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的河流教案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2.3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2.3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2.3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课程名称:《中国的河流》课时安排:本课时为第1课时,共计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特点。

2.掌握中国的河流分布情况及其流域特点。

3.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意义,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河流,掌握其流域特点和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解法、实物展示法、分组配对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教材、地图、河流图片、保护水资源的画册、蓝屏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生活实例启示老师拿一瓶水,问学生们这瓶水哪里来的?学生们的回答:“水龙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

接着老师指出,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然而,水资源却在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进行探究。

(2)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组都拿到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们探讨一下:什么是河流?河流的特点有哪些?(3)归纳总结每个小组汇报讨论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们对河流的特点进行梳理总结,画出蓝色的流线图,准备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

Step 2:讲授主要内容(1)介绍中国的河流分布及特点教材P18页,应用地图分析中国主要的河流,展示黄、长、淮、海等七条主要河流及其流域特点,以图片和比例尺的方式更直观的呈现。

(2)图示流域地貌特点教材P20页,呈现流域地貌剖面图,让学生通过比较长江、黄河和珠江三个流域的地貌剖面图对比,对中国主要河流的地貌特点进行分析。

Step 3: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1)展示保护水资源画册教材P18页,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色彩,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再通过铺张浪费影响到水资源的紧缺性,引导学生行动起来了解并保护水资源。

(2)小组活动,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整理和归纳,总结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2.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包括:
1. 分析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并掌握其分布情况。
(3)相关视频资料:推荐几个关于中国河流的纪录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深入地了解河流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4)河流治理案例:提供一些关于中国河流治理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河流治理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治理成果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地图和实地考察,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河流分布和特点,了解河流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河流的分布和特点产生混淆,特别是对于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数据分析来加深理解。同时,对于河流流域面积、全长等数据的记忆也可能存在困难。
学具准备
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
课型
新授课
2. 介绍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主要河流的源头、流经省份、全长、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3. 探讨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点。
4. 分析中国河流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中国河流分布图,使学生能够识别主要河流的分布和流向,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概念。
当堂检测: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学案(无答案)湘教版(new)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学案(无答案)湘教版(new)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1)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2.3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2.3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记住黄河的源流概况和自然特征2.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3.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提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

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板书]滔滔黄河一、源流概况[过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

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提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不能。

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

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

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

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

[承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

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板书]二、“母亲河”的功与过[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中国的河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主要围绕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以及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我国河湖与地形、气候的关系而开放的。

我国是河湖众多的国家,河湖不仅可以浇灌、航运和旅游,它还供应了水和水能资源。

了解河流分布和河流的水文特征,对抵挡各类自然灾难,实现人地和谐进展有重大的意义。

2、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外流区与内流区的位置、界线;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世界上最长的水道——京杭水道,古今的航运意义;主要湖泊的名称和分布。

(2)力量目标:在学问把握的过程中,培育同学读图、析图、用图以及辨析自然要素间相互影响的力量。

(3)思想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国河湖众多,京杭水道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水道等学问,使同学产生民族骄傲感。

更加宠爱我国的秀丽山河。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观赏河流、湖泊的图片。

(2)读图分析法: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界线,并分析分布不同的缘由。

(3)动手实践法:让同学在空白图中画出所知道的河流。

(4)争辩比较法:让同学阅读,分组争辩。

列表进行比较。

2、学法在学习过程中,以图为媒体,让同学读图、析图和熟图,提高同学的爱好和学问水平,猎取地图技巧的力量。

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导入我用任贤齐的《我是一只鱼》让同学在轻松的气氛下开头,提出问题:鱼儿的生活离不开什么?鱼儿生活所需要的水来自哪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讲授新课(1)呈现《中国水系图》地理学习的关键重在读图,我让同学自己动手。

先写出自己所知道的河流名称,然后将所写的河流画在空白图上。

感受河流的流向和注入地。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精品教案 (7)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精品教案 (7)

2.3中国的河流教学目标1.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淡水湖的名称及位置2.会在地图上查找主要的湖泊的位置教学重难点1、识记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2、了解主要的支流及上中游的分界线等概况3、知道长江水能丰富的河段及航运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板、信息沟通牌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上节课堂完成的探训部分习题,小组内互批,然后个人进行订正,反思。

二、感情调节观看关于长江的录像片段,让学生感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气势,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你对她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

三、自学互帮(内容与方法)自学指导:滚滚长江(一)1、长江源流概况(一)自学提示读教材P50图2-46,安静思考下列问题(1) 长江的发源地?正源是?全长?注入的海洋?(2)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3) 流经的地形区?(4) 主要支流?(5)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各河段的主要支流和湖泊?(6)长江上、中、下游地形各有什么特点,形成了什么样的景观?(7)长江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二)互帮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果。

组间相互交流答案,由小组长发言。

四、讲解释疑完成互批后,准备复习提背,重点关注每组的1、2号同学。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尤其是提示学生要结合地图,从地图上找到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流经的地形区、主要的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自主学习互帮互助6号帮助1号5号帮助2号4号帮助3号尤其关注各组1、(1) 长江的发源地?正源是?全长?注入的海洋?唐古拉山,沱沱河,6300千米,东海(2)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11个)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3) 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4)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5)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6)长江上、中、下游地形各有什么特点,形成了什么样的景观?上游落差大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地势低平,江面开阔五、练习反馈填图册及探训对应习题: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评并打分。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案(2)(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案(2)(新版)湘教版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2.3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2.3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3)“滔滔黄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教学过程黄土高原的治理地上河小浪底水利工程黄河源窑洞龙羊峡“塞上江南”(选做一题,在课外完成)(1)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板书设计滔滔黄河一、黄河的概况二、黄河的奉献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三、黄河的忧患1.上游:土地荒漠化、凌汛2.中游:水土流失3.下游:“地上河”、凌汛四、黄河的治理教学反思本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效果,得益于学生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由于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有关黄河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多,在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回答的内容有的超出了教师的意料,给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长江和黄河流经的地形图、政区图、长江水系的剖面图、黄河水系图,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源流概况
出示“中国降水量图”及中国著名的河流水资源比较图。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出示洪涝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黄河的忧患和长江洪涝灾害及其治理措施
复习“中国水系图”上主要的河流及注入的海洋,完成练习。
会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完成复习要点一
熟读“长江水系图”完成复习要点二的第一题
熟读“黄河水系图”完成复习要点二的第二题
认真读图,分析比较长江和黄河的共同之处
学会分析地势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读图、分析气候与河流的关系。
通过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学会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河段及其治理措施
课堂
小结
学生回顾总结所复习的内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案、学案、课件制作、学生分析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主要
三、探究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及综合治理
(一)外流河(区)、内流河(区)的分布
(二)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一)长江的源流概况
(二)黄河的源流概况
探究点一、长江和黄河源流概况的相同之处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并说出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基本特征。
2.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本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重点
1.能说出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熟悉长江和黄河的水系图,能说出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
1.长江和黄河水系图
2.会分析长江和黄河对本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课堂
检测
完成中考真题实战
作业
画长江和黄河水系图各一遍,在图上填注源流概况的内容。
拓展延伸一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探究点二黄河为什么是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拓展延伸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探究点三对长江和黄河的综合治理
出示“中国水系图”
引导学生熟悉河流
提示水文特征包含的因素,引导学生会根据水文特征判断河流的名称
出示“长江水系图”和源流概况应该掌握的内容并检查掌握情况
出示“黄河水系图”,并检查掌握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