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选择题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水的循环方式?A. 蒸发B. 凝固C. 水汽D. 循环答案:D2. 下列哪个过程是水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雨D. 凝冰答案:B3. 下列哪个现象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雨D. 凝冰答案:A4. 当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形成大片云层,这种现象叫做:A. 雾B. 雨C. 云D. 露答案:C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降水的一种形式?A. 雨B. 雪C. 冰雹D. 雾答案:D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水从地面流入河流或湖泊的方式?A. 山泉B. 地下水C. 雨水D. 蒸发答案:D7.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A. 海水蒸发B. 云层形成C. 雨水沉淀D. 蒸发过程答案:D8. 自然界水循环的最终形式是:A. 降雨B. 蒸发C. 冰雹D. 河流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表面,使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汽。

这些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逐渐冷却凝结成云。

2. 请说明云是如何形成的?答案:云是由水蒸汽逐渐冷却凝结形成的。

当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遇到较低的温度和高的湿度,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3. 请简述下雨的过程。

答案: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降到地面。

这些水滴或冰晶在下降的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相遇并凝结,形成水滴。

最终,这些水滴变得足够大,不能被空气支持,就会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4. 地面的水是如何进入河流和湖泊的?答案:地表上的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河流和湖泊。

其中包括直接降雨、河川水源、山泉等。

另外,地下水也可以通过河流底部的渗漏层进入河流。

5. 为什么水的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答案:水的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8小题)1.自然水域里的水,吸收的热量后,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而升到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后又变成,它们聚集在一起时而落下来形成了雨。

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遇冷凝结成的众多或,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接近地表就是。

3.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或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

4.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

离地面较近的是,在高空的是。

6.在探究雾的形成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

我们看到:把冰接近瓶口,瓶口有,把冰移开则,这说明:。

7.在水循环过程中,海洋中的水进入大气所通过的环节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雨、雨夹雪、冰雹等,他们都是不同形式的现象。

在制造“霜”的过程中,向冰块上撒盐的目的是。

8.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或,它们飘浮在空中,这些水最终又以雨、、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能力培养】二.选择题(共8小题)9.初冬季节,雨落在树木、电线上会立即结冰,这种雨叫()A.冰雨B.冰雹C.雨加雪10.做人造雾实验时,在量筒中插入点燃的线香的目的是()A.便于观察B.增加温度C.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11.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是没有道理的。

A.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永不停息B.地球上的水由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组成C.地球上的水循环往复,并不缺少水资源,人们不要节约用水了12.水在地球上的()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A.蒸发B.降水C.循环13.形成露的气温()A.比形成霜时要高B.比形成霜时要低C.与形成霜时相同14.雾的形成与()有关。

①上下方空气有温差②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数量③有无植被覆盖A.①②B.②③C.①②③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云、雾、露、霜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在大气中形成的高度都是不一样的B.云、雾、露、霜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它形成时所需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C.云、雾、露、霜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形成之前的形态是不一样的16.云、雾、露是常见的()现象。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最多的是()。

A.海洋水B.陆地水C.大气水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植物蒸腾形成的水蒸气不能进入海洋上空。

B.海洋上、海陆之间、陆地内都能形成水循环。

C.海洋、湖泊的水来自于天上的降水和冰川融化3.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直接来自于()。

A.海洋中的水B.土壤中的水4.下列水循环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云→雨B.海洋→云→水汽输送→雨→河流→海洋C.云→雨→海洋5.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可以用()来表示。

A.概念图B.气泡图C.维恩图二、填空题6.地球上最大的贮水处为________,它的贮水量约是地球总水量的97%。

7.地球上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

8.大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称为“________”。

三、判断题9.云可以把海洋的水运到陆地。

( )10.各种天气现象与地球上水循环有关。

( )11.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部分来自陆地河流的蒸发。

( )12.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水。

( )13.雨雪属于地表上的水。

( )四、综合题14.请阅读下图的水循环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

(1)在自然界中,水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

(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 )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

(3)请你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实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至少写2条)例如: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水体,水的集合体,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天然水体指的是被水覆盖着的地球表面的自然综合体,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等都是天然水体。

高三地理水循环练习题

高三地理水循环练习题

高三地理水循环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水循环的过程?A. 蒸发B. 水汽凝结C. 降雨D. 沉淀2. 水蒸汽凝结成为水滴的过程是在哪个环节?A. 河流水凝结B. 云层水凝结C. 气温下降D. 降雨过程3.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地表径流的组成部分?A. 雨滴流入土壤B. 山泉水流入河流C. 地下水上升至地表D. 雨水形成河流4. 下列哪项描述与蒸发过程最相关?A. 水滴凝结成云B. 水滴从云层降落C. 水从地表流入水体D. 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5.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形成的时间影响最大?A. 季节变化B. 地形条件C. 降水量D. 风速二、填空题1. 水在海洋中蒸发形成水汽,这个过程被称为(1)。

2. 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为水滴,进而形成降雨,这个过程称为(2)。

3. 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过程被称为(3)。

4. 地下水上升到地表并形成了河流,这个过程被称为(4)。

5. 河流最终汇入海洋,这个过程被称为(5)。

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水循环并描述其中的各个环节。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使得水体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汽,进入大气中形成云层。

随着云层温度下降,水蒸汽凝结成为水滴,形成云,最终以降雨的方式回到地表。

一部分降雨水会被陆地上的植物吸收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

另一部分降雨水渗入土壤中,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下径流。

最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入海洋,形成闭合的水循环系统。

2. 降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降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水循环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降雨使得地表水增加,促进了地表径流的形成,有助于水流进入河流和湖泊,进而补给地下水。

其次,降雨也为植物提供了水源,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蒸腾作用的进行。

此外,降雨对气温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降雨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并为水蒸汽凝结形成云雾提供凝结核。

最新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最新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水的状态是()A.液态 B.固态 C.气态 D.三态混合2.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3.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5.自然界中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循环系统;陆地、海洋和大气间水发生的循环,其中会放出热量的是()A.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B.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汇入江河C.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D.植物、土壤中水蒸发升入天空6.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的是()A.放在空气中的薯片会变软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壁上会“出汗”D.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水表面上方的“白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B.在冬天的北方,窗户上的冰花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0℃时,水凝固成冰,内能变为0D.使用水壶烧水时,只要对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8.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水圈的特点是()A.连续、规则B.不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规则D.连续、不规则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2~4题。

2.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3.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

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①B.②C.③D.④4.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B.使海洋水体更新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5.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B.春季,松花江上的春汛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D.所有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6~8题。

6.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A.7、16 B.16、7 C.7、23 D.7、777.下列关于径流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径流量为L,量是7B.径流量为N,量是23C.径流量为M,量是7D.径流量为L,量是398.能完成图中M功能的是()A.我国冬季风B.我国夏季风C.干热的山谷风D.未登陆的台风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1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1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都处于枯水期B.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正进入春汛期C.北半球的水循环活跃D.开普敦地区的河流正处于枯水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13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跟踪练习题设计:王超审核:赵守华时间:2013-12-2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分布在()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南美洲2.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A.南极冰层B.四川盆地C.尼罗河流域D.亚马孙平原3.下列河流与其最主要补给水源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河——冰雪融水B.黄河上游——雨水C.叶尼塞河——积雪融水D.湄公河——湖泊水、地下水读某地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A.a、b、c、d B.b、c、h、eC.d、e、f、g D.e、f、g、h5.长江三峡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图中哪个环节的影响() A.a B.b C.c D.d 6.下列能实现图中b环节功能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下图为5月份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此时P村()A.晴朗暖热B.凉爽阴雨C.吹西北风D.出现冻雨8.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受西南季风影响,水量季节变化大B.受地球自转影响,左岸陡,右岸缓C.受气温季节变化影响,春风明显D.受农业生产影响含沙量可能增加二、综合题9.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及补给水源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本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B.B为冰川融水补给C.C为地下水补给D.以上说法都不对(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修筑大坝后测到的,为什么?(3)这条河流可能是我国的()A.珠江B.长江C.黄河D.松花江10.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表示陆地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

(2)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在我国受c影响不明显的m地区是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2019)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2019)
10.C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解题时,学生需要回顾修 建蓄水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最常见的影响方式之一。“母亲水窖”通过收集 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影响。该题需要 调用人类对水循环环节影响的相关知识。
11
四、辨析题
某班级举行了一次课堂研讨会,主题是“如何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 题”,同学们各抒已见,提出不少建议:
植物蒸腾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11
三、单项选择题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 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 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 得到净化。据此,回答第1—2题。
1.在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雨水花园影响最大的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5.D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解题时,学生需要根据上题的结论进行判断,
即“绿水”指蒸发、蒸腾的水,“蓝水”主要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通过增加森林、草地的
覆盖率能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和蒸腾量,故①正确。把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部分地表
径流被截留,一方面有利蒸发,另一方面被农作物利用而增加蒸腾,故④正确。该题需要调用
11
我国西部是地球上主要干旱带之一。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 容器,被称为水窖。“母亲水窖”是一项帮助西部地区百姓摆解决 饮水困难的供水工程。下图为“母亲水窖示意图”。据此,回答第 9-10题。 9.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 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配不均 C.水体污染问题 D.循环利用率低 10.水窖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和降水B.降水和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和下渗 D.蒸腾和水汽输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的水循环选择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A.河流水
B.冰川
C.湖泊水和生物水
D.内陆湖泊水和地下水
2.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是()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3.黄河下游为“地上河”,这里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是()
A.河水补给地下水
B.河水与地下水无关
C.地下水补给河水
D.河水与地下水互补
4.下图是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判断该河流可能出现在()
A.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
B.赤道附近
C.我国东北地区
D.地中海沿岸
5.下列河流或湖泊中,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A.黄河
B.青海湖
C.黑龙江
D.鄱阳湖
6.下图若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至④分别代表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
B.冰期来临时,e=a=b+c=b+d
C.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影响
D.目前人类对水循环施加影响主要是对b施加影响
7.把地理环境中各个圈层联系起来的是()
A.地表物质循环
B.地质循环
C.水循环
D.生物循环
8.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数量上看,水资源的更新主要靠海上内循环
B.陆地循环对陆地水补给量很少,因此对各地影响和意义都很小
C.从改善小气候的角度看,加强陆地内循环比海陆间循环更重要
D.参与海陆间循环的地区,不一定参与陆地循环
9.从水平衡原理看,多年平均蒸发量不等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区域是()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流域
C.陆地内流区域
D.全球
10.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化害为利的行为有()
A.修建水库
B.引水灌溉
C.跨流域调水
D.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6.B
7.C
8.C
9.B 10.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