行政区,对于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澳门的全面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以及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区发展的情感,增强地理实践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以及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澳门的美丽风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分析澳门的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对澳门经济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珠江口西岸历史背景:葡萄牙殖民地,1999年回归中国•澳门历史城区•葡萄牙建筑风格•澳门艺术节•澳门格兰披治赛车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材从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澳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澳门的历史变迁、澳门的旅游资源及特色、澳门的经济发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澳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其他省份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位置、气候、历史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门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澳门的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特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
2.教学难点:澳门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澳门的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等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澳门的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澳门旅游景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澳门的特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变迁、旅游资源及特色、经济发展等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搜集有关澳门的资料。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等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基本情况,掌握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内容,对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认识。
但澳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需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
学生对于旅游文化特色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掌握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旅游文化角度深入了解澳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澳门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4.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门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简要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和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澳门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发展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合作探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主要介绍了澳门这个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基本情况和旅游资源。
本节内容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展示了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旨在让学生了解澳门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门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风情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旅游资源及旅游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观察、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澳门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旅游资源及旅游文化特色。
2.难点: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图片观察:通过展示澳门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2.实例分析:以澳门的旅游景点为例,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澳门。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澳门的旅游资源及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澳门的旅游发展现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门的风景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澳门旅游文化特色的小组讨论题目。
3.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澳门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Biblioteka 历史沿革• 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关 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 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 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 恢复行使主权。中国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保障澳门人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 的权利。
澳门回归交接仪式
三、澳门的经济支柱
博彩
• 服装 • 玩具 • 电子 • 彩瓷 • 造船
主要工业部门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大学
澳门夜景
何厚铧
崔世安
课文总结
• 一、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 二、澳门多样化的经济特征 • 1.主要经济支柱 • 2.主要工业部门 • 3.海上花园——旅游业
练习
• 请同学们认真回答课本63页活动1、2、3所 提问题
莲蕊临风镜海清
澳门特别行政区
位置与范围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 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 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组成。
历史沿革
澳门自秦朝起就成为中国的领土,古称濠镜澳,420 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590年 (隋朝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757年(唐 朝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为东莞县辖。自南宋开始, 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
• 请同学们在位置、组成、地形、回归时间、 首任行政长官等方面对香港和澳门进行对 比。
本课结束 谢谢!
葡萄牙人在1535年中国明朝嘉靖十四年,取得在澳 门停靠码头,进行贸易的便利。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国船商借囗航船触礁下沉, 进贡物品被浸湿,申请借地晾晒,同时贿赂广东海道吏汪 柏,登陆澳门。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葡人开始在澳门定居。
历史沿革
• 1842年宣宗道光二十二年,中英鸦片战争结束后, 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日颓。1844年9月20日, 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从此,葡萄牙占领澳门,不仅停止向中国政府缴 纳租金和关税,反过来向澳门华人征收田赋,正 式取得了澳门的行政权,并向东北扩展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