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防洪规划

前言

无锡是全国防洪重点城市之一,也是新时期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市,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无锡城市的规模和重要性,水利部在办规计[1998]91号文和批复同意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大纲》中明确要求:无锡市中心城区为特别重要城市,其防洪标准应达到200年一遇;另外,由于人口集中、经济发展加快和治污措施滞后,无锡城区河道水质恶化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为进一步提高无锡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及通过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达到改善水环境的目的,特编制《无锡市城市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无锡市区(即中心城区),包括北塘、崇安、南长、郊区、马山、新区等六区,以及原

锡山市靠近市区的部分地区。2001年锡山市撤市设区部分不在本次规划范围之内。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条无锡市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其中无锡市市区(即中心城区)面积517平方公里。目前有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两侧。市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剥蚀构造区,东北部为堆积平原区,东北部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大多在3~5米(吴淞高程系,下同)。境内河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北侧有锡澄运河、白屈港、北兴塘河与长江相通,南侧有梁溪河、骂蠡港等与太湖连接,东有九里河、伯渎港流入望虞河。

第二条无锡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受海洋季风影响,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初秋有台风。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12.3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年最大降雨量为1630.7mm(1991年),年最小降雨量为552.9mm (1978年),5~9月份的汛期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60%以上,汛期最大降雨量为1216.1mm(1991年)。

无锡市1952~1999年48年的平均梅雨日约27天,平均梅雨量246.1mm,最大梅雨日56天(1954年,梅雨量410mm),最大梅雨量792.2mm(1991年,梅雨日55天)。

无锡南门水位站1923~1999年的多年平均水位为3.06米,1954年最高水位4.73米(7月28日),1991年最高水位达4.88米(7月2日),为该站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为1.92米(1934年8月26日)。无锡南门警戒水位为3.59米。自八十年代以来,无锡南门超过4米的水位几乎每1~2年就出现一次。

第三条本次防洪规划所称无锡市区即为中心城区,包括崇安、南长、北塘、郊区、新区、马山共6区,共辖乡镇13个,街道29个;1999年末人口111.69万人,人口密度2158人/平方公里。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138亿元,占全省的11.8%,人均2.63万元,是全省人均值的2.43倍,在全国主要经济城市GDP排名表中列第10位;1999年无锡市区GDP为377.95亿元,占全市33.2%,人均3.38万元,是全市人均值的1.29倍。

无锡市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跨入了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无锡已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无锡境内交通发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四条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临长江,南滨太湖,境内地势低洼,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造成无锡市历来洪涝灾害频繁,解放以来较大的洪涝灾害就有1954、1962、1983、1991、1999年等5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其中以1954、1991年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最大。1991年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70亿元,其中市区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5亿元。

第五条无锡市区现有的防洪体系是在历史留下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建成16个重点圩子,40个排水片区,基本能抗御外河4.50米的洪水位。第六条由于受水乡河道的分割,目前已建的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现有的防洪体系依赖于流域和区域性的水利环境,圩区小而分散,防洪堤线长,防洪墙对城市景观、居

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2、城市现有的防洪工程标准不高;

3、堤防、建筑物险工险段多,渗漏严重;

4、城区排水体系混乱,标准偏低;

5、地面沉降造成水利工程防洪能力不断削弱;

6、城区河道普遍淤积,造成排水断面减小,排水不畅,河道填塞,调蓄水面大量减少;

7、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城市风貌和投资环境。

第三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第七条主要规划依据:

1、《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大纲》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防洪标准》(GB50201-94)

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6、《城市排水规范》

第八条规划原则:以防洪治涝为主,结合调水,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在充分发挥已有工程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部分调控骨干工程,因地制宜地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规划尽量体现水利与水保结合、水利与航运结合、城市与农村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及与治太工程相结

合的“五结合”指导思想。遵循“战线缩短、调度灵活、工程可靠、留有余地和尽量利用原有工程”的防洪基本思路。统盘考虑防洪安全、城市景观、古迹保护、交通航运、生态环境及社会安定各方面的效益。

第九条规划范围:本次防洪规划的范围包括无锡市区及锡山市紧靠市区的部分低洼圩区。

第十条防洪标准:规划区以京杭运河为界分为二大部分,运河以东为城市繁华区,其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运河以西的人口、经济比较密集的山北北圩、山北南圩、盛岸联圩按200年一遇设防,其余圩区按50~100年一遇设防。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水利计算

第十一条设计暴雨:对无锡市现有水文资料分析表明,造成无锡市城市河道水位涨幅较大的暴雨一般为1~3天,采用频率分析法推求得,无锡市区200年一遇标准的1日暴雨为247.9mm,3日暴雨为342.6mm,7日暴雨为422.6mm。

设计暴雨的时间分配采用同频率法,选择1991年7月1日至7日为典型暴雨过程,最大1、3、7日雨量按同频率法缩放至设计雨量,7天设计暴雨过程按典型7天暴雨对应时间嵌入1991年典型暴雨过程,综合考虑前期降雨和后期降雨对区域河网水位的影响。第十二条采用水文水力学模型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位。在现状工况条件下,无锡市遭遇200年一遇暴雨时,南门水位站处的水位为5.36米,利民桥处为

5.29米,江尖5.38米,双河口5.40米;在规划工况条件下,无锡市遭遇200年一遇暴雨时,南门水位站处的水位为5.05米,利民桥处为4.97米,江尖5.12米,双河口5.18米。

第五章防洪除涝工程设施规划

第十三条根据《防洪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防洪标准大于100年一遇的堤防为一级堤防,确定堤防安全超高为1.0米,因此,无锡市中心城区的防洪堤防高程为:挡浪墙顶高程应不低于6.0米,土堤或土堤加护坡的堤顶高程为6.0~6.5米(可根据外河水面宽度及船行波高度作适当调整)。

运东片防洪工程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第十四条防洪工程规划方案比选:

运西片:运西片大部分地势较高,圩区面积较少,且

多为千亩以上大圩,故维持现有圩子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圩区进行加高加固,达到各自的防洪标准;运东片:运东片因地势低洼而圩子密布,为达到按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规划提出了三个方案。为论述方便,三个方案简称为:大包围方案、中包围方案、小包围方案。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比较见上表(P6):从防洪安全、社会安定、城市景观、古迹保护、特大型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及结合改善城市水环境等方面考虑,拟采用大包围方案。

第十五条防洪工程设施:

运东片采用大包围方案,具体范围为:西起锡澄运河,向南沿京杭大运河北岸经江尖、仙蠡桥、庄桥闸(已移至运河东路)转至清扬路,并于利民桥附近穿越古运河,接着沿旺庄圩、红星联圩、三春联圩外围堤线经北张村至望虞河西控制之一的伯渎港控制处,再向

北经宋公桥、许巷桥、张富桥、东陈巷至九里河控制处,又经钱家庄、阙家桥沿东亭大联圩至通津桥穿过北兴塘,向北沿分水高地至东北塘镇,再沿沪宁高速公路东侧北上沿严埭港东侧至锡北运河,沿锡北运河向西接锡澄运河,大包围保护面积为121平方公里。运东片防洪体系包括:

1、外围堤防68.5公里,其中:需建(加固)圩堤、挡浪墙的长度为37.5公里,自然分水高地31公里;

2、河道口门控制建筑物27座,其中:船闸6座(其中2座已建),较大节制闸8座(其中2座已建),孔宽在6米以下的小型节制闸13座。

运西片防洪体系包括:对现有的盛岸联圩、山北北圩、山北南圩和梅圩、马圩、胡埭圩按各自的设防标准对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对堤防上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或改建。

第十六条排涝工程设施:

运东片:除运东片内各小圩区现有直接排向外河的排涝泵站继续发挥排涝作用外,为确保大包围内的安全,需新增排涝流量300立方米每秒,排涝泵站分6处设置,并与防洪工程设施同址建设,具体位置为:古运河北(江尖站)30秒立米,古运河南(利民桥站)90秒立米,仙蠡桥站70秒立米,伯渎港站45秒立米,九里河站20秒立米,北兴塘(通津桥站)45秒立米。运西片:山北北圩增设杨岸等排涝站共9.56秒立米;山北南圩增设三家村等排涝站共3.97秒立米;盛岸联圩增加排涝能力3.2秒立米。

第十七条运东大包围堤防总长68.5公里,其中自然分水高地31公里,需建圩堤、挡浪墙长度37.5公里,圩堤设计标准为:堤顶高程6.0~6.5米,顶宽4~5米,外坡1∶2,内坡1∶3,外坡高程4.5米以下设重力

式挡土墙,内坡在高程4.0米处设5~10米宽平台;挡浪墙设计标准:挡浪墙高程4.5米或5米以下为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以上为钢筋砼挡浪墙,墙顶高程6.0米。

第十八条运东片重点防汛工程:

1、江尖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梁溪河北段与古运河交接的江尖处,工程包括30秒立米的翻水站1座,20米宽节制闸1座,16*190米船闸1座;

2、仙蠡桥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梁溪河与大运河交接处的仙蠡桥内侧,包括70秒立米翻水站1座,20米节制闸1座;

3、利民桥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古运河与新运河交接处的利民桥处,工程包括90秒立米的翻水站1座,20米宽节制闸1座,12*160米船闸1座;

4、伯渎港翻水站工程:该工程位于望虞河控制线上的

伯渎港控制工程处(船闸、节制闸已建),翻水站抽排流量45秒立米;

5、九里河翻水站工程:该工程位于望虞河控制线上的九里河控制工程处(船闸、节制闸已建),翻水站抽排流量20秒立米;

6、北兴塘控制工程:该工程位于北兴塘通津桥处,包括45秒立米翻水站1座,16米节制闸1座,16*190米船闸1座;

7、严埭港控制工程:该工程位于向南延伸的白屈港四期河道与锡北运河交接处并座落于白屈港延伸河道严埭港上,工程包括10米节制闸1座,12*160米船闸1座;

8、寺头港控制工程:该工程位于寺头港与锡北运河交接处的寺头港上,为1座10米节制闸;

9、沿线河浜控制工程:为确保运东大包围全面封闭,

除上述主要建筑物工程外,在与外河相通的13条小河浜上分别建6米孔径的节制闸,具体地点为:许溪河、后张婆桥、马夹里、中转站、宋公桥、许巷桥、张富桥、东陈巷、钱家庄、阙家桥、方巷、西北塘、庵头。

第十九条运西片主要防汛工程:

1、山北北圩:规划沿双河拆除圩堤内侧12米范围内的建筑物,修建防汛通道,翻建、加高加固石驳岸至高程6.0~6.5米;大运河西岸原块石挡墙内外进行防渗处理并加高加固挡墙,顶高程不低于6.0米。翻建或加高加固挡墙总长度9150米。对现有7座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杨岸闸、大庄浜套闸的闸门改为直升式,除杨岸闸外,其余6座闸加高加固至高程6.0~6.5米,并进行防渗安全校核。增设高桥排涝站,对杨岸站、西坝头站、油车浜站进行扩建增容,共增加排涝流量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市长,各位副市长,各位同志: ****市城市防洪规划工作委托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20XX年9月30日通过省、市专家和相关部门的评审。10月22日、20日分别向市人大常委,政协常委作了汇报,并听取了意见,现将防洪规划情况向政府常务会议作报告。 一、规划范围、原则、依据、标准 (一)规划范围: 本防洪规划范围:东临龙河、沙河,南抵长江,西到管道路、潘家河,北至宁启铁路,保护面积96.67平方公里,覆盖了****城区、经济开发区和汽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为****城市长期发展留有余地。本规划重点解决****城区和经济开发区防洪治涝问题。化工园区、汽车工业园区、仪化片区的防洪详细规划另行编制。

(二)规划原则: 以流域规划为依托,防洪治涝为主,结合环境改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分期实施。防洪丘陵山区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平原区拓浚河道、加固堤防、以挡为主,按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要求,采取治理措施。完善以真州镇为中心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排水实现高低分开,分区治理,平原区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圩区立足抽排,相机自排。一般情况下,减少机排,降低防洪排涝成本。在满足防洪治涝要求的同时,兼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和水陆交通要求。坚持防洪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原则,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防洪体系;防洪规划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防洪规划要服从流域防洪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主要依据: 《水法》、《防洪法》; 《江苏省防洪条例》(1999年)、《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概况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市区和近郊区的土地面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特性(气温、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风暴等)。河流、湖泊、洼地分布和演变概况。 社会经济现状市发展沿革,人口、工业、农业、固定资产、总产值和利税,该城市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近期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规划。 第二节洪涝灾害 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等灾害的情况。 主要洪、涝灾害年份的雨情、水情、灾情(淹没范围、水深、淹没历时)、经济损失(直接、间接)无形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 第二章城市防洪、治涝工程现状和问题 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 城市防洪现状、治涝能力和标准。 目前防洪、治涝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措施,非工程防洪措施)。 第三章地形和地质 第一节地形 地形资料情况。 市区(包括近郊区)地形特点和主要江、河、湖、洼等的分布。 主要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地址的地形特点。

第二节地质 工程地质勘探、试验资料情况。 区域地质、地震基本烈度。 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地区和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深、补排条件等)。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第一节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暴雨、洪水资料情况。 暴雨、洪水特性。 洪、涝灾害的类型、特点和成因。 历史上特大和大洪水特性。 代表站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洪水位、洪峰流量、不同时段洪水量、洪水流量过程线),控制断面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水面线分析计算。 人类活动对洪水影响的分析研究。 第二节设计高潮位分析计算 潮水位观测和资料情况,潮汐特性。历史上发生的风暴潮的成因主要特性。设计高潮位的分析计算。 第三节治涝水位分析计算 暴雨、沥涝观测资料情况。 历史上发生的大涝的特性。 设计暴雨的分析计算(点暴雨、面暴雨、雨型等)。 设计涝水的分析计算(雨量径流量关系、最大流量、不同时段水量,流量过程线)。

城市防洪规划

ZHEJIANG W ATER CONSERV 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城市规划与管理》(说明书、报告、√论文) 课题名称:城市规划与管理 班级: 建管10-2 姓名:邵杰 学号: 201035090 建筑工程系

城市防洪规划 [摘要]: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而采取的各种工程和非工程预防措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关键字]:城市、防洪规划、问题 (一)防洪规划的基本原则和防洪标准 一、基本原则 我国许多滨临江河,常受洪水威胁。因此,做好城市防洪总体规划是直接关系到城市安全,工程技术、经济是否合理的大事,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 做城市防洪总体规划时,要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在充分发挥堤防作用的同时,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达到提高防洪标准、保护城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城市防洪总体规划不仅要与流域防洪规划相配合,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而且还要兼顾市政建设各有关部门的要求。 3. 根据城市大小及其重要性,在充分分析防洪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合理选定城市防洪标准。重要城市,对超过设计标准的特大洪水要作出对策性方案。 4. 要充分发挥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作用,并考虑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修建水库和分(蓄)洪工程时,要尽可能地考虑综合利用。 5.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投资效益。 6. 区别轻、重、缓、急,近、远期相结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设施的抗洪能力。 7. 结合城市特点,考虑保护环境、美化城市。 8. 强调非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 二、防洪标准 防洪保护对象达到防御洪水的水平或能力。一般将实际达到的防洪能力也称为已达到的防洪标准。防洪标准可用设计洪水(包括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或设计水位表示。一般以某一重现期(如10年一遇洪水、100年一遇洪水)的设计洪水为标准;也有以某一实际洪水为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当实际发生的洪水不大于设计防洪标准时,通过防洪系统的正确运用,可保证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设计洪水标准有时也称为防洪标准(criterion of flood control)。二者有一定的联系。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大纲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修订组 二○○三年五月

批准:谢熙曦审定:郑永良计划处:孙继栋技术处:牟广丞水工处:武永新规划处:孙建峰编制:许学伟

一、修订的目的及必要性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由建设部、水利部于1993年2月8日以建标[1993]72号文发布,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该规范执行以来,对指导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98年长江大水以来,各地修建了大量城市防洪工程,从治水政策到工程实践,对城市防洪工程的认识在逐渐深化,同时在执行规范过程中,也发现原规范有些内容需要增补或修订。本次拟补充或修订的内容如下: 1.对原规范“总体设计”一章的内容进行补充。主要补充以下内容: (1) 补充城市防洪总体安排。城市防洪工程是流域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城市要达到预定的设计防洪标准,需通过合理、有效运用该城市(或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来实现。因此,合理确定各项治理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并从调度上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确保城市防洪目标的实现。总体设计一章,需从宏观上阐明城市防洪工程的总体安排。 (2) 城市防洪需考虑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的作用,增加城市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规划安排及汛期控制运用的内容。 (3) 总体设计一章中,增加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内容。 结合环境保护,增加城市防洪工程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绿化、美化等内容; 加强工程管理,增加工程实施后,工程运行管理的有关内容; 2.增加城市排涝工程设计的内容 3.增加城市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内容。 4.对其它章节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订。 5.鉴于防潮工程的特殊性,将“海堤工程”一章单独列出。 通过对规范的补充或修订,使规范在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二、修订依据与原则 (一) 修订依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2]15号文“关于下达2002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无锡市城市防涝规划

无锡市城市防涝规划 前言 无锡是全国防洪重点城市之一,也是新时期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市,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无锡城市的规模和重要性,水利部在办规计[1998]91号文和批复同意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大纲》中明确要求:无锡市中心城区为特别重要城市,其防洪标准应达到200年一遇;另外,由于人口集中、经济发展加快和治污措施滞后,无锡城区河道水质恶化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为进一步提高无锡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及通过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达到改善水环境的目的,特编制《无锡市城市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无锡市区(即中心城区),包括北塘、崇安、南长、郊区、马山、新区等六区,以及原锡山市靠近市区的部分地区。2001年锡山市撤市设区部分不在本次规划范围之内。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条无锡市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其中无锡市市区(即中心城区)面积517平方公里。目前有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两侧。市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剥蚀构造区,东北部为堆积平原区,东北部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大多在3~5米(吴淞高程系,下同)。境内河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北侧有锡澄运河、白屈港、北兴塘河与长江相通,南侧有梁溪河、骂蠡港等与太湖连接,东有九里河、伯渎港流入望虞河。 第二条无锡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受海洋季风影响,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初秋有台风。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年最大降雨量为1630.7mm (1991年),年最小降雨量为552.9mm(1978年),5~9月份的汛期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60%以上,汛期最大降雨量为1216.1mm(1991年)。 无锡市1952~1999年48年的平均梅雨日约27天,平均梅雨量246.1mm,最大梅雨日56天(1954年,梅雨量410mm),最大梅雨量792.2mm(1991年,梅雨日55天)。 无锡南门水位站1923~1999年的多年平均水位为3.06米,1954年最高水位4.73米(7月28日),1991年最高水位达4.88米(7月2日),为该站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为1.92米(1934年8月26日)。无锡南门警戒水位为3.59米。自八十年代以来,无锡南门超过4米的水位几乎每1~2年就出现一次。 第三条本次防洪规划所称无锡市区即为中心城区,包括崇安、南长、北塘、郊区、新区、马山共6区,共辖乡镇13个,街道29个;1999年末人口111.69万人,人口密度2158人/平方公里。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138亿元,占全省的11.8%,人均2.63万元,是全省人均值的2.43倍,在全国主要经济城市GDP排名表中列第10位;1999年无锡市区GDP 为377.95亿元,占全市33.2%,人均3.38万元,是全市人均值的1.29倍。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 部 附件: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制定城市防洪规划~切实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现就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组织领导 (一)城市防洪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不同程度遭受洪水、海潮和内涝积水威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保障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城市存在防洪排涝标准低、工程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善、设施老化失修、应急手段和措施薄弱等突出问题~一旦遭受洪水或暴雨袭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正常运行面临严重威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十分重要而紧迫。 ,二,城市防洪规划体系亟待完善。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防洪工作、依法加强城市防洪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城 1 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我部组织指导各地开展了城市 防洪规划编制工作~对有序安排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或修改~城市防洪保护区扩大~防洪保

护对象增多~防洪标准要求提高~亟需重新编制或修订城市防洪规划~以统筹协调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关系~合理安排洪水出路~科学制定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布局~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措施。 (三)建立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城市防洪工作由各级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城市防洪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要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责任~建立分级组织、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规划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实施。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统筹兼顾,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布局 ,四,明确城市防洪规划指导思想。城市防洪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综合考虑洪水防御、城市排涝、市政建设、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水文 2 化等需要~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科学安排防洪排涝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五,确立城市防洪规划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二要坚持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城市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水文化建设~兼顾流域与区域、新区与老城防洪要求~外洪与内涝治理相结合~市政建设与防洪建设相结合~促进城市发展与防洪排涝相协调。三要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既注重制订治本之策~着力构筑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监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又着力加强防洪排涝管理。四要坚持远近衔接。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协调衔接好城市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魏保义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防洪的安全对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 大,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愈发显的重要。城市防洪规划对城市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指导着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科学编 制城市防洪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文结合北京城市防洪规划,从现状情况分析、防洪规划原则、防洪规划标准以 及城市防洪体系确定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防洪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城市防洪规划原则,文章强调 了城市防洪规划与流域规划、城市规划、排水规划的相互协调关系;对于城市防洪工程布局,文章主要考虑了防洪工程与河流、地形的关系,蓄滞洪区的作用,以及河道两岸不同防洪标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城市防洪;城市防洪标准;城市防洪工程 1 绪 论 城市防洪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建好城市防洪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安全和城市的发展。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财富以及人口的聚集地,一旦发生洪灾,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等损失,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而且会对整个社会发展造成较长时期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城市防洪工作,不仅对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北京市城市防洪规划,简要介绍了城市防洪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2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城市防洪规划综合性强,涉及专业范围广,所需资料主要有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资料,以及该地区的历史洪水情况和受灾情况。 2.1 地形图和河道现状纵横断面图 地形图是防洪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地形图要真实反映当地的地形、地貌,其范围需要包括所研究对象的上游流域范围,以及主要设防河流的防护范围。地形图是规划设计的工作基础,各种平面布置图、不同设计阶段、不同工程性质和规划区域大小,对地形图的比例有不同的要求。地形图搜集齐全后,还要到现场实地踏勘、核对,并明确工程范围内土地权属及规划用地性质。 河道是城市防洪的主要设防对象,对于流经研究范围的河道(或山洪沟)均需要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分析研究其现状行洪能力及其对城市的洪水威胁,以确定城市防洪的总体方案。 2.2 水文气象及地质资料 水位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水系图、水文图集和水文计算手册,实测洪(潮)水位资料、历史洪(潮)水位资料、暴雨实测和调查资料,以及所在城市历年洪水灾害调查资料等。水文气象资料对于推求设计洪(潮)水位,确定防洪方案、防洪工程规模等具有重要作用。 地质资料主要包括水文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资料,对于防洪工程的选址、河道的定线以及工程的投资等具有重要意义。 2.3 社会经济、城市发展资料 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资料对于确定防洪保护范围、防洪标准,制定防洪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现状资料,城市市政管线、交通组织等工程规划资料、城市产业布局规划资料、以及城市居住人口和社会 1179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

【前言】规划编制简况 【提要】规划主要内容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概况; 市区及周边地区内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主要江、河、湖、海等的分布、演变情况、水文特征。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城市发展沿革; 现状行政区划、人口、耕地,固定资产、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简况; 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总统规划。 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洪涝灾害 以往洪、涝、潮灾害简况; 历史上主要洪涝年份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 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有关河道、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的情况; 防洪、治涝、排水、防潮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 城市防洪、治涝、排水、防潮的现状能力和标准,历史大洪水再现时可能出现的水情和灾害。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第一节规划依据 有关江河流域、地区的防洪规划概况和对该城市的防洪、治涝岸坡;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防洪、治涝的要求和相关的规划内容;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 第二节规划目标 规划的地区范围和防洪、治涝、防潮目标; 规划水平年(与江河流域或地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协调); 防洪、治涝、防潮标准的选定。

第二节规划原则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第一节设计暴雨 暴雨观测、调查资料; 暴雨成因和特性; 历史大暴雨; 设计暴雨分析计算方法; 不同历时设计暴雨计算成果; 第二节设计洪水 有关江河洪水观测、调查资料,洪水成因和特性; 所在地区历史大洪水的雨情和水情;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人类活动对洪水影响的分析研究; 第三节设计潮水位 潮水位观测、调查资料; 潮汐、波浪特性; 历史大风暴潮的风情、雨情、潮情和海浪; 设计潮水位分析计算方法和成果;

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05-2020)文本

**市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05---2020) 文本 **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6年8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的要求,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是城市规划区,面积3583km2, 规划范围内的河流均为饮马河水系,主要包括伊通河及支流、雾开河及支流共19条大、小河流,及小II型以上的水库35座。 第三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5—2020年。 第四条本规划由文本、图纸及说明书组成。 第五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曲的各项涉及防洪工程的规划及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六条规划目标 通过防洪工程建设,使**市城市规划区内的伊通河、新凯河、小河沿子河、东新开河、鲇鱼沟、永春河等19条河流及35座小Ⅱ型以上水库的防洪工程能够达到其各自的防洪标准及治涝标准。 各河流的防洪标准确定如下: 伊通河干流南、上、中、下段为二百年一遇,伊通河北段为百年

一遇;双阳河城区段、小河沿子河为五十年一遇,其他河流均采用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 各河流的治涝标准:平地均采用一年一遇暴雨标准,坡地排水采用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 第七条规划原则 1、确保重点、统筹规划的原则。 2、防汛和抗旱相结合的原则。 3、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4、遵循洪涝规律,体现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的原则。 5、防洪规划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6、建管并重的原则。 7、《**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明确提出了**市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把**市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因此在编制规划方案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尽量恢复自然景观,充分利用生态水利工程措施,达到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八条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防洪安全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城市防洪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深化城市防洪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洪水利用、河道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使城市水环境得以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

城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基本原则 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江河流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发展需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讲求效益。 总体设计应实行工程防洪措施与非工程防洪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有水库、堤防、防洪闸以及修梯田、植树造林等;非工程措施有洪水预报、防洪保险、防汛抢险等。根据补贴洪水类型(河洪、海潮、山洪、泥石流),选用各种防洪措施,组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资料 城市防洪工程规划具有综合性特点,专业范围广,涉及的市政设施也多。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要搜集整理各种有关资料。一般包括地形图、河道(山洪沟)纵横断面图、地质资料、水文气象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 (三)城市防洪设计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是指城市应具有的防洪能力,也就是整个城市防洪体系的综合抗洪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当发生不大于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体系的正确运用,能够保证城市的防洪安全。具体表现为: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高于设计洪水位,或者河道流量不大于该河道的安全泄洪量。防洪标准与城市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防洪建筑物的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与城市防洪建筑物的防洪标准是有区别的。前者根据城市防洪等别和洪灾类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后者则根据其在城市防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各种防洪建筑物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洪标准。例如,大型水库大坝,因为防洪安全非常重要,其防洪标准可以高于城市防洪标准;堤防在城市山洪防治体系中,往往只保护市区的一部分,其防洪标准可以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只有当堤防是城市唯一的防洪措施时,其防洪标准才等于城市防洪标准。

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文本

第一章城市概况 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 常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市域处东经120°33ˊ~121°03ˊ,北纬31° 31ˊ~31° 50ˊ。东邻太仓,南接昆山、湘城,西连无锡、江阴,西北与张家港接壤,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 境域略成荷叶形,东西宽49公里,南北距37公里,全市总面积1264.3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江滩水域面积106.4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设15个建制镇和虞山林场。 市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大多在3~7米之间(吴淞基面,下同)。望虞河、盐铁塘纵横贯穿全境,将全市分为虞西、阳澄、滨江三个片。望虞河以西属虞西片,地势高亢,微有起伏,地面高程约5~7米,称虞西平原。望虞河以东,盐铁塘以北属滨江片,地势偏高,地面高程大都在5~6米,称滨江平原.望虞河以东,盐铁塘以南称阳澄片,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地面高程约2.5~4米,称阳澄圩区。尚有顾山、福山诸丘、虞山等孤丘分散分布在境域西北和城西。 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本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38.2°C,最低气温-11.3°C,

年平均温度15.4°C。年平均降水量1030.8mm,年平均蒸发量1100mm,年平均无霜期243天。 境内降水量不但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很大。据常熟站实测资料统计,从1922年至今,年降水量最大为1694.2mm(1931年),最小为352.7mm(1922年),最大为最小的4.8倍;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更大,最大为1005.1mm(1931年),最小为180.3mm(1978年),最大为最小的5.6倍。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的降水量平均占年降水量的54%。最大日降水量为220mm(1962年9月5日),最大三日降水量341mm(1962年9月4日~6日)。 (二)、所处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 常熟地处长江流域下游,属太湖水系,亦是太湖水系的下游。 境内水网密布,湖荡较多,河港纵横,集镇临河,村落傍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引排河道就有23条,望虞河、张家港为流域性河道,白茆塘、常浒河、盐铁塘、元和塘、锡北运河、七浦塘为区域性河道,北福山塘、南福山塘、耿泾、海洋泾、辛安塘、蛇泾、苏家滃、大滃、尤泾、三泾、金泾、徐六泾、青墩塘、环城河为县级河道,还有81条乡级河道,468条村级河道,4971条生产河和许多上浜河、天落潭分布在各地。水面积较大(200亩以上)的湖荡有13个,主要有昆承湖、尚湖、南湖荡、嘉菱荡、湖圩等。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可供引、排、调、

城市防洪规划报价

规划编制费报价 1.规划编制费 该编制费主要针对《城市防洪规划》报价,该规划编制费参照水利部文件(水规计[2002]371号)执行,本次规划收费主要由规划设计费、××费、资料购置费、专题研究费、咨询评估费组成。 计算过程如下: 1.规划设计费 根据水利部文件《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水规计[2002]371号)第3章规划设计费的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规划设计费指为完成规划设计及地质工作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现场查勘及交通差旅费、报告印刷费等。 规划设计费的计算公式为: 规划设计费=基本定额工日×工日单价×规划类别系数×难度系数×附加系数 难度系数=各项难度系数+1 附加系数=各项附加系数+1 表1 规划设计费计算表单位:元 备注:(1)工日单价:参照本地区勘察设计企业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平均产值确定为260元/日,本阶段共采用10个工作日计算; (2)规划类别:该阶段选用水土保持规划类别,类别系数为0.8; 3.资料购置费 按照相关规定,资料购置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15%以内,本次经发包人及设计人员双方友好商定,将资料购置费取规划设计费的10%,即3.69万元。 4.专题研究费 按照相关规定,专题研究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20%以内,本次经发包人及设计人员双方友好商定,将资料购置费取规划设计费的10%,即5.39万元。 5.咨询评估费 按照相关规定,咨询评估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10%以内,因考虑到规划成果评估验收所产生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咨询评估费取规划设计费的10%,即3.59万元。 6.费用合计 ①规划设计费:35.96万元; ②勘察费:52.91万元; ③资料购置费: 3.59万元; ④专题研究费: 5.39万元; ⑤咨询评估费: 3.59万元; ⑥费用合计:101.44万元。

关于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几点认识(1).

关于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几点认识(1) 随着城市的发展,《防洪标准》(GB50201-94)中有关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某些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需。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拟对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城市防洪标准 本文详细讨论了以下问题:城市防洪标准中的“城市”如何界定?城市防洪中的“洪”指的是什么洪水?城市防洪标准是指城市所在流域水系防洪体系的防洪标准,抑或城市堤防标准?新兴的卫星城镇、新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重基础设施的防洪标准应如何确定?当城市有几个防洪标准时,防洪标准应当如何表述?笔者一一作了讨论。 《防洪标准》(GB50201-94)是我国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统一规定城市防洪标准求、规范确定方法方面起了重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范围的拓展,《防洪标准》中有关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某些规定由于不够细化,而不能完全满足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需。有的技术术语,需进一步明确其定义与概念;有的则需作必的补充与说明。例如,用于城市防洪标准的“城市”概念,需给予界定。因为,包括市辖县、市辖市在内的城市行政区域,与不含市辖县、市辖市的城市市区,在我国都称为“城市”,“城市防洪标准”技术术语中所指的“城市”,应该相应于什么范围?当城市有几种洪水威胁时,“城市防洪标准”中的“防洪”,防的是什么洪水?“城市防洪标准”是指城市所在地流域水系防洪体系的防洪标准,还是城市自身防洪堤的防洪标准?又如一个城市有不同的防洪标准时,应当如何表述?等等。上述问题在《防洪标准》(GB50201-94)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说明,因而使用户在确定城市防洪标准时产生了不确定性。为了准确地应用《防洪标准》,笔者拟就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若干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城市防洪标准应特指城市中心区的防洪标准 根据我国城市设市的规定,一个城市可以包含若干市辖县或市辖市,定义为城市行政区域,或城市行政辖区;不包含市辖县或市辖市的区域,定义为城市市区;城市市区的最重部分定义为中心区。例如,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6400km2,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河东区等8区(2004年底)以及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密云、怀柔、延庆、平谷等10个县(市)(据了解房山、门头沟已于2005年改为区的建制)。其中,东城区等8区可定义为北京市中心区,约 1040km2。笔者认为,北京市的防洪标准指的应当是北京市中心区的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 篇一:城市防洪堤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 50—92 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防 洪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号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科字224号文和水利部水规(89)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主编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 50—92,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 1 建设研究院及水利部归口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1993年2月8日 , 总则

1.0.1 为防治洪水危害,保护城市安全,统一城市防洪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范围内的河(江)洪、海潮、山洪和泥石流防治等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矿区可参照执行。 1.0.3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及所在江河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据,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讲求效益。 1.0.4 城市范围内的河道及沿岸的土地利用必须服从行洪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及其防洪标准不得低于该城市的防洪标准。 1.0.5 重要城市的防洪工程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参照现行《水利经济计算规范》进行经济评价,其内容可适当简化。 1.0.6 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城市防洪工 2 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现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1.0.7 内容。 1.0.8 规定。 1.0.9 的规定。 2.1.1 2.1.1。 2.1.2 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管理设计地震设防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城市防

溧阳市城市防洪规划(2011~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溧阳市地处江苏省南缘、江浙结合部天目山余脉的北麓。城区位于市境东南,其西部和北部分别受天目山余脉、茅山丘陵山区来水的威胁,南部亦受宜溧山洪的直接影响,东部排水又受太湖高水位的顶托,加之城区本身排水系统不完善,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洪工作的方针政策与部署,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溧阳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应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的范围: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东至赵村河、芜太运河西岸,南至茶亭河及其改道段,西至宁杭高速公路及天目湖生态科技产业城规划沿山路,北至北外环路及常溧公路,总面积约120平方千米,行政区域涉及溧阳城区(溧城镇和经济开发区的大部)与天目湖镇、埭头镇的部分地区。 第三条本规划的期限 规划基准年:2010年; 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3年,远期为2020年。 第四条《溧阳市城市防洪规划》对城区确定了防洪减灾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本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成为城区涉水项目建设、管理的依据,凡在该范围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以及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必须遵守本规划

或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在城区涉水项目建设中确需对本规划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调整,应按报批程序报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本规划中涉及的高程,为吴淞镇江基面高程。 、原则和目标 规划的依据、 第二章规划的依据 第七条本规划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实施 3、《太湖流域防洪规划》,2007年12月 4、《江苏省防洪规划》,2011年1月 5、《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省政府,2002年1月 6、《江苏省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编制纲要》,省建委,1993年5月 7、《江苏省水利规划编制导则》,省水利厅,1998年9月 8、《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9年1月 9、《防洪标准》,GB50201-94 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第八条规划遵循原则: 1、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流域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流域、区域防洪除涝工

2020年城市防洪规划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范文精选

2020年城市防洪规划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范文精选 20**年“7.16”、“7.23”两次特大洪水,暴露出我县县城防洪能力不足,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抗洪抢险工作结束以后,我们在省水利厅的指导及大力支持下,开始考虑县城防洪体系建设的问题。20**年8月7日,邀请了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和省水利厅以及住建厅有关领导和权威专家共12人来**,与会专家在实地查勘了流域状况、县城的地形地貌和几次受灾状况等实际情况后,结合国家政策和**县的实际情况,一致认为,在**县城不能移址迁建的大前提下重新编制**县城防洪规划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并为我县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确定了规划原则、目标;8月末,我们会同省里的相关单位初步形成了《**县县城防洪规划思路报告》,报告中确定了这次规划的总体原则是:防御标准仍为五十年不变,但要考虑历史最大洪水因素,要在规划方案中保证发生已知最大洪水不淹城。 9月8日,县委组织召开了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关于县城防洪规划研讨会,会上对《**县县城防洪规划思路报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9月中旬,省水利厅张和副厅长专程去水利部向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进行了汇报,汪安南总规划师对**的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视,在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的同时,责成省水利厅具体指导规划的编制工作;9月11日,经政府采购程序选定省内资质最高,能力最强的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编制单位)来承担我县城新的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9月20日,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委托,腾凤臣副县长主持了由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

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就规划编制方面的有关问题征求了意见;11月7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住建局、发改局、交通局、国土局、水利局、开发区、口前镇的主要领导一起去编制单位,就规划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研讨;11月17日,编制单位负责**县城防洪规划编制的主要参加人员来**,向县里的主要领导汇报初选方案,第二次征求县里的意见。我们双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初步形成了八套方案进行比选,由编制单位再进行论证; 20**年1月初,编制单位形成了《**县县城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报告(初稿);1月13日,省水利厅邀请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行7人来我县对《规划》的初稿进行专家咨询。在编制单位对《规划》进行了汇报后,七位专家分别就规划的编制原则、依据、设防标准、规划水平年,近、远期目标等方面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规划》起到重要参考的作用;1月底,我们按水利部的相关规定,把《规划》报省水利厅进行技术审查,为提高规划和权威性和利于对上争取资金等方面的考虑,水利厅商请水利部安排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承担审查工作;2月26日至28日,水规总院在北京召开审查会。水规总院的专家对我县的规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审查,原则上同意县城按5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规划并对规划原则、规划水平年等提出了一系列的修改意见。我们和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后,4月11日,水规总院再次在北京召开规划复核会,重点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复核,原则上同意我们推荐的方案;4月23日,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领导带领水利局的领导又去了水规总院去专程汇报沟通,恳请水规总院的专家能充分理解我们的实际难处并尽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855 更新时间:2008-6-28 13:03:56 【字体:小大】【关闭 窗口】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我国现有设市城市670座,其中有防洪任务的城市639座,占城市总数的95%。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6%。 因此,确保城市防洪安全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必须高度重视。1998年长江、嫩江大水,九江市堤防决口,武汉、哈尔滨等城市堤防发生重大险情,直接威胁着城市安全,由于汛前制定了防洪预案,使得抗洪抢险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地控制了洪灾的扩展和发生。因此,编制城市防洪预案是城市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防洪法》和有关规定,各地防汛部门应组织编制城市防洪预案。为了规范此项工作,统一格式和要求,特组织编写了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供各地参照执行。 第一章 第一节编制依据 《水法》、《防洪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 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专业规划。 巳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及上一级或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 国家防总办公室制定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办河〔1996〕26号)等。 第二节编制目标 从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给各级防汛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依据等方面叙述城市防洪预案编制的目标,并对城市防洪预案编制目的、意义、必要性作出简要说明。

第三节编制原则 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各有关部门根据防洪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编制城市防洪预案应密切结合防洪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 城市防洪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城市经济概况 全市城区人口、面积、产值、固定资产,各种重要设施,包括特大型企业、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需保密者除外)等。 第二节城市自然特征 城市地理位置,城区高程范围、地形、地貌特点。 所在流域,与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洪(涝)水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防洪除涝现状、标准及规划。 现有防洪除涝工程保护范围内及不同频率洪涝水位线下的人口、面积、产值、固定资产等。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受洪涝制约程度。 第四节洪、涝特征和灾害 洪、涝水特征分析,包括各种洪、涝水成因和组成;洪、涝水发生特点,包括洪水传播时间,主要控制站不同频率洪水水位、流量。 台风、山地灾害特征分析,包括台风、山地灾害发生的类型、特点等。 历史大洪水(包括涝灾、台风和山地灾害等)概况。包括发生时间、洪水量级大小、频率概念、成灾原因、淹没范围、灾害损失等情况(列表)。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资料

目录 第一章城市概况 (2) 第一节自然概况 (2)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2) 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3) 第一节洪涝灾害 (3) 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 (3) 第三节存在问题 (3)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4) 第一节规划依据 (4) 第二节规划目标 (4) 第二节规划原则 (4)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4) 第一节设计暴雨 (5) 第二节设计洪水 (5) 第三节设计潮水位 (5) 第四节治涝水文 (5) 第五章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6) 第一节防洪规划方案 (6) 第二节防洪工程措施 (7) 第三节清障规划 (7)

第六章治涝工程设施规划 (8) 第一节治涝规划方案 (8) 第二节治涝工程设施 (8) 第七章非工程设施规划 (9) 第一节防洪、治涝指挥系统 (9) 第二节防洪、治涝预案 (9) 第三节防灾、减灾 (9) 第八章管理规划 (10) 第一节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10) 第二节管理设施 (10) 第三节调度规划和管理经费 (1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11) 第十章投资估算 (11)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 (12) 第一节费用 (12) 第二节效益 (12) 第三节经济评价 (12)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意见和建议 (12) 附录、附图 (13) 专题报告和附件 (13) 1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前言】规划编制简况 【提要】规划主要内容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概况; 市区及周边地区内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主要江、河、湖、海等的分布、演变情况、水文特征。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城市发展沿革; 现状行政区划、人口、耕地,固定资产、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简况;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