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堂练习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解题指导——“三结合一深入”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对于同一个问题——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

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

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

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

《祝福》中祥林嫂见到“我”后“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表现出她见到了希望。

4.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命题角度二】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提问方式——怎样确定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题?题干示例(高考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小说阅读训练(3)人物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小说阅读训练(3)人物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

小说阅读训练(三) 人物形象李仕才[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腊梅吴连广腊梅嫁给顺子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当八路走了。

腊梅就问顺子:“顺子,人家都当八路打小鬼子去了,你咋没去?”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俺爹俺娘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不能下地干庄稼活儿,俺去当八路打小鬼子,爹娘咋办?”顺子说的是实情,爹娘虽然年岁不大,只有五十多岁,可都一身的病,别说下地干庄稼活儿,就连走路都困难。

八路军和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些,也就没有动员顺子参军。

腊梅听顺子的话是真话,也就没多说什么。

第二年一开春,腊梅有了身孕,挺着肚子操持着家务,伺候着病病歪歪的公婆。

忽然有一天,顺子对腊梅说:“明天,俺要到二姑家去一趟有点事,过几天就回来。

”顺子走后,腊梅就听说,辽南支队来村里招收新兵。

腊梅越想越觉得顺子走得蹊跷,早不走晚不走,偏这个时候到三十里外的二姑家去。

第二天,腊梅做好够公婆一天吃的饭菜就走了。

她要去找回顺子,让他参加辽南支队打小鬼子。

腊梅一见到在二姑家的顺子,一句话也不说,拉着顺子就走,顺子不敢不跟腊梅走。

走了一段路程,腊梅哭了,她望着低着头的顺子说:“打小鬼子,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你不去,他也不去,小鬼子什么时候才能打走!”顺子一下子抱住腊梅激动地说:“腊梅,俺也想参加八路军打小鬼子,可俺舍不得你和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俺爹俺娘。

”两行清澈的泪水从顺子的脸上滚落下来,顺子理了一下腊梅被山风吹乱的头发,接着说:“上了战场,就不能当孬种,可子弹不长眼睛,死了就死了,咱们的孩子就没爹了。

”顺子穿上灰色的军装走了,再也没有回头。

腊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直到看不到走远的部队。

初秋腊梅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她也听说辽南支队开赴前线作战的消息,后来这支黑土地上壮大的部队,转战东北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让日本关东军非常头痛,无数关东军的尸体倒在黑土地上。

腊梅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着把小日本早一天打回老家去,顺子就会回来。

可小日本还没打走,东北战场上的战事还很激烈,就传回顺子回来了的消息。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特点(含答案)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特点(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汶马高速上的年轻人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是四川连接西藏、青海、新疆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

去公路建设工地采访,第一站是鹧鸪山隧道。

鹧鸪山,四川进藏的第一座大山,地处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世界上高海拔地带筑路、架桥、修隧道所面临的棘手难题,几乎都集中在这里。

因而,公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小姚在隧道口等着我们。

这是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结实、微胖,口才不错,介绍鹧鸪山隧道建设情况时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但我问及他个人的情况时,他却一下子就腼腆了,只说他老家是三门峡市,大学毕业后应聘到铁路隧道公司。

我加了他微信,看到他在大山腹地工地上拍的照片:一身泥水和油污,脸也是花的,鼻孔里塞满泥垢。

小姚负责质量安全,工人们打炮眼,他必须在灰尘和噪声中盯着,一盯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炮眼打完,细细数了数量他才能离开。

被泥水、汗水浸泡的工作服穿在身上很沉重,体感极不舒服。

“想过打退堂鼓吗?”“想过多少次了,但都没走到那一步。

苦事难事总得有人干吧。

再说,我如果走了,哪里会遇到招弟呢?”招弟是小姚的女友,漂亮而活泼。

在工地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女孩子很少。

按小姚的说法,他打动了这个女孩的芳心,而女孩又拴住了他的心。

说这话时,小姚面有喜色,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当然,更大的成就感是他负责的这段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路基都经得起严格的质量测评。

见到大壮,是在狮子坪特长隧道工地。

名如其人,这是个壮实的年轻人,三十岁时来到汶马公司,已经干了六年。

说起最初隧道的工程测量,他情绪一下激动起来:“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比他体会更深刻。

”荒凉的大山是没有路的,他与同伴只能在向导的带领下,艰难爬行于陡坡悬崖,在荆棘和杂草中观察测量,近距离获取第一手资料,寻找最佳的施工点位。

一次,在山中干活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要走下山已经不可能了,他们就靠一瓶矿泉水和几个面包充饥解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方便面孙全鹏中秋前后,将军寺村就要收豆子了。

今年老天却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一样,淅淅沥沥,天天下个不停。

若在往年,这是小豆子最高兴的时候,每到这时他就能见到爸妈了。

小豆子记得很清楚,爸妈回来都在天亮时,爸妈静静地坐在床头,手里握着玩具,微笑着望着小豆子,一看见小豆子睁开眼就拼命地跟他说话。

前段时间,奶奶天天往地里跑,小豆子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地里的秋庄稼该收了,豆叶变得黄澄澄的。

只是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奶奶的目光呆呆地望着秋天的田野,像失去了什么一样。

前几天,村子里有人听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要下雨,别人家都忙着收秋了。

奶奶刚开始不相信,但看到大家都忙,她也开始忙起来。

豆子该收了,她不能再等了,等不及了。

奶奶弯着腰在前面拿着镰刀忙活,小豆子发现奶奶像一把破镰刀,不快了。

奶奶割一会儿豆子,就要停下来歇上一会儿,累得喘不过气来。

我要是有劲多好啊!小豆子心想。

他想帮助奶奶收豆子,就使劲地拽了拽豆棵子,豆棵子怎么扎得这么深?还真拽不动。

奶奶走过来,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感到奶奶的手温暖温暖的。

果然,就像村里人说的那样,天还真下起了雨,奶奶更加紧张地干活。

小豆子看见奶奶着急,他更着急。

这雨下得并不算大,但一滴一滴地却把奶奶全身淋透了,现在一大块豆地还早着呢。

①奶奶没有一点办法,小豆子也没有一点办法;奶奶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小豆子也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奶奶身上滴着雨水,小豆子身上也滴着雨水。

雨不像停的样子,雾蒙蒙的。

没办法,奶奶长叹一口气,拖着脚步往家走。

回家的时候天快黑了。

走到村口,村长家的儿子正在屋檐下,看都没有看小豆子一眼。

村长的儿子拿着一袋子东西咯嘣哈嘣地嚼着吃,一股诱人的味道钻进他的鼻孔,他深吸一口气,咽了口唾沫。

他心里明白,那是方便面,可以用开水泡着吃,也可以直接干吃,可他从来没有吃过。

他的喉咙动了一下,又咽了口唾沫,咕咚一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宛其的春天夏立楠几乎每周,我们都会去帕提受医生家一趟。

年初的时候,我得了一种说不上来的病,不爱吃饭,面色萎黄,个子也不见长。

帕提受医生是个维吾尔族老太太,不管啥时候见她,都盘着头发,爱笑,穿白大褂。

“给他开了点钙片,记得按时吃,还有,不要受凉,坚持敷盐巴。

”“好的。

”我爸接过药,谢过帕提受医生。

我们又住回走,远处的山峦一直绵延到米吉克煤矿。

我爸在米吉克煤矿干活,三班倒,逢白天不干活的时候,就会带我来看医生。

我妈没工作,光招呼我就挺累,还要洗衣服做饭。

我妈把脏衣服堆在小椅子上,往大盆里倒热水。

我爸的衣服比我还脏,全是煤灰,丢进盆里后,水都染成了灰黑色。

仲夏的时候,米吉克煤矿变得漂亮些了,喀普斯朗河支流两岸的柳树绿菌菌的。

帕提受医生就是在那个时候再次来到我家的,她穿着白大褂,挎着药箱,一到门口就问我的病情。

我妈说,不是大病吧?帕提曼医生说,不算病,但是孩子要长身体,长期不爱吃饭,面黄肌瘦,那肯定不行。

她还说她在大宛其牧场有个哥哥叫艾买提,在那里养奶牛,可以的话,我们去那边包片草场,单送牛奶也比干煤矿强,环境也不错,对我成长有益。

听了帕提曼医生的话,我妈动心了,觉得可以离开米吉克煤矿了。

到达大宛其牧场的那个晚上,我们在艾买提伯伯家住下。

大宛其牧场的夏夜,似乎更凉爽些。

风从门口的草场上吹来,院子里坐着两家人。

在铺开的毯子上,我们吃着艾买提的阳刚子(妻子)端来的馕。

她热情大方,一边招待我们,一边进屋做拉条子。

那些日子,我目睹了艾买提一家的日常。

艾买提的阳刚子能干,白天喂牛,早晨天不亮就起来挤奶,新鲜的牛奶装进瓶子里,艾买提把瓶子提上驴车,天不亮就赶着驴车把奶送到集市。

在艾买提伯伯的帮助下,爸爸建好了木屋。

木屋建好的那天,阳光特别明媚。

买两头牛吧,艾买提说。

我爸说,好呢,不过不懂识别牛的好坏啊。

艾买提说,“改天我带你去巴扎上选选。

2023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分类练习:人物形象分析(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分类练习:人物形象分析(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分类练习:人物形象分析(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

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儿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能让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树死了,木匠却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这十里八乡要做的那些精细别致的木工活儿,离开他还真的做不好。

他木工的作品真的就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结实耐看!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我在一边,就像看精彩的舞台表演,好过瘾。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粗糙的小活儿,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儿。

他宁可憋在家里弄那些丑木头玩,磨、刨、钻、刻,忙得自得其乐,也不愿意接那些粗活干。

而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人物(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3、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4、环境(自然、社会环境)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常考题型 ------ 人物类1.(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2018·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3.(2017·江苏高考)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4.请简要概括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

5.概括×××段所描写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6.×××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人物类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揣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答题模板1.形象特点总分式: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分总式: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括。

赏析人物形象之主要、次要人物形象作用(配套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考点精讲精练

 赏析人物形象之主要、次要人物形象作用(配套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考点精讲精练

高考一轮复习小说人物3(人物形象作用——主要、次要人物形象作用)(配套练习题)练习题1除夕夜里的流浪汉苍松柏灯光点亮了小镇,鞭炮声在除夕夜里迭起。

窗内,人们围坐推杯笑语;屋外,夜里寒风刺骨,偶有烟花起落。

小男孩隔着雾气迷蒙的窗户,觑见了一条熟悉的人影,又是那个流浪汉!他正在除夕的夜色中流浪!小男孩始见那个流浪汉是在春天。

那时的流浪汉干瘦,腰板还是直挺的,肩上掮着根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身上裹着披散斑驳的棉袄,顶着鬈髭结块的及肩散发,走近了闲坐着的人们。

如果不是那一对灰蒙蒙的眼仁久久还会一转动,那扁担上的就不止是两袋垃圾了。

“嘿,老头要钱抽烟不?”小男孩循声看去,一个中年男人叫住了流浪汉,“我拿钱给你去买烟抽,要不要?”中年男人脸上泛起笑容。

“你给我烟抽嘛。

”流浪汉停在中年男人身边,像小孩索要糖果似的看着他。

中年男人稍稍离了离了流浪汉,继而笑道:“我这儿有五角和一块,你看哪张买得烟,说对咯,就拿钱给你买烟抽。

”围坐的人闻言大都忍着笑。

“我不晓得,一块买得烟抽不嘛。

”流浪汉问。

中年男人几乎遏制不住大笑:“一块囊个(怎么)买得到烟抽,五角要比一块大得多咯嘛,你真勒是捡渣渣(垃圾)脑壳捡搭铁(蠢笨)咯!”流浪汉闻言憨笑,说:“他们都说我憨,你给我五角,买烟抽嘛。

”“给你给你,快去买烟,不耽误你捡渣渣咯,你一天工务繁忙得很。

”中年男人搜索一阵丢给了流浪汉,或许这是他第一次笑着给别人钱。

流浪汉接过钱像孩童接过久望的糖果,嘴里嘟囔着:“谢谢咯,谢谢咯,买烟抽……”然后笑着渐渐走远。

“你囊个骗人家憨包哦!”围坐的一个妇女眼角堆着笑意道。

“哪点骗了嘛,说给钱就给他钱!不是骗嘛!”春风吹散了笑趣,拂过流浪汉渐渐远去的乐滋滋的背影,却也吹皱了小男孩的心,一种无法言清的东西壅塞在他的胸口。

后来,小男孩听大人们说起,才知道流浪汉不是本镇的,家人都不在了,平日靠捡渣渣(垃圾)度日;也会在别人酒宴后帮忙清理,充当廉价的劳力,人算勤快,手脚也还是麻利的,报酬往往就是残羹与香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课堂练习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

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

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

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

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

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

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

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

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

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

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

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

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有删改) 小说重点突出了马兰花这个人物形象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题型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

“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

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

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

“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

”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

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

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

”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

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

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

”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

“照着家法,挽回家声。

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

“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

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

说就是了。

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

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节选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题型三:塑造形象作用题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

”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

”老头急起来。

“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