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光纤的传输特性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03章 光波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第03章  光波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23

(2) β3的影响。 当β3≠0,即高阶色散的影响不能忽略时, 经严格分析发现,高斯脉冲在传输过程中不 再保持原高斯脉冲形状,而是形成了一种振 荡 结 构 的 尾 部 。 这 种 脉 冲 就 不 能 用 T0 或 TFWHM 来确切描述其宽度,而通常用均方根 脉宽来描述,它定义为 σ=[<T2>-<T>2]1/2 角括号<>代表对强度分布的平均。
高斯形光脉冲的脉宽与谱宽光波通信系统中大都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一般它产生的光脉冲信号是高斯形的而且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啁瞅分量可写为exp022100ttjcata?11啁啾?是通信技术有关编码脉冲技术中的一种术语是指对脉冲进行编码时其载频在脉冲持续时间内线性地增加当将脉冲变到音频地会发出一种声音听起来像鸟叫的啁啾声故名啁啾

20
图3-2啁啾高斯脉冲展宽因子T1/T0随传输距离z/ LD的变化曲线。(LD=T02/|β2|称为色散长度)。
21


对非啁啾脉冲,C=O,脉宽随 [1+(z/LD)2]1/2 成比例展宽,在z=LD处展宽为初始输入脉宽的√2 倍。 对C≠0的啁啾脉冲,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展宽。 亦有可能压窄,这取决于β2与C是同号还是异号。
33
为防止色散展宽导致相邻脉冲重叠,展宽脉冲 应限制在所分配的比特时隙(TB)内,而TB =1/B, B为比特率,根据这一准则可求得σ与B的关系。 通常规定: σ≤TB/4或4Bσ≤1,这样至少有95% 的脉冲能量被限制在比特时隙内。 因此极限比特率为 B≤1/(4σ) 对于很窄的输入脉冲,σ≈σD=|D|Lσλ,则有 B≤l/(4L| D|σλ)
3
3A t
3
0

最新光纤传输特性精品课件

最新光纤传输特性精品课件
1100
17ps/nm.km
G.652
20
EDFA
10
频带 G.653
0
-10
G.655
-2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波长(bōcháng)(nm)
1700
第二十五页,共39页。
•SMF, G.652, 标准单模光纤 •DSF, G.653, 色散位移光纤 •NZ-DSF, G.655,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DFF, 色散平坦光纤 •LEAF, 大有效(yǒuxiào)面积光纤 •DCF, 色散补偿光纤
材料(cáiliào)色散DM,纤芯材料(cáiliào)的折射 率随波长变化导致了这种色散,这样即使不同波长 的光经历过完全相同的路径,也会发生脉冲展宽。
波导色散DW ,由于单模光纤中只有约80%的光功 率在纤芯中传播,20%在包层中传播的光功率其速 率要更大一些,这样就出现了色散。波导色散的大 小取决于光纤的设计。
定性解释:导模的部分能量在光纤包层中(消失场拖尾)于纤 芯中的场一起传输。当发生弯曲时,离中心较远的消失场尾部 须以较大的速度行进,以便与纤芯中的场一同前进。这有可能 要求离纤芯远的消失场尾部以大于光速的速度前进,由于这是 不可能的,因此这部分场将辐射出去而损耗掉。
第十一页,共39页。
损 耗 /( dB·km- 1) 损 耗 / (dB·km- 1)
2.3 光信号(xìnhào)的传输特性
2.3.1 光纤的损耗特性 2.3.2 光纤的色散(sèsàn)特性及
色散(sèsàn)限制
第三页,共39页。
2.3.1 光纤的损耗(sǔnhào)特性
光纤损耗是通信距离的固有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输系

光纤PPT课件

光纤PPT课件
光纤的典型结构是多 层同轴圆柱体由图31-1 所 示 , 自 内 向 外 为纤芯、包层及涂覆 层。纤芯和包层合起 来构成裸光纤,光纤 的光学及传输特性主 要由它决定。涂覆层
2
光纤按折射率分布来分类,一般可 分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
(1) 阶跃型光纤
如果纤芯折射率(指数)n1半径方向保 持一定,包层折射率n2沿半径方向 也保持一定,而且纤芯和包层的折 射率在边界处呈阶梯型变化的光纤, 称为阶跃型光纤,又可称为均匀光 纤,它的结构如图3-1-2(a)所示。
2
渐变折射率光纤可以降低模间色散,如 图3-2-2所示
选择合适的折射率分布就有可能使所有 光线同时到达光纤输出端。
相对折射指数差Δ和数值孔径NA是描 述光纤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1相对折射指数Δ
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包层的折射率的 相差程度可以用相对折射指数差Δ来 表示
相对折射指数Δ很小的光纤称为弱导
(2) 渐变型光纤
如果纤芯折射率n1随着半径加大而逐渐减小,而包 层中折射率n2是均匀的,这种光纤称为渐变型光纤, 又称为非均匀光纤,它的结构如图3-1-2(b)所示。
1
光线入射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上会发 生全反射,当全反射的光线再次入 射到纤芯与包层的分界面时,它被 再次全反射回纤芯中,这样所有满 足θ1>θc的光线都会被限制在纤芯中 而向前传输,这就是光纤传光的基 本原理。
第三章 光纤
3.1光纤概述 3.2光纤的导光原理 3.3相对折射指数差Δ和数值孔径NA 3.4阶跃型光纤的波动光学理论 3.5阶跃型光纤的标量模 3.6可导与截止 3.7渐变型光纤的理论分析 3.8光纤的损耗特性 3.9光纤的色散特性 3.10单模光纤 3.11光纤的传输带宽
1光纤结构

光纤通信基本知识ppt课件

光纤通信基本知识ppt课件

VC-3
VC-4
复用段层网络 再生段层网络 物理层网络
27
电路层
低阶 高阶
通道层
SDH 传送层
段层 传输 媒质层
完整最新ppt
SDH的承载业务
L5~7
Application
L4
TCP/UDP
L3
IP
L2 ATM FR PPP/HDLC LAPS SDL
L1
SDH
L0
WDM
FR: Frame Relay
6
7
MSOH
8
9
23
9列
261列
完整最新ppt
SDH开销字节的分层
分支
分支
--分支组装
POH
--分支取出
POH插入 MSOH
MSOH
POH提取 MSOH
插入
提取
RSOH RSOH RSOH RSOH RSOH
插入
提取/插入
提取
载波
载波
光接口
光接口
光接口
物理线路
物理线路
终端
再生器
终端
通道层 复用层 再生层 物理层
21
完整最新ppt
SDH的比特率
等级 STM-1
速率(Mb/s) 155.520
STM-4
622.080
STM-16 2488.320
STM-64 9953.280
22
完整最新ppt
SDH的帧结构
STM-1的帧结构
125us 9x270=2430个字节
第1行
2
RSOH
3
4 AU PTR
5
净荷(含POH)
35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课件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课件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2.1 光纤通信的优点
1. 光纤的容量大
光纤通信是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 波的通信系统,其载波—光波具有很高的 频率(约1014Hz),因此光纤具有很大的通信 容量。
2. 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目前,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光 纤多为石英光纤,此类光纤在1.55μm波长 区的损耗可低到0.18dB/km,比已知的其他 通信线路的损耗都低得多,因此,由其组 成的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距离也较其它介 质构成的系统长得多。
光纤通信原理
1
第一章 概 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1.1 早期的光通信
到了1880年,贝尔发明了第一个光电 话,这一大胆的尝试,可以说是现代光通 信的开端。
在这里,将弧光灯的恒定光束投射在 话筒的音膜上,随声音的振动而得到强弱 变化的反射光束,这个过程就是调制。
式中:R、T都是复数,包括大小及相
位。其模值分别表示反射波、传递波与入
射波幅度的大小之比;2Ф1、2Ф2是R和T的
相角,分别表示在介质分界面上反射波、 传递波比入射波超前的相位。
3. 平面波的全反射
全反射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当光 波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 于临界角时才能产生全反射,即全反射必
1. 子午射线在阶跃型光纤中的传播
阶跃型光纤是由半径为a、折射率为常 数n 1的纤芯和折射率为常数n2的包层组 成,并且n1>n2,如图2.6所示。
图2.6 光线在阶跃型光纤中的传播
2. 子午射线在渐变型光纤中的传播
渐变型光纤与阶跃型光纤的区别在于 其纤芯的折射率不是常数,而是随半径的 增加而递减直到等于包层的折射率。

《基本光纤光缆知识》PPT课件

《基本光纤光缆知识》PPT课件

当 =0.002时,BL<100<Mb/s>.km,10Mb/s的速率传 输10km,适用于一些局域网.
2. 渐变光纤P46
渐变光纤的芯区折射率不是一个常数,从芯区中心的最大值逐 渐降低到包层的最小值.光线以正弦振荡形式向前传播.
入射角大的光线路径长,由于折射率的变化,光速在沿路径变 化,虽然沿光纤轴线传输路径最短,但轴线上折射率最大,光传 播最慢.通过合理设计折射率分布,使光线同时到达输出端,降 低模间色散.
光纤的分类<3>
按材料分类:P36 玻璃光纤:纤芯与包层都是玻璃,损耗小,传输
距离长,成本高; 胶套硅光纤:纤芯是玻璃,包层为塑料,特性同
玻璃光纤差不多,成本较低; 塑料光纤:纤芯与包层都是塑料,损耗大,传输
距离很短,价格很低.多用于家电、音响,以及短 距的图像传输.
塑料光纤
聚合物<塑料>光纤<POF>:用于用户 接入.
塑料光纤图片
塑料光纤图片
3.1.2 光纤的分类<4>
特种光纤: 保偏光纤〔PMF〕 色散补偿光纤〔DCF〕 掺铒光纤〔EDF〕等
特种光纤-保偏光纤P36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optical fiber
保偏光纤:保偏光纤传输线偏振光,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制造技术及通信等国 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以光学相干检测为基础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纤能够保证 线偏振方向不变,提高相干信躁比,以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保偏光纤作为一种特种光纤, 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DWDM、EDFA等光纤通纤系统.由于光纤陀螺 及光纤水听器等可用于军用惯导和声呐,属于高新科技产品,而保偏光纤又是其核心部件,因而 保偏光纤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列入对我禁运的清单.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的传输特性优选PPT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的传输特性优选PPT

b和V又都是光纤折射率剖面结构参数的函
数,所以式(3-23)中的第二项称之为波导色
散系数,用Dw(λ)表示。
D w()nC 1Vdd2V2Vb
( 3.2) 6
极化色散也称为偏振模色散,用τp表 示。从本质上讲属于模式色散,这里仅给
出粗略的概念。











L
P
x 01

LP01y两种基模,也可能只存在其中一种模
2.
光纤中存在两种非线性散射,它们都 与石英光纤的振动激发态有关,分别为受 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
光纤的弯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曲率 半径比光纤的直径大得多的弯曲,我们习 惯称为弯曲或宏弯;另一种是光纤轴线产 生微米级的弯曲,这种高频弯曲习惯称为 微弯。
在光缆的生产、接续和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弯曲。
2.
在已知材料色散系数的前提下,材料 色散的表达式可根据色散系数的定义导出, 材料色散用τm表示。
τm(λ)=Dm(λ)·Δλ·L
式(3-25)中:Δλ为光源的谱线宽度, 即光功率下降到峰值光功率一半时所对应 的波长范围;L是光纤的传播长度。
式(3-23)中的第二项与波导的归一化
传播常数b和波导的归一化频率V有关,而
套塑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引起的,其损 值得强调的是:瑞利散射损耗也是一种本征损耗,它和本征吸收损耗一起构成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值。
不仅如此,光缆的抗侧压、抗冲击和抗扭曲性能都有明显增强。 当光纤中存在着双折射现象时,两个极化正交的LP01x和LP01y模传播常数βx和βy不相等。
耗机理和弯曲一致,也是由模式变换引起 式中:nx和ny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折射率。

光纤的传输特性课件

光纤的传输特性课件
详细描述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穿越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传播方向发 生变化的现象。反射则是光线在遇到介质界面时,部分能量 返回原介质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在光纤中都存在,并影响光 线的传播路径和能量分布。
光纤中光的传播方式
总结词
在光纤中,光线通过全反射原理实现传播,能量主要集中在纤芯区域,以保持光 的传输方向和路径。
光纤的传输特性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光纤的简介 • 光纤的传输原理 • 光纤的传输特性 • 光纤的应用 • 光纤的未来发展
01
光纤的简介
光纤的定义
光纤
是一种传输光信号的介质,由高 纯度的石英玻璃纤维制成,具有 极低的损耗率和良好的绝缘性。
交叉相位调制
当两个不同频率的光在光纤中 传播时,它们的相位会相互影
响。
01
光纤的应用
通信领域的应用
高速数据传输
光纤作为信息传输介质,具有极 高的传输速度和带宽,适用于大 规模数据中心的连接和高速互联
网接入。
长距离传输
光纤的损耗较低,能够实现远距离 信号的无损传输,适用于跨大洲、 跨海域的光纤通信网络建设。
光波导
光纤内部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和 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光波在 纤芯中传播,形成光波导效应。
光纤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20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 家高锟和霍克哈姆提出利 用光纤进行通信的设想。
实验阶段
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 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第一根 实用化的光纤。
应用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光电 子器件和光通信技术的成 熟,光纤开始广泛应用于 通信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6 阶跃型光纤的模式色散
2.
在渐变型光纤中合理地设计光纤折 射率分布,使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速度 得到补偿,从而模式色散引起的光脉冲 展宽将很小。
3.2.3
一般情况下,材料色散往往是用色 散系数这个物理量来衡量,色散系数定义 为单位波长间隔内各频率成份通过单位长 度光纤所产生的色散,用D(λ)表示,单位 是ps/(nm·km)。
(2) 光纤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散射损耗(波导
散射损耗)
在光纤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 问题以及一些随机因素,可能造成光纤结 构上的缺陷,如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的界面 不完整、芯径变化、圆度不均匀、光纤中 残留气泡和裂痕等等。
2.
光纤中存在两种非线性散射,它们都 与石英光纤的振动激发态有关,分别为受 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
当光纤中存在着双折射现象时,两个
极化正交的LP01x和LP01y模传播常数βx和βy 不相等。对于弱导光纤,βy和βx之差可以 近似地表示为:
y x C n y n x
式中:nx和ny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折射 率。
3.2.6 总色散
光纤的 w
第03章光纤的传输特性
3.1 光纤的损耗特性
3.1.1
吸收损耗是由制造光纤材料本身以及 其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 等杂质对光的吸收而产生的损耗,前者是 由光纤材料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称为本 征吸收损耗。
1.
本征吸收损耗在光学波长及其附近有 两种基本的吸收方式。
(1)
紫外吸收损耗是由光纤中传输的光子 流将光纤材料中的电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 能级时,光子流中的能量将被电子吸收, 从而引起的损耗。
3.1.2
1.
任何光纤波导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无论是材料、尺寸、形状和折射率分布等 等,均可能有缺陷或不均匀,这将引起光 纤传播模式散射性的损耗,由于这类损耗 所引起的损耗功率与传播模式的功率成线 性关系,所以称为线性散射损耗。
(1)
瑞利散射是一种最基本的散射过程, 属于固有散射。
对于短波长光纤,损耗主要取决于瑞 利散射损耗。值得强调的是:瑞利散射损 耗也是一种本征损耗,它和本征吸收损耗 一起构成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值。
D w () n C 1 V d d 2 V 2V b
3.2.5
极化色散也称为偏振模色散,用τp表 示。从本质上讲属于模式色散,这里仅给 出粗略的概念。
单模光纤中可能同时存在LP01x和 LP01y两种基模,也可能只存在其中一种模 式,并且可能由于激励和边界条件的随机 变化而出现这两种模式的交替。
值得说明的是,单模光纤一般只给出 色散系数D,其中包含了材料色散和波导 色散的共同影响。
3.2.7 光纤的色散和带宽对通
信容量的影响
光纤的色散和带宽描述的是光纤的同 一特性。其中色散特性是在时域中的表现 形式,即光脉冲经过光纤传输后脉冲在时 间坐标轴上展宽了多少;而带宽特性是在 频域中的表现形式,在频域中对于调制信 号而言,光纤可以看作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当调制信号的高频分量通过光纤时,就会 受到严重衰减,如图3.12所示。
(2)
红外吸收损耗是由于光纤中传播的光 波与晶格相互作用时,一部分光波能量传 递给晶格,使其振动加剧,从而引起的损 耗。
2.
光纤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过渡金属离 子,如铁、钴、镍、铜、锰、铬等和OH-。
3.
通常在光纤的制造过程中,光纤材料 受到某种热激励或光辐射时将会发生某个 共价键断裂而产生原子缺陷,此时晶格很 容易在光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从而吸收 光能,引起损耗,其峰值吸收波长约为 630nm左右。
3.1.4
为了衡量一根光纤损耗特性的好坏, 在此引入损耗系数(或称为衰减系数)的概 念,即传输单位长度(1km)光纤所引起的光 功率减小的分贝数,一般用α表示损耗系数, 单位是dB/km。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 1l0 g P 1d/K Bm LP 2
式中:L为光纤长度,以km为单位; P1和P2分别为光纤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 以mW或μW为单位。
3.1.3
光纤的弯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曲率 半径比光纤的直径大得多的弯曲,我们习 惯称为弯曲或宏弯;另一种是光纤轴线产 生微米级的弯曲,这种高频弯曲习惯称为 微弯。
在光缆的生产、接续和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弯曲。
微弯是由于光纤受到侧压力和套塑光 纤遇到温度变化时,光纤的纤芯、包层和 套塑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引起的,其损 耗机理和弯曲一致,也是由模式变换引起 的。
1 l0 P g P 电 电 f 0 c 2 l0 I g I 电 电 f 0 c 2 l0 P g P 光 光 f 0 c = 6 d- B
2.
在已知材料色散系数的前提下,材料 色散的表达式可根据色散系数的定义导出, 材料色散用τm表示。
τm(λ)=Dm(λ)·Δλ·L
式(3-25)中:Δλ为光源的谱线宽度, 即光功率下降到峰值光功率一半时所对应 的波长范围;L是光纤的传播长度。
3.2.4
式(3-23)中的第二项与波导的归一化 传播常数b和波导的归一化频率V有关,而 b和V又都是光纤折射率剖面结构参数的函 数,所以式(3-23)中的第二项称之为波导色 散系数,用Dw(λ)表示。
3.2 光纤的色散特性
3.2.1 色散的概念 3.2.2 模式色散
所谓模式色散,用光的射线理论来说, 就是由于轨迹不同的各光线沿轴向的平均 速度不同所造成的时延差。
1.
在阶跃型光纤中,传播最快的和最慢 的两条光线分别是沿轴线方向传播的光线 ①和以临界角θc入射的光线②,如图3.6所 示。因此,在阶跃型光纤中最大色散是光 线①和光线②到达终端的时延差。
图3.12 光纤的带宽(f为调制信号频率)
通常把调制信号经过光纤传播后,光 功率下降一半(即3dB)时的频率(fc)的大小, 定义为光纤的带宽(B)。由于它是光功率下 降3dB对应的频率,故也称为3dB光带宽。 可用式(3-33)表示。
1 0 lP g P 光 光 f 0 c = 3 d- B
光功率总是要用光电子器件来检测, 而光检测器输出的电流正比于被检测的光 功率,于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