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黄道婆课件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黄道婆-PPT课件

黄道婆-PPT课件
从这里你能看出少年时的黄道婆是 一个怎样的人吗?
黄道婆看到黎族人不仅棉花种的 好,而且纱也纺的好。他们织布的工 具轻巧,织的布又细又好看。于是, 黄道婆便认真向他们学习。不久,她 把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都学会 了。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衣食无忧, 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 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 百感交集。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黄 道 婆
-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 主要内容的方法。
黄道婆(约1245—?),又名 黄婆,我国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 技术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 神”。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 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 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 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 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 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 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 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
能纺三根纱的脚 踏车
什么也 没有
把花卉、鸟兽等各式 各样的图案织进物中
用槌击的大弓
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的松江乌泥泾布
乌 泥 泾 被
墓园
塑像追念
你对集体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
1、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 神的写法,写写自己身边的老师、同 学或亲人。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黄道婆课件.ppt

黄道婆课件.ppt

找出能够体现黄道婆无私奉献、勇于 革新的语句。
在家乡,黄道婆无私的向父老乡亲们 传授崖州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棉花产量 逐渐提高。她耐心地教人们用新式的工具 纺纱织布。(无私奉献)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她又潜 心研究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织工具,设计 出了一套轧籽、弹花、纺纱、织布的操作 方法。(勇于革新)
❖“虐待” 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公婆和丈夫对少年黄道 婆的残暴和狠毒。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 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 便决心冲出牢笼。”从这里你 能看出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是一个勇于反抗的人。
问:哪些句子能体现出黄道婆勇于反抗?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 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 第二部分(2-6)写黄道婆流落崖州并学 会了植棉和纺织技术,回到家乡向乡亲 们传授技术和改革工具的故事。
❖ 第三部分(7)写黄道婆去世后,人们 对她的纪念。
通过预习课文,你认为黄道婆是 一个怎样的人?
敢于反抗 热爱家乡(心系家乡) 无私奉献 勇于创新
黄道婆为什么离开家乡?
她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 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 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一点儿,公婆 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锁在柴房 里。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 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 牢笼。
她自立自强,勤奋。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衣食无忧,但是 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 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 交集。
①“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是什么意 思?
衣食无忧:指生活上很富裕,没有什么忧 虑。
百感交集:指种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 感慨无比。
②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呢? 1.童年经历的不幸。 2.思念家乡。 3.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

11黄道婆课件

11黄道婆课件

发现了吗?
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 要内容 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 方法? (重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 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阅读课文,思考: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 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黄 道 婆
黄道婆的相关资料 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 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 (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 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 (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 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 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 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 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 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 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 和松江布。
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1、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 神” 。 2、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 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 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3、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 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 4、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 追念。 连起来读一读!
黄道婆是中国历 史上著名的“棉 神”。她不堪忍 受封建家庭的压 迫而流落崖州, 并向当地的黎族 人学习植棉方法 和纺织技术。 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 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 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1989年发行的纪念币 松江布—带绘画的织布
黄道婆塑像
yáo 歌谣 nüè 虐待
Hale Waihona Puke tǒng 筒子 lèi 劳累
xí 童养媳 qiáocuì 憔悴
tào 整套 huì

11 黄道婆_课件

11 黄道婆_课件

顽强意志和坚定的生活信念。 了黄道婆的——————————————— —。
(3)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
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 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百感交集指——————————,她想到 家乡的贫穷的时候可能会——————,想到 家乡种棉方法,纺织技术很落后时,她可能会 ——————想到家乡人民劳作很艰辛时,她 可能会————————。由此看出她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各种各样的感触交汇在一起
(4)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又 潜心研究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织工具, 设计出一套轧籽、弹花、纺纱、织布的 操作方法。
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说明黄道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人。
2---6自然段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
11
黄道婆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读一读
民谣 效率 虐待 花卉 劳累 赢得 憔悴 功绩
举目无亲 衣食无忧 百感交集
这首歌所唱的“黄婆婆”便是历史 上著
特定称谓
名的“棉神”黄道婆。引号表示 ________。 这一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
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这句话体现了黄道婆是一个—————— ————————————的人。
勇于反 抗 压 迫
(2)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道婆 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 抬起 举目无亲,举的意思是————,本课指—— ——————————————。这句话体现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织工具,设计出一套轧籽、 弹花、纺纱、织布的操作方法。
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退、危”等 9 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地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
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地“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
料地兴 趣。
5、
由郑海娟老师撰写)
(以上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 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 心 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 做。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 人以 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 哲理。 “识字 4”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 成语 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 有限的 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 联系的, 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 树》、 《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 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 读故事, 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 的道理。还 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 道理与自己和 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 质疑、讨论、 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知识面很光,希望你们能帮他们出个主意,介绍一些好去处, 你们愿意帮忙
吗?
2、 自由组团,分组练说。 1、学生根据风景名胜的不同,自由组成“旅游团”,颁发“导游证 ” 2、以《欢迎您来到 》为题,每组介绍一个景点。 3、小组成员轮流当导游,介绍景区内的不同景点。 4、导游随时接受提问 。 3、 全班合作交流

五年级语文s版11《黄道婆》ppt

五年级语文s版11《黄道婆》ppt

超越自我 百流归宗
下面进行攻防打擂请阅读组派出代表提问展示组。
1、攻防打擂 2、谈收获
了解我国各行业的鼻祖
木匠业鼻祖--鲁班;酿酒业鼻祖--杜康 :中医药鼻祖--华佗;茶叶鼻祖-陆羽 ; 染纺业-葛洪;造纸业-蔡伦; 章回小说-罗贯中;京剧-程长庚; 棉纺织业祖师---( )

tán (
) )

dàn ( bāo (
ying (






入情入境 层次分明
第一部分(1):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棉神”。 第二部分(2~6):讲黄道婆在崖州学习了 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后,晚年回到家乡传播 所学,并改革了纺织工具。 第三部分(7):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 功绩的追念。
【字词训练营 人人当英雄】
检测:
yáo tǒng xí nǜe lèi
歌()
huì
竹() ( )妇
jì xiào lǜ yí ng
( )待

劳( )
tào
花()
qiáo cuì
功() ( )得 ( )步 手( ) ( )


yà (


céng (
zēng ( yīng 应
) ) ( )

zhá (
纺织品图案
什么也没有
把花卉、鸟兽等各 式各样的图案织进 织物中
原来 轧棉籽 弹棉花 的工具 用手剥 用手拨的 小竹弓 只纺一根 纱的手摇 车 什么也 没有
创造、改进 制造轧车,不用 手剥 用槌击的大弓 能纺三根纱的脚 踏车
纺织工 具
纺织品
把花卉、鸟兽等各 式各样的图案织进 物中

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黄道婆PPT课件》

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黄道婆PPT课件》

2.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
(1)童年经历的不幸
(2)思念家乡 (3)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热爱家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 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 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 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 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 故乡。
当黄道婆逝世后,人们是怎么纪念她的呢?
凑钱公葬她;建造了一座祠堂; 重修她的坟墓;种树、见墓园; 北京博物馆里陈列她的塑像和松 江布。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劳累
tàbù
憔悴
huāhùi
手套
shūyíng
效率
gōngjì
踏步
yàzǐ
花卉
cítáng
输赢
功绩
轧籽
祠堂
欲哭无泪: 想哭却没有眼泪。比喻无奈,有苦说不出。 远道而来:从很远的地方赶来。 应运而生: 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举目无亲:抬头观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或
孤单无依。
百感交集: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
“牛马不如”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她从小做童养媳(xí ),受到公婆和丈 夫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 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 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锁在柴房里。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 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勇于反抗
逃到崖州之后,黄道婆的境况如何?用文中 的词语回答。
自学目标 1.初读课文,画出新字词,标出自然段。
思考:课文讲述了黄道婆的什么故事?为什
么在北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黄道婆的塑像和 杜江布?

黄道婆ppt课件

黄道婆ppt课件

传授技术 无 私奉献
后来,为了进一步 提高工作效率,她 又潜心研究并创造 出更先进的纺织工 具,设计出一套轧 [yà]籽、弹花、纺 纱、织布的操作方 法。

勇于革新
原来 轧棉籽 弹棉花 的工具 用手剥 用手拨的 小竹弓 只纺一根 纱的手摇 车 什么也 没有
创造、改进 制造轧车,不用 手剥 用槌击的大弓 能纺三根纱的脚 踏车
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的词语。 牛马不如 举目无亲、衣食无忧 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 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 2、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把花卉、鸟兽等各式 各样的图案织进物中
纺织工 具
纺织品
用槌击的大弓
图案精美,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艳丽的松江乌泥泾布
乌 泥 泾 被
墓园
黄道婆塑像
塑像追念
• 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 ①黄道婆无私奉献、勇于革新的精神让人敬佩。 • ②学习黄道婆面对虐待、压迫勇于反抗的精神。 • …… • ……
阅读课文,思考: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 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她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 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 度,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一点儿, 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锁 在柴房里。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 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 冲出牢笼。
黄 道 婆
读一读:
yáo tǒng xí nǜe lèi
歌谣
huì
竹筒

媳妇
yí ng
虐待

劳累
tào
花卉 憔
qiáo cuì
功绩 悴 效
赢得 率
踏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页/共28页
•“虐待” 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公婆和丈夫对少年黄道婆的 残暴和狠毒。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 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 出牢笼。”从这里你能看出黄道婆 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9页/共28页
• 于是,半夜里,她设法逃出家门,躲到一条海船上,随船漂泊,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 坚强勇敢
第2页/共28页
黄道婆简介
黄道婆简介
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 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 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 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 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 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 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 和松江布。在黄道婆的故乡 乌泥泾,还有上海,至今还 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 二匹布”的民谣。
•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 工作效率,她又潜心研 究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 织工具,设计出一套轧 [yà]籽、弹花、纺纱、 织布的操作方法。
• 勇于革新
第17页/共28页
勇于革新
原来
创造、改进后
轧棉籽 弹棉花的工具
纺纱工具 纺织品图案
用手剥
制造轧车,不用手剥
用手拨的小竹弓
用槌击的大弓
只纺一根纱的手摇 车
第19页/共28页
墓园
第20页/共28页
第21页/共28页
第22页/共28页
第23页/共28页
❖为什么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要陈 列黄道婆的塑像和松江布?
❖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黄道 婆的塑像和松江布,主要是为了记 念她的功绩,以供后人瞻仰,要学 习革命先辈的创新精神,为后人谋 福利。
第24页/共28页
第10页/共28页
到了崖州之后,黄道婆的境况如何?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举目无亲 衣衫褴褛 面容憔悴 黄道婆是如何想的呢?又是如何做的 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第11页/共28页
• 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 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 定能够活下去Βιβλιοθήκη 什么也没有能纺三根纱的脚踏车
把花卉、鸟兽等各式各 样的图案织进织物中
第18页/共28页
当黄道婆去世后,人们是怎么纪念她的?
一是当地人民追念她的功绩,凑钱公葬她; 二是建造了一座祠堂纪念她,题名“先棉祠”; 三是解放后,重修了她的坟墓,种了树,建了 墓园; 四是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陈列了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以供后人瞻仰。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第1页两/共28匹页 布。
黄道婆(约1245—?), 又名黄婆,我国宋末元初著 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是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棉神”。松 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 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 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 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 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 得纺织技术。1295—1296 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 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 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衣食无忧,但 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 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 便百感交集。
①“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是什么 意思?
衣食无忧:指生活上很富裕,没有什么
忧虑。
第14页/共28页
②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呢? 1.童年经历的不幸。 2.思念家乡。 3.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 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 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③从中可以看出黄道婆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15页/共28页
• 在家乡,黄道婆无私地 向父老乡亲们传授崖州 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 棉花产量逐渐提高。她 耐心地教人们用新式的 工具纺纱织布。
• 传授技术 无私奉献
第16页/共28页
第26页/共28页
11、黄道婆 (“棉神”)
• 冲出牢笼 • 学习技术 • 毅然回乡 • 传授技术 • 革新工具
敢于反抗 勤奋好学 热爱家乡 无私奉献 勇于革新
• 陈列塑像
第27页/共28页
谢谢大家观赏!
第28页/共28页
第3页/共28页
读生字词:
yáo
tǒng xí
nǜe
lèi
歌谣
竹筒
媳妇
虐待
劳累
花卉 huì功绩 赢得jì 踏步yíng 手套 tà
tào
憔悴
效率
qiáo cuì xiào lǜ
第4页/共28页
初读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课文讲述的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 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 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 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 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 她。
第6页/共28页
通过预习课文,你认为黄道婆是一 个怎样的人?
敢于反抗 热爱家乡(心系家乡) 无私奉献 勇于创新
第7页/共28页
黄道婆为什么离开家乡?
她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 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黄道婆织 布的速度慢了一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 毒打了一顿,锁在柴房里。年幼的她欲哭 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 便决心冲出牢笼。
• 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 ①黄道婆无私奉献、勇于革新的精神让人敬佩。 • ②学习黄道婆面对虐待、压迫勇于反抗的精神。 • …… • ……
第25页/共28页
课后作业
• 1、积累文中的词语。 • 2、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牛马不如 举目无亲、衣食无忧 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 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
第5页/共28页
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第一段(1):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 第二段(2~4):讲黄道婆无法忍受公婆与丈夫的 虐待,逃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百姓 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 第三段(5~6):在家乡,黄道婆无私地传授植棉 技术、革新棉纺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 第四段(7):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 念。
• 自信、自强、自立
第12页/共28页
• 当时,崖州盛产木棉,当地的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都比较先进。黄道婆 看到黎族人不仅棉花种得好,而且纱也纺得好。他们织布的工具轻巧, 织的布又细又好看。于是,黄道婆便认真向他们学习。不久,她把一整 套植绵方法和纺织技术都学会了。
学习技术 勤奋好学
第13页/共2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