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探测器的分类

合集下载

入侵探测器产品的种类

入侵探测器产品的种类

入侵探测器产品的种类
1.按用途或使用的场所不同来分
可分为户内型入侵探测器、户外型入侵探测器、周界入侵探测器、重点物体防盗探测器等等。

2.按探测器的探测原理不同或应用的传感器不同来分
可分为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微波墙式探测器、主动式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开关式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声控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电场感应式探测器、电容变化探测器、视频探测器、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超声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等等。

3.按探测器的警戒范围来分
可分为点控制型探测器、线控制型探测器、面控制型探测器及空间控制型探测器。

大家一起看 报警探测器的种类有哪些

大家一起看 报警探测器的种类有哪些

报警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者的入侵行为。

需要防范入侵的地方很多,可以是某些特定的点、线、面,甚至是整个空间。

探测器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在入侵探测器中传感器是探测器的核心,是一种物理量的转化装置,通常把压力、震动、声响、光强等物理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信号处理器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转化的电量进行放大、滤波、整形处理,使它能成为一种能够在系统传输信道中顺利转送的信号。

报警探测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红外报警探测器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 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一般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

红外报警探测器又分为被动红外探测器和主动红外探测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

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

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小动物、树叶、沙尘、雨、雪、雾遮挡则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

二、微波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分为雷达式和墙式两种。

雷达式是一种将微波收、发设备合置的探测器,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

(整理)十类入侵报警探测器分类介绍.

(整理)十类入侵报警探测器分类介绍.

十类入侵报警探测器分类介绍(1)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①什么叫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当人体在探测范围内移动,引起接收到的红外幅射电平变化而能产生报警状态的探测装置,叫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这是一种用于室内警戒的探测器。

根据不同的安装部位分为壁挂式和吸顶式两种,其外型如图5所示。

②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使用注意事项a.老鼠等小动物在探测范围内活动时,同样引起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接收到的红外幅射电平发生变化而产生报警状态,至使系统出现误码率报警。

b.当室温或探测器附近温度接近人体温度时,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灵敏度要下降,亦造成系统漏报警。

c.不能在探测器附近或对面安置或放置任何温度会快速变化的物体,如空调器、电加热器等。

防止由于热气流流动引起系统的误报警。

d.红外线穿透能力很差,所以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前不能设置任何遮挡物,否则造成系统漏报警。

e.强电磁场干扰,易引起探测器误报警,特别是距广播电台、电视台较近的用户更是如此。

f.应防止任何源直射探测器,否则系统易出现误报警。

g.定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在探测范围内模仿入侵者移动,以检查探测器的灵敏度,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或维修。

h.注意保护探测器的透光系统,避免用硬物或指甲划伤。

当其上面沾有灰尘时,可用吸耳球吹去;若用镜头纸擦去灰尘后,必须保证探测器的方向与角度与擦拭前一致。

(2)磁开关探测器①什么叫磁开关探测器由舌簧管(干簧管)和永久磁铁构成的装置叫磁开关探测器(俗称门磁)。

当磁铁相对于舌簧管移开一定距离时,引起开关状态的变化,控制有关电路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磁开关探测器接触点形式可分为:H型:常开型触点D型:常闭型触点Z型:转换型触点②磁开关探测器使用注意事项(以H型为例)。

a.在设防区工作人员下班后务必插好门窗,否则由于门窗的晃动会导致系统误报警。

b.注意检查舌簧和磁铁间隙(特别是换季阶段),间隙过大可能导致误报警;过小产生磨擦会损坏舌簧管。

c. 舌簧管的触点,有时会有粘接现象,此时系统易产生漏报警。

(整理)入侵报警探测器与门禁设备.

(整理)入侵报警探测器与门禁设备.

设备篇第八章入侵报警探测器与门禁设备工程中常用的入侵探测器主要有震动入侵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双技术入侵探测器和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由于磁开关入侵探测器比较简单,我们不再介绍。

8.1 震动式入侵探测器震动式入侵探测器是用来探测玻璃破碎、凿墙和锯断钢筋等入侵活动的。

探测器的类型主要有导电簧片式、压电式和声音分析式三种。

1.导电簧片式震动入侵探测器导电簧片式震动入侵探测器是利用惯性质量振动引起的电接点通断来报警的。

最常用的是玻璃破碎探测器。

通常将传感器粘附在玻璃内侧或边框上。

粘附在玻璃上时探测半径约2米左右,环境温度-25℃~+50℃。

它可以响应玻璃破碎时产生的2kHz左右的振动频率,对一般的冲击和震动不予响应。

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发生器与传感器分离,一般固定在探测器附近的墙上或隐蔽处,将传感器产生的振动脉冲整形分频后发出一个5秒左右的接点报警信号给报警控制器或直接接通声光警报器。

探测器的供电电源随型号不同有所区别,常为9V~30V(DC)。

2.压电式震动探测器压电式震动探测器是一种玻璃破碎探测器,压电传感器粘附在玻璃内侧,探测器安装在附近。

这种探测器的探测半径约180厘米左右,输出报警信号为30V(AC/DC)、0.5A接点信号。

3.声音分析式震动探测器声音分析式震动探测器是一种智能型玻璃破碎探测器,探测器内部设有微处理器,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振动音频进行分析,误报率很低。

探测器安装在门窗边框上、对面墙上或天花顶棚上,探测范围与房间的隔音程度和窗口的大小有关,一般在7.5米。

使用环境温度-25℃~+50℃左右。

这种探测器多是利用惯性质量振动原理,其灵敏度设定可以利用手动跳线设定,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自动设定。

自动设定状态时固定好探测器后,探测器可以将击碎玻璃实验所产生的震动强度记忆下来作为报警门限,报警输出为继电器触点信号。

探测器具有防拆功能,配有分离式接线端子,长闭外罩打开时启动防拆开关。

8.2 红外入侵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探测器,分为户内型和户外型。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28、周界报警系统采用得供电方式是怎样的
29、在系统应用中,其每路输出都可编程为跟随某一防区(模块)或某一段多个防区(模块)的报警输出,结合实际进行编程操作。
0.8m
28、报警控制器有可编程和联网功能。应设备用户密码,密码不小于位。
4
29、在周界或岸区主要通道宜配置带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
带有云台
30、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戒范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设备的。
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
1、报警系统中周界防护我们一般选用()。
A.被动红外B.主动红外C.幕帘式红外D.门磁
A、420线B、480线C、700线D、600线
答案:C
12、电话水晶头你型号是()
A、NJ46 B、NJ11 C、NS252 D、NS486
答案:A
13、冷冻机组的冷冻机出口冷水温度为()
A、57℃B、52℃C、12℃D、7℃
答案:D
14、采有单独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
A、1欧B、8欧C、4欧D、16欧
高风险防护对象
18、防盗报警系统高风险防护工程设计时,周界防护应符合:周界包括建筑物(群)外周界、
和:陈列室、库房、文物修复室等应设立室外或室内周界防护系统。
建筑物(群)外周界、室外周界和室内周界
19、周界装置需要灯光照明,两灯之间距地面高度处的最低额度不应低于。
lm处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20lx
20、当周界报警发生时,应以声、光信号显示报警的。一、二级防护系统应显示周界模拟地形图,并以声、光信号显示报警的具有位置。
3、报警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报警系统的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主要是什么?
5、入侵报警探测器的种类有哪些?

安防考试复习要点知识讲解

安防考试复习要点知识讲解

1.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一个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2.入侵探测器按照用途或使用的场所可划分为:户内型入侵探测器、户外型入侵探测器、周界入侵探测器和重点物体防盗探测器等。

3.入侵探测器按照探测器的警戒方位可划分为:点控制型(开关式探测器----紧急按钮)和线控制型(主动式红外、激光探测器)。

4.入侵探测器按照探测器的输出的开关信号不同可划分为:常开型(NO)探测器和常闭型(NC)探测器,其中常闭型(NC)探测器在正常情况下,开关时闭合的,ELO电阻与之串联,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

5.入侵探测器按照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四线制、两线制和无线制,其中两线制中两总线制是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而且所有防区都只共用两芯线,即两总线。

6.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①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帘、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②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③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7.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8.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才有被动式之称。

9.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优点之一无串扰:由于它是以被动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10.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microwave)及红外线(passive infrared)两种探测技术,必须同时感受到入侵者的体温及移动时,才可发出报警。

入侵探测器的原理与使用

入侵探测器的原理与使用

第一节:为什么要安装入侵探测器一、什么叫入侵探测器:入侵探测器:对入侵或企图入侵或用户的故意操作作出响应以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

是入侵报警系统中的最前端装置,是入侵报警系统的触觉部分,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来感知现场的移动物体、温度变化、特殊气味、等等各种能量的变化,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电信号。

用电信号去触发主机产生报警。

二、入侵探测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无线门磁)、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对射栅栏)等。

三、为什么要安装入侵探测器:安全防范需要人防(联防人员)、物防(防盗门、防盗窗)、技防(防盗报警器)三种缺一不可,才能形成坚不破的防盗网络。

当今社会治安极不稳定,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法分子频频把魔爪伸向居民住宅、银行、仓库、商场进行盗窃,根据调查发现,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通常不外乎几种1、撬锁入屋轻车熟路:普通的铁门,不法分子仅靠一个铁杆一分钟就可破门而入,物防(防盗门)显得苍白无力。

2、攀爬防盗网如走平地:不法分子借助下层的防盗网爬上上一层行窃,物防(防盗网)形同虚设。

3、翻墙入户轻而易举:不法分子借助木头即可轻松越过围墙。

4、楼顶拴绳自上而下:再有责任心的保安人员也不可能对楼顶天台巡查,因此天台成防范盲区。

因此技防就显得举足轻重,入侵探测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为了保证财产与生命安全,单靠防盗装置、保安人员远远不够的,需要加入防盗报警系统作为人防、物防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才能真正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节入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一、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1、工作原理:任何高于绝对0度的物体都会发出电磁辐射—红外线,不同温度的物体所辐射的电磁能量随波长的分布量是不同的,人体红外辐射的光谱在7-14um,其中心波长在9-11um附近。

而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使用的热释电传感器(红外管)在波长为7-10um时最敏感,所以当探测到人体移动时,在热释电传感器表面会产生温度变化(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此变化转为电信号,从而产生报警状态。

入侵探测器的功能原理

入侵探测器的功能原理

入侵探测器的功能原理入侵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者的移动或其他动作的电子及机械部件所组成的装置。

包括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等。

1、入侵探测器的功能原理每一种入侵探测器都具有在保安区域内探测出入员存在的一定手段,装置中执行这种任务的部件称为探测器或传感器。

传感器是入侵探测器的核心,它是一种物理量转换器件,可以将入侵时所产生的力、压力、位移、振动、温度、声音、光强等物理量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电信号和电参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

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有两种,一种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我们称之为模拟量。

如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随光照强度大小而变化就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但报警控制器通常只接收入侵行为是否发生的有无信号来决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这就需要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只有“有"和“无"两种状态的数字量,通常用“1"表示“有",用“0"表示“无"。

这种转换可以在探测器中完成,也可以在报警控制器中完成。

通常是将传感器探测到的模拟信号与一予先确定的基准信号相比较,小于基准信号可认为该信号为干扰引入而非入侵信号,判定为“0",超过基准值时的信号则只能在入侵行为发生时产生,判定为“1"。

也有少数的传感器产生并输出的信号只有两种状态,如干簧继电器的“通"与“断",已经是数字信号而不需转换和比较,可直接被控制器接收。

理想的入侵探测器仅仅响应人员的存在,而不响应如狗、猫及老鼠等动物的活动,也不响应室内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的变化及风、雨声音和振动等。

要做到这一点不很容易,大多数装置不但响应了人的存在,而且.对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也产生响应。

对报警器的选择和安装也要考虑使它对无关因素不作响应,同时信号的重复性要好。

设计报警装置时首先要掌握和分析各种入侵行动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入侵探测器的分类
入侵探测器有多种多样,进行分类将有助于从总体上对入侵探测器的认识和掌握。

入侵探测器通常可按传感器的种类、工作方式、警戒范围、传输方式、应用场合来区
分。

1) 按传感器种类分类
按传感器的种类,即按传感器探测的物理量来区分,通常有:磁控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器、超声入侵探测器、次声入侵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和视频移动
探测器等等。

探测器的名称大多是按传感器的种类来称呼的。

2) 按入侵探测器工作方式来分类
按入侵探测器工作方式分类,有:主动式入侵探测器和被动式入侵探测器两种。

被动入侵探测器在工作时不需向探测现场发出信号,而依靠对被测物体自身存在的能量进行检测。

平时,在传感器上输出一个稳定的信号,当出现入侵情况时,稳定信号被破坏,输出带有报警信息,经处理发出报警信号。

例如,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利用了热电传感器能检测被测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原理。

当被测物体移动时,把周围环境温度与移动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差的变化检测出来,从而触发探测器的报警输出。

所以,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
被动式入侵探测器。

主动式探测器是在工作时,探测器要向探测现场发出某种形式的能量,经反射或直射在接收传感器上形成一个稳定信号,当出现入侵情况时,稳定信号被破坏,输出带有报警信息,经处理发出报警信号。

例如,微波入侵探测器,由微波发射器发射微波能量,在探测现场形成稳定的微波场,一旦移动的被测物体入侵时,稳定的微波场便遭到破坏,微波接收机接收这一变化后,即输出报警信号。

所以,微波入侵探测器是主动式探测器。

主动式探测器其发射装置和接收传感器可以在同一位置,如,微波入侵探测器。

也可以在不同位置,如,
对射式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被动式入侵探测器有: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声控入侵探测器、视频移动探测器等等。

主动式入侵探测器有:微波入侵探测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超声波
入侵探测器等等。

3) 按警戒范围分类
按警戒范围可分成点控制探测器、线控制探测器、面控制探测器和空间控制探测器。

点控制探测器是指警戒范围仅是一个点的探测器。

当这个警戒点的警戒状态被破坏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如安装在门窗、柜台、保险柜的磁控开关探测器,当这一警戒点出现危险情况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磁控开关和微动开关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常用作点控制探测器。

线控制探测器警戒的是一条直线范围,当这条警戒线上出现危险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

如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或激光入侵探测器,先由红外源或激光器发出一束红外光或激光,被接收器接收,当红外光和激光被遮断,探测器即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红外、激光和感应式
入侵探测器常用作线控制式探测器。

面控制探测器警戒范围为一个面,如仓库、农场的周界围网等。

当警戒面上出现危害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如振动入侵探测器装在一面墙上,当这个墙面上任何一点受到振动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振动入侵探测器、栅栏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平行线电场畸变探测器等
常用做面控制式探测器。

空间控制探测器警戒的范围是一个空间,如档案室、资料室、武器库等。

当这个警戒空间内的任意处出现入侵危害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如在微波入侵探测器所警戒的空间内,入侵者从门窗、天花板或地板的任何一处入侵其中,都会产生报警信号。

声控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红外复合探测器等探测器,
常用作空间防范控制探测器。

4) 按探测信号传输方式来分类
按探测信号传输方式来划分,探测器可分为有线探测器和无线探测器两类。

探测信号由传输线(如双绞线、多芯线、电话线、电缆等等)来传输的探测器,称为有线传输探测器。

这是目前大量采用的方式。

探测信号经调制后由空间电磁波来传输的探测器,称为无线传输探测器。

在防范现场很分散或不便架设传输线的情况下,无线传输探测器有它独特的作用。

为实现无线传输,在报警控制器上必需增加无线接收机。

5) 按应用场合分类
按应用场合分,入侵探测器可分为室外探测器和室内探测器两种。

室外入侵探测器又可分为建筑物外围探测器和周界探测器。

周界探测器用于防范区域的周界警戒,是防范者的第一道防线,如泄漏电缆探测器、电子围栏式周界探测器等。

建筑物外围探测器用于防范区域内建筑物的外围警戒,是防范者的第二道防线,如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外微波入侵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等。

室内入侵探测器是防范入侵者的最后防线。

如微动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器、被动红
外入侵探测器等。

3. 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要求
入侵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探测范围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1) 电源适应范围
当入侵探测器的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入侵探测器应不需调整
而能正常工作,且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

2) 过压状态运行
入侵探测器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15%时,以每分钟不大于15次的报警速率循环50
次,每次均应完成警戒、报警的功能。

3) 备用电源
①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入侵探测器应有直流备用电源,并能在交流电源断电时自动切
换到备用电源。

②备用电源使用时间:银行、仓库、文物单位用的入侵探测器为24小时,商业用的入
侵探测器为16小时。

交流电源恢复时应对备用电源自动充电。

4) 接口
入侵探测器的接口:警戒状态为无电位的常闭触点或导通电阻不大于100Ω。

报警状态和未加电时为常闭触点开路或开路电阻不小于1MΩ。

5) 稳定性要求
入侵探测器在正常气候环境下,连续工作7天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其灵敏度或
探测范围的变化不应超过±10%。

6) 耐久性要求
入侵探测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电流下进行警戒、报警和复位,循环6000次,应无电的或机械的故障,也不应有器件损坏或触点粘连。

7) 抗干扰要求
①入侵探测器应符合GB6833.1中规定的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辐射敏感度试验的要求,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

②抗热气流干扰
入侵探测器在警戒状态下受热气流干扰时应能正常工作,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

8) 绝缘电阻
入侵探测器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MΩ(直流电压小于36v,且一端接地者除外)。

4. 入侵探测器的弊端及其对策
目前,在安防报警系统中所使用的探测器的弊端,其探测方式主要是探测环境物理量和状态的变化,这种探测方式从本质上不具备识别探测目标的能力。

因此,安防报警系统会因为某些意外的情况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触发,从而发生误报警。

为此,安防报警系统的入侵探测器采用了多个探测元、多技术复合探测以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等方法,这些,确使
探测器的性能和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降低了误报警,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对于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较高的场合,安防报警系统必须采用多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入侵探测系统来克服或减小由于某些意外的情况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误报警,同时加装音频和视频复核装置,当系统报警时,启动音频和视频复核装置工作,对报警防区进行声音和视
频图像的复核。

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1.什么叫微波-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将微波和被动红外两种单元组合于一体,且当两者都感应到人体的移动,同时都处于报警状态时才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叫微波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亦叫微波-被动红双技术入侵探测器或微波—被动红外双鉴器。

2.微波—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使用注意事项
a) 探测器前不能有遮挡物和可能遮挡物。

b) 金属或非金属家具的背后都是该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应防止系统产生漏报警。

c) 防止小动物(如老鼠等)引起的误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