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环境毒性等级
农药毒性是怎么区分

农药毒性是怎么区分如何测定农药药剂的药效好坏,农药都是具有毒性的,有的农药毒性高,有的农药毒性低些,许多人在使用农药时不知道农药的毒性有多强,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农药毒性是怎么区分的吧。
农药毒性区分有以下几点:1.微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00毫克以上/公斤体重。
如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灭菌丹、西玛津等2.低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1至5000毫克/公斤体重。
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托布津、氟乐灵、苯达松、阿特拉津等3.中毒农药:致死中量为101至500毫克/公斤体重。
如乐果、叶蝉散、速灭威、敌克松、402、菊酯类农药等4.高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1至100毫克/公斤体重。
如呋喃丹、氟乙酰胺、氰化物、401、磷化锌、磷化铝、砒霜等5.剧毒农药:致死中量为1至50毫克/公斤体重。
如久效磷、磷胺、甲胺磷、苏化203、3911等以上分别介绍了农药中毒的类型、农药的分级等。
农药的毒性作用除了取决于此种农药本身的毒性以外,与它的剂型、使用方法等也有关。
例如,呋喃丹是属于高毒农药,但使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危害。
又如阿维菌素也是属于高毒农药,但由于它加工成的制剂含量都很低,其制剂经口、经皮毒性都是后于低毒范畴。
一般说来,对人和动物毒性最高的农药类别是杀虫剂,因为它们产生急性口服毒性反应的能力强。
有机磷类农药,如对硫磷、乙基谷硫磷、丰索磷和速灭磷是剧毒的,LD50值很低。
作用方式与有机磷类相同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毒性变化值很大,如涕灭威是剧毒的,但西维因和抗蚜威毒性相对就低多了。
有机氯类杀虫剂如狄氏剂和滴滴涕是非常稳定的化学物质,它们进入人体或环境中后能留于其中累积起来,使慢性毒性的危害增加(这也是它们被禁用的原因之一)。
菊酯杀虫剂(如氰戊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对人或哺乳动物毒性低或有中等毒性,但对蜜蜂和鱼可能是高毒的。
澳氰菊酯的LD50是150毫克/公斤,是菊酯类农药中毒性最高的农药之一。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农药危害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于1975年的世界卫生立法会议通过,主要根据农药的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值(大鼠,下同),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存在形态对农药产品的危害进行分级(表1)。
二、美国农药毒性分级
世界各国的农药毒性分级通常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因此,各国对农药产品的毒性分级及标识的管理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的农药毒性分级,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基础上,增加了依据农药产品对眼刺激、皮肤刺激试验结果,将剧毒和高毒两级合并为一级,并明确提出了微毒级农药(表2)。
3欧盟农药毒性分级
欧洲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也是参照WHO推荐的分级标准制定的,并考虑产品存在的形态,但仅分为3个级别(表3)。
4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参考国际上的做法,我国的农药毒性分级也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并考虑以往毒性分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农药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表4)。
注:我国《农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的技术规范是根据产品的急性经口、经皮或吸入毒性结果划分产品的毒性级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也是根据产品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决定产品是否为危险化学品及其所属的等级。
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合物或产品其急性、毒性基本是固定的,但根据两个条例可能得出不同的分级结果,从而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农药毒性分级

农药毒性分级
来描述
农药毒性分级是一种保障农作物的技术,也是环境保护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将农药分为不同的毒性级别,以表示它们可能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的危害程度,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以便他们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从而确保他们选择正确的农药。
农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毒性类别:劣质毒性,低毒性,毒性和高毒性。
劣质毒性的农药,具有较低的毒性,小量暴露时所造成的危害最小。
低毒性农药可能会造成轻度伤害,而中毒性农药可能会造成重度伤害,最后是高毒性农药,少量暴露就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死。
农药毒性分级旨在提高用户安全性,确保农药使用者注意到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了解使用者可能接触的农药和他们可能从使用农药中受到的损害的程度,有助于决定他们是否有必要调整使用布局,选择不同的用药组合或改变药剂补偿方案,以降低暴露的风险。
了解农药的毒性水平也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
严格的检测规定和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农药在环境中残留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对农田,水井和其他土壤和水体中存在的不良生物的污染。
因此,农药毒性分级不仅在决定消费者是否能够有正确的产品选择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促进健康,环境友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有助于确保消费者和农民的健康和安全,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农药常识之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

农药的毒性、毒力、药效在使用农药时,必然要遇到毒性、毒力、药效三个问题。
三者的含义不同,但又是经常容易被混淆的问题。
(一)毒性是指药剂对人、畜等的毒害程度。
我国现行对农药毒性测定是用纯药原药或制剂在大白鼠、小白鼠、兔、狗等试验动物身上测定,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
1.急性毒性是指药剂经皮肤或经口、经呼吸道一次性进入动物体内较大剂量,在短时间内引起急性中毒。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是以农药对大白鼠“致死量”表示,目前国内外通常用“致死中量”或叫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
致死中量是指毒死半数受试动物剂量的对数平均数,即每千克(公斤)体重的动物所需药物的毫克数,记作“mg/kg(毫克/千克)”。
LD50愈小,药物毒性愈大。
根据我国《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依致死中量分高毒、中等毒、低毒3种。
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国家有规定,使用时要遵守。
最小致死量(MLD):即受试动物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而死亡的剂量;全致死量(LD100):指受试动物全部死亡所使用的最低剂量;无作用剂量(NoEL);致死中浓度(LC50):即在一定时间内受试动物死亡50%吸入剂量(毫克/立方米);耐药中量(TLM):表示农药对鱼的毒性,一般用48小时内引起鱼半数死亡的浓度。
标记为TLM48小时LC50(毫克/升)或用ppm(百分之一);致死中时间(LT50):在一定条件下能杀死被试生物群体中一半数量所需的时间;击倒中时间(KT50):一定量药剂能击倒50%被试昆虫所需要的时间;每日允许摄取量(ADI):每天按人的体重(公斤)计算所能摄取的农药重量,在人的一生中不会造成对人体有害,单位mg/kg体重/天;农药的半衰期:是指农药在某种条件下分解或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农药量最大容许残留量:供人类食用的农副产品中允许的农药最高限度的残留浓度。
2.慢性毒性是指供试动物在长期反复多次小剂量口服或接触一种农药后,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到一定量所表现出的毒性。
工业毒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工业毒物毒性的分级标准工业毒物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其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对工业毒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需要对其毒性进行分级标准。
毒性的分级标准是根据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定,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一般来说,工业毒物的毒性分级标准主要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个方面。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常以LD50(半数致死量)来表示。
LD50越小,毒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慢性毒性是指毒物在长期接触下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常以NOAEL(无观察到不适效应水平)和LOAEL(最低观察到不适效应水平)来评价。
NOAEL和LOAEL越小,毒性越大,对人体的慢性危害越严重。
根据毒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工业毒物可以分为四个等级,A级、B级、C级和D级。
A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都非常强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
这类毒物通常具有极低的LD50和NOAEL/LOAEL值,甚至在极小的剂量下就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氰化物、砒霜等。
B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较强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
这类毒物具有较低的LD50和NOAEL/LOAEL值,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某些有机溶剂、重金属化合物等。
C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一般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这类毒物具有中等的LD50和NOAEL/LOAEL值,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某些农药、染料等。
D级毒物是指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较弱的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这类毒物具有较高的LD50和NOAEL/LOAEL值,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
在实际工业生产和使用中,对工业毒物的分级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对于不同等级的工业毒物,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农药毒性分级

农药毒性分级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农药毒性分级1.世界卫生组织的农药危害分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于1975年的世界卫生立法会议通过,主要根据农药的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值(大鼠,下同),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存在形态对农药产品的危害进行分级。
表1 世界卫生组织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2 2.美国农药毒性分级世界各国的农药毒性分级通常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因此,各国对农药产品的毒性分级及标识的管理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的农药毒性分级,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基础上,增加了依据农药产品对眼刺激、皮肤刺激试验结果,将剧毒和高毒两级合并为一级,并明确提出了微毒级农药(表2)。
表2 美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3 欧盟农药毒性分级欧洲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也是参照WHO推荐的分级标准制定的,并考虑产品存在的形态,但仅分为3个级别(表3)。
表3 欧盟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注:1)本表的液体栏中包括固体的饵剂或片状农药。
2)气体及液化气体栏中包括微粒直径不超过50微米的粉剂农药。
4 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参考国际上的做法,我国的农药毒性分级也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农药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并考虑以往毒性分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农药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表4)。
表4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对卫生杀虫剂的要求除了具有农林用杀虫剂的要求外,尚有更高的要求:1、毒性要求标准高。
制剂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体重,经皮LD50〉2000mg/kg体重,吸入LC50〉10000mg/立方米(1h);对皮肤、眼睛无明显刺激作用,无致敏作用;无遗传毒性或致突变作用,无迟发神经毒性;所以,目前卫生杀虫剂大多数为低毒级,少数为中等毒性,不用高毒,禁用剧毒;2、在环境中经一定时间能降解,不污染环境;3、制剂有效成分(纯度)达90%以上,无异味。
农药残留标准的五个不同级别

农药残留标准的五个不同级别
农药残留标准通常不会直接划分为五个不同级别,而是根据农药在环境中的半衰期、毒性等因素进行分类和制定。
一般来说,农药残留标准会设定一个最大残留限量(MRL),即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然而,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药残留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农残的特性和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农药按其特性和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可分为高残留农药、中等残留农药和低残留农药。
半衰期是指农药在环境中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农药在环境中的持久性。
2. 农残毒性:农药的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一次服用或接触药剂而表现出的毒性,以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表示。
慢性毒性是指农药在人畜体内的慢性累积性毒性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3. 农产品类型: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可能有不同的农药残留标准。
例如,对于直接食用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其农药残留标准通常比非直接食用的农产品更为严格。
4. 国家或地区标准: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其农业生产实践、消费者需求以及法律法规制定不同的农药残留标准。
5. 农药登记和使用规定:农药在生产和使用前需要进行登记,并符合相关的使用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使用方法等,以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减少残留。
有机磷农药中毒轻中重分级标准选择

有机磷农药中毒轻中重分级标准选择
有机磷中毒程度主要有三级,分别是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轻度中毒:患者在短时间内接触了大剂量有机磷杀虫剂,一日之内会出现毒蕈碱样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等。
胆碱酯酶的活性大概在50%至70%。
2、中度中毒:是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且会继续出现肌肉震颤等烟碱样症状,胆碱酯酶的活性也会下降到30%至50%。
3、重度中毒:患者不仅具有轻中度中毒的表现,还会有肺水肿、呼吸衰竭、脑水肿等症状,有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这时胆碱酯酶活性会下降到30%以下。
建议患者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杀虫剂,如果身体上有还没完全吸收的有机磷要及时清洗,减轻中毒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毒性
指农药对鱼类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危害,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胚胎毒性及致畸性。
在安全评价中,通常只做急性毒性,一般以耐药中浓度(TLm)或致死中浓度(LC50)作为衡量指标。
目前,把农药对鱼的毒性以48小时的LC50值的大小分为三级:
低毒级LC50 >10mg/l(毫克/升)
中毒级LC50 1.0-10.0mg/l
高毒级LC50 0.1<1.0mg/l
剧毒级LC50 0.1< mg/l
* 水蚤毒性
水蚤是水生动物中重要的类群,是鱼类的食料,也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由于它对农药十分敏感,故常常把农药对其毒性作为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的一个指标。
农药对水蚤毒性的分级标准同鱼毒性。
* 藻类毒性
即表明农药对藻类细胞造成损害的能力,表现为对藻类的灭杀和生长抑制作用。
其以半数生物受影响的EC50表示。
对此,也常常作为评价农药对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分级参考标准为在96小时中EC50的大小。
低毒性EC50>3.0mg/l
中毒性EC503.0-0.3mg/l
高毒性EC50<0.3mg/l
* 鸟毒性
即指农药对鸟类生长、繁殖及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及危害。
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类,急性毒性多以LD50表示。
下表即为我国国家环保局在《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所定对鸟类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评价标准。
农药对鸟类毒性的分级与评价
LD50 mg/kg 急性毒性蓄积系数蓄积毒性
<15 高毒<1 高度蓄积
15-50 中毒1-3 明显蓄积
3-5 中等蓄积
>150 低毒>5 轻度蓄积
* 对蜜蜂毒性
指农药对蜜蜂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其以LD50或LC50表示。
通常把对蜜蜂毒性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级:
剧毒(LD50)<0.001µg/蜂
高毒(LD50)0.001-2µg/蜂
中毒(LD50)2.0-11µg/蜂
低毒(LD50)≥11µg/蜂
* 对家蚕毒性
指农药对家蚕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通常用LD50或LC50表示。
农药对定蚕毒性的试验数据是农药登记和指导安全使用时必备资料。
* 对天敌毒性
在自然界,害虫和天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均衡状态。
天敌以害虫为食、当害虫密度增高时,天敌数量亦会相应增加。
但由于天敌对农药较害虫更为敏感,故在农药使用不当时,会造成天敌大量死亡,导致害虫再猖獗。
故而搞清农药对天敌危害也是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
农药对天敌危害通常以赤眼蜂为代表。
* 对蚯蚓毒性
指农药在较短时间内对蚯蚓产生的毒害作用,其常以LC50表示,并以此来评价农药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除了考察上述农药毒性外,对农药安全性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农药残留、代谢及在环境中稳定性等情况的考察,以能充分保证安全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