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存在性探究
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考题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近几年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解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
难点在于寻找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寻找的恰当,可以使得解的个数不重复不遗漏,也可以使得列方程和解方程又好又快.【解题攻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3个,其中判定定理1和判定定理2都有对应角相等的条件,因此探求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动态问题,一般情况下首先寻找一组对应角相等.判定定理2是最常用的解题依据,一般分三步:寻找一组等角,分两种情况列比例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应用判定定理1解题,先寻找一组等角,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另外两组对应角相等.应用判定定理3解题不多见,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列连比式解方程(组).【解题类型及其思路】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1、若题目中问题为△ABC∽△DEF ,则对应线段已经确定。
2、若题目中为△ABC与△DEF相似,则没有确定对应线段,此时有三种情况:①△ABC∽△DEF ,②△ABC∽△FDE、③△ABC∽△EFD、3、若题目中为△ABC与△DEF并且有∠A、∠D(或为90°),则确定了一条对应的线段,此时有二种情况:①、△ABC∽△DEF ,②、△ABC∽△DFE 需要分类讨论上述的各种情况。
【典例指引】类型一 【确定符合相似三角形的点的坐标】典例指引1.(2017年湖北鄂州中考)已知,抛物线23y ax bx =++(a <0)与x 轴交于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D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E 在y 轴C 点的上方,且CE =1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求证:直线DE 是△ACD 外接圆的切线;(3)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找一点P ,使12PAC ACD S S ∆∆=,求点P 的坐标; (4)在坐标轴上找一点M ,使以点B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举一反三】(2017年山东省济宁附中二模)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直线AC交于点C(2,3),直线A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相交于点D,连接B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点D的坐标;(2)如图2,若点M、N同时从点D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DA、DB运动,连接MN,将△DMN沿MN翻折,得到△D′MN,判断四边形DMD′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当运动时间t为何值时,点D′恰好落在x轴上?(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异于A点),使得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D相似(全等除外)?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二【确定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动点的运动时间或路程等】典例指引2.(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模拟)如图,在矩形OABC中,AO=10,AB=8,沿直线CD折叠矩形OABC的一边BC,使点B落在OA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OC,OA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2=++经过O,D,C三点.y ax bx c(1)求AD的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从点E出发,沿EC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CO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O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相似?(3)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使以M,N,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与点N的坐标(不写求解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题目涉及了图形的折叠变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重点知识.后两问的情况较多,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以免漏解.【举一反三】(2017年云南昆明市官渡区一中模拟)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0.5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二次函数y=0.5x2+bx+c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0.5x+1的图象交于点B、C两点,与x轴交于D、E两点,且D 点坐标为(1,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在x轴上有一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动点P,使得△PBC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运动时间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动点P在x轴上,动点Q在射线AC上,同时从A点出发,点P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以每秒a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C运动,是否存在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D相似?若存在,求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类型三【确定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函数解析式或字母参数的值】典例指引3.(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模拟)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A(0,m)其中m<0,与x轴相交于点B(4,0).抛物线y=ax2+bx(a>0)的顶点为F,它与直线l相交于点C,其对称轴分别与直线l和x轴相交于点D和点E.(1)设a=12,m=﹣2时,①求出点C、点D的坐标;②抛物线y=ax2+bx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以G、C、D、F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以F、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ED相似且满足三角形FAC的面积与三角形FBC面积之比为1:3时,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利用解方程组是求C点坐标的关键;利用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是求G 点的关键;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出关于a的方程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举一反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D两点,与y轴交于点B,四边形OBCD是矩形,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4),已知点E(m,0)是线段DO上的动点,过点E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G,交BD于点H.(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PG的长度;(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B、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EH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新题训练】1.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为()2,1-,并且与y 轴交于点()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 交于点D ,点E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EF ,与抛物线交于点F ,问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D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称轴平行与y 轴的抛物线过点()1,0A 、()3,0B 和()4,6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现将此抛物线先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沿y 轴方向平移k 个单位,若所得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D 、E (点D 在点E 的左边),且使ACD AEC ∽(顶点A 、C 、D 依次对应顶点A 、E 、C ),试求k 的值,并说明方向.3.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x 2+bx+c 经过点(﹣1,0)和(2,6).(1)求b 和c 的值.(2)若点A (n ,y 1),B (n+1,y 2),C (n+2,y 3)都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问是否存在整数n ,使123111310y y y ++=?若存在,请求出n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是二次函数图象在y 轴左侧部分上的一个动点,将直线y=﹣2x 沿y 轴向下平移,分别交x 轴、y 轴于C 、D 两点,若以CD 为直角边的△PCD 与△OCD 相似,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点P 的坐标.4.如图,二次函数22y ax bx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1,0-、B ()4,0,与y 轴交于点C . (1)a = ; b = ;(2)点P 为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上的一点,过点P 作PQ BC ⊥于点Q ,连接PC ,①求线段PQ 的最大值;②若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求点P 的坐标.5.如图,抛物线28y ax bx =+-交x 轴于A ,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直线l 经过坐标原点O ,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 ,与抛物线的对称交于点E ,连接CE ,点A , D 的坐标分别为()2,0-, ()6,8-.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分别求出点B 和点E 的坐标.(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FOE ≌FCE ,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已知直线y=2x﹣5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抛物线y=﹣x2+bx+c的顶点M在直线AB上,且抛物线与直线AB的另一个交点为N.(1)如图,当点M与点A重合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求点N的坐标和线段MN的长;(3)抛物线y=﹣x2+bx+c在直线AB上平移,是否存在点M,使得△OMN与△AOB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的顶点为A,直线y=x﹣2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1)求A,B,C三点的坐标;(2)作CD⊥x轴于点D,求证:△ODC∽△ABC;(3)若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M⊥x轴于点M,则是否还存在除C点外的其他位置的点,使以O,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1)试根据图(2)求0<t≤5时,△BPQ的面积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求出线段BC、BE、ED的长度;(3)当t为多少秒时,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E相似;(4)如图(3)过E作EF⊥BC于F,△BEF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果△BEF中E、F的对应点H、I恰好和射线BE、CD的交点G在一条直线,求此时C、I两点之间的距离.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1,0),顶点为B.点C (5,m)在抛物线上,直线BC交x轴于点E.(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E的坐标;(2)联结AB,求∠B的正切值;(3)点G为线段AC上一点,过点G作CB的垂线交x轴于点M(位于点E右侧),当△CGM与△ABE相似时,求点M的坐标.10.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顶点为A(1,1),且与直线y=x﹣2交于B,C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B、C的坐标;(2)求△ABC的内切圆半径;学=科网(3)若点N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MN⊥x轴与抛物线交于点M,则是否存在以O,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具有相似性质的三角形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的形状但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它们的边长之比相等,并且对应角度相等。
考虑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存在一个比值k使得AB/DE=BC/EF=AC/DF=k,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有以下性质:1. 对应角度相等:∠A = ∠D,∠B = ∠E,∠C = ∠F。
2. 对应边长比例相等:AB/DE = BC/EF = AC/DF = k。
3. 对应边长比例相等的性质也可以表达为:AB/BC = DE/EF =AC/DF = 1/k。
二、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 三边对应角相等法(SAS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相等,并且这两个边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根据这个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但需要注意两个三角形的顶点要对应一致。
2. 角-角-角(AAA)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度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由于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所以只需知道两个角度相等就可以推断出第三个角度相等。
但是需要注意,AAA法只能说明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可能性,还需要验证其他条件。
3. 角-边-角(ASA)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角度相等,并且夹在两条相等边之间的夹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边-角-边(SAS)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边比值相等,并且两条边之间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 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值等于对应边上的线段比值。
例如,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则有AB/DE = BC/EF =AC/DF。
2. 测量不可达长度:当实际中无法直接测量到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
通过测量已知长度的物体与其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再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出不可达长度。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我们的数学世界中,相似三角形就像是一对有着特殊关系的“姐妹花”,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有趣且重要的性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相似三角形的那些性质。
相似三角形,简单来说,就是形状相同但大小可能不同的三角形。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首先,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三个角的度数是一一对应的,而且完全相同。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 30°、60°和 90°,那么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必然是 30°、60°和 90°。
这一性质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其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假设三角形 ABC 相似于三角形 A'B'C',那么边 AB 与边 A'B' 的比值,等于边 BC 与边 B'C' 的比值,也等于边 AC 与边 A'C' 的比值。
这个比例关系在解决很多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什么是对应高呢?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这条边上的高。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k,那么它们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是 k。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是 3、4、5,另一个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的边长是 6、8、10,相似比为 2。
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高是 24,第二个三角形对应边的高就是 48,高的比也是 2。
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
中线是连接三角形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相似三角形中,对应中线的长度之比与相似比保持一致。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同样等于相似比。
角平分线是将三角形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个相等角的线段。
接下来,我们看看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一)-含答案

似?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C
A O
B x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 2,直线 OQ 与线段 BC 相交于点 E,当△OBE 与△ABC 相似时,求点 Q 的坐标.
y
y
A O
B x
C
D
图1
A O
C
B x
E Q
D
图2
第2页,共14页
【分析】
(1)抛物线: y = x2 − 2x − 3;
(2)思路:考虑到△ABC 和△BOE 有一组公共角,公共角必是对应角.
根据线段长度可知∠ABQ 与∠ABC 的两边并不成比例,故(-8,-7)舍掉.
情况二:若∠ABQ=∠BAC,
过点 B 作 AC 平行线,与抛物线交点即为 Q 点.
易得直线 BQ 解析式: y = 3 x − 9 , 42
联立方程:
3 4
x
−
9 2
=
−1 8
x2
+
1 4
x
+
3 ,解得:
x1
=
−10
,
x2
的坐标.
y B
A
C
O
x
第6页,共14页
【分析】 (1) y = 1 x2 − 2x +1 ;
3 (2) tan ABC = 1 ;
2 (3)思路:平行得相等角,构造两边成比例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说课稿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似图形的理解,还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从定性研究相似图形到定量研究相似三角形的过渡,同时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图形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但对于从数量关系来判定三角形相似,学生可能会感到较为抽象和困难。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经历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三角形相似判定条件的推导和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想,从而发现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2)讲练结合法: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应用能力。
2、学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例1、(2010·衢州)如图所示,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 ⑴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⑵P1,P2,P3,P4,P5,D,F是△DEF边上的7个格点,请在这7个 格点中选取3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使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要求写出2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并在图中连结相应的线段,不 必说明理由)。
y E D x A O C B
四、课堂小结
y
A O
B
x
C D
三、坐标系中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
练习1:(2010·天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在x 轴上,点D、E在y轴上,OA=OD=2,OC=OE=4,DB⊥DC,直线AD与经 过B、E、C三点的抛物线交于F、G两点,与其对称轴交于点M,点P 为线段FG上的一个动点(与点F、G不重合),PQ∥y轴与抛物线交 于点Q。 ⑴求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N y Q ⑵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Q、M为 G E 顶点的三角形与△AOD相似?若存在, M 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P F D 请说明理由。A来自FCD
O
E
B
三、坐标系中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
例3、(2010·定西)如图所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 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⑴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D的坐标; ⑵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⑶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BCD相似?若存在,请指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 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E
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例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BD⊥DC,BC=10cm,CD=6cm.在线段BC、CD上有动点F、E,点F以每秒2cm的速度,在线段BC上从点B向点C匀速运动;同时点E以每秒1cm的速度,在线段CD上从点C向点D匀速运动.当点F到达点C时,点E同时停止运动.设点F运动的时间为t(秒).
(2)设E为线段AC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DE,一动点M从点D出发,沿线段DE以每秒一个单位速度运动到E点,再沿线段EA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A后停止,当点E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在整个运动中用时最少?
例4抛物线L: 经过点A(0,1),与它的对称轴直线x=1交于点B
(1)直接写出抛物线L的解析式;
练习:
1.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点A(0,t),点Q(t,b).平移二次函数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F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为Q;②与x轴相交于B、C两点(∣OB∣<∣OC∣),连结A,B.
(1)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得 ?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如果AQ∥BC,且tan∠ABO= ,求抛物线F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如图1,已知点A(-2,4)和点B(1,0)都在抛物线 上.
(1)求m、n;
(2)向右平移上述抛物线,记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A′,点B的对应点为B′,若四边形A A′B′B为菱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
(3)记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的交点为C,试在x轴上找一个点D,使得以点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2)如图1,过定点的直线y=kx-k+4(k<0)与抛物线L交于点M、N.若△BMN的面积等于1,求k的值;
(3)如图2,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 ,抛物线 与y轴交于点C,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抛物线 于另一点D.F为抛物线 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P为线段OC上一点.若△PCD与△POF相似,并且符合条件的点P恰有2个,求m的值及相应点P的坐标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 (2,1),且经过原点O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C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D 在抛物线上,且以O 、C 、D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D 点的坐标;(3)连接OA 、AB ,如图②,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OBP 与△OAB 相似?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抛物线22y ax bx =+-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一1,0)、B(m ,0),与y 轴交于点C.且∠A C B=90°.A AB B OO x x y yxyF -2 -4-6ACE PDB5 2 1 24 6 G (1)求m 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D(1,n )在抛物线上,过点A 的直线1y x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 .若点P 在x 轴上,以点P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B 相似,求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BDP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_______.解:(1)令x=0,得y=-2 ∴C(0,一2).∵ACB=90°,CO⊥AB,.∴ △AOC ∽△COB,.∴OA ·OB=OC 2;∴OB=22241OC OA == ∴m=4.3、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 (5,0)、B (6,-6)和原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过点B 的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C (2,m ),请求出∆OBC 的面积S 的值.(3)过点C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D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位于直线DC 下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直线PF 平行于y 轴交x 轴于点F ,交直线DC 于点E . 直线PF 与直线DC 及两坐标轴围成矩形OFED (如图),是否存在点P ,使得∆OCD 与∆CPE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得:255036600a b c a b c c ++=⎧⎪++=⎨⎪=⎩ 解得150a b c =-⎧⎪=⎨⎪=⎩故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25y x x =-+(2)C Q 在抛物线上,2252,6m m ∴-+⨯=∴= C ∴点坐标为(2,6),B Q 、C 在直线y kx b '=+上∴6266k b k b'=+⎧⎨'-=+⎩ 解得3,12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12y x =-+设BC 与x 轴交于点G ,则G 的坐标为(4,0)1146462422OBC S ∴=⨯⨯+⨯⨯-=V (3)存在P ,使得OCD V ∽CPE V 设P (,)m n ,90ODC E ∠=∠=︒Q 故2,6CE m EP n =-=-若要OCD V ∽CPE V ,则要OD DC CE EP =或OD DC EP CE = 即6226m n =--或6262n m =-- 解得203m n =-或123n m =- 又(,)m n Q 在抛物线上,22035m n n m m =-⎧⎨=-+⎩或21235n mn m m =-⎧⎨=-+⎩解得12211023,,6509m m n n ⎧=⎪=⎧⎪⎨⎨=⎩⎪=⎪⎩或121226,66m m n n ==⎧⎧⎨⎨==-⎩⎩ 故P 点坐标为1050()39,和(6,6)- 4、如图,抛物线(1)(5)y a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M N ,.直线y kx b =+与x 轴交于(20)P -,,与y 轴交于C .若A B ,两点在直线y kx b =+上,且AO BO ==AO BO ⊥.D 为线段MN 的中点,OH 为Rt OPC △斜边上的高.(1)OH 的长度等于 ;k = ,b = . (2)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抛物线(1)(5)y a x x =+-以D N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是否还有符合条件的E 点(简要说明理由)每一个E 点,直线NE 与直线AB 的交点G 是否总满足PB PG <g解:(1)1OH =;k =b =(2)设存在实数a ,使抛物线(1)(5)y a x x =+-上有一点E ,满足以D N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等腰直角AOB △相似.∴以D N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只有两类,一类是以D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类是以DN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①若D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则ED DN ⊥.由抛物线(1)(5)y a x x =+-得:(10)M -,,(50)N ,.(20)D ∴,,3ED DN ∴==.E ∴的坐标为(23),.把(23)E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13a =-.∴抛物线解析式为1(1)(5)3y x x =-+-.即2145333y x x =-++.②若D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DE EN ⊥,DE EN =.E ∴的坐标为(3.51.5),.把(3.51.5)E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29a =-. ∴抛物线解析式为2(1)(5)9y x x =-+-,即22810999y x x =-++当13a =-时,在抛物线2145333y x x =-++上存在一点(23)E ,满足条件,如果此抛物线上还有满足条件的E 点,不妨设为E '点,那么只有可能DE N '△是以DN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得(3.51.5)E ',, 显然E '不在抛物线2145333y x x =-++上,故抛物线2145333y x x =-++上没有符合条件的其他的E 点. 当29a =-时,同理可得抛物线22810999y x x =-++上没有符合条件的其他的E 点. 当E 的坐标为(23),,对应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145333y x x =-++时,EDN Q △和AB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GNP PBO ∴∠=∠=o 又NPG BPO ∠=∠Q ,NPG BPO∴△∽△.PG PNPO PB∴=,2714PB PG PO PN ∴==⨯=g g ,∴总满足PB PG <g .当E 的坐标为(3.51.5),,对应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2810999y x x =-++时,同理可证得:2714PB PG PO PN ==⨯=g g ,∴总满足PB PG <g 5、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A (2,1),且经过原点O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求点M ,使△MOB 的面积是△AOB 面积的3倍;(3)连结OA ,AB ,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使△OBN 与△OAB 相似?若存在,求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2(2+-=x a y∵抛物线过原点 ∴01)20(2=+-a ∴41-=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2(412+--=x y 即x x y +-=241. (2)∵△AOB 与△MOB 同底不等高 又∵S △MOB =3 S △AOB ∴△MOB 的高是△AOB ∴x x +-=-2413 ∴01242=--x x 解得 61=x ,22-=x ∴)36(1-,M )32(2--,My CNP(3)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AO =AB ABO AOB ∠=∠若△OBN 与△OAB 相似, 必须有BNO BOA BON ∠=∠=∠, 显然 )12('-,A ∴直线ON 的解析式为x y 21-=, 由x x x +-=24121,得01=x ,62=x ∴)36(-,N 过N 作NE ⊥x 轴,垂足为E . 在Rt △BEN 中,BE =2,NE =3,∴133222=+=NB 又OB =4 ∴NB ≠OB ∴∠BON ≠∠BNO ∴△OBN 与△OAB 不相似,同理说明在对称轴左边的抛物线上也不存在符合条件的N 点.故在抛物线上不存在N 点,使得△OBN 与△OAB 相似6、如图所示,将矩形OABC 沿AE 折叠,使点O 恰好落在BC 上F 处,以CF 为边作正方形CFGH ,延长BC 至M , 使CM =|CE —EO |,再以CM 、CO 为边作矩形CMNO. (1)试比较EO 、E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令CMNOCFGH S S m 四边形四边形=,请问m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m 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CO =1,CE =31,Q 为AE 上一点且QF =32,抛物线y =mx 2+bx+c 经过C 、Q 两点,请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4)在(3)的条件下,若抛物线y =mx 2+bx+c 与线段AB 交于点P ,试问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点K ,使得以P 、B 、K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F 相似?若存在,请求直线KP 与y 轴的交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存在性探究
如图,点D 在△ABC 的边上.
(1)要判断△ADB 与△ABC 相似,
添加一个条件是
(2)要判断△ADB 与△ABC 相似,AB =4、AD =2. 则AC =
(3)通过(1)(2)的解答,你能说出相似三角形哪些知识?
例1如图,在△ABC 的边AB 上有一点E ,AB =4cm AE =1cm AC =3cm 。
在AC 边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AEF 和△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AF 的长。
变式 如图, 点E 在AB 边上从点A 向点B 运动,速度为2cm/s ,
点F 同时从点C 向点A 运动,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AEF 和△ABC 相似?若存在,试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 A
D B C
E F
B E
F
例2如图,在平面点直角坐标系xoy中,A(1,0)、B(3,0)、C(0,-3)、P(2,1)请问在x轴上是
否存在点Q,使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如图,在平面点直角坐标系xoy中,A(1,0)、B(3,0)、C(0,-3)、P(2,1)
(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2)请问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M作
M N⊥x轴于点N,使以A,M,N为顶点的
三角形与△BCP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做一做 如图,抛物线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动直线EF (EF //x 轴)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y 轴负方向平移,且分别交y 轴、线段BC 于E 、F 两点,动点P 同时从点B 出发,在线段OB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原点O 运动,是否存在t 的值,使△BPF 与△ABC 相似?若存在试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
3812+-=x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