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法律援助案例

合集下载

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3篇)

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弱势群体维权案案情简介:李某,一位年过六旬的农村老人,因土地承包问题与村集体发生纠纷。

李某多次向村集体寻求解决,但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无奈之下,李某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专业律师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发现村集体在土地承包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

律师代表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土地承包合同无效,并要求村集体返还李某的土地承包费用。

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判决村集体返还李某的土地承包费用,并确认土地承包合同无效。

案例分析:本案中,李某作为弱势群体,通过法律援助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案的胜利,彰显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二:农民工讨薪案案情简介:张某,一位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受伤,导致身体残疾。

由于施工单位未及时支付医疗费用和赔偿金,张某生活陷入困境。

张某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专业律师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

律师代表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施工单位支付医疗费用、赔偿金及拖欠的工资。

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判决施工单位支付张某的医疗费用、赔偿金及拖欠的工资。

案例分析:本案中,张某通过法律援助成功讨回了自己的工资,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本案的胜利,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案例三:妇女权益保护案案情简介:王某,一位已婚妇女,因家庭暴力问题与丈夫离婚。

离婚后,王某向丈夫索要抚养费,但丈夫拒不支付。

王某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专业律师为王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发现王某丈夫存在家庭暴力行为。

律师代表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丈夫支付抚养费。

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判决王某丈夫支付抚养费。

案例分析:本案中,王某通过法律援助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妇女权益的保护。

本案的胜利,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法律援助优秀案例(3篇)

法律援助优秀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XX市某镇居民李某,今年60岁,其妻子已故,育有一子一女。

李某因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难以自理。

然而,李某的子女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对李某的赡养问题意见不合,导致李某生活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李某向XX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二、案件经过接到李某的求助后,XX市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律援助律师王律师负责办理此案。

王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赡养纠纷案件,必须尽快解决,以免李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 调查取证王律师首先对李某的子女进行了调查取证,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和赡养意愿。

在调查过程中,王律师发现李某的女儿家庭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承担赡养责任,而李某的儿子家庭条件较差,赡养能力有限。

2. 劝解沟通王律师根据调查情况,分别与李某的子女进行沟通,向他们阐述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告知他们不履行赡养义务将承担的法律后果。

经过多次耐心劝解,李某的儿子表示愿意承担一部分赡养责任,但希望李某的女儿承担更多的赡养义务。

3. 调解协商在王律师的主持下,李某的子女进行了调解协商。

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李某的女儿承担每月2000元的赡养费,李某的儿子承担每月1000元的赡养费,并轮流照顾李某的生活起居。

4. 办理法律手续调解协议达成后,王律师协助李某的子女办理了赡养协议的法律手续,确保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三、案件结果在王律师的帮助下,李某的赡养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李某的子女履行了赡养义务,李某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

李某对法律援助中心和王律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案例启示1. 法律援助是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本案中,李某因家庭矛盾导致赡养问题无法解决,幸得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使其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2. 法律援助律师在办理赡养纠纷案件时,要注重调查取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

3.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子女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承担赡养责任。

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3篇)

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制度日益完善,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众多法律援助案件中,有一些案例因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而被誉为“优秀案例”。

以下是十大法律援助优秀案例,旨在为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提供借鉴,同时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二、十大法律援助优秀案例1. 案例一:李某讨薪案李某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因企业拖欠工资,李某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协助李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企业支付李某工资及赔偿金。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2. 案例二:张某追索抚养费案张某与妻子离婚后,妻子拒绝支付孩子抚养费。

张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妻子具备支付抚养费的能力。

最终,法院判决妻子支付张某孩子抚养费。

该案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3. 案例三:王某工伤赔偿案王某在一家建筑工地工作时,不幸受伤,企业拒绝支付工伤赔偿。

王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王某的受伤属于工伤。

最终,法院判决企业支付王某工伤赔偿金。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4. 案例四:陈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陈某居住在一家化工厂附近,因化工厂排放废气导致其身体健康受损。

陈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对陈某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

最终,法院判决化工厂支付陈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金。

该案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环境权益方面的作用。

5. 案例五:赵某非法集资案赵某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公安机关逮捕。

赵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为赵某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赵某无罪释放。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6. 案例六:孙某家暴案孙某的妻子长期遭受家庭暴力。

法律援助百优案例(3篇)

法律援助百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弱势群体权益受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积极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法律援助百优案例,以展示法律援助在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简介张某,男,45岁,农民,居住在某市某镇。

张某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张某在妻子去世后,为了抚养孩子,独自承担家庭重担。

然而,在妻子去世后不久,张某发现自己的妻子生前曾借给邻居王某一笔钱,至今未归还。

张某多次向王某催要借款,但王某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还款。

张某无奈之下,寻求法律援助。

三、法律援助过程1. 接受援助张某来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向工作人员详细说明了情况。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认为张某的权益受到了侵害,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决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2. 案件调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对张某提供的证据进行了调查核实,确认张某的妻子生前曾借给王某一笔钱,且王某至今未归还。

3. 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为张某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告知其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代为起诉鉴于张某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一名律师代为起诉。

律师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向法院提交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

5. 庭审辩护在庭审过程中,律师为张某进行了有力辩护,指出王某的行为已构成拖欠借款,要求法院判决王某归还借款。

6.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采纳了律师的辩护意见,判决王某归还张某妻子生前所借的借款。

四、案例评析1. 法律援助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本案中,张某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成员,通过法律援助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法律援助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本案中,张某与王某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避免了双方矛盾激化。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援助十佳精品案例(3篇)

法律援助十佳精品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下将介绍十个法律援助精品案例,以展示法律援助在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一:张某劳动争议案1. 案件概述张某原在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因公司经营不善被辞退。

张某认为公司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遂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2.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发现公司确实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律师协助张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3. 案件结果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张某的仲裁请求,公司支付了张某经济补偿金。

此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案例二:李某离婚纠纷案1. 案件概述李某与丈夫离婚,双方就财产分割问题产生纠纷。

李某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律师费用,遂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2.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根据李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财产分割方案。

律师协助李某与丈夫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3. 案件结果李某成功分割了夫妻共同财产,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案展示了法律援助在解决家庭纠纷、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作用。

四、案例三:王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1. 案件概述王某所在村庄附近的一家化工厂排放废气,导致王某及其家人身体健康受损。

王某向化工厂索赔未果,遂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2.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王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调查取证,收集了化工厂排放废气的相关证据。

律师协助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3. 案件结果法院判决化工厂赔偿王某及其家人医疗费用、误工费等损失。

此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护环境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的作用。

五、案例四:陈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1. 案件概述陈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对方驾驶员逃逸。

陈某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律师费用,遂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法律援助优秀案例汇总(3篇)

法律援助优秀案例汇总(3篇)

第1篇一、前言法律援助是国家对经济困难、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法律援助案例。

以下是对部分优秀法律援助案例的汇总,旨在展示法律援助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优秀法律援助案例汇总1. 案例一:农民工讨薪案案情简介:张某等50名农民工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工程完工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

在申请法律援助后,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介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最终使农民工顺利拿到了工资。

处理结果: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张某等50名农民工获得赔偿。

2. 案例二:未成年人受侵害案案情简介:未成年人李某在放学途中被一名男子抢劫,身受重伤。

李某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诉讼费用。

在申请法律援助后,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介入,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处理结果: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李某获得国家赔偿。

3. 案例三:妇女维权案案情简介:妇女王某因家庭暴力导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介入,为王某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其离婚并争取到子女抚养权。

处理结果:王某成功离婚,获得子女抚养权,身心得到恢复。

4. 案例四:残疾人维权案案情简介:残疾人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在申请法律援助后,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介入,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其获得赔偿。

处理结果:张某获得赔偿,生活得到改善。

5. 案例五:老年人维权案案情简介:老年人李某因赡养问题与子女产生纠纷,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介入,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其解决赡养问题。

处理结果:李某与子女达成赡养协议,生活得到保障。

6. 案例六:知识产权保护案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研发的软件被侵权,公司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帮助。

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介入,为科技公司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其维权。

处理结果:侵权方赔偿科技公司经济损失,并停止侵权行为。

十大优秀法律援助案例分析(3篇)

十大优秀法律援助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其合法权益。

本文选取了十个优秀的法律援助案例,旨在展示法律援助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成效,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借鉴。

二、案例一:张某某交通肇事案1. 案情简介张某某因驾驶车辆超速行驶,与前方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对方车辆严重损坏,对方驾驶员受伤。

事故发生后,张某某逃逸。

由于张某某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赔偿责任,对方家属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2.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张某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收集证据,证明张某某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实。

在律师的努力下,张某某被法院判决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案例评析本案例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律师通过法律援助,帮助张某某承担了应有的责任,维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二:李某某劳动合同纠纷案1. 案情简介李某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李某某的工资待遇。

然而,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李某某工资。

李某某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2.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李某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事实。

在律师的帮助下,李某某与公司达成和解,公司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3. 案例评析本案例反映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律师通过法律援助,帮助李某某维护了自身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四、案例三:王某某遗产继承纠纷案1. 案情简介王某某去世后,其子女因遗产分配问题发生纠纷。

其中一名子女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2.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在律师的努力下,法院判决申请人获得相应的遗产份额。

3. 案例评析本案例展示了法律援助在解决家庭纠纷、维护家庭和谐方面的作用。

律师通过法律援助,帮助申请人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促进了家庭和谐。

法律援助十佳经典案例(3篇)

法律援助十佳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张某与李某离婚纠纷案案情简介:张某与李某结婚多年,后因感情不和,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李某表示同意离婚,但双方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

张某因家庭经济困难,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为张某制定了详细的诉讼策略,并帮助张某收集相关证据。

判决结果: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并对财产进行了合理分割。

张某获得了应有的权益。

案例分析:此案中,张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诉讼费用,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援助,保障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二:王某与赵某劳动争议案案情简介:王某在赵某公司工作多年,后因公司拖欠工资,王某向赵某公司提出辞职。

赵某公司拒绝支付王某工资,王某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王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在了解案情后,帮助王某收集相关证据,并指导王某参加仲裁。

判决结果: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王某的仲裁请求,赵某公司支付了王某工资。

案例分析:此案中,王某因公司拖欠工资而遭受损失,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维护了王某的合法权益。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案例三:李某与某开发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李某购买某开发商开发的房屋,后因开发商未能按约定交付房屋,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在了解案情后,帮助李某收集相关证据,并指导李某参加诉讼。

判决结果:法院判决开发商支付李某违约金,并按照约定交付房屋。

案例分析:此案中,李某因开发商违约而遭受损失,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案例四:陈某与某医院医疗纠纷案案情简介:陈某在就医过程中,因医院误诊导致病情加重,陈某向医院提出索赔。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陈某提供法律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法律援助案例
曾某劳动争议案
【案件类型】民事
【案由】劳动争议
【办理方式】诉讼
【指派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浙江丹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艳辉
【案情简介】
曾某是从遥远的湖北省来温州谋生的务工人员。

自2011年9月13日开始,曾某便在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工作,职务为下料工。

2012年6月10日下午,曾某在下料车间操作切料机时,左手食指被切料机割伤。

2012年7月5日,经温州市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曾某为因工负伤。

2012年7月24日,经温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曾某因工致残等级为拾级。

其后,曾某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核算工伤待遇时,他发现了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自己本来能一次性享受4万元左右的工伤待遇,但他现在只能领到2万多元。

原来,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虽然给曾某办理了工伤保险,却不是按照他的实际工资收入缴纳工伤保险费,而是按照浙江省上一年度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60%的下限缴
费,因此,曾某只能领到2万多元的工伤待遇。

直到此时,曾某才得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此后,曾某多次与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协商工伤赔偿事宜均未果,遂于2012年10月17日向温州市鹿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要求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补足差额后支付各项费用共计6万余元。

仲裁庭经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已明确约定曾某的工资,曾某的实际月工资工资为2871元;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已为曾某办理了工伤保险,双方约定工资是1300元/月加计件工资,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以1786元基数为曾某缴纳工伤保险费,并不违法,不需补足工伤待遇差额。

其后作出了鹿劳仲案字(2012)第348号仲裁裁决书。

曾某对裁决不服,遂于2012年12月23日,向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申请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曾某的援助申请之后,特指派浙江丹华律师事务所陈艳辉律师承办此案。

陈律师接受此案后,首先与曾某本人进行了详细交谈,以对本案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

同时,因为本案已经过仲裁程序,双方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曾某实际工资水平是多少、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少交工伤保险费是否应补足待遇差额等问题。

援助律
师在分析案情之后认为,根据曾某与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曾某工资为基本工资1300元/月加计件工资,以及曾某的工资卡收入记录和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的工资明细表,可以得出曾某实际月平均工资为3135.6元。

因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少缴工伤保险费这一违法行为给曾某造成工伤待遇损失,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与曾某的工伤待遇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故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应补足差额后赔偿曾某。

所以,仲裁裁决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明显错误。

基于上述法律分析,陈律师在深入了解案情之后开始调查取证工作,先后调取了曾某的身份信息、暂住证、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企业工商登记信息、工伤认定表、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工资明细表、工伤待遇核定表、仲裁裁决书等证据材料。

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起诉书、证据清单,于2012年12月26日向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补足差额后支付曾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共计4万余元。

同时,为了曾某能早日享受工伤待遇,陈律师陪同曾某一起到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协商解决办法,但是,温州某鞋业有
限公司领导态度蛮横,对曾某及陈律师的协商要求根本不予理睬。

曾某与陈律师商量,鉴于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的态度,放弃和解的想法,通过法院诉讼程序维护权益。

2013年1月29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

庭审中,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辩称根据《劳动合同》曾某的基本工资是1300元/月加计件工资,曾某的实际月平均工资为2871元;双方约定的工资是1300元/月加计件,他们以1786元基数标准为曾某办理社保不存在违法行为,无需补足差额。

针对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的上述辩解,陈律师逐一进行了反驳。

他认为,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进行治疗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本案中,虽然曾某与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曾某工资为基本工资1300元/月加计件工资,但是,根据曾某的工资卡收入记录和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的工资明细表,可以确认曾某实际月平均工资为3135.6元;曾某受伤已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因工致残等级为拾级,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未按曾某月平均工资缴纳工伤保险,致使曾某不能按其工资标准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应由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补足差额。

法庭完全采纳了代理律师的意见,除认定曾某实际月平均收入3135.6元外,还认为温州某鞋业有限公
司未按曾某月平均工资缴纳工伤保险,致曾某不能按其工资标准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应由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补足差额。

2013年2月28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令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补足工伤待遇差额后支付曾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各项费用共计32504.1元,加上可直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956元,曾某实际可得到38460.1元。

宣判后,温州某鞋业有限公司未上诉,现判决已生效。

【案件点评】
这是一起很典型的企业选择性参保案例,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企业在为职工申报社保缴费基数时,故意选择较低的标准,与之挂钩的各项社保费用也大幅降低。

类似情况还有:企业故意不把奖金等纳入职工收入、办理工伤保险人数远远少于实际职工人数等。

本案中,被告企业明知受伤职工月工资为3135.6元,却故意按照上一年度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60%的下限缴纳工伤保险费。

陈律师正是发现了这一关键问题,搜集相关证据材料,据理力争,使得一审法院判决纠正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切实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陈律师认为,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违规企业不但要补足工伤待遇差额,还将被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社保费用,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企业的上述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自身也可能蒙受巨大损失。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企业将得不偿失,真是“弄巧成拙”!
沈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案件类型】民事
【案由】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办理方式】调解
【指派单位】温州市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浙江省高品律师事务所倪敏迅律师【案情简介】
2013年9月3日,倪某驾驶某小型越野客车从温州市鹿城区飞霞南路某地下停车库驶出,右转弯进入北侧道路。

突然车辆失控与前方停靠轿车发生碰撞,之后倪某采取措施不当,继续向前行驶并冲撞从此处经过的受害人沈某和6岁男孩。

沈某用身体护住男孩,男孩仅皮肤擦伤,而沈某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59岁。

事后,因沈某舍己救人之精神,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