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B6.【答案】D7.【答案】B8.【答案】C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C二、13.【答案】(1)A(2)B(3)B(4)得到14.【答案】(1)11 失去(2)A.②B.③C.①15.【答案】(1)原子分子(2)①10 氖②阴离子(3)氧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16.【答案】(1)BC(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任选其一即可)(3)Mg N3 2(4)S2(5)BD三、17.【答案】(1)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溶于水使酚酞变为红色(2)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色(3)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加快了浓氨水的挥发(4)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18.【答案】(1)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2)斥力(3)粒子被带有同种电荷且质量大的原子核反弹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36 分)1.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B.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a 和 c 上3.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N H )化学性质的微粒是()3A B CD4.1915 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 100 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闻风而来……这与下列化学原理相关的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B.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间隙,因此造成了物质的三态变化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5.2017 年 10 月 27 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体,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钠2.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x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盐酸、硫酸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一一二者溶液中都含有H+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原子形成离子后电子层数一定不变C.固体氯化钠中不存在Na+和Cl¯D.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氯化钠 C.氦气 D.锌6.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B. C. D.7.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8.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的废料中提炼出0.3g镭。

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A.226 B.88 C.138 D.319.缺少下列元素易得侏儒症的是A.Ca B.Fe C.Zn D.I10.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A.B.C.D.11.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下列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B.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C.气体和固体相比较,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硒B.硅C.铝D.锡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B.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不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H——3个氢元素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4.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33C.原子质量为74.92 gD.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5.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氧气在加压后变成液氧贮存在氧气罐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后慢慢鼓起来加热后分子体积变大D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6.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7.如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能表示五种粒子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9.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63分。

)1.关于分子基本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 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D.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不会改变2.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中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C.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也可能相同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氧气C. 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H2O2)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6.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O2B.Fe C.H2D.NaCl7.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种类B.中子数C.原子序数D.物质的化学性质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不带电,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运动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中子数D. 核电荷数10.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11. 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A.氧离子B.氧分子 C. 氧原子D.氧元素12. 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中国科学家为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位科学家是()2.菠菜是含铁量很高的一种蔬菜,据分析,每100 g菠菜中含铁约2.9 mg。

这里的“铁”指的是()(第2题)A.原子B.物质C.元素D.分子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铁B.氧气C.氢气D.氯化钠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 BC D5.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汞元素:HG B.镁离子:Mg2+C.2个氧元素:2O D.2个氮原子:N2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Al B.HC.O2D.2C7.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8.钽是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是电子工业和空间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原料。

钽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第8题)A.钽的元素名称是TaB.钽原子核内有73个质子C.钽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钽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0.9 g9.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kg——分子质量很小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冰块难于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小D.夏天室外电线变长——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第10题) A.上述反应中有3三种分子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正确答案是A,离子。

2.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3.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C,H2.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C,钠、镁、氧、氮。

5.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元素。

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按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顺序排列的是B,②①③。

8.2017年5月,XXX、XXX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奥气”,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奥气的说法正确的是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10.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B,①核电荷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12.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3.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了水分子团簇的图像,模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和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

B。

团簇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

C。

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分子间距减小。

D。

可燃冰和冰都由水分子构成。

14.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

混合物中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5.用元素符号填空: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4) 2个氢原子组成H2.16.研究化学要善于把观察物质的宏观变化与想象物质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不断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由原子构成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水B. 汞C. 氢气D. 氯化钠3.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 中子B. 质子C. 电子D. 质子和电子4.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干冰升华—一分子的体积变大B.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一一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 氧化汞受热分解—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D. 酒精挥发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5.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这里的“钙”指()A. 钙离子B. 钙原子C. 钙元素D. 钙单质6.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为13B. 该原子易失去电子C.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铜B. 汞C. 氢气D. 硫酸镁8.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

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题10题A.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B.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钛的元素符号是TiD.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9.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B. 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C. 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D.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10.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B. 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7C. 该粒子具有3个电子层D.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11.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 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C.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实验探究题13.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从微观上说明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50分。


1.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 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 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2.“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 分子重新组合 B.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
C. 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D.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4.下列物质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 氢气、氧气、氯气 B.硫、铁、氖气
C.水、氩气、铁 D.空气、氮气、木炭
5.在室温时,将1g葡萄糖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配成水溶液。

则在此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下列哪种性质会发生改变( )
A. 分子的大小
B. 分子的总数目
C. 分子间的间隔
D. 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6.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结成冰块的实质都是()
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减小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水分子
C.氢离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8. 王芳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
油渍。

”王芳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
C. 中子数
D. 核电荷数
10.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碘盐,这里的“钙”、“碘”指的是( )
A. 分子 B.元素 C.单质 D. 原子
11. 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
B. 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C.Na+和 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
D.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16.下列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 原子核
17.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阳离子
B. 一定是阴离子
C. 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无法确定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 B.铁 C.氧 D.铝
19.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20.对于Na和N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2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22.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23. 下列不属于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观点的是()
A. 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原子构成的
B. 同种原子的形状、质量和性质都是相同的
C. 在化学变化中,不同原子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D. 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2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25. 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层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
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二、填空题。

(共34分)
26. 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

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
其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7.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成_____ ___离子,属于____ 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
示意图为,该离子带__ _ 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
_____个电子。

28. 有一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0(填“<”、
“>”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 10(填“<”、“>”或“=”);
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 10(填“<”、“>”或“=”)。

29. 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示意
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
(答出两条即可)
(1)。

(2)。

30.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 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 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周期,它们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三、探究题。

(共16分)
31. 以下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

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
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

初中化学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