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画馆游记1
以读历史爱家乡为主题的作文南阳篇

以读历史爱家乡为主题的作文南阳篇提起我的家乡南阳,那可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好地方。
每次想到南阳的过往,我心里就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亲切与自豪。
南阳,这座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从远古时期的恐龙称霸,到楚汉文化的璀璨光芒,再到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南阳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就说那卧龙岗吧,一提到它,仿佛就能看到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身影。
小时候,爷爷常带我去那里玩耍,给我讲诸葛亮的故事。
走进卧龙岗,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的大门,朱红色的柱子,雕花的门窗,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往里走,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
路的尽头是一座大殿,里面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
爷爷说,诸葛亮当年就是在这里隐居,等待着明主的出现。
我看着那塑像,想象着他在这里读书、思考、谋划天下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敬佩。
大殿的后面是一片碑林,石碑上刻着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诸葛亮的诗词文章。
我记得有一块石碑上刻着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爷爷一句一句地给我解释着诗意,我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除了卧龙岗,南阳还有医圣祠。
医圣张仲景的大名,那在中医界可是如雷贯耳。
走进医圣祠,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张仲景雕像,他目光深邃,神情专注,仿佛还在思考着如何为病人解除病痛。
祠内的建筑古色古香,展示着张仲景的生平事迹和医学成就。
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古代的医学典籍和医疗器械,了解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爷爷跟我说,张仲景的可是中医的经典之作,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着那些泛黄的书页和古老的工具,我不禁对古代的医学家们充满了敬意。
还有南阳汉画馆,那里面收藏了大量的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
那些精美的图案,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的社会生活、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汉画馆观后感

汉画馆观后感
汉画馆是一个集展览、研究、保护为一体的艺术机构,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我在汉画馆参观了一次展览后,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次展览以中国画为主题,展示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其中有一幅山水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家运用了婉约清丽的笔墨,创造出了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
此外,在展览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画的知识和技巧。
比如,我了解到中国画注重用笔技法表达意境,不同的线条、颜色和形态都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绘画技巧,例如如何掌握好笔触、如何使用水墨等等。
总之,汉画馆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加欣赏和理解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断尝试去学习、探索和发掘它们的美妙之处。
南阳汉画馆游记1

梦回千年的汉画博物馆
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文化只能去南阳。
”汉画馆中的陈列,可以从侧面反映汉代文化的内容。
汉画博物馆离武候祠很近。
从武候祠出发向南,沿小路下坡直行就能到汉画博
不已。
汉画都以这几个主题区分。
祥瑞厅大多以仙怪传说为内容,雕刻古拙粗放,苍劲豪迈。
天象与神话厅多以天文图像及传说为图案内容,甚至有当时的天文现象“日月同辉”以及嫦娥奔月等传说。
舞乐百戏和角抵厅中大多反映的是当时的世俗生活、风俗习惯等内容。
流传至今的汉画像实际上都是南阳地下诸多汉墓中的出土文物。
汉光武帝刘秀是南阳发迹的,当年刘秀与南阳郡内二十八位豪杰起事,推翻王莽创立了东汉王朝,
后人称这二十八人是上天遣下的二十八星宿来助刘秀登帝的。
刘秀登帝,南阳作为福地,即大封特封,故此当年南阳多豪门。
大户人家生前奢靡,身后也要仿造身前生活进行厚葬。
画像石墓室开始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汉画,说白了就是这些石墓室上的石刻艺术品(墓门及桅楹居多)。
这些石刻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宗教、传说、典故、美术、音乐、书法、杂技、舞蹈、天文、建筑、农耕、生产、民
错觉。
南阳汉画馆介绍

浅谈南阳汉画艺术内容摘要:汉画像石优美古朴,具有独特的神韵。
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纯粹的民主艺术,无论从造型还是构图都彰显中国传统绘画所独具的民族艺术风格。
关键词:汉画意境和谐渊源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全面发展,全面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汉代的文化,以具有浩瀚的气质和不朽的业绩在我国的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南阳汉画石艺术是汉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汉代中独具个性。
他缘于楚文化的发展。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刻在墓室、祠堂上的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
具有“河南的敦煌”之称的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就有2500多块,占全国汉画像石出土总量的1/3。
与其他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相比,南阳汉画像石具有独特、显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美学家王朝闻说:“南阳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初步印象可以说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辉煌。
”①本文试就南阳汉画像石的形象来探求其中蕴涵的和谐意味。
南阳出土的400多块汉代画像砖,是南阳汉文化的又一“绝”,现集中收藏在地区文物研究所和新野汉砖博物馆里。
这些画像砖多为东汉中、晚期的作品,以其内容的丰富、独特而闻名于世。
其中反映汉代社会精神文化生活题材的汉画像砖最多。
如舞蹈、音乐、百戏、建筑、神话、历史故事等,其中一些画像砖如“戏车”、“胡汉战争”等为其它地方所少见,是国内的孤品。
这些画像形象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历史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风貌。
新野出土的《斜索戏车图》、《平素戏车图》、《双索戏车图》等表现了汉代杂技艺术的辉煌成就。
史料记载的履素都为地上固定设索。
这些画像使其由平地上升到空中,由固定的形式变为飞动的形态。
汉画研究者认为,南阳汉画砖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其艺术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与南阳的汉画像石相比,它在艺术上更为简约,更为抽象,更强调线条的表现力,是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发展。
南阳汉画馆游记

南阳汉画馆:古代汉文化艺术的宝库南阳汉画馆虽蜗居南阳盆地,不靠名山大川,但这丝毫无损于其赫赫国宝的至尊地位。
这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专题博物馆,这也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
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35年10月,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今卧龙区广播站后院)。
馆藏汉画像石118块。
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罗震撰写了“南阳汉画馆创修记”碑文。
南阳汉画馆景园大门前两侧耸立着一对高达11米的仿汉门阙。
大门入口处正中是一堵具有厚重、古朴特色的大理石墙壁,其上雕凿着由郭沫若题写的“汉画馆”三个金色大字。
穿过两边如茵的草坪,步入平坦的广场,拾级而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座凝重典雅、气势壮观的二重楼仿汉建筑——主体陈列大楼。
进入南阳汉画馆展览大厅,引人注目的是一对东汉大型圆雕石刻——天禄、辟邪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
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厅西壁上方是一幅仿汉大型雕塑“德汉雄风”,它集中体现了南阳汉画丰厚的文化内涵。
与全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相比较,南阳汉画像石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和价值:1、画像内容方面南阳汉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它涉及到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堪称为一部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
目前,我们将南阳汉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如下十大类: 1、社会生活类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反映汉代贵族生活的画像极多且内容庞杂,主要有宴飨投壶、车骑出行、弋射田猎、斗鸡走狗、达官小吏、奴仆侍女以及武库、蹶张等。
2、舞乐百戏类舞乐百戏也是南阳汉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百戏是盛行于两汉时代的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歌舞、杂技、幻术为一体。
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舞蹈有建鼓舞、踏鼓舞、长袖舞、七盘舞等。
南阳汉画馆景观设计分析

南阳汉画馆景观设计分析作者:邓珂屈永建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5期摘要:南阳汉画馆我国第一座专门收藏、陈列、研究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
作为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园林,南阳汉画馆的景观设计,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规整式和自然式的植物配置为烘托,巧妙地利用地形位置安排景观布局,营造出一种庄严、古朴、幽静的景观氛围。
关键词:南阳汉画馆;景观布局;景观特色一、前言中国古典园林按照隶属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即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此外,还有公共园林、书院园林等。
南阳汉画馆是中国第一座专门收藏、陈列、研究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
馆内有画像石藏品近3 000块,其中,登记定级的有1 339块,著名的东汉大型圆雕——天禄、辟邪和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许阿瞿墓志画像石”,为镇馆之宝。
经过迁址、重建、维护和修缮,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南阳汉画馆景观。
根据园林大家周维权先生的解释,“公共园林是利用寺观、祠堂、纪念性建筑的旧址,或者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的名胜古迹,在此基础上,加以园林化的处理而形成的园林景观”。
另外,根据“纪念性园林是以纪念人和事为目的建造的、以供人们回忆或铭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这一概念,汉画馆的建设是为了继承和学习我国优秀汉代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笔者将南阳汉画馆定义为具有纪念性质的公共园林。
二、南阳汉画像石简介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 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两汉时期全国重要的都会城市之一,特别是在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后,南阳作为“帝乡”,更是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都会,那时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其墓地最集中的是在南阳市的宛城区、卧龙区、新野县、方城县、唐河县、内乡县、邓州市、桐柏县、镇平县等地。
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言:“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游记南阳景点

游记南阳景点《南阳游记》嘿,咱今儿个来说道说道南阳的那些个景点!南阳可是个好地方,那景点也是相当有看头。
先来讲讲卧龙岗武侯祠。
好家伙,一进去那古色古香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看着那些古建筑,我就寻思着,诸葛亮当年是不是就在这儿运筹帷幄呢。
走进大殿,看着诸葛亮的塑像,那睿智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小伙儿,好好瞅瞅咱这地儿,感受感受历史的韵味。
”祠里的树木也都有年头了,长得那叫一个茂盛,好像它们也在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然后就是南阳府衙。
这地方可真是够大的,一间间屋子逛过去,我都快迷路了。
看着那些办公的场所,还有各种刑具啥的,我就忍不住想,古代的官老爷们就在这儿办公断案啊,真是够神奇的。
在府衙里溜达,感觉自己就像穿越了一样,一会儿想象自己是个官老爷,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像是个小吏在跑来跑去。
还有内乡县衙,虽然说和南阳府衙有点像,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走进县衙,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代的官场世界。
那大堂啊,二堂啊,还有那些个牢房,都让我觉得特别新鲜。
我在牢房那还比划了几下,假装自己被关起来了,还对朋友喊:“快来救我呀!”把朋友笑得不行。
当然,南阳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景点,比如医圣祠、汉画馆啥的。
每个景点都有它的故事和魅力。
逛这些景点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想,古人得多有智慧啊,能造出这么多厉害的东西,留下这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咱可得好好保护这些景点,让后人也能看看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总的来说,南阳的景点那是相当值得一去。
不仅能让咱长知识,还能让咱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你要是还没去过南阳的这些景点,那可真是亏大了。
赶紧去瞧瞧吧,保证让你玩得开心,看得过瘾!咱也当回文化人,好好领略领略南阳的风采!。
介绍南阳以内传统遗迹的作文

介绍南阳以内传统遗迹的作文
朋友!今天我想带你逛逛咱南阳的传统遗迹,那可都是些充满故事的好地方。
咱先来说说武侯祠吧。
一走进武侯祠,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三国时期。
那古色古香的建筑,红墙绿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特别有韵味。
门口的石碑就像一位位沉默的老者,上面的字迹虽然历经风雨,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祠里的诸葛亮像,羽扇纶巾,眼神中透着睿智,仿佛还在谋划着天下大事呢。
周围的殿堂里,展示着各种各样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物和故事,每一件都能让你对这位传奇人物多一分了解。
我站在那儿的时候啊,就忍不住想象当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陇亩,是怎么被刘备的三顾茅庐给打动,然后出山开启那波澜壮阔的一生的。
南阳的汉画馆也不能错过。
那里面的汉画啊,就像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部“无声电影”。
一块块石头上的雕刻,线条简洁却又充满力量。
有描绘神话故事的,像后羿射日,那画面里的后羿拉弓搭箭,眼神坚定,仿佛下一秒太阳就要被射下来了;还有展现古人生活场景的,有打猎的、耕种的、跳舞的,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汉代的大门,让我们能看到千百年前南阳人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
我在汉画馆里逛的时候,就一直在感叹古人的艺术创造力,他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工具,却能在石头上刻出这么生动的画面。
这些传统遗迹啊,就像是南阳的根。
它们见证了南阳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和文化。
每一个来到南阳的人,都应该去这些地方走走,感受一下南阳独特的魅力。
我每次去,都像是和历史来了一场亲切的对话,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回千年的汉画博物馆
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文化只能去南阳。
”汉画馆中的陈列,可以从侧面反映汉代文化的内容。
汉画博物馆离武候祠很近。
从武候祠出发向南,沿小路下坡直行就能到汉画博物馆了。
平时汉画博物馆游客很少,我到达时,就仅有我一个人。
汉画博物馆是一座仿汉建筑,面积不大却藏品丰富,是我国最大的汉画石刻专题收藏博物馆。
一进入大厅,一股浓浓的汉风扑面而来。
一尊汉刻避邪兽架在大厅中央。
这尊石兽要比在许昌博物馆看到的避邪略小,但是雕刻手法要简练粗旷的多,有一种野性和柔美的综合美,又古意盎然,令人不由驻足细品。
据说,这尊避邪唐宋两代的《后汉书》、《集古集》、《梦溪笔谈》等古典著作中已经被提到了,可见当时的人也非常重视这尊汉刻呢。
虽然现在这尊石兽已经残缺,但是虎头、凤尾、收紧飞翼和布满鳞片的腹部还是能清晰体现。
在汉代,生产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还能使用那么简单的线条来作成那么富有韵律的艺术品,当真令我这种现代人汗颜不已。
汉画馆分祥瑞厅、天象与神话厅、舞乐百戏和角抵厅几个主题大厅,所陈列的汉画都以这几个主题区分。
祥瑞厅大多以仙怪传说为内容,雕刻古拙粗放,苍劲豪迈。
天象与神话厅多以天文图像及传说为图案内容,甚至有当时的天文现象“日月同辉”以及嫦娥奔月等传说。
舞乐百戏和角抵厅中大多反映的是当时的世俗生活、风俗习惯等内容。
流传至今的汉画像实际上都是南阳地下诸多汉墓中的出土文物。
汉光武帝刘秀是南阳发迹的,当年刘秀与南阳郡内二十八位豪杰起事,推翻王莽创立了东汉王朝,后人称这二十八人是上天遣下的二十八星宿来助刘秀登帝的。
刘秀登帝,南阳作为福地,即大封特封,故此当年南阳多豪门。
大户人家生前奢靡,身后也要仿造身前生活进行厚葬。
画像石墓室开始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汉画,说白了就是这些石墓室上的石刻艺术品(墓门及桅楹居多)。
这些石刻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宗教、传说、典故、美术、音乐、书法、杂技、舞蹈、天文、建筑、农耕、生产、民俗、生活等各方各面。
汉代工匠充分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成功刻画出的这些艺术形象,为现代人研究汉代文化历史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料。
畅游在这艺术的殿堂,漫步在这汉文化的长廊,不禁让人产生出一梦回千年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