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PT复旦大学版

课堂小讨论:
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关系?
二、行政组织制度: 机构改革与转变职能
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上下多级政府: 国务院 省、直辖市、自治区 (较大的)市、自治州、直辖市辖区 县、自治县、 (较大的)市辖区、市 乡、民族乡、镇
年份(年)
课堂小讨论:
如何看待国务院机构增减曲线图?
力学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动都来自于力的作用
膨胀力
博奕 精简力
为何膨胀? 膨胀力(三股):
①社会公共事务增长
②全能政府观念与体制
③机构内在膨胀力 (帕金森定律:无事忙、 找下手)
为何精简?精简力(四股):
①降低行政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②下放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权限 ③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讲 选举制度
一、 民主与选举 二、 原则与国情 三、实际运作中的几个难点 四、课堂大讨论之二:中国搞不搞竞选? 五、人大制度与选举制度的实践及其前景
一、民主与选举
有选举不一定有民主,有民主一定有选举 民主就是选举?
选举是权力委托的行为,是国家机关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是代议民主政治的基础
选举的适用范围:
适度加快
三情依据:世情-国情-区情
第四讲 政党制 度
一、民主政治与政党 二、我国为何选择现行的政党制度? 三、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运行及前景 四、党政关系问题
课堂大讨论之三:“党政合一”还是 “党政分 开”?
五、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请进来”)
一、民主政治与政党
1、政党是国际、世界现象 2、现代政党与民主政治几乎同步发展
兼兼
兼,又不兼
权力、机构、 人员“三合为一”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I 宪法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实行的。
一、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2、人民民主专政3、社会主义制度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5、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6、民主集中制7、武装力量属于人民8、依法治国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思想和言论自由权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6、通信自由7、批评和建议权8、要求国家赔偿权9、劳动权10、福利权11、受教育权12、学术和创作自由权13、男女平等14、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15、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6、公民有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二、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实施制度(一)宪法解释制度(二)宪法修改制度(三)宪法实施监督制度II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二、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三、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和组织原则(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二)组织原则四、党的组织机构(一)党的中央领导机关1、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总书记、中央军委和书记处(二)党的地方领导机构(三)党的基层组织(四) 党组(五)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五、党员六、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主要体现在:第一,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
第二,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第三,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
第四,组织和动员社会。
第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III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10章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基本国策

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国的政党制度与民主党派
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 政治协商的两种方式: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资源状况和人口政策
紧张的资源状况与人口政策 Nhomakorabea计划生育政策全面两孩
中国的环保政策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及努力
复习
1. 2.
3.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你理解中国国家机构了吗?和贵国有什么 不同? 请简单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 中国的资源状况和人口政策有什么关系? 最近有什么新的人口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 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 各界代表人士协商。
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八个民主党派:
民革 致公党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台盟
九三学社
无党派人士
中国的行政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
– 图10-7 中国国家机构示意图
地方行政区划分
– 图10-8 中国行政区划图 – P.152 四张表
第十章 当代中国的政治 制度及基本国策
中国的选举制度及其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选举制度是指各级人民
代表的选举、选择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
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 PPT

4.概而言之,有三种意义上的“行政” 广义的行政,即管理; 中义的行政,即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 狭义的行政,指除立法、司法机关以外的国家行政机关对社
会事务的管理。
本章学习采用狭义的“行政”,为了强调其国家属性,故前 置“国家”两字。
5.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 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它是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 是国家职能两重性的具体体现。
动沿着正规化道路推进。
3.严重破坏阶段(1966年至1976年) (1)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国家行政制度造成
了严重的破坏。 (2)在中央,“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一度凌驾于最高国家行政
机关之上,使国务院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3)在地方,“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
5.1992年以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展,转向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现代学术界,一般将“行政”定位于国家对社会事务的 管理。
3.马克思对“行政”的定义: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该定义明确了: 第一,行政是一种国家活动,而不是个别人或一般社会
组织的行为,这就使行政区别于企业管理、商业管理等 非国家的管理活动; 第二,行政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这就使国 家行政区别于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活动。
积极性相结合。 二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力领导体制上采取行政首长负
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 首长负责制。
(4)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使对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 全面贯彻和实施,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 其权力行使具有普遍的强制效力,任何个人、单位或社会团 体必须服从。
(5)1950年,政务院先后公布了省、市、县、大城市的区、乡 (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课件

版本:2019年版本主编:王续添课程代码:00315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制度的含义The political system一、政治制度的阶级论视角P54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原则和组织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私有制出现后,由特定生产方式决定的、在物质资料占有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群体。
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是统治阶级,奴隶是被统治阶级,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是这一政治制度的本质,由此构成了奴隶制政治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和地主是统治阶级,农奴和农民是被统治阶级,虽然当时各国的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但都被称为封建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样是按照阶级观来划分的。
二、政治制度的契约论视角P54契约论是十七、十八世纪,由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和法国思想家卢梭等人开创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理论。
政治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公民和政府自愿达成契约后授予政府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力机制。
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针对政府应当订立哪些具体制度,做了更为深入系统的论证,使契约论思想成为近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政治制度的制度主义视角P55根据制度主义的观点,政治制度是政治生活中塑造每个公民的认知、约束其行为的规则和惯例。
阶级论和契约论都是从设计制度的“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的,而制度主义恰好相反,它的出发点是制度本身。
制度主义认为,政治制度是政治行动者,具有整体性和自主性。
四、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征P55(单选、多选)综合上述三种关于政治制度的理论视角,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将政治制度定义为:一个社会或共同体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管理所有成员公共事务并具有强制性的组织和规则的总和。
阶级性(政治性)、普遍效力和强制性是政治制度的内在特征;历史性、多样性则构成政治制度的外在特征。
(一)阶级性政治制度具有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5-19ppt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14
谢谢观赏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6
• 全国人大会议议程P76 • 会议期间,代表可向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 批评和意见: • 3个以上-----代表团 / 1/10以上---代表,----罢免案; • 1个----------代表团 / 30名以上---代表,---- 质询案。
• P76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的主体有哪些(谁有 权): • 全国人大主席团、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 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大人常委、全国人大各 专门委员会、1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联名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7
• p78,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 秘书长、委员。县级常委不设秘书长p97 • • P82,常委会议有哪些人可以列席:选择 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有关专门委员会委员、顾问、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常委主任或副主任1人。必要时可邀 请人大代表。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5
•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1、立法权: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 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 决定权:具有对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进 行审查批准伯权力。 • 例如: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 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国务院p133 • 自治州、县、自治县和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国务 院 • 乡、民族乡、镇的建制和区域划分------省、直辖市人 民政府P161 • 任免权:P74 • 监督权:看书
最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课件PPT

2、小王对李胖子说“你这种情况,按照我 给你安排的膳食计划,一周可以减掉5公斤脂 肪。”小王违背了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 条款
(A)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平等待人 (B)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C)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D)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3、下列不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 (A) Ca (B) Mg (C)Fe (D)CI
(A) 大豆 (B) 奶 (C)鱼 (D)蛋
7、属于ω—6系列脂肪酸的是( ) (A) а—亚麻酸 (B)EPA (C)DHA (D)花生四烯酸
8、成人钙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 ) (A) 800mg(B)900mg (C)1000mg(D)1200mg 9.下列物质中生理活性最大的是( )。
(A)α—生育酚 (B)β—生育酚 (C)γ—生育酚 (D)δ—生育酚
2l、某60岁妇女,近年经常出现腰背痛,走 路感觉腿无力,特别是上楼梯时吃力,骨盆有 明显压痛,考虑是缺乏( )。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锌 (D)维生素c 22.胶原蛋白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A)多肽 (B)小肽 (C)胨 (D)氨基酸 23.下列不属于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的是( )。 (A)提供能量 (B)解毒作用
肿大、皮肤瘙痒、毛发脱落、骨关节疼痛, 哪种中毒可能性最大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16、巴氏消毒法不适用于( )。 (A)鲜奶 (B)果汁 (C)肉类罐头食品 (D)葡萄酒 17.可以防治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办法不包 括( )。
(A)加酸破坏 (B)加碱破坏 (C)防霉 (D)吸附去毒 18、防止油脂酸败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油脂水分含量 (B)加入防腐剂 (C)低温储存 (D)采州密封,不透光的容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的含义: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政治制度的特点: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历史性。
3.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其决定作用的指导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
4.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5.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6.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而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了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
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7.1986年邓小平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8.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取得的改革成果有: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根据高校、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人大立法速度,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10.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据此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