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诸多难题,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各国愈加重视海洋权益的发展,海洋角逐也日渐升温。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大国,成为海洋大国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的海洋崛起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文章通过中国周边的海洋争端浅谈中国的海洋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海洋、海洋权益、安全、争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早在明朝,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曾说过“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也来自海上??”。孙中山也曾指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海权是各国兵家“必争之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海洋大国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必然选择,然而中国的海权正面临着重重的挑战,可谓危机重重。据中华网12月13日讯,中国社科院专家发布的新一期《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中指出的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的五大基本特征中,就有海上问题矛盾激化这一点。下面谈一下中国周边海域的争端:

一、黄海

在黄海海域,主要的管辖争议包括中国与朝鲜、韩国之间的领海基线、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定问题。国际上关于海洋划界的基本原则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有公平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和等距离原则。而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往往会依据不同的原则,并由此而产生了领海纠纷。

例如:我国1998年6月公布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我国采用的是自然延伸划界,但韩国主张按中间线原则划界。这样,中韩双方便产生了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实际上,韩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黄海上位于中国的一边主张中间线原则,而在东海上位于日本一边又主张采用自然延伸原则。中朝之间也存在由于领海基线确定不同而产生的300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

由于黄海地理位置过于敏感{不仅毗邻中国经济发达的山东和江苏两省,同时也是京、津等重要城市的海上门户,同时业已成为东北亚海上物流中心},加上丰富的海底资源,不管是局中国还是第三方大国,均想分一杯羹。在争议区和中方海域上较明显的活动有:1991年5月至8月间,韩国在没有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连续在中方黄海水域进行石油钻探活动,遭到强烈抗议;1994年美国航母“小鹰号”在黄海跟在我核潜艇;2004年7月,韩国还联合日本,在中国东海中方一侧的大陆架进行石油钻探,也遭到中国的抗议;2010年,黄海地区又发生“天安”舰事件,并由此引发地区局势紧张,美韩借此机会企图在黄海举行军事演习,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后暂时作罢。

二、东海钓鱼岛

2.1在东海方面,主要存在着中日的能源开发问题,主要是油气开采。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不到400海里,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

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但日方却并未如此,甚至于2005年正式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的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石油天然气。

2.2钓鱼岛主权的争端。钓鱼岛是由七座小岛组成的钓鱼台群岛,历来属于我国领土,1972年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将其中的钓鱼台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目前该岛实际上由日本控制。自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后,日本加强了对该岛的控制。日方随即单方面采取行动,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取了日本名字。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开始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视船将人员和器材运到钓鱼岛,并修建了直升机场。

三、南海

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与中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这一事件本身是属于地区事务范畴的,只需要地区内相关国家进行解决便可以了。但近年来,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惹得很多地区外如日本、印度和国际上如美国等国家插手,并企图借此分一杯羹。据探测,南海石油储量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南海230个岛屿、岛礁、沙洲中有80%100被东南亚国家实际占领,有1000多个油田日夜不停的开采,没有一口油田属于中国,每年的开采量超过6000万吨。除此之外,更有菲律宾等国在此进行的军事演习;2010年,美国高调介入中国南海争端,声称在南中国海有美国的利益,主张将南中国海争端问题国际化、复杂化;2012年,越南外交部公然叫嚣要求中国停止威胁南沙“主权”!

中国拥有南海的主权,利益却受到严重的威胁。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于世界的贡献正日益加大。而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只有更有效地维护、开发和利用好海洋。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主要战略目标“安全与发展”,我们不得不从历史、现状的出发,通过政治、法律、甚至战争方法来解决问题。个人觉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完善海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前提保障,这样,一切关乎海洋的行动都可以有法可循。其次。提高民族海洋权利意识,在任何时代,人民群众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再次,加强海防,有实力才有谈判。另外,携手他方搁置争议,协商谈判亦是方法之一。最后,还可以依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中寻找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楚树龙.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和国家战略【J】.战略与管理.1990

2、李杰。全力捍卫神圣的中国海权【J】.中国报道.2010

3、日本批准企业在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油气资源。新浪新闻。2005

4、季国兴。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M】

5、金永明。论中国海洋安全与海洋法制【J】。东方法学。2010

6、帅梦宇。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和还有战略探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探究黄海海域争议的解决途径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 题的思考 一、对当前国际环境的思考我认为当前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2、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3、国际反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问题仍然严重。(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1、和平与发展是 365000时代的主题20世纪可以说打了一个世纪的战争:有人统计,3650天中,只有23天没有战争。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有一战(一战死了2000万);二战(二战死了9000万);苏美冷战;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其次是中国境内的战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中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美朝战争;中美越战争;中越战争;中印战争;珍宝岛战争。最终,人人思安、人人思治、人人思和,迎来了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2、局部动荡十分剧烈。(1)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因战争导致的流血和死人依然存在。每天有近100人死伤。2009年1月 50000 14日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已死亡422 42211人。现在估计可能有近500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没有下降,而年年在增加。(2)三股恶势力蔓延全球:民族矛盾;阿拉伯国家的民族矛盾和仇恨始终未缓和。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3)宗教问题;恐怖暴力活动。(4)还有:伊朗的核问题非常尖锐。朝鲜核实验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老

的安全威胁不断,新的安全威胁又上升。(5)如洗钱、非法移民、难民、诈骗银行、种族冲突、海盗、粮食和能源短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转基因食品、毒品走私、金融危机、电脑病毒、债务危机等问题。贫富差距加大。(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1、世界多极化趁势十分明显。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美国一极;欧盟一极;俄罗斯一极;阿拉伯国家一极;非洲一极;中国一极。几股政治势力,互相制衡,互相制约,相互排斥,互相依存。2、多极与单极的斗争有十分激烈。这主要是美国单极超强与多极的矛盾:美国搞单边主义,搞先发制人战略,军事主宰,经济掠夺,霸权主义,引起世界范围内的不满。如撇开联合国,自己说了算,打了一系列的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三)国际反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问题仍然严重。1、沉重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1)摧毁了两个恐怖主义基地——阿富汗、伊拉克。(2)各国高度重视反恐——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成立了国际反恐怖主义组织机构。2、恐怖主义问题还是很严重。(1)、恐怖范围全球化(2)、恐怖目的政治化(3)、恐怖手段科技化(4)、恐怖方式残酷化——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5)、恐怖目标多样化 二、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思考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是: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3、印度对我国安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分析论文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与发展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异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分析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把握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构建,海上力量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周边海洋形势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①在此背景下,亚太各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海洋战略,同时,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对亚太地区强势回归并高调介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问题,而与中国存在海权争端的主要国家也借此机会不断升温争端问题,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明显恶化之势,中国周边海洋形势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异常严峻的挑战。 一、亚太主要大国海洋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海洋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作为蓝色海洋上的一枝独秀,美国为了保住其“海上霸主”地位,愈加重视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积极调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战略,不断强化其全球海洋强国地位。2000年7月,美国政府出台了《2000年海洋法案》,为制定美国在新世纪的海洋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措施。《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的制定,为21世纪美国海洋战略奠定了基础。2009年6月12日,上任不到半年的奥巴马总统发表总统公告称:“本届政府将继往开来,采取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来制定国家海洋政策。”②“9·11”事件后,随着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不断提升。海岸警卫队很快就并入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2002年颁布《海岸警卫队国土安全战略》,进一步提升海岸警卫队现代化水平,维护美国的海洋秩序和海上安全。2005年9月美国发布《国家海上安全战略》白皮书,第一次在国家安全层面提出海上安全战略,全面阐述美国面临的海上安全威胁、美国海上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战略行动。2007年10月,美国发布《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的新海上安全战略,突出强调了要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海上安全秩序,维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二)俄罗斯海洋战略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建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明确指出,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为了改变由于苏联解体而导致海上实力下滑的现实,实施了一系列重振的措施。2000年3月,普京以总统命令的形式颁布了《2010年前俄联邦海上军事活动的基本政策》。同年4月,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海军战略(草案)》,正式承认并使用了“海军战略”这一概念,提出了海军要面向世界大洋的战略构想。随后,《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等文件也纷纷出台。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全面阐述了俄罗斯的国家海洋政策实质、原则、内容及其实施手段,确立了普京时代俄罗斯海洋安全战略的总体思路。2007年夏天,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又重新恢复值勤战机起降任务,表明俄罗斯重新树立海军实力的征程已经开始。普京从远东地区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将太平洋舰队作为重点发展的舰队并为俄罗斯武装部队提供现代化武器系统,计划到2020年将现代化武器系统所占的份额提升至70%。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占俄海军兵力的27%。通过“东进”战略积极谋求向太平洋进行渗透,并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尤其是海上战略核力量,从而维护附近海域以及海上通道的安全。

形势与政策论文_-中国周边安全.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是个疆域辽阔、陆海兼备的濒海大国。处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的同时,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有便利的海上通道和海洋资源。并且中国有众多的邻国,在陆地与中国接壤的有十四个,隔海相望的有九个国家,拥有漫长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因此与周边国家的解除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能够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十分重要。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与之前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展望过去,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两大议程值得关注:第一,中美竞争加剧,美国仍将通过其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规制中国的崛起;第二,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大选年,其内部政治变化可能引 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安全来保持世界的安全。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然而近些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却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比较满意,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因为周边安全环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下面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概况 第一、我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第二、我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第三、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第四、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改善合作日益频繁。 二、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一)产生威胁的要素 1、实力 2、企图 3、环境、时机和方式。 (二)威胁的类型 威胁的类型可以分为现实威胁、潜在威胁、全面威胁、局部威胁、主要威胁、次要威胁、核威胁、常规威胁、军事威胁、综合威胁等。 三、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祖国统一面临挑战 近年来,台湾海峡地区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台分裂势力也越来越嚣张。再加上我国与周边邻国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领土、领海方面的争端,国际敌对势力也借机制造事端,使祖国统一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二)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在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海上8个邻国均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问题之争。 1、关于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争议 东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冲绳海槽大部深度超过1000米,坡度很陡,形成西部大陆架和东部岛架的天然分界。但日本却提出以东海中心线为界,企图占去我2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但历史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2、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 南海是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是大型舰船的试验场。南海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达600亿吨,天然气为120平方千米,还有丰富的稀有矿藏和丰富的水产资源。 南沙群岛历来是我国的领土。目前我国只控制了7个岛礁和台湾当局占据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除此之外,中国在东海、黄海与周边一些国家在海域划分上的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三)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从总体上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国家的边界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边界争端,是中印边界争端。 (四)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境内外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操纵,唆使下,置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不顾,为迎合某些西方大国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采取政治斗争与暴力对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族分裂活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四、结论与对策 (一)更积极倡导与推动多边主义。(二)有所不为才有所为。(三)扩大共有利益寻求利益的重叠。(四)构筑东亚认同共同体。我们要共同努力,使我国有一个更好的,更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使祖国能够更好的发展。把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是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加紧在中国周边布置棋子. (1) 美国实施军事前沿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压力. 美国在亚太地区分三线部署兵力。第一线前沿驻扎部队,如驻日韩,美军和在太平洋执勤的海上第三,第七舰队:第二线是前沿基地部队,如夏威夷,阿拉斯加,关岛和其在太平洋上的部队。第三线是美国本土部队。 (2) 调整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部署。美国强化了与日韩澳等号称亚洲“小北约”的军事盟国关系:提升关岛美军的军备水平和战略威慑能力,形成日本和关岛两大地区兵力投掷中心。美国军事进入中亚,进入阿富汗,伊拉克等。。其军事基地驻我国西北地区最近只有200 多公里,将对我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前沿军事存在为核心双方军事同盟为基础,以多边军事合作为补充的亚太军事安全体系,对我国形成完整的C 型战略包围圈。 二、台湾局势错综复杂,祖国统一任重道远。 (1)台湾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战略枢纽。不仅扼守中国南北海上交通要冲,而且是控制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一咽喉要点。台湾问题事关祖国统一,美国的插手无疑将增大台湾回归的风险。 (2)当前台湾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任重而道远。2008 年以来随着马英九的上台,大陆和台湾交往频繁,并举行了四轮制度化谈判和事务性协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以为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是中国的统一变得错综复杂。 三、海权问题争端遭遇严峻复杂的挑战。 (1)东海领土主权归属问题。东海领土主权问题是中日问题发展道路上的三大障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2)南海权益争端问题。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日本政府在 1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 日本拟立法保护冲鸟礁和南鸟岛海岸线号的例行国会上提交一项新法案,要求保护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岛(我月18 号的 国称为冲鸟礁)和最东端的南鸟岛的海岸线,因为有这两岛的存在,日本就可以保护自己主张的专属经济区的权益。关于冲之鸟岛,中国一贯认为“它不是岛,而是礁石,不应设定专属经济区”。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日本政府此次是希望通过新法,为在这两岛周边开发渔业和稀有资源供依据,并隐含有牵制中国的意图。南海地区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设计我国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南海油气资源总储量估计可达一千亿吨,号称世界上的第二个“波斯湾”;南海主导中,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问题最为突出。其中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南部,是距离我国大陆最远,分布最广的、岛礁最多的一个群岛。南沙群岛及其海域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他处于我国同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纽带,诗函为我国南大门的第一到海上屏障,也是包围海上通道的安全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影响下,南海地区基本上处于稳定的局势。但是1999 年我国驻南使馆被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问题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

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

海洋安全存在的问题

海洋安全存在的问题 中国海洋安全存在三大问题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问题。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从这三方面来看,中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 势不容乐观。 海岛问题是根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 200 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 43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 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也正因此,有些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岛屿往往引发争议,甚至在无人岛上发 展“地盘”试图实现“先占” ,或甚至将礁石说成岛屿。 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 ——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 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中韩黄海划界问题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 18 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2、中日钓鱼岛问题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 3、南沙群岛问题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4、岛链封锁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两条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韩黄海苏岩礁、中日东海钓鱼岛、中国与东盟的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使我国岛礁和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最近的东京都捐款购买钓鱼岛 事件,韩国重判我渔民事件,以及近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充分说明我国的海洋周边安全环境已经十分紧张。 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较高的技术。目前我国的海洋开发技术落后,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 导致对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 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 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 突出。 海上石油开采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投资”的三高产业,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根本不可能。特别是“中海油”上市以后,其运作要受到资本市场的监控,公司必须规避“资金沉没”的风险,避免打“干井”。这也是我国开发海洋资源遇到的问题,而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海洋资源虎视眈眈,有没有技术去开采。这怎么会不引发其他国家来割占我国海岛。 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中国应当在中国南海海洋边界线内(即“九条断续线”内),派遣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进行巡逻,驱逐非法入侵的外国船只,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海洋利益不受侵犯。要趁现在美国和东盟在南中海的合作关系还处在初级阶段,相机采取断然措施夺回被周边小国占领的岛礁。解决南海问题不能拖延,越晚解决,中国就要付出越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 东海争端问题看似简单的双边冲突,其实非常吊诡,处理必须特别谨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是美国二战后为牵制中日故意埋下的祸根。现在中国的海上力量远远落后于日美,如果中国采取过激行为,美日必将联手在海上重创中国,中国海上崛起的梦想势必破灭。或许要等到海上力量足够强大时,才能相机采取断然措施。 海洋问题今年突显还有中国自身的原因: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希拉里的一句有关南中国海安全有关美国国家利益的话,就大大震动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 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陆地强国,但就海洋而言,虽然是海洋大国,但却不是海洋强国。因此,我 们要增强自身实力。在我看来,增强自身实力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国家内部建设 1、加强全民海洋国土意识当下最重要的是在中国人脑海中树立自己的海洋国土观念,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尤其是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保卫祖国海洋权益的爱国情操。 2、加强我国海洋军事实力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近海防御”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海洋军力发展的需要,南海海域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端和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经济全球化以后,海上通道的开辟和航路的安全等都是“近海防御” 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近海防御”战略使得我国海军装备发 展过于迟缓,导致周遍国家一再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因此,要想在军事实力上得到提升,我认为一方 面我们应该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要制定符合当今国际海权观念的,长久的军事战略。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域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10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8周年。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 三、美国 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沈修祥涡阳县农机监理站指导老师赵兵(安师大) 摘要: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关系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一个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对该国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国家周边安全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也就是说一国的周边国家或集团对其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社会发展与进步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破坏、设臵障碍等。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及条件。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国际格局大环境下国家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它对该国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了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明确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防御,防患于未然,对于维护中国的安全和利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 1、矛盾多而复杂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1个,其中陆上接攘14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7国,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除俄罗斯外,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大都摆脱不了西方大国的左右和影响。中国与邻国领土争端颇多,尽管近年来已解决了部分争端如中俄关于划分黑瞎子岛的协议,但仍存在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如中印边界问题、中日东海划界和钓鱼岛问题、中菲黄岩岛问题、南海周边国家力图扩大海洋权益等。中国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老大哥,难以避免地成为东西矛盾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和文明冲突的焦点。中国周边诸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意识形态各异,历史积怨深重,宗教信仰不同,各种矛盾与斗争此起彼伏。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都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战略主体和多极化的重要主体,其中互有矛盾,掣肘

中国海洋安全

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海权问题。 我国有2万多公里海岸线,7千多个岛屿,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对于这样一个地理形态的大国,拥有强大的海权本应是必然的选择。由于近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大趋势反应迟钝,与国家政治变革同步的军事转型迟迟不能完成。所以“重陆轻海”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和各种因素,始终没有把发展海洋经济,建成海洋强国放到战略地位上来。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在属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存在争议,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情况较普遍。我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我国的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沉痛的历史教训给人们许多启示。海洋利益关系着国家的荣辱。没有海洋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兴衰未来的民族。一个濒临海洋的大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也不可能长期保持其大国、强国的地位。因此顺着国家战略的指向,拥有强大的海权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那么我们应如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呢?? 国家海上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和实现海洋权益最重要的工具。海洋权益是国家主权概念内涵的延伸。但是,海洋权益永远需要有力量来捍卫,这个力量就是国家的海上力量。 (一)加快完善海洋立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对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管理等投入逐步加大。为规范海洋开发活动,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仅限于对内的使用管理方面,而缺少针对维护我海洋权益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可以通过立法昭示天下,宣布我国的海岛数量、分布、名称,规制开发利用权益等,维护我国领海权益。 (二)加强海上执法队伍建设 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不顺,海上执法队伍分散,难以对海洋开发和保护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综合管理。目前,国务院涉海部门虽多,但职能交叉,造成政出多门,管理分散。尽管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海洋局”三定”方案规定国家海洋局的职责中包括”对海洋事务的综合协调”,但目前仍未实现对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实施全面有效的综合管理。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国家的海洋法规和海洋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层次和手段来维护领海权益。如多批次派出渔政船、海监船、甚至军舰来加强对南海、东海的护鱼、护油、护岛的活动。 (三)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上力量保障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海洋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汉说:“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性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必须要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保障。 中国的海上力量同我们这个濒海大国的地位相比,有很大差距。爱因斯坦的话应该对“现在我们的世界最缺乏的是善意和力量的结合”。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大国,我们有所启示:

谈谈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谈谈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概况与趋势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是指我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也即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 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形式的国际、国内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但是,对一国的安全形式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缘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周边安全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它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其影响具有长久性。我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有15个国家与我国领土接壤;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邻居",那就是美国,由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它目前所处的"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使它和我国处在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状态,它的触角伸到了我们的周边。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邻居多了,自然好邻居坏邻居也都有。在周边的这些邻国中,有些国家和我们的关系很好,有些国家和我们关系很不好,有些国家也好也不好;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特别是接壤邻国越多越不利。如此看来,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从来就是复杂的。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世界上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中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多是军事强国,几乎都在我们旁边,或把手伸到了我们周围。历史上这些国家中,俄罗斯、印度、

越南、韩国、日本与我国发生过军事冲突,它们现在仍然是潜在的军事对手。 中国与8个海上邻国均有海洋争端,尤其复杂的是我们的海洋国土,按照国际海洋法,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区面积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然而,在这些海洋领土中却有近150万平方公里是有争端的。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冷战结束,为中国进一步稳定周边的和平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个时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此情况下,中国一方面打破西方大国的制裁,另一方面争取和尚未建交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一些关系尚未正常化的国家恢复正常关系。在此期间中国不失时机地解决了一些同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中国陆地安全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安全环境则由于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美国加大对华遏制力度、日美加强军事同盟等因素而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具体表现在:第一,陆地边界领土争端不断得到解决,海洋权益争端进一步突出。在陆地方向,目前只剩下中印边界问题尚未解决。反观海洋方向,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等海洋权益争端大都未获解决,有的更趋严重。中国与日本存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中日之间还存在着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南海问题;中国与朝、韩之间在海域划界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和争端。第二,海洋方向面临的安全隐患和安全威胁重于陆地方向。从安全隐患来看,陆地方向主要存在印巴冲突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主要扁先在哪些方面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主要扁先在哪些方面 30 [ 标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主要扁先在哪些方面? 匿名回答:2 人气:317 解决时间:2011-03-21 18:06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我国的安全环境存在着双重性:一方面,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当前的国家安全是综合的安全观,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确保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及粮食、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安全。 一、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综合影响 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国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由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他目前所处的“一超”地位,使它和我国处在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状态。在诸多国家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从主流看,美中建交后的关系是向前发展的,中美关系是发展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发展。但是,由于政治及战略利益的原因,美国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应该是综合的,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加强对我国遏制和防范;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另外,日本对我国安全的现实潜在的威胁也不容忽视。中日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中日关系友好对大家都有好处,两国关系的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但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1、日本与我国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国列为潜在对手;2、日本的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转变;3、日本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4、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目前,中日关系确保友好大局,日本军力规模有限,因此在短时期内日本对我国不构成现实威胁。 二、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周边热点之一的朝鲜半岛,由于南北双方的立场相差甚远,南北谈判举步维艰,是我国各周边地区军事力量最为密集的地区,而且南北军事部署近在咫尺,军事对峙的僵局很难打破。近年来,“朝核”问题突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将给我国造成很大压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对立一天不解决,我国这一边界地区的安全隐患就无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态势解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态势解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也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任重而道远。 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的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这一稳定局面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在发展中保持相对稳定。美、日、中、俄、东盟和印度是决定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六大力量。它们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合型战略关系,构成了“一超多强”、合作制衡的亚太安全总体格局。一方面,各大力量之间保持着程度不同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关系。美日及美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俄印、美印之间正在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中美、俄美、中日之间也保持和发展着相互合作与协调的关系。另一方面,各大力量之间又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形成相互制约的态势。美俄、美中之间存在着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中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不信任和相互竞争,俄日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等等。由于在谋求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亚太大国关系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一般不会出现全面性对抗。未来十几年,尽管亚太地区大国之间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保持和发展一种协调性的关系框架还是可能的,这种协调性的关系框架是构成地区总体格局基本稳定的基础(注:张蕴岭:《如何认识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载《当代亚太》2003年第6期。)。地区安全格局的相对稳定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和条件。 其次,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全面推进。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确立了在新世纪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注:刘华秋《谱写对外工作的绚丽篇章》,载《求是》2002年第21期。)。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进一步巩固了周边睦邻关系。中俄于2001年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推进。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得到恢复和加强,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国与朝、韩之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保持着磋商和协调。中国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已升级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中国与中亚国家、蒙古、阿富汗的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印度核试验后一度倒退的中印关系已全面改善和发展,特别是2003年6月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中印睦邻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中日政治关系近年来受历史等问题影响而处于低潮,但双方努力保持和加强高层接触与往来(包括2003年两国首脑在俄罗斯和东南亚的会晤及吴邦国委员长对日本的访问),同时双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总体而言,

听”中国海洋安全问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中国海洋安全问题“报告会心得体会2014年3月24日,厦门大学吴温暖教授莅临我校交流。吴温暖教授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在国防教育领域有广泛研究和独到见解。此次,吴教授在我校学术报告厅开展以“中国海洋安全问题的战略思考”报告会。我校校长、各机关领导以及各院系辅导员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的报告会,很荣幸的是我院13级的测绘专业和土木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此次的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吴教授站在更高的角度,更深的事业来分析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通过此次聆听吴教授的报告会,让我们对中国的周边海洋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对我国目前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吴教授指出:我国应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这为我国加快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吴教授指出了我国应付周边海洋问题的三个层面的举措 国际层面的举措。第一,深入研究和遵守《公约》的原则和制度,适度发挥中国的综合优势和作用,争取修改和完善《公约》相关制度,包括就军事活动问题努力缔结新的补充协定。第二,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就国际海峡和海域通道安全举行论坛,在此基础上缔结国际通道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第三,加强

对国际司法制度特别是国际法院制度的研究,为今后利用国际司法制度解决岛屿争议和海域划界问题等提供理论储备。 区域层面的举措。第一,努力缔结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南海共同巡航和渔业管理合作制度,维护南海区域和平与航行安全,保障各国资源能源供应。第二,中国应延缓就缔结诸如“南海各方行为规则”那样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谈判进程。努力与东盟的个别国家就争议岛屿归属问题展开双边谈判,并争取业绩,以向国际社会证明通过双边谈判可以解决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岛屿归属争议问题,延缓或阻止南海问题的国际化进程。第三,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加快该组织内资源合作步伐。同时,中国应与俄罗斯加快海洋问题合作进程,包括在北极区域就资源调查和环境保护、科学考察等活动展开合作,以丰富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国内层面的举措。第一,我国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结合主要国家海洋战略和政策实践,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完善海洋体制和机制。第二,我国应遵循国际法和海洋法的原则和制度,综合而合理地处理中国面临的各种海洋问题,使其对我国的影响或威胁降低到最小限度。第三,进一步明确中国政府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与立场,发布中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白皮书,包括加强两岸海洋问题合作,发布中国针对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九断线政策白皮书,公布我国所属领土岛礁的领海基线并加强对其的开发和管理。第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第五,我国应完善并实施海洋领域规划,如海洋产业规划、海洋科技规划、海洋资源调查与环境保护规划、开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