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论文
太阳能供暖毕业论文

太阳能供暖毕业论文Jiangxi SoSan 册 Techno0o 阳 Inxittut^太阳能供暖毕业设计(论文)姓名:X22S 系部:新能源应用工程系 专业:光热技术及应用 指导老师:"X二零一三年十月注曲太盟能科按耶业学院SETI【摘要】随着节能设计意识的不断提升,太阳能建筑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逐渐成为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途径。
鉴于此,本文结合某髙层住宅供热水系统设计实例,设计时采用太阳能与各户燃气热水器辅助加热供水方式,通过节能效益分析,得出该供热水系统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实用性,同时通过该实例探讨了该供热水系统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系统设计1、概述 (3)2、工程介绍 (4)3、设计参数 (4)4、计算集热面积 (4)5、画供热系统原理图 (5)6、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 (7)7、太阳能供暖系统结构介绍 (9)总结 (11)参考文献概述太阳能将经过3个阶段,最后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目前已基本完成第1个发展阶段,正在迈向第2个阶段,并为向第3个阶段发展在技术和经济上积蓄力量。
第1阶段是以非聚光的平板型集热器为主,包括非聚光的密排式真空管集热器。
第2阶段,近年已开始,其主要标志是太阳能采暖开始被人们重视, 太阳能发电开始走向较大规模的示范。
第3阶段,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将有更大的发展,太阳能发电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很大比重,太阳能成为主要能源之一,太阳能发电与常规能源相比,已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竞争力。
我国建筑能耗己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其中炊事、热水占有相当比例。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高度重视。
在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该项目采用太阳能与各户燃气热水器辅助加热供水方式,单户计量收费方式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
太阳能与热泵结合供热采暖工程研究 郝俪娟

太阳能与热泵结合供热采暖工程研究郝俪娟摘要:当今时代,全球化特征愈加明显,中国进入了转型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不仅要加快我们的经济建设,同时还要抓我们的生态环保建设。
但这不仅是中国在行动,事实上全球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发展低碳经济,注重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开发。
尤其是现在因为全球的能源储存都比较紧张,尤其是化石燃料更是不断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无疑是我们现在能够开发并使用的新能源之一。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供热采暖引言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问题已不断引起各国的重视,其中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近年来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
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政策,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
在建筑行业中,太阳能由于其取之不尽、廉价、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1太阳能热泵结合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太阳能热泵系统,是通过系统辅助装置利用太阳能的热泵系统。
太阳能热泵主要被应用于建筑供暖领域,同时也包括企业或工厂用热需要。
目前太阳能热泵系统技术由于系统灵活、利用性能较强,同时具备较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未来的商业发展中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热泵遵循的是卡诺循环原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有双泵系统的支撑,因此能实现持续供热,系统更加稳定。
在有太阳辐射的情况下,可进行能源的直接利用;在无直接太阳辐射的情况下,可通过系统转换为空气能热泵进行制热。
太阳能热泵中的制冷剂工质,吸收太阳能与空气能后,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放热,再通过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对冷凝液进行降压降温并蒸发。
在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运行中,不断将太阳能与空气能循环利用,是当下供暖系统研发中的重要技术。
2太阳能热泵复合系统2.1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因为太阳能不是全天不间断的,因为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在出现各种情况以后,该系统还能够实现供暖。
热泵热水机组研究的论文[共五篇]
![热泵热水机组研究的论文[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09e3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1.png)
热泵热水机组研究的论文[共五篇]第一篇:热泵热水机组研究的论文摘要:复合低温源热泵热水机组是利用空气、太阳辐射能等作为低温热源,制取热水的装置。
介绍了该机组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进展,本文分析了所研制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结构、特点及其测试结果。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低温源热泵热水机组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和节能的优点,将成为中小型热水供应系统的有很强竞争力的选择方案之一关键词:复合低温源热泵热水机组市场潜力应用前景0研究背景传统的生活用热水装置通常采用电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或家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及太阳热水器等。
这些装置的热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耗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
太阳热水器初装费用较高,且受气候及安装条件的影响。
热泵能够实现热量由低温向高温的传输,性能系数高。
因此,作为热水制备装置,热泵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热泵是通过做功使热量从低温的介质向高温介质流动的装置。
热泵与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区别只在于应用的目的不同:制冷机的目的是从低温热源除去热量,或称得到冷量,如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等;通常称的热泵则以得到较高温度的热量为目的。
但如何利用这一技术制取热水,尤其是如何利用空气与太阳辐射作为复合低温源来制取热水,还是一项有待开发和完善的技术。
复合低温源热泵热水机组是利用空气、太阳辐射能等作为低温热源,通过机械做功将这些低温源的热量传输到热水换热器,制取40℃~60℃的热水,其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简称COP值)可达到4以上,即制取相同的热水,其耗电量仅是电热水器的1/4。
复合低温源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热泵的COP值,扩大其使用范围和区间。
复合低温源热泵热水机组可克服电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及电热水器等能效低、污染重的缺陷,效率大大提高。
因此,这一技术节能、环保效益显著,利用再生能源,是能源转换及传输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及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
热泵的理论基础起源于19世纪关于卡诺循环的论文。
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实现供暖和制冷

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实现供暖和制冷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太阳能热泵就是利用太阳能来实现供暖和制冷的一种环保技术。
它与传统的取暖和制冷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如高效能源利用、低运行成本和减少碳排放等。
本文将对太阳能热泵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太阳能热泵的原理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通过热泵循环原理实现供暖和制冷。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太阳能集热器、热泵压缩机和热泵蒸发器。
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热泵压缩机将低温的太阳能热量提升到高温,用于供暖。
热泵蒸发器则用于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实现制冷效果。
二、太阳能热泵的应用太阳能热泵广泛应用于居住和商业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领域。
对于供暖,太阳能热泵可以利用太阳能的热量加热水,然后通过水循环将热量传递到房间内部,实现供暖效果。
对于制冷,太阳能热泵则可以逆转工作原理,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实现降温和除湿的效果。
三、太阳能热泵的优势太阳能热泵相比传统的取暖和制冷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能源利用: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泵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能量,节约能源消耗。
2. 低运行成本:太阳能热泵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其主要能源来源来自太阳,无需额外的能源投入。
3. 环保节能:太阳能热泵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4. 适用性广泛:太阳能热泵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供暖和制冷需求,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实现高效运行。
5. 可持续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源源不断的能源,可以持续供给太阳能热泵系统,实现可持续供暖和制冷。
四、太阳能热泵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太阳能热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太阳能热泵具有适用性广泛、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太阳能热泵的效率和性能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其在未来市场的发展。
热泵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热泵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热泵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我国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热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热泵技术的发展历程热泵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空调制冷技术逐渐发展成为涵盖热水供应、供暖、制冷、烘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技术。
我国热泵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热水供应、供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热泵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1. 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低温热源,通过吸收热量,将其传递到高温热源,从而实现热量的转移。
空气源热泵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
2.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作为热源,通过热交换器将地热能转移到室内或室外,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
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3. 水源热泵:利用地表水、地下水或工业废水等作为热源,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转移到室内或室外,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
水源热泵具有节能、环保、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部件,将低温热源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实现热量的转移。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是衡量热泵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三、热泵的应用领域1. 热水供应:热泵热水器已成为家庭、酒店、宾馆等场所热水供应的主要设备。
2. 供暖制冷:热泵空调系统在建筑供暖、制冷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 农业烘干:热泵烘干设备在农产品、木材等烘干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4. 工业应用:热泵技术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工业余热回收、制冷剂替代等。
四、我国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热泵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热泵产业健康发展。
2. 技术创新:我国热泵技术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毕业论文-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分析

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分析摘要能源需求量的逐渐提高促使我国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
一方面随着各项能源开采工作力度的持续强化,能源储备量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工业建设不再是能源的唯一需求主体,民众对于能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对过度的使用常规能源使得环境的污染越发的加重。
社会要想能够长期处于发展状态,必须要对当下能源问题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
太阳能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不但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在能源使用方面的压力,还能够进一步强化我国经济建设的强度,对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以太阳能采暖技术为例,通过对其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研究,细致探讨了太阳能采暖技术,为其进一步的推广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从而分析了太阳能采暖的发展途径,可以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关键词:太阳能采暖系统;经济性;发展途径ABSTRACT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prompted the country into the serious energy crisis. On the one hand, as the energy mining effort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energy reserves are dwindl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is no longer the only energy demand, people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requirement of energy. As a result of excessive use of conventional energy mak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reasingly worse. Society to be able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must be solved in energy problems of the pres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Solar energy as a new kind of energy,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ressure in terms of energy use in China, will also be able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and introduces the design schem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solar heating system in detail, and explor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lar heating.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way of solar heating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atisfy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quirements.Key words: solar heating;system economy;development approach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的目的 (1)(二)研究的意义 (1)(三)我国太阳能采暖发展现状 (2)二太阳能采暖系统 (3)(一)太阳能集热器 (3)1平板集热器 (3)2聚光集热器 (5)(二)太阳能采暖 (6)1被动式太阳房 (6)2主动式太阳房 (7)(三)辅助热源 (8)(四)太阳能蓄能采暖介绍 (8)1当天蓄能采暖 (8)2周蓄能采暖 (9)3跨季蓄能采暖 (9)三主动式太阳房相关计算 (10)(一)主动式太阳房供暖热负荷的确定 (10)(二)主动式太阳房每日耗热量计算 (10)(三)主动式太阳房水箱确定 (11)四太阳能采暖的经济性分析 (12)五太阳能采暖产业发展途径 (15)(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5)(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5)(三)完善产业体系 (16)六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插图与附表清单图1-1 典型的平板集热器 3 图1-2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4 图1-3 典型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5 图2-1 被动式太阳房示意图 6 图2-2 鼓形罐墙结构示意图7 图2-3 无辅助锅炉的主动式太阳房7 图2-4 带辅助锅炉的主动式太阳房8 表3-1 建筑物热指标推荐表10 表3-2 北京辐射量统计表10 表3-3 方案对比表13一绪论(一)研究的目的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新型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

运行时 间
受到较强的太 阳光照和较小 的太 阳入射角 ,因 此 光 伏 电池 能 在 早晨 和 中午 时分 吸 收 更 多 的 能 量并因此增加温度 。同时,午后较高 的空气温
图 4 测 试 日太 阳辐 射 强度 与 空 气温 度 的 记 录
度阻止 了模块 向周遭环境散发更多 的热量 ,故
有 实际应用价值 。
1 概
述
建筑 的太 阳能应用技术,为未来商务区楼 宇建 设提供 以太阳能光 电光热利用为主的多元化新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 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能源集成应用 的技术提供基础应 用和示 范。 泛 ,其 中以太阳能光热光 电技术相对成熟。 由 于受能量转换特 性的限制 ,传统太阳能光 电系 统 的实际能量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一般只有入
减弱 了午 后温度 下 降 的速 度 和两 者之 间 的温 通过观察平均误差可知模拟 与测试结果具有 良 差 。以上原因也能解释玻璃盖板 的温度变化情 好 的一致性 ,其分别是玻璃盖板处 1 . 7 %, 光伏 况 。另外因为热泵压缩机 间隙性运行来控制蒸 层 1 . 8 %, 热管处 3 . 5 %, 热泵蒸发器处 1 0 . 1 %, 发温度 ,玻璃盖板温度变化 的节奏也略异于瞬 以及 水箱水温 处 1 . 8 %。同 时玻璃 盖板 、光伏 时太阳辐射强度与空气温度 的温度波动 。 压 层 、热管 和热泵 蒸 发器 的温度 具有 相似 的 3 . 2 . 2 光电输 出与模块产 电效率
5 2 . 6 ℃ ,其平均数值约为 4 0 . 7 ℃,早晨环境温 度 与热管的温 差约为 2 ~ 5 ℃,中午时分达到 最大值 6 ℃ 。这是 因为在早晨和 午后 ,系统接
09: 00 1 0 O 0 1 1: 0 0 l 2: 0 0 l 3∞ l 4: 0 0 l 5 : O 0 l 6 : O 0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优化研究

图1 空气热源泵运行情况图
(3)节能分析。
室温控制模式下,空气源热泵的运转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当在夜间低温环境下运行时,空气源热泵的的瞬时制热量平均值约为9.63kW。
在时间控制模式下,由于可以人为的选择合适的运行时间,可以避免长时间的低温制热情况,其瞬时制热量平均值可以达到12.28kW。
可以看出时间控制模式下的空气源热泵工作效能远远高于室内控制模式下。
上述工作效率差异,在平均温度低于-20℃的严寒环境下体现的更为明显。
为了更为深入的对比两种控制方式在节能方面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实验,在平均气温-23℃的环境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探析
【摘要】热泵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节能型空调制冷供热技术,把热泵技术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结合可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
泵系统性能,同时解决全天候供热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太阳能热泵正日益受到重视。
文章分析了太阳能热泵的技术原理和特点以及在提供热水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供热
1 太阳能热泵技术原理及其特点
热泵是一反向使用的制冷机,与制冷机所不同的只是工作的温度范围。
蒸发器吸热后,其工质的高温低压过热气体在压缩机中经过绝热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后,经冷凝器定压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放出工质的气化热等,与冷凝水进行热交换,使冷凝水被加热为热水供用户使用),液态工质再经降压阀绝热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定压吸收热源热量,并蒸发变为过热蒸气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将热源的热能传递给冷凝水。
太阳能热泵一般是指利用太阳能作为蒸发器热源的热泵系统,区别于以太阳能光电或热能发电驱动的热泵机组。
它把热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可同时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泵系统性能。
集热器吸收的热量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在阴雨天,直膨式太阳能热泵转变为空气源热泵,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作为加热系统的辅助热源。
因此,它可全天候工作,提供热水或热量。
1.1 太阳能热泵的分类
根据太阳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的组合形式,可分为直膨式(direct-expansion soalar assisted heat pump,dx-sahp)和非直膨式。
在直膨式系统中,太阳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即制冷工质直接在太阳集热器中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得到蒸发。
在非直膨式系统中,太阳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分立,通过集热介质(一般采用水、空气、防冻溶液)在集热器中吸收太阳能,并在蒸发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或者直接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需要预热的空气或水。
根据太阳能集热环路与热泵循环的连接形式,非直膨式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双热源式。
1.2 太阳能热泵的技术特点
太阳能热泵将太阳能利用技术与热泵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特点[4]:
1.2.1 同传统的太阳能直接供热系统相比,太阳能热泵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采用结构简易的集热器,集热成本非常低。
在直膨式系统中,太阳集热器的工作温度与热泵蒸发温度保持一致,且与室外温度接近,而非直膨式系统中,太阳能集热环路往往作为蒸发器的低温热源,集热介质温度通常为20℃~30℃,因此集热器的散热损失非常小,集热器效率也相应提高。
有研究表明,在非寒冷地区即使采用结构简单、廉价的普通平板集热器,集热器效率也高达60%~80%,甚至采用无盖板、无保温的裸板集热器也是可以的。
1.2.2 由于太阳能具有低密度、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常
规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往往需要采用较大的集热和蓄热装置,并且配备相应的辅助热源,这不仅造成系统初投资较高,而且较大面积的集热器也难于布置。
太阳能热泵基于热泵的节能性和集热器的高效性,在相同热负荷条件下,太阳能热泵所需的集热器面积和蓄热器容积等都要比常规系统小得多,使得系统结构更紧凑,布置更灵活。
1.2.3 在太阳辐射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太阳能热泵往往可以获得比空气源热泵更高的蒸发温度,因而具有更高的供热性能系数(cop可达到4以上),而且供热性能受室外气温下降的影响较小。
1.2.4 由于太阳能无处不在、取之不尽,因此太阳能热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受当地水源条件和地质条件的限制,而且对自然生存环境几乎不造成影响。
1.2.5 太阳能热泵同其它类型的热泵一样也具有“一机多用”的优点,即冬季可供暖,夏季可制冷,全年可提供生活热水。
由于太阳能热泵系统中设有蓄热装置,因此夏季可利用夜间谷时电力进行蓄冷运行,以供白天供冷之用,不仅运行费用便宜,而且有助于电力错峰。
1.2.6 考虑到制冷剂的充注量和泄漏问题,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一般适用于小型供热系统,如户用热水器和供热空调系统。
其特点是集热面积小、系统紧凑、集热效率和热泵性能高、适应性好、自动控制程度高等尤其是应用于生产热水,具有高效节能、安装方便、全天候等优点,其造价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相当,性能更优越。
1.2.7 非直膨式系统具有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应用范围广等
优点,适合于集中供热、空调和供热水系统。
易于与建筑一体化。
2 太阳能热泵与建筑结合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和建筑节能的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全天候供热”已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议题。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就是把太阳能产品作为建筑部件安装,使其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建筑美学要求,并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以减少建筑能耗对常规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比例,并提高常规能源利用率。
由于太阳能热泵具有集热效率高、供热性能系数高、形式多样、布置灵活、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要求。
由于太阳能具有低密度、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常规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很难满足“全天候”的要求,为满足“全天候”的要求,常规方法是采用电加热或燃气加热为辅助热源,但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且消耗了大量优质能源,而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就能较好地解决“全天候”的问题。
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泵主要应在公共建筑物上,例如,北京奥运村和奥运场馆的生活热水和加热的能量都采用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
3 太阳能热泵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太阳能热泵的发展和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投资经济性。
能源结构和燃料价格直接影响太阳能热泵的经济性,例如,我国西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较低的燃
料价格必将影响太阳能热泵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太阳能热泵系统初投资偏高也是影响其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性能可*性。
各种类型的太阳能热泵性能有待提高,要使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达到投资运行最佳效益,要将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既要考虑系统性能又要考虑建筑美观,要实行智能化控制,这需要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人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3.3 公众对这一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在我国制约太阳能热泵应用的主要障碍是系统初投资较高以及政府、建筑设计人员和公众对这一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太阳能热泵将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发展。
4 小结
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的主要来源,是无穷无尽无公害的洁净能源,也是21世纪人类最有希望的能源。
我国地域辽阔,年日照时间大于2000h的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处于利用太阳能较有利的区域内。
太阳能热泵技术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热泵技术有机的结合,具有集热效率高、供热性能系数高、形式多样、布置灵活、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能较好地解决“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全天候”的问题。
太阳能热泵技术将在太阳能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