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植物镁素营养与镁肥施用

合集下载

镁肥使用注意事项

镁肥使用注意事项

镁肥使用注意事项咱来说说镁肥使用的那些事儿哈。

你可别小瞧了这镁肥,它就像植物的好朋友一样,能给植物带来好多好处呢!咱就打个比方,植物要是没有足够的镁,那就好比人没吃饱饭,没力气干活呀!镁肥能让植物的叶子更绿更漂亮,就像给植物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绿衣裳。

不过呢,用镁肥可得注意一些事儿。

你想想,要是用错了方法,那不就白瞎了这好东西嘛!比如说,你得搞清楚你的植物是不是真的缺镁呀。

可别啥都不管,一股脑儿就往上用,那可不行哦!就像你不能随便给人吃药一样,得对症下药嘛!还有啊,用镁肥的量也得把握好。

用少了吧,效果不明显;用多了呢,又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就跟吃饭似的,吃少了会饿,吃多了又会撑得难受。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而且哦,不同的植物对镁肥的需求也不一样呢。

就像有的人爱吃甜的,有的人爱吃辣的,植物也有它们各自的喜好呀。

所以咱得了解清楚自己种的植物,可别张冠李戴了。

另外呀,用镁肥的时候也要注意时机。

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好。

这就跟赶火车似的,去早了得等半天,去晚了火车可就开走啦!你得掐准那个点儿,才能让镁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咱再说说这使用方法。

你可以把镁肥直接撒在土里,也可以兑水浇下去。

就像给植物喂饭一样,得让它吃得舒服,吃得开心。

还有哦,要是你的土壤本身就不太好,那可得先改良一下土壤再用镁肥。

不然啊,就好比让一个病人去干重活,那怎么行呢!总之呢,用镁肥可不能马虎,得像照顾宝贝一样照顾咱的植物。

你对它好,它才能长得好,给你带来满满的收获呀!可别不当回事儿哦,不然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啦!这可是关系到咱植物健康成长的大事儿呢!你说是不是应该好好重视起来呀?。

镁肥的施用

镁肥的施用

镁肥应首先施用在缺镁的土壤
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能较好地反应土壤供镁状况,对许 多植物来说,60mg/kg为缺镁临界值。土壤交换性镁饱和 度(%)也是衡量土壤供镁能力的指标,其数值依作物对 镁的需求而异:需镁较多的一些牧草,可能要求12%~15% 以上,对于大多数作物为6%~10%,豆科作物不小于6%一 般作物不能低于4%。另外,土壤供镁状况还受其它阳离子 的影响,当交换性Ca/Mg比值大于20时,易发生缺镁现象 ;交换性K/Mg比值,一般要求在0.4~0.5之间;故钾肥与石 灰施用量过大会诱发作物缺镁。 我国红壤地区的土壤含镁 量为0.06%~0.3%,交换性镁为60~120mg/kg,往往不能 满足作物的需要。在酸性土、高度淋溶的土壤、沼泽土、 砂质土上施用镁肥,效果比较显著。
(一)合成叶绿素并促进光 合作用。镁是叶绿素和色素的组成
成分,叶绿素含Mg2.7%,作物缺镁, 叶绿素减少,产生缺绿病,光合作用减 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形成 受到抑制。
每个叶绿素分子含有1个Mg 原 子 , 叶 绿 素 分 子 量 的 2.7% 是 Mg。
Mg还参与光合磷酸化和磷酸 化作用。所以缺镁时光合作用降 低和光合产物减少。(了解)
镁肥应首先施用在缺镁的土壤和需镁较多的
作物上。强酸性土壤白云石、蛇纹石、钙镁磷肥 等缓效性镁肥效果较好;中性、微酸性土壤硫酸 镁、钾镁矾等水溶性镁肥效果较好。牧草、大豆、 花生、蔬菜、水稻、小麦、黑麦、马铃薯、葡萄、 烟草、甘蔗、甜菜、柑橘等植物施用镁肥效果好。
镁肥可做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水溶性镁
1、豆科植物地上部分>禾本科植物 2、种子>叶>茎>根系 3、芽叶>嫩叶>成熟叶>老叶>茎 生长初期,镁大多存在于叶片中,结实期则以植酸盐的形式贮存在 种子中。 镁主要存在于幼嫩组织和器官中,成熟时以植酸钙镁的形态存在于 籽粒中。镁与钙不同,其移动性强,再利用能力高,缺镁时,老叶首先 表现出症状。

简述镁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简述镁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摘要:简述近些年来有关镁素营养的研究应用,总结镁元素对植物的重要性,镁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和运输,以及镁在植物体内与其他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植物;镁;镁素营养镁是植物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植物体内镁含量约为0.05%~0.7%,平均在0.2%,在植物中的含量与磷相近。

植物如果缺乏镁元素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而增施镁肥可以消除和改善缺镁法人症状,因此镁对植物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1 镁元素的重要作用镁元素是聚核糖体的重要成分,能促进作物体维生素的形成。

因此,施用镁肥能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

镁还能促进植物对硅的吸收。

一般来说,植物缺镁,水稻、花生、芝麻等的植株高度不减,但叶脉间失绿,先变为蓝黑色,再变为铁锈色,中下部的叶片从叶舌开始向下倾斜,老叶叶枯,易感染叶斑病等。

玉米下部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条纹,后变为白色,严重时植株矮小,根及茎生长受抑制,下部叶片卷曲,叶片增厚,最后叶片脱落。

1.1 植物缺镁的症状镁元素是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一旦缺镁,其叶片失绿呈条状或斑点状,严重时叶片干枯,如马铃薯作物在缺镁时,叶脉间显示失绿,其他有些作物缺镁时叶的叶缘变成黄色。

因为镁元素在植物体内可以向其幼嫩组织转移,所以植物缺镁的症状一般出现在较老的叶片。

在光照增高时,植物缺镁的症状较明显,而遮荫的地方这一症状得到缓解,研究表明,光照对缺镁症状的影响和缺镁使植物活性氧的代谢失调症状相似。

因为植物如果缺镁的话,叶片中出现蔗糖和淀粉等积累,光合产物增多,导致光合同化作用受阻,供给暗反应的能量减少,使其活性氧增加,而过多的活性氧可以加剧生物膜脂的过氧化作用,破坏膜系统,细胞的生理反应紊乱,在外观上出现烧灼、失绿的症状。

除叶片外,还有其他症状,如枝干柔弱,花的颜色苍白等。

1.2 植物镁素营养诊断研究分析表明:植株叶片的含镁量一般认为在0.20%(干基)以上,低于0.20%,就可能缺乏。

镁肥的主要作用 镁肥在水稻上正确的施用方法 - 种植技术

镁肥的主要作用 镁肥在水稻上正确的施用方法 - 种植技术

镁肥的主要作用镁肥在水稻上正确的施用方法-种植技术镁是构成作物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進光合作用。

近几年来,江西省永丰县部分稻田出现植株黄化,叶脉间失绿,中下部叶从叶舌部分开始向下倾斜的缺镁症状,发生面积每年逐渐增加,发生品种主要为杂交稻,缺镁程度因杂交稻各品种对镁元素表现出的敏感程度不同而异,发生严重的稻田产量损失达20%以上,因此,掌握镁肥的科学施用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镁肥的主要作用镁肥在水稻上正确的施用方法。

(1)镁肥的主要作用镁主要存在于叶绿素、植素和果胶质中,对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

镁离子是多种酶的活化剂,促进体内糖类转化及代谢,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油料作物施镁可提高其含油量,镁还可以促进作物对硅的吸收。

缺镁土壤施镁肥,可以提高其含油量,镁还可以促进作物对硅的吸收。

缺镁土壤施镁肥,可以提高磷肥效果。

(2)镁肥的施用技术①土壤、作物与镁肥施用。

土壤中镁的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和风化条件影响,地处多雨高温地带,土壤全镁含量低。

当土壤交换性镁(Mg2+)含量低于50mg/kg时,施用镁肥增产效果明显。

钾素丰富的土壤和长期大量施用钾素的地区,以及酸性土壤施用石灰都易诱发土壤生理性缺镁。

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对镁肥较为敏感,需量较大,水稻对镁的需要量小于甘蔗、马铃薯、玉米、柑橘等作物,当稻田土壤交换性镁为26~49mg/kg时,镁肥的增产不稳定。

②镁肥品种与施用。

常用的镁肥含镁量为钙镁磷肥8%~20%,硫酸镁10%左右,氯化镁25%左右,白云石粉11%~13%。

酸性土壤以施用钙镁磷肥和白云石粉为好,碱性土壤以施用氯化镁或硫酸镁为宜。

可用作基肥或追肥,以Mg计算,每亩施1~1.5kg。

柑橘等果树,每株施硫酸镁0.5kg。

硫酸镁属于水溶性镁肥,可作根外追肥,喷施浓度为1%~2%,亩喷施溶液50kg左右。

1、缺镁症状水稻缺镁症状首先发生在下部老叶上,叶尖、叶缘出现色泽褪淡变黄,叶片下垂,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随后向叶片中间或基部扩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钙、镁、硫营养与钙、镁、硫肥

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钙、镁、硫营养与钙、镁、硫肥
植物镁素营养与镁肥 镁的营养作用
植物体中含镁(Mg)量约为干物质 植物体中含镁( ) %,豆科作物的含镁量为禾本 的0.05-0.7%,豆科作物的含镁量为禾本 %, 科作物的2- 倍 从植株的部位看, 科作物的 -3倍,从植株的部位看,种 子含镁较多,茎叶次之,而根系较少。 子含镁较多,茎叶次之,而根系较少。 作物生长初期,镁大多存在于叶片, 作物生长初期,镁大多存在于叶片,到 结实期则转到种子中。 结实期则转到种子中。
含钙肥料的种类与性质
石灰是最主要的钙肥,包括生石灰、 石灰是最主要的钙肥,包括生石灰、熟 石灰、碳酸石灰三种, 石灰、碳酸石灰三种,含钙的化肥或工业废 也可用作钙肥。 渣,也可用作钙肥。
生石灰 又称烧石灰
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含CaO55-85%, - %, 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含 MgO10-40%。贝壳类含有大量的碳酸钙, %。贝壳类含有大量的碳酸钙 - %。贝壳类含有大量的碳酸钙, 烧制后称壳灰含CaO85-90%(螺灰),生 %(螺灰),生 烧制后称壳灰含 - %(螺灰), 石灰中和土壤酸性能力很强,还有杀虫、 石灰中和土壤酸性能力很强,还有杀虫、灭 草和土壤消毒等功效。 草和土壤消毒等功效。
硫参入固氮过程, 硫参入固氮过程,构成固氮酶的钼铁 蛋白和铁蛋白均含有硫。 蛋白和铁蛋白均含有硫。作物体中硫的移 动性很少,较难从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运转, 动性很少,较难从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运转, 缺硫时,作物生长受到严重阻碍, 缺硫时,作物生长受到严重阻碍,植株矮 小瘦弱,叶片退绿或黄化,茎细、僵直, 小瘦弱,叶片退绿或黄化,茎细、僵直, 分蘖分枝少,与缺氮有点相似, 分蘖分枝少,与缺氮有点相似,但缺硫症 状首先从幼叶出现。 状首先从幼叶出现。
第五章
植物钙、镁、硫营养 植物钙、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和钙镁硫肥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和钙镁硫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稳定核糖体的必需元素
❖ 镁离子是作为核糖体亚单位连 接的桥梁元素,保证核糖体结构 的稳定,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场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 镁可以活化乙酸硫激酶,使乙 酸、ATP和辅酶A形成乙酰辅酶 A,参与脂肪代谢。
❖ 磷酸化酶、葡萄糖激酶、果糖激 酶、烯醇化酶均需镁活化。
含镁量% 9.7 16.4 25.6 55.0
7-8
镁形态
MgSO4∙7H2O Mg(NO3)2 MgCl2 MgO MgSO4∙KSO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土壤条件: 代换性镁低于60mg/Kg,镁饱和度小于6% -10%时土壤易缺镁,施镁有效。砂性土上 易缺镁。
❖ 作物条件: 豆科作物,块根、茎类作物、烟草等需镁多, 果树如柑桔、葡萄、柿子、苹果易缺镁,施 镁有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钙肥 ✓第二节 镁肥 ✓第三节 硫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钙、镁、硫三种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 低于碳、氢、氧、氮、钾, 高于铜、锌、铁、锰、硼、钼、氯 因而又称为中量元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维持作物正 常生长代谢所需的三种元素不断增加, 且近几年来不含钙、镁、硫元素的化肥 的大量施用,钙、镁、硫的缺乏现象也 逐渐表现出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熟石灰: ♣又叫消石灰,由生石灰加水吸 湿而成。 ♣主要成分:Ca(OH)2,易溶解 强碱性,中和酸性能力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施用: 因土壤性质、作物种类、施肥方法 等因素而影响用量

植物的镁素营养

植物的镁素营养

植物的镁素营养一、植物体内镁的含量、形态及分布与其它大、中量元素的吸收量相比,镁是属于吸收量相对较少的一个元素。

对一般作物来讲,镁含量约占干重的1~6g/kg。

豆科作物、叶用作物如烟草、茶树、桑树需镁较多,而禾本科作物如水稻、麦等需镁较少。

在植物体内,镁以两种形态在:70%以上的镁与无机阴离子如硝酸根、盐酸根、硫酸根等和有机阴离子如苹果酸、柠檬酸等结合,呈易扩散态存在;另一部分镁则与非扩散的阴离子如草酸、果胶酸等结合,形成难扩散物质存在。

植物体内的镁一般以种子中含量最高,茎叶次之,根最少。

有人测定指出,水稻穗部为1.3g/kg,茎叶中为1.2g/kg,根部仅为0.7g/kg;小麦籽粒中为1.5g/kg,茎秆中只有0.8g/kg。

二、镁的生理功能1、叶绿素的组成镁是叶绿素分子中重要的金属元素。

叶绿素中氮、镁的比例为4:1。

此外,在叶绿体内,叶绿素是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叶绿体蛋白的合成也需要镁。

2、酶的活化由镁所活化的酶已知有30余种。

几乎所有的磷酸化酶、激酶和某些脱氢酶、烯醇酶都需要正二价镁离子来活化。

在脂肪代谢中,正二价镁离子可活化乙酸硫激酶,使乙酸、ATP 和辅酶A形成乙酸辅酶A,从而形成脂肪酸、脂肪和类脂等。

镁还参与蛋白质和核酸合成。

镁通过活化谷氨酰胺合成酶参与谷氨酸、谷氨酰胺的合成,以及氨基酸活化、转移及多肽的合成。

在DNA和RNA的合成中也需正二价镁离子的参与。

3、有利于能量释放由于正二价镁离子能在三磷酸腺苷或二磷酸腺苷的的焦磷酸酶蛋白之间形成镁桥,有利于键的断裂,使三磷酸腺苷或二磷酸腺苷水解,释放出磷酸,促进磷酸化作用。

镁肥的施用

镁肥的施用

1、含量
北方:全镁量在10g/kg以上 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土壤全镁平均只有3.3g/kg。
2.镁的形态
土壤中镁的形态可分为有机态、矿物态、水溶 态和代换态四种,主要以无机态存在,有机态镁 含量很低,主要来自还田的秸秆和有机肥料。
矿物态镁: 非交换性镁(或称缓效性镁):
交换性镁:
土壤溶液中镁:
(二)土壤中镁的转化
二、镁的营养功能
(一)合成叶绿素并促进光 合作用。 镁是叶绿素和色素的组成
成分,叶绿素含 Mg2.7 %,作物缺镁, 叶绿素减少,产生缺绿病,光合作用减 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形成 受到抑制。
Mg
每个叶绿素分子含有 1 个 Mg 原 子 , 叶 绿 素 分 子 量 的 2.7% 是 Mg。 Mg 还参与光合磷酸化和磷酸 化作用。所以缺镁时光合作用降 低和光合产物减少。(了解)
(三)活化和调节酶促反应 植物体中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都需要镁 或依赖于镁进行调节: 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由
镁活化的酶不下几十种,促进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ATP 的形成,促进磷酸盐在体内的运转,增强呼吸作用、能量
和各种物质的代谢过程。
pH值、镁(3 mmol/L)及钾(50 mmol/L)对 玉米根细胞质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柑桔缺镁果实脐部失绿
苹果缺镁
六、镁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种类及性质
水溶性:肥效快,植物易吸收。如硫酸镁、氯化镁 微水溶性:肥效慢。如钙镁磷肥、白云石粉等
长效复合肥:如磷酸镁铵
常用的水溶性固体镁肥列于表1,硫镁矾(一水硫酸镁) 和硫酸钾镁主要产于德国。
• 微溶性固体镁肥 • 以白云石应用最广泛,菱镁矿、轻烧 氧化镁(非方镁石)也时有应用。这些物料 主要适用于酸性土壤,既调整了酸度,也 补充了镁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高营养与学主讲老师:汪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资源楼103房间E-mail:wanghong01@E mail:wanghong01@caas cnTel:82105021Magnesium镁植物镁素营养与镁肥施用目录镁素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植物镁素诊断与缺镁症状土壤中镁有效供应及其指标镁肥及其施用镁素养与物学一、镁素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1.植物镁含量和分布2.植物体内镁的营养功能3.植物镁吸收和运输的分子生物学1839 年德国科学家Carl Sprengel 发现镁对植物的必需性1839Carl SprengelKarl or Carl PhilippKarl or Carl PhilippSprengel (born 1787;died 1859) was aGerman botanist.German botanist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动物缺镁镁代谢障碍易发生低镁血症:动物缺镁,镁代谢障碍,易发生低镁血症:兴奋、痉挛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矿物质代谢性疾病。

加强草地管理,防止牧草镁含量缺乏。

①在向草地施肥时,特别在早春时要限制使用钾肥的数量。

②提高牧草含镁量,可使用含镁的肥料。

植物体内镁的含量约为0.05%-0.7%。

其分布规律为:①豆科植物地上部分的含镁量是禾本科植物的2-3倍;块根作物镁的吸收量通常是禾谷类作物的2倍。

①大田作物的花生、芝麻、谷子,经济作物的棉花、甜菜、烟草、油棕榈、咖啡、香蕉、菠萝、柑橘以及蔬菜中的马铃薯、番茄都是需要镁较多的作物;②种子含镁较多,茎、叶次之,而根系很少;③生长初期,镁大多存在于叶片中,结实期则以植酸盐的形式贮存在种子中。

种子中(一)光合作用中的镁缺镁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速率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 was severely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 was severely reduced in leaves of Mg-deficient plants光合作用分为三大步骤:(1)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合成的ATP 和NADPH(合称同化力)用于暗反应;)二氧化碳同化:将活跃化学能变为稳(3)氧化碳同化:将活跃化学能变为稳定化学能。

在叶绿素b中(一)光合作用中的镁1.叶绿素的组成成分:1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镁存在于叶绿素分子卟啉环的中心。

但在叶绿体中,非叶绿素镁比例占到65%~80%,类囊体中镁浓度约有2mmo1/L,基质中镁浓度约为3~5mmo1/L。

基质中镁浓度为叶绿醇侧链叶绿素的结构2. 叶绿体结构Mg2+镁离子在较低浓度时就可诱导类囊体膜垛叠形成基粒,有利于捕获光能。

缺镁绿数少片变质粒数少规缺镁叶绿体数目减少,片层结构变形,质体基粒数减少,形状不规则,分隔减少或不存在。

镁的生理功能3.光能转化Mg g2+ 提高了叶绿素的可变荧光Fv 和Fv/Fm(Fm ( 为最大荧光比值), 提高了PSII 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Days of treatmentsMaximal M i l quantum t efficiency ffi i of f PSII (φPo) P ) in Mg deficient sugar beet leaves measured by a direct system (a1) and modulated system y (a2) ( ) Open circles control plants, closed circles Mg-deficient plants镁的生理功能4. 镁参与叶绿体中CO2的同化作用‰Mg2+可以活化RUBP 羧化酶, Mg2+与RUBP 羧化酶的结合增加了它对 CO2 的Km 和V max。

RuBP羧化酶的活性与基质中pH值和Mg2+的浓度密切 有关。

镁的生理功能5.光合磷酸化ATP 合成需要Mg2+作为ADP 和酶之间桥接。

类囊体腔内有较高的H+(pH≈5,基质 pH≈8),形成质子动力势, H+经ATP 合酶,渗入基质、推动ADP和Pi结合形 成ATP。

镁的生理功能6.缺镁影响叶绿体中淀粉的降解、糖的运输和韧皮部蔗糖的卸载, 6 缺镁影响叶绿体中淀粉的降解 糖的运输和韧皮部蔗糖的卸载 降低光合产物从“源”(如叶)到“库”的运输。

Starch and Sucrose concentration in first trifoliate leaves of Phaseolus vulgaris (菜豆)plants after to Mg free(closed circle)and full supplied (opened circle) nutrient solution电子显微 镜照片初生叶 Primary leaf淀粉粒 starch grains 缺镁Mg deficiency 镁正常Mg supply第一片真 叶First t if li t trifoliate leaf缺镁菜豆叶绿体中淀粉粒积累汪洪等.1998. 缺镁与正常供镁的菜豆组织结构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2 (4) : 63- 67光 PSI PSII光反应O2O2.-H2O2/ OH.e- NADPH/NADP+CO2二氧化碳同化韧皮部装载光合作用中电子流动示意图叶绿体中活性氧的产生Main production sitesExcess electron transfer to O2, Why electron ----- excess植物体内活性酶清除系统⊙e-SOD O2.MDARFerritinO2H2O2FeOH.MDANADPH Glutathione reductase NADP歧化 Fd 歧化、GSSG DHA reductase GSHAsAPODDHAH2O缺镁菜豆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 氧Activities of enzymes Primary leaves -Mg Unit/g fw SOD Unit/mg protein 4.67 ±0.25 0.52 ±0.02 +Mg 4.80 ±0.44 0.49 ±0.05 First trifoliate leaves -Mg 8.21 ±0.61 0.51 ±0.04 +Mg 6.12** ±0.52 0.39** ±0.06SOD酶活性在缺镁条件下诱导升高汪洪等. 1998,2006,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缺镁菜豆叶片中 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Activities of enzymes Primary leaves -MgΔA/min·g fw Guaiacol POD ΔA/min·mg protein t i ΔA/min·g fw AsA-POD ΔA/min A/ i ·mg protein 30.66 30 66 ±1.71 3.33 ±0.33 0 33 4.17 ±0.25 0 45 0.45 ±0.03First trifoliate leaves -Mg28.62 28 62 ±1.88 1.76 ±0.12 0 12 5.02 ±0.47 0 31 0.31 ±0.03+Mg28.81 28 81 ±12.98 2.95 ±0.23 0 23 1.47** ±0.36 0 15** 0.15** ±0.04+Mg18.14** 18 14** ±0.88 1.16** ±0.09 0 09 4.10* ±0.30 0 26 0.26 ±0.02POD酶活性在缺镁条件下诱导升高汪洪等. 1998,2006,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镁的生理功能缺镁维管组织发育不良、 ATPase 酶活性降低 叶绿体中淀粉和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积累 NADPH/NADP+ 比例高, 电子还原力过剩 活性氧产生增多 SOD、POD 酶活性升高 膜脂肪过氧化、膜透性增加 叶绿素和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破坏 缺镁症状表现Excess ROSRole of magnesium in carbon partitioning and alleviating photooxidative h t id ti damage dPhysiologia Plantarum Volume 133, Issue 4, pages 692-704, 18 JAN 2008 DOI: 10.1111/j.1399-3054.2007.01042.x /doi/10.1111/j.1399-3054.2007.01042.x/full#f4光合作用中的镁1.叶绿素的成分2. 叶绿体结构的维持3.光能转化光合作用 与Mg g4.CO2的同化作用5.光合磷酸化ATP合成6.碳水化合物的运输镁的生理功能(二)活化和调节酶促反应‰ ‰ ‰ ‰ ‰ 几乎所有的磷酸化酶和激酶都需要Mg M 2+来活化; 来活化 镁在ATP或ADP的焦磷酸盐结构和酶分子之间形成一个桥梁, ATP酶的底物是Mg-ATP; 镁在叶绿体基质中对RuBP羧化酶起调控作用; 果糖-1,6-二磷酸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蛋白酶镁联结酶蛋白与ATP的图示镁的生理功能(三) 蛋白质合成中镁的作用核 糖 体 是 蛋 白 质 合 成 的 工 厂 , 核 糖 体 是 由 rRNA ( ribosomal ribonucleic ib l i asid id)和多种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一种大的核糖核蛋白颗粒。

)和多种蛋白质结合而成的 种大的核糖核蛋白颗粒 镁作为核糖体亚单位联结的桥接元素,保证核糖体结构的稳定。

真 核 细 胞 中 60S 和 40S 两 亚 基 结 合 成 单 核 糖 体 , 介 质 中 Mg2+ 浓 度 须 大 于 0.001mo1/L ,在Mg2+大于0.01 mo1/L 时,80S 核糖体又聚合成120S的二 聚核糖体。

DNA合成酶需要镁离子激活。

合成酶需要镁离子激活 RNA 生物合成中,RNA 聚合酶催 化反应需要Mg2+。

原核生物 核糖体的 组成23S RNA 23S RNA5S50S subunit 70S ribosome34 protein16S 16 S RNA30S subunit 21 protein镁的生理功能(四) Mg2+对膜运输的影响H+-ATPase 和 H+-PPi ase 活性依赖于 Mg2+, 因为底物是 Mg-ATP 和 M -PPi. Mg PPiMg2+可能对液泡膜上的 慢离子通道(slow activating vacuolar ion channel,SV )和快离子通道(fast activating vacuolar ion channel,FV )具有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