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电喷雾质谱分析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电喷雾质谱分析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电喷雾质谱分析

分类号

学校代码10542密级

学号201002121366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

一电喷雾质谱分析

Highly—efficientderivationforESI-MSdetectionofalkynyldrugsandtheir

metabolites

?…‘

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朱卫桃

郭宾副教授

药物分析

色谱与药物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三年五月

摘要

本文研究的炔类药物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炔基基团的化合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来源药物,如长效雌激素、孕激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烯二炔类抗生素、逆转录酶抑制剂等,在人工避孕、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应用较广。多数炔类药物在服用后的体内代谢过程复杂,其检测难点是含量低、结构多样、基质干扰大,同时又因离子化问题(如炔类激素)I琨NT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质谱的运用。为实现复杂生物基质中炔类药物的有效分析,本论文从分子结构修饰入手,探索新型的样品衍生化策略,进而建立一种高效、专一、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生物体液检测方法,因此在拓展常规质谱检测技术的运用范围上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基于炔类药物结构有着相同的炔基基团,本课题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原理将叠氮化合物与待测物分子环化加成,生成质荷比增大的衍生物离子,不仅提高了分析物在电喷雾质谱中的离子化效率,而且有效降低基质中的杂质干扰;同时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副产物少、产物易于分离、反应条件简单等优点,便于对炔类药物的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基于学科交叉优势的新型检测筛选方法很适合“一锅法’’对生物基质中的多种端基炔类激素的同时定量检测和代谢物的定性鉴别。该方法被成功运用于相关激素类药物及其复杂代谢产物的检测和筛查。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叠氮.炔点击反应的化学原理,首先优化筛选出一种高效

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方法的衍生效率,进而考察和验证不同结构叠氮化合物衍生剂的有效性。论文以5种端基炔类物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强溶剂、溶剂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目标物离子化效率的影响,并获得最佳点击反应条件。

2.基于上述最佳衍生化条件,建立了复杂生物基质中9种端基炔类激素的点击反应液相.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重点考察了血清和尿液中点击方法的最佳条件,建立采用“一锅法”对生物基质中的多组分端基炔类激素进行同时点击反应.定量检测,并对方法学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3.基于细胞色素P450酶对药物代谢的催化转化,采用人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系统开展5种激素类药物的代谢转化研究,进一步运用新建的高效液相点击.质谱法对代谢生成的中间产物或代谢物进行筛查,表明该点击反应的衍生化手段特别适用于具有特征质谱碎片的代谢物检测,结合二级质谱离子的特征丢失和裂解行为,可准确识别和发现新型代谢产物,为炔类药物的代谢研究提供新型分析手段。

关键词:炔类药物,点击化学,化学衍生,代谢产物,电喷雾

II

ABSTRACT

Alkynyldrugsinvestigatedinthepaperreferstocompoundsthat

containalkynylgroupsinchemicalstructure.Itincludessyntheticdrugsandnaturalproducts,suchaslong—termestrogen,progesterone,monoamineoxidaseinhibitors,enediyneantibiotics,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whicharewidelyusedascontraceptive,hypoglycemicandanti-cancer

oftheseagents,etc.Afteruptake,themetabolicprocesses

drugsinvivoareoftencomplex.Thedetectiondifficultyduetotheirlow

andcomplexmatrixinterference.content,diversifyingstructure

Especiallytheionizationproblems(suchasacetylenehormone)limitsthe

andselectivemodemmassspectrometry.applicationofhighlysensitive

Toimplementtheeffectiveanalysisofacetylenedrugsincomplexbiologicalsamples,thispaper,basedonthemodificationofmolecularstructure,developesanewsamplederivatizationstrategy,andestablishesahi曲lyefficient,specificandsensitive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PLC—MS)biologicalfluiddetectionmethod.Thusitisofimportantmethodologicalsignificanceinexpandingtheapplicationofconventionalmassspectrometrydetectiontechnology.

Basedonthespecificalkynylgroupinthestructure,thepapertakesadvantageofclickchemistryreaction,usingazidecyclizationadditionto

III

hormonesisestablished.Itputsemphasisontestingtheclickmethodinserumandurineandestablishesthe”one—potmethod”usedinclickreaction.The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isvalidatedbymultiple

andpracticabilityofacetylenehormones,andalsotestifesthereliability

themethodology.

3.BasedonthecatalyticconversionofcytochromeP450enzymesin

transformationdrugmetabolism,theauthordoresearchonthemetabolic

offivehormonedrugsbyusingvitrometabolismsystemofhumanliver

intermediatesormicrosomes.Duringthemetabolizingprocessthe

。metabolitesaresreennedwiththehelpofnewly-bulitmethodofclick.basedHPLC-MS,whichindicatesthatthederivatizationoftheclickreactionisquitesuitableforthetestonthemetabolitesbyuseofthecharacteristicfragments.TheclickreactionCancorrectlyrecognizethenewmetabolites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econdarymassspectrumions.Thusitprovidesanewanalyticalmethodforidentificationofmetabolitesofacetylenedrugs.

KeyWords:alkynyldrugs,clickchemistry,chemicaldefivmion,metabolites,electrospray

目录

摘要……………………………………………………………………….IABSTRACT…………………………………………………………………………………III第一章绪论……………………………………………………………..11.1点击反应的简述……………………………………………………..11.2高效液相一电喷雾.质谱分析法简述…………………………….31.3炔类药物的检测及代谢物的检测简介…………………………51.4本论文的研究意义………………………………………………7第二章炔类物质点击反应方法的研究………………………………92.1引言…………………………………………………………………………………..92.2实验部分…………………………………………………………..92.3结果与讨论……………………………………………………….142.4结论…………………………………………………………………………………19第三章液相一串联质谱法对生物基质中9种端基炔类激素的点击反应检测…………………………………………………………………………………………….203.1前言…………………………………………………………………………………203.2实验部分…………………………………………………………203.3结果与讨论…………………………………………………………243.4小结…………………………………………………………………………………37第四章端基炔类激素代谢物灵敏筛选…………………………………424.1前言…………………………………………………………………………………424.2实验部分………………………………………………………………42

硕士学位论文

1.1.2点击化学的应用

1.1.2.1先导化合物库的建立

炔基化合物与叠氮化合物的加成产物具有N杂环结构,因此可以通过带有炔基或叠氮基的简单序列合成一系列结构复杂的、多样性的先导化合物库。如Eichler等【6】通过Huisgenl,3.偶极环加成反应来组装缩氨酸的分子架,从而制得种类多的缩氨酸的组合化合物库。Thorson等【7】利用点击反应生成的具有类似天然产物性能的万古霉素,这些抗生素类似物可供临床使用。美国Coelacanth公司利用液相点击方法合成了200000个单体化合物,这些单体化合物的纯度都达到85%以上,引起很大的关注。

1.1.2.2原位点击化学

目前原位点击化学用来合成天然化合物以及对传统药物合成和进一步筛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它依靠酶为反应模板,选择性连接各模块组分,因此能合成酶自身的抑制剂。Muldoon等【8】以HIV-1蛋白酶本身作为反应模板,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加快反应速率合成了HIV-1蛋白酶抑制剂,该抑制剂成为治疗AIDS的有效药物。

1.1.2.3点击反应与生物藕联技术

Cu(I)催化体系在体内、体外生物的应用比较广泛,反应条件温和,有生物兼容性,已经运用于DNA和蛋白质的标记。Ju等【9】利用Husigenl,3.偶极环加成将标记的叠氮基单链DNA与6.羰基荧光素丙炔胺在含水的条件下反应,该反应产率高,几乎没有副产物,反应条件很温和,用于DNA测序。蛋白质在生理和病理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0】,利用点击化学检测蛋白质的活性以及分析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1l】。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在活体细胞和器官中难以运用的缺点。近年来,点击标记方法在放射性药物合成中逐渐得到关注,如Marik[12】等利用合成含18F的炔基化合物,通过点击反应得到多肽的18F放射性标记。1.1.2.4点击反应与高分子化学

为了提高特殊结构的高分子性能,通过改变某些功能基团来实现聚合物的优良性能。姚荣兴等【13】利用常用催化剂硫酸铜和抗坏血酸钠催化含有氟基的叠氮化合物和带有乙炔基的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不仅在物理性能上发生了变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一电喷雾质谱分析

化,还提高了该高分子的热稳定性。王臻等【14】利用点击反应制备的催化剂多聚萨伦锰(III)Salen-Mn(III)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有良好的催化性能。1.1.2.5点击反应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点击反应还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固定以及物质表面功能化。Adronov[”J利用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聚苯乙烯修饰的单层碳纳米管,反应条件温Huisgen

和,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好。Lin等【16】利用点击反应将炔基化或叠氮化的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键合到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通过荧光活性的强弱来判断该反应成功与否。也有通过链接反应将香豆素键合到由叠氮基修饰的硅表耐17J。1.1.3本研究中点击反应的考察

鉴于Cu+催化叠氮化物和端基炔的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CuAAC)的优点,本论文利用该点击反应的优点对端基炔类物质进行分析检测。本论文利用带有易电离的叠氮物质将极性弱的炔类激素进行衍生后,进行LC.ESI.MS/MS检测。考察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我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影响CuAAC反应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溶剂的选择,Cu+的来源,配体的选择等如表1.1。

表1-1CuAAC反应的影响因子

Tab.1-1ImpactfactorofCuAACreaction

1.2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分析法简述

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HPLC.ESI/MS)分析技术,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有机结合。

硕士学位论文

1.2.1ESI的阐述和应用

电喷雾离子化技术(electrosprayionization,ESI)利用强静电场将溶液状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离子分子,是Whitehouse等【45】发明的。电喷雾的应用范围比较广,能分析的化合物种类多,如天然产物附】、蛋白质t4rl、违禁药物【481、聚合物{491、有机合成物[50】、药物及其代谢物【5l】等物质。在过去的十年中,电喷雾质谱法以自身的优势已经远远超越传统的方法,并在液相机理研究中占领了显著的地位,以高效“钓鱼”方式(快速、灵敏、特定以及同步检测/鉴定),把复杂中间体和产物直接从原来的环境中分离出来【521。

ESI是软电离技术,ESI电离的主要缺陷是不能直接分析非极性的化合物,只有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容易被电离【531,传统的分析方法如薄层色谱法、染色法等很难区分这些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甾醇类化合物,缺少专一性和灵敏度,但是这些化合物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极为重要。衍生化手段有助于信号强,且稳定,因此通过化学衍生的方法来克服这种难电离的局限性,采取容易离子化的基团以共价键与非极性目标物连接,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专一性。KMetzer掣541采用吡啶三氧化硫复合物为衍生剂与胆固醇结合,生成硫酸酯衍生物,该产物具有很高的负离子电离效率,容易被检测到。具有代表性的衍生化官能团如酚羟基、氨基、羰基等都有相应的衍生试剂,可用来作衍生定量分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特别是生物样品的成分很复杂,微量成分的测定容易受内源性物质的干扰,因此衍生方法在测定复杂生物基质成分和代谢研究方面尤为重要。对于炔雌醇等带有酚羟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单磺酰氯衍生来提高检测信号[s9-6H

1.2.2质量分析器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质量分析器有四极杆(quadrupole)、(Q1Q2Q3)--重四级杆、离子肼(IT)、飞行时间(TOF)、傅里叶转换.离子同旋加速共振(FTr.ICR)。样品在离子源中电离成质荷比不同的碎片离子,质量分析器将不同的质荷比按大小顺序依次到达检测器,从而得到不同的质谱图。分析器的不同使得分辨率、精确度和灵敏度方面存在差异。本课题选择的Q1Q2Q3在多反应监狈1](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RM)的模式下,经过Ql中确定母离子的质荷比,通过在Q2内的碰撞活化之后,在Q3中选择母离子中的特征子离子进行扫描。APl4000三重四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一电喷雾质谱分析

第二章炔类物质点击反应方法的研究

2.1引言

本体系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是将带有端基炔类的物质通过运用点击反应的方法进行衍生前处理,使其在电喷雾质谱中电离效率极具增强。该点击方法具有产率高、副产物少、产物易于分离,反应条件简单等优点,以及结合电喷雾效率高,便于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该点击方法运用很广泛,主要是在有机合成和化合物库的建立。2011年王丽芳等人【831将点击反应首次用于分析领域中的LC.MS检测,使用传统的分析平台如LC和MS来检测叠氮离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低分子量的叠氮离子,在LC.MS中有强背景干扰,该作者采用大分子量的炔来衍生化叠氮离子,能高选择性、快速、定量检测叠氮离子。说明该点击方法很..适用于普通实验室,能够做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本论文利用相同的原理对炔类物质进行检测研究。

根据Cu0)催化的l,3.偶极环加成反应可行性,需要考虑反应底物炔类物质和衍生试剂叠氮化合物口o,洲、强溶剂的选择及与水的比例【19,361、配体的选择【19’85瑚】,其中最重要的是催化剂的选择㈣32,38一-90]。本体系对这些影响点击反应的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找到最适合的点击方法用于电喷雾质谱分析。考虑到反应中的固体催化剂经过高速离心易于除去,一开始选用了三种自己制备的一价铜催化剂,这三种一价铜催化剂分别是Cu/AIO(OH)E371、Cu/C[33,41,91]、CuCl[361,实验结果不理想,没有得到相应的产物。因此选用了常用催化剂CuS04/NaAsc进行研究。

2.2实验部分

2.2.1仪器与试剂

API4000QTrap质谱仪,配有ESI离子源(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EclipseC18(150mmx4.6nⅡn,5lam,Agilent公司)。

METTLERTOLEDO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一托利多,中国);SHB—III循环水

硕士学位论文

式多用真空泵;KQ320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中国);LD4-2A型号离心机。

表2-1主要药品和试剂

Tab.2?1Maindrugsandreagents

10

浅析电喷雾质谱仪中的电喷雾系统

浅析电喷雾质谱仪中的电喷雾系统 王化斌 刘钟栋 郑隆钰 卢奎 (郑州工程学院,郑州 450052) 曹书霞 (郑州大学,郑州 450052) 刘艳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喷雾质谱仪中的电喷雾部分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电喷雾的过程、喷雾源、气相离子的选择以及在电喷雾系统中发生的相关气相化学反应。最后介绍了电喷雾质谱的优缺点。 关键词:电喷雾,电喷雾质谱仪 The Basic Construction and Principles of the Electro_spray System in Electro_spray Mass Spectrometry Wang Huabin,Liu Zhongdong,Zheng Longyu,Lu Kui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52) Cao Shuxia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 Liu Yan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struction and principles of the electro_spray sys tem of electro_spray mass spectrometry 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electro_spraying,sampling gas phase ions and the accompanying chemical reactions and last the authors gave a roughly summary of the electro_spray mass spectrometry 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Key words:Electro_spray,Electro_spray mass spectrometry 前言 电喷雾作为一种产生气相离子的方法是由Dole和他的合作者们于1968年提出的,在1973年,Dole等人提出将电喷雾与传统质谱仪联用,而 95

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

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 一、癌痛的治疗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癌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其次,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止痛治疗应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类似“刮骨疗毒”的故事有意无意地把忍受疼痛作为正面的导向去鼓励,在不否认其培养坚强意志的同时,如果也类比于癌痛治疗,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也许尚可理解,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倘若还做如此想,只能谓之大谬不然了。无论是药物还是用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让人类去祛除癌痛的肆虐了。 二、使用阿片药肯定会成瘾吗? 在当今的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阿片一词广义是指与鸦片有关的所有化合物,希腊语中是汁的意思,是指从鸦片罂粟的汁中提取出的药物,包括天然产物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和从中提取的许多半合成的同类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最多(9%~17%),而吗啡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很多人来讲,恐惧阿片类药物“成瘾”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历史渊源,是来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主要障碍。 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来的20多年中,国际上大力提倡在慢性疼痛中使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以美施康定、奥施康定为代表),这类制剂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不到成瘾的浓度,因而是安全的。 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虽然近年来癌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 另外成瘾性的发生率与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注射大量止痛药物,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脑内浓度也明显增高,超过所需要的止痛药浓度,易成瘾。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内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及其罕见。 在临床中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美沙酮片,盐酸丁丙诺非注射剂,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吗啡栓剂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药物在常规剂量规范化使用情况下,疼痛患者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长期服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成瘾的患者只占0.029%和0.033%,也就是说成瘾性非常罕见的。 三、怎样正确使用阿片药?

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换算

第二节阿片类镇痛药 一、作用机制 阿片类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narcotic analgesics ),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除少数作用弱的药物以外,此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多具有成瘾性,但用于医疗目的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研究显示慢性疼痛患者长期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低。 表附录1-2 阿片受体激动后的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平面的:外周神经有阿片受体;阿片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 P 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 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结构:分为吗啡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

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 , 后者主要是罂粟碱,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表附录1-3 强阿片类药物简表 表附录1-4 弱阿片类药物简表 2. 按来源该类药物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 ( 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吗啡 ) 和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合成药物又分为四类:①苯丙吗啡烷类 (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吗啡喃类 (morphinenans) ,如左吗喃;③苯异

吗啡烷类 (bengmorphans) ,如喷他佐辛;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 ,如美散酮。 3. 按受体类型可分为μ、κ、δ受体,该三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从功能上还可能存在ε和δ受体,并可能进一步分为μ 1、μ 2 、κ 1 、κ 2 、κ 3 和δ 1 、δ 2 等亚型。表 3-2 为受体激动后的药理作用。 4. 按药理作用分,阿片类镇痛药又可分为激动药 ( 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 ) ,激动一拮抗药 ( 喷他佐辛、纳布啡等 ) ,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和拮抗药 (纳洛酮等) 。 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受体,对δ受体也有一定激动作用,而对μ受体则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由于对受体作用不同,这类药物通过κ受体产生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有“天花板”效应,很少产生依赖性;通过σ受体产生精神作用和幻觉。根据激动—拮抗程度不同,纳布啡和布托啡诺主要用作镇痛药,而另一些药如烯丙吗啡主要用作拮抗药。 在临床应用中,已应用纯激动药治疗的患者不能换用混合激动一拮抗药或部分激动药,否则可能导致戒断反应,而用混合激动—拮抗药或部分激动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可较安全地换用纯阿片激动药,不会产生戒断反应。 5. 根据阿片类药的镇痛强度,临床分为强阿片药(表附录1-3) 和弱阿片药(表附录1-4) 。弱阿片药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强阿片药包括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弱阿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电喷雾质谱分析

分类号 学校代码10542密级 学号201002121366 炔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高效衍生 一电喷雾质谱分析 Highly—efficientderivationforESI-MSdetectionofalkynyldrugsandtheir metabolites ?…‘ 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朱卫桃 郭宾副教授 药物分析 色谱与药物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三年五月

摘要 本文研究的炔类药物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炔基基团的化合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来源药物,如长效雌激素、孕激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烯二炔类抗生素、逆转录酶抑制剂等,在人工避孕、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应用较广。多数炔类药物在服用后的体内代谢过程复杂,其检测难点是含量低、结构多样、基质干扰大,同时又因离子化问题(如炔类激素)I琨NT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质谱的运用。为实现复杂生物基质中炔类药物的有效分析,本论文从分子结构修饰入手,探索新型的样品衍生化策略,进而建立一种高效、专一、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生物体液检测方法,因此在拓展常规质谱检测技术的运用范围上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基于炔类药物结构有着相同的炔基基团,本课题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原理将叠氮化合物与待测物分子环化加成,生成质荷比增大的衍生物离子,不仅提高了分析物在电喷雾质谱中的离子化效率,而且有效降低基质中的杂质干扰;同时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副产物少、产物易于分离、反应条件简单等优点,便于对炔类药物的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基于学科交叉优势的新型检测筛选方法很适合“一锅法’’对生物基质中的多种端基炔类激素的同时定量检测和代谢物的定性鉴别。该方法被成功运用于相关激素类药物及其复杂代谢产物的检测和筛查。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叠氮.炔点击反应的化学原理,首先优化筛选出一种高效

生物质谱技术

生命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最前沿科学之一,随着人类第一张基因序列草图的完成和发展,生命科学的研究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后基因组学,即蛋白质组学时代。正如基因草图的提前绘制得益于大规模全自动毛细管测序技术一样,后基因组研究也将会借助于现代生物质谱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本文拟简述生物质谱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1.质谱技术 质谱(MassSPectrometry)是带电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质荷比(或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的图谱。质谱仪是一类能使物质粒子高化成离子并通过适当的电场、磁场将它们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者轨道稳定与否实现质荷比分离,并检测强度后进行物质分析的仪器。质谱仪主要由分析系统、电学系统和真空系统组成。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用于分析的样品分子(或原子)在离子源中离化成具有不同质量的单电行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单电荷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获得相同的动能并形成一束离子,进入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分析器,离子束中速度较慢的离子通过电场后偏转大,速度快的偏转小;在磁场中离子发生角速度矢量相反的偏转,即速度慢的离子依然偏转大,速度快的偏转小;当两个场的偏转作用彼此补偿时,它们的轨道便相交于一点。与此同时,在磁场中还能发生质量的分离,这样就使具有同一质荷比而速度不同的离子聚焦在同一点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聚焦在不同的点上,其焦面接近于平面,在此处用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即可得到不同质荷比的谱线,即质谱。通过质谱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分析样品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中同位素构成和分子结构等多方面的信息。 质谱技术的发展 质谱的开发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初J.J.Thomson创制的抛物线质谱装置,1919年Aston制成了第一台速度聚焦型质谱仪,成为了质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考试试题答案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考试试题答案(2014) 选择题 1.()的适应证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A A. 秋水仙碱 B. 别嘌醇 C. 吲哚美辛 D. 双氯芬酸钠 2.胃食管反流病初始治疗首选() B A.多潘立酮 B.奥美拉唑 C.甲氧氯普胺 D.复方氢氧化铝 3.大便培养出()可以确诊细菌性痢疾 C A.绿脓杆菌 B.大肠杆菌 C.志贺菌 D.军团菌 4.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错误的是() B A.应足量、足疗程治疗

B.遵循联合用药原则 C.治疗采取剂量逐步递增的原则 D.减药宜慢 5.踝关节扭伤可使用弹力绷带、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周,有利于韧带的修复 C A.5~7 B.3~5 C.2~3 D.1~2 6.以下哪项不属于吡喹酮常见的不良反应() A A.听力下降 B.恶心、腹痛 C.乏力 D.头昏、头痛 7.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 )的吸收 D A.钙 B.铁 C.硒 D.锌 8.()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伴谷丙转氨酶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D

A. 精氨酸 B.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 C. 熊去氧胆酸 D. 联苯双酯 9.腹膜透析液的禁忌证不包括() D A. 广泛肠粘连及肠梗阻 B. 腹部皮肤广泛感染 C. 高分解代谢者 D. 顽固性水肿 10.下列()情况应慎用巯嘌呤 A A.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倾向 B.绒毛膜上皮癌 C.恶性葡萄胎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D A.注射局部红肿浸润轻 B.一过性发热反应

电喷雾质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电喷雾部分)的简介 ESI-MS的大概结构 电喷雾质谱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电喷雾部分和质谱仪部分。电喷雾部分可以提供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 使非挥发性溶液相的离子转入到气相; 而质谱仪部分则可以提供一种灵敏的、直接的检验。 ESI的基本原理 ESI 是一种离子化技术, 它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变为气相离子而进行MS分析。电喷雾过程可简单描述为: :样品溶液在电场及辅助气流的作用下喷成雾状带电液滴,挥发性溶液在高温下逐渐蒸发,液滴表面的电荷体密度随半径减少而增加,当达到雷利极限时,液滴发生库伦爆破现象,产生更小的带电微滴。上述过程不断反复,最终实现样品的离子化。由于这一过程即没有直接的外界能量作用于分子,因此对分子结构破坏较少,是一种典型的“软电离”方式。

ESI过程 ESI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液滴的形成、去溶剂化、气相离子的形成3 个阶段。 液滴的形成和雾化 样品溶液通过雾化器进入喷雾室, 这时雾化气体通过围绕喷雾针的同轴套管进入喷雾室, 由于雾化气体强的剪切力及喷雾室上筛网电极与端板上的强电压( 2~6 kV) ,将样品溶液拉出, 并将其碎裂成小液滴。随着小液滴的分散, 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 一种极性的离子倾向于移到液滴表面, 结果样品被载运并分散成带电荷的更微小液滴。液滴的形成及电喷雾过程如图2 所示。 去溶剂化和离子的形成进入喷雾室内的液滴, 由于加热的干燥气-氮气的逆流使溶剂不断蒸发, 液滴的直径随之变小,并形成一个“突出”使表面电荷密度增加。当达到Rayleigh( 雷利) 极限时, 电荷间的库仑排斥力足以抵消液滴表面张力时, 液滴发生爆裂, 即库仑爆炸, 产生了更细小的带电液滴, 离子的形成如图 3所示。

癌痛药物治疗规范三: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滴定和维持用药

癌痛药物治疗规范三 ---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滴定和维持用药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疗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即释片,长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对于慢性癌痛治疗,推荐选择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长期用药阿片类止痛药时,首选口服给药途径,有明确指征时可选用透皮吸收途径给药,也可临时皮下注射用药,必要时可自控镇痛给药。 ①初始剂量滴定。阿片类止痛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称为剂量滴定。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滴定:使用吗啡即释片进行治疗;根据疼痛程度,拟定初始固定剂量5-15mg,Q4h;用药后疼痛不缓解或缓解不满意,应于1小时后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滴定剂量(见表1),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第一天治疗结束后,计算第二天药物剂量:次日总固定量=前24小时总固定量+前日总滴定量。第二天治疗时,将计算所得次日总固定量分6次口服,次日滴定量为前24小时总固定量的10%-20%。依法逐日调整剂量,直到疼痛评分稳定在0-3分。如果出现不可控制的不良反应,疼痛强度﹤4,应该考虑将滴定剂量下调25%,并重新评价病情。

表1. 剂量滴定增加幅度参考标准 始用药选择短效制剂,个体化滴定用药剂量,当用药剂量调整到理想止痛及安全的剂量水平时,可考虑换用等效剂量的长效阿片类止痛药。 对于已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根据患者疼痛强度,按照表1要求进行滴定。 对疼痛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控释剂作为背景给药,在此基础上备用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爆发性疼痛。 ②维持用药。我国常用的长效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在应用长效阿片类药物期间,应当备用短效阿片类止痛药。当患者因病情变化,长效止痛药物剂量不足时,或发生爆发性疼痛时,立即给予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解救治疗及剂量滴定。解救剂量为前24小时用药总量的10%-20%。每日短效阿片解救用药次数大于3次时,应当考虑将前24小时解救用药换算成长效阿片类药按时给药。 阿片类药物之间的剂量换算,可参照换算系数表(见表2)。换用另一种阿片类药时,仍然需要仔细观察病情,并个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电喷雾质谱研究

文章编号:1000-2375(2006)04-0403-04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电喷雾质谱研究 马小红,沈少林,韩凤梅,陈 勇 (湖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 SI -ITMS )法,通过一级质谱全扫描和二级质谱碰撞诱导解离技术, 研究5种大黄蒽醌衍生物(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的质谱行为及分子结构与裂解 规律间的关系,并对大黄药材中总游离蒽醌提取物进行了电喷雾质谱检测.实验结果显示,5种大黄蒽醌类化 合物一级质谱负离子出峰较好,被测样品均为基峰或第二强峰,未发现聚合体离子及加合离子产生,二级质谱 各碎片离子归属明确,特征性强.实验结果可应用于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进一步的代谢产物研究, 并为大黄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大黄;蒽醌;电喷雾质谱;特征图谱 中图分类号:O657.63;Q946.88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6-04-13 基金项目:科技部攻关项目(2001BA701A01)和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2AC004)资助 作者简介:马小红(1968- ),女,实验师;陈勇,通讯作者 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1],其主要药效成分为1,8-二 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素(emodin )、大黄酚(chr ysophanol )、大黄酸(r hein )、大黄素甲醚(physcion )、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 )等.这类物质及其甙类具有泻下、抗菌、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应用非常广泛[2] .对于大黄蒽醌类物质的分离、含量测定、药理研究等一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多见文献报道[3,4].但迄今为止,还少见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 -ITMS )电离规律方面的研究报道.电喷雾质谱离子化条件温和、谱图简单,特别适用于极性和热不稳定的天然化合物的分析,其一级质谱主要产生准分子离子峰,而多级质谱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是研究分子结构的灵敏、快捷和有效的现代分析方法[5~8].本文中应用E SI -ITMS 技术研究并探讨了5种大黄蒽醌衍生物一级质谱行为规律及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分析了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质谱裂解规律之间的关系,并对大黄药材总蒽醌提取物进行了电喷雾质谱检测.研究结果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大黄药材有效成分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1 实验 1.1 仪器和试剂 Finnigan LCQ Duo 型质谱仪(包括电喷雾电离(ESI )源,TSP P4000泵,TSP AS3000自动进样器,Xcalibur 数据分析软件1.10版),宁波新芝JY92-Ⅱ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和大黄对照药材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Fisher 公司色谱纯甲醇,超纯水,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2 质谱条件 ESI 离子源喷雾电压:4.5kV ;毛细管温度:200℃;毛细管电压:45V ;鞘气(N 2)流速:40个单位;流动相:甲醇∶0.01mol ·L -1乙酸铵水溶液(50∶50V /V );流速:0.20mL ·min -1;正、负离子一级质 谱全扫描及二级质谱全扫描分析.1.3 样品制备 分别准确称取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配制成1.0g /L 甲醇储备液,进样分析前用甲醇稀释5倍后直接进样.准确称取0.50g 大黄药材粉末,置100mL 离心管中,加20mL 甲醇浸泡30min 后,超声提取30min ,功率300W .药材提取液经浓缩后用乙醚萃取,乙醚萃取 第28卷第4期2006年12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Vol .28 No .4 Dec .,2006

电喷雾电离质谱的简介与改进

电喷雾电离质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电喷雾部分)的简介与改进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电喷雾电离质谱的电喷雾部分的结构,原理,电喷雾的过程,以及其优缺点和应用对其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电喷雾电离质谱,并引起大家对电喷雾电离质谱的重视,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字:电喷雾电离质谱质谱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process of ESI in ESI-MS(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s well as its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and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Through this paper I hope all of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ESI-MS, draw your attention on ESI-MS, and let ESI-MS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ESI-MS Mass Spectrometry 引言:电喷雾作为一种产生气相离子的方法是由Dole 和他的合作者们于1968 年提出的, 在1973年, Dole 等人提出将电喷雾与传统质谱仪联用, 而到1984 年才被用于实验中。电喷雾质谱作为一种较新的分析手段, 它正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利用。自从90 年代以来, 关于电喷雾质谱发展、应用和功能方面的出版物呈指数上升。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电喷雾质谱却鲜为人知,对于质谱部分的介绍有很多书籍可以参考, 但对于电喷雾部分,国内关于此方面系统介绍的书籍、文章却极少。因此在此做一些介绍,并针对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ESI-MS的大概结构 电喷雾质谱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电喷雾部分和质谱仪部分。电喷雾部分可以提供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 使非挥发性溶液相的离子转入到气相; 而质谱仪部分则可以提供一种灵敏的、直接的检测方式。 图 1电喷雾质谱示意图

单糖衍生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研究报告 单糖衍生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孙学军1 孙志伟2 户宝军1 盛筱1  尤进茂 31,2 1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生命有机分析重点实验室,曲阜273165)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摘 要 以12(22萘基)232甲基252吡唑啉酮(NM P )作单糖标识剂,经在线串联的LC 2ESI 2MS 建立了单糖衍生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方法。衍生物在质谱裂解中糖类化合物特有的规范信息。借助糖类化合物在ESI 2M S 条件下表现出的分子离子峰m /z [M +H ]+,及在ESI 2M S/M S 条件下呈现出的特征碎片离子峰m /z 473,可有效地确定出单糖类化合物的组成。尽管一些脂肪醛和芳香醛也能同时被标识,然而在质谱条件下不产生 m /z 473的特征碎片离子峰,且它们的洗脱远在糖类组分之后,因此不干扰糖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确定。 通过建立的LC 2ESI 2MS 方法,对水解蜂花粉中的单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解的蜂花粉中含甘露糖 (Man )、半乳糖醛酸(Gal U A )、葡萄糖醛酸(Glc UA )、鼠李糖(Rha )、葡萄糖(Glc )、半乳糖(Gal )、阿拉伯糖(A ra )、木糖(Xyl )和岩藻糖(Fuc )。本方法为环境样品中单糖类化合物的确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2质谱,柱前衍生,单糖,12(22萘基)232甲基252吡唑啉酮  2007211211收稿;2008204214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075016)资助项目3E 2mail:j m you6304@https://www.360docs.net/doc/3017733821.html, 1 引 言 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对调节生物体内各项生理和生物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寡糖和多糖的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备受关注。糖在紫外区无吸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 较为困难。利用示差折光检测时,灵敏度低且不利于梯度洗脱[1] 。尽管糖类组分可直接用于LC 2MS 进行分析,但由于离子化效率低,直接对其分离和结构鉴定难度较大[2,3] 。糖类物质的标识多采用还原氨 化法[4,5] ,过程繁琐,耗时长,有时导致不稳定基团如唾液酸残基的解离,致使测定结果发生偏差。1989 年Honda 首次用12苯基232甲基252吡唑啉酮(P MP )对还原性单糖LC 分析[6] ,之后该方法扩展为ESI 2MS 标识分析,给出满意的分子离子峰信息[2] 。但对P MP 与还原性糖标识物的MS/MS 给出的信息不足。 邓永智等[7] 用GC 2MS 方法分析了海水小球藻中超声水解后的8种单糖。 本实验在P MP 的基础上,合成了12(22萘基)232甲基252吡唑啉酮(NMP ),并用其标记还原性单糖进行高效液相色谱2质谱分析,通过解析MS 和MS/MS 信息,就NMP 与还原性单糖的缩合反应阐述了合 理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MP 标识的还原性单糖给出稳定的分子离子峰m /z [M +H ]+ 和特征碎片离子峰m /z 473.0。尽管芳香醛和脂肪醛也能同时被标识,但它们不产生特征碎片离子峰m /z 473.0,故不干扰质谱鉴定。对实际水解花粉进行单糖分析发现了9种还原性单糖。所建立的方法可望在医药、食品、生命科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1100series LC /MS D Trap 高效液相色谱2质谱联用仪(Agilent 公司),配备四元梯度泵,在线真空脱 气机,100位自动进样器,DAD 检测器,电喷雾电离源(ESI Source ),离子阱(S L )。 12(22萘基)232甲基252吡唑啉酮(NMP )(自制);单糖标准品:葡萄糖(Glc )、半乳糖(Gal )、木糖(Xyl )、甘露糖(Man ),鼠李糖(Rha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葡萄糖醛酸(Glc UA )、半乳糖醛酸 第36卷 2008年10月 分析化学(FE NX I HUAXUE ) 研究报告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 m istry 第10期 1309~1315

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

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拉巴仁次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徐仲煌李先生的女儿一脸痛惜地看着父亲,而因胰腺癌扩散无法手术的他则用手压着肚子,额头细密的汗珠把他痛楚的表情衬托得一览无遗。仅仅使用普通去痛片无法祛除他的痛苦,但即便疼痛门诊医生如何劝说,李先生还是不愿采用吗啡类药物,而子女们的脸上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仔细询问之下,李先生道出了原委:他不希望患病的同时还变成一个“瘾君子”!对成瘾性的恐惧导致他只能服用一些低阶梯药物去抵抗剧烈的癌痛。 一、癌痛的治疗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癌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其次,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止痛治疗应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类似“刮骨疗毒”的故事有意无意地把忍受疼痛作为正面的导向去鼓励,在不否认其培养坚强意志的同时,如果也类比于癌痛治疗,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也许尚可理解,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倘若还做如此想,只能谓之大谬不然了。无论是药物还是用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让人类去祛除癌痛的肆虐了。 二、使用阿片药肯定会成瘾吗? 在当今的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阿片一词广义是指与鸦片有关的所有化合物,希腊语中是汁的意思,是指从鸦片罂粟的汁中提取出的药物,包括天然产物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和从中提取的许多半合成的同类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最多(9%~17%),而吗啡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很多人来讲,恐惧阿片类药物“成瘾”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历史渊源,是来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主要障碍。 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来的20多年中,国际上大力提倡在慢性疼痛中使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以美施康定、奥施康定为代表),这类制剂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不到成瘾的浓度,因而是安全的。 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虽然近年来癌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 另外成瘾性的发生率与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注射大量止痛药物,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脑内浓度也明显增高,超过所需要的止痛药浓度,易成瘾。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内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及其罕见。 在临床中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美沙酮片,盐酸丁丙诺非注射剂,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吗啡栓剂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

电喷雾电离质谱及其在蛋白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电喷雾电离质谱及其在蛋白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桑志红综述杨松成审校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100850) 摘要本文综述了电喷雾电离质谱及其在蛋白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由于电喷雾电离质谱可产生多电荷峰,因此大大扩大了检测的分子质量范围,同时灵敏度高,另外它可与HPLC 及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联用,扩大了质谱在蛋白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喷雾电离;质谱;蛋白质化学 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中,质谱、核磁、红外及紫外等分析手段,从不同的侧面提供了化合物的结构信息。质谱以质量分析为基础,灵敏度高,可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高分辨质谱)以及一些有关的结构信息。经典的有机质谱要求待测物能气化,有一定纯度,热稳定性好等条件,因此,极性高,不易气化,热不稳定以及不纯的化合物难以用经典质谱测定。近年来随着有机质谱在质谱硬件、软件、电离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各种分离方法相联(如色质联用技术)的接口的不断完善,扩大了化合物的检测范围,在分子量测定方面,已从化学小分子扩展到生物大分子,可测定的分子量达到几十万道尔顿。 质谱有多种电离方法,包括场解吸、等离子体解吸、激光解吸、快速粒子轰击、热喷雾电离和大气压电离等。每一种电离方法都有一定的分子量检测范围,一般认为热喷雾的分子量检测最大范围约8ku,快原子轰击为25ku。但是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加,所有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均有所下降。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由于可以产生多电荷峰,与传统的质谱相比扩大了检测的分子质量范围,同时提高了灵敏度,使一种M/Z限制在一定范围的四极质谱,就可以分析分子质量超过200ku的蛋白质[1]。另外ESI-MS方法产生一系列的多电荷峰,可以得到准确的分子量,它还可与HPL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CE)分离方法相连接,扩大了质谱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电喷雾现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之前,但真正把电喷雾作为一种电离方法的创新性的研究是由Dole等在大约30前开始的,他们研究的目的是用电喷雾来产生气态大离子。1984年Yamashita等把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技术与四极质谱结合起来,同年,Alexandror把它和磁质谱结合起来。1988年Fenn研究小组报道了用ESI-MS得到了带有45个正电荷分子量为40ku的蛋白质,随后ESI-MS在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到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换算速查表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头孢呋辛钠1 g10ml50 ~100mg 0.2 5 2。 5ml (丽扶 欣) 0.33ml 0.3 5 3.5ml 0.55ml 0。8 8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头孢曲松钠 1 g 5 ml20~80 m g0.4 2 m l 0.5 2.5 ml 0。 6 3 ml 0。65 3.1 25 ml 0. 7 3.5ml 0。 75 3。75 ml 0。 8 4 ml 0.9 4。5 ml 1 g 5 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磷霉素4 g 16 ml 100~300 mg 0。5 g 2 ml 1。 4 ml

g 1.5 g 6 ml 2 g8 ml 3 g1 2 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头孢噻肟 1 g 5 ml 50 ~10 0mg 0. 35 g 1。 75 m l 0.4 g 2m l 0.5 g 2.5 ml 0.6 g 3 ml 0.7 g3.5 ml 0。8 g 4 ml 0.9 g 4。 5ml 1 g 5 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头孢吡肟 1 g 10ml50 ~100mg 0.4 g 4 ml 0.5 g 5 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头孢他 1 g10 ml50~100 0.5 5 ml

啶mg g 1 g 10 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 剂量 每日每公斤 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亚胺培南 1 g10 ml15 mg0。4 g 4m l 0。5 g 5 ml 0。6 g 6ml 0。7 g 7 ml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换算速查 表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换算速查表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剂 量 每日每公 斤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地西泮10 mg 0。3~ 0.5 mg 2 mg 0.4 ml (安定) 2 ml 2.5 mg 0.5 ml 3 mg0. 6 ml 3。5 mg 0.7 ml 4 mg0.8 ml 5mg 1 ml 6 mg1。2 ml 药名规 格加入溶液剂 量 每日每公 斤体重 所需剂 量 抽取量

麻醉药品合理使用试题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精神药品按依赖性分成第一类和第二类,以下第一类精神药品为:()A、咖啡因 B、曲马多 C、安定 D、利眠宁 3.癌痛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 A.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 B.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 C.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 D.医药管理部门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的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 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对疼痛的估计(包括性质和程度)应该以病人描述为主 B.对疼痛的估计应该由医生根据临床判断 C.癌症病人合并的抑郁情绪不会加重癌性疼痛 D.尽管癌性疼痛的原因有多种,但在一个病人身上仅具备一种疼痛原因 E.对同样严重程度的肺癌患者,他们所经历的癌痛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5.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控、缓制剂时,每张处方量不得超过常用量为()。 A、10天 B、5天 C、7天 D、15天 6.疼痛评佑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首先,医生应相信病人的主述 B.病人陈述、医生引导、家属帮助三者结合 C.查体要注意神经、肌肉体征 D.患者精神状态不在癌痛评估的范畴 E.评估包括促发因素、疼痛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缓解因素、加重因素等8.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遵守四个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描述是() A.按阶梯逐级给药 B.按需给药 C.口服制剂首选 D.用药个体化 9. WHO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不正确的描述是() A.遵守2个基本原则 B.已经向全球推荐 C.可以使 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D.具有简单、有效、合理的特点 12.阿片类镇痛剂的特点有() A.杜冷丁适用于慢性癌性疼痛治疗 B.美菲康应每4小时服一次 C.吗啡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较差,因此需不断增加剂量 D.吗啡有短效和缓释2种口服剂型,选择任一种均可 E.芬太尼贴剂起效快 13.吗啡给药的不正确方法是()

解读ESI电喷雾质谱

解读ESI电喷雾质谱 第三页 电喷雾的产生 电喷雾 当在液体流上加上高电压,会产生液滴,这种技术被称为电喷雾。例如:HPLC流出的就是液体流。在20世纪早期这种产生液滴的方法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在电喷雾中,较大的液滴不断爆裂成更小的液滴,最后, 被分析物解离为离子进入气态。 在这里,纯粹的电喷雾指不使用雾化气。在更高的LC流速下,使用鞘气在帮助完成雾化过程。一些研究者称这种方法为“气动辅助的电喷雾”(pneumatically assisted electrospray)。

举例 在这个例子中,一个单肽离子化产生一个带电部分和一个不带电部分。分子中正电荷的数量常和分子中碱基位点的数目是相关的。在质谱的正离子采集模式下,分析物在低pH下喷出,更容易形成正离子。在质谱的负离子采集模式下,在分子等电点以上的负离子化有利于产生去质子的分子。ESI质谱的基本原则是:在质谱本身能用其电场影响分子之前,分子必须能够带电。下面的部分我们会介绍质谱中为什么会出现分子群。 注:大部分从胰蛋白酶酶解产生的肽,会有两个潜在的质子化的位点:氨基和碱性的C端残基,赖氨酸或精氨酸。 液质联用流动相的选择 1)甲醇vs乙腈 甲醇: 优点:便宜、相同的保留因子所需要的甲醇的比例大,有机相浓度大有利于离子化。 缺点:反压高,洗脱能力差。 乙腈: 优点:洗脱能力强(色谱峰窄),反压低。 缺点:价格较高。 2)有机相的比例: 一般有机相比例太低,不利于雾化,太高不利于离子化(且背景较高)。推荐使

用40%左右的有机相比例。 3)梯度vs等梯度 梯度洗脱有利于未知样品的测试,但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且信号稳定性较差。等梯度洗脱,常用于2-3个保留时间较近的化合物的测试,所需时间短(2-3min),且信号稳定。 流动相过滤 预防:所有的流动相(水相,有机相,盐溶液等),必须用0.45um的滤膜过滤;仪器不使用时,需将溶剂滤头从水相或缓冲液相中取出,并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否则会导致霉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造成溶剂滤头堵塞。 吸滤头 材质:不锈钢烧结,陶瓷,玻璃,聚四氟等 故障:堵塞,流路不畅(水相滤头容易产生) 表现:管路中不断有气泡生成,而且容易造成流量不准,严重的话压力波动 原因:水中细菌、流动相中颗粒、空气中灰尘等 措施:用5%稀硝酸,超声波清洗,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好一个月洗一次(玻璃材质的不能超声) 对不能用在做LC-MS的流动相系统中加甲酸钠或醋酸钠。 因为无论你使用ESI还是APCI源,这样的盐类都不能挥发,结果很可能是堵住离子源后方的加热毛细管,这时问题就很严重了。 我不大清AB,Agilent的公司的质谱仪对于不挥发性的盐的耐受能力如何,但是就我们实验室的几台Finnigan公司的质谱仪情况来看,无论是离子阱质谱仪还是三重四极杆的质谱仪,都不能在流动相系统中加入不挥发性的盐类。如果实在是必须在流动相中加缓冲盐以调节峰形,我使用的唯一的缓冲盐就是可以挥发的醋酸铵,而且浓度也严格控制在10 mM以下。即便这样,晚上作完实验打开仪器的离子源也还是发现在离子源里有层白色的膜。 总之,对于LC-MS,能不用盐就尽量不要用缓冲盐了。若做的药物对于正离子响应好,一般采用甲醇-水-甲酸系统或乙腈-水-甲酸系统就完全可以搞定;若做的药物对于负离子响应好,一般采用甲醇-水-氨水系统或乙腈-水-氨水系统也完全可以搞定。 从我的经验来看,M+Na峰离子确实不稳定,对M+Na峰进行二级全扫描质谱分析,几乎不可能得到稳定的二级碎片离子。M+Na峰和M+NH4峰的情况是类似的。我做过大约30个药物的体内样品LC-MS-MS定量分析,约有10%的药物出现M+Na峰或M+NH4峰,我从来不用它们做定量分析的离子。我认为很难做好。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V o l.25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 o.2 2004年2月 CH E M I CAL JOU RNAL O F CH I N ESE UN I V ERS IT IES 284~288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白 玉,郭明全,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 摘要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类化合物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C环发生开环断裂,但断裂的位点不同;两类化合物生成的碎片离子也有很大差异,提出了由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C环上3位连接的—OH所诱发的不同反应过程的质谱碎裂机理.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苦参 中图分类号 O6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20790(2004)022******* 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生物类黄酮有很多新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中药苦参是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 op hora F lavaescens A it)的干燥根,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心率不齐等药理作用[2],特别是苦参醇A(Kusheno l A)等黄酮类化合物为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3]. 质谱在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简便、快速分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期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质谱为电子轰击质谱(E I2M S)和快原子轰击质谱(FAB2M S).随着软电离技术的出现,电喷雾质谱以其灵敏度高、对杂质承受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析研究[4~7]. 本文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 I2M S n)技术对苦参中的两类黄酮化合物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它们在电喷雾条件下的一些质谱碎裂规律,为研究类似化合物在电喷雾条件下的裂解规律及建立中药有效成分的标准指纹图谱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制备 样品按文献[8]方法由苦参中提取分离,经聚酰胺柱层析,不同梯度洗脱液洗脱获得A,B,C和D 等4部分,C部分供质谱分析用. 1.2 质谱研究 质谱研究在L CQ ES I2M S n(美国F inn igan公司)质谱仪上进行.样品通过流动注射泵引入,样品流速为3ΛL m in,喷雾电压为515kV,金属加热毛细管温度为200℃,负离子模式扫描. 2 结果与讨论 实验选择了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模式.但在正离子谱中苦参黄酮未见明显的质谱峰,而在负离子谱中则很容易出现去质子的准分子离子峰,这主要是由于苦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绝大多数为游离黄酮类化合物,含有多个酚羟基,不含糖苷键,易失去1个质子以[M-H]-的准分子离子峰形式存在,而很难获得1个质子而形成[M+H]+. 图1为苦参C流分的全扫描一级负离子质谱图.结合文献[8]报道的苦参总黄酮的柱层析分离方法,并比较图1中准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与苦参中已知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量,可确认C部分为苦参 收稿日期:20022112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173057)资助. 联系人简介:刘淑莹(1943年出生),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质谱研究.E2m ial:m slab@https://www.360docs.net/doc/3017733821.html, 刘志强(1962年出生),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质谱研究.E2m ial:m slab@https://www.360docs.net/doc/301773382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