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八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时间:机房:组号:机号:PC_B一、实验题目静态路由配置二、实验设备CISCO路由器,专用电缆,网线,CONSOLE线,PC机三、实验内容? 了解路由的功能?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和验证静态路由? 配置缺省路由四、原理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

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五、实际步骤1.设置PC_B的IP地址,连接路由器,打开超级终端。

2.路由器B的配置User Access VerificationPassword:5_R2>enPassword:5_R2#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5_R2(config)#int s0/1/05_R2(config-if)#no shut5_R2(config-if)#interface s0/1/05_R2(config-if)#ip addr% Incomplete command.3.配置routerB的s0/1/0端口的IP地址5_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7.200.6 255.255.255.2525_R2(config-if)#^Z4.配置路由器routerB的f0/1端口的IP地址5_R2#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5_R2(config)#int f0/15_R2(config-if)#ip address 10.5.2.1 255.255.255.0 5_R2(config-if)#^Z5.配置路由器routerB的f0/0端口的IP地址5_R2#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5_R2(config)#int f0/05_R2(config-if)#ip addr 10.5.4.1 255.255.255.05_R2(config-if)#no shutdown5_R2(config-if)#6.PC_B能与PC2ping 通,不能ping PC17.在PC_B上配置缺省路由5_R2(config)#ip route 10.5.1.0 255.255.255.0 172.17.200.55_R2(config)#exit5_R2#show ip routCodes: L - local,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 - replicated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0.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5 subnets, 2 masksS 10.5.1.0/24 [1/0] via 172.17.200.5C 10.5.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L 10.5.2.1/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C 10.5.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L 10.5.4.1/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172.17.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C 172.17.20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0L 172.17.200.6/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05_R2#ping 10.5.1.123 (PCA)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5.1.123,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2/14/16 ms 5_R2#5_R2(config)#ip route 10.5.3.0 255.255.255.0 172.17.200.55_R2(config)#exit5_R2#show ip routCodes: L - local,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 - replicated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0.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6 subnets, 2masksS 10.5.1.0/24 [1/0] via 172.17.200.5C 10.5.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L 10.5.2.1/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S 10.5.3.0/24 [1/0] via 172.17.200.5C 10.5.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L 10.5.4.1/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172.17.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C 172.17.20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0L 172.17.200.6/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05_R2#PCB ping PCAPCB ping PC1篇二: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号:XX131114班级:3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处制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实验3 静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3 静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3:静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二、实验原理:1.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2.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

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

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3种:直连路由:给路由器接口配置一个IP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接口IP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动态路由:在大规模的网络中,或网络拓扑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在路由器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自动学习产生的路由信息。

三、实验设备:R1601路由器2台,PC机2台四、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Boson Netsim模拟器五、实验步骤:1.安装Boson Netsim模拟器。

2.在Boson Network Designser中画出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图1 静态路由图3. 设置PC1和PC2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4. 在R1上配置E0接口和S0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5. 验证路由器的接口的配置,查看S0接口的状态。

6. 在R1上配置静态路由,并验证R1上的静态路由。

7. 在R2上配置E0接口和S0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8. 验证路由器的接口的配置,查看S0接口的状态。

9. 在R2上配置静态路由,并验证R2上的静态路由。

Iprouter 192.168.1.0 255.255.255.0 194.100.0.110.测试网络的互连互通性。

六、实验报告要求:(1)将实验步骤1~10的内容作详细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2)注意子网掩码的表示。

(3)实验的心得体会。

路由的基本概念与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的基本概念与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的基本概念与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理解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掌握路由配置的操作步骤;3.了解路由配置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a.连接电脑和路由器;b.打开电脑上的网络配置界面;c.选择正确的网络连接方式。

2.配置路由器:a.打开浏览器,进入路由器的管理页面;b.输入默认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c.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d.设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e.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添加需要转发的网络;f.配置路由器的NAT功能,进行网络地址转换;g.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3.路由配置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a.无法访问路由器管理页面:-检查电脑与路由器的连接是否正常;-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路由器的管理页面;-重启路由器和电脑。

b.路由器配置后无法上网:-检查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是否正确配置;-检查路由器的路由表是否包含正确的转发规则;-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检查是否开启了错误的功能,如MAC地址过滤。

c.路由器配置后无法局域网内互通:-检查路由器的子网掩码是否配置正确;-检查是否开启了错误的功能,如端口隔离。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完成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并能够正常上网和局域网内互通。

通过对路由配置的实验,深入了解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步骤,对理解和掌握网络路由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配置路由器的过程,使我对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使我更加熟悉了常见的路由配置问题及解决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路由器的高级配置和优化技巧。

实验七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七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配置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 2009年月日实验名称实验七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2.掌握路由器的全局的基本配置。

3.掌握路由器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

4.查看路由器系统和配置信息,掌握当前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5.掌握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背景描述】背景描述1你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公司采用全系列锐捷网络产品,首先要求你登录路由器,了解、掌握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

背景描述2你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有多台路由器,为了进行区分和管理,公司要求你进行路由器设备名的配置,配置路由器登录时的描述信息。

背景描述3你在一家网络工程公司就职,负责组建一个省级广域网络。

现项目经理要求你根据实际网络需求,对路由器的端口配置基本的参数。

原理说明:锐捷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接口默认情况下是10M/100M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自适应,并且在默认情况下路由器物理端口处于关闭状态。

路由器提供广域网接口(serial高速同步串口),使用V.35线缆连接广域网接口链路。

在广域网连接时一端为DCE(数据通信设备),一端为DTE(数据终端设备)。

要求必须在DCE端配置时钟频率(clock rate)才能保证链路的连通。

在路由器的物理端口可以灵活配置带宽,但最大值为该端口的实际物理带宽。

背景描述4你是某公司新网管,第一天上班时,你必须掌握公司路由器的当前工作情况,通过查看路由器的系统信息和配置信息,了解公司的设备和网络环境。

背景描述5假设校园网通过1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1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实现功能】1.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2.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和每次登录路由器时提示相关信息。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实验报告5实验名称静态路由配置实验姓名学号班级13计本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配置方法(2)理解路由器工作原理实验内容(1)配置路由器。

(2)查看路由表。

(3)验证两个终端之间的连通性。

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摆放好实验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图1(2)左键单击Router0的图标,在物理选项卡下,单击右方实物图上的电源开关部分以关闭路由器,然后在左边找到WIC-2T,拖动到右边合适的空槽,打开电源。

结果如图。

依次操作,给Router1和Router2也加上这个设备以便路由器之间的连接。

如图2所示:图2(3)如图3所示,用连线中的直通线把PC、交换机、路由器三者连接起来,连接的时候选的都是FastEthernet端口。

然后用DCE 串口线把3个路由器之间互相连接起来,连接的时候选择Serial端口。

PS:注意接口的编号,在后边配置的时候需要对应。

图3(4)分配各个设备的信息。

用这个IP段,具体分配如下:①P C0、PC1到Router0的Fastethernet0/0口(这种路由器有2个fastethernet口,在和Switcher连接时都选择的是0/0这个口)占用这个网号;②后边的PC2PC3以及PC4PC5分别占用、这两个网号。

③R outer0和Router1之间的网络占用,Router1和Router2占用.(5)分配后先设置Router0的FastEthernet0/0口的信息。

①左键单击它的图标,在弹出的选项卡中选择<配置>选项卡,在左边的<接口配置>下单击FastEthernet0/0;②IP 地址填入网号中第一个可用的IP,即,同时该IP也是PC0、PC1的网关。

切换到子网掩码后自动填入子网掩码,然后在端口状态后的On前打上勾,结果如图,关闭窗口。

静态路由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实验报告

静态浮动路由一、实验目的(蓝色字体为参考格式, 具体内容结合实验编写)1.掌握静态路由的原理及配置;2.掌握静态缺省路由的原理及配置;3.掌握静态浮动路由的原理及配置;二、实验要求举例说明: 该部分可以是实习项目的实际需求(根据实习的实际内容自己填写)某公司网络如图所示:其中pc2是内网电脑, 要求在pc2上能ping通pc1(服务器8.8.8.8);在公司的边界路由器上为了可靠性使用了双线做备份, 但是查看RT2路由表正常情况下只能看到202.112.1.1为下一跳的路由, 当202.112.1.1网段的线缆断了才会出现202.113.1.1为下一跳的路由, 在RT1上也是同理;只能看到112的路由, 当112链路断掉才会出现113链路为下一跳的路由;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网络拓扑(例如下图所示)2 方法和步骤2.1 : 配置IP地址:RT1:<RT1>system-view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RT1]int g0/0/1[RT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2.1.1.1 255.255.255.0[RT1-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RT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0.1.1.1 255.255.255.0[RT1-GigabitEthernet0/0/2]int lo0[RT1-LoopBack0]ip add 1.1.1.1 255.255.255.255RT2:<RT2>system-view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RT2]int g0/0/1[RT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2.1.1.2 255.255.255.0[RT2-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RT2-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0.1.1.2 255.255.255.0[RT2-GigabitEthernet0/0/2]int g0/0/0[RT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23.1.1.2 255.255.255.0RT3:<RT3>sy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RT3]int g0/0/0[RT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23.1.1.3 255.255.255.0[RT3-GigabitEthernet0/0/0]int lo0[RT3-LoopBack0]ip add 3.3.3.3 255.255.255.2552.2.1 : 配置RT3的静态路由:[RT3]ip route-static 12.1.1.0 255.255.255.0 g0/0/0 23.1.1.2[RT3]ip route-static 1.1.1.1 255.255.255.255 g0/0/0 23.1.1.22.2.2 : 配置RT2的静态路由:[RT2]ip route-static 1.1.1.1 255.255.255.255 g0/0/1 12.1.1.1[RT2]ip route-static 1.1.1.1 255.255.255.255 g0/0/2 10.1.1.1 preference 61[RT2]ip route-static 3.3.3.3 255.255.255.255 g0/0/0 23.1.1.32.2.3 : 配置RT1的静态路由:[RT1]ip route-static 23.1.1.3 255.255.255.0 g0/0/1 12.1.1.2[RT1]ip route-static 23.1.1.3 255.255.255.0 g0/0/2 10.1.1.2 preference 61[RT1]ip route-static 3.3.3.3 255.255.255.255 g0/0/2 10.1.1.2 preference 61[RT1]ip route-static 3.3.3.3 255.255.255.255 g0/0/1 12.1.1.2验证:Pc2能ping通pc1查看路由表RT1:[RT1]dis ip routing-table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10 Routes : 11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8.8.8.0/24 Direct 0 0 8.8.8.1 GE0/0/2 8.8.8.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0.0.12.0/24 Static 20 0 202.112.1.2 GE0/0/0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1.0/24 Static 60 0 202.113.1.2 GE0/0/1Static 60 0 202.112.1.2 GE0/0/0 202.112.1.0/24 Direct 0 0 202.112.1.1 GE0/0/0 202.112.1.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202.113.1.0/24 Direct 0 0 202.113.1.1 GE0/0/1 202.113.1.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RT2:[RT2]dis ip ro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10 Routes : 10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8.8.8.0/24 Static 20 0 202.112.1.1 GE0/0/0 10.0.12.0/24 Direct 0 0 10.0.12.1 GE0/0/1 10.0.12.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1.0/24 Static 60 0 10.0.12.2 GE0/0/1 202.112.1.0/24 Direct 0 0 202.112.1.2 GE0/0/0 202.112.1.2/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202.113.1.0/24 Direct 0 0 202.113.1.2 GE0/0/2 202.113.1.2/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RT3:[RT3]dis ip rodis ip ro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9 Routes : 9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8.8.8.0/24 Static 60 0 10.0.12.1 GE0/0/0 10.0.12.0/24 Direct 0 0 10.0.12.2 GE0/0/0 10.0.12.2/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92.168.1.0/24 Direct 0 0 192.168.1.1 GE0/0/1 192.168.1.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202.112.1.0/24 Static 60 0 10.0.12.1 GE0/0/0 202.113.1.0/24 Static 60 0 10.0.12.1 GE0/0/0四、实验心得及体会通过这次试验, 掌握了静态路由的原理及配置, 还有静态缺省路由和静态浮动路由的原理及配置, 静态路由适用小型网络。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01121539 张旭一、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

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路由器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 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2. 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3. 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4. 异种网络互连二、基本概念1、路由表1) 路由器为执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一个表项中,称为“路由表”。

2) 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内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个下一跳地址上去。

3) 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

路由表的构成1) 目的网络地址(Dest):目的地逻辑网络或子网络地址2) 掩码(Mask):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的掩护码3) 下一跳地址(Gw):与之相连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4) 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学习到该路由条目的接口,也是数据包离开路由器去往目的地将经过的接口5) 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表示该路由信息是怎样学习到的6) 路由优先级(pri):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表源端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7) 度量值(metric):度量值用于表示每条可能路由的代价,度量值最小的路由就是最佳路由路由表构成示例DestMask Gw Interface Owner primetric172.16.8.0 255.255.255.0 1.1.1.1 fei_0/1 static 1 0172.16.8.0 -- 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255.255.255.0 -- 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的网络掩码1.1.1.1 -- 下一跳逻辑地址fei_0/1 -- 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接口和数据的转发接口static -- 路由器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方式1 -- 路由优先级0 -- Metric 值2、路由分类1) 直连路由当接口配置了网络协议地址并状态正常时,接口上配置的网段地址自动出现在路由表中并与接口关联,并随接口的状态变化在路由表中自动出现或消失2) 静态路由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的路由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自动改变。

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报告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报告概述:静态路由是网络中常用的一种路由配置方式,它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指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并对配置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三台虚拟机,分别代表不同的网络。

其中,虚拟机A位于192.168.1.0/24网络,虚拟机B位于192.168.2.0/24网络,虚拟机C位于192.168.3.0/24网络。

虚拟机A作为路由器,连接了虚拟机B和虚拟机C。

实验步骤:1. 配置虚拟机A的网络接口:在虚拟机A中,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ifconfig eth0 192.168.1.1/24”来配置eth0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2. 配置虚拟机B的网络接口:在虚拟机B中,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ifconfig eth0 192.168.2.1/24”来配置eth0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2.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 配置虚拟机C的网络接口:在虚拟机C中,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ifconfig eth0 192.168.3.1/24”来配置eth0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3.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4. 配置虚拟机A的静态路由:在虚拟机A中,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route add -net 192.168.2.0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1.1”来添加到达192.168.2.0/24网络的静态路由,下一跳为192.168.1.1。

同样地,输入命令“sudo route add -net 192.168.3.0 netmask 255.255.255.0gw 192.168.1.1”来添加到达192.168.3.0/24网络的静态路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1.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异种网络互连2.基本概念路由表:路由器为执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一个表项中,称为“路由表” 。

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内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个下一跳地址上去。

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

路由表的构成:目的网络地址(Dest),掩码(Mask),下一跳地址(Gw),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路由优先级(pri),度量值(metric)路由信息根据产生的方式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直连路由,缺省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其中缺省路由可以由静态路由配置,也可以由动态路由产生。

直连路由:当接口配置了网络协议地址并状态正常时,既物理连接正常,并且可以正常检测到数据链路层协议的keepalive信息时,接口上配置的网段地址自动出现在路由表中并与接口关联。

其中产生方式(onwer)为直连(direct),路由优先级为0,拥有最高路由优先级。

其metric值为0,表示拥有最小metric值。

直连路由会随接口的状态变化在路由表中自动变化,当接口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状态正常时,此直连路由会自动出现在路由表中,当路由器检测到此接口down掉后此条路由会自动消失。

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的路由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自动改变。

优点:不占用网络、系统资源、安全;缺点:需网络管理员手工逐条配置,不能自动对网络状态变化做出调整。

在无冗余连接网络中,静态路由可能是最佳选择。

静态路由是否出现在路由表中取决于下一跳是否可达。

静态路由在路由表中中产生方式(onwer)为静态(static),路由优先级为1,其metric值为0。

缺省路由:缺省路由是一个路由表条目,用来指明一些在下一跳没有明确地列于路由表中的数据单元应如何转发。

对于在路由表中找不到明确路由条目的所有的数据包都将按照缺省路由条目指定的接口和下一跳地址进行转发。

缺省路由可以是管理员设定的静态路由,也可能是某些动态路由协议自动产生的结果。

优点:极大减少路由表条目缺点:不正确配置可能导致路由环路;可能导致非最佳路由在stub 网络出口路由器上,缺省路由是最佳选择。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通过路由信息的交换生成并维护转发引擎需要的路由表。

网络拓扑结构改变时自动更新路由表,并负责决定数据传输最佳路径。

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是可以自动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自动维护路由信息而不用网络管理员的参与。

其缺为由于需要相互交换路由信息,需要占用网络带宽,并且要占用系统资源。

另外安全性也不如使用静态路由。

在有冗余连接的复杂网络环境中,适合采用动态路由协议。

目的网络是否可达取决于网络状态。

一台路由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路由协议。

路由的优先级:每个路由协议都可能发现到某一相同的目的网络的路由,但由于不同路由协议的选路算法不同,可能选择不同的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路由器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路由协议计算出来的最佳路径作为转发路径加入到路由表中。

路由器选择路由协议的依据是路由优先级。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不同的路由优先级。

数值小的优先级高。

从路由优先级最高(优先级数值最小)的协议获取的路由被优先选择加入路由表中。

路由优先级数值范围为0-255。

缺省路由优先级赋值原则为:直连路由具有最高优先级;人工设置的路由条目优先级高于动态学习到的路由条目;度量值算法复杂的路由协议优先级高于度量值算法简单的路由协议。

对不同路由协议的路由优先级的赋值是各个设备厂商自行决定的,没有统一标准。

所以有可能不同厂商的设备上路由优先级是不同的,并且通过配置可以修改缺省路由优先级。

3.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被认为执行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功能:路由功能与交换功能路由功能是指路由器通过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或其他方法来学习和维护网络拓扑结构知识的机制,产生和维护路由表。

路由器的交换/转发功能与以太网交换机所执行的交换功能概念不同,指的是数据在路由器内部移动与处理的过程:从路由器一个接口接收,然后选择合适接口转发,其间做帧的解封装与封装,并对包做相应处理。

首先当一个数据帧到达某一端口,端口对帧进行CRC校验并检查其目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是否与本端口符合,如通过检查则去掉帧的封装并读出IP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决定转发接口与下一跳地址。

获得了转发接口与下一跳地址信息后路由器将查找缓存中是否已经有了在外出接口上进行数据链路层封装所需的信息,如果没有这些信息路由器将通过适当的进程获得这些信息:外出接口如果是以太网将通过ARP协议获得下一跳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而如果外出接口是广域网接口将通过手工配置或自动实现的映射过程获得相应的2层地址信息。

然后做新的数据链路层封装并依据外出接口上所做的QOS策略入相应的队列,等待端口空闲进行转发。

路由功能:学习和维持网络拓扑结构知识的机制被认为是路由功能。

完成路由功能需要路由器学习与维护以下几个基本信息:首先需要知道被路由协议的是什么,一旦在接口上配置了IP地址,子网掩码,既在接口上启动了IP协议,缺省情况下IP路由是打开的,路由器一旦在接口上配置了三层的地址信息就可以转发IP数据包。

目的地址是否已存在。

通常IP数据包的转发依据的是目的网络地址,路由表中必须有目的网络的路由条目才能够转发数据包,否则IP数据包将被路由器丢弃。

路由表中还包含为将数据包转发至目的网络需要将此数据包从哪个端口发送出和应转发到那一个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路由工作过程总结:对于一个特定的路由协议,可以发现到达目的网络的所有路径,根据选路算法赋予每一条路径metric值,并比较metric值,选择metric数值最小的路径为最佳路径。

一台路由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路由协议,每个路由协议都会根据自己的选路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但是由于选路算法不同,不同的路由协议对某一个特定的目的网络可能选择的最佳路径不同。

此时路由器根据路由优先级选择将具有最高路由优先级(数值最小)的路由协议计算出的最佳路径放置在路由表中,作为到达这个目的网络的转发路径。

而在路由器的交换过程中查找路由时可能会发现能匹配上多条路由条目。

此时路由器将根据最长匹配原则进行数据的转发。

路由器会选择匹配最深的,也就是说可以匹配的掩码长度最长的一条路由进行转发。

4.IP路由过程同一网络内部的通信: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讨论:在同一网络内部的通信。

为了便于讨论,不妨假设“IP层眼中的网络”一图中,网络A是一个以太网,内部有两台主机想要互相通信:通信过程图示:首先主机A通过本机的HOSTS表或WINS系统或DNS系统先将主机B的计算机名转换为IP地址,然后用自己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出自己所处的网段,比较目的主机B的IP地址,发现与自己是处于相同的网段。

于是在自己的ARP缓存中查找是否有主机B的MAC地址,如果能找到就直接做数据链路层封装并通过网卡将封装好的以太数据帧发送到物理线路上去;如果ARP缓存表中没有主机B的MAC地址,主机A将启动ARP协议通过在本地网络上的ARP广播来查询主机B的MAC地址,获得主机B的MAC地址后写入ARP缓存表、进行数据链路层封装、发送数据。

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了解了同一网络内部的通信之后,我们再来看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假设“IP层眼中的网络”一图中,网络A中有一台主机想要和网络B中一台主机通信,而网络A是一个以太网,网络B是一个X.25网络:不同网段的通信过程:不同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必须分配不同网段的IP地址并且由路由器将其连接起来。

主机A通过本机的HOSTS表或WINS系统或DNS系统先将主机B的计算机名转换为IP地址,然后用自己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出自己所处的网段,比较目的主机B的IP地址,发现与自己处于不同的网段。

于是主机A将知道应该将此数据包发送给自己的缺省网关,即路由器的本地接口。

主机A在自己的ARP缓存中查找是否有缺省网关的MAC地址,如果能找到就直接做数据链路层封装并通过网卡将封装好的以太数据帧发送到物理线路上去;如果ARP缓存表中没有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主机A将启动ARP协议通过在本地网络上的ARP广播来查询缺省网关的MAC地址,获得缺省网关的MAC地址后写入ARP缓存表、进行数据链路层封装、发送数据。

数据帧到达路由器的接收接口后首先解封装,变成IP数据包,对IP数据包进行处理,根据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决定转发接口后做适应转发接口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帧的封装,并发送到目的主机。

通信流程:下图为源主机的网络通信数据流程。

首先通过某种方法将对端主机的主机名转换为IP地址,如通过本机的HOSTS表或WINS 系统或DNS系统进行名字解析。

然后判断与对端是否处于同一网段,判断的方法为:用自己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出自己所处的网段,比较目的主机B的IP地址,判断是否与自己处于同一网段。

如果对端主机与自己处于同一网段,则检查ARP表是否有对端主机的MAC地址,如有就直接做数据链路层封装(目的MAC为对端MAC地址);如没有则通过ARP获得对端主机MAC地址并封装;最后通过物理层发送数据。

如果对端主机与自己处于不同网段,则检查ARP表是否有缺省网关的MAC地址,如有就直接做数据链路层封装(目的MAC为对端MAC地址);如没有则通过ARP获得缺省网关MAC地址并封装;最后通过物理层发送数据。

如果对端主机与自己处于不同网段,并且本主机没有配置缺省网关,则通讯终止,返回错误信息。

通信流程图示5.IP通信流程基本概念IP通讯是基于hop by hop 的方式,数据包到达某路由器后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决定转发的出口和下一跳设备的地址,数据包被转发以后就不再受这台路由器的控制。

数据包每到达一台路由器都是依靠当前所在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信息做转发决定的,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一跳一跳的(hop by hop )方式。

数据包能否被正确转发至目的取决于整条路径上所有的路由器是否都具备正确的路由信息。

IP数据包在从源到目的的转发过程中起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保持不变(假设没有设置NAT),IP数据包中的TTL值与包头的效验位及某些IP数据包选项每经过一台路由器将被改变。

每经过一个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都要做相应的重新封装。

数据帧被接收接口接收后被解封装,然后根据数据包里的目的地址信息查找路由表决定转发出口,被转发之前还要基于转发接口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类型做相应的重新封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