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简论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西方教育的影响

简论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西方教育的影响

简论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西方教育的影响夸美纽斯(Edward K. K. Kuam-iunu)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美籍华人,是美国教育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实践者之一。

其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广泛被应用于美国公立学校和大学的教育管理中,并对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认为教育管理必须具有科学性,只有科学化的教育管理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其次,他主张教育管理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根据不同的学校和教育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第三,他提出要把管理和教育两者统一起来,真正实现管理服务于教育的目的。

最后,他强调教育管理必须具有民主性和协作性,要鼓励广泛的参与和协力合作。

这些教育管理思想对西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它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夸美纽斯主张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科学评估等手段来改进教育管理,这一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管理中,如现代学校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绩效评估和数据驱动决策等,这些都是以科学化为基础的。

另一方面,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思想也促进了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他提出要实现学校管理和教育决策的民主化,这一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和70年代达到高潮,促成了学校教育决策的广泛参与和协作,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民主化和社区的参与。

此外,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思想也推动了教育管理的改革和现代化。

他主张管理要以教育为主导,真正实现管理服务于教育。

这一思想反映了教育管理的基本定位和目标,推动了西方教育管理的变革和现代化。

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西方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21世纪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对教育管理领域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夸美纽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夸美纽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夸美纽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美纽斯思想,又被称为美纽斯主义或美纽斯学派,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其哲学家美纽斯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美纽斯思想不仅对于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其思想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美纽斯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伦理道德的探讨与发展。

美纽斯认为美德是灵魂的目标,人类最高的境界就是追求美德。

他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主张人们在人生中要经过自律与自我调节,避免极端的行为与情绪过错。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常常出现着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人们的行为往往偏向于极端,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

因此,美纽斯思想的中庸之道可以被认为是指导现代人恢复道德良知并追求真正幸福的重要方法。

其次,美纽斯思想对于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纽斯主张有序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君主政治与共和政治的思想。

他认为合理而有序的政治制度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各国各地的政治制度各不相同,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

而美纽斯思想强调政治制度的公正和稳定,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此外,美纽斯思想还对于教育与思维方式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纽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

这一方法强调人们应该充分思考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对立与矛盾的辩证分析来实现真正的理解与认识。

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现代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与矛盾,需要通过辩证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

美纽斯思想的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出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效率与准确性。

此外,美纽斯思想对于艺术与美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纽斯认为艺术是一种对现实的再造与再现,通过艺术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世界。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艺术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论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论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论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浅谈夸美纽斯的自然体育教育思想摘要:夸美纽斯是一位深邃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理论实践上完成了一场革命。

他是新教育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泛智”思想;及其教育中的“自然体育”思想等在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等中均有体现。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对其自然体育思想作了肤浅的探讨,旨在对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前言在近代外国体育史上,使学校体育冲破贵族的狭小天地从而奠定近代学校统一进程的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称学校为“造就人的工场”,他主张“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指导”,他首次提出体育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了班级制和课间休息制及其按年龄分组进行教育。

他的体育思想对欧洲近代体育教育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他被某些西方学者称为“学校体育之父”。

二、自然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直观性、彻底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和量力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具体到人,夸美纽斯认为,人心犹如土壤、白纸与腊,“只要园丁当心”,土壤可以长出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白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腊能变成各种形式”,“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像”。

他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

例如:有些伶俐、渴于求知但是桀骜的人,“常是学校所遭遇的困难的最大根源。

他们多半是被人认为没有希望了的。

但是,假如能够得到正当的处理,他们常常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伟人”。

真正无法教育的人“是一千人里面难得找到一个的”。

只有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

2.学校为“造就人的工场”。

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重视人的现实生活,关心人的健康和幸福,称学校为“造就人的工场”。

夸美纽斯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夸美纽斯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夸美纽斯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美纽斯教育原则是美国前教育家约翰·迪温·迪尔的教育理念,被普遍认为是现代教育的理念基础之一、这一教育原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健康发展和取得成功。

这种教育原则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美纽斯教育原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而美纽斯教育原则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探究、实践和合作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校之外的各种领域中持续学习和成长。

其次,美纽斯教育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往往强调记忆和应试,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美纽斯教育原则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能够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职业成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将面临不断变化的职场和社会环境。

再次,美纽斯教育原则强调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培养。

传统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才华。

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兴趣、天赋和潜能。

美纽斯教育原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展示出更大的潜力和优势。

此外,美纽斯教育原则强调学与教的互动和合作。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源泉和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

而美纽斯教育原则倡导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合作和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育决策和课堂活动,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育的和创新。

夸美纽斯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夸美纽斯教育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英语142班 李凯雯 学号:1418100192
循序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主动性则及其现实意义
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 地进行。
循序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掌握学生 的学习现状及性格差异,根据不同的 气质类型进行不一样的教育及评价。 比如后进生需要设计比较基础的练习 和多加鼓励,而优生则增加一定难度 的练习。
巩固性原则
主动性与自 觉性原则 量力性和因 材施教原则
英语142班 李凯雯 学号:1418100192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职业。 ——夸美纽斯
英语142班 李凯雯 学号:1418100192
巩固性原则
主动性与自 觉性原则 量力性和因 材施教原则
夸美纽斯教学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 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 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 觉性。
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 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 习动机(NEC)。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利用各种策略来引起学生 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动画或图片, 时事等。布置的作业也可以多样化, 以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
夸美纽斯教学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 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 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能被学生吸收的知识都是仅仅高于其 现有知识的一个等级(克拉申:输入 假说),而且,学生学习知识都是有 顺序性及渐进性的(SLA:Teach what is teachable),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选择合适难度的教材,选择适合学 生现阶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设计练 习题的时候,也要注意要由容易到困 难,有一定的阶度。

论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是关于人的学问,萌芽于古希腊,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

近代欧洲思想史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延续,是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他从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他提出泛智思想就是“把一切教育交给一切人”,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接受成人教育”。

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教育理论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许多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教育目的论、自然适应原则、教育方法中无处不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一、概述《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杰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誉为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其中所蕴含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成为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

本文旨在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的解析与研读,探讨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意义与价值。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主张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这一思想体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等各个方面的论述中,为后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通过对《大教学论》的研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进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借鉴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大教学论》中的“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阐述其内涵、特点和实践价值,以期为当前及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简述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神学家和改革者,被誉为“近代教育之父”。

他的杰作《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于1632年首次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伦理学等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系统阐述了其“教育适应自然”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还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地位来看,《大教学论》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它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后来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成为后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夸美纽斯教育管理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摘要: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但人才培养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仍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体制仍是应试教育形式,重智育不重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等。

这些问题,不但导致人才培养受到制约,还可能影响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因此,必须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被称之为教育学之父。

他提出的普及教育、泛智教育和幼儿教育等对全世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文章试图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他的教育管理思想,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探索他的教育管理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夸美纽斯教育管理启示一、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思想(一)教育由国家管理教育应该由国家来管理,这是夸美纽斯在17世纪初对康帕内拉的主张进行发展后提出的。

并且具体地论述了由国家来管理教育这一主张的正确性。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对于加强国家实力的重大意义和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有管理教育的权力,所以国家应行驶这个权利,将教育管理起来,并应该多设立学校,重视教育和保障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普及教育、义务教育的主张夸美纽斯在教育管理的目的“泛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普及教育和发展义务教育的主张。

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

他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接受共同的教育,而不应因权势、贫富和地位等而有所不同。

他在普及教育思想中还提出女子也要受教育,认为女子和男子有相同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而且她们同样能取得很高的成就。

夸美纽斯主张要从少年时期抓普及教育,理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早日开始接受教育,人的一生有许多要做的事情。

而在少年时期学习知识最容易形成,记忆力也最为牢固,保持的时间最长久”。

所以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应像园丁对待植物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平和世界观
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一位“捷克兄弟会”(捷克的一个民主教派)成员的家庭。

夸美纽斯在12岁时失去双亲,在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的。

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

1620年11月,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

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员辗转流高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

162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撤。

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编写了学龄前儿童教育手册《母育学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1631年编写了拉丁文教科书《语学入门》
1632撰写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大教学论》,这些教育著作使夸美纽斯得了极大的声誉。

1642年.夸美纽斯又写成了教育著作《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以及著名的教科书《世界图解》等。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
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

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

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

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要使一个嫩芽变成一棵树就需要培植,浇水,篱围保护并且以支柱把它撑起……”“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珠宝和宝石还珍贵”
“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拖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柔弱的心灵之中……”
他称儿童为“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

另一方面,儿童必然会发育长大,成为未来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

由此,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8.评价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

9.个人认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两个思想:
(1)论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在17世纪30年代,继莫尔之后,又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

a)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

他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有
一个同一的目标:他们要成为人,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他们都应该达到一个境地,在合适地吸取了智慧、德行和虔信之后,能够有益地利用现世的人生,并且适当地预备未来的人生。


b)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

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
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能在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

他驳斥了有人认为天性鲁钝笨拙的人不能接受教育的意见,说:“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力衰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田地。

”他也斥责了有人主张女性完全不能追求知识的谬论,指出:“她们具有同等敏锐的心理和求知能力(常常比男性还要强)”夸美纽斯还设想使有才能的儿童在兄弟会的帮助下受到更高深的教育。

c)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
需要适当的制度;父母没有充分的能力和时间教导他们的儿童;儿童在大的班级里,可以起互相激励的作用;因此适应社会分工和人们职务专门化的,必须有学校这样的专门教育机关和教师这样专门的教育人员进行工作。

(2)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教师的职位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优越的”、光荣的职位。

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种对于教师的新的进步的观点。

因为在此以前,教师的职业,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没有受到尊重。

夸美纽斯要求一方面居民要尊重教师,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应当明白他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充满自尊感。

夸美纽斯向教师提出较高而正确的要求。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一切善行的公正、积极、坚决的活的模范。

他要求教师要以整饬的生活的榜样不断地放到儿童的跟前”,他们“是用了最大可能的小心选来的,具有优异的德行”。

他应爱护自己的事业,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考虑和鼓励儿童的学习兴趣。

他要求教师要做到能激发“孩子们求学的欲望”他们必须“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他还要求教师要把教育事业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就是要“把训练心智的艺术奠定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上面,使我们能够得到可靠的与准确的进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