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之利水渗湿药PPT课件( 15页)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泽泻
泽泻
【药性】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泄热 【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 。 2.用于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眩晕。 3.用于湿热下注之淋浊,带下。 4.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之遗精、潮热
第二节 利水通淋药
车前子
车前子
【药性】甘,寒。归肝、肾、小肠、肺经。 【功效】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清肝明目 【应用】1.用于湿热淋证,水肿。 2.用于湿盛水泻,小便不利。 3.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 。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利水渗湿药1234精品PPT课件

薏苡仁
药材
来源:为禾本 科多年生草本 薏苡的干燥成 熟种仁。主产 于福建、河北、 辽宁等地。秋 季采收。生用 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临床应用]: 1 .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2 . 用于脾虚泄泻。 3 . 用于肺痈,肠痈。 4 . 用于湿痹筋脉拘挛。
赤小豆
来源:为五豆科一 年生草本赤小豆或 赤豆的干燥成熟种 子。前者主产于广 东、广西、江西等 地,后者全国大部 分地区均产。秋季 果实成熟而未开裂 时拨取全珠,晒干, 打下种子,除去杂 质,再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小肠经。 [功 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
黄。
[临床应用]: 1 .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2 . 用于痈疮肿毒。 3 . 用于黄疸。
茯苓
药材
来源:为多孔 菌科真菌茯苓 的干燥菌核。 多寄生于松科 植物赤松或马 尾松等根上。 野生或栽培。 主产于云南、 湖北、安徽、 四川等地。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 经。
[功 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临床应用]:
1 .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2 . 用于脾虚诸证。 3 . 用于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10 ~ 15g。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教学目的: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配伍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或熟悉本章药物的功效、应用及功效
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3.了解淡渗利湿(甘淡渗湿)、清热利湿(清
利湿热)、 利湿退黄等概验。
概述
1.含义: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以治 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 为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ppt课件

力强,为利水渗湿之专 泄热:湿热淋证、带
药。
下,及肾阴不足,
相火偏亢之遗精。
.
11
香加皮(北五加皮)
.
12
香加皮
辛苦温 有毒 归肝肾心经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祛风湿,强筋骨:风湿痹证。
.
13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1、特点:多苦寒,走下焦,尤能清利 下焦湿热,以利尿通淋为主要作用。
2、主治:淋证。
.
37
虎杖
化痰止咳
清热解毒 清利湿热
活血化瘀 泻下通便
大黄
凉血止血
.
38
2.健脾〔止泻〕——脾虚泄泻,尤宜于脾虚 湿盛泄泻。
3.〔祛湿〕除痹——湿痹,筋脉挛急疼痛者 。
4.清热排脓——肺痈,肠痈。
.
7
茯苓 薏苡仁
宁心安神 利水消肿 健脾
清热排脓,除痹
.
8
猪苓 甘淡平 归肾膀胱经 菌核
.
9
泽泻 甘寒 归肾膀胱经 块茎
.
10
猪苓
※泽 泻
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
.
21
甘咸微寒 归肝胆肾膀胱经
.
22
.
23
海金沙
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成熟孢子
.
24
石韦
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叶
.
25
※金钱草
海金沙
石韦
利尿通淋:淋证。
1.尤宜于石淋。长于通淋止痛, 1.尤宜于血
2.〔清热〕利 尤善止尿道 淋。
湿退黄:湿热 疼痛,为治 2.清肺止咳:
黄疸。
诸淋涩痛之 肺热咳喘。
渴,小便短赤。 3.收湿敛疮:外用治
中药学-6利水渗湿药PPT课件

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 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表面黄
棕色至黄褐色,节处多膨大。断面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
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偶有空腔。气微,味淡。 功效类同木通。。
-
44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知识链接
2021/1/29
中药- 学
11
茯苓
2.健脾—脾气虚证。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
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 效,常与党参(人参)、白朮等配伍,如参 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021/1/29
中药- 学
12
茯苓
3.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食少、乏 力等。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分析:2003年以前,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引发肾病(龙胆泻肝丸中毒事 件)的报道多见于报端。这是由于龙胆泻肝丸处方中的木通被错误的用成关 木通,而长期服用关木通其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可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甚 至肾衰竭。上述案例可以确定王女士是由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中毒引起的 肾病。
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关木通,2005版起 中国药典未再收载。原关木通及其制剂,一律用木通代替。
2021/1/29
中药- 学
41
【功效主治】
2021/1/29
中药- 学
42
木通之配伍
配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 配生地、甘草、竹叶:上清心火、下利湿热,
应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配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通经下乳,应用
于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2021/1/29
棕色至黄褐色,节处多膨大。断面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
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偶有空腔。气微,味淡。 功效类同木通。。
-
44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知识链接
2021/1/29
中药- 学
11
茯苓
2.健脾—脾气虚证。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
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 效,常与党参(人参)、白朮等配伍,如参 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021/1/29
中药- 学
12
茯苓
3.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食少、乏 力等。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分析:2003年以前,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引发肾病(龙胆泻肝丸中毒事 件)的报道多见于报端。这是由于龙胆泻肝丸处方中的木通被错误的用成关 木通,而长期服用关木通其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可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甚 至肾衰竭。上述案例可以确定王女士是由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中毒引起的 肾病。
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关木通,2005版起 中国药典未再收载。原关木通及其制剂,一律用木通代替。
2021/1/29
中药- 学
41
【功效主治】
2021/1/29
中药- 学
42
木通之配伍
配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 配生地、甘草、竹叶:上清心火、下利湿热,
应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配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通经下乳,应用
于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2021/1/29
最新利水渗湿药 中药药理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4、利尿
浸液 绿原酸→利尿
养
花
60年代老舍速写(叶浅予画)
老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体会“乐趣”的含义,感受老舍其人其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老 舍 最 后 的 照 片
老舍,本名舒பைடு நூலகம்春,满族人,中国 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 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 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 终年67岁。
② 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HDL-ch↑),促使胆固 醇从动脉壁正常消除运至肝内代谢→排出,防止沉积
③ 影响酶活性:促进胆固醇代谢,减少甘油三酯合成 ④ 泽泻含 胆碱 可以转运胆固醇使其 肝内 含量↓
卵磷脂
A壁
(五)抗肿瘤
茯苓:茯苓多糖抑制S180实体瘤;一方面杀伤作用、另一方 面提高免疫功能(巨噬细胞活力↑); 茯苓菌丝体 抗肿瘤活性为多糖,抑制率94%。
2、保肝作用
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茵陈色原酮 茵陈蒿汤及其组成单体药均有明显保肝作用。使肝损伤大鼠肝细
胞内含糖量↑、GPT↓ CCl中毒小鼠死亡率↓,利胆
病理:肝细胞肿胀,脂肪样变性坏死↓ 原理:(1)诱导肝药酶
(2)茵陈 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 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 葡萄糖醛酸↑
利水通淋药中,大部分除利水外具有清热,通淋功效。清热作用与 抗菌作用有关,现有实验资料证明:茯苓、猪苓、木通、泽泻、扁蓄、 车前子、半边莲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体外实验)
猪苓 (-) 金黄色葡萄球菌 茯苓 (-) 金葡菌、大肠杆菌、TB杆菌、变形杆菌、钩端螺旋体 泽泻 (-) TB杆菌 木通 (-)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毛癣菌 扁蓄 (-) 金葡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癣菌 车前子 (-) 金葡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癣菌 半边莲 (-) 金葡菌、大肠杆菌、真菌
10利水渗湿药(中药学)PPT课件

瞿麦利小肠而导热,适用于小便灼痛或尿 血之热重于湿者,并能活血通经,还可用 于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孕妇忌用。
萹蓄清膀胱湿热,适用于小便短黄 之湿热交阻者,兼能杀虫止痒,又 治虫积腹痛及湿疹阴痒。
地肤子
⒈清热利湿
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麦等。
⒉止痒
治皮肤风疹,湿疮,周身瘙痒等证。内服或外洗。
又能利湿退黄抑制蛋白质排泄,治肾炎、糖尿病。
泽漆 主治功力与大戟同而稍缓和。有
毒。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外敷治癣疮,刺激性较大。
蝼蛄
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配海金沙、石苇治石淋。
荠菜
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本节药物多苦寒,或甘寒而寒性较著,尤 能清利下焦湿热,长于利尿通淋,多用治小 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滑石Talc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淋
治膀胱湿热,小便淋痛,配木通、车前子等利尿 通淋药同用。 治石淋,配海金沙、金钱草等通淋排石药。
⒉清解暑热
治外感暑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配甘草,如 六一散。
⒊收湿敛疮
治湿疮、湿疹、痱子,研末外用。
木通Manchurian Aristolochia Stem
车前子Plantain Seed
甘寒滑利,清降下行,能清利下焦湿 热之邪而利尿通淋,适于湿热水肿、 淋痛、泄泻等证。又能清泄肺肝,止 咳明目,治肺热咳嗽及肝热目赤等证。
布包入煎剂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利尿通淋
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等。 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配栀子、木通、萹蓄等药。 如八正散。
使用注意:
利水渗湿之品,易伤阴液,阴虚者当慎用。
萹蓄清膀胱湿热,适用于小便短黄 之湿热交阻者,兼能杀虫止痒,又 治虫积腹痛及湿疹阴痒。
地肤子
⒈清热利湿
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麦等。
⒉止痒
治皮肤风疹,湿疮,周身瘙痒等证。内服或外洗。
又能利湿退黄抑制蛋白质排泄,治肾炎、糖尿病。
泽漆 主治功力与大戟同而稍缓和。有
毒。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外敷治癣疮,刺激性较大。
蝼蛄
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配海金沙、石苇治石淋。
荠菜
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本节药物多苦寒,或甘寒而寒性较著,尤 能清利下焦湿热,长于利尿通淋,多用治小 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滑石Talc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淋
治膀胱湿热,小便淋痛,配木通、车前子等利尿 通淋药同用。 治石淋,配海金沙、金钱草等通淋排石药。
⒉清解暑热
治外感暑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配甘草,如 六一散。
⒊收湿敛疮
治湿疮、湿疹、痱子,研末外用。
木通Manchurian Aristolochia Stem
车前子Plantain Seed
甘寒滑利,清降下行,能清利下焦湿 热之邪而利尿通淋,适于湿热水肿、 淋痛、泄泻等证。又能清泄肺肝,止 咳明目,治肺热咳嗽及肝热目赤等证。
布包入煎剂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利尿通淋
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等。 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配栀子、木通、萹蓄等药。 如八正散。
使用注意:
利水渗湿之品,易伤阴液,阴虚者当慎用。
中药学课件-.利水渗湿药PPT课件

茯苓 健脾作用较强,脾虚证常用
利水消肿
兼有安神作用,主心神不宁失眠
渗湿健脾
甘、淡,凉。治疗水肿兼有热象者
苡仁 渗湿作用较强,水湿内停常用 兼除痹,清热排脓。主湿痹,内痈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本节药物:车前子、滑石、木通、 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 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解
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苦或淡,气多寒凉,善走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医林纂要》 云:“行水去 妄热,是其所
功 效:
长”。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
清肺祛痰。 功能的要点是 “清利”二字
有显著的利 尿作用
车前子《本经》
临床应用:
利水通淋
1、淋证,水肿。
八正散
车前子可通治诸淋,诸肿。配泽 泻,茯苓皮,冬瓜皮,尤宜于热淋, 剂量宜大,常与木通,滑石等为伍。
茯苓《本经》
茯苓即可用于单纯脾 虚,亦可用中湿,更 宜于脾虚兼湿之证。
脾气虚:乏力倦怠,配人参
2、脾虚 诸证
脾虚湿胜泄泻,配扁豆,砂仁 健脾
脾虚咳嗽痰多,配陈皮,半夏
饮邪停留于胃的呕吐,配生姜
茯苓《本经》 茯苓适宜于心脾虚弱 所致心悸失眠
亦可用于水气 3.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凌心者
取其健脾,安神之效。多用茯神或 神木,也可用茯苓,单用力弱,常配枣, 柏,远志等安神药。如酸枣仁汤,归脾 汤。
薏苡仁《本经》
临床应用:
利水消肿, 健脾
1、尿少水肿,脚气。
治疗水肿尿 少属脾虚湿 盛者较适宜
尿少水肿常配茯苓、白术、黄芪等药; 治疗湿邪下注脚气可配木瓜、苍术、防 己等药。
薏苡仁《本经》
薏苡仁所治脾 虚利湿水盛渗之湿泄,泻
利水渗湿PPT课件

2024/6/2
1
概述
药性特点: 味多甘、苦、淡, 性多寒、平。 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 经。
注意:阴虚者慎服,孕妇慎服。
2024/6/2
2
概述
分类: 1、利水渗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
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 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 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用于湿热黄 疸。
安神。
2024/6/2
14
薏苡仁
2024/6/2
【药用】 禾本科草 本植物薏 苡的成熟 种仁。
15
薏苡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微寒。 归脾、肾、肺经。
【特点】 为种仁但不富含油脂
2024/6/2
16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湿健脾
利湿除痹
主治
特点:泄而兼补; 应用:水肿、脚气;淋证;脾虚泄泻
痹证(湿痹)之筋脉拘挛
主治
特点:甘而滑利、寒而清热,性专降泄。(热淋) 应用:①湿热下注之淋证②水肿、小便不利。
渗湿止泻 特点:利水湿,分清别浊而止泻; 应用:暑湿泄泻。
清肝明目 应用: ①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 ②肝肾不足所致目暗昏花。
清肺化痰 肺热咳嗽
2024/6/2
28
车前子之配伍
配木通、滑石:应用于湿热下注治小便淋漓涩痛; 配白术:健脾止泻,应用于脾虚泄泻; 配熟地:补肝肾,泻热明目,应用于肝肾不足之目
2024/6/2
19
茯苓与薏苡仁之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为甘淡平和之药,渗湿健脾之品; 同中之异: 茯苓性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可适用于寒热
虚实各种水肿; 薏苡仁性偏寒凉,清热利湿力强。 不同点: 茯苓兼入心经,具有宁心安神作用; 1. 薏苡仁则具排脓消痈之效,又为治湿痹常用之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等药物配伍。
8、使用本类药——配行气药。“气行则 水行”
六、使用注意:
1、本类药——易伤津液——阴亏津少 者慎用;
2、部分利水之品——偏滑利、通降— —肾虚遗精、遗尿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七、分类:
常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 湿退黄药三类。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功效 本类药物性味甘平或微寒,淡能渗
注意: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植 物过路黄的 干燥全草。
功效: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
解毒消肿
-
26
茵陈蒿
长于清利湿热以退黄疸— 阳黄、阴黄均适宜
金钱草 苦寒而利湿 又能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 ●治多种淋证—尤宜石淋
咬伤
—治黄疸
● 解毒消肿治疮痈、毒蛇
川 木 通
-
关木通
功效: 利尿通淋, 清心火, 通经下乳
20
关木通 ── 味苦性寒,泄降力强,善 清心火与小肠之火,使实热从小便而出, 善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于 小肠所致之心烦尿赤。且入血分,能通利 血脉、关节及通经下乳,又治血滞经闭, 湿热痹痛等症。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为菊科植物滨蒿或 茵陈蒿的干燥地上 部分。
作用单纯—利水作用较好。 利水兼泄热—尤宜泄膀胱之
热,肾之虚火,下焦湿
第二节
利水通淋药
车前子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
17
车前子
一、特点: 甘而滑利,寒凉清热。利水湿,分清浊。
二、功效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三、应用: 1、小便淋漓涩痛—配关木通、滑石(八正散 ) 2、暑湿泄泻—配白术、茯苓。(利小便以实大
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 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适应范围 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 苓的干燥菌核。
-
9
茯 苓 (菌 核)
一、处方用名: 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茯神木 二、特点: 甘淡微凉,作用和缓,渗湿健脾,标本
第十利二水章渗 化湿湿药药
-
1
一、含义: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 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利水 渗湿药。
◆ 湿、水、痰、饮
二、特点:
多偏甘淡平或寒凉。
“淡能渗泄”——利水渗湿 “寒能清热”——利水兼泄热
三、作用:
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服药后 尿量增加 由小便排出。
小便通畅 水湿
便) 3、目赤涩痛—配菊花、决明子。(肝肾阴虚亦
宜) 4、肺热咳嗽—配瓜萎、枇杷叶。 另有降血压作用
另:车前草:车前全草,性能功用与车前 子相似,兼有清热解毒功效,多用于 热毒痈肿。
四、用量用法:
煎服9-15g,宜包煎。肾虚精滑者慎用。
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三叶木通或白木通 的干燥藤茎。
-
23
茵陈蒿
一、采收: 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绵茵陈)或秋
季花蕾长成时采割(茵陈蒿) 二、特点: 苦泄下降,寒能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
湿热——为治黄疸要药。 三、功效: 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四、应用:
阳黄—配大黄、栀子(茵陈蒿汤) 1、治黄疸 阴黄—配附子、干姜(茵陈四逆汤) 2、治湿疹、湿疮—配黄柏、苦参。
四、适应证:水湿内停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
2、淋证
3、黄疸
此外,泄泻,痰饮,湿疮,带下,湿温等
五、应用: 须视不同病证,选用和配伍
1、水肿兼表证——配宣肺发汗药; 2、脾虚不运者——配补脾益气药 3、肾阳亏虚者——配温肾补阳药
(膀胱气化失司)
4、湿热合邪者——清热药; 5、寒湿相并者——温里祛寒药; 6、热伤血络而尿血者——凉血止血药; 7、泄泻、痰饮、湿温、黄疸等——健脾、
脾虚停饮—配白术、桂枝 (苓桂术甘汤)
脾虚带下—配山药、莲子
猪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
功 效: 利 水 消 肿, 渗 湿
13
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 干燥块茎。
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
14
茯苓
猪苓 泽泻
热
甘淡渗泄 利水渗湿 治小便不利
水肿
又能健脾,安神—治脾虚, 心悸、失眠等。
兼顾——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三、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配猪苓、白术
1、各种 阴虚小便不利者—配泽泻、阿胶
水肿 汤)
(猪苓
脾肾阳虚水肿—配附子、生姜
汤)
(真武
2、心悸,失眠,健忘—配当归、远志。
3、脾虚诸证
脾胃气虚—配党参、白术 (四君子汤)
脾虚泄泻—配白术、山药 (参苓白术散)
8、使用本类药——配行气药。“气行则 水行”
六、使用注意:
1、本类药——易伤津液——阴亏津少 者慎用;
2、部分利水之品——偏滑利、通降— —肾虚遗精、遗尿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七、分类:
常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 湿退黄药三类。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功效 本类药物性味甘平或微寒,淡能渗
注意: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植 物过路黄的 干燥全草。
功效: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
解毒消肿
-
26
茵陈蒿
长于清利湿热以退黄疸— 阳黄、阴黄均适宜
金钱草 苦寒而利湿 又能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 ●治多种淋证—尤宜石淋
咬伤
—治黄疸
● 解毒消肿治疮痈、毒蛇
川 木 通
-
关木通
功效: 利尿通淋, 清心火, 通经下乳
20
关木通 ── 味苦性寒,泄降力强,善 清心火与小肠之火,使实热从小便而出, 善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于 小肠所致之心烦尿赤。且入血分,能通利 血脉、关节及通经下乳,又治血滞经闭, 湿热痹痛等症。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为菊科植物滨蒿或 茵陈蒿的干燥地上 部分。
作用单纯—利水作用较好。 利水兼泄热—尤宜泄膀胱之
热,肾之虚火,下焦湿
第二节
利水通淋药
车前子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
17
车前子
一、特点: 甘而滑利,寒凉清热。利水湿,分清浊。
二、功效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三、应用: 1、小便淋漓涩痛—配关木通、滑石(八正散 ) 2、暑湿泄泻—配白术、茯苓。(利小便以实大
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 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适应范围 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 苓的干燥菌核。
-
9
茯 苓 (菌 核)
一、处方用名: 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茯神木 二、特点: 甘淡微凉,作用和缓,渗湿健脾,标本
第十利二水章渗 化湿湿药药
-
1
一、含义: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 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利水 渗湿药。
◆ 湿、水、痰、饮
二、特点:
多偏甘淡平或寒凉。
“淡能渗泄”——利水渗湿 “寒能清热”——利水兼泄热
三、作用:
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服药后 尿量增加 由小便排出。
小便通畅 水湿
便) 3、目赤涩痛—配菊花、决明子。(肝肾阴虚亦
宜) 4、肺热咳嗽—配瓜萎、枇杷叶。 另有降血压作用
另:车前草:车前全草,性能功用与车前 子相似,兼有清热解毒功效,多用于 热毒痈肿。
四、用量用法:
煎服9-15g,宜包煎。肾虚精滑者慎用。
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三叶木通或白木通 的干燥藤茎。
-
23
茵陈蒿
一、采收: 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绵茵陈)或秋
季花蕾长成时采割(茵陈蒿) 二、特点: 苦泄下降,寒能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
湿热——为治黄疸要药。 三、功效: 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四、应用:
阳黄—配大黄、栀子(茵陈蒿汤) 1、治黄疸 阴黄—配附子、干姜(茵陈四逆汤) 2、治湿疹、湿疮—配黄柏、苦参。
四、适应证:水湿内停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
2、淋证
3、黄疸
此外,泄泻,痰饮,湿疮,带下,湿温等
五、应用: 须视不同病证,选用和配伍
1、水肿兼表证——配宣肺发汗药; 2、脾虚不运者——配补脾益气药 3、肾阳亏虚者——配温肾补阳药
(膀胱气化失司)
4、湿热合邪者——清热药; 5、寒湿相并者——温里祛寒药; 6、热伤血络而尿血者——凉血止血药; 7、泄泻、痰饮、湿温、黄疸等——健脾、
脾虚停饮—配白术、桂枝 (苓桂术甘汤)
脾虚带下—配山药、莲子
猪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
功 效: 利 水 消 肿, 渗 湿
13
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 干燥块茎。
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
14
茯苓
猪苓 泽泻
热
甘淡渗泄 利水渗湿 治小便不利
水肿
又能健脾,安神—治脾虚, 心悸、失眠等。
兼顾——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三、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配猪苓、白术
1、各种 阴虚小便不利者—配泽泻、阿胶
水肿 汤)
(猪苓
脾肾阳虚水肿—配附子、生姜
汤)
(真武
2、心悸,失眠,健忘—配当归、远志。
3、脾虚诸证
脾胃气虚—配党参、白术 (四君子汤)
脾虚泄泻—配白术、山药 (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