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乡下人家》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读一读,说说诗所描绘的意境:总结: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
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想去看看孟浩然描绘的乡下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吧!(在音乐声中欣赏乡下人家特色的画面)3、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陈醉云,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⑵ 你对乡下人家有什么样的感觉?⑶ 作者的最直接感受是什么?用──划出来。
2、师生交流:⑴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⑵ 说感受。
⑶ 找到中心句。
①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② 齐读句子。
作者笔下的乡下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1、合作学习,感受美:⑴ 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作家写了哪些白天的画面?⑵ 画面: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⑶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画面?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乡下人家》教案(优秀4篇)

《乡下人家》教案(优秀4篇)《乡下人家》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堂作业本》,尝试着给文中的风景取个名。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子。
(第一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正确识记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边出示乡村风光图片)看这画面,听这音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乡下。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鸣唱;在碧绿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鸭鹅。
真是太美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指名读自学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1)词语:分4组读(2)指导生字书写难写的字“巢、瞧”(3)读了课文之后,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课文用了哪一句话来概括呢?请用波浪线划出来(课件出示)齐读这句话,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4)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
轮组读三、取风景名1、读了课文。
你欣赏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请打开《课堂作业本》p43,仿照样子,为这些风景取个名吧!怎么取名好呢?我们来看看例子:“瓜藤满架”,它是一种什么句式呢?是的,是——什么怎么样,其实我们还可以说成——哪里有什么,那么这一小节还可以取名为?(屋前搭瓜架)2、四人小组交流、反馈,完成作业本。
人教版《乡下人家》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教案

人教版《乡下人家》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教案《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1、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2、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1、同学带感情读一自然段。
2、填空:虽然()但是()二、研读品味,感受乡下生活的美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俺们的脑海里,让俺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同学一起学习,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身的理由,并找出相关的段落,美美的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同学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憨厚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作手法,感受生动的语言美。
4、知道同学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⑴齐读这一自然段。
⑵讨论探究:“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板书设计乡下人家房前花屋后竹《春》鸡───。
《乡下人家》教案4篇

《乡下人家》教案4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课前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在走入课文之前,请给着我一起欣赏几幅图画。
(课件)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谈谈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乡村风景画面。
(学生回答)引入:乡村自然清新的景色多么令人向往,我们的乡村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心和笔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那么,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村风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二、复习字词。
(前面,你们的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
1.复习词语。
(齐读)2.指导学生理解有不明白的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率三、抓住最后一自然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统领全文的学习。
我们在读课文,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而且还是全文的总结,找出这个句子。
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理解体会。
四、再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面。
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哪些画面?1.抽读第二自然段后半段,结合“云状图”里的话指导学生概括描写的场景:雨后春笋(板书)(强调学生记笔记)2.按照以上方法采用多种方式逐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乡下人家的优美情景),思考:你看到什么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给画面取名。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乡下人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乡下人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1.1 学科和年级•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下1.2 课文简介•课文名称:《乡下人家》•内容概要:描写了家乡风物和过年的情景,展现了乡下人家人们忙碌的生活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乡下人家》课文内容•熟悉相关生词及词语意义2.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怀之情三、教学内容与重点3.1 教学内容1.课文《乡下人家》的教学2.生词、词语的理解和运用3.设计相关阅读理解题目3.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传达和理解•生词、词语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准备4.1 教材准备•课本《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4.2 教学辅助•听力设备•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前准备的乡村风情图片或物件五、教学过程设计5.1 情境导入•利用乡村风情图片或物件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乡下生活场景,并带入课文情境5.2 课堂教学1.课文朗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词语解释•分析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3.课文理解•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阅读4.阅读理解训练•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好,体会家庭的温暖6.课堂作业•布置相关阅读理解题目5.3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表达感想和体会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表现评价•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评价和鼓励6.2 教学效果评价•总结本节课程,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七、延伸拓展7.1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家乡风俗的调查和体验7.2 艺术表现•让学生进行乡村风情的绘画或手工制作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乡下人家》为主线,在语文课堂体现了家乡情怀和家庭关爱的主题。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怀之情。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乡下人家》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乡下人家》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绘田园风光。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能够正音、流畅地朗读生字生词;•能够表达对乡下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理解与尊重;•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教学准备1.课文《乡下人家》的相关教学素材;2.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3.词卡、图片等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去过乡下,看到过什么有趣的事物,简单介绍课文主题《乡下人家》。
2. 导入课文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到乡下的美好风光和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3. 课文理解让学生跟读课文,解释生词生词,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色彩。
4. 课文朗读分组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注重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5.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乡下人家》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引导学生交流想法和感受,促进学生思维的启发与交流。
6. 课文背诵安排学生背诵课文部分内容,注重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7. 课文演绎鼓励学生进行课文的角色扮演或情景演绎,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演绎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8. 拓展延伸扩展课文内容,比如讨论农村生活的优点和缺点,设计乡村游记或写一篇以乡下人家为主题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乡下生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对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缺乏直观理解,需要引导学生多了解农村文化和生活方式。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乡村体验活动和文化课程来深入开展相关教学。
人教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人教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优秀10篇《乡下人家》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通过让学生在情景中对课文的朗读,做到“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
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两组投影片: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
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的语言,积累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带领学生品味优美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大家读一读。
2、(乡村图片)师:同学们,让我们踏上乡间小路,嗅着乡间的芬芳,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请同学们看大银幕。
(播放图片,配上音乐)(28秒)3、师:同学们,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是你的感受,真独特!)(你的感受挺美的!)……4、师:陈醉云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
1.老师:请大声优美地朗读第21课,找出哪一自然段写了农村人的感受。
2.(找到文中中心句)老师:一个识字的孩子,可以把文章读成一句话。
告诉我你读的是哪一句。
过渡: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有的同学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
这样吧,让我们自由地四处走一走,找一找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吧!在寻找美景之前,看看老师给学习小组的建议。
三、小组合作学习1-6自然段,寻找乡村美景。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由学习,教师相机下去指导。
2、师:同学们,你们找到哪几处乡间风景呢?(学生说时,老师板书。
)四、敲瓜活动、品味美句,感受乡村风景的独特和迷人。
1、师:欣赏了美景,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玩敲瓜游戏。
2、生敲瓜(先读词语,再说说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敲第一个瓜(房前瓜架):(1)、生读词语,再读句子2.老师:这里的这个农家乐是用什么场景装饰的?没错,就是这些绿红相间的瓜,绿色的藤,绿色的叶,给小屋带来了别样的风味。
显然比雄伟的石狮和庄严的旗杆可爱多了。
3.老师:把石狮子和大旗杆的景色和农村房前建的瓜子架对比,强烈表现出我对房前摆瓜子架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公开
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认写“棚”、“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屋檐”、“和谐”等词语。
2、通过合作交流、品读感悟等方式,了解文章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由衷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感受语言表达魅力,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乡村的美景很多,谁来说说你平时看到的乡村美景?生答。
师:同学们说的景色可真迷人,的确,乡村真是美不胜收,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乡下人家》一文,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揭题板书)让我们一起跟随陈醉云先生的脚步,去领略乡村生活的美妙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读完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
2、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认识字词情况。
(完成学习任务单第一题)
3、师: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生答。
其实啊,作者也在文章中用了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乡下人家的感受,是哪个自然段?(最后一段)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
4、乡下人家的风景是独特的、美丽的,有的同学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
这样吧,我们一起四处走一走,找一找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吧!(PPT)
3、研读探讨,感知文本
1、师: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乡下人家的屋前(生答并板书)乡下人家喜欢在屋前干什么?(搭瓜架)对了,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瓜架(板书)这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这就是作者最先给我们展示的景色,接着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儿?(用同样地方法引出“门前种鲜花”一景)。
2、
A、作者还写了其他许多景色,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在文中2-6自然段找一找作者描绘的乡下人家的其他风景,并根据老
师的总结方法给每个风景想一个名字。
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题目(师巡视指导)。
B 、投影出示个别组答案,评价交流。
教师PPT 出示老师的答案。
3、师:乡下人家的风景这么多,每一处都有不一样的美。
学生自由读,品味语言的美。
4、品读第一自然段①师:有谁被屋前搭瓜架这个画面吸引的?请你读一读给大家听。
师:为什么喜欢?生答。
②师:这里有一句话比较难。
课件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附图)师:别有风趣的意思是?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联系前文理解)你还有什么别的问题吗?引出为什么说这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全班讨论:联系前文,考虑瓜藤的生长特点,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和大旗杆作对比,表现作者对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的喜欢。
)③再读本段,读出屋前瓜藤的可爱和富有生命的样子。
5、品读第二自然段①师:有同学喜欢门前种鲜花这个风景的吗?来读一读。
师:老师觉得把这个几句话改成一首诗,更能读出美的韵味。
(课件出示)师: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生答。
指名读、齐读。
②师:见过这几种花吗?(课件出示)为什么说这些花儿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朴素和华丽这两个词语不是
互相矛盾吗?(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花儿很普通,在乡下随处可见,所以说是朴素的。
而花儿颜色艳丽,并随着时令开放,每个季节都能看到花儿开放,所以说是华丽的)老师这里有一段话,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想象花儿开放的画面。
(齐读)师:作者正是用了这么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乡下人家门前这么一派生:独特的农家风光。
③师:谁能把这一副朴素又华丽的景色读好?指名读。
四、总结同学们,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其他风景的独特、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