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第3章 习题解答

第3章 习题解答

第三章 习题解答(部分)[1]求以下序列)(n x 的频谱()j X e ω,其中0a >。

(2)()an e u n - (5)0sin()()an e n u n ω-解:对题中所给的)(n x 先进行z 变换,再求其频谱。

(2)由于111)]([)(----==ze n u e Z z X a an ,所以ωωωj a ez j e e z X e X j --=-==11)()(。

(5)由于aa a ane z e z e z n u n eZ z X 2201010cos 21sin )]()sin([)(-------+-==ωωω,所以ωωj e z j z X e X ==)()(aj a j a j e e e e e e 2200c o s 21s i n ------+-=ωωωωω [2] 设()j X e ω和()j Y e ω分别是()x n 和()y n 的傅里叶变换,试求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7)(2)x n (8)(),()20n x n g n n ⎧⎪=⎨⎪⎩=偶,=奇解:(7)2)()2()]2([ωωn jn n jn en x en x n x DTFT -∞∞-∞=-∑∑==为偶数 2)]()1()([21ωn j nn e n x n x -∞-∞=-+=∑)(21)(21)(21)(212222⎪⎭⎫⎝⎛+∞-∞=⎪⎭⎫⎝⎛+-∞-∞=-+=+=∑∑πωωπωωj j n n j n n j e X e X e n x e n x(8))()'()2/()]([2''2ωωωj n n j n jn e X en x en x n g DTFT ===∑∑∞-∞=-∞-为偶数[3]求出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1))5(2)(-δ=n n x (4))3()2()(--+=n u n u n x解:由DFT 定义有:(1)ωωωδ52)5(2)(j n jn j e en e X -∞-∞=-=-=∑(4)ωωωωωωj j j n jn n jn j ee e een u n u e X ---=-∞-∞=---==--+=∑∑1)]3()2([)(3222⎪⎭⎫ ⎝⎛⎪⎭⎫ ⎝⎛=⎪⎪⎭⎫ ⎝⎛-⎪⎪⎭⎫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21sin 25sin 11222225252525j j j j j j j j j j e e e e e e e e e e [5]已知001,()0,j X e ωωωωωπ⎧≤⎪=⎨<≤⎪⎩,求()j X e ω的傅里叶逆变换()x n 。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题3.1.1 组合逻辑电路在结构上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 ,因此 状态不影响 状态。

答:反馈回路、输出、输入。

题3.1.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是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而确定 。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是根据给定组合电路的文字描述,设计最简单或者最合理的 。

答:逻辑功能、逻辑电路。

题3.2.1 一组合电路输入信号的变化顺序有以下三种情况,当 时,将可能出现竞争冒险。

(A )00→01→11→10 (B )00→01→10→11 (C )00→10→11→01 答:B题3.2.2 清除竞争冒险的常用方法有(1)电路输出端加 ;(2)输入加 ;(3)增加 。

答:电容,选通脉冲,冗余项。

题3.2.3 门电路的延时时间是产生组合逻辑电路竞争与冒险的唯一原因。

( ) 答:×题3.2.4 根据毛刺产生的方向,组合逻辑的冒险可分为 冒险和 冒险。

答:1型、0型。

题3.2.5 传统的判别方法可采用 和 法来判断组合电路是否存在冒险。

答:代数法、卡诺图。

题3.3.1 进程行为之间执行顺序为 ,进程行为内部执行顺序为 。

答:同时、依次。

题3.3.2 行为描述的基本单元是 ,结构描述的基本单元是 。

答:进程、调用元件语句。

题3.3.3 结构体中的每条VHDL 语句的执行顺序与排列顺序 。

答:无关题3.4.1串行加法器进位信号采用 传递,而并行加法器的进位信号采用 传递。

(A )超前,逐位 (B )逐位,超前 (C )逐位,逐位 (D )超前,超前 答:B题3.4.2 一个有使能端的译码器作数据分配器时,将数据输入端信号连接在 。

答:使能端题 3.4.3 优先编码器输入为70I I -(0I 优先级别最高),输出为2F 、1F 、0F (2F 为高位)。

当使能输入00,651====I I I S 时,输出012F F F 应为 。

答:110题3.4.4 用4位二进制比较器7485实现20位二进制数并行比较,需要 片。

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

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分子结构习题解答1.用列表的方式分别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

指出它们的外层电子分别属于哪种构型(8、9~17、18或18+2)?未成对电子数是多少?Al3+、V2+、V3+、Mn2+、Fe2+、Sn4+、Pb2+、I-【解答】离子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外层电子构型未成对电子数Al3+1s22s22p68 0V2+1s22s22p63s23p63d39~17 3V3+1s22s22p63s23p63d29~17 2 Mn2+1s22s22p63s23p63d59~17 5 Fe2+1s22s22p63s23p63d69~17 4 Sn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18+2 0 Pb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18+2 0I-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8 02.下列离子的能级最高的电子亚层中,属于电子半充满结构的是_________。

A.Ca2+;B.Fe3+;C.Mn2+;D.Fe2+;E.S2-【解答】B,C。

离子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属于电子半充满的结构Ca2+1s22s22p63s23p6 ×Fe3+1s22s22p63s23p63d5∨Mn2+1s22s22p63s23p63d5∨Fe2+1s22s22p63s23p63d4×S2-1s22s22p63s23p2 ×3.指出氢在下列几种物质中的成键类型:HCl中_______;NaOH中_______;NaH中_______;H2中__________。

【解答】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4.对共价键方向性的最佳解释是_________。

A.键角是一定的; B.电子要配对;C.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 D.泡利原理。

【解答】C。

分析:原子间相互成键时,必须符合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则和对称性匹配原则,因而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总是按确定的方向成键,这决定了共价键的方向性。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习题答案第3章

习题答案第3章

t s (2%) 4T
T ,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将已知数据 t s (2%)=15 秒代入上式,求得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T
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3.75 秒。
WB ( s )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5s 1
WK ( s )
WB ( s) 1 1 WB ( s ) 15s
s0
劳斯表中出现 s 行为全 0 行,且无符号变化,则闭环系统临界稳定,有 2 对对称于原 点的特征根。可通过辅助方程得到。
3
令 F ( s ) 3s 18s 12 0
4 2
解得
3-9 系统如图 P3-4 所示,问 取何值系统方能稳定。
s1, 2 j 0.87 , s 3, 4 j 2.29 10 s ( s 1)
则 令 xc (t ) 0

xc (t ) L1 [ X c ( s )] 1 e t cos(3t )
可得 t m 0.94 s
阶跃响应的最大峰值 根据超调量的定义
x max (t m ) 1.37
%
调节时间 t s (5%)
x max (t m ) xc () 100% 37% x c ( )
0.2 sX c ( s ) 2 X r ( s )
又输入信号为 X r ( s )
1 ,则输出 s
X c ( s ) 10 s2
拉氏反变换后,得单位阶跃响应为
xc (t ) 10t
c (t ) 0.24 x c (t ) (2) 0.04 x
微分方程两侧同时取拉氏变换,得
5 4 3 2
(4) s 4 s 4 s 4 s 7 s 8s 10 0

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b) ( A + B)(AB ) = AAB + BAB = AB
(c) ABC(B + C ) = ( A + B + C )(B + C ) = C + B( A + B ) = C + AB
(d) A + ABC + ABC + CB + CB = A(1 + BC + BC) + C(B + B ) = A + C
L3 = A3 ⊕ C
可分别用异或门、三态门设计逻辑电路,如图题解 3.4.4a、b 所示。
图题解 3.4.4
7
3.4.7 某雷达站有 3 部雷达 A、B、C,其中 A 和 B 功率消耗相等,C 的 功率是 A 的两倍。这些雷达由两台发电机 X 和 Y 供电,发电机 X 的最大输出功 率等于雷达 A 的功率消耗,发电机 Y 的最大输出功率是 X 的 3 倍。要求设计一 个逻辑电路,能够根据各雷达的启动和关闭信号,以最节约电能的方式启、停 发电机。
X = ABC + ABC + ABC + ABC = AB ⊕ C + B A ⊕ C
Y =AB+C 由逻辑表达式可设计出最节约电能的发电机启、停方式的逻辑电路,如图 题解 3.4.7b 所示。
表题解 3.4.7
A
B
C
X
Y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解答1 1..指令长度和机器字长有什么关系指令长度和机器字长有什么关系??半字长指令、单字长指令、双字长指令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么意思? ?解:解:指令长度与机器字长没有固定的关系,指令长度与机器字长没有固定的关系,指令长度可以等于机器字长,指令长度可以等于机器字长,指令长度可以等于机器字长,也可以大于或也可以大于或小于机器字长。

通常,把指令长度等于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单字长指令;把指令长度等于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单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半个指令长度等于半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半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两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双字长指令。

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半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两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双字长指令。

2 2..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自哪里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自哪里??一地址指令中,另一个操作数的地址通常可采用什么寻址方式获得寻址方式获得??各举一例说明。

各举一例说明。

解:解:双操作数的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自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

双操作数的一地址指令的另一个操作数通常可采用隐含寻址方式获得,即将另一操作数预先存放在累加器中。

例如,前述零地址和一地址的加法指令。

前述零地址和一地址的加法指令。

3 3.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指令长度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6位,指令分为无操作数、单操作数和双操作数三类。

操作数、单操作数和双操作数三类。

若双操作数指令已有若双操作数指令已有K 种,无操作数指令已有L 种,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能有多少种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能有多少种??上述三类指令各自允许的最大指令条数是多少上述三类指令各自允许的最大指令条数是多少? ? 解:解:解:X= (2X= (24一K)×26一[L/26]双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双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双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224一1。

单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15×2单操作数指令的最大指令数:15×26一l(l(假设双操作数指令仅假设双操作数指令仅1条,为无操作数指令留出1个扩展窗口个扩展窗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习题解答
3.4.2 电路如图题3.4.2所示,电源v s为正弦波电压,试绘出负载R L
两端的电压波形。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v s〉0时,D2、D4导通,v L= v s;v s〈0时,D1、D3导通,v L=-v s。

故v L波形如图解所示。

3.4.3 电路如图题3.4.3所示。

(1)利用硅二极管恒压降模型求电路的I D和V o的值;(2)在室温(300K)的情况下,利用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求v o的变化范围。

解(1)求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
mA A V R v V I D DD D 6.8106.8101)7.0210(233=⨯=Ω
⨯⨯-=-=- V V V V D O 4.17.022=⨯==
(2)求v o 的变化范围
图题2.4.1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图解2.4.l 所示,温度 T =300 K 。

Ω≈==02.36.826mA
mV I V r D T d 当r d1=r d2=r d 时,则
mV V r R r V v d d DD O 6)
02.321000(02.32122±=Ω⨯+Ω⨯⨯±=+∆=∆ O v 的变化范围为)(~)(O O O O v V v V ∆-∆+,即1.406V ~1.394V 。

3.4.6 试判断图题 3.4.6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
解 图a :将D 断开,以“地”为电位参考点,这时有
V V k k V A 115)10140(10=⨯Ω
+Ω= V V k k V k k V B 5.315)525(510)218(2=⨯Ω
+Ω+⨯Ω+Ω= D 被反偏而截止。

图b :将D 断开,以“地”为参考点,有
V V k k V A 115)10140(10=⨯Ω+Ω= V V k k V k k V B 5.115)525(5)10()218(2=⨯Ω+Ω+-⨯Ω+Ω=
3.5.1 电路如图题3.5.1所示,稳压管D Z的稳定电压V Z=8V,限流电阻R=3kΩ,设v I=v i=15sinωt V,试画出v o的波形。

解0<V i<V Z(=8V)时,D Z截止,v o=v I;
v I≥V z时,D Z反向击穿,v o=8V;
-0.7V<v I<0时,D Z截止,v o=v I;
v I≤-0.7V时,D Z正向导通,v o=-0.7V
v o的波形图如图解3.5.1所示。

图题3.5.1 图解3.5.1
3.5.3:稳压管电路如图所示。

若V I=10V,R=100 ,稳压管的V Z=5V,
I Zmin=5mA,I Zmax=50mA,问:
(1)负载R L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2)稳压管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是多少?
(3)稳压管的最大耗散功率P ZM和限流电阻R上的最大耗散功率P RM 是多少?
解:(1)总电流1050.0550100
I Z R V V I A mA R --==== 输出电流最大时,必须保证稳压管中至少有5mA 电流流过,即max min
max min 50545R o z o R z I I I I I I mA -><-=-=所以
负载开路时,电流全部流经稳压管,且未超过稳压管最大电流。

所以负载R L 的变化范围是
min max 50.11111145
Z L o V R K I >=≈Ω=Ω (2)max 545225OM Z o P V I mW ==⨯=
(3)负载开路时,稳压管的耗散功率最大,即
max max 550250()(105)50250ZM Z R RM I Z R P V I mW
P V V I m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