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伦理学名词解释最全小抄

合集下载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民警察道德理想,从思想体系来说,从属于()[1分]A.大公无私的道德理想B.集体主义道德原则C.廉洁奉公、严格执法的道德理想D.共产主义道德理想2.人民警察道德修养的最根本的方法是()[1分]A.学B.思C.行D.慎3.唯动机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1分]A.康德B.边沁C.穆勒D.费尔巴哈4.婚姻的本质是()[1分]A.平等性B.专一性C.义务性D.社会性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1分]A.树立社会公德B.为人民服务C.社会精神文明D.讲文明礼貌6.警察权力的执行者主要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他们是()[1分]A.精神要素B.物质要素C.精神要素与信息要素的统一D.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统一7.政治有许多外在表现形态,从范围上说有()[1分]A.集团政治和阶级政治B.政党政治和国家政治C.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D.独裁政治和议会政治8.一般而言,警察道德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1分]A.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教育功能、强制功能C.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D.引导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9.《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通过于()[1分]A.第七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B.第八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C.第九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D.第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10.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亦称()[1分]A.道德经B.道德哲学C.道德科学D.道德美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2分]12.西方警察道德的发展经历了()[2分]13.警察道德的特殊本质,主要可以归结为警察道德规范的()[2分]14.行政处罚手段主要包括()[2分]15.人民警察要树立坚定信念,在思想上就必须做到()[2分]16.人民警察清正廉明的主要内容是()[2分]17.人民警察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主要有()[2分]18.爱情的本质特征是()[2分]19.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为()[2分]20.警察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包括()[2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道德评价的目标是明辨行为的善恶性质和___。

警察伦理学

警察伦理学

定义:第一章: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1、伦理学2、道德3、马克思主义从伦理学道德:4、职业伦理学5、职业道德6、警察伦理学7、警察道德现象:8、警察道德意识现象9、警察道德规范现象10、警察道德活动现象11、历史分析的方法12、阶级分析的方法13、系统分析的方法1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警察道德的历史演变:15社会主义道德16、旧警察17、大陆型警察制度:18、海洋型警察制度,第三章:警察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作用:19、警察道德的本质20、警察道德的作用21、警察的素质第四章:警察道德与政治、法律:22、政治 23、政治思想24、政治制度 25、法26、行政第五章:警察道德与警察权力、义务和纪律27、警察权力28、人民警察的权力29、行政强制措施、行征处罚30、强行带离现场:31、刑事拘留32、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33、盘查: 34、搜查35、逮捕 36、约束37、侦查措施38、义务 39、警察义务(人民警察的义务)40、纠纷 41、报警案件42、纪律43、人民警察纪律44、人民警察的政治纪律45、人民警察的组织纪律46、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47、人民警察的群众纪律48、人民警察的保密纪律49、党和国家的秘密:50、警务工作的秘密:第六章;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51、道德基本原则52、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53、集体 54、集体利益:55、严格执法:56、热情服务:第七章:警察道德的主要规范:57、警察道德规范58、不循私情。

59、不畏权势。

60、严禁逼供。

61、不枉不纵。

62、热爱人民。

63、甘当公仆。

65、爱憎分明。

67、除害安良。

68、坚定信念:69、听党指挥。

70、维护宪法。

71、忠于祖国。

72、不循私情。

73、不畏权势。

74、严禁逼供。

75、不枉不纵。

76、艰苦奋斗。

77、克己奉公。

78、防腐拒贿。

79、不沾不染。

80、顾全大局。

81、通力协作。

82、相互尊重。

83、相互支持84、忠于职守。

警察伦理学

警察伦理学

警察论理学: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并从揭示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中警察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警察道德现象:人民警察在其道德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形式。

它是由人民警察的职业生活所决定的体现警察与他人,与国家政党集体人民群众等各种道德关系的所有活动方式,是警察关系的外在表现。

包括警察道德意识现象:在警察道德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影响惊诧道德行为的各种道德心理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

警察道德现象:评价指导警察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

道德活动现象:人民警察在警察道德意识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是警察道德意识现象和规范现象相统一的结果。

职业伦理学:又称职业道德学,是研究各种职业道德的学科,是既从总体方面,又从部门方面研究职业道德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职业道德的特征: 1内容上的稳定性2范围上的特殊性3形式上的适用性警察道德现象包括: 1警察道德意识现象2~规范~3~活动~ 警察伦理学的任务: 1探讨警察道德的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概括和阐述警察道德和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研究警察道德实践的途径和方法4分析警察道德中的精华和糟粕,完成批判,吸收借鉴和扶植等任务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历史分析~3比较~4系统分析~(整体性原则,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第二章近代专职警察道德的几个阶段: 1晚清时期2北洋军阀~3国民党统治~ 中国旧警察道德特点: 1忠于统治者2官德与警德合一3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民警察道德发展阶段: 1萌芽与初创时期(1921-1949)2形成发展~(1949-1976)3系统和完善~(1976-现在)中国警察道德发展规律: 1警察道德的发展直接受到国家机器状况的制约2~在新与旧善与恶的斗争中不断发展3~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第三章警察的本质:警察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警察伦理学

警察伦理学

名词职业道德:是对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道德要求。

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并从中揭示警察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人权:指社会根据当时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水平,经过法律和道德承认并保障其成员获得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

清正廉明: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不做违反原则之事,保持清白、正直、廉洁、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

勇于献身:是指人民警察在日常警务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紧急警务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道德品质。

秉公执法: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出以公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警察道德修养:指人民警察个人在职业活动实践中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形成高尚的警德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的活动过程。

警察道德现象:指人民警察在其道德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形式。

警察道德人格:是指警察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称。

它是警察的道德性规定,是警察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选择1、伦理学亦称道德哲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道德问题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2、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开始对人类知识进行分类,把伦理学从无所不包的哲学中独立出来。

3、“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礼记·乐记篇》4、“道”偏重于客观方面,指街道和道路,后来演变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或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以后又引申为应该遵循的原则、规范或途径等,“德”偏重于主观方面。

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活动力的总和。

警察伦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警察伦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警察伦理学名词解释1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道德问题的系统化和理论。

2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和。

3职业伦理学:又称职业道德学,是研究各种职业道德的科学,是既从总体方面,又从部门方面研究职业道德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考试大4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并从中揭示警察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5中国旧警察,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警察产生之前的所有剥削阶级的警察,包产中国古代兼有警察职能的官吏和近代的专职警察。

6警察道德的本质是指警察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7警察权力(广)指体现国家警察行为的权力,它属于国家的权力,是国家基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包括国家关于警察工作的立法决策权和执行权,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工具。

(侠)即警察职权,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可运用的一定手段和采取的必要措施。

8人权是指社会根据当时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水平,经过法律和道德承认并保障其成员获得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

9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个人与整体利益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重要道德标准。

10个人主义是一种崇尚个人自由、个人价值、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哲学和道德原则,它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界约束的个人或自我,在西方社会有着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背景。

11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处理各种职业道德关系时应遵循的根本准则,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警察伦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A.《论语》B.《孟子》C.《礼记·乐记篇》D.《荀子》2.“警察同国家一样古老”这句话出自()A.曼德威尔的《蜜蜂的寓言》B.托克威尔的《美国的民主》C.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罗尔斯的《正义论》3.“人人都有思想自由、信仰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自由”属于人权基本内容中的()A.人身权利B.人格权利C.社会权利D.政治权利4.我国公安机关有史以来首次制定的完整的具有公安特色的警察道德规范是在()A.1990年1月1日B.1991年3月5日C.1993年12月10日D.1994年1月8日5.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对集体主义思想的表述是在()A.《德意志意识形态》B.《哥达纲领批判》C.《神圣家族》D.《反杜林论》6.提出经典命题“美德即知识”的著名思想家是()A.康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黑格尔7.对人民警察来说,履行国际义务最主要的就是()A.严守纪律B.秉公执法C.文明执勤D.团结协作8.马克思所说的“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是指()A.职业道德B.家庭美德C.社会公德D.环境道德19.产生自尊心的基础是()A.责任感B.羞耻感C.自信心D.荣誉感10.警察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A.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整体利益B.警察的道德原则C.警察的道德规范D.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日本在二战后制定的第一部《警察法》把警察职责限制在几个方面,主要包括()A.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B.对公民提供多方面协助和服务C.调查犯罪D.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E.尊重人权12.警察道德在对警察行为进行调节时主要依靠的因素有()A.教育B.社会舆论C.内心自省D.群众监督E.强制力量13.警察道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调节功能B.教育功能C.认识功能D.强制功能E.娱乐功能14.依法治警就是将公安队伍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依照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的规定,采取严格的措施治理公安队伍,实现公安队伍的()A.革命化B.制度化C.现代化D.正规化E.军事化15.警察权力可以表述为()A.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权力B.是法定的权力C.主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D.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意志E.是市场经济的体现16.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要求有()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2C.家庭美德D.环境道德E.网络道德17.近些年来,对人民警察文明执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规范和要求主要有()A.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的“四句话”要求B.《公安机关窗口单位的服务规定》C.《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D.《五条禁令》E.《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18.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B.目的的性质决定手段的性质C.手段对目的具有能动性D.目的和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E.目的对手段具有能动性19.完善警察道德的他律调控机制,要着重加强建设警察道德的()A.教育培养机制B.评价机制C.制度约束与引导机制D.责任机制E.法律机制20.警察道德修养可以概括为()A.认识修养B.情感修养C.意志修养D.关系修养E.举止言谈修养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警察伦理学

警察伦理学

50.秉公执法的含义: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出以公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内容: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

51.清正廉明: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做违反原则之事,保持清白、正直、廉洁、光明磊落的道德品德。

内容: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防腐拒贿、不沾不染。

52.团结协作:是指人民警察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完成警务工作任务,在内部不同地区、部门、单位、警种之间,在内部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作战的关系。

内容:顾全大局、通力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53.勇于献身:是指人民警察在日常警务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紧急警务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道德品格。

内容:忠于职守、业精技强、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54.严守纪律: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命令的道德行为。

内容:服从领导、听从命令、遵守制度、保守机密。

55.文明执勤: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说话和气、行为端正、警容严整、作风朴实、诚恳可信的道德风貌。

内容: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

56.警察道德范畴:是指那些能概括和反映警察道德关系的主要方面,体现警察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警察的信念而对其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

57.警察道德范畴与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联系:a.警察道德范畴受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

b.警察道德范畴是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58.公正范畴的含义:就是指人民警察在本职工作过程中,对待群众和案件当事人所表现出来的坚决依法办事的公道正直、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

59.义利范畴的含义:一般来说,义,即应当、正当、合乎道义;利,即利益、功效,包括公利和私利。

60.人民警察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a.在道德和利益、道义和功利的关系上,坚持义利统一。

简化版最新警察伦理学

简化版最新警察伦理学

第一章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伦理学概述(一)道德(二)伦理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尚书》、《易经》等著作中就已经分别出现,开始也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的“伦理”两字合用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乐记篇》。

二、伦理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一门极其古老的学科,亦称道德哲学,它是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一门专门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在《尼克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第二节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警察伦理学与警察道德的含义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社会现象中的警察道德现象为专门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警察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警察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法律性、高危性、社会性、权利性等特性。

二、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警察道德现象。

警察道德现象,是指警察道德生活的一切表现形式,既包括警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也包括警察的道德实践活动。

警察道德意识现象,是指在警察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并影响警察道德行为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职业道德心理。

警察道德规范现象,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指导警察职业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

警察道德活动现象,是指警察在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是警察道德意识现象和规范相统一的结果。

在警察职业生活中,警察道德现象的上述三个方面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有时还可以相互转化。

三者之间的关系:警察道德活动是形成一定警察道德意识的基础,并能使已经形成的警察道德意识得以深化和提高。

警察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警察道德活动和警察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对警察道德关系的概括,指导和制约着警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是警察道德现象的核心。

第三节警察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特性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警察伦理学的学科定位二、警察伦理学的学科特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警察伦理学是一门规范科学(二)警察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三)警察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理学:一门专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道德问题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新年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对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道德要求.职业伦理学:又称职业道德学,是研究各种职业道德的科学,是既从总体方面,又从部门方面研究职业道德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并从中揭示警察道德的发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警察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具体指的是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注意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人民警察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警察道德现象:是指人民警察在道德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形式.它由人民警察的职业生活所决定,体现人民警察与他人、与国家政党、人民群众等各种道德关系的所有活动方式,是警察道德关系的外在表现.警察道德意识现象:是指在警察道德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影响警察道德行为的各种道德心理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警察道德规范现象:指评价、指导警察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警察道德活动现象:指人民警察在警察道德意识、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知道下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是警察道德意识现象和规范现象相统一的结果.历史分析法: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态度来考察,研究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比较法: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把彼此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来确定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研究方法.警察道德的本质:是指警察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警察道德的政治性:是指警察道德与国家思想、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由警察职业性质所决定的。

警察道德的自觉性:是指警察道德是警察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直接反映了警察道德的特殊本质。

警察道德的示范性:是指警察遵守警察道德在社会上所起的表率作用,以及对其他行业和群众的影响感染作用。

警察道德的导向性:是指警察道德对于规范警察活动起着引导的作用,能够使警察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价值领域内有效地识别行为的方向。

警察道德的实然性:是指警察道德是现实警察道德生活的反映,是对警察提出的现实的道德要求。

警察道德的应然性:是指警察道德不仅仅是对现实警察道德生活的反映,也是对未来警察道德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警察提出的理想的道德要求。

警察道德的作用:主要是指警察道德的功能及通过警察道德功能的发挥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警察的素质:是指警察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而人民警察道德水平与人民警察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加强人民警察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政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是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对立之后的产物.一定的阶级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和处理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等的活动就是政治.广义的警察权力:是指体现国家警察行为的权力,它属于国家权力,是国家基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具体包括国家关于警察工作的立法权、决策权和执行权,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工具。

狭义的警察权力:即警察职权,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可资运用的一种手段和采取的必要措施。

警察权力的理解:(1)警察权力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权力(2)警察权力是一种法定的权力(3)警察权力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4)警察权力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意志。

人民警察的责任:指人民警察由于拥有警察权力和警察身份而对国家、人民和法律所承担的责任,它表现为人民警察在行使警察权力的过程中对党和人民以及法律、法规所承担的法律、行政和道德等多种责任的总和.人民警察的价值观:就是人民警察对权力的目的、权力的意义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警察权力观中的核心观念,对于警察行使权力的行为起着指导方向的重要作用.人民警察的权力观:警察对于警察权力的根本看法和对待警察权力的根本态度.人民警察的权力影响力:指警察权力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人民警察的非权力影响力:即人民警察自身的德行威望而产生的影响力.制约警察权力的自律机制:指警察自身所应具备的防范措施与制度等.人权:指社会根据当时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水平,经过法律和道德承认并保障其成员获得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力.人权的理想性:指人权总是蕴涵着人类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是与未来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权利意识和利益憧憬.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个人与整体利益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重要道德标准。

人民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处理各种职业道德关系时应遵循的根本准则,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个人正当利益:就是人们在发展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过程中,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取的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执法和警务活动过程中一心为国家、为人民。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内涵:(1)为公和为民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一切警务和执法活动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其存在的真正本义。

(2)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力来自于人民,权为民所用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3)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是手段,为民则是最终的目的,目的对手段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执法活动的手段只有与为民的目的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其正当合理性才能得到检验。

警察道德规范:指人民警察在警务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评判其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是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基本信念的具体体现,是对警察道德关系的概括和警察道德行为的总合.信念: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思想意识、精神力量和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人民警察的坚定信念: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抱有坚定不移的信仰,并为它的实现奋斗不息.对党忠诚:是指人民警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在思想上以马列毛邓三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组织上服从党的绝对领导,在行动上成为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忠实力量。

-----首要最基本服务人民: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行为。

秉公执法: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出以公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清正廉明: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做违反原则之事,保持清白、正直、廉洁、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团结协作:是指人民警察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完成警务工作任务,在内部的不同勇于献身:指人民警察在日常警务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紧急警务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道德品格.严守纪律: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命令的道德行为。

文明值勤: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说话和气、行为端庄、警容严整、作风朴实、诚恳可信的道德风貌.甘当公仆: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心甘情愿地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行为.爱憎分明: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憎恨邪恶势力和热爱、支持正义力量的鲜明而强烈的是非感和观念.警察道德范畴:指那些能概括和反映警察道德关系的主要方面体现警察道德的根本要求,必须成为警察的信念而对其行为发生的影响的基本概念.荣辱观: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产生的,又对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警察道德荣辱范畴:主观方面:荣是指人民警察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评价。

辱是指人民警察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性评价。

客观方面:荣是指社会或警察组织对警察个人或者集体的思想和行为的赞扬、奖励、尊敬。

辱是指社会或警察组织对警察个人或者集体的思想和行为的批评、谴责和贬斥公正:又称为正义、公道或公平,与偏私想对立,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范畴之一,也是内涵最为丰富的概念之一.用来表达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创造及其成效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及报酬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行为与责任之间以及赏罚之间等的适当和平衡状态.义利:义,即应当、正当、合乎道义;利,即利益、功效,包括公利和私利。

荣辱范畴:主观方面:荣是指道德主体对自己履行了道德义务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欣赏、自我体验。

辱是指道德主体对自己未履行义务的自我批判、内疚。

客观方面:荣是社会、他人对一个人道德行为所做的肯定性的评价和赞赏。

辱是社会、他人对一个人道德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

诚信:即诚实守信。

所谓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所谓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讲信誉,遵守承诺。

诚是信的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

社会公德:又称公共生活准则,是指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爱情:就是男女两性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真挚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婚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履行一定手续并受法律保护的一种两性结合的社会关系.警察道德修养:是指警察个人在职业活动实践中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已形成高尚的警德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的活动过程。

道德人格: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做人的尊严、做人的资格以及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警察道德人格:是指警察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成,它是警察的道德性规定,是警察个人的脾气习性和后天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警察个体道德:是指警察个人在警务活动实践中,遵照一定警察组织提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警察道德准则要求,所开展的道德活动以及所形成的用以自我约束的内化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

警察道德内化: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自尊心: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羞耻感:是产生自尊心的基础,是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责任感:是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感情,体现了人对待道德准则、社会理想的态度,是对道德规律认识的结果.良心:是个人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义务: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基于一定生活条件,对于人确定的任务,活动方式及其必要性所作的某种有意识的表达.警察道德行为的选择:指警察在面临多种道德行为的可能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道德冲突: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选择中面临的多种道德义务相互矛盾和抵触的状态.警察个体道德认识活动:是警察个体对警察道德对象的观念性把握、理解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