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案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知道如何保护环境;3.探究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适应策略。
二、教学内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3.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和环境的关系2.生物如何适应环境3.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四、教学方法1.综合教学法2.实验教学法3.样本观察法五、教学过程及时间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1.导入(5分钟)生物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是物种进化和生存的基础。
请同学们说一下,环境和生物有哪些联系?2.观察与探究(10分钟)让同学们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动、植物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并做出简单的说明。
3.讲解(20分钟)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要素、生物对环境的依赖、生物和环境的动态关系,以及生物的适应性和变异性等。
4.总结(5分钟)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点。
第二课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说一下,环境因素指的是哪些环境元素?2.展示与观察(10分钟)展示带有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的样板,同学们通过实验记录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并在实验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3.讲解(20分钟)讲解温度、光照、湿度、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的策略和方式。
4.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
第三课时: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说一下,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有哪些?2.观察讨论(10分钟)进入实验室,准备环境污染的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讲解(20分钟)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4.总结(5分钟)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北师大版生物初二下册《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word教案2

北师大版生物初二下册《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word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存依靠一定的环境,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阻碍生物的形状、生理和分布;举例说出水、太阳光、温度对生物形状、生理、分布的阻碍;举例说出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阻碍。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尝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白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关注与生态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渗透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1.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
学生在生态系统中生活,直截了当接触着各种生态因素,能够利用自己的直截了当体会,研究分析自己的生活环境,明白得生物依靠一定的环境而生存。
2.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学习过第一单元第1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阻碍》,对“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等概念和内涵有一定的了解,明白一些生物受环境阻碍的事例,然而到了八年级可能会有所忘却,而且对环境阻碍生物的分布、生物依靠环境生存这些认知不够深入。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可关心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明白得重点难点重点:①生物的生存依靠一定的环境;②生物彼此之间会相互阻碍;难点:①没有水就没有生物;②温度限制生物的分布。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设置情境,激发爱好同学们,今天你们在上学的路上,注意到天气了吗?今天老师来学校的路上,感受灰蒙蒙的(出示雾霾图片),确实想到了最近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牵着手却看不到你的脸”。
大伙儿明白,我们惠州是全国文明都市,在由中国都市竞争力研究会主办的“2020中国都市分类优势排行榜”中,我市四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都市排行榜”,名列2020年排行榜第三位。
同时以第四名成绩入选“2020中国十佳宜居都市排行榜”,以第五名成绩入选“2020中国十佳空气质量都市排行榜”。
但是现在连我们幸福的惠州人也感受到雾霾的阻碍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就更不必说了。
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作为一个生物个体,我们生存需要营养、空气等,这些有的来自生物因素(食物),有的来自非生物因素(空气、温度等)。作为人,我们还需要和其他人交往这都体现了种内互助关系,生活环境中还有一些影响我们健康的有害生物,如苍蝇、蚊子、寄生生物等,这些都是种间斗争关系。
备注
续表
3.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1)为什么说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学生自学课本,得出: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2)水是怎样影响生物的?
学生自学课本,得出: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课件展示水分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备注
续表
4.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竞争是指两种生物因利用同一有限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分析:自己作为一个生物个体,在生活中你都受到哪些生态因素的影响,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可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方面分析)
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
8.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 )
A.水稻和杂草B.猫和老鼠
C.老虎和野猪D.蚂蚁和蚱蜢
课堂反思:本节内容较少,有些简单、易懂,有些易混淆,例如“影响开花时间的因素”等,教师在授课时可引导学生重点区分。另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6.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
学生阅读课本66页得出:生物之间存在着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方式。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实验,亲身感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回答、板书等形式,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3.学生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种生物,观察并记录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分析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可以配以图片进行说明。
c.结合生活实际,讲解生物圈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生物圈重要性的认识。
2.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b.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c.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在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时,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师应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教师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使作业更具针对性。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9.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B ) A.草原上的猫头鹰与兔子 B.农田里的小麦与杂草 C.蚁群中的兵蚁与蚁后 D.菜地中的白菜与菜青虫
10.引起禽流感的H7N9病毒与感染此病毒的鸟类 的关系是( A) A.寄生 B.竞争 C.捕食 D.共生
2、生态因素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同种) 种内斗争
生物因素
捕食
种间关系 竞争
(不同种) 寄生
共生
非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 水分 温度
1.北方地区下起了暴雪,许多蔬菜大棚被厚厚的大 雪覆盖,棚里的蔬菜也因缺乏光照而停止生长。这 说明( B)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我国东南地区温度高,降水总量大 我国西北地区温度低,降水总量小
四、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生 (同种) 种内斗争
物
因
素
捕食
种间关系 竞争
(不同种) 寄生
共生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和捕食
竞争
寄生
共生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包括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 物,也包括人类。
非生物因素 包括阳光、空气、温度、 水分等。
一、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水是任何生物体 都不可缺少的组 成成分,生物体 的含水量一般为 60%~80%,没有 水就没有生物。
水是细胞的重要 组成成分。
糖类 5%
无机盐 4%
脂肪
13%
蛋白质 17%
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 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学设计(I)

课前准备
1.分组和分工。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选出组长。教师课余召集组长,告诉他们应准备的内容。组长回去与组员商量分工,出谋划策如何将分工的内容做好,对于采取哪种形式进行交流不做限制,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时刻关注各组进展,适时给予指导。
2.资料查找。
第一组的主题:骆驼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沙漠中?第二组的主题:骆驼刺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沙漠中?第三组的主题:海豹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第四组的主题:旗形树的树冠为什么会像一面旗帜?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来给它换水;老师,我负责喂食;老师,我可以给它测水温……”还有个学生说:“我家有个氧气泵,正好闲着,我想给小金鱼提供氧气。”甚至有个学生说:“放学后我负责关窗,我保证不会让馋嘴的猫把它们偷吃了……”鱼儿把全班的学习热情一下都激发出来了。──由此得出影响金鱼生活的不仅有水、空气、湿度等非生物因素,还有猫、人等生物因素。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学设计(I)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策略
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中,教材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四幅图片和有关文字资料。怎样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上完课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进行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以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一幅图片,以培养学生间的协作精神。通过交流,提高了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理解的能力,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目的。
初中备课生物与环境教案

初中备课生物与环境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
2. 观察实验:通过展示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的适应能力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环境也依赖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进化、适应、竞争、合作等。
三、实验(20分钟)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
2.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校园周围进行生物与环境的观察与实验,让他们实地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总结(10分钟)
1.总结教学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2.强调环保意识:呼吁学生共同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海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生物与环境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爱护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呵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能力目标:通过对标本的分析、观察,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长颈鹿的故事”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二、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三、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具准备:金鱼(实物)、啄木鸟(标本)、兔子(标本)、带刺的玫瑰、仙人掌、睡莲(彩图)与藕(实物)。
(注意水、陆、空,动物、植物各种类型齐全)。
红蝴蝶、白蝴蝶,红纸板、白纸板。
大树、小树、草(纸做成的)。
五、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为六大组,选出组长。
将标本或实物放在水槽内,盖上白布。
大树、小树、草贴在黑板上。
六、教学过程: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三位同学即兴表演剧本《长颈鹿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临时招聘小演员,准备好剧本。
组织表演,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导入新课。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探究活动一:“为生物寻找一个家”分组探究本组的标本或实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适应环境的特点。
总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什么环境中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一些特殊的适应现象保护色模拟实验:“小鸟捉蝴蝶”,二位同学扮演小鸟,一位同学扮红蝴蝶,一位同学扮白蝴蝶。
两位扮蝴蝶的同学分别在红纸板和白纸板上各贴上10只蝴蝶,然后由两只小鸟分别捉两块纸板上的蝴蝶,30秒后记数填入表格。
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保护色的例子。
组织模拟实验“小鸟捉蝴蝶”,组织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探究:模拟保护色探究活动二:模仿刚才的实验,分组设计“模拟保护色的实验。
”并组织表达与交流。
对学生的设计进行个别指导,组织表达与交流,对各组的交流组织评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设
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数据
情感目标: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2、培养环境意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设。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呢鱼儿能离开水吗向日葵离了阳光能生存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
说明环境会影响生物的分布。
地球上所以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提问:郊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合大熊猫生长的特点。
讲解: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新疆东部。
大熊猫食物单一,以箭竹等竹类植物为食,大熊猫生活还需要有水源。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提问:什么是环境环境仅仅只生物生活的空间吗
思考:鱼儿有水就能正常生长。
讲述: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生长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提问:请看图,在这片麦田了中对小麦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你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吗
讲述:依据有无生命将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阳光、水、温度、土壤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态因素;老鼠、蛇、蚯蚓、瓢虫、蚜虫、杂草是
有生命的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学生思考总结出阳光、水、温度、土壤、老鼠、蛇、蚯蚓、瓢虫、蚜虫,杂草,并进行分类。
提问:阳光、水、温度、土壤对小麦生长有什么影响
讲述:没有氧化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低种子不能发芽,生长慢水少小麦枯萎,水多根容易烂。
土壤肥沃生长好,土壤贫瘠生长差。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分析图片找出原因得出结论:植物分布受到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提问:非生物因素会不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展示:阔叶林和针叶林,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
讲述: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没有影响呢,我们通过实验了解。
大雁南飞、向日葵朝向太阳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分析后学生自己归纳出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提问:上面的图中老鼠、蛇、蚯蚓、瓢虫、蚜虫对小麦生长有没有影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讲述:老鼠破坏农田、蛇吃老鼠、蚜虫吃麦叶、瓢虫吃蚜虫、杂草和小麦竞争空间、水、阳光肥料。
蚯蚓松土肥土。
讲述: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
展示:雄狮子追捕斑马、猫捕老鼠、蜘蛛捕捉蝗虫、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水稻与杂草、蜜蜂、蚂蚁、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小丑鱼与海葵、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蛔虫、跳蚤等图片。
学生展开讨论概括出:同种生物之间合作和竞争;不同种生物间有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寄生关系。
讲述:生物之间有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寄生关系。
提问:你能进一步将这些关系进行分了吗
讲述:同种生物有竞争和互助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寄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