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 总氯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17.17水中余氯、总氯的测定标准

1 目的保证在水处理的过程中,砂滤水中有适量的余氯存在,以抑制处理水中微生物的生长。
而最终生产用水,则无总氯。
2 范围水处理系统。
3职责准备车间品控人员负责测试,品控经理负责稽核。
4定义4.1 总氯:余氯与结合氯的总和。
4.2 余氯:经处理的水中残留的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的含量。
5 程序5.1 准备材料及试剂,标准参见NJ ZQB/SOP017.13.QC《水质品控项目及管制标准》。
HACH测氯仪、混合瓶、平底管色观、观色管塞子、余氯试剂、总氯试剂5.2 测试项目检查原水、砂滤水、碳滤水、容器冲洗水的氯含量。
5.3 测试步骤5.3.1 余氯测定1)用样品冲洗方形混合瓶两次,加样品至25mL标记处。
2)将一片余氯试剂加到样品中,仔细旋转,予以混合。
注:在加余氯试剂后1分钟内完成测试,粉剂不一定要完全溶解才能得到结果。
将测试样品加到平底观色管中至5mL标记处。
3)用未处理的待测试水加到第二只平底观色管至5mL标记处,做空白用。
4)将管子放到比色计中,测试样品放在右边小室中。
5)将比色计照光,并移动圆盘,直到两个窗口看到相同的颜色为止。
6)从窗口中读出样品的余氯浓度。
样品已被稀释则乘以稀释倍数。
5.3.2 总氯测定1)用样品冲洗方形混合瓶两次,加样品至25mL标记处。
2)将一片总氯试剂加到样品中,仔细旋转,予以混合,并放置5分钟。
注:片剂一定要完全溶解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3)将测试样品加到平底观色管中至5mL标记处。
4)用未处理的待测试水加到第二只平底观色管至5mL标记处,做空白用。
5)将管子放到比色计中,测试样品放在右边小室中。
6)将比色计照光,并移动圆盘,直到两个窗口看到相同的颜色为止。
7)从窗口中读出样品的总氯浓度。
样品已被稀释则乘以稀释倍数。
5.3.3 结合氯计算1)测定完样品的总氯和余氯浓度。
2)将测得的总氯浓度减去余氯浓度,即得结合氯浓度。
5.3.4 填写NJZQB/FM017.03《水质QC每日测试记录表》。
余氯测定方法

余氯的测量方法: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安全极为重要。
一、邻联甲苯胺比色法(OT法)1.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性余氯。
⑵.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2.原理在pH值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试剂:0.1%联邻甲苯胺仪器:余氯比色器,秒表测定:取200ml水样,加入0.1%联邻甲苯胺1ml摇匀,发色30s与标准色相比,读数C1,发色几分钟后再与标准色相比,读数C2。
总余氯为C2,游离氯值为C13.干扰影响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干扰时测定,可用离心法去除。
其它干扰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如下:高铁,0.2mg/l;四价锰,0.01mg/l;亚硝酸盐,0.2mg/l。
二、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1、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
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氯。
有效氯_活性氯_游离氯_总氯_余氯有什么区别_测定方法[1]
![有效氯_活性氯_游离氯_总氯_余氯有什么区别_测定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1f8b8405bed5b9f3f90f1c93.png)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有什么区别测定方法1、有效氯、活性氯:指含氯消毒剂中有氧化性的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对于NaOCl和Ca(OCl)2指+1价Cl的质量分数。
通常用盐酸与之反应放出的Cl2来间接测定。
2、游离氯:Cl2单质。
3、总氯:化合物中Cl的质量分数。
4、余氯:自来水中残留的Cl2。
(自来水工业术语)用余氯试纸检测。
一、有效氯测定方法:A1 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c*v*0.035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二、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三、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四、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有什么区别?测定方法?

residu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余氯标准在加氯消毒的管网生活饮用水中,加氯消毒30分钟后,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05mg/L;人工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标准值为0.3~0.5mg/L;用含氯洗消剂消毒后的食(饮)具表面游离性余氯的含量应小于0.3mg/L。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0.03mg/L~2.50mg/L。
测定方法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
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
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1. 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有什么区别?测定方法?

residu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余氯标准在加氯消毒的管网生活饮用水中,加氯消毒30分钟后,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05mg/L;人工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标准值为0.3~0.5mg/L;用含氯洗消剂消毒后的食(饮)具表面游离性余氯的含量应小于0.3mg/L。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0.03mg/L~2.50mg/L。
测定方法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
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
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1. 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
余氯的测定 国标法 水质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试剂碘化钾晶体。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磷酸盐缓冲溶液(pH=):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g氯化汞(HgCl2)。
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
废水中余氯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知识详解

废水中余氯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知识详解1、什么是余氯?余氯是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其作用是保持持续的杀菌能力。
从水进入管网到用水点之前,必须维持水中消毒剂的作用,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病原体危害和再增殖。
这就要求向水中投加的消毒剂,其投加量不仅能满足杀灭水中病原体的需要,而且还要保留一定的剩余量防止在水的输送过程中出现病原体的再增殖,如果使用氯消毒,那么超出当时消毒需要的这部分消毒剂就是余氯。
余氯有游离性余氯(Cl2、HOCl和OCl-)和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和NCl3)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水样中,两者之和称为总余氯。
游离性余氯杀菌能力强,但容易分解,化合性余氯杀菌能力较弱,但在水中持续的时间较长。
一般水中没有氨或铵存在时,余氯为游离性余氯,而水中含有氨或铵时,余氯通常只含有化合性余氯,有时是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共存。
余氯量必须适当,过低起不到防治病原体的作用,过高则不仅造成消毒成本的增加,而且在人体接触时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从概念上看,余氯是针对氯气及氯系列消毒剂而言的,当使用二氧化氯等其他非氯类消毒剂时,就应该将余氯理解为接触一定时间后留在水中的剩余消毒剂。
2、余氯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余氯的测定可以使用碘量滴定法、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亚铁滴定法(GB 11897-89)、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89)等。
碘量滴定法只能测定水样中的总余氯;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通过改变操作程序,能分别测定总余氯和游离性余氯;N,N-二乙基对苯二胺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浓度范围为0.03~5mg/L的游离氯或总氯,通过改变操作程序,还可以分别测定一氯胺、二氯胺和一些化合氯成分。
碘量滴定法适用于总余氯含量大于1mg/L的水样,是测定加氯量常用的方法。
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操作简单,是测定生活饮用水余氯的常用方法,测定范围为0.01~10mg/L。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试剂碘化钾晶体。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磷酸盐缓冲溶液(pH=):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 g氯化汞(HgCl2)。
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氯的概念、标准及检测方法
随着含氯消毒剂的大量使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余氯的字眼频繁出现,主要介绍一下余氯的概念、产生原因、存在形式、作用、国家标准、检测原理、检测方法
•总余氯及余氯的概念
总余氯(简称总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具有杀菌效用),根据其存在形式可分为2种:
•化合性余氯
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
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
性余氯
•游离性余氯
水中的ClO-、HClO、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
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
通常所说的余氯测定都是游离性余氯测定:如自来水出水余氯就是指游离性余氯
•总余氯及余氯的产生
在水中投加含氯消毒剂消毒杀菌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总余氯。
(含氯消毒剂主要包括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还有1种特别的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但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同样会产生总余氯)但是主要的杀菌效果还是依靠游离性余氯,下面主要谈的都是游离性余氯即余氯
•余氯的灭菌作用
实验证明,接触作用30分钟游离性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如伤寒、痢疾等),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
如果用化合性余氯消毒,化合性余氯含量一般为游离性余氯的2倍以上,且接触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
肠道病毒(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病毒等)对氯消毒剂的耐受力较肠道致病菌强。
据报道,如能保证游离性余氯为0.5mg/L,接触时间为30~50分钟,亦可使肠道病毒死灭。
因此,在怀疑水源可能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时,可增加氯消毒剂量及接触时间,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集中式给水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还可作为预示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
•国家相应标准
•水质标准对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也作了相应规定。
标准规定“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
•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
•游泳池水指标中把余氯量定为0.4~0.6mg/L(0.4~0.6ppm)•美国公共卫生局和国际泳联规定为0.2mg/L
•饮料、食品等余氯含量极限值0.005ppm
五、国标检测方法
5.1、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5.2、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本标准规定了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05 mg/L余氯。
超过0.12 mg/L 的铁和0.05 mg/L亚硝酸盐对本法有干
扰。
六、常规检测工具
6.1、DPD余氯测定试剂盒
水中余氯测定,过去广泛使用的是邻联甲苯胺法或碘量
法,这些方法操作繁琐,分析周期长(需专业技术人员),无
法满足对水质进行快速、即需即检的要求,不适合于现场分
析;而且邻联甲苯胺试剂对操作人员有致癌性。
水中余氯测试
盒(DPD方法)是由环凯微生物研制的一种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水中余氯的常备试剂。
产品为粉剂,单次用量独立铝箔包装,
保质期长达2年,携带与储存方便,检测结果准确。
6.2、环凯余氯检测仪
余氯检测仪是专门用于测定水样中的余氯/总氯浓度,其浓度变化范围为0~3.00mg/L,液晶显示屏以mg/L来直接显示浓度。
产品优点:体积小,便于携带,降低对使用人员的要求,并能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6.3、多用型消毒剂检测仪
消毒剂残留检测仪可以完成余氯、总氯、二氧化氯、臭氧四个消毒剂残留指标快速检测。
仪器基于DPD法原理,余氯、总氯、二氧化氯的残留检测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11-2006以及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20版要求。
6.4、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多参数工业水质分析仪,能同时测量:电导、TDS、电阻率、温度、pH、ORP、溶氧、溶氧饱和度、余氯,共九个参数。
各通道之间相互独立,无切换开关转换,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