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张学学思考题答案精修订
【基础】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关键字】基础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看来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1-2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由于有引风机的抽吸,锅炉设备的烟道中的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
如果微压机的斜管倾斜角,管内水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的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和水柱压力之差1-3解:1-4 解:1-4解:1-5解:由于压缩过程是定压的,所以有1-6解:改过程系统对外作的功为1-7解:由于空气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所以可设,式中c为常数,D为气球的直径,由题中给定的初始条件,可以得到:该过程空气对外所作的功为1-8解:(1)气体所作的功为:(2)摩擦力所消耗的功为:所以减去摩擦力消耗的功后活塞所作的功为:1-9解:由于假设气球的初始体积为零,则气球在充气过程中,内外压力始终保持相等,恒等于大气压力0.09MPa,所以气体对外所作的功为:1-11 解:确定为了将气球充到的体积,贮气罐内原有压力至少应为(此时贮气罐的压力等于气球中的压力,同时等于外界大气压)前两种情况能使气球充到情况三:所以气球只能被充到的大小,故气体对外作的功为:第二章思考题绝热刚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左边盛有空气,右边为真空,抽掉隔板,空气将充满整个容器。
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著课后答案(全).(DOC)

2-6解:选取气缸中的空气作为研究的热力学系统,系统的初压为:
当去掉一部分负载,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其终压为:
由于气体通过气缸壁可与外界充分换热,所以系统的初温和终温相等,都等于环境温度即: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到系统的终态体积,为:
所以活塞上升的距离为: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函数,而系统初温和终温相同,故此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变化为零,同时此过程可看作定压膨胀过程,所以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
2-8解:压缩过程中每千克空气所作的压缩功为:
忽略气体进出口宏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则有轴功等于技术功,所以生产每kg压缩空气所需的轴功为:
所以带动此压气机所需的功率至少为:
2-9解:是否要用外加取暖设备,要看室内热源产生的热量是否大于通过墙壁和门窗传给外界的热量,室内热源每小时产生的热量为:
小于通过墙壁和门窗传给外界的热量为3105kJ,所以必须外加取暖设备,供热量为:
所以a-d-b过程系统对外作的功也就是a-d过程系统对外作的功,故a-d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
2-5
过程
QkJ
WkJ
UkJ
1-2
1390
0
1390
2-3
0
395
-395
3-4
-1000
0
-1000
4-1
0
-5
5
2-5解:由于汽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系统焓的变化就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即汽化潜热,所以有:
1-9解:由于假设气球的初始体积为零,则气球在充气过程中,内外压力始终保持相等,恒等于大气压力0.09MPa,所以气体对外所作的功为:
1-11解:确定为了将气球充到2m3的体积,贮气罐内原有压力至少应为(此时贮气罐的压力等于气球中的压力,同时等于外界大气压 )
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全)2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管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假设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假设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说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说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管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 1-2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全)

1-4 解:
p真空室=pb p汞柱=760-745= 15mmHg=2kPa p1 p真空室 pa 2 360 362kPa
p2 p1 pb 362 170 192kPa
pc pb p真空室 192 2 190kPa
F ( pb p真空室 ) A 745 133.3
3
力等于气球中的压力,同时等于外界大气压 pb )
p1
p2 (V1 2) p2 (V1 2) 0.9 105 (2 2) 1.8 105 Pa V1 V1 2
3
前两种情况能使气球充到 2m
W pb ΔV 0.9 105 2 1.8 105 J
答: (1)W1a2 大。 (2)一样大。 (3)Q1a2 大。 图 2-6 思考题 4 附图
6.
说明下列各式的应用条件: ⑴ q u w 闭口系的一切过程 ⑵ q u
pdv
闭口系统的准静态过程 ⑶ q u ( p2 v2 p1v1 )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过程,并且轴功为零 ⑷ q u p(v2 v1 ) 开口系统的稳定定压流动过程,并且轴功为零;或者闭口系统的定压过程。
答: (1)空气向真空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的热力学能不变。
(2)空气对外不做功。 (3)不能在坐标图上表示此过程,因为不是准静态过程。
热工基础课后问题详解超详细版(张学学)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热工基础(张学学 高教》课后答案 第六章-第七章

(2)k=1.3
循环热效率为:
1
1
k 1
1
1 7.51.31
45.36%
压缩过程为可逆绝热过程,所以有:
5
k 1
T2
T1
v1 v2
T1 k1=285 7.51.3-1=522K
k
P2
P1
v1 v2
P1 k 98 7.51.3 1345kPa
6-7 解: 循环热效率为:
1
1 k1
k
P2
P1
v2 v1
P1 k1 100 141.4 4023kPa
2 到 3 为定容过程,所以有:
T3
q23 cV
T2
1300 0.717
862
2675 K
P3
P2
T3 T2
4023 2675 862
12484 kPa
所以定容增压比为:
P3 T3 2675 3.103 P2 T2 862
k 1
T2
T1
v1 v2
T1 k1 300 161.41 909K
k
P2
P1
v1 v2
P1 k 0.1 161.4 4.85MPa
v2
v1
由 2 到 3 的过程为定容加热过程,所以:
v3 v2
T3
T2
P3 P2
T2
909 1.5
1364K
Pmax P3 P2 1.5 4.85 7.275 MPa
1
1 61.41
51.16%
每 kg 空气对外所作的功为:
w q1 540 0.5116 276 .26kJ / kg
所以输出功率为:
W m w 100 276.26 27626kJ / h 7.67kW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总10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 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 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基础张学学思考题
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热工基础第十章思考题答案
1 何谓表面传热系数?写出其定义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q=h(t
w -t
f
),牛顿冷却公式中的h为表面传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的
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
2 用实例简要说明对流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1)流动起因室内暖气片周围空气的流动是自然对流。
而风机中的流体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属于强迫对流。
强迫对流和自然对流的换热效果是不同的。
(2)流动的状态流动状态有层流和湍流,层流和湍流的对流换热强度不同,输水管路,水流速度不同,会导致水的流动状态由层流到湍流,那么这两种流动状态对流换热效果是不同的。
(3)流体有无相变水在对流换热过程中被加热变成水蒸气,蒸气在对流换热过程中被冷却变成水,这个过程会吸收和放出汽化潜热,两个换热过程的换热量不同。
(4)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的物理性质对对流换热影响很大,对流换热是导热和对流两种基本导热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比如水和油,金属和非金属对流换热效果不同。
(5)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换热器管路叉排和顺排换热效果不同,换热管线直径大小对换热效果也有影响。
3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组成,各自到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1)
连续性微分方程
(2)
热量平衡方程
(1)
(2)ρ(u
τ+u u
x
+v u
y
)=F x−p
x
+η(2u
x2
+2u
y2
)动量平衡方程
连续性微分程的依据是根据质量守恒导出的
热量平衡方程是根据能量守恒导出的
动量平衡方程是根据动量守恒导出的
4 何谓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它们的厚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流动边界层是由于流体粘度造成速度变化的区域,即速度发生明显变
化的流体薄层。
速度达到
∞
处的y值作为边界层的厚度,用δ表示。
当温度均匀的流体与它所流过的固体壁面温度不同时,在壁面附近会形成
一层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层,称为热边界层。
过于温度t-t w=(t
∞
-t w)处到壁面的距离为热边界层的厚度。
5 简述边界层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1)边界层的厚度与壁面特征长度L相比是很小的量。
(2)流场划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
流动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是发生动量扩散的主要区域。
在流动边界层之外的主流区,流体可近似为理想流体。
热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是发生热量扩散的主要区域,热边界层之外的温度梯度可以忽略。
(3)根据流动状态,边界层分为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分为层流底层、缓冲层与湍流核心三层。
层流底层内的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远大于湍流核心。
(4)在层流边界层与层流底层内,垂直于壁面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
湍流边界层的主要热阻在层流底层。
6 边界层理论对求解对流换热问题有何意义?
答:应用边界层理论分析对流换热微分方程中各项的数量级,忽略高阶小量,可以使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得到合理的简化,更容易分析求解。
7 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在传热机理上有何区别?
答:在层流边界层内,热边界层内的温度梯度的变化比较平缓,垂直于壁面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导热。
而湍流边界层内,层流底层有很大的温度
梯度,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而湍流核心内由于强烈的扰动混合使温度趋于均匀,温度梯度较小,热量传递主要靠对流。
8 何谓两个物理现象相似?
答:如果同类物理现象之间所有同名物理量场都相似,即同名的物理量在所有对应瞬间、对应地点的数值成比例,称物理现象相似。
9 简述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如果同类物理现象之间所有同名物理量场都相似,即同名的物理量在所有对应瞬间、对应地点的数值成比例,称物理现象相似。
(2)物理现象相似的性质: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同名的相似特征数相等。
(3)相似特征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相似的物理现象的解必定用同一个特征关联式来描写,这意味着,从一个物理现象所获得的特征关联式适用于与其相似的所有物理现象。
(4)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同类现象;单值性条件相似;同名已定特征数相等。
10 如何判断两个现象是否相似?
答:1) 同类现象
2)单值性条件相似
3)同名已定特征数相等
11 相似理论对解决对流换热问题有何指导意义?
答:利用模型试验来模拟实际对流换热过程,探索对流换热规律,是目前求解复杂对流换热问题的主要方法。
确定对流换热特征数关联式是模型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理论回答了进行模型试验所必须解决的3个主要问题:如何安排试验,怎样整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的适用范围。
12 分别写出努赛尔数Nu,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格拉晓夫数Gr的表达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它表示表面上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
答:努塞尔数,Nu hlλ
雷诺数,Re=ul ν,表征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普朗特数Pr=να,表征流体动量扩散能力与热量扩散能力的相对大小。
格拉晓夫数Gr=ga ?tl 3
ν3,表征浮升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13 努赛尔数Nu 和毕渥数Bi 的表达式的形式完全相同,二者有何区别?
答:Bi 表征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固体导热热阻与边界处的对流换热热阻之比,表达式中的表面传热系数h 由第三类边界条件给定,热导率λ是固体材料的热导率,特征长度l 是反映固体导热温度场几何特征的尺度;而Nu 表征流体在壁面外法线方向上的平均无量纲温度梯度,其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
Nu 表达式中的h 是特定参数,λ是流体的热导率,l 是反映对流换热固体边界几何特征的尺度。
14 何谓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段和热充分发展段有何特点
答:流动边界层的边缘在圆管的中心线汇合之后,圆管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沿轴向不再变化,称流体进入流动充分发展阶段。
特点:1)沿轴向的速度不变,其它方向速度为零。
2)圆管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分布。
3)沿流动方向的压力梯度不变,阻力系数f 为常数。
当热边界层的边缘在圆管中心线汇合之后,虽然流体的温度仍然沿x 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但无量纲温度不再随x 而变,只是r 的函数,这时称管内的对流换热进入热充分发展阶段。
特点:表面传热系数沿流动方向保持不变。
15 试说明在运用特征数关联式计算对流换热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流体的流动状态。
2)流体的物性,管道的几何尺寸,管内壁的粗糙度。
3)管路进口段的影响。
4)流体物性场是否均匀。
5)管壁及管内流体温度的变化。
6)流动的起因等。
16 试说明大空间内沿竖直壁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与沿竖直壁面的强迫对流换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相同点:
大空间竖壁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都可以用以上的方程组。
不同点:
纯自然对流的特征关联式:Nu=f(Gr,Pr)
纯强迫对流的特征关联式:Nu=f(Re,Pr)
17试说明大空间内沿竖直壁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的边界层速度与沿竖直壁面的强迫对流换热有何区别?
答:大空间竖壁自然对流换热,浮升力是自然对流的动力,反映浮升力与粘性力相对大小的Gr数对自然对流起决定作用。
Gr数越大,自然对流换热越强。
而大空间竖壁强迫对流换热,是惯性力与粘性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自然对流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与强迫对流不同:自然对流的最大速度位于边界层内部,并随着Pr的增大无量纲速度的最大值减小,并且位置向壁面移动。
而强迫对流的最大速度是在主流区,即在边界层以外的区域。
强迫对流的边界层内有较大的速度梯度,但速度较小。
18 夏季和冬季顶层天棚内表面处,房屋外墙外表面的对流换热有何不同?
答:夏季和冬季顶层天棚内表面是自然对流换热,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
在夏季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屋顶天花板的温度,在冬季夏季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屋顶天花板的温度。
因此夏季屋顶天花板内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为热面朝下(或冷面朝上),而冬季为冷面朝下(或热面朝上),因此两者自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不相同,夏季自流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低于冬季。
夏季和冬季房屋外墙外表面是强迫对流换热,冬季外墙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夏季外墙温度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夏季是对流吸热,冬季是对流放热。
19 试说明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的形成条件。
凝结液与壁面之间的附着力大于凝结液的表面张力,形成膜状凝结;表面张力大于附着力,形成珠状凝结。
20 简述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强化措施。
凝结换热影响因素:不凝结气体,蒸气流速,蒸气过热
强化措施:减薄液膜厚度,或破坏液膜;加速液膜排泄;减少不凝气体质量分数;采取一定措施,尽可能形成珠状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