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修订版)(王福彦,赵宏林)思维导图
2024版全新《医学统计学》完整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协方差分析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协变量, 以消除其对观察变量的影响,从而 更准确地评估控制变量对观察变量 的效应。
05
医学统计图表与可视化技术
统计图表的类型及特点
条形图
用于展示分类数据,可直观比较 各类别之间的差异。
折线图
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或连续性 数据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性。
森林图
用于展示多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可直观比较各组之 间的差异和联系。绘制时需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 图形类型,如t检验或方差分析,并将结果以森林图 的形式呈现出来。
06
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
01
02
03
试验设计类型
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交叉 设计、析因设计等,确保 试验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参数估计
讲述点估计、区间估计 的方法及评价标准。
假设检验
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思 想、步骤及常见错误类
型。
方差分析
阐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原 理、假设条件及常用方
法。
常用统计指标与参数
01
02
03
04
描述性统计指标
介绍均数、中位数、众数、标 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指标的计算
方法及意义。
推断性统计参数
讲解置信区间、假设检验中的 检验统计量、P值等推断性统
箱线图
用于展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观察数据的中心 趋势、离散程度和异常值。绘制时需计算数据的四 分位数、中位数和异常值,并将它们以箱线图的形 式呈现出来。
ROC曲线图
用于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可判断试验的灵敏度 和特异度。绘制时需计算不同临界值下的灵敏度和 特异度,并绘制出ROC曲线,计算出曲线下面积 (AUC)以评估试验的准确性。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02
统计表
统计表的基本格式
标题
简明扼要地说明统计表的内容
数据
准确记录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表示统计表中 的行和列
备注
对数据进行的必要解释和说明
统计表的种类
案例四:某地区儿童身高与体重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某地区儿童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评价 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提供依据。
结果
儿童的身高与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同 年龄段的儿童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 。
方法
对某地区的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并计算儿 童的BMI指数(体重指数),分析身高与体重之 间的关系。
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统计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 差异,如年龄、性别、病种等
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表可以用来反映变量之间的关 系,如发病率、死亡率等与年龄、 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03
统计图
统计图的基本类型
条形图
01 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变量的大小
。
饼图
02 用扇形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
的比例。
线图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院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但也有部分患者对医院的 环境、医生的沟通能力和护士的服务态度等方面提出了一 些意见和建议。
结论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医疗服务中的优 点和不足,为医院改进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案例二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动医学统计学的发展与创新, 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健康事业做 出贡献。
《健康管理师》思维导图第5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一)流行病学的定义p94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特点:1、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2、它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
3、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
4、最重要的是,它的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流行病学的任务p94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健康信息收集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健康风险评估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三)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p95二、常用指标(一)率与比p951.比例同一事物局部和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包含在分母之中公式:P=a/(a+b)2.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二)发病指标p951.发病率新病例用途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御措施的效果2.患病率新病例和旧病例用途:针对病程长的慢性病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依据患病率来合理地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三)死亡指标p971.死亡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2.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3.生存率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四)相对危险度p981.相对危险度(RR)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o)之比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意义: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没有关系<1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1表明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2.比值比OR要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何倩赵艳芳吴骋贺佳来源:《大学教育》2013年第07期[摘要]为研究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作用,选取中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的方式,比较思维导图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提高成绩。
[关键词]思维导图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7-0026-02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医学统计学也不例外。
但是教材一般按完整的知识体系、人为地按章节编写,这样便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使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信息加以归纳和综合,辅助人们思考复杂问题和表征信息的工具。
它通过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实现概念表征的可视化。
[1]这种可视化能够使使用者从一种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研究拟采用思维导图辅助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将主要的基本医学统计学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增加对医学统计学知识整体构架的把握,增强选择正确统计学方法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某高校五年制中医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2010级学生20名为思维导图组,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在课程学习中期和末期对所学内容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复习,理清知识构架;将2009级2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所用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卫生统计学》,授课均为36学时(6学时/周)的理论课和3学时的复习答疑课,最后进行课程考试。
(二)调查工具本研究收集两组学生课程笔试成绩,并在学习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1.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号、性别;2.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3.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4.思维导图组调查对于思维导图使用的相关情况。
医学统计学

实用文档
一、医学统计学的意义
3.统计学方法的特点: (1)用数量反映质量 1)体格检查(量血压、脉搏…) →个 体健康质量 2)考试分数→个体学习质量
3)期望寿命——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 4) 婴儿死亡率——反映卫生服务质量的指 标
1、研究单位(观察单位、unit)和 变量
(variable)、变量值(value of variable)
(1)、 研究单位(unit) :研究中的个 体(individual),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实用文档
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例如:研究7岁男孩身高的正常值范围
一
个人
一只眼睛
研究大学生视力
• 研究单位:一个人
• 变量:红细胞数
• 同质:同某地、同2002年、同成年男子、
同正常。
总体:1)某地所有的正常成年男子
年男子的
2)某地所有的正常成 红细胞数
实用文档
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1)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 研究单位数是有限的
• 例如:调查某地2002年正常成年男子的 红细胞数的正常值范围
第十一章 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十二章 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十五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十六章 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十七章 生存分析 第十八章 判别分析 第十九章 聚类分析 第二十三章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第二十四章 量表研制与量表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非常痛心地看到,因为数据分析的缺陷和错误,那 么多好的生物研究工作面临着被葬送的危险” 。
一毫升水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四、统计表的意义
清晰地展示数据的结构、分布和特征 方便阅读、比较和计算 研究论文中可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五、统计表的制表原则
重点突出:一张表,一个中心内容 表述清楚:主语与宾语的选择、位置的确定 简单明了:文字、数字、线条应尽量从简
频数(人数)
6. 统计地图(statistical map)
用不同颜色或花纹表示统计量的值在地理分 布上的变化,适合描述研究指标的地理分布
颜色选择最好与统计量数值增减的趋势一致, 如颜色由浅到深代表统计量数值的增加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1990-1999年某市鼻咽癌标化发病比的地区分布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1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横标目(单位)
图号 标 题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刻度
二、几种常用的统计图
1. 直条图(bar chart)
意义:等宽直条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值的 大小(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制图要求:纵轴必须从“0”开始;直条等宽、条间 距等宽;直条由高到低或按自然顺序排列;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绘制条图的注意事项 7
纵轴的刻度必须从“0”开始,
6
否则会改变各对比组间的
比例关系。
5
横轴各直条一般按统计指
4
标由大到小排列,也可按
3
事物本身的自然顺序排列。
2
各直条的宽度要一致,各 直条应有相等的间隔,其
1
宽度一般与直条的宽度相
0
医学统计学全科演示PPT

变量(variable)与资料(data)
观察或测量的个体(或观察单位)的某项特 征,称为变量。
如某地7岁儿童的身高、体重等。
变量值构成资料。如,一组病人的血压值
资料类型
计量资料: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有度量衡单 位,如血压、血糖等。百分率资料:减分率
计数资料:观察指标是定性的,如阴性、阳 性,有病、无病等。二分类、多分类
用于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可表明疾病的 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多 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常用的率
在临床实际中,要注意区分上 述四种常用率指标的含义,不 要混淆。
构成比(proportion)
说明某一事物的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或分布。
构 成 比 事 事 物 物 内 内 部 部 某 各 一 组 组 成 成 部 部 分 分 观 的 察 观 单 察 位 单 总 位 数 数 1 0 0 %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
68.27%
方差variance
方差:总体方差 ,2 样本方差S2
离均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即为方差。
n
(xi x)2
S 2 i1 (n 1)
标tion)
方差开方即为标准差 求方差后,量纲为原量纲的平方。 为使量纲恢复到原量纲,将方差开方,即为
标准差。 总体标准差 ,样本标准差S
纵坐标从-∞移到u所对应区域的面积为上图红 色区域面积的大小,这样一个区域的面积我们 用Ф(u)表示,可通过查标准正态分布曲线面积 分布表得到Ф(u)的大小。
u值查表所对应的面积是区间(-∞,u)所对应的 面积,即Ф(u)。
若u=-1.96,那么Ф(-1.96)则表示从-∞移到-
1.96所对应区域的面积,通过查标准正态分布 曲线面积分布表得到Ф(-1.96)=0.025
医学统计学学习笔记

医学统计学学习笔记第一章绪论冉美岭康复0931班学号09260431201、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概率论的原理和方法于医学科研和实践,研究医学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
统计方法的两个特点:用数量反映质量,利用样本推断总体。
2、医学统计学的意义:为了预防疾病,研究病因,促进健康,必须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透过偶然现象来探其规律性,得出科学推断。
3、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样本: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
5、描述总体特征的有关指标称为参数: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总体率等。
6、反映样本特征的有关指标称为统计量:如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率等。
7、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样本越大则抽样误差越小,越和总体的情况相接近,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越高,反之亦然。
8、随机化:是抽样研究和抽样分配时十分重要的原则。
具有代表性、随机性、独立性、可比性。
9、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度。
10、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①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②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没有度量衡单位。
③等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
1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①统计设计②搜集资料③整理资料④分析资料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分为两个方面:集中趋势、离散趋势2、频数表:是一种统计表:即同时列出观察值的可能取值及其出现的频数。
3、频数表的编制步骤:①计算全距R=X max—X min②确定拟分组数(k)和组距(i),根据全距的大小和组段数来计算组距i= R K③划分组段:划分组段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个组段应包括最小值,最后一个组段应包括最大值。
各组段只包含下限值但不包含上限值,故在列组段时只列出下限值,不列出上限值,但最后一个组段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封口,即要同时列出下限值和上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