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4)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全文)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全文)目录一、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特点二、麻醉前准备三、麻醉方法和装置四、麻醉期间监测五、麻醉期间输液、输血六、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新生儿是批产生后28天内的小儿,低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 ,500g的新生儿,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接受外科治疗的机会增多,存活率日趋增加。
由于其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术前合并症多,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差,麻醉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几率高。
因此要求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麻醉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尽可能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
一、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1、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呼吸功能常不稳定,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主要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有关。
尤其低体重新生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并发肺气肿、肺容量减少以及肺间质水肿。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由于机械损伤以及氧中毒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肺局部过度膨胀或膨胀不良。
3、胎粪吸入性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肺炎和窒息。
当呼吸停止超过15~30秒时,常有心动过缓和发绀。
4、持续性肺高压肺血管反应性增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新生儿,可出现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又会导致右向分流和发绀,上述症状右见于在心脏发育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性综合征、膈疝和链球菌B败血症等患儿。
5、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保留着左向右分流胎儿式循环,常常引起心力衰竭。
6、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粘膜缺血损伤可以导致肠管坏死、肠穿孔,临床表现为肠管扩张、血便、窒息、酸中毒和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麻醉是现代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辅助手术开展和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指的是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在药效期内患者会整体或局部失去感觉,药物代谢后就会恢复,临床麻醉主要是为了使患者更好配合治疗进行,降低手术创伤刺激。
麻醉的注意事项多,为切实保障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依照流程和规范进行。
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很多家长都对其不够了解,担心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会不会产生危害,不知道麻醉需要做些什么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众对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有基本认知。
1什么是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可以实现患者中枢神的暂时性抑制,在药效期内患者全身无痛感、暂时性意识消失,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直肠灌注等方式给予麻醉药物。
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一种重要给药方式,麻醉药物主要经小儿呼吸道吸入,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等。
其中,最适合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
2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的优点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起效快。
结合小儿体质状况和疾病状况、手术需要等,对浓度和氧气流量合理调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快速达到需要的麻醉深度。
2)排出快,易控制。
通过呼吸道吸入的麻醉给药方式,麻醉药物在小儿体内的代谢、分解少,大部分麻醉药物都是以原形从小儿肺部排出体外,整个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并能够结合小儿体质状况和手术情况,实现对浓度和氧气流量的合理调节,使麻醉药物在肺部迅速排出。
因此,采用这种麻醉方式的小儿,术后恢复清醒比较快。
3)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较小。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其麻醉作用比较强,且手术后小儿的恢复迅速,临床研究使用表明,并不会对小儿产生明显的呼吸循环抑制副作用。
4)肝肾功能影响小。
地氟烷、七氟烷等新型麻醉药物的使用,与传统麻醉药相比安全性更高,对小儿肝肾功能的影响更小,尤其是七氟烷。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其他辅助手段 (3)如患儿拒绝接受面罩,可能这些患儿对面 罩有恐惧感戓曾经有过吸入麻醉的不良记忆。 可将双手在面罩周围围成“杯状”罩于患儿口 鼻部,使患儿口鼻前形成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 药,而面罩不直接接触患儿皮肤。也可不用面 罩而以手握住环路中的弯接头,手握成杯状代 替面罩。 (4)如诱导前患儿已经处于睡眠状态,尽可能 避免面罩触碰患儿。即将面罩慢慢接近患儿口 鼻处,吸入氧化亚氮+氧气,再轻轻地扣上面罩。 吸氧化亚氮约1~2 min后开始复合吸入七氟烷渐 升至合适浓度为止。一般不直接采用高浓度七 氟烷吸入,以避免患儿因高浓度七氟烷刺激而 醒过来。
全国小儿麻醉 学术年会汇报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术后行为异常 睡眠障碍
粗暴的
优点 起效快、较平稳、 无痛苦及易被接受
常用吸入药物 最适用 七氟烷、地氟烷、异氟烷、 七氟烷、氧化亚氮 安氟烷、氧化亚氮
目 录
1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5.吸入麻醉期间如果患儿出现明显三凹征,多为上呼 吸道梗阻,双手托下颌并使患儿张口,改善不明显 时可置入口咽通气道;如果上呼吸道梗阻非常严重,应 怀疑患儿有呼吸道问题如先天性喉喘鸣或先天性喉 发育不良或者先天性气管软化症及扁桃体肥大等,此 种情况的处理是立即减浅麻醉(关闭蒸发器,排空 呼吸囊,增加新鲜气流),仔细询问病史,再重新 决定麻醉方案。吸入麻醉诱导也可能诱发喉痉挛,如 果静脉通道已经建立可静脉推注丙泊酚 1mg/kg 。如 果没有建立可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必要时肌肉注 射琥珀酰胆碱2~4mg/kg。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6.小儿吸入麻醉诱导早期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和
小儿麻醉

全身麻醉—常用药物
七氟醚 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由于七氟醚 麻醉效能低,其MAC在小儿为2.45,因此, 小儿麻醉诱导时吸人浓度要高,常用3%一4 %。七氟醚有特殊芳香味,小儿易于接受。 七氟醚不增加气道分泌物,对循环抑制作用 轻,不增加心肌应激性,不引起心律失常。 七氟醚与碱石灰接触时可产生有毒物质,且 在体内分解多,稳定性差。七氟醚除诱导和 苏醒比异氟醚迅速之外,无更多优点。
0.4±0.1 80-85
6个月 100-140 (120±20) 89±29 60±10
12个月 100-140 (120±20) 96±30 66±25 2岁 80-130 (105±25) 99±25 64±25
2.0±0.5
2.0±0.6 3.1±0.7
0.8±0.2
1.1±0.3 1.7±0.4
(4) 麻醉前用药应采用无痛方法给予,应尽量 避免肌肉注射或静脉穿刺。推荐直肠给药, 超过3岁可口服给药。
(5)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也可在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
小儿麻醉方法及装置
儿科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小儿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除小手术可用静脉或开放 法吸人麻醉外,中等以上手术均应行气管内插管,用静吸复合麻 醉维持。
按脊柱长度,丁卡因0.15mg/cm,维持1.5h;布比卡因 下腹部手术用0.15mg/cm,下肢手术用0.12mg/cm,维持 2h。 小儿脊髓终止位置较成人低,穿刺部位限于L3-4:或L4-5 间隙。 小儿腰麻后头痛和尿潴留少见,是其特点。
硬膜外腔阻滞
小儿硬膜外间隙脂肪组织、淋巴管及血管丛丰富,间隙 相对较窄,药物比成人容易扩散,麻醉平面容易腔、心血管手术;
②头颈部、口腔手术;
③重危患儿手术;
④特殊体位手术:如俯卧位、坐位等;
醉美七氟烷—奇弗美

“醉”美七氟烷—奇弗美®七氟烷在吸入麻醉中的重要地位七氟烷于1972年由百特Travenal实验室成功合成,并获得化合物及其麻醉用途专利,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品。
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明确显示,七氟烷具有的优势包括:相比丙泊酚而言,七氟烷可以避免术中知晓[1];术中维护可以做到器官保护(心脏,脑,肝脏)[2-6];平稳起效,高效苏醒[7-8];而且七氟烷具有一定肌松作用,有助于减少肌松药品的使用,具有经济成本优势[9-11]。
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七氟烷的果香味道,有助于患儿的安全平稳诱导,是“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2017)”和“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2017)”共同推荐使用[12-14]。
另外对于近年逐日增长的日间手术、门诊手术及快速通道患者需求的增加,七氟烷从诱导到维持全程吸入麻醉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手术床位周转率。
百特七氟烷发展之路1972年,百特Travenal实验室成功合成七氟烷,并获得化合物专利及其麻醉用途的美国专利,并于1981年百特成功获得七氟烷一步制备法(氟甲基六氟异丙醚的制备方法)美国专利;为了给患者提供更高纯度,更加安全的七氟烷,百特于1999年成功获得七氟烷三步制备法(一氟代甲基醚的制备方法)美国专利,2002年百特七氟烷正式通过FDA于美国上市;2005年百特七氟烷在中国获批上市,商品名:奇弗美®高纯度无水配方的奇弗美®百特的奇弗美®是唯一采用百特公司于1999年获得专利的三步制备法(单氟代甲基醚的制备方法)制造生产的七氟烷,奇弗美®拥有99.99%高纯度无水配方,极低的氟化物离子浓度(< 0.005 ppm) [15],保证药物的稳定性。
独特铝罐包装的奇弗美®奇弗美®的铝罐包装拥有“用于吸入麻醉剂容器”的专利;经过设计研制的轻型铝罐瓶身,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
小儿麻醉

一. 与麻醉有关的小 儿解剖生理特点
一、呼吸系统
(一)解剖特点:
1、头大;舌大;颈短;喉头位置高(小儿 在 C3,4 ,成人C5,6),是影响气管插 管的因素; 2、婴儿鼻腔、声门、环状软骨及气管较 狭窄; 3、婴儿的喉腔呈漏斗型,5岁以下儿童最 狭窄处在环状软骨水平 ;
(一)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肺泡通气量的增加仅靠增加呼吸频率 耗氧量相对高; 呼吸肌易疲劳:新生儿及婴儿肋间肌及膈 肌中Ⅰ型肌纤维少,Ⅰ型肌纤维可提供 重复作功的能力,
(二)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3.呼吸功能 按体重计,新生儿呼吸参数 包括 VT、VD、VD/VT、Vc、FRC与成人值 很接近。新生儿肺容量小,故麻醉呼吸 装置中无效腔大小很重要。 呼吸频率: 新生儿: 40次/分钟 1-7岁: 24-30次/分钟 〉7 岁 : 20次/分钟
用药原则及剂量:
4、咪达唑仑0.05~0.1mg/kg单独肌肉注射 1min即起效,10~15min达作用高峰,产生良 好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口服法给药,常用咪 达唑仑0.25~0.5mg/kg加适量糖浆或含糖饮料 口服,也可使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口服氯胺 酮4-6mg/kg,用药后10~15min即产生镇静作 用,20~30min作用达峰值,口服咪达唑仑后 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故小手术也可应用。 5、为避免患儿哭闹,在手术室外施行基础麻 醉,ketamine 5mg/kg im.也可经鼻使用右美 托咪定。
七、药理特点
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最终都经肾脏 排泄。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药 物的排泄。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 率增高。
七、药理特点
小儿吸入麻醉药最低肺泡气浓度(MAC)随 年龄而改变,早产儿麻醉药需要量比足 月新生儿低,新生儿比3月婴儿低,而婴 儿则比年长儿和成人麻醉药需要量大, 其原因尚未明确。小儿呼吸频率快,心 脏指数高,大部分心排血量分布至血管 丰富的器官,加上血气分配系数随年龄 而有改变,故小儿对吸入麻醉药的吸收 快,麻醉诱导迅速,但同时也易于过量。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ppt课件

鼻翼。
学习交流PPT
8
儿童气管拔管术注意点
拔管前患儿须具备的条件: •麻醉药作用已基本消退,无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 •患儿已开始清醒,自主呼吸已恢复正常,已有自主的肢体活动, 儿、新生儿应在清醒状态下拔管
• ③通过喉罩可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激光治疗声带、气管或支气 内小肿瘤手术。
• ④对颈椎不稳定的患儿施行气管插管需移动头部有较大顾虑时, 使用LMA。
• ⑤因气管导管会使狭窄气管内径进一步减少,因此LMA对气管狭 的婴幼儿有优势。
• ⑥急救复苏时可置入LMA,如操作熟练可迅速建立有效通气,及 复苏。
学习交流PPT
12
LMA置入方法
• 喉罩的成功置入需要合适的麻醉深度。 • LMA的气囊应先排空,背面涂上润滑剂。 • 气囊朝向前朝向咽后壁(反向法),沿着硬腭的轴线将喉罩置入
反向法在喉罩置入口腔后转正LMA位置,直达咽喉下部位,将气 罩住喉部,然后在气囊内充气,接呼吸回路。观察皮囊的活动或 柔地手控膨胀肺部后看胸廓运动而确认位置正确后,以胶布或绷 予以妥当地固定。
• 鼻孔较狭窄,是6个月内小儿的主要呼吸通道,分泌物、粘膜水肿、 或者不适宜的面罩易导致鼻道阻塞,出现上呼吸道梗阻。
• 口小舌大,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 • 新生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位于颈3~4平面,气管插管时可压喉头以
露喉部。
学习交流PPT
3
小儿气道解剖特点②
• 新生儿总气管长度约4~5cm,内径4~5mm,气管长度随身高增 增长。气管分叉位置较高。
• (5)手术结束时,LMA可以在保护性反射恢复以后或在深麻醉下 拔除LMA后需用面罩给氧直至患者能维持满意的自主呼吸;
小儿麻醉 (1)

部位麻醉
与成人不同,小儿应用局麻药是其最大允许剂量,
主要由小儿药代动力学决定,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新生儿血浆蛋白浓度低,药物与蛋白结合较少,故
新生儿利多卡因血药浓度达2.5μ g/ml即可产生毒性
反应(成人则在6μ g/ml以上)
蛛网膜下隙麻醉
多用于6岁以上一般情况良好的患儿。
可按脊柱长度(第7颈椎棘突至骶裂孔距离)用药:
0.4±0.1 80-85
6个月 100-140 (120±20) 89±29 60±10
12个月 100-140 (120±20) 96±30 66±25 2岁 80-130 (105±25) 99±25 64±25
2.0±0.5
2.0±0.6 3.1±0.7
0.8±0.2
1.1±0.3 1.7±0.4
3岁以下小儿静注琥珀胆碱不出现肌震颤,因此胃内压增加少, 但眼内压升高明显,静注60s眼内压开始升高,2—3 min达高峰, 5—7 min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因此,青光眼、穿透性眼外伤, 视网膜剥离患儿禁用琥珀胆碱。 琥珀胆碱可诱发恶性高热,应引起注意。
全身麻醉—常用药物
中效肌松药: 阿曲库铵: 0.4—0.5mg/kg静注后肌松效果满意,可行 气管插管,维持20—25min,无蓄积作用。大剂量快速注射 时可引起组胺释放。 维库溴铵:用量为0.08—0.1mg/kg ,维库溴铵无组胺释 放作用。 罗库溴铵:对心血管影响小,也已用于小儿,剂量为 0.05—0.08mg/kg。
全身麻醉—常用药物
在与麻醉镇痛药或吸人麻醉药复合应用时,阿曲 库铵及维库溴铵的剂量可减少1/2—1/3。
由于阿曲库铵及维库溴铵作用时间短,应作神经 肌肉监测,以及时追加用药。
阿曲库铵及维库溴铵均无心血管副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上官王宁王英伟王炫宁左云霞(负责人/执笔人)叶茂师阳军连庆泉宋兴荣马忠建敏溪英卫民胡智勇丽华目录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二、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三、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附件:麻醉机准备和检查程序吸入麻醉诱导是最常用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具有起效快、较平稳、无痛苦及易被接受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异氟烷、安氟烷、氧化亚氮等,其中最适合于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和氧化亚氮。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
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患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导致终身的面罩恐惧症。
因此,麻醉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的技术和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施进行吸入诱导。
为了帮助广大麻醉医师快速掌握此技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专家经反复讨论提出以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病史尽管小儿的病史一般不复杂,但小儿生理储备功能低下,病情变化快,在麻醉前即要了解外科手术相关疾病,还需全面了解各器官系统功能状况、并存疾病或者多发畸形、既往疾病和麻醉手术史、出生状况、过敏和家族麻醉手术史。
尤其应关注患儿是否存在哮喘、肺炎及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极个别患儿可能有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病史,此类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可能发生严重吸气性困难。
大量胸腔枳液、胸腔占位、膈疝等胸压增加的患者在自主呼吸抑制后可能发生严重通气困难,麻醉诱导时需考虑保留自主呼吸。
2、休格检查体格检查应针对与麻醉实施有密切相关的系统进行,着重于检查重要脏器,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畸形、扁桃体大小等),应仔细听诊心肺,如两肺是否有啰音,心脏是否存在杂音等。
小儿麻醉医师听诊器应不离手。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一般健康小儿,如行短小手术,有血常规检查即可;如行较大手术,患儿又有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分泌等系统疾病史,应做相应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二)麻醉前安全核查1、基本情况核对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体重、外科手术名儿称和手术侧别,手术(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知情)同意书是否签暑。
确保在正确的患儿身上实施监护人同意的正确手术。
2、禁食禁饮时间核查按照禁清亮液体2h、母乳4h、牛奶或配方奶6h、固体食物8h(即2-4-6-8法则)执行,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小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普遍过长,容易造成脱水、低血糖等,值得重视。
同时应评估患儿反流误吸的风险。
3、小儿呼吸道评估预测潜在通气困难和插管困难。
4、预测手术出血量准备相应的静脉穿刺针。
(三)麻醉诱导前准备1、麻醉机准备见附件1。
2、监护仪准备常规监测心率。
、无创血压、心电图和指脉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尽量监测体温,条件允许下监测呼气末麻醉气体浓度。
其中,以适合小儿且功能状态完好的SpO2探头的准备尤为重要。
必要时准备其他监测如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3、吸引设备准备合适的小儿吸引管并检查吸引力。
4、保暖设施和准备小儿入手术室前应准备适当的保暖设施,尤其是婴儿,包括适应的室温,保证各种保温装置(如加热灯、电热毯、暖风机等)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
5、气道管理相关器具准备无论计划采取何种麻醉方式,必需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准备合适的面罩、喉镜片、气管导管、喉罩、插管管芯、口咽通连气道或鼻咽通气道等。
6、抢救药品和麻醉药品准备建议常规准备肾上腺素、阿托品和琥珀胆碱并按约定的浓度稀释。
麻醉药品包括拟用的吸入麻醉药、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
7、麻醉医师准备小儿生理储备功能差,病情变化快,小儿麻醉的责任医师建议是掌握了小儿麻醉技术并且从事麻醉工作至少3年的执业医师。
8、手术室环境的准备可以在手术室门口准备一些玩耍的场地和器材。
在手术室过道、诱导室和复室里摆放、贴和悬挂一些小动物的卡通图片和玩具等,使患儿感到温暖、亲切。
手术间里可以播放一些儿童歌曲和音乐。
二、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一)诱导准备1、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前10~20分钟口服含咪达唑仑0.25~0.5mg/kg的糖浆,最大推荐剂量为10mg。
不合作的大龄儿童可在糖浆中加入3mg/kg氯胺酮加强镇静效果。
抗胆碱能药物一般不作为常规使用,但术中如果采用氯胺酮麻醉或者小婴儿可选用格隆溴铵0.05~0.1mg/kg加在咪达唑仑糖浆中口服或者在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阿和托品10~20μg/kg或者格隆溴铵4μg/kg。
直肠给药优点和口服相似,常常在不愿或不会服药的患儿使用。
不推荐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给予麻醉前药物。
2、诱导地点可以在专门的麻醉诱导室或者在手术室。
建议让家长陪伴孩子进入诱导室或者手术室。
3、建立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心率、SpO2和血压。
如果患儿不合作,可采用由家长或者医护人员坐位怀抱孩子诱导的方法。
诱导前可以只监测SpO2,入睡后立即实施心电图和血压监测。
4、准备静脉输液系统和穿刺针,在吸入麻醉诱导孩子入睡后开放外周静脉。
5、吸入麻醉诱导药物推荐采用麻醉效能强、血气分配系数低、无刺激性气味的七氟烷。
地氟烷尽管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和醒更快,但因对气道强烈的刺性而不用于吸入麻醉诱导。
异氟烷血气分配系数相对高和对气道刺激性强不适合做吸入诱导。
氧化亚氮麻醉效能低,只能作为辅助麻醉诱导药物。
(二)诱导方法(以七氟烷为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潮气量法、肺活量法和浓度递增诱导法。
潮气量法和肺量法为了加快诱导速度,都需要事先用高浓度七氟烷预充呼吸回路。
呼吸回路预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麻醉机设置于手控模式,关闭新鲜气流。
(2)排空手控呼吸囊。
(3)关闭逸气阀。
(4)封闭呼吸回路输出口。
(5)将装有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6%~8%(建议新生儿用2%~3%),新鲜气流量3~6L/min。
(6)待呼吸囊充盈时,暂时开放逸气阀,挤瘪呼吸囊;设置逸气阀为20cmH2O,待呼吸囊再度充盈时,回路中七氟烷浓度将得到明显地提升。
(7)放开呼吸回路开口,轻轻挤压呼吸囊,让螺纹管吸入枝充满高浓度七氟烷。
然后立即接面罩开始诱导。
1、潮气量法诱导本方法适合于所有年龄的小儿,尤其适用于不知道合用或者不合作的婴幼儿。
(1)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6%~8%(建议新生儿用2%~3%),新鲜气流量3~6L/min,预充回路后,将回路输出口连接合适的面罩(下至颏部上达鼻梁),盖于患儿鼻处。
(2)患儿通过密闭面罩平静呼吸。
不合作患儿注意固定其头部。
(3)患儿意识消失后,将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3%~4%(新生儿调至2%),以便维持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
适当降低新鲜气流至1~2L/min,避免麻醉过深和减少麻醉药浪费和污染。
(4)调整逸气阍,避免呼吸囊过度充盈。
(5)建立静脉通路,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驰经药物完成喉罩放置或者气管插管。
2、肺活量法诱导适合于合作的患儿(一般大于6岁)。
(1)在手术前一天访视患儿或者麻醉诱导前训练患儿深呼气、深吸气、屏气和呼气。
(2)七氟蒸发器调至6%~8%(建议新生儿用2%~3%),新鲜气液压量3~6L/min,予充回路。
(3)让患儿用力呼出肺残余气体后,将面罩盖于患儿口鼻处并密闭之,嘱咐其用力吸气并以屏气,当患儿最大程度屏气后再呼气,可能此时患儿意识已经消失。
否则,令患儿再深吸气、屏气和呼气,绝大多数患儿在两次呼吸循环后意识消失。
(4)患儿意识消失后,将七氟烷的蒸发器浓度调至3%~4%(新生儿调至2%)、新鲜气流调整至1~2L/min。
维持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
(5)建立静脉路,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驰药物完成喉罩安放或者气管插管。
3、深度递增法诱导适于合作的小儿及危重患儿。
(1)麻醉机为手动模式,置逸气阀于开放位,新鲜气流3~6L/min。
(2)开启七氟烷蒸发器,起始刻度为0.5%,患者每呼吸3次后增加吸入浓度0.5%(如果希望加快速度每次可增加1%~1.5%),直至达到6%。
(3)如果在递增法诱导期间,患儿躁动明显,可立即将吸入浓度提高到6%~8%,新鲜气流量增至5~6L/min(改为潮气量法)。
(4)患儿意识消失后,立即将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3%~4%,新鲜气流调整至1~2L/min。
维持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
(5)建立静脉路,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驰药物完成喉罩安放或者气管插管。
4、小儿吸入诱导时的常用辅助方法(1)1~3岁的幼儿,常常不合作,诱导期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鼓励孩子吹皮球等。
麻醉诱导前让孩子玩面罩,或通过面罩连接的呼吸囊练习吹皮球可减少孩子对面罩的恐惧感。
使用芳香面罩或在面罩上涂上香精或无色香味唇膏可以增孩子的对面罩的按受度。
(2)如患儿不愿意躺在手术床上,麻醉医师(或家长)可怀抱患儿进行吸入诱导。
方法是:让孩子坐在麻醉者(或家长)的大腿上,患儿一侧手臂置于麻醉者(或家长)身后(避免患儿手抓面罩),学长或麻醉医师持面罩紧贴患儿口鼻部实施麻醉诱导。
(3)如患儿拒绝接受面罩,可能这些患儿对面罩有恐惧感或曾经有过吸入麻醉的不良记忆。
可将双手在面罩周围围成“杯状”罩于患儿口鼻部,使患儿口鼻前形成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药,而面罩不能直接接触患儿皮肤。
也可不用面罩而以手握住环路中的弯接头,手握成杯状代替面罩。
(4)如诱导前患儿已经处于睡眠状态,尽可能避免面罩触碰患儿。
即将面罩慢慢接近患儿口鼻处,吸入氧化亚氮+氧气,再轻轻地扣上面罩。
吸氧化亚氮约1~2分钟后开始复合吸入七氟烷渐升至合适浓度为止。
一般不直接采用高浓度七氟烷吸入,以避免患儿因高浓度七氟烷刺激而醒过来。
三、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1、诱导期间如果呼吸囊不够充盈,可增加新鲜气流量或者调整逸气开关,不要按快充氧开关。
因为快充氧不经过蒸发器,将会稀释回路中七氟烷的浓度。
2、操作者持面罩和托下颌动动作轻柔,用力托下颌会增加患儿躁动。
3、诱导期间辅以50%~70%氧化亚氮N2O,可加速麻醉诱导。
在预充回路时就用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气预充。
在应用尝试递增法诱导时,可以预先让患儿吸入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气,待患儿安静后再慢慢加入七氟烷。
4、单纯使用七氟烷诱导,在麻醉深度较浅时气管插管,易诱发喉痉挛,建议辅助其他静脉药完成。
5、吸入麻醉期间如果患儿出现明显三凹征多为上呼吸道梗阻,双手托下颌并使患儿口,改善不明显时可置入口咽通气道;如果上呼吸道梗阻非常严重,应怀疑患儿有呼吸道问题如先天性吼喘呜或称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者先天性气管软化症及扁桃体肥大等,此种情况的处理是立即减浅麻醉(关闭蒸发器,排空呼吸囊,增加新鲜气流)。
仔细询问病史,再重新决定麻醉方案。
吸入麻醉诱导也可能诱发喉痉挛,如因静脉通道已经建立可静脉注丙泊酚1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