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宋江是
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本文将对宋江的角色塑造进行评析。

首先,宋江是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虽然是一个正义的
领袖,但他的决策和行为却并不总是明智和正确的。

他经常为了自
己的个人利益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比如参与梁山泊的造
反行动。

这一点使得他的形象变得矛盾,既有支持者,也有批评者。

其次,宋江的角色在小说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他被描写为
一个聪明、正直、勇敢的人物,他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形象。

然而,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骄傲自大和容易受到外界利益的干扰。

这些缺点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和可信。

此外,宋江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成长。

他从一个被官府迫害的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一个领导者和英雄。


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众多人民
的命运。

这使得他的角色更具有共鸣和吸引力。

总结来说,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他的角色塑造具有复杂性格、象征意义和成长经历等特点。

通过评析宋江的角色塑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上为800字左右)。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特点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特点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特点
人物形象特点
宋江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

首先是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这是他性格的温柔敦厚的一面;
其次,他孝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
再次,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是他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
最后,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

宋江的四个绰号
第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材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其貌不扬。

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

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

第四个是呼保义。

这个词,一直到今天,
宋江简介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

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他和晁盖互通往来的事被阎婆惜发现,因此怒杀阎婆惜,逃回家隐藏。

后前往清风寨投靠花荣,却被清风寨观灯时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入狱。

押送青州途中,却被燕顺等人解救。

投奔梁山途中得知父亲病逝,回家奔丧却被抓住,发配江州。

在江州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刑,但处决那天被梁山人马解救,投奔梁山。

攻打曾头市晁盖被射死后,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两胜童贯、三胜高俅。

接受招安后,带领梁山人马攻打辽国,平定田虎、方腊。

被朝廷封官后,遭蔡京、童贯、高俅陷害,被毒死,葬在蓼儿洼。

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关于宋江是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关注,店铺来给大家分享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来了解一下吧。

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一、宋江的相貌书中有诗为证,说宋江的相貌“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一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一盈;额宽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这是诗的上半部分。

按照书中原文所写,宋江的相貌同中国的官方和民间共同推崇的武圣人关羽在相貌上好有一比,两个人都是丹凤眼(中国古人以丹凤眼为美),耳朵相似,眼晴有神相似,嘴唇相似,有虎狼之形状也相似,不同的是关公红脸,宋江黑脸(外号黑三郎),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脸的颜色都重。

关公是五胡柳须,宋江只是上嘴唇有胡须,关公脸长一点,宋江脸饱满一点。

借书的原文和原意,回归宋江真实的音容相貌,由此可以断定,宋江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美男子,同关公一般。

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是以忠孝仁义传世,更是神似了,按现代人的说法是价值观相同。

有诗的下半部分为证。

诗是这样说宋江的“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

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上应星魁,感乾坤之秀气;下临凡世,聚山岳之降灵。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看来,宋江应该是一个忠孝仁义式的楷模,是个关羽式的人物。

如果还要找宋江同关羽有何不同,身高六尺的宋江,按中国古代男人的标准“七尺男儿”来算,矮了,比关羽矮了点,但比武大郎又高了,只能说这身高不够伟岸,美中不足,但不能否定宋江的英武、仁义、忠孝、侠肝义胆及过人的谋略,人们往往冠以宋江婑、黑、丑之名,同原著相去甚远。

这同理解有关,同影视等作品再造时没有尊重原著有关。

二、宋江的家世与名号头衔宋江是山東郓城县宋家庄人,排行老三,下有一弟叫铁扇子宋清,母亲早亡,父亲宋太公在堂,全家以务农为生,家有田产,殷实,但不足以宋江挥霍。

宋江一生的名号很多,主要有江湖名号、,自称和官方头衔。

宋江的形象有哪些象征意义?

宋江的形象有哪些象征意义?

宋江的形象有哪些象征意义?宋江,是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梁山泊”的首领。

他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属性。

以下是宋江形象的几个主要象征意义:一、英勇正直与反社会势力的抗争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之一,他具备过人的勇气和正直的品质。

宋江带领梁山泊的好汉们,与贪官污吏、强盗土匪等反社会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代表了正义力量对抗邪恶势力的形象。

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武力角色,而是代表了底层百姓的利益,对社会的改革和正义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文治武功协调发展的理想人物宋江既具备军事才能,也具备文官的智慧和才干。

他在梁山泊建立的组织中,采取了武装结合政治的手段,实现了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协调发展。

他与智多星吴用、忠义堂杨志等人密切合作,通过思想引领和智谋调度,最终实现“娶妻纳妾、战无不胜”的状态。

这种综合能力的兼备使宋江成为理想人物,也成为了后来各种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形象。

三、忠诚与投降之间的纠结与选择宋江的形象中,也蕴含了自我的纠结与选择的复杂性。

在宋江加入梁山泊之前,他曾经是一个高官厚禄的青天大老。

然而,在世道日益黑暗的背景下,他看到了朝廷腐败的现实,为百姓的苦难痛心疾首。

他一度希望通过进言和上书的方式改善社会局面,但最终无果而终。

面对朝廷的不公与腐败,他选择了与梁山泊联手,反抗朝廷的统治。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碰撞宋江的形象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碰撞之处。

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团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宋江则代表了武力与谋略的英雄形象。

他所处的时代,民间英雄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与碰撞时常发生。

宋江在这种矛盾中摇摆不定,一方面传承着封建文化的忠诚精神,一方面又为民间英雄的倡导者。

他的形象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融合,使人们思考文化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宋江的形象在《水浒传》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水浒传中的宋江

水浒传中的宋江

水浒传中的宋江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宋江。

宋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动人故事的角色,他的形象在整个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宋江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1.宋江的外貌与形象水浒传中形容宋江的外貌与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材魁梧,长着一张鹰钩鼻子和一双锐利的眼睛。

他的头发黑而浓密,垂至肩膀;胸脯宽广,肩膀宽厚,给人一种强壮的感觉。

他的眉毛浓密而修长,看起来很有力量。

宋江的形象通过这些形容词逼真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快速地形成一个关于他的具体形象。

2.宋江的性格特点宋江的性格特点是水浒传中的一大亮点。

他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和正直品质的人。

他不畏强权,勇敢正直,是一个以义气为重的人。

宋江处事公正,对待朋友讲义气,重视道义,有自己的准则和原则。

与此同时,宋江也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他不仅有勇气,还有智慧,能够在危难之中冷静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3.宋江与其他水浒英雄的关系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与其他水浒英雄的关系也是整个故事中的一大看点。

宋江和其他水浒英雄有着不同的关系,包括战友、朋友、敌人以及其他复杂的纠葛。

他与其他水浒英雄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小说中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宋江凭借着他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与其他水浒英雄产生冲突和合作,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扣人心弦的剧情。

4.宋江的命运和成长历程在水浒传的故事中,宋江的命运起起伏伏。

从最初的忠诚刚正到后来的投降朝廷,宋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

这种变化是宋江作为一个角色成长和发展的表现。

从宋江的命运和成长历程中,读者可以看到他对于正义和家国情怀的坚持,以及他的一系列决策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5.宋江的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尽管《水浒传》是一部古代小说,但宋江的故事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江的坚持正义原则、维护义气的品质以及他的智慧与勇气,都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追求和珍惜的品质。

宋江的人物性格分析

宋江的人物性格分析

宋江的人物性格分析宋江,字人杰,水泊梁山号及时雨,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相貌英俊,武艺高强,早年在青州任县尉时,杀人救义,因为善行而被罢免官职,并与晁盖、李逵等人一起成为了梁山泊的头领。

1.忠诚正直:宋江为人忠诚正直,重情重义。

在杀人救义之事中,他不顾自己的前途和名誉,义无反顾地救助了难民,以至于被罢免官职。

在梁山泊中,宋江凭借自己的正直和公正,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爱戴。

他为梁山泊选定“忠义堂”的名字,表明了自己对忠诚和义气的追求。

2.善于团结和领导:宋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领导众多的好汉,并保持梁山泊的相对稳定。

他重视团结和协作,对每个人都给予平等的待遇和关心。

在梁山泊设立军规严明的法律制度,确保了有序的组织运作。

他对众人的辅佐也高度依赖,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并将他们团结在一起。

3.慈悲仁厚:宋江对人民和下属都非常慈悲仁厚。

他非常关心众人的生活,为解决各种困难和麻烦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掉包、债务等问题。

他对农民和辛苦劳动者非常关照,提倡农耕生活并重视农田治理。

他还曾设立果品、豆腐等产业,带领众人致富。

他对下属的爱护和关怀,使得梁山泊的各个部落得到了相对安定和繁荣。

4.机智勇敢:宋江在军事指挥方面机智勇敢,智谋过人。

在攻打朝廷的军队时,他能在困境中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逃过被俘之危险。

而且他忍辱负重,终从四渡赤水中带领梁山泊在杭州激战高俅、王方等朝廷军官,大获全胜。

他的聪明才智为梁山泊的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5.好学谦虚:宋江对学问很有追求,并且虚心去向有知识之人请教。

在他进山后,保留并使用了梁山泊众英雄的才能。

他曾四处游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他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梁山泊中的众多武将,增加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并通过文化来不断提高梁山泊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宋江是一个有正义感、忠诚正直的人,他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处事机智、勇敢,善于运用自己的智谋解决问题。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有着复杂性格和多样表现的角色。

在小说中,宋江被描绘为一个英勇正义的英雄,他的形象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宋江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他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一、宋江的外貌与气质宋江被描述为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秀的年轻人,他的外貌给人一种端庄而英俊的感觉。

他眉宇间透露着坚毅和正义的气息,让人对他产生一种信任感。

宋江的气质也十分出众,他善于倾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因此深受众人的喜爱和尊重。

二、宋江的背景与成长经历宋江是一个农民出身,从小生活在农村中。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具备聪明才智和极高的领导能力。

他在农村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并使他成为一个可以面对困境的强者。

三、宋江的性格特点1.正直勇敢:宋江始终保持着正直勇敢的品质。

他对不公正的事情从不忍让,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2.智谋出众:宋江智谋出众,他善于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的智谋帮助他在许多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成功脱逃。

3.忠诚友善:宋江有着非常强烈的忠诚感,他对朋友和团队非常友善。

他的朋友们对他深感亲近,并因此对他无条件支持。

4.具备领导能力:宋江是一个具有卓越领导能力的人。

他能够调动团队的力量,并合理地分配任务。

他的领导能力帮助团队成员克服困难,取得了许多胜利。

四、宋江的重要性宋江在《水浒传》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的形象代表了正义和勇气,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同时,他也代表了弱者的希望,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了其他人。

在故事情节中,宋江的行动和决策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他与其他伙伴一起组成了“水泊梁山”的义军团队,并与腐败的官员作斗争。

他的努力为百姓争取福利,从而获得了普遍的支持和爱戴。

宋江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更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和力量。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2篇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2篇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2篇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一)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主要人物,也是“梁山好汉”之一。

他是一个有勇有谋、善于团结的领袖形象,是破除封建统治的一面旗帜。

下面从外貌、性格、技能、行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宋江的外貌宋江是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有一双炯炯有神、凶狠有力的眼睛。

他头戴铁盔,身穿锁子甲,手持铜棍,英姿飒爽。

尤其是他一双眼睛,常常能够看透对手的心思,表现出他锐利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宋江的性格宋江是一个性格豁达、心胸开阔、为民着想的人。

他有一颗正义的心,对于恶势力的打击非常果断。

他善于团结人心,将众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

他是勇敢坚毅的,面对危险时从不胆怯,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咬紧牙关,毫不气馁。

宋江的技能宋江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他马术、刀枪等多项技能都非常出色。

他的内功修为也很高,擅长运用棍法,能够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

他的智商也很高,了解各种兵器的性能,懂得招式技巧。

因此,他经常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宋江的行动宋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他在山中建立军队,积极领导大家协同作战,为民除害,惩恶扬善。

他也非常谦虚,在面对方案的时候,能够听取众人的意见,制定正确的战略,协调各方面资源。

综上所述,宋江是一个英雄人物,在历史和文学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他的形象具有了很深刻的内涵,这使得他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传说人物。

宋江的形象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魅力,也概括了社会文化的许多特点。

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值得人们去探究和研究。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二)宋江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形象,更是一个很好的民族精神标志。

宋江的形象非常丰富,在不同的视角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以下从人物形象方面进行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的塑造宋江的人物形象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既体现了他个人的特点,又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特点。

宋江是个领袖型人物,他的个人形象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初/定稿)题目:浅论《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指导教师: 张海准考证号: 100209200197 考生姓名:杨洋内江市(地、州)东兴区县(市、区)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写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论《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指导教师:张海作者:杨洋准考证号:100209200197 内容摘要:宋江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举足轻重,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宋江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他的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他与其他英雄好汉一样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所以“逼上梁山”是宋江和其他英雄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

因为宋代出现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筑等,但高度集中的城市经济必然会导致人们在权力、金钱、利益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无限增大和残酷斗争,从而引起许多社会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遍地不公,其中的弱者被逼造反也是在所难免了。

所以后人以“逼上梁山”作为说明被逼无奈而被迫采取极端手段的成语,足见它所包含的绿林文化精神底蕴。

因此,这种社会情况就孕育了宋江这样既具有常人难有的义、忠、孝和反抗精神。

关键词: 义气;忠心;孝顺;反抗精神一、宋江身上最具活性的性格要素————“义”。

1,从绰号“及时雨”可以看出, 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

宋江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书写文书,舞文弄墨,是一刀笔小吏。

平日里喜欢结交友人。

及时雨,意为宋江常替人排忧解难,如上天解救旱地的甘霖。

也就是说宋江能够急人所急,善于济危解困的派头。

他在掏腰包散钱的时候,没有斤斤计较到回报的,也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慷慨,让他在江湖上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比如,第三十七回中宋江在揭阳镇上,遇到了病大虫薛永在街上使枪棒卖艺。

那个恶霸地头蛇穆春,嫌薛永没有先来参拜他,就去镇上卖艺,于是他吩咐众人,分文不给薛永赏钱。

薛永端着盘子掠了两遭,看的人没有一个敢给他赏钱。

宋江见他惶惑,掠了两遭,没人出钱,便叫公人取出五两银子来。

宋江叫道:“教头,我是个犯罪的人,没甚与你;这五两白银权表薄意,休嫌轻微。

”那汉子得了这五两白银,托在手里,便收科道:“恁地一个有名的揭阳镇上,没一个晓事的好汉抬举咱家!难得这位恩官,本身现自为事在官,又是过往此间,颠倒发五两白银!愿求恩官高姓大名,使小人天下传扬。

”①宋江的义气在这个地方显出来了。

别人都分文不给,宋江给五两。

仗义出手。

再如,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等人才幸免于难,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但是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

被迫上梁山。

后来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

2. 从身世出生可以看出,宋江并不是什么名门后代,只不过是一个乡间小财主,父亲是郓城县宋家庄的富户,一个农村庄里的富户,没有什么背景。

作为一个土财主,也没有多少钱,不象柴进,家有万贯,更不能和民营企业家卢俊义比较。

因此宋江家庭出身因为是农民出身,再加上自身是一个小吏,所以能够接近下层群众,能够同情小人物,有正义感,很讲义气,重情谊。

比如,在宋江与阎惜娇交往时,郓城一同为官的小吏张三,因生活困难,宋江很豪爽的将银子散与张三,当他知道张三与阎惜娇有染时也没有过多的责怪。

这里面正体现出宋江的大度与对小人物的同情。

在对待自己的同事朱仝、雷横时,也表现出很深厚的情谊,以至于宋江再后来杀惜逃亡时能够的他们相助。

3. 上山前是一个丈义的英雄,在对待晁盖一行人劫取生辰纲这件事情上,宋江同样的显示出自己的大义,在晁盖劫取了不义之财,事发之后,宋江没有站出来检举揭发,而是向晁盖通风报信,让他们逃过了一劫。

因此可以看出宋江也是一个是非分明,大仁大义的一个人。

在第二十回中,宋江第一次遇见阎婆与惜娇时,其家公去世无钱埋葬,宋江见其可伶,散棺材与十两银子作为下葬之用,并且置下房屋收留了阎惜娇母女。

对待江湖女子如此,更不用说对待江湖义士了,宋江在杀了阎惜娇之后与武松相遇,两人相见恨晚,见面当晚便于武松同榻畅叙,内心甚是喜悦,之后介绍武松投入二龙山花和尚鲁智深一伙。

从这些事件便可看出,宋江在上山之前是一个善于结交朋友的仁人义士。

4.上山后是一个义军的首领,带领梁山发展壮大。

宋江为人胸襟广阔、目光深邃、志向高远,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在浔阳楼上,宋江临江愁酌,感恨伤怀,作反诗《西江月》一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②反映了宋江的内心谋略。

三打祝家庄、打高唐州、大破连环马、打西岳华山、打北京城、智取大名府、夜打曾头市、两败童贯、三败高太尉,这些便是见证,见证了宋江一步一步让梁山不断壮大。

二、宋江性格最重要的特征————“忠心”。

1,从绰号呼保义看,一种认为,说“保义就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名字,叫保义郎,保义郎是一个武官的名字”③。

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义就是忠义,保持忠义,呼,大家都那样叫他。

还有一说就是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所以,从宋江的绰号上可以看出宋江对待国家、朝廷、君主都是十分忠心的。

2.忠主要指臣对君的竭诚。

阶级教化使“忠”的观念在宋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宋江时时刻刻都未有丢弃尽“忠”的想法。

忠于大宋皇上,深刻影响着宋江的命运。

在上山前,在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的四处逃亡中,他对武松说了一段话“兄弟,你……到了彼处。

入伙后,少戒酒性。

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志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个好名,也不枉为人一世。

我自有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④由此可以看出宋江对待君主还是十分忠诚的,即使是被朝廷所统计的情况下,一心想到的也是招安,为国家君主尽忠。

在宋江上山之后,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就走上招安的道路。

象征着虽然为一介草寇,但是并没有忘记对君主尽忠。

3.宋江从事职业,县衙一个押司。

宋江身为郓城押司,自幼攻读经史,所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他对于朝廷的态度始终是忠的,对于起义者的态度是残暴的,他是一个遵守道德,遵守法度,讲究礼法的一个人。

因此,宋江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宋江对待国家、朝廷、君主的忠诚,并且一直影响着宋江今后的道路。

当宋江聚义梁后,宋江心中的“忠”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避难还道村,玄女娘娘授三卷天书”,“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

”的艺术情节的描绘,给宋江等人的起义行为罩上了一个“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前提。

起义反倒成了对皇帝尽忠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宋江认为皇帝至圣至明,他居于梁山只是暂时避难,为的是朝廷赦罪招安。

4. “宋江之所以接受招安,同样的也是因为‘忠君’思想在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⑤招安后是一个朝廷的忠臣,先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宋江严格执行朝廷命令,带领自己的兄弟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各种残酷的战争,宋江并没有什么怨言,一心只想能够为朝廷尽忠效力。

知道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在义军里打出“替天行道”的口号也常常被看做“忠”的表现,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宋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

三、宋江性格中另一影响至深的要素————“孝顺”。

1,江湖上人称孝义黑三郎,一个是黑,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

一个是孝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在宋江出场时作者描写道“……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虽未直接刻画孝的表现,但却已明确点出了孝在宋江性格中的重要地位。

“在宋江的人生哲理中‘孝’永远是排在‘义’之前的,‘孝’是第一位的。

在宋江正式入主梁山泊之前,宋江的所有义举,都是不以损害“孝”为前提。

”⑥2. 宋江的“孝顺”指子女对父母的顺从。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江作为一个受封建礼教熏陶下的知识分子来说,自然在他身上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此之人,真是孝义的典范。

“孝常常在关键时刻影响人物的行为和命运。

在宋江为“杀惜”之祸逃亡之时,为形势所迫,大闹青州道,聚义清风山,群雄齐赴梁山泊。

眼看宋江即将走上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这时一封家书适时而至。

”⑦“宋江接过来看时,封皮逆封着,有没‘平安’二字。

宋江内心越是疑惑,连忙……。

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

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

燕顺、石勇拘往。

宋江哭得昏迷,半晌方才苏醒。

……”。

宋江“叫苦不迭”、“捶胸顿足”、“以头撞壁,痛苦自骂”的行动及“昏迷半晌”的表现,将宋江的殷殷孝心刻画的惟妙惟肖。

孝心影响下的宋江“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打算“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回家。

”最终,不顾兄弟挽留“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

”在宋江发配江州时,父亲在宋江临行前“切不可依随他们(梁山群雄),教人骂做不忠不孝。

”的嘱咐,有一次影响着宋江。

使得宋江在梁山诸反的殷切挽留时,以“免累老父仓皇惊恐。

”为由,以“死”来保全孝心。

既使是在群雄劫法场大闹江州府,宋江终于走上了梁山泊之后。

宋江心中立即又惦念起家中的老父,才有了“还道村得授天书”这一艺术情节。

所以,宋江在对待自己的父亲上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宋江的“孝顺”。

3. 从宋江所受的文化教育上看,宋江的地主阶级的家庭出身,宋江“自幼曾攻经史”的封建教育经历,使宋江受到了“孝道”的深刻影响,孝成为宋江性格的重要因素。

以至于在杀害阎惜娇出逃时、上梁山落草后仍旧惦记着自家的老父亲。

因此,从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宋江的“孝悌”之心是非常强烈的,不愧为江湖人称“孝义黑三郎”。

四、宋江性格中的另一个发光点————“反抗精神”。

1,宋江义释晁盖是他反抗精深的萌芽表现。

当晁盖一行人在智取生辰纲之后东窗事发,宋江在第一时间给晁盖报信,使之逃过一劫。

这既是兄弟义气的结果,同时也是宋江心底深处反抗意识的一次不经意的流露。

从此以后,宋江的反抗精神一步步得到了发展。

在杀惜之后,刺配流亡的过程中这种反抗的精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直到被逼上梁山后松江的反抗精神才完整地体现出来。

所以,尽管宋江身上有着“忠”的烙印,但是也丝毫掩饰不了他身上的反抗精神。

2,杀阎惜娇逃亡之时,忠、孝的观念影响着他,使他不能自觉的反抗,而是选择逃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