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频谱--概述
电磁频谱管理与检测

频谱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力,并且是可与火力机 械动力相提并论的新型战斗力; 战时频率资源如同弹药、油料一样重要,是作 战的必需物资基础。
21世纪将是频谱战的时代!!!
7.管理机构 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于1865年)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联合国设立专门机构,总部 日内瓦,有192个成员国。
研制之初,忽视了舰载雷达警戒系统与舰载卫星通
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致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时相
互干扰,无法发现目标(来袭导弹)而丧失作战时
机
沉没。
二战后丘吉尔总结说 :“没有这种战场魔法,我 们就会失败 、失败、直至死亡。”
案例4:美越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期间损失惨重,被击落飞
频带名称
至低频(TLF) 至低频(TLF) 极低频(ELF) 超低频(SLF) 特低频(ULF)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频率范围
0.03~0.3Hz 0.3~3Hz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攻占旅顺后,举行宴会的日军将领
日本与俄国在中国开始的一场战争
日、俄双方在朴茨茅斯签订和约
案例2:1942年日美中途岛之战
日军对电磁频谱管 理控制不力,作战计划 以及“AF” 密电被美军截 获破译,并发出信息, 日军中套,丧失作战主动权惨败,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 ,海军航空兵部队主力全部被歼。
案例3: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
队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它已成为未来战场上影
响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砝码。
电磁波的频谱分析及调制方法

电磁波的频谱分析及调制方法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观看电视或者使用Wi-Fi上网时,我们很少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电磁波的频谱分析和调制方法。
然而,这些原理对于无线通信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频谱分析和常见的调制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的工作原理。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电磁波的频谱。
电磁波的频谱是指电磁波的频率范围,从极低频到极高频。
根据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电磁波的频谱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
在无线通信中,常用的频段是无线电波和微波。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通常从几十千赫兹到几百兆赫兹,而微波的频率则更高,从几百兆赫兹到几十千兆赫兹。
频谱分析是指对电磁波的频谱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其中存在的不同频率成分。
频谱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它可以将电磁波信号转换为频谱图,显示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强度。
通过频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段和频率分布情况,在规划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调制是指在传输中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合成的过程。
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实现对信号的不同传输要求。
调制方法通常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种。
模拟调制是指将模拟信号,如声音或视频,与连续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
常见的模拟调制方法有调幅(AM)和调频(FM)调制。
调幅通过调整载波信号的幅度来实现信号的传输,而调频则通过调整载波信号的频率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模拟调制方法在早期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广泛,但由于其受干扰和噪声的影响较大,逐渐被数字调制所取代。
数字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离散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法有调幅键控(ASK)、调频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数字调制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容错性,能够更高效地传输数字信息。
例如,4G和5G移动网络就采用了QAM调制技术。
通过了解电磁波的频谱分析和调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应用。
电磁波频谱管理技术

频谱监测技术的分类
1.按照监测方式的不同,频谱监测技术可分为被动监测和主动 监测两种。被动监测是指通过接收和处理无线电信号来获取频 谱信息,而主动监测则是指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并接收回波信 号来获取频谱信息。 2.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频谱监测技术可分为固定监测和移动 监测两种。固定监测是指通过固定的监测站或监测设备对周围 的电磁波频谱进行监测,而移动监测则是指通过移动式的监测 设备对行进路径上的电磁波频谱进行监测。
▪ 频谱池技术
1.频谱池技术是一种将多个用户的频谱资源集中管理,实现共 享使用的技术。 2.该技术能够降低用户的频谱使用成本,提高整体利用效率。 3.频谱池技术需要解决用户间的干扰协调和管理机制等问题。
频谱资源共享技术
▪ 频谱资源共享技术的应用前景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频谱资源共享技术的应用前景越来越 广阔。 2.未来,该技术将与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为智能通信和智慧城市建设 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频谱规划与分配技术
频谱规划与分配技术
▪ 频谱规划与分配技术概述
1.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分配,以满 足不同业务需求。 2.频谱规划与分配技术需要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灵活的原 则,促进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
▪ 频谱规划与分配技术的发展趋势
1.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规 划与分配技术将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动态性。 2.未来频谱规划与分配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主化,通过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
电磁波频谱管理技术
干扰协调与管理技术
干扰协调与管理技术
▪ 干扰协调与管理技术的概述
1.干扰协调与管理技术是电磁波频谱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确保不同 无线电设备之间的正常工作,避免相互干扰。 2.该技术主要通过规划、控制、协调和监测无线电设备的频谱使用,以确保无线电 设备在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利用频谱资源。
微波技术基础_(PDF)

绪论0.1电磁波的频谱图 1 (J. D. Kraus: Electromagnetics)频段划分频率描述应用3-30kHz 超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导航超长波大于10000米30-300kHz 低频(Low frequency, LF)导航台,导航设备长波:1000-10000米300-3000kHz 中频(Medium frequency, MF)调幅广播,海事无线,中波:100-1000米电,海岸巡逻通信,方向搜索3-30MHz 高频(High frequency,HF)电话,电报,传真,短波:10-100米短波国际广播,业余无线电,民用频段,船—岸和船—空通信30-300MHz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电视,调频广播,空米波:1-10米中交通控制,警用,出租车移动无线电300-3000MHz 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 UHF)电视,卫星通信,无分米波:1-10分米线电探空仪,监视雷达,导航设备3-30GHz 特高频(Superhigh frequency, SHF)机载雷达,微波传送,厘米波:1-10厘米卫星通信30-300GHz 极高频(Extreme high frequency, EHF)雷达毫米波:1-10毫米300GHz-3000GHz 太赫兹太赫兹技术0.2微波毫米波微波的频率范围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说法,有将300MHz—30GHz、波长:1cm—1m特指微波;也有称300MHz—300GHz、波长:1mm—1m为微波;还有将300MHz—3000GHz、波长:0.1mm—1m统称为微波。
细分:微波:300MHz—30GHz,波长:1cm—1m毫米波:30GHz—300GHz,波长:1mm—1cm亚毫米波:300GHz—3000GHz,波长:0.1mm—1mm微波频段划分频段标称波长旧波段新波段500-1000MHz VHF C1-2GHz 22cm L D2-3GHz 10cm S E3-4GHz S F4-6GHz 5cm C G6-8GHz C H8-10GHz 3cm X I10-12.4GHz X J12.4-18GHz 2cm Ku J18-20GHz 1.25cm K J20-26.5GHz K K26.5-40GHz 0.8cm Ka K40-60GHz 0.6cm U60-80GHz 0.4cm V80-100GHz 0.3cm W微波毫米波的特点低于1GHz的通信电路通常由集总参数电路元件构成,超过1GHz到100GHz,集总元件被传输线和波导元件取代。
电磁频谱方案

电磁频谱方案引言电磁频谱是指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它在通信、无线电、雷达等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使用不同的频谱方案来满足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电磁频谱方案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电磁频谱的基本概念电磁频谱是由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组成的。
根据电磁波的频率,可以将电磁频谱分为不同的频段。
通常,电磁频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频段:•无线电频段(Radio Frequency, RF):频率范围从几十千赫兹到几百千兆赫兹,主要用于广播、无线通信和雷达等领域。
•微波频段(Microwave):频率范围从几百兆赫兹到几百千兆赫兹,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高速通信领域。
•红外频段(Infrared):频率范围从几百千兆赫兹到几百兆赫兹,主要用于红外线传感器、红外摄像机等领域。
•可见光频段(Visible Light):频率范围从几百兆赫兹到几百THz,主要用于照明、光纤通信等领域。
•紫外频段(Ultraviolet):频率范围从几百THz到几百PHz,主要用于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检测等领域。
•X射线频段(X-ray):频率范围从几百PHz到几百EHz,主要用于医学影像、材料分析等领域。
•γ射线频段(Gamma ray):频率范围从几百EHz到几百ZHz,主要用于放射治疗、核物理研究等领域。
这些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频谱方案来进行调度和管理。
电磁频谱的分类根据电磁频谱的利用情况和管理方式,可以将电磁频谱分为以下几种分类:无线电频谱分类无线电频谱可以根据频段的不同进行细分。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划分,无线电频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频段:•甲波段(低频段):频率范围从30千赫兹到300千赫兹。
•乙波段(中频段):频率范围从300千赫兹到3兆赫兹。
•丙波段(高频段):频率范围从3兆赫兹到30兆赫兹。
•丁波段(超高频段):频率范围从30兆赫兹到300兆赫兹。
电磁频谱

交变电流在周围空间会产生交变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了交变的电磁场,并能脱离其产生的波源向远处传播,这种在空间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就是电磁波。
电磁频谱,则是由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排列起来,所形成的一个从零至无穷的结构谱系,频率从低到高分别列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一、电磁频谱是特殊的自然资源电磁频谱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
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三维性,它具有频率、空间和时间的三维性,在不同频率或不同空间,或不同时间可以同时使用电磁频谱;(2)有限性,对某一个频段或频率而言,它在一定区域及一定时间内是非常有限而紧张的,必须进行有序管理;(3)共享性,它是一种共享性资源,电磁波的传播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若随意使用无线电频谱,可能干扰其他国家或部门对频率的使用;(4)排他性,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频域内,一旦某个频率被使用,其他设备则不能以相同的技术模式再使用该频率。
二、不同频段频谱的特色应用对于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其应用不同,例如紫外线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等,其中,无线电波的应用最广,在民用领域的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卫星导航等各种无线电业务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的导航定位、情报侦察、指挥通信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速增长的无线用户与有限的频率资源这对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在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的诸多方法中,最被广泛研究和利用的是频率复用。
利用频率复用,有效的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线电的广播、导航、遥控相继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变化。
电磁波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纵横驰骋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未来电磁频谱将朝着频谱资源共享共用、精细化频谱效能分析和频谱动态嵌入式管理等方向不断进步。
电磁波的频谱从无线电到伽马射线

电磁波的频谱从无线电到伽马射线电磁波是一种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传播的能量形式。
从无线电波到伽马射线,电磁波的频谱覆盖了广泛的频率范围。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不同类型及其频谱范围,并探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频谱中最低频率的一类。
这种波长较长的波能够穿透墙壁和建筑物,因此被广泛用于电视、广播和通信系统。
无线电波的频谱范围从几百赫兹到几千兆赫兹,包括AM和FM无线电。
比如,AM广播使用较低的频率范围从535千赫兹到1605千赫兹,而FM广播使用的频率范围则从88兆赫兹到108兆赫兹。
微波是电磁波频谱中的下一类。
这种波的波长略短于无线电波,通常在毫米到厘米的范围内。
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短波长,因此在通信和雷达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微波炉也是应用微波的例子,它利用微波的能量加热食物。
紧随微波的是红外线,它的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红外线具有比可见光更长的波长,可以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热。
这使得红外线被应用于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器和红外线摄像机等领域。
红外线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安防系统到医疗领域,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接下来是可见光,它是人类眼睛所能感知的电磁辐射。
可见光的频谱范围从红色到紫色,对应着不同的波长。
红光的波长较长,紫光的波长较短。
可见光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照明、摄影和显示技术。
紧随可见光是紫外线,它的波长比可见光更短。
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医疗治疗和紫外线光刻等领域。
然而,在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之下。
X射线是电磁波频谱中的下一类,波长比紫外线更短。
X射线拥有高能量,能够穿透物体并在射线图像上显示不同的密度和组织。
这使得X射线成为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的重要工具。
然而,过度暴露于X射线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因此在使用X射线设备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最高频率的电磁波是伽马射线,它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
电磁波频率划分

13 特性
除了极低频和超低频 美国的Saguine 外,通常无线电波不容 系统使用76Hz, 易在海中传送。ELF每 俄罗斯的ZEVS系 分钟可以传送的讯号相 统使用82Hz 对地较小,只是给美军 用作指示潜水艇进入/ 离开海底。有效传送极 低频信号需要大型的天 线,使用不太普遍。
多数用作潜艇通 低频发射天线的 多数作AM电台。 HF多数是用作民 VHF主要是作较短途的 用于短途通信,可以
视台广播、航空和航 (小灵通):1915-
海的沟通频道
1900 MHz;家用微波
炉:2450 MHz
12 应用范围 2
一些无线电频率 识别(RFID技术) 标签使用低频。
电视:50-92、168- 电视:471-566、607223MHz二个频段。VHF 958MHz两个频段。UHF 包含1-12电视频道 包含13-68电视频道
电磁波频率
序号
项目
1 中文名称
极低频
超低频
特低频
甚低频
低频
电磁频率划分
中频
高频
甚高频
特高频
2 英文名称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Super Low Frequency
Ultra Low Frequency
Very Low Frequency
Low Frequency
Medium Frequency
3×105 103 102
3×106 102 101
3×107 101 100
3×108 100 10-1
多数给美军及俄罗斯军 方用作和潜艇沟通。
工频: (50Hz/60Hz), 高压电力设备
公里波
多用作卫星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的频谱(一)--概述2008-03-10 11:32:50| 分类:无线知识 |字号订阅不同频段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用途也就不同。
在无线电频率分配上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干扰问题。
因为电磁波是按照其频段的特点传播的,此外再无什么规律来约束它。
因此,如果两个电台用相同的频率(F)或极其相近的频率工作于同一地区(S)、同一时段(T),就必然会造成干扰。
因为现代无线电频率可供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不能无秩序地随意占用,而需要仔细地计划加以利用。
所以在国外,不少人将频谱看作大自然中的一项资源,提出频谱的利用问题。
一、频谱利用问题所谓频谱利用问题包含两方面的问题。
即:(1)频谱的分配。
即将频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加以分配,以避免频率使用方面的混乱;(2)频谱的节约。
从频谱利用的观点来看,由于总的频谱范围是有限的,每个电台所占的频谱应力求减少,以便容纳更多的电台和减少干扰。
这就要求尽量压缩每个电台的带宽,减小信道间的间隔并减小杂散发射。
因为电磁波是在全球传播的,所以需要有国际的协议来解决。
不可能由某一个国家单独确定。
因此,要有专门的国际会议来讨论确定这些划分和提出建议或规定。
同时,出于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划分也是不断地改变的。
在历史上,关于频谱分配的会议已有多次,如:1906年柏林,1912年伦敦,1927年华盛顿,1932年马德里,1938年开罗,1947年大西洋城和1959年日内瓦会议。
1959年日内瓦会议制定的将世界划分为三个频率分区示意图。
1区为欧洲和非洲;2区为北美洲和南美洲;3区为亚洲和澳洲。
国际电信联盟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互联网网址为:http://www.itu.int。
二、频率分配国际机构现在进行频率分配工作的世界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ITU)。
其下设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以研究有关的各种技术问题并提出建议;国际频率登记局(IFRB),负责国际上使用频率的登记管理工作。
考虑频率的分配和使用主要根据以下各点:(1)各个波段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2)各种业务的特性及共用要求。
其它还要考虑历史的条件,技术的发展等等。
三、无线电业务种类下面对使用无线电频率的业务做简单的介绍:(1)定点通信业务:定点之间进行通信的业务。
(2)航空定点通信业务:为航空的安全飞行所需用的定点通信。
(3)广播业务:包括电声广播和电视广播。
电声广播的频带宽为10千赫,电视的频带宽为8兆赫(某些国家为6兆赫)。
(4)移动通信业务:在移动电台(车载、舰载、机载等等)与陆上电台之间或移动电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5)航空移动通信业务:在航空台站与飞机电台之间的通信,或飞机之间的通信。
(6)航海移动通信业务:在岸-船之间,或船舶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7)陆上移动通信业务:在陆上移动台与基台之间或陆上移动台之间的无线电通讯。
(8)无线电导航业务:无线电导航(包括海上和空中导航)、测向等业务。
它要求稳定地、不间断地工作,并且不允许存在盲区(静区)。
(9)无线电定位业务:一般指雷达。
(10)空间通信业务:在地面站与空间站(卫星或宇宙飞船)之间或在空间站之间的通信。
(11)无线电天文学业务:就是供无线电天文学用的一种业务。
无线电天文学主要是观察星体辐射来的电磁波,例如观察单原子氢的辐射(1420.405MHz)等等。
(12)气象业务:气象用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播发气象报告等等。
(13)业余无线电业务:在国外,有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无线电通信或研究。
这些在国际上是被认可的,并指定适当的频率。
(14)标准频率业务:发送高度准确的供科学技术上使用的标准频率。
(15)授时信号业务:由天文台播发的高度准确的授时信号。
(16)工、科、医用频率:在工业上、科学或医疗上往往需要用高频率的电流。
由于它们的功率往往很大,为了防止它们对通信的干扰,现在也划出一定的频率给它们使用。
上述的第(11)、(12)、(14)、(15)项业务是公认不应该被干扰的。
因此,分配给这些业务使用的频率,其它业务不应该使用,或只在不干扰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无线电频率通常按频率高低(即波长的长短)来划分波段。
波段的划分标准不完全统一,有几种稍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波段的划分通常如表1所示。
此外,在微波频段还流行着一种基于波长划分频段的方法,如表2所示。
这种划分最早是基于军用雷达工作频率(波长)保密的需要而制定的,人们只论及某雷达的工作频率所处的工作频段,而不特指其具体的工作频率。
其后又将微波元器件的工作频率范围与这种划分进行了某种形式的挂钩。
表3给出了微波频段新旧名称对照表。
主要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1] 江林.无线电波传播概要及频谱利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4[2] 刘瑞扬王毓民.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电磁波的频谱(二)——各频段的频率分配2008-03-10 11:32:31| 分类:无线知识 |字号订阅下面将按波段划分来讨论各波段的特点及其频率分配。
一、10~200千赫频段该频段属于甚长波和长波的波段,因其传播特性相近,故并在一起讨论。
该波段可以用天波和地波传播,而主要以地波传播方式为主。
因地波传播频率愈高,大地的吸收愈大,故在无线电的早期是向低频率的方向发展。
天波是靠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而传播的。
该波段的特点是:(1)传播距离长,在海水上应用数千瓦的功率可以实现 3000公里的通信。
所以目前还有很多海岸电台使用长波通信(30~200千赫)。
用10~30千赫可以实现特远距离的通信。
(2)电离层扰动的影响小。
长波传播稳定,基本没有衰落现象。
(3)波长愈长,大地或海水的吸收愈小,因此适宜于水下和地下通信。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1)容量小。
长波整个频带宽度只有200千赫,因此容量有限,不能容纳多个电台在同一地区工作。
(2)大气噪声干扰大。
因为频率愈低大气噪声干扰愈大(大气干扰也和地理位置有关,愈近赤道、干扰愈大)。
(3)需要大的天线。
该波段频率的分配情况。
根据国际规定,10~200千赫主要用于无线电导航(航空和航海)、定点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广播。
被指定的导航用频率为10~14千赫以及70~130千赫。
这是作为远距离导航用的,主要是因为长波传播远,且无盲区。
在导航系统中,盲区是不允许的。
在70~130千赫工作的有劳兰—C系统和台卡(Decca)系统。
海上移动通信主要用于岸-船通信。
由于长波的可靠性高,因此,当容量不是主要的,而要求高可靠性的远距离通信时,就要用这个频段,并且特别适宜在极区的岸-船通信。
船- 岸通信通常不用此频段,因船上位置有限,不能得到高的天线效率。
几乎整个波段部分都分配作定点通信用,这在目前是作为短波通信的备份使用的,以便在电离层受到干扰时使用。
目前看来这种需要性已逐渐减小,除了少数地区外,大多数地区已不用,最后这种用途将被放弃。
在欧洲和非洲,还用150~200千赫作为广播用频段。
这种长波广播电台的特点是,不论白天黑夜都有相当大的稳定的服务区域。
还有一个标准频率的播送规定在20千赫。
军事上,长波是有用的,主要是地下(坑道)通信可以考虑用这个频段。
这一波段的主要缺点是容量小,天线的尺寸大。
因此,地下通信现在仍多数采用短波。
二、200~3000千赫频段该频段主要是中波。
在中波,电磁波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地波传播。
在这一频段的低端比高端传播得更好。
出于频率增高,地面的情况差别已不太显著。
在白天,天波基本上为电离层(D层)所吸收,所以不能靠天波传播。
但到夜间,由于D层消失,由E层反射,天波传播可以达到相当大的距离,但它也是干扰那些用地波传播业务的一个干扰源。
该频段的特点:主要靠地波传播,中等传播距离(数十到数百公里),信号稳定。
该频段主要用于广播、无线电导航、海上移动通信、地对空通信。
由于中波传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地区性的广播业务。
535 ~ 1605千赫是国际规定的广播段。
在该频段中,200 ~ 415千赫为短距离用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其中285~325千赫、405~415千赫为航海导航用,其余均为航空导航用。
另外,有1800~2000千赫作为罗兰A系统用。
该频段的海上移动通信,是在无线电发展的早期就安排了的,即415~525千赫,其中500千赫固定为海上遇难呼救频率,其它任何业务不得使用。
为了可用较小的天线设备,海上小艇用此频段的高端,即1800~2000千赫。
最早的航空移动通信,即地对飞机的通信,就是使用2850~3025千赫。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将它移到甚高频(米波)频段中去了。
但这一个频段仍是需要的,特别是当通信路径包含大量水面时。
标准频率在本波段有2500千赫。
由于历史的原因,该频段的电台显得过于拥挤,所以应该把一些业务转移到其它更合适的频率去。
例如,航空和航海的移动通信就应该移出去,而更合理地更新分配该段频率。
三、3~30兆赫频段该频段为短波波段。
短波电离层通信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可用小功率和小得多的天线实现远距离通信,这是其优点。
但是短波也有严重的缺点,即通信不稳定。
要维持全日通信必须更换数个频率。
由于电离层的11年周期的影响,当太阳活动性大的时候,可以用到3~30兆赫,而当太阳活动性最小的时候只有3~15兆赫能够应用。
所以短波通信必须具有全波段的频率才能适应。
同时,短波还有严重的衰落,必须采用分集接收才能得到较稳定的通信。
通常采用频率分集,这就是说需要占用两个频率,这对本来已经拥挤的短波波段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此外它还受电离层扰动的影响,大气等自然干扰也比较大。
短波通信时,使用某一频率,利用天波只能到达某一距离以外(因为如果距离再近,必须提高仰角,这时电磁波将穿过电离层而不反射回来),而地波传播又只能到达较近的距离。
所以,在这两个距离之间,既收不到地波也收不到天波,称为盲区或静区(图 1)。
这是短波波段所特有的。
因此短波波段不能用于导航。
在短波波段,利用地波传播通信是很少的,因为短波波段的地波传播极近,稍远一点衰减就极大。
因此,除军用战术小型电台还采用短波地波通信外,其它地方是很少采用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短波存在的问题是波段太拥挤。
同时由于短波传播远,它又容易产生互相干扰,因此,频谱利用是一个问题。
当前解决的办法是:(1)采用单边带,把现有的短波电台都改为单边带。
CCIR已建议在1973年以前把全部移动电台都改为单边带.而固定电台超过100瓦的则在1967年以前己全部改为单边带。
(2)把不是必需在本波段的定点通信业务都移出这个波段。
短程广播不允许再在这个波段开设。
短波主要用于定点通信、航海和航空移动通信、广播、热带广播及业余无线电等。
1. 定点通信分配于这个波段的比较多,共有25段,分布于整个波段之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