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
高一地理考点之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巩固松木希错流域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属于咸水湖。
下图为松木希错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野马滩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冰川融水B.雨水C.地下水D.湖泊水2.关于松木希错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汽输送环节在冬季最活跃B.气温高,蒸发强烈C.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D.冬季河流有汛期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分别代表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丙、丁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
读图回答3~4题。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A.①减少B.④增加C.⑤减少D.⑥增加4.实践证明,干旱的内流区大面积造林最终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原因是( )A.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C.向区域外输送的水汽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D.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 400)计算。
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 为湖泊储水量,以m3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m3/s计。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
据此回答5~7题。
A .洞庭湖B .太湖C .滇池D .青海湖6.换水周期最长的湖泊是( ) A .洞庭湖 B .太湖 C .滇池D .青海湖7.由表中信息可知( ) A .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B .湖泊储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 .年平均入湖流量越大,换水周期越短D .湖泊储水量与年平均入湖流量的比值越大,换水周期越长河流的流量、流速及流域内的土质状况等都会影响河流含沙量,而所含泥沙矿物成分的不同也会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色。
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分的关系,当渭河含沙量达到10 kg/m 3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而在某些季节在泾河(渭河的支流)、渭河交汇处容易出现“泾渭分明”的景观。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水的循环方式?A. 蒸发B. 凝固C. 水汽D. 循环答案:D2. 下列哪个过程是水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雨D. 凝冰答案:B3. 下列哪个现象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雨D. 凝冰答案:A4. 当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形成大片云层,这种现象叫做:A. 雾B. 雨C. 云D. 露答案:C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降水的一种形式?A. 雨B. 雪C. 冰雹D. 雾答案:D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水从地面流入河流或湖泊的方式?A. 山泉B. 地下水C. 雨水D. 蒸发答案:D7.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A. 海水蒸发B. 云层形成C. 雨水沉淀D. 蒸发过程答案:D8. 自然界水循环的最终形式是:A. 降雨B. 蒸发C. 冰雹D. 河流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表面,使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汽。
这些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逐渐冷却凝结成云。
2. 请说明云是如何形成的?答案:云是由水蒸汽逐渐冷却凝结形成的。
当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遇到较低的温度和高的湿度,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3. 请简述下雨的过程。
答案: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降到地面。
这些水滴或冰晶在下降的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相遇并凝结,形成水滴。
最终,这些水滴变得足够大,不能被空气支持,就会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4. 地面的水是如何进入河流和湖泊的?答案:地表上的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河流和湖泊。
其中包括直接降雨、河川水源、山泉等。
另外,地下水也可以通过河流底部的渗漏层进入河流。
5. 为什么水的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答案:水的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练习题.doc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汛最明显C.有季节性积雪地区的河流,常常形成春汛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2、在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A.长江B.淮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3、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A.地表径流B.海水蒸发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4、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A.河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川5、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6、我国新疆地区河流夏季的补给主要靠:A.湖泊水B.地下水C.雨水D.冰川融水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99)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C.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8、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A.松花江B.塔里木河C.雅鲁藏布江D.额尔齐斯河9、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湖泊水C.气温D.地下水10、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 太阳辐射B.重力C.大气运动D.水的三相变化11、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 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降水D. 蒸发12、水圈中储量最多的水和储量最多的淡水分别是:A. 海洋水和淡水湖泊水B.C. 海洋水和冰川D. 海洋水和地下淡水海洋水和陆地水13、有关长江水参与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A. 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C. 只参与海上内循环D. 只参与内陆循环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14、关于河流补给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泉水是河流中游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D.就世界范围而言,靠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15、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和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分别是:A. 雨水和地下水C. 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B.D.雨水和湖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16、黄河下游的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数米,河水与两侧潜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A. 潜水补给河水B.河水补给潜水C. 河水和潜水互补D.二者互不补给17、我国北方季风区有一条大河,一年内有两次汛期,该河补给主要是:A. 雨水和地下水B. 雨水和冰川融水C. 雨水和积雪融水D. 雨水和湖泊水二、综合题1. 读水循环图,回答:甲乙丙CHD湖 A BFEG 海洋水循环示意图(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分别是:A B C D E F G H(2)图中甲是循环;乙是循环,它能使陆地上的水和,使水资源得以;丙是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1.2013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B. 入湖河流中上游过度取水C.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减少图10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0完成24—25题。
2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0a中的()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
读图回答7~8题。
7.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夏季、冬季主要补给水源可能分别是()。
A.积雪融水、地下水B.冰川融水、地下水C.山地降水、大气降水D.冰川融水、山地降水8.B地除了荒漠化以外还容易发生的主要生态问题及该问题最严重的季节是()。
A.水土流失、夏季B.湿地萎缩、冬季C.盐碱化、夏季D.荒漠化、春季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
完成5~6题。
5.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A.1月初B.6月中旬C.6月底D.8月中旬6.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B.东北C.闽南D.江南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A.大气降水B.永久冰川融水C.地下水D.季节性冰雪融水18.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16-17题。
16.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A.甲河秋季输人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17.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主导风向B.湖水盐度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练习题.doc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汛最明显C.有季节性积雪地区的河流,常常形成春汛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2、在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A.长江B.淮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3、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A.地表径流B.海水蒸发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4、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A.河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川5、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6、我国新疆地区河流夏季的补给主要靠:A.湖泊水B.地下水C.雨水D.冰川融水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99)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C.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8、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A.松花江B.塔里木河C.雅鲁藏布江D.额尔齐斯河9、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湖泊水C.气温D.地下水10、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 太阳辐射B.重力C.大气运动D.水的三相变化11、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 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降水D. 蒸发12、水圈中储量最多的水和储量最多的淡水分别是:A. 海洋水和淡水湖泊水B.C. 海洋水和冰川D. 海洋水和地下淡水海洋水和陆地水13、有关长江水参与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A. 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C. 只参与海上内循环D. 只参与内陆循环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14、关于河流补给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泉水是河流中游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D.就世界范围而言,靠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15、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和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分别是:A. 雨水和地下水C. 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B.D.雨水和湖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16、黄河下游的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数米,河水与两侧潜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A. 潜水补给河水B.河水补给潜水C. 河水和潜水互补D.二者互不补给17、我国北方季风区有一条大河,一年内有两次汛期,该河补给主要是:A. 雨水和地下水B. 雨水和冰川融水C. 雨水和积雪融水D. 雨水和湖泊水二、综合题1. 读水循环图,回答:甲乙丙CHD湖 A BFEG 海洋水循环示意图(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分别是:A B C D E F G H(2)图中甲是循环;乙是循环,它能使陆地上的水和,使水资源得以;丙是循环。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去理解,李白的这两句诗正确吗?错在哪里?思路解析:黄河属于我国的外流河,向东注入渤海。
它参与的是海陆间的大循环,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注入渤海的水通过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等环节重新补充黄河水。
所以并非“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错误。
黄河水参与海陆间的大循环,水是可以通过水循环使黄河水重新得以补充的。
2.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根据你对水循环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思路解析:地球上的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三态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水圈。
这里所说的井水是地下水,地下水与河水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补给的,当地下水水位高于河水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反之,则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错误。
3.水循环中,陆上水循环的领域在()A.内流区域及其上空B.外流区域及其上空C.内流区域及其外流区域之间D.内外流区域及其上空之间思路解析:水循环是本节重点内容之一,要注意三种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及其环节上的差异。
内流区域的降水不能通过径流回到海洋,外流区域的降水大部分形成径流回到海洋,小部分参加陆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不仅发生在内流区域,也发生在外流区域。
答案:D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属于海陆间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的是()A.冬季风南下B.钱塘江入海C.高山冰川融化D.台风登陆宁波思路解析:水汽输送主要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借助大气运动来实现。
在我国冬季风的源地西伯利亚、蒙古等内陆地区,水汽含量很少,A项错。
钱塘江入海属于海陆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所以B项是错误的。
高山冰川融化仅是地表的水体由固态变为液态,而不涉及水汽输送,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D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A.海上内循环B.内陆循环C.海陆间循环D.三种一样重要思路解析: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其重要作用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

⾼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然界的⽔循环练习第1讲⾃然界的⽔循环⼀、单项选择题下图中甲、⼄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站。
读图,完成下⾯三题。
1.(2019镇江⼀模,8)甲河流域,此时( )A.潜⽔补给河⽔B.河⽔补给潜⽔C.河流位于枯⽔期D.冰雪融⽔补给河流答案 B 据右图分析可知,此时,甲河(M河)的⽔位⾼于潜⽔⽔位线,河⽔补给潜⽔。
2.(2019镇江⼀模,9)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M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防洪任务最重的季节是夏季C.⼤陆沿岸有暖流经过D.N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答案 A 据左图分析可知,甲河(M河)⾃东向西流,注⼊海洋,据右图分析可知,甲河(M河)的南岸侵蚀,北岸沉积,说明河⽔向左偏转,此区域为南半球的地中海⽓候,M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多⾬,夏季少⾬);防洪任务最重的季节是冬季;⼤陆沿岸有寒流经过;N河径流量季节变化⼤。
3.(2019镇江⼀模,10)⼄站测到的河⽔流量季节变化很⼩,最可能的原因是( )A.N河流域内降⽔季节分配均匀B.N河的春汛与夏汛互补C.⽔⽂站上游流域⾯积较⼩D.上游兴建⽔库答案 D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地中海⽓候,河⽔流量季节变化较⼤,但是⼄站测到的河⽔流量季节变化很⼩,最可能的原因是上游修建⽔库。
伏尔加河为俄罗斯重要的内河航道。
全长3 690 km,源头海拔228 m,年径流量2 540亿 m3。
下图为“伏尔加河⽔系⽰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4.(2017江苏六市⼆模,15)伏尔加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B.冰川融⽔C.地下⽔D.湖泊⽔答案 A 伏尔加河补给以降⽔为主。
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脉南部,流经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注⼊⾥海,全长2 428千⽶,是世界第四⼤内流河,为欧洲与亚洲的界河。
读图,完成下题。
5.(2017海安中学12⽉模拟,5)乌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源为( )A.⾬⽔B.地下⽔C.季节性积雪融⽔D.⾼⼭冰川融⽔答案 C 图⽰该河流流量4—5⽉占⽐达到70%,即春季径流量⼤;结合该地属于内流区、位于西风带、纬度较⾼等信息,可判断冬季降⽔以降雪为主,因春季⽓温回升⽽融化注⼊河流,从⽽使河流径流量春季最⼤,故主要补给⽔源为季节性积雪融⽔。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训练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读自然环境中四大圈层间水分联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圈层依次是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C.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D.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2. 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 A 2. D【解析】1.据图可知,乙和丁经过蒸发形成甲,说明甲是大气圈;丙经过蒸腾作用形成甲,说明甲是丙是生物圈;丁被丙(生物圈)吸收,说明丁是岩石圈;甲通过降水形成乙,说明乙是水圈。
结合选项,A项正确。
2.结合上题可知,生物圈通过①蒸腾到大气圈;大气圈通过②降水到岩石圈;水圈通过③吸收到节,B对。
对下渗影响小,A错。
对降水、水汽输送没有影响,C、D错。
4.公园中荷花池起涵养水源的作用,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B对。
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起的作用,A、C、D 错。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该方法模拟了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 ①②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6.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 ①③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答案】5. B 6. B【解析】5.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坑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与凹陷部位降落到容器中。
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②③正确。
故选C。
6.水循环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等,该实验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降水,②④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
一、选择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完成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地壳物质的循环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
A.① B.② C.⑤ D.③
3.下列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有()
A.长江向东流 B.台风登陆 C.塔里木河夏汛 D.海水蒸发
4.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最常干预的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5.下列属于海陆间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A.长江东流入海
B.塔里木河夏汛
C.关岛附近海域的台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6.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7.城市的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郊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8.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冰雪融水
9.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图完成小题。
10.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11.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12.如果在洞庭湖区实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b),读图1完成题
1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
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1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6.对我国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准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汛最明显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常形成秋汛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秋
17.图中①~④中,准确反映河流枯水期水体补给
关系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题。
18.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②人工降雨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对地下水补给的有利因素是()
A.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 B.地下有永久冻土C.地面植被稀少 D.地形坡度较陡
二、综合题
2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月,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 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补给形成的。
该河流径流终年存有,可知该河流至少有种补给类型。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分布在我国地区,河流乙分布在我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