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1年种八茬技术

合集下载

小白菜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白菜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白菜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白菜,又称小油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我国广泛种植和食用。

它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嫩绿,质地鲜嫩,口感酥脆,营养丰富。

种植小白菜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一、选择合适的土壤和肥料:小白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不耐受积水。

因此,在种植小白菜之前,要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改良,并进行充分的排水处理。

土壤pH值以6-7为宜。

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品种:小白菜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早熟型、中晚熟型等。

早熟型适合春季和秋季种植,中晚熟型适合夏季种植。

三、适时播种:小白菜的播种时间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春季是种植小白菜的较好时机。

在春季,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地温达到10摄氏度左右时,这样能够使幼苗更好地生长。

可以选择根据生长周期和品种特点缩短或延长种植时间。

四、适宜的播种密度和间距:小白菜的播种密度和栽培间距对于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单颗植株间距控制在10-15厘米左右,行距为20-25厘米。

合理的密度和间距能够使植株之间光照均匀,根系分布合理,有利于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五、注意浇水和管理:小白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

一开始播种后的前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直到幼苗出土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浇水。

湿度过高可能导致幼苗腐烂,湿度过低则会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生长期间,要经常检查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

此外,要定期松土除草,保持土壤透气性和保温性。

及时施肥补充营养,增加产量和品质。

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病害,进行合理的药物防治。

六、注意采摘和储存:小白菜一般在播种后40-60天开始采摘。

叶片厚嫩时,表面鲜绿、没有黄化的斑点和泛红。

每次采摘要注意不损伤其他植株。

采摘后要及时处理,清洗干净并放入冰箱冷藏,以保持新鲜度。

白菜种植技术

白菜种植技术

白菜种植技术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菜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土壤选择、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白菜的种植技术。

土壤选择是白菜种植的关键。

白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白菜的生长发育。

在选择土壤时,还要注意避免连作。

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并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育苗是白菜种植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可选择温室育苗或露地育苗。

温室育苗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苗期生长。

而露地育苗则更加适合气候温暖的地区。

在育苗时,要选择优质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浸种处理,提高发芽率。

育苗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补充水分。

移栽是白菜种植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白菜的移栽时间为苗龄25-30天,苗高约5-6厘米。

在移栽前,需要进行苗床的整理和土壤的施肥。

移栽时要注意保持苗根完整,避免伤害。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白菜的根系生长。

施肥是提高白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白菜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白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

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磷肥有利于根系的发育,钾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施肥时要注意分期施肥,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白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白菜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霜霉病、蚜虫等。

在防治病虫害时,可以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

如合理轮作、间作,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源头,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面整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总结起来,白菜种植技术包括土壤选择、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种子,保证育苗质量,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白菜种植管理,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对优质蔬菜的需求。

小白菜种植技术手册

小白菜种植技术手册

小白菜种植技术规范第一节概述一、特点小白菜又名不结球白菜、青菜、油菜。

原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栽培十分广泛。

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

小白菜性喜冷凉,又较耐低温和高温,几乎一年到头都可种植、上市。

但如果从适口性、安全性和营养性看,一、二、三月则是小白菜消费的最佳季节。

冬季温度较低,小白菜的碳水化合物转为糖,油脂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含量增加,从而提高耐旱能力。

对消费者来讲,更富营养性,使用起来软糯可口,清香鲜美,带有甜味。

据测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

小白菜所含营养价值成分与白菜相近似,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 等。

其中钙的含量较高,几乎等于白菜含量的2-3 倍。

二、食用小白菜可煮食或炒食,亦可做成菜汤或者凉拌食用。

性平,味甘,可治疗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等疾病。

尤其适宜于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疮疖等患者及缺钙者食用。

因小白菜性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小白菜不宜生食。

用小白菜制作菜肴,炒、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营养。

小白菜包裹后冷藏只能维持2-3 天,如连根一起贮藏,可稍延长1-2 天。

第二节生物学特征特性一、特征特性小白菜是茎叶可食,植株较矮小,浅根系,须根发达。

叶色淡绿至墨绿,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光滑或褶缩,少数有绒毛。

叶柄肥厚,白色或绿色,不结球。

花黄色种子近圆形。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小白菜的耐热抗寒能力都较强,小白菜不同品种间对温度的适应性有些差异。

一般种子在30℃时都能正常发芽,生长的适温为18-25℃。

2、水份。

需在保持湿润的条件下生长,高温并干燥时易抽苔,但水过多或积水造成沤根。

3、土壤营养。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土或冲积土为佳,氮肥尤其在旺长期影响产量与品质。

第三节小白菜生产技术规程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白菜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及采后处理。

白菜的管理技术要点

白菜的管理技术要点

白菜的管理技术要点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我国人们餐桌上经常见到的一种食材。

对于白菜的管理技术要点,我们可以从种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种植技术要点白菜的种植一般分为秋季种植和春季种植两种。

在选择种植地时,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同时,要合理选择种子,选择品质好、抗病虫害性强的种子进行种植。

二、施肥技术要点白菜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施肥是白菜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白菜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种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种植过程中要进行追肥。

施肥的主要原则是科学施肥、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病虫害的滋生。

三、浇水技术要点白菜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浇水。

浇水的原则是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一般来说,白菜的生长期间,每周浇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同时,要注意避免浇水过多导致根部窒息和病菌滋生。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白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白菜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白菜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种植技术、施肥技术、浇水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才能保证白菜的生长健康,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希望通过对白菜管理技术要点的了解,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小白菜种植技巧全解析

小白菜种植技巧全解析

小白菜种植技巧全解析小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绿叶嫩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在家庭菜园或者农田里种植小白菜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事情。

下面来全面解析小白菜的种植技巧。

一、土壤准备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小白菜。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2.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可以改善土壤酸碱度。

二、种子处理1.购买到的小白菜种子要筛选出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子。

2.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大约在1小时左右,这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三、播种1.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直播或者育苗。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先育苗,苗期大约在15-20天左右,这样可以提高小白菜的成活率。

2.在播种前,要先将土壤整平,然后把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3.播种后要轻轻拍实土壤,并轻覆一层薄土。

四、浇水与管理1.小白菜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不能过于湿润,要掌握适度浇水原则。

一般来说,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2.及时除草,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同时要定期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

3.当小白菜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适当移栽,保持间距。

这样可以提高小白菜的生长和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1.小白菜的主要病害有白菜黑斑病、病毒病等,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蓟马等。

可以在种植前选购有防治效果的农药,定期喷洒。

2.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扩散。

六、收获与储存1.小白菜一般在50-60天后就可以开始收获。

要选择叶片齐整、色泽鲜绿的小白菜进行采摘。

2.收获后,要迅速清洗干净,可以用凉开水浸泡一段时间,清除残留的农药等物质。

3.在储存时,可以选择用保鲜袋包装,放置在冰箱中保存,可以延长小白菜的保鲜期。

此外,种植小白菜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进行调整,合理施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关注小白菜生长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让你的小白菜长得更加茁壮健康。

在家庭种植小白菜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能品尝到自己亲手种植的健康蔬菜的美味。

鸡毛菜(小白菜)的播种时间及种植办法

鸡毛菜(小白菜)的播种时间及种植办法

温度条件
种子发芽温度
鸡毛菜的种子需要在 20-25℃的温度下才能 正常发芽。
生长温度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在高温环境下容 易抽苔。
越冬温度
鸡毛菜有一定的耐寒性 ,但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04
鸡毛菜(小白菜)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
病害
鸡毛菜(小白菜)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鸡 毛菜(小白菜)的生长受阻,叶片枯萎、腐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06
鸡毛菜(小白菜)的营养价值与食 用方法
营养价值
富含维生素
含有矿物质
鸡毛菜(小白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 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身体有益 。
鸡毛菜(小白菜)含有钙、铁、锌等矿物 质,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丰富
含有抗氧化物质
鸡毛菜(小白菜)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 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浇水管理
浇水时间
在播种后立即浇水,以保持土壤 湿润。
浇水次数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定期进 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方式
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进行浇水, 避免直接淋洒在畦面上。
03
鸡毛菜(小白菜)的生长条件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鸡毛菜(小白菜)适合生长在肥 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如壤土
或砂壤土。
土壤pH值
1 2
2-4月份
气温逐渐回暖,光照充足,适合鸡毛菜的发芽和 生长。
播种方式
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时,每亩用种子50-100 克,育苗移栽时,每亩用种子20-30克。
3
生长周期
大约30-40天可采收。
夏季播种
5-8月份

无公害食品小白菜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食品小白菜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食品小白菜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腐熟优质的农家肥3000~4000kg/667m2,深翻,使土肥混合均匀。

2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品种,一般米东区种植选择四月慢、五月慢、黑油白菜。

3苗床准备早春小白菜一般采用温室育苗,苗床要选择土壤质地良好、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地块。

定植1(667m2)小白菜约需要01(667m2)苗床,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粉碎过的农家肥5000 kg/667m2,必须将土肥混合均匀。

4作畦畦面长6~8 m、宽1.5 m。

5播种5.1播种量撒播5.5~6 kg/667m2,条播4.5~6 kg/667m2。

5.2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条播。

播种前先将畦面灌足水,待水渗入土中后,再把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取过筛的细土覆盖厚约1 cm。

条播要求在畦面上划出浅沟,沟与沟相距4~5 cm,将种子沿沟均匀撒开,用平头铁铲在畦面划过,使土盖沟,用脚踩实。

6苗床管理6.1加扣小拱棚2月中下旬夜间温度低,要加扣小拱棚,白天棚温高于25℃时通风。

6.2浇水出苗后及时浇水,畦面见干见湿,定植前一天要浇透水。

6.3间苗当真叶长出后及时间苗,一般株距2~3锄,定苗前喷施药剂防治虫害。

7定植7.1施足基肥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4000 kg/667m2,翻耙平后做成畦宽1.5 cm,两畦间留宽30~40 cm,沟用于压膜,或隔4~6个畦留一个压膜沟,当夜间气温基本稳定在0℃以上时,即可定植。

7.2定植方法定植时选择暖和、无风的天气进行。

定檀株距10~15 cm,定埴后立即浇水。

8田间管理8.1浇水定植水浇完后,结合追肥浇第二次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隔7~10 d浇水1次。

8.2追肥第一次追尿素10 kg/667m2,以后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追肥第2~3次。

9病虫害防治小白菜种植期间,易发生霜霉病、黑斑病、蚜虫。

9.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耐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增施腐熟农家肥。

小白菜栽培技术

小白菜栽培技术

小白菜栽培技术白菜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但以秋冬季栽培最多。

夏白菜又称热白菜,栽培简单,重点介绍秋冬白菜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秋冬白菜一般是育苗移栽。

江淮中下游从8月中旬至lO月上中旬均可播种,大棚栽培可延迟到11月份播种。

华南地区可在9—12月陆续播种。

苗床地应避免连作田块,选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壤土。

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深耕晒堡,清除杂物,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减轻病虫害。

播种时适当稀播,密格易引起徒长,提早拔节,影响秧苗质量。

苗床播种量每亩l—l。

5公斤。

1亩秧苗可栽大田6—7亩。

适期播种2—3天白菜即可出苗。

出苗后要及时间苗,一般间苗2—3次。

气温适宜,苗龄一般不超过25—30天,晚秋和春播苗龄稍长,华南地区相对短些。

(2)栽植:白菜是采收幼嫩植株供食用,所以大多数品种适于密植,这样既可增产,且品质柔嫩。

病毒病重发年份,大幅度提高密度,尤为必要。

具体密度依品种、季节和栽培目的而定。

一般栽植行株距为26厘米×26厘米,每亩约7500—8000株。

如到11月下旬栽植,行株距为20厘米×20厘米,每亩约13000株。

腌白菜行株距为33厘米×26厘米,每亩约5000一6000株。

栽植时要选择纯苗、壮苗、无病虫害苗。

(3)田间管理:白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差。

因此对肥水要求严格,生长期间应不断地供给充足的肥、水。

迫肥主要是速效氮肥,以人粪尿或尿素为最好。

从定植到采收,要追肥4—6次,定植后3—4天开始,每隔5—7天追施1次,浓度由淡到浓,逐步提高。

栽后15—20天,应施1次迫肥,栽后1个月再施一次追肥。

追肥数量每亩人粪尿1000—15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

用浓度为0.75%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白菜叶生长并增进色泽。

腋白.菜在采收前10—15天应停止施肥,使组织充实。

否则,后期肥水过多,组织柔软,不适于腌制。

白菜灌溉一般与追肥结合进行,每次追肥前可适当中耕、松土,防止肥、水流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菜1年种八茬技术
一、茬口安排。

就收菜秧而言,只要茬口安排合理,并采用一定的设施栽培,全年可以种植7-8茬,最高可以种植11茬。

以一年种植8茬为例,茬口安排如下。

第一茬:1月中旬播种,3月中旬上市,亩产量1500-1750公斤。

第二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5月上中旬上市,亩产量1250-1500公斤。

第三茬: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上市,亩产量1000-1250公斤。

第四茬至第六茬:6月下旬至9月底每隔18-20天播种1茬,每茬亩产量为1000-1250公斤。

第七茬:10月上旬播种,10月底上市,亩产量1250公斤。

第八茬:11月初播种,12
月底至次年1月上旬上市,亩产量1250-1500公斤。

二、青菜种子撒播后覆土、浇水,然后在畦面平铺黑色遮阳网,待幼苗出土后立即揭去遮阳网。

揭去的遮阳网可覆盖在另一块刚播种的田块上,反复循环利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出苗整齐,省工省力,可防止出苗前遭暴雨袭击而死苗。

三、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可以有效解决伏天和冬季青菜生产,增加茬次。

从11月份开始可以发展大棚覆盖栽培,特别是在夏季(7-9月份)可以发展遮阳网覆盖栽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推广防虫网覆盖栽培。

四、防治病虫。

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特别是伏天高温时期,每茬菜秧喷施多菌灵溶液2-3次。

近年来青菜病毒病发生严重,是秋冬季白菜高产量稳产的主要威胁因素,应注意防治。

防治青菜病毒病,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利用一代杂种、培育壮苗、提高耕作水平(改连作为轮作,改浅耕为深耕,改不晒垡冻垡为抓住换茬间隙早耕翻晒垡冻垡)、加强肥水管理、重视田园清洁等栽培措施与防治蚜虫相结合的方法。

五、抗逆栽培。

7-9月份的高温天气是引起青菜死苗的主要原因。

为确保伏秋期间青菜稳产高产量,首先要加强蔬菜田基本建设,提高菜田抗御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要选用耐热、生长快速、抗逆性强的品种,以适应夏秋季不利气候条件。

前茬出地后及时耕翻晒垡,催芽保墒下种。

设置塑料薄膜开放式小拱棚或各种阴棚育苗,防暴雨、台风和烈日。

掌握天凉、地凉、水凉、轻浇、勤浇等灌溉技术,轻追勤追腐熟肥。

青菜虽耐寒,但遇长时间-6℃至-8℃低温植株会冻死。

生产上除选用耐寒性强的品种外,还应采用覆盖等措施防冻害。

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生长后期控制肥水。

注意植株冬前锻炼,可以提高耐寒性。

寒流过后及时追肥,加速植株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