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煤生字第761号《煤矿电气试验规程》(排版)

(83)煤生字第761号《煤矿电气试验规程》(排版)
(83)煤生字第761号《煤矿电气试验规程》(排版)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83)煤生字第761号

目录

第一篇总则 (3)

第二篇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和特性试验 (5)

第一章交流电动机 (5)

第二章直流电机 (8)

第三章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 (11)

第四章断路器 (15)

第五章互感器 (20)

第六章套管 (22)

第七章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 (24)

第八章隔离开关和母线 (26)

第九章电力电缆 (27)

第十章电力电容器 (29)

第十一章干式电抗器 (30)

第十二章避雷器 (31)

第十三章半导体电力整流器 (33)

第十四章直流控制箱(1650伏)和导线 (34)

第十五章直流快速开关和空气换相器 (35)

第十六章二次回路 (37)

第十七章 1千伏以下配电装置和电力布线 (37)

第十八章 1千伏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38)

第十九章绝缘油 (38)

第二十章接地装置 (40)

第二十一章保安用具 (41)

第三篇继电保护装置检验 (43)

第一章继电保护装置检验的一般规定 (43)

第二章继电器检验项目及要求 (44)

第三章继电器一般性检验 (59)

第四章保护用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检验项目及要求 (61)

第五章操作机构电器部分的检验项目及要求 (63)

第六章整组动作检验及投入运行前的准备 (65)

第四篇盘用电工仪表和互感器检验 (69)

第一章盘用指示仪表检验 (69)

第二章盘用交流电度表检验 (72)

第三章互感器检验 (76)

第一篇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煤矿电气试验工作,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运行,予防设备损坏,保障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煤矿系统变电所(站)及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电工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按本规程要求进行。

第2条为贯彻本规程,各矿务局(基建局)和矿(厂)必须建立相应试验室(组),分别由局机械动力处(机电处)和矿(厂)机电科直接领导。

人员名额应根据本规程要求的工作范围,由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研究确定,试验人员应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煤管局(煤炭公司)可在本地区重点装备一个矿务局的电气试验室作为本地区中心试验室,协助和指导本地区电气试验工作。

第3条矿务局电气试验室的工作范围:

1.地面主要变电所高压设备的绝缘和特性,以及电气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和整定工作;

2.逐步掌握电气计量标准,校对和修理主要电气测量仪表及电子仪器,

3.大型电气设备大修后试验,

4.验收新安装的主要电气设备,

5.协助试验组进行主要设备或技术难度较大的试验:工作;

6.组织推广电气试验工作新技术;

7.有条件时负责电气设备绝缘油的化验和分析。

第4条矿(厂)试验组工作范围:

1.本单位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以及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和盘用电工仪表的检验;

2.电气设备检修前后的试验;

3.矿(厂)自行新装中小型设备的验收试验;

4.协助局电气试验室在本单位所进行的电气试验工作。

第5条试验室和试验组,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结合本地区(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电气设备试验讨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负责执行。

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应定期对电气试验执行情况和电气设备试验结果进行检查。

第6条编制电气设备试验计划的依据原则是:

1.本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

2.历年设备试验变化趋势及近期运行状态;

3.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变更;

4.日常运行、维护人员的意见;

5.季节性要求;

6.其它特殊情况。

计划经审批后,应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安排,矿井主要设备的试验,应尽量与矿井设备检修同时进行。

第7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主要设备的历年试验资料和档案,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摞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第8条在执行本规程中,通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周期、试验标准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经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9条井下试验的安全措施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10条长期(井下超过三个月、井上超过六个月)停止运行和移动胃的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运行中设备的‘试验项目和标准进行试验。

第11条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标准;

1.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额定电压标准进行试验;

2.当用于满足产品通用性的要求时,可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进行耐压试验;

3.在高原地区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电气设备,应在安装地点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佧电压的标准进行试验。

第1 2条进行绝缘试验时,应尽盈将连接在一起的,

各种电气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成套的设备不在此限)。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试验。为了便于现场试验工作起见,已经有了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标准的电气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

第13条新装和大修后充油设备进行交流耐压时,油质必须经试验合格,否则不能进行。

第14条运行中主要大型设备、主要电缆等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l.设备的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等所试项目经综合判断合格;

2.有周密的操作措施。

第15条在进行与温度有关的各种电气试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介质损失角、泄漏电流等),应同时测量被试物和周围环境温度。绝缘试验应在良好天气,且被试物温度及周围温度一般在不低于十5℃的条件下进行。

第16条本规程中所列绝缘电阻测量,规定用60秒的绝缘电阻值R60;吸收比的测嚣,规定用60秒与15秒绝缘电阻的比值R60/R1 5。

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一分钟。

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运算时,电动机是按铭牌电压计算,电缆是按标准电压等级计算。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计算。

第17条继电保护方案,每年要依据电网系统方案、运行方式和负荷情况进行一次整定方案计算,并报主管机电部门审批后执行。

各用电单位在改变运行方式或负荷变更前,应及时通知试验室(组),以便调整试验。

第18条试验性质的解释

一、新装:

1.新品验收及新设备的鉴定,

2.新品安装工程竣工后移交生产的交接试验;

3.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仪表及二次同路。

二、大修:

1.设备大修工程竣工后试验;

2.二次回路全部或部分更换。

三、运行中:

1.定期试验;

2.事故后检查试验;

3.长期停运和移设后的设备投入运行前试验。

注:二次同路包括:电气设备的操作、讯号、保护、测量等回

路和这些回路中的电气操作线圈、接触器.继电器.测量

仪表电压及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

第19条千伏级设备试验标准另行制订,在制订前,国产千伏级设备试验参照制造厂标准自行规定,引进设备的验收试验标准按各国现行试验标准和厂家规定执行。

第20条老旧设备试验后的数据经综合判断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须逐步改造,以提高其绝缘水平。运行中高压设备如发现绝缘已劣化,或在不正常状态运行时,可增加试验项目或缩短试验周期。矿井主要大型电气设备(如主变压器、主绞车电机、主扇风机电机等)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设备是否继续运行,由矿务局总工程师或机电总工程师批准,报煤管局备案。其它高、低压电气设备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设备是否继续运行,由矿(厂)总工程师或机电总工程师批准,报矿务局备案。

第21条与水电部电网五接连接的电气设备按水电部试验标准执行。

第22条本规秤解释权属于煤炭工业部。

第二篇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和特性试验

第一章交流电动机

第1条交流电动机的实验项目和周期如表2-1所示。

表2-1

序号项目周期备注

1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

中每年至少一次

1200伏且容量在200千瓦及以

上测吸收比

2直流耐压测验并测泄

露电流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

中只做泄露试验一年一

1.1200伏且容量在200千瓦及

以上的电动机定子绕组做此项

试验.200千瓦以下的自行规

定.2.交流耐压不具备试验设

备时可做直流耐压

3交流耐压试验新装.大修.移设

4直流电阻测定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

5转子开路电压测定1.大修后 2.新装,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

6空载试验1.大修后 2.新装,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

7短路试验根据需要进行8振动试验根据需要进行

9间隙和轴串量测定1.大修后 2.新装,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

10转速测定根据需要进行

11转矩试验根据需要进行

12温升试验根据需要进行

第2条交流电动机的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

绝缘电阻测定500伏以下用50:O伏兆欧表, 1200伏及以下用1000伏兆欧表,1200伏以上用2500伏兆欧表,其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装和大修时,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可参照出厂标准或同类型设备进行比较,不应相差太大。

2.小修和运行中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在接近运行温度状态时,额定电压为1000伏以下者,不低于0.5兆欧;额定电压为1000伏及以上者,定子绕组每千伏不低于1兆欧,转子绕组不低于O.5兆欧。

3.新装、大修后和运行中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当温度在10~30℃时其吸收比一般不应低于1.3。 4.同步电动机及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兆欧。

5.有条件时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分相测量,各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

二、直流耐压试验并测泄漏电流

1.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如表2-2所示。

表2-2

全部更换绕组3.0倍额定电压

新装,大修、局部更换绕组2.5倍额定电压

小修2.0倍额定电压

2.耐压中测得的泄灞电流值与随类型设备比较不应相差太大,与前次试验相比也不应显著增加;分相测量时,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50%I各相泄漏电流在20微安以下者,各相问差值可适当放宽。

3.在一定电压下泄漏电流值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4.泄漏电流值随所加试验电压不成比例显著增长时,应停止试验,查明原因。

5.运行中电动机的试验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的热状态下进行’新装、大修和小修处于备用状态下可在冷状态下进行。试验电压应分段升高,每段停留1分钟,读取泄漏电流值。试验时要采取消除杂散电流影响的接线方式。

6.运行中只做泄漏电流试验时所施加电压值为2倍额定电压。

三、交流耐压试验

(一)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

1.新装和移设后试验电压按表2-3标准进行。

表2—3

试验电压(千伏)

0.4及以下0.7 1.2 2 3 6 10 计算公式

额定电压(千伏)

新装 1.5 2.0 2.8 4.2 6 11 18 0.85(2U+1000) 伏移设 1 1.2 1.8 3 4.5 9 15 0.75 (2U)伏

注:U—额定电压。

2.全部翻局部更换绕组绝缘时试验电压按表2—4标准进行。

表2—4

试验电压(千伏)

0.4及以下0.7 1.2 2 3 6 10 计算公式

额定电压(千伏)

全部更换绝缘 1.8 2.4 3.4 5 7 13 21 (2U+1000)伏不低于1500伏局部更换绝缘 1.3 1.8 2.5 4 5 10 16 0.75(2U+1000) 伏

(二)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按表2—5进行。

表2—5

绕线式转子绕组不可逆的可逆的

新装及大修未更换转子绕组、

1.5Uk,但不小于1000伏 3.0Uk,但不小于2000伏

局部更换转子绕组后

全部更换绕组后(2Uk+1000)伏(4Uk+1000)伏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加额定电压,转子开路在滑环上测得的开路电压.

(三)同步电动机励磁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1.新装后。7.5倍额定励磁电压,但不低于1200伏。

2.大修后:全部更换绕组试验电压为10倍额定励磁电压,但不低于1500伏,局部更换绕组试验电压为7.5倍额定励磁电压,但不低于1200伏。

(四)起动电阻器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可参照各类电动机转子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五)转子绑线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新装和大修时为1500伏。

(六)局部和全部更换绕组时工艺过程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可参照附录2—1。

(七)新制绕组工艺过程巾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及其增量参照附录2—2。

四、直流电阻测定

1.1000伏以上或100千瓦以上的电动机(包括同步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的相互间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如中性点不能引出,可测量线问直流电阻,其值不应超过1%,其余

自行规定。

转子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最大和最小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一般也不应超过2%。

2.可变电阻器或起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与制造厂数值或与初测结果比较相差不应超过10%,同步电动机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与原始数值比较,其差别不应超过10%。

五、转子开路电压测定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在静止时,定子通入三相对称电压后转子三相电压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2%。

六、空载试验

1.高压电动机空载试验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小时。

2.空载电流一般不应超过原始记录或出厂规定值10%,空载损耗一般不应大于原始记录或出厂规定值的20%;各相平均电流与其中任一相最小电流相比,差别不应大于10%。

七、短路试验

电动机在堵转下达到额定电流时,所加的短路电压值与出厂或原始记录比较,不得相差20%。

八、振动试验

新装和大修后电动机振动标准见表2—6。

表2—6

额定转速(转/分)3000 1500 1000 750及以下振动值(双振幅,毫米)0.06 0.10 0.13 0.16

九、间隙和轴窜量测定

1。电动机定子与转子间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0%。

2。滑动式轴瓦电动机轴窜量可参照表2-7。

表2-7

轴径(毫米)轴窜量(毫米)

25~50 2

50~100 2~3

100以上2~4

十、转速测定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预定频率、额定负荷下运行时,其转差率不应超过规定值的±20%。

十一、转矩试验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力矩不应低于规定值的15%。

十二、温升试验

1.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允许温升标准(在海拨1000米以下周阐空气温度为+40℃)如表2—8所示。

表2-8 注:(1) 采用沥青胶的B 级绕组其温升限度按胶的耐热性能规定; (2)埋置检温计法,温升限度与电阻法楣同;

(3)非连续定额电机,其各部分的温升限度允许比上表高10℃;

(4) 防爆安金型电动机其允许温升按本表规定降低10℃·‰‰

2.轴承允许温度,当环境温度为40℃时如丧2—9所 表2-9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3条 直流电机的试验项目和周期如表2—10所示. 表2-10 序号 项 目 周 期

备 注

1

绝缘电阻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每年至少一次

3.移设后

2 交流耐压试验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根据需要

3.移设后

3 直流电阻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根据需要

4 极性检查

新装和大修后 5 电枢与磁极间的间隙测定

新装和大修后 6 振动试验 根据需要进行 7

检查炭刷中性位置

新装和大修后

绝缘等级 A 级

E 级

B 级

F 级

H 级

电机部件名称 测量方法

温度计法

电 阻 法 温度计法

电 阻 法

温度计法

电 阻 法

温度计法

电 阻 法

温度计法

电 阻 法

额定功率在5000千伏安或铁芯长度在1米以上交流绕组

60

60

80

100

125 小于5000千伏安交流机绕组及直流励磁的交流机磁场绕

50 60

65 75 70 80 85 100 105 125 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它部

件 60

75

80

100

125

永久短路的裸绕组和不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它部件

这些部分的温升不应达到足以使任何相近绝缘或其 它材料有损坏

危险的数值 集 电 环

60

70

80

90

100

滑 动 轴 承 80℃ 滚 动 轴 承

95℃

8 温升试验根据需要进行

9 转速测定根据需要进行

10 超速试验根据需要进行

11 整流换向试验新装和大修后

12 匝间试验新装和大修后

13 空载和外特性试验新装和大修后一般只当改变原机或绝缘结构工艺时进行

第4条直电机的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测定

绝缘电阻测定,600以下 1000伏兆欧表,600伏及以上用2500伏兆欧表,其绝缘电阻值不做规定,可参照交流电动机绝缘电阻标准。

二、交流耐压试验

1.新装、移设及运行中直流电机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按表2-11标准进行。

表2-11

试验部位

试验电压(伏)移设及运行中

(U>24伏)

新装

(U>24伏)

定子磁极绕组对地0.75(2U) 0.85(2U+1000) 定子磁板各绕组间0.75(2U)不低子1130伏0.85(2U+1000)

电枢绕组对地及钢绑线对电

枢绕组

1以上电极0.75(2U) 0.85(2U+1000) 注: I U为电机额定电压.

2.大修全部和局部更换绝缘的直流电机其各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按表2—12标准进行。表2—12

试验部位

试验电压(伏)全部更换绝缘

(U>24伏)

局部更换绝缘

(U>24伏)

定子磁极绕组对地

一般电机2U+1000

牵引电机2.25U+2000

0.75(2U+1000)

电枢绕组对地及钢绑线对电枢绕组3以上一般直流电极2U+1000

牵引电机2.25U+2000

0.75(2U+1000)

换向器对地 2.5U+2500

刷盒对地 2.5U+1000(不低于1500)

3. 更换绕组的直流电机工艺过程中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参照附录2—3。

三、直流电阻测定

1.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与制造厂数值或以前测得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差别,一般不应大于2%。

2.磁场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铭牌的数据或与最初测量值相比不应大予10%。

四、极性检查

极性应正确无误,主补极绕组连接必须正确,磁场排列顺序:发电机为NsSN,电动机为NNSs。

五、电枢与磁极间的间隙测定

各点气隙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相比,不得大于10%。

六、振动试验

电机在试验台上所测得的振动值,不得超过各类电机的技术条件规定,无规定时按表2—13进行。电铲电机在电铲上测得的振动值,允许增加一倍,但以不影响正常换向为准。 表2—13

七、检查炭刷中性位置

核对炭刷中性位置是否正确,满足良好换相要求。 八、温升试验

直流电机温升试验是在额定条件下(包括强迫通风)经过负载试验,其各部的温升应不超过该类型电机基本技术条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可参照表2~14规定。

表2~14

部位

普通直流电机 牵引电机 温度计法 电阻法 温度计法 电阻法

A E

B A E B E B F H E B F H 电枢绕组

定子绕组

表面裸露的单层绕组

换向器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60 55 40

70 55 40

80 55 40

65 65 65

75 75 80

80 80 90

105 55 40

105 55 40

105 55 40

105 55 40

105 115 120 130 140 155 160 180

注:表中规定的温升与冷却至气温度有关,分以下三种情况。

(1)规定普通直流电机的冷却空气温度不超过40℃,如果为(40+t) ℃·州其允许温升 应比表中规定减少t ℃.

(2)规定主牵引电动机的冷却空气温度为25℃,如果冷却空气温度为t ℃而不是25℃,则负载试验时的电流I 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I Η I=

t-25 1+

800

式中 I Η ----额定电流

(3)规定辅助牵引电动机的冷却温度为40℃,故其允许温升应比表中规定减少15℃。如果冷却空气温度为t ℃而不是40℃,则负载试验时的试验电流I 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I H I =

T- 40 1+

800

电极转数(转/分) 3000 2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振动值(双振幅)毫米

0.05

0.07

0.085

0.1

0.12

0.16

0.20

九、转速测定

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下运行时,分激和负激式的转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值的±10%;串激式过规定值±15%。

十、超速试验

直流电机超速试验可参照表2-15规定进行。超速试验后线和整流片应无永久性位移。

表2-15

电极类别超速试验时的转速超速时间

串激电极铭牌最高转速的120%,但

不少于额定转速的150%

2 分钟

牵引电机

两台串联运行

单台或多台并联运行

铭牌最高转速的135%

铭牌最高转速的125%

2 分钟

调速电动机最高转速的120% 2 分钟

单一转速电极铭牌最高转速的120% 2 分钟

十一、整流换向试验

换向火花等级测定应在电机负载试验完,各部温升已达到稳定状态,且炭刷位置不变情况下

进行。将负载自1/4额定负载升到150%额定电流(发电机)或150%额定转矩(电动机)时检查换相情况,火花等级应符合各类型电机基本技术条件巾的规定,如无规定可参照表2—16进行判定。表2—16

工作状态允许火花等级说明

额定负载

1

1 级

2

及短时冲击负载 2级

直接启动及电机逆转时 3级换向器和碳刷应永久性扭伤,即3级火花后应能继续以后的工作

十二、匝间试验

全部更换绕组的电枢匝间应在热状态下进行过电压试验,过电压数值有技术规定的按规定进行,无规定的一般可在1.3倍额定电压运行5分钟,无短路现象。

十三、空载和外特性试验

空载特性及外特性试验,与制造厂出厂试验资料比较,应无显著差别。

第三章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

第5条变压器试验项目与周期如表2—17所示。

表2—17

序号项目周期备注

1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2 泄露电流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容量在320千伏安及以下

不做此项试验,但35千伏

安及以上不受容量限制

3 测量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tg

值(%)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容量在500千伏安及以下

不做此项试验,但35千伏

安及以上不受容量限制

4 非纯瓷套管介质损失角tg 值

(%)试验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当套管有引出测量端子时

试验

5 交流耐压试验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6 线圈直流电阻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变动分接头位置

3.运行中一年一次

320千伏安及以下的变压

器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

7 变压比测定1.新装和大修后

2.内部接线变动

8 组别或极性测定

1.新装时

2.更换线圈或内部接线变动

9 空载试验

1.大修后

2.新装根据需要进行

320千伏安以下变压器大

修后,空载试验根据需要

自行规定

10 短路试验根据需要进行

11 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新装和大修后

12 绝缘油试验按第十九章第52条规定

13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电压为35千伏及以下容量为

1000千伏安及以上运行中的

变压器每年一次,其余根据需

要进行

1.对有疑问的变压器应缩

短试验周期

2.新装及大修的设备投运

前应做一次检测,投运后

在短周期内应多次检测,

以判断是否正常

第6条变压器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额定电压为1000伏及以下的线圈,用1000伏兆欧表;额定电压为1000伏以上的线圈,用2500兆欧表,其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兆欧;3000伏及以上的线圈也可用5000伏兆欧表。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R60/R15)不做具体规定,但以下数值可做参考。

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参考值如表2—18所示。

表2—18

序号试验性质高压线圈

电压等级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

新装及

大修后

2千伏及以下300 200 130 100 60 40 26 17

3~10 千伏450 300 200 130 90 60 40 25

20~35千伏600 400 270 180 120 80 50 35

60~220千伏1200 800 540 360 240 160 100 70

2 运行中2千伏及以下240 160 100 66 45 3

3 20 13 3~10 千伏360 240 150 100 70 50 30 20 20~35千伏480 320 210 140 100 65 40 28 60~220千伏960 640 430 290 190 120 80 55

注:(1)高压线圈的额定电压为13.8千伏和15.7千伏的,按3~10千伏级标准;额定电压为18千伏和44千伏的按20~35千伏级标准。

(2)测量时非被试线圈接地。

2.容量在500千伏安及以上的变压器应测量吸收比(R60/R15),其标准是:在10~30`C时一般不低于1.3。

二`泄露电流测定

1.泄露电流试验电压标准如表2—19。

表2—19

线圈额定电压(千伏) 3 6~15 20~35 35以上

直流试验电压(千伏) 5 10 20 40 注:对于未注油变压器测量泄露电流时,其施加电压为规定试验电压的50%。

2.泄露电流值

由于变压器结构不同,泄露电流不做具体规定,应根据同类型设备或同一设备历年试验结果比较。也可参考表的数值。

表2—20

额定电压(千伏) 试验电压标准

(千伏)

各种温度(℃) 下泄漏电流值(微安)

10℃20℃30℃40℃50℃60℃

1.2~3 5 25 46 65 100 160 260

6~15 10 45 72 114 180 300 468 20~35 20 72 108 180 290 432 700

35以上 4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变压器线圈连同套管的泄漏电流测定,微安表应接在高压侧或采用消除杂散电流影响的接线。泄漏电流值应在加压一分钟后读取。

三、测最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tgδ值(%)

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新装时,tgδ允许值(%)如表2—21所示。

表2-21

线圈电压等级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35千伏及以下 1.5 2.0 3.0 4.0 5.0 8.0 11.0 35千伏以上 1.0 1.5 2.0 3.0 4.0 6.0 8.0

2.大修和运行中tgδ值(%),不应大于表2—22数值。

表2-22

线圈电压等级试验性质

温度(℃)

5 10 20 30 40 50 60 70

20千伏及以下大修

运行中

2.5

3.5

3

4

4.2

5.5

6.2

8

10

13

14

18

20

26

26

34

20~35千伏大修

运行中

2

2.5

2.5

3.4

3.5

4.5

5.5

7.0

8.0

10.5

11.0

14.5

15

20

20

26

60~110千伏以下大修

运行中

1.5

2

2

2.5

2.5

3.5

4

5.2

6

8

8

10.5

11

14.5

18

23

110千伏及以上大修

运行中

1

2

1.5

2.5

2

4

3

6

4

8

6

11

8

18

注:tgδ值(%)与历年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3.如果QS1型电桥测量6千伏以下电压等级变压器tgδ时,其测量电压按设备额定电压等级适当选择。

四.非纯瓷套管介质损失角tgδ值(%)参照第18条表2-50之规定。

五.交流耐压试验

(一)符合国家标准趁品的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标准,按表2-23规定进行。

表2-23

额定电压(千伏)试验性质

试验电压(千伏)0.7

1.5 2 3 6 10 15 20 35 44 60 110 220

出厂试验 5 18 25 35 45 55 85 95 140 200 400 新装和大修后 4 10 10 15 21 30 38 47 72 81 120 170 340 运行中 3 7 8 13 19 26 34 41 64 71 105 150 300

注:标准产品700伏以下电力变压器出厂试验电压为5千伏,新装和大修后为4千伏(1965年以前产品为2千伏)

(二)非标准产品(包括老旧变压器)新装和大修后,交流耐压试验按如下标准进行。

1.无出厂试验电压,或大修未全部更换线圈的交流耐压试验按表2-24。

表2-24

额定电压(千伏)

0.7

以下

1.5 2 3 6 10 15 20 35 44 60 110

试验电压(千伏) 2 7 8 13 19 26 34 41 64 71 105 150

2.有出厂试验电压,或大修未全部更换线圈绝缘,其交流耐压试验,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0.85倍,但除干式变压器外均不得低与表2-24的相应值。

(三)变压器全部更换线圈绝缘后,应按国家标准产品出厂试验电压标准进行;符合国家标准变压器局部更换线圈绝缘的,应按国家标准产品大修试验标准进行。

(四)干式的,井下的,或降低绝缘的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应按照表2-26之规定进行。

表2-26

额定电压(千伏)0.7以下 2 3 6 10

试验电压(千伏) 2 7 10 16 24

(五)搬运或移设后的变压器需要耐压时,按运行标准进行。

六.线圈直流电阻测定

1.1600千伏安及以下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线:不超过2%;相:不超过4%,其它所有变压器,相或线均不超过2%。

2.新装和大修后,应在所有分接头位置测量;变更分接头位置,以及运行中的变压器,只在使用分接头位置上测量。

七.变压比测定

1.电压35千伏级以下变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变压比允许偏差±1%,但高压侧6.3千伏及以下且容量在500千伏安以下的变压器大修后可稍放宽,最大不超过±2%,其它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头)变压比允许偏差为±0.5%.

2.新装,大修和更换线圈的变压器其变压比应在所有分接头上进行测量,其变压比变化应符合规律。

八.组别或极性测定

三相变压器接线组别或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变压器的标志(铭牌和顶盖上符号)相符。

九.空载试验

变压器空载损耗允许偏差+15% 空载允许偏差+30%。

十.短路试验

变压器短路损耗允许偏差为10%;阻抗电压允许偏差为10%,试验电流可以低于额定电流,但至少应为额定电流的25%。

十一.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试验时在使用分接头上进行,新装时为5次,更换线圈后为3次,应无异常现象。

十二.绝缘油试验

按第十九章第52条规定

十三.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设备内部氢和烃类气体正常含量一般不大于表2—27数值。

表2-27

总烃100 ppm

乙炔 5 ppm

氢100 ppm

注:(1)总烃是指甲烷,乙烷,乙烯和乙四种气体总和;

(2)标准中所列数值单位ppm(10-6),即每升油中含有该气体的微升数;

(3)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判断及对产气率的判断可参考附录2—15。

第7条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绝缘试验,应在充满合格油后,静止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方可进行。一般容量为10000千伏安以上的变压器需静止20小时以上(真空注油者时间可适当缩短),10000千伏安以下的变压器静止时间酌情缩短。充油型套管应在内部充满油后,进行耐压试验。

第8条绝缘试验时,以变压器为上层油温作为变压器绝缘试验的温度。

第9条油浸电抗器,消弧线圈,补偿器等,试验项目和周期参照变压器试验项目和周期中序号1,2,3,4,5,6项进行;试验标准参照第6条中一,二,三,四,五,六项进行。

第10条新装电力变压器是否要进行干燥按附录2—4的规定进行;进行中和检修后按附录2—5的规定进行。

第四章断路器

第11条多油和少油断路器试验项目和周期如表2—28所示。

表2—28

序号项目周期备注

1 绝缘电阻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室外和井下一年一次,地面室内二年一次

2 泄露电流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20千伏以下的不做此项试验

3 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20千伏及以下的不做此项试验

4 交流耐压试验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0千伏及以下二

年一次

运行中井下断路器和运行中20

千伏以上的断路器,根据需要进

5 油箱和套管中绝缘油试验按第19章第52条规定进行

6 导电回路电阻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运行中10千伏及以下且低于额

定电流50%时,可不做此项试验

7 测量灭弧室的并联电阻,

并联电容及并联电容的

tg %

新装和大修后

8 测量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和

固有分闸时间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在额定操作电压(气压液压)下

进行测量

9 测量短路器触头分.合闸

的同时性

新装和大修后

10 检查操作机构合闸接触器

和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

电压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2年一次

11 测量电压合闸接触器和分

闸电磁铁线圈的绝缘电阻

和直流电阻

新装和大修后

12 利用远方操作装置检查操

作机构的动作情况

新装和大修后

1.对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的操

作试验有条件时进行

2.对电动操作机构,不允许在不

带断路器本体的情况下进行操

作试验

3.对电磁式操作机构合闸主线

圈端子上的电压,不应低于制造

厂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值

注:(1)对用气动操作的油断路器,其气动操作部分应按空气断路器相应项目进行试验;

(2)对用液动操作的断路器,其液动操作部分应按制造厂相应项目进行试验;

(3)对用弹簧储能操作的油断路器,弹簧机构操作部分应按制造厂相应项目进行试验;

(4)防爆断路器特性试验,按出厂技术要求进行。

第12条多油和少油断路器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测定

多油和少油断路器的绝缘电阻要求用2500伏兆欧表测定,其整体绝缘电阻值可参照表2—29进行。

二、泄露电流测定

1.多油断路器单个套管的泄露电流值可参照表2—30进行,合闸后泄露电流值减去两单只套管泄露电流之和也不应大于表2—30规定。

表2—29

额定电压(千伏)

绝缘电阻(兆欧)

新装及大修运行中

分闸合闸分闸合闸

2~15 2500 1000 2000 300 20~110 5000 2500 2500 1000

表2—30

额定电压(千伏)20~35 40~60

试验电压(千伏)20 30

泄露电流(微安)10 10

2、35千伏及以上少油断路器固定对可动地和可动对地泄露电流值参照表2—31规定进行。表2—31

额定电压(千伏)35 35以上

试验电压(千伏)20 40

泄露电流(微安)10 10

注:试验时非加压端要接地。

三、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定

1.非纯瓷套管多油断路器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定,须在分闸和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分闸在20'C时其tgδ值(%),可在表2—50基础上在增加表2—32中规定值。

表2—32

额定电压(千伏) 110及以上 110以下DW1-35(BM-35)

DW1-35D(BMД-35)比表2-50相应套管的tgδ

1 2 3

值(%)的增加数(%)

2.多油断路器分闸状态下,按每只台套管进行测量,测得的tgδ值(%)超出标准时应去掉绝缘油的影响测套管tgδ值(%)。

单只套管合格的多油断路器,在合闸时其tgδ值(%)如超过单只套管的标准,则应检查可动拉杆。

3.多油断路器大修而套管未大修,应按套管的运行标准(表2-50)再增加表2-32所列相应数值。

四、交流耐压试验

1、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断路器交流耐压标准按表2-33规定。

表2-33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2 3 6 10 15 20 35 44 60 110 220

(千伏)

出厂试验(千伏)16 24 32 42 55 65 95 155 250 470

新装.大修后.运行

14 22 28 38 50 59 85 105 140 225 425

中(千伏)

2、出厂试验电压不明和老旧的油断路器交流耐压标准按表2-34规定。

表2-34

试验性质

2 3 6 10 15 20 35 44 60 110

额定电压

(千伏)

新装.大修及运行中

13 20 27 35 47 55 80 90 130 200

(千伏)

3、安装在井下的油断路器交流耐压试验标准按表2-35规定。

表2-35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2 8 6 10

(千伏)

新装.大修及运行中(千伏)10 13 21 32

五、导电回路电阻测定

多油断路器油箱和套管中的绝缘油试验,应符合第十九章第52条之规定。

六、导电回路电阻测定

1、新装油断路器导电回路电阻,可参考附录2-7厂家标准。

2、大修及运行中导电回路电阻,当负荷电流小于额定电流50%时,导电回路电阻:大修后为厂家标准2倍(G-100型为3倍);运行中为厂家标准3倍(G-100型为5倍);当负荷电流在额定电流50%以上时,大修后运行中一般不应大于厂家标准的1.5倍。

3、附录2-7中未列入的油断路器导电回路电阻按厂家规定。

七、测量灭弧室的并联电阻,并联电容及联电容的tgδ值(%)测量结果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八、测量油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应符合制造厂规定或参考附录2-7进行。

九、测量油断路器触头分,合闸的同时性

十、检查操作机构合闸接触器和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

操作机构的最低动作电压(指电磁铁或接触器线圈端子的电压)不应超出表2—36的范围。

表2—36

部件名称最低操作电压(额定电压的百分数)

不小于不大于分闸电磁铁 30 65

合闸接触器30 80(65)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能自动重合闸的油断路器。

十一、测量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1.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兆欧(用500伏或1000伏兆欧表)。

2.直流电阻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十二、利用远方操作装置检查操作机构的动作情况

检查项目如表2—37所示。

表2—37

操作类别

操作电源母线电压

(额定电压的百分数)

操作次数

新装和大修小修

合闸115 3 —

合闸90(80) 3 1

分闸80 6 1~2 合闸和分闸100 3 1~2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能自动重合闸的油断路器。

第13条空气断路器的试验项目和周期如表2—38所示。

表2—38

序号项目周期备注

1 测量支持瓷套的电源电阻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3年一次

用2500伏兆欧表,兆欧表

量程不小于10000兆欧

2 测量35千伏及以上的支持瓷套的

泄露电流

新装和大修后

3 支流耐压试验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3年一次

4 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电阻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3年一次

5 测量灭弧室的并联电阻和并联电

容值

新装和大修后

6 测量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和固有分

闸时间及各触头动作的配合情况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3年一次

7 在额定气压下测量分闸和合闸电

磁铁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

新装和大修后

8 测量分闸和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绝

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新装和大修后用500伏或1000伏兆欧表

9

利用远方操作装置检查操作机构

的动作情况

1.新装

2.大修后

第14条空气断路器的试验标准

一.测量支持瓷套的绝缘电阻

对于非纯瓷套支持绝缘套的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二.测量35千伏及以上的支持瓷套的泄露电流

1.每一元件试验电压标准如表2—39所示。

表2—39

额定电压(千伏)35 35以上

直流试验电压(千伏)20 40

2.泄露电流一般不大于10微安。

三.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标准可参照表2—40进行。

表2—40

试验性质

试验电压(千伏)

额定电压(千伏)

8 6 10 15 20 35 44 60 110 220

出厂24 32 42 55 65 95 155 250 470 新装,大修及运行中22 28 38 50 59 85 105 140 225 425

四.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电阻

导电回路电阻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并可参考附录2—8数值。

五.测量灭弧室的并联电阻和并联电容值,测量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六.测量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和固有分闸时间及各触头动作的配合情况,测量结果应符合制造厂标准或参考附录2-8数值。

七.在额定气压下测量分闸和合闸电磁铁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测量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八.测量分闸和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1.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兆欧(500伏或1000伏兆欧表)。

2.直流电阻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九.利用远方操作装置检查操作机构的动作情况

检查项目如表2-41所示。

表2-41

操作类别操作电源母线电压

(额定电压的百分数)操作气压

操作次数

新装

和大

小修

分闸和合闸115

80

100

100

100

额定气压

额定气压

额定气压

制造厂规定最小气压

制造厂规定最小气压

3

3

5

3

3

2

2

3

2

2

第五章互感器

第15条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和周期如表2-42所示。

表2-42

项目周期备注

1 绝缘电阻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充油互感器一年一次,干式互感器二年一次

2 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定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一年一次

20千伏及以下互感器

不做此项试验

3 交流耐压试验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0千伏及以下二年一

运行中20千伏及以上

或井下用互感器根据

需要进行

4 绝缘油试验按第十九章第52条

5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1~2年一次

60千伏及以上互感器

做此项试验

6 比差和角差测定新装和大修后

7 组别和极性测定新装和大修后

8 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的

直流电阻

新装和大修后6千伏及以下根据需要

9 测量1000千伏以上电压互感

器空载电流

新装和大修后

10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历磁特性

曲线

1.新装时

2.根据需要进行

仅对继电保护有要求

者进行

注:电容型电流互感器试验项目,按制造厂规定。

第16条互感器的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测定

互感器绝缘电阻测定,一次线圈500伏以下用500伏兆欧表,1200伏及以下用1000伏兆欧表,1200伏以上用2500伏兆欧表,测量时非被测线圈接地,其绝缘电阻标准参照同级电压断路器合闸标准;二次线圈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1兆欧;串级电压互感器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定

中国知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中国知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目录 前言...................................................... 一、系统登录........................................... 二、用户设置........................................... 1.修改密码........................................... 2.个人信息维护....................................... 三、双选管理........................................... 1.教师申报课题....................................... 2.审核学生选题....................................... 3.审核学生申报课题................................... 4.查看团队课题....................................... 5.查看师生双选关系................................... 6.提交和下发任务书................................... 四、被委托操作......................................... 切换角色 .............................................. 五、过程文档管理.......................................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第一篇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电气试验工作,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运行,予防设备损坏,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变电所(站)及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电工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按本规程要求进行。 第2条为贯彻本规程。 人员名额应根据本规程要求的工作范围,由机电总工程师研究确定,试验人员应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可在本地区重点装备一个矿务局的电气试验室作为本地区中心试验室,协助和指导本地区电气试验工作。 第3条电气试验室的工作范围: 1.地面主要变电所高压设备的绝缘和特性,以及电气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和整定工作; 2.逐步掌握电气计量标准,校对和修理主要电气测量仪表及电子仪器, 3.大型电气设备大修后试验, 4.验收新安装的主要电气设备, 5.协助试验组进行主要设备或技术难度较大的试验:工作; 6.组织推广电气试验工作新技术; 7.有条件时负责电气设备绝缘油的化验和分析。 第4条矿(厂)试验组工作范围: 1.本单位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以及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和盘用电工仪表的检验;2.电气设备检修前后的试验; 3.矿(厂)自行新装中小型设备的验收试验; 4.协助局电气试验室在本单位所进行的电气试验工作。 第5条试验室和试验组,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结合本地区(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电气设备试验讨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负责执行。 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应定期对电气试验执行情况和电气设备试验结果进行检查。 第6条编制电气设备试验计划的依据原则是: 1.本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 2.历年设备试验变化趋势及近期运行状态; 3.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变更; 4.日常运行、维护人员的意见; 5.季节性要求; 6.其它特殊情况。 计划经审批后,应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安排,矿井主要设备的试验,应尽量与矿井设备检修同时进行。 第7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主要设备的历年试验资料和档案,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摞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第8条在执行本规程中,通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周期、试验标准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经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9条井下试验的安全措施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10条长期(井下超过三个月、井上超过六个月)停止运行和移动胃的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运行中设备的‘试验项目和标准进行试验。

软件用户手册

第一部分系统管理员操作说明 1.1 管理员操作说明 1.1.1管理员登录 功能概述: 管理员登录窗口:管理员通过该步操作才可进入系统进行系统操作 操作方法: 1.打开IE浏览器,输入配送优化大赛软件的访问地址:http://IP:915/,进入之后如图 所示: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进入系统选择页面。

3.选择【配送优化大赛软件V1.0】进入系统首页。 1.1.2地图上传 功能概述: 管理员上传一张地图。

操作方法: 1.系统管理员进入主系统,点击【地图上传】按钮进入【地图上传】页面。 2.点击浏览,选择需要上传的地图,点击上传。(下图为上传好的地图) 功能按钮说明: 【浏览】:点击浏览选择地图图片。 【上传】:上传选择的地图。 1.1.3站点维护 功能概述: 管理员对站点进行维护。 操作方法: 1.系统管理员进入主系统,点击【站点维护】按钮进入【站点维护】页面。 2.选定某个客户或支点进行拖动,可随意放置客户和支点的位置,并对支点进行删除(只

能删除未保存的支点)。 3.可对站点添加多个支点(添加支点是为了方便后续线路维护)。 注:红色图标表示:配送中心;绿色图标表示:配送客户;蓝色图标表示:支点。 点击重置所有点,可将之前维护好的站点全部重置。

重置之后的所有站点需要重新部署。 4.站点维护好之后点保存可直接跳转到线路维护页面。 功能按钮说明: 【帮助】:显示帮助信息; 【重置所有点】:点击重置所有点,之前维护好的站点将重置。 【添加支点】:可添加多个支点。 【删除支点】:可删除支点(只能删除未保存的支点)。 【保存】:保存维护好的站点。 1.1.4线路维护 功能概述: 管理员进行线路维护。 操作方法: 1.系统管理员进入主系统,点击【线路维护】按钮进入【线路维护】页面。

版煤矿安全规程 电气部分

版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 分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十章电气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四百三十五条煤矿地面、井下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试验等必须按本规程执行。 第四百三十六条矿井应当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即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者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的两段母线)。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当担负矿井全部用电负荷。区域内不具备两回路供电条件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应当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部门审查。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电源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当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带电备用电源的变压器可以热备用;若冷备用,备用电源必须能及时投入,保证主要通风机在10min内启动和运行。 10kV及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等各种限电断电装置。 第四百三十七条矿井供电电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电力电子设备或者变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 第四百三十八条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和采(盘)区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当承担全部用电负荷。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应当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提升机、抽采瓦斯泵、地面安全监控中心等主要设备房,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当来自各自的变压器或者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本条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向采区供电的同一电源线路上,串接的采区变电所数量不得超过3个。 第四百三十九条采区变电所应当设专人值班。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巡检人员巡回检查。 实现地面集中监控并有图像监视的变电所可以不设专人值班,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巡检人员巡回检查。 第四百四十条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者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第四百四十一条选用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6的要求。 第四百四十二条井下不得带电检修电气设备。严禁带电搬迁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缆,采用电缆供电的移动式用电设备不受此限。 检修或者搬迁前,必须切断上级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

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9.1 引言 9.1.1 编写目的 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为用户提供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帮助用户更好更快的了解系统,使用系统,以及解答用户的一些使用问题。当然,其中也会涉及一些对用户疑虑的正面保证和回答。用户主要包括广大民众和航空公司的专业人员。 9.1.2 背景 项目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 开发者:昆明学院11级计算机三班队员 用户:某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系统构建平台为Windows all,其数据库构建在SQL Server 2005上。 9.1.3 定义 WINDOWS :本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 SQL SERVER: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结构化语言:将自然语言加上程序设计语言的控制结构就成了结构化语言。数据库: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首先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一个面向对象的Java和数据库的结合来实现这个系统,友好的用户界面,较高的处理效率,实用,便于维护,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等一些元素构成了这个系统。 9.1.4 参考资料 1.Java编程思想作者 : [美] Bruce Eckel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Effective Java 中文版作者 : (美)Joshua Bloch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3.设计模式作者: [美] 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JohnVlissides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4.敏捷软件开发 作者 : Robert C. Martin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5.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12716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12716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127169.html,/ 6.《软件工程》第二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 7.《软件工程导论》/21世纪软件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第六版) 9.2 软件概述 软件的结构 (1)系统模块: 主要是对用户进行登录和添加修改删除用户及退出 (2)书籍处理模块 主要是对书籍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借书管理模块: 主要是实现对书籍出借和对出借书籍信息进行修改。 (4)还书管理模块: 方便实现对书籍进行还书和对还书信息进行修改 (5)信息一览模块: 主要是对书籍信息,借阅信息及用户信息的浏览 系统架构示意图 各模块功能设计 1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用户通过登陆页面登陆图书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功能流程图所示。 sql IE 浏览器 接受请求,发起查询,处理查询结果

电气煤矿安全规程

第十章电气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四百三十五条煤矿地面、井下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试验等必须按本规程执行。 第四百三十六条矿井应当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即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者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的两段母线)。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当担负矿井全部用电负荷。区域内不具备两回路供电条件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应当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部门审查。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电源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 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当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带电备用电源的变压器可以热备用;若冷备用,备用电源必须能及时投入,保证主要通风机在10min内启动和 运行。 10kV及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等各种限电断电装置。 第四百三十七条矿井供电电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电力电子设备或者变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 第四百三十八条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和采(盘)区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当承担全部用电负荷。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应当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提升机、抽采瓦斯泵、地面安全监控中心等主要设备房,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 的供电线路。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当来自各自的变压器或者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本条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向采区供电的同一电源线路上,串接的采区变电所数量不得超过3个。 第四百三十九条采区变电所应当设专人值班。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巡检人员巡回检查。 实现地面集中监控并有图像监视的变电所可以不设专人值班,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巡检人员巡回检查。 第四百四十条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者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第四百四十一条选用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6的要求。 第四百四十二条井下不得带电检修电气设备。严禁带电搬迁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缆,采用电缆供电的移动式用电设备不受此限。 检修或者搬迁前,必须切断上级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 1.0 %时,再用与 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第四百四十三条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非专职人员或者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 (二)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者站在绝缘台上。 (三)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 表16井下电气设备选型

煤矿电气试验管理办法标准

煤矿电气试验管理办法标准 第一条矿井要加强煤矿电气设备试验工作,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运行,预防设备故障,保障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第二条矿井变电所(站)及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电工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按照规程、规范、制度要求进行。试验、检验所要求的工作范围,由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部根据有关规定研究确定。 第三条机电部是矿井供电设备保护试验的主管单位,负责各种电气保护试验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是各自辖区内电气设备管理和保护试验的责任单位,负责电气设备及保护的维护、管理和试验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跟班队长(班长)及专职电工(试验人员)是各自试验、配合的负责人及责任人。 第六条局部通风机自动倒台及风电闭锁装置每天试验一次。低压馈电开关及照明综保的检漏保护装置每天试验一次。低压检漏保护装置每月进行一次远方漏电试验(新安装检漏保护装置投运前必须进行一次远方漏电试验)。 第七条每年要对高压开关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一次。 第八条长期停运的电气设备(井下超过3个月,井上超过6个月),或移动后的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设备的使用电压进行绝缘性能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并做好试验记录。 第九条每年要对变压器绝缘油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大修的

变压器必须经过耐压试验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十条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避雷装置及设施进行一次测试。 第十一条运行中的变压器每年要进行一次绝缘电阻的吸收比的测定。 第十二条新装和大修后变压器要严格按照《电气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含:直流电阻性能测试、变压比测定、空载试验、绝缘吸收比等,合格后方可投运,并要求出具试验报告存档。 第十三条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每年一次,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测试每6个月不少于一次,移动式电气设备、橡套电缆的绝缘测试每月一次。 第十四条接地电网的接地电阻值每季度测定一次。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值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测定。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或浅井供电(变压所在井下)应单独形成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第十五条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绝缘台、高压验电笔、放电棒等各种保安用具每6个月试验一次,绝缘杆、绝缘夹每年试验一次,用具上要有试验合格证。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第十六条大修后和投运前的电动机按试验规程要求进行性能测试。 第十七条高、低压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功能(短路、漏电、过载、断相等)每年在试验台上测试调整一次。新到货或检修好后的低压继电保护和照明综合保护必须在试验台上进行各种保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 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四百四十条 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0的要求。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 1.0%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中及沿该巷道的机电设备硐室内能够采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备和仪表、仪器; **煤(岩)巷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 ***允许使用经安全检测鉴定,并取得煤矿矿用安全标志的矿灯。第四百四十一条 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的

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第四百四十二条 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本条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第四百四十三条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 一、为搞好电气设备试验,公司建立电器试验室,各工程处(厂)成立电气试验组,配有负责电气试验的技术人员,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的试验人员,装备相适应的仪器、试验设备等。 二、电气试验必须执行“煤矿电气试验规程”,和水电部“电气设备交结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国家有关规程。 三、公司电气试验室负责本系统35KV及以上电气设备试验工作,以及各单位委托的电气试验项目;各处(厂)电气试验组负责6KV及以下电器设备的检查、检修、调整试验工作。 四、电气试验工作,要根据编制批准的试验计划实施,试验后要进行验收,并办理必要的手续。 五、要加强电气试验工作的技术管理,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历年来试验资料和档案,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趋势,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六、对新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按新安装交接试验标准进行,并写出详细的试验报告,交使用单位。 七、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开关、电缆等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规定做检查、测试、调整和电气试验。 八、每年冬季,避雷器要退出运行,每年雨季三月一日前对防雷电设施,接地装置进行预防性试验,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定期对输电线 第 2 页共 2 页

路进行巡线检查,排除故障隐患。 九、井下电气试验的安全措施,应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验调整工作结束后,需经防爆员检查签字后方可下井投入使用,井下三大保护严格按“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进行,继电保护定值不经主管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批准,不得任意更改。十、电器设备使用的绝缘油,要进行定期试验、化验,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进行”,油断路器多次跳闸和故障后,应取油试验。 第 2 页共 2 页

在线系统用户手册

1污染源监控平台 污染源监控平台包括“污染源总览”、“实时监控”、“数据补录”、“数据修约”、“预警管理”、“报表统计”、“基础信息”七个子模块。 1.1污染源总览 进入污染源监控平台,默认显示“污染源总览”界面,界面内以三小图一大图形式展示“废气污染物超标Top10”、“废水污染物超标Top10”、“数据传输率”、“报警统计”四项数据,点击小图模式的展开按钮可切换到大图模式。可以设置时间段查询不同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1-1 污染源总览 1.1.1.实时监控 点击“实时监控”进入实时监控页面,实时数据页面,系统展示各污染源企业最新监测数据和在线状态。可根据查询条件进行查询操作,点击企业名称可展示该企业所有排口数据信息,点击企业排口名称显示排口信息,点击监测项名称显示监测项信息,如下图所示:

实时监控 查询: 页面内可根据全部、国控、省控、行政区、废水、废气、火电、污水等查询条件进行筛选,也可以输入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如下图所示: 选择查询条件

输入关键字查询 查看企业信息: 点击企业名称可查看该企业实时监控的所有排口信息,点击“基本信息”可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如下图所示: 实时监控

基本信息 查看企业排口信息: 单击树形结构中企业名称下的排口名称,可查看单个排口数据信息,该页面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查看,包括实时数据、分钟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月数据、年数据,同时可以设置相应时间段进行查询,查询时需要勾选监测项,默认状态下监测项复选框为选中状态,勾选瞬时排放量可以查看瞬时排放量数据;单击“基本信息”可查看该排口的详细信息;某些企业排口还可以查看实时视频及视频回放,如下图所示: 数据类型

电气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 版)

电气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做好本次电气预防性试验,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其试验工艺流程为:准备试验器材→停、送电→做试验→清理现场。 存在风险:触电伤人事故。 一、地面部分: 1、参加试验的人员身体必须健康,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知识,熟悉电气试验工作,会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参加试验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关专业的上岗证,方可参加本次施工作业。 2、试验负责人从事高压工作必须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熟悉试验步骤及供电系统情况的人员担当。 3、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供电系统情况,掌握倒闸操作顺序,了解运行方式。操作时严格按工作票、和工作监护执行。 4、高压试验仪器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按地线必须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被试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牢

固,试验用导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绝缘软线。 5、高压试验现场应设临时遮栏或拉绳,并挂警示牌和设专人警戒防止他人误入。遮栏距带电体不小于1米。 6、长距离电缆试验,电缆的另一端应设专人监视,中间应放专人巡回监视。 7、试验完毕后,被试设备、滤波电容及试验变压器要对地放电,放电时应使用高压放电棒,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放电时应待被试设备自然放电1分钟以上,方可进行人工放电。 8、在试验期间突遇雷雨天气时应立即停止试验。 9、当泄漏电流突然变化,随时间增长或电压升高,不成比例地上升,以及有闪烁放电击穿等现象时,应停止试验,必须查出原因后方可进行。 10、在工作之前,必须先停电、验电、放电、封地线,严禁带电作业、严禁不封地线工作。 11、试验操作者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设有一人监护,试验期间严禁打闹嘻笑。 12、加压试验前应有2人详细检查仪器状况及其接线,确认无误后通知无关人员离开试验现场,并取得负责人的同意,方可加压试验。

系统设计说明书

<集团公司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 <1.2>

修订历史记录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前一阶段(概要设计说明书)中,已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详细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详细设计进行说明。

在本阶段中,确定应该如何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具体的程序语言书写的程序。主要的工作有:根据在《需求分析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数据、功能、运行、性能需求,并依照《概要设计说明书》所确定的处理流程、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算法、程序逻辑、接口等等)。 在以下的各个阶段中,《用户操作手册》将与本阶段的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作到让用户易懂易学。系统的测试和维护也将参考本说明书,检验本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及时发现纰漏及时修补,一定要把功能强大、稳定可靠、便于维护的集团公司管理系统交到用户手中。 1.2项目背景 本项目(集团公司管理系统),由《青春三人组开发小组》负责开发。 本集团公司管理系统系统项目主要由两部分形成: 1.登陆界面; 2.各部门操作界面。 1.3术语定义 1.Oracle: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2.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3.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4.Tomcat: Functions as a servlet container developed under the Jakarta Project at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Tomcat implements the servlet and the JavaServer Pages (JSP) specifications from Sun Microsystems. It's considered to be an application server. 1.4参考资料 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分析说明书; c.概要设计说明书; d.测试计划(初稿); e.用户操作手册(初稿); f.《Java2入门经典》 g.《Java 程序设计技巧与开发实例》

煤矿矿井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电气设备) 一、通用部分 1、紧固件 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2)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的螺栓应有防松装置。 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过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2、隔爆性能 1)隔爆结合面的间隙,平口的结合面必须压实,不留间隙、转盖结合面间隙不能超过0.5毫米。 2)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3.2。 3)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毫米;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不于小6扣。 4)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 5)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毫米,深度不大于2毫米的砂眼,在40、25、15毫米宽的隔爆面上,每1 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毫米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2)、生产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得大于0.5毫米,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6)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7)用螺栓固定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8)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9)引进设备的隔爆性能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气设备分册的5-A、B、C、D的规定。 10)凡不符合1)-9)中任意一条者,即认为该设备失去隔爆性能,称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1.系统登陆 1.1登陆方式(3种可选) (1)陕西理工学院网站办公系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2)教务处网站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3)直接输入网址:http://218.195.98.227。 1.2用户名及密码(首次登陆后需完善个人信息并修改密码)。 (1)教师用户名及初始密码:教务管理系统工号; (2)教学秘书用户名及初始密码:简称; (3)学生用户名及初始密码:学生学号。 ■教学秘书工作流程 2.账号管理 ◆每届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前,由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导入本院学生信息,修改完善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学院专家等信息: ◆点击左边账号管理按钮进入账号管理界面,如下图

2.1学生信息导入 ◆点击账号管理点击学生点击左下端Excel导入点击下载模板按模板要求填写学生信息(可从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信息)提交选择激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在操作区可修改、删除学生信息(可修改学生登录密码)。

2.2指导教师信息录入(专业负责人、专家等信息操作同此) ◆点击指导教师点底部“添加”按钮选择“激活”项(点击“修改”文字,可修改教师密码等信息) 2.3专业负责人、专家等信息操作同。

3截止日期设置 3.1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设置 ◆点击截止日期设置点击课题申报截止日期点击截止日期空白处选择相当日期点击“设置”按钮。 3.2学生选题、任务书、开题报告、提交论文等截止日期设置同上。 4.特殊情况处理 4.1课题调整(更改论文(设计)题目及题内容等) ◆点击特殊情况处理课题调整点击“修改”进入修改页面。

电气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李沟矿业电气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李沟矿业电气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第1条试验人员必须具备电工基本知识,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学徒工、实习人员等新试验人员必须在持有试验技术合格证的熟练人员监护下进行工作。 第2条熟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和有关的电气试验规程、标准、规范,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章节和要求,熟知试验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操作。 第3条掌握电气防灭火和触电事故处理方法。 安全规定 第4条上班前不得喝酒,上班时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试验时要严肃认真、集中精力,严格执行停送电、验电、放电等有关规章制度。 第5条进行电气试验工作不得少于2人。 第6条做井下电气试验时,电源线不应使用塑料线,瓦斯浓度应保持在1.0%以下。 第7条对新型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有合法证件,否则不准投入使用和运行。 第8条在控制盘和保护盘上工作时,必须将工作盘和两侧运行盘用布慢等加以明显隔开。

第9条在运行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穿低压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有专人监护,使用的工具用绝缘物包扎。电流互感器二次不得开路,短路二次绕组必须使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短路片或短路铜线,连接必须牢固可靠。禁止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严禁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上工作。 第10条在进行钻孔等振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中仪表误动和防止运行中设备掉闸的措施,必要时经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同意,可将保护装置暂时退出运行。 第11条检验继电保护和仪表的工作人员,不准进行任何倒闸操作,但在值班员许可后,可拉合开关。 操作准备 第12条试验前工作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试验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坚守岗位,各行其责。 第13条试验前必须了解被试验设备情况,熟悉有关技术资料,采取安全合理的试验方案。 第14条做高压电气设备停电试验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慎重核实设备编号、线路后,才能按规定程序进行倒闸操作。 正常操作 第15条继电保护的检验与整定: 1、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整定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应备有整定方案、原理接线图、回路安装图、前次检验记录、有关的检验规程、

图书管理系统用户手册教材

档编号:Personnel Management’08_Development_00 版本号:1.0 文档名称:用户手册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 编写:**** 校对:**** 审核:**** 批准:**** 开发单位: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用途 (2) 2.1功能 (2) 2.2性能 (3) 2.2.1精度 (3) 2.2.2时间特性 (3) 2.2.3灵活性 (3) 2.3安全保密 (3) 3运行环境 (3) 3.1硬设备 (3) 3.2支持软件 (3) 3.3数据结构 (4) 4使用过程 (4) 4.1安装与初始化 (4) 4.2输入 (4) 4.2.1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4) 4.2.2输入格式 (4) 4.2.3输入举例 (5) 4.3输出对每项输出作出说明 (5) 4.3.1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5) 4.3.2输出格式 (5) 4.3.3输出举例 (5) 4.4文卷查询 (6) 4.5出错处理和恢复 (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完成软件开发工作,结合《详细设计说明书》,并分别与软件使用者和程序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项目小组(系统分析员)提出了这份用户手册。 此概要用户手册介绍了《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分配,模块划分,程序的总体结构,输入输出和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及出错设计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概括性的说明,为用户使用本软件提供了便利。 1.2背景 说明: (1)本系统的名称是:图书管理系统 (2)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是某高校,开发者是软件项目管理小组,用户是某企业人事及相关部门。 1.3参考资料 列出有用的参考资料,如: [1]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014. [2]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2014. [3]软件工程开发小组,《<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2014. [4]软件工程开发小组,《<图书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2014. [5]朱作付, 《软件工程》, 科学出版社, 2005. [6]郑人杰, 殷人昆, 陶永雷, 《实用软件工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7]卫红春, 《软件工程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用途 2.1功能 本软件主要是为了帮助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图书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维护,主要的功能如下: a.图书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支持多种途径的数据录入。 b.图书信息按各种条件查询,可在操作界面输出列表。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

————————————————————————————————作者:————————————————————————————————日期: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四百四十条 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表10的要求。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 1.0%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使用场所 类别煤(岩) 与瓦斯 (二氧 化碳) 突出矿 井和瓦 斯喷出 区域 瓦斯矿井 井底车场、总 进风巷和主要 井风 翻机 车硐 室 采区 进风 巷 总回风巷、主 要回风巷、工 作面和工作面 进回风巷低瓦 斯矿 井 *高瓦 斯矿 井 1.高低压电机和电气设备**矿用 防爆型 (矿用 增安型 除外) 矿用 一般 型 矿用 一般 型 矿用 防爆 型 矿用 防爆 型 矿用防爆型 (矿用增安型 除外) 2.照明灯具***矿 用防爆 型(矿 用增安 矿用 一般 型 矿用 一般 型 矿用 防爆 型 矿用 防爆 型 矿用防爆型 (矿用增安型 除外)

型除外) 3.通信、自动化装置和仪表、仪器矿用防 爆型 (矿用 增安型 除外) 矿用 一般 型 矿用 一般 型 矿用 防爆 型 矿用 防爆 型 矿用防爆型 (矿用增安型 除外) *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中及沿该巷道的机电设备硐室内可以采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备和仪表、仪器; **煤(岩)巷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 ***允许使用经安全检测鉴定,并取得煤矿矿用安全标志的矿灯。 第四百四十一条 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第四百四十二条 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

(83)煤生字第761号《煤矿电气试验规程》(排版)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83)煤生字第761号

目录 第一篇总则 (3) 第二篇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和特性试验 (5) 第一章交流电动机 (5) 第二章直流电机 (8) 第三章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 (11) 第四章断路器 (15) 第五章互感器 (20) 第六章套管 (22) 第七章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 (24) 第八章隔离开关和母线 (26) 第九章电力电缆 (27) 第十章电力电容器 (29) 第十一章干式电抗器 (30) 第十二章避雷器 (31) 第十三章半导体电力整流器 (33) 第十四章直流控制箱(1650伏)和导线 (34) 第十五章直流快速开关和空气换相器 (35) 第十六章二次回路 (37) 第十七章 1千伏以下配电装置和电力布线 (37) 第十八章 1千伏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38) 第十九章绝缘油 (38) 第二十章接地装置 (40) 第二十一章保安用具 (41) 第三篇继电保护装置检验 (43) 第一章继电保护装置检验的一般规定 (43) 第二章继电器检验项目及要求 (44) 第三章继电器一般性检验 (59) 第四章保护用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检验项目及要求 (61) 第五章操作机构电器部分的检验项目及要求 (63) 第六章整组动作检验及投入运行前的准备 (65) 第四篇盘用电工仪表和互感器检验 (69) 第一章盘用指示仪表检验 (69) 第二章盘用交流电度表检验 (72) 第三章互感器检验 (76)

第一篇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煤矿电气试验工作,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运行,予防设备损坏,保障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煤矿系统变电所(站)及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电工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按本规程要求进行。 第2条为贯彻本规程,各矿务局(基建局)和矿(厂)必须建立相应试验室(组),分别由局机械动力处(机电处)和矿(厂)机电科直接领导。 人员名额应根据本规程要求的工作范围,由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研究确定,试验人员应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煤管局(煤炭公司)可在本地区重点装备一个矿务局的电气试验室作为本地区中心试验室,协助和指导本地区电气试验工作。 第3条矿务局电气试验室的工作范围: 1.地面主要变电所高压设备的绝缘和特性,以及电气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和整定工作; 2.逐步掌握电气计量标准,校对和修理主要电气测量仪表及电子仪器, 3.大型电气设备大修后试验, 4.验收新安装的主要电气设备, 5.协助试验组进行主要设备或技术难度较大的试验:工作; 6.组织推广电气试验工作新技术; 7.有条件时负责电气设备绝缘油的化验和分析。 第4条矿(厂)试验组工作范围: 1.本单位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以及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和盘用电工仪表的检验; 2.电气设备检修前后的试验; 3.矿(厂)自行新装中小型设备的验收试验; 4.协助局电气试验室在本单位所进行的电气试验工作。 第5条试验室和试验组,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结合本地区(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电气设备试验讨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负责执行。 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应定期对电气试验执行情况和电气设备试验结果进行检查。 第6条编制电气设备试验计划的依据原则是: 1.本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 2.历年设备试验变化趋势及近期运行状态; 3.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变更; 4.日常运行、维护人员的意见; 5.季节性要求; 6.其它特殊情况。 计划经审批后,应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安排,矿井主要设备的试验,应尽量与矿井设备检修同时进行。 第7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主要设备的历年试验资料和档案,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摞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第8条在执行本规程中,通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周期、试验标准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经局或矿(厂)机电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9条井下试验的安全措施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10条长期(井下超过三个月、井上超过六个月)停止运行和移动胃的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运行中设备的‘试验项目和标准进行试验。 第11条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标准; 1.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额定电压标准进行试验; 2.当用于满足产品通用性的要求时,可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进行耐压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