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家庭护理常识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科普小知识

儿科护理科普小知识

儿科护理科普小知识
儿科护理是一门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的护理学科,其目的是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儿科护理科普小知识,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1. 婴儿的睡眠
婴儿的睡眠对于他们的健康和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让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每天定时睡觉、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等。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婴儿的睡姿,尽量让他们仰睡,以减少窒息的风险。

2. 儿童的饮食
儿童的饮食应该均衡、多样化,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家长应该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糖分和油脂,以免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3. 儿童的安全
儿童的安全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周围环境,尽量避免让他们接触危险物品和场所。

此外,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如何避免被陌生人骗子等。

4. 儿童的心理健康
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避免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此外,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5. 儿童的运动
儿童的运动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比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孩子的运动安全,尽量避免受伤。

以上是一些儿科护理科普小知识,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0个婴幼儿日常护理妙招

30个婴幼儿日常护理妙招

30个婴幼儿日常护理妙招1. 洗澡时用温水,避免使用强烈的香皂或洗涤剂。

2. 使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宝宝的皮肤,尤其是皱褶部位。

3. 为宝宝选择合适大小的尿布,避免过紧或过松。

4. 定期更换尿布,避免尿布疹的发生。

5. 使用无酒精的湿纸巾或温水和棉球清洁宝宝的臀部。

6.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洗涤剂清洗宝宝的衣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物质。

7. 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刮伤他们的皮肤。

8. 为宝宝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9. 定期给宝宝进行身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身体。

10. 给宝宝提供丰富的玩具和刺激,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运动发展。

11. 鼓励宝宝进行腹部时间,帮助他们发展颈部和背部肌肉。

12. 定期给宝宝进行眼保健操,促进他们的视觉发展。

13. 给宝宝提供均衡营养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

14. 避免给宝宝过多的糖分和盐分。

15.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16. 鼓励宝宝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17.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

18. 避免给宝宝过多的电子产品,限制屏幕时间。

19. 定期清洁宝宝的玩具,避免细菌的滋生。

20. 给宝宝提供安全的游戏空间,避免他们受到意外伤害。

21. 鼓励宝宝进行语言交流,与他们进行互动和对话。

22. 给宝宝提供充足的水和液体,保持他们的身体水分平衡。

23. 避免给宝宝过多的零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24. 给宝宝穿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过紧或过热。

25. 鼓励宝宝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他们的体能发展。

26. 定期给宝宝进行听力和视力检查,确保他们的感觉发展正常。

27. 给宝宝提供安全的玩具和游戏,避免他们受到伤害。

28.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宝宝如何正确刷牙和洗手。

29. 避免给宝宝使用过多的化学产品,尽量选择天然和有机的护理产品。

30. 给宝宝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家庭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

婴儿护理知识

婴儿护理知识

婴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妈咪全了解清楚了其重点吗?喂奶情况,宝宝代谢情况等等护理起来都要面面俱到,妈咪能做的好吗?本文为您做个初步指导。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婴儿护理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婴儿护理知识篇1夏天,产院开着空调,回到家后,父母可能考感家里是否也要开空调。

但如果匆匆忙忙安上空调,空调温度的调节与育儿的事情碰到一起,事儿就会多起来。

所以如果想要安空调,应在婴儿出生前1年安装,熟悉如何调节,否则难以适应。

匆忙安上空调,容易使室内温度变得过凉。

室温应保持在低于外界温度4~5℃,但一般不要低于25℃。

开空调时换气的问题容易被遗忘,应予以注意。

有的地方并不需要安装空调。

白天盖上一条毛巾被,晚上凉了盖上条薄的棉被就可以了。

白天很热的时候,可用扇子轻轻扇一扇。

另外,将电风扇放远一些,头向下,调到适当的风力也是可以使用的。

苍蝇或蚊虫对婴儿来说是很讨厌的,通常安上金属丝织成的纱窗就可以了。

不宜用蚊香,因为要熏到使蚊虫坠落的程度,必须使房间密闭,即使蚊香成分对人体无害,对室内空气的交换也是不利的。

炎热的季节,最好不要用冰箱保存调配好的牛奶。

夏天取冷饮时要反复打开冰箱门,使冰箱内的温度难以保持在10℃以下。

奶粉应在喂前配制,配制者应注意把手洗净,用热水消毒奶嘴和奶瓶。

婴儿护理知识篇21、浴霸取暖避免强光直射虽然浴霸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长时间使用要当心辐射。

浴霸升温迅速,大多数浴霸的4个灯泡加起来大约是1200瓦,强光很容易造成光污染,耀眼的灯光会干扰人体大脑中枢神经功能,让人头晕目眩,强光很容易灼伤婴幼儿眼睛及皮肤,使用浴霸时,不要让强光直射宝宝,也不要让宝宝的眼睛直视灯光,在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停用。

2、洗澡水温过高加剧皮肤干燥医学研究证明,宝宝洗澡时室温应保持在24-30℃为最佳,水温保持在38-40℃为最佳,如果水温过高反而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的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

3、冬天并非穿衣越多越好常言道:“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寒”,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幼儿护理知识

幼儿护理知识

幼儿护理知识
幼儿护理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婴幼儿的基本生活护理:包括喂养、洗澡、更换尿布等日常生活护理。

2. 婴幼儿的睡眠护理:了解婴幼儿的睡眠需求,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休息。

3. 婴幼儿的安全护理:防止意外伤害,保证婴幼儿的安全。

4. 婴幼儿疾病护理:了解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包括感冒、发烧、腹泻等,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方法。

5. 婴幼儿的心理护理:提供温暖、安全的环境,给予婴幼儿关爱和安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6. 婴幼儿的发育护理: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帮助他们获得适当的刺激和发展机会。

7.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蛀牙和口腔感染。

8. 婴幼儿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湿疹和其他皮肤问题。

9. 婴幼儿的营养护理:提供适量、均衡的营养,合理安排
饮食,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10. 婴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进食、规律作息等。

以上是幼儿护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家长和护理人员在照顾婴幼儿时应该了解和掌握。

幼儿护理小常识大全

幼儿护理小常识大全

幼儿护理小常识大全
1. 定期给幼儿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并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2. 幼儿的头发需要定期梳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造成头皮损伤。

3. 每天给幼儿更换干净的衣物,以防止细菌滋生。

4. 注意幼儿的口腔卫生,定期为幼儿刷牙,并教会他们正确刷牙的方法。

5. 给幼儿剪指甲时要小心,避免剪伤他们的皮肤。

6. 注意观察幼儿的皮肤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及时就医。

7. 饮食上要注意给幼儿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垃圾食品的摄入。

8. 幼儿容易生病,注意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

9. 给幼儿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增强他们的体质。

10. 做好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

11. 定期带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12. 保证幼儿的充足睡眠,根据年龄要求确定合理的睡眠时间。

13. 幼儿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14. 幼儿皮肤娇嫩,需要注意防晒,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15. 预防意外,将尖锐和危险物品放在幼儿无法接触的地方,
并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幼儿身上。

16. 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17. 给予幼儿足够的表达和沟通的机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18. 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包括定时用餐、定时休息等,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9. 定期与幼儿交流和互动,创造愉快的家庭氛围,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20. 与专业人士、其他家长等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分享育儿心得和经验。

婴幼儿护理安全教育注意事项

婴幼儿护理安全教育注意事项

婴幼儿护理安全教育注意事项新生儿和婴幼儿是家庭中最脆弱的成员之一。

为了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婴幼儿护理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 婴幼儿的安全睡眠:安全的睡眠环境对于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确保婴幼儿的床铺安全无误,床上没有多余的挂饰或玩具,以免造成呼吸困难。

睡尿布应固定好,以防婴儿因滚动而陷入困境。

此外,避免与婴幼儿同床睡眠或让他们躺在软床垫上,以减少窒息的风险。

2. 合理喂养计划:婴儿需要经常进食,所以喂养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要确保奶瓶或母乳喂养器具清洁无菌,并正确操作。

尽量遵循婴儿饮食指南,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适当的喂养量和时间间隔。

此外,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热的食物,以免烫伤嘴巴。

3. 避免烫伤和烧伤:小婴儿对温度敏感,需要特别小心烫伤和烧伤的风险。

确保婴儿在热水澡前,检查好水温,避免使用沸水。

同时,将热饮料和热食品远离婴幼儿,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另外,插座盖和严禁让婴幼儿接触明火。

4. 防止脑震荡和头部损伤:婴幼儿的头部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特别小心。

避免让婴儿处于高处,以免意外摔落。

确保在他们学会坐、站和行走之前,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尖锐物品或家具的碰撞。

此外,坚固的安全座椅是婴幼儿乘坐汽车不可或缺的。

5. 预防传染病: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感染。

定期给他们接种疫苗,并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另外,保持洁净的环境、勤洗手以及定期清洗和消毒婴儿的玩具和物品也是必要的。

6. 定期常规检查:定期带婴儿去儿童保健医院进行常规体检,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和发育正常。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以达到早期干预和治疗的目的。

通过确保这些婴幼儿护理安全教育注意事项,父母和照顾者可以提供一个安全、温暖和健康的环境给他们的孩子。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婴儿快乐成长,还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和伤害。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睡眠、饮食,还是预防事故和传染病的措施,都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来确保婴幼儿的安全。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1、注意室内温度:房间的温度要适当,太冷容易使宝宝感冒,太热容易使宝宝过热而发烧。

根据室温调整衣服厚薄,避免因衣服厚薄不当引起宝宝着凉着暖引发疾病。

2、宝宝的护理:在使用湿纸巾清洁宝宝时要及时换新湿纸巾。

对皮肤敏感者应使用温和的洗涤液,不要直接用湿纸巾擦洗。

头发应用温热水洗,用毛巾拭干,不可使用乳液洗头。

每个月要给宝宝剪一次头发。

此外,睡觉前要把宝宝洗浴,让它能够享受得到轻松的睡眠。

3、宝宝的防护:注意避免换气,在室内要多换气,让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宝宝暴露于一氧化碳中;要注意保证睡眠质量,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不要随意提供食物给宝宝;要给宝宝戴帽子,防止小宝宝受到太阳紫外线照射伤害。

4、保障宝宝安全:床上必须铺上婴儿床垫,以避免小宝宝睡得过紧而发生意外;把车床紧紧锁紧,不能晃动;不让宝宝独自爬行,避免摔跤。

尽量避免摆放小器物,以防被宝宝拿起咬!
5、注意宝宝的饮食:宝宝的营养来源以母乳为主,不要较早将宝宝转用辅食。

新生儿7天内,应该尽量保持母乳的持续喂养,解决宝宝的营养需求。

对于宝宝引入食物后出现胃肠不适、容易拉肚子的情况,应尽量减少引入食物的种类,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注意处理即可。

儿童护理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儿童护理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儿童护理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护理儿童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正确的护理技巧和解决常见问题的知识对于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儿童护理技巧,并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一、喂养技巧1.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体。

母亲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并确保正确的姿势和吸吮方式,以避免乳房疼痛和堵塞乳腺的问题。

2. 婴儿奶粉喂养: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奶粉。

在配制奶粉时,要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配好,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3. 引入辅食:当婴儿满足一定的生理和发育条件时,可以逐渐引入辅食。

首次尝试时应选择单一食物,并观察婴儿是否对其过敏或有不良反应。

二、睡眠技巧1.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为儿童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

这有助于调整儿童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儿童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并保持适度的湿度。

避免在睡眠环境中有明亮的光线或刺激性的噪音。

3. 建立睡前习惯:在睡前为儿童创造一个放松的氛围,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故事书或听轻柔的音乐。

避免在睡前进行激动或刺激性的活动。

三、日常卫生技巧1. 洗澡:婴儿的皮肤较为娇嫩,所以洗澡水温应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

使用温和的婴儿洗浴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2. 换尿布:定期更换婴儿的尿布,保持臀部干燥和清洁。

使用无刺激性的尿布和婴儿纸巾,避免过度摩擦婴儿的皮肤。

3. 手部卫生: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病菌。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外出回家后等时刻。

四、常见问题解答1. 婴儿腹泻:婴儿腹泻可能是由感染、过敏或消化不良引起的。

在婴儿腹泻时,应保持婴儿的水分摄入,避免喂食固体食物,及时就医。

2. 婴儿发烧:婴儿发烧可能是身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反应。

在婴儿发烧时,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但应及时就医以确诊病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这样有利孩子生长。 • 不要以孩子鼻尖、手指的冷热来衡量孩子的冷热,关 键要摸孩子的身体冷不冷;孩子哭闹时,一定要看看 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希望“捂热综合症”这样的悲 剧不要再发生。
五、谨防小儿气管异物
•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7 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 发病多,死亡率高。这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 功能不健全,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 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 息。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 往嘴里送。最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有花生米、黄豆, 这两种物品遇水膨胀更不易取出;还有果冻、水果糖、 瓜籽、硬币、水果块儿、小钮扣等等。

孩子发热,家长都十分着急,怕把孩子“烧坏”,都 急于赶快退烧。其实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
保护性反应,发热时心跳加快,血循环旺盛,白血球
升高,抗体产生增加,这些都有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 争。用大量退烧药强行退热既抑制了机体防御疾病的
能力,又把热型搞乱,可影响疾病的诊断。所以一般
中,低热不必给退热药。对38.5-39度以上高热,尤 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给于退热,有药物退热和 物理退热两种方法。
重甚至死亡。因此,家长需要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护理
和照顾。
• 怎样护理发热的孩子?发热的孩子尤其高热者 一定要卧床休息。室温要适宜,夏季要注意通 风降温。衣着要轻软宽松,不可包裹过严不利 于散热,如出汗要用温水擦身及时更换湿内衣。 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泄,增加尿量和汗腺分泌 也有利于退热。要给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 食物,给多种维生素,新鲜果汁,忌生冷油腻 的食物。
• 所以寒冷季节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也不宜 盖电热毯,千万不能把头捂在被子内,热水袋
应远离皮肤。当一旦发生“婴儿捂热综合症”,
应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减少包裹,体温 高者可用温水洗澡,切忌用退热药退烧,以免 出汗过多引起脱水,加剧病情同时要清除口鼻 分泌物。严重者应送医院,要防止口鼻捂盖而
窒息。
口唇发绀、精神差、不吃东西,口腔泡疹和皮疹需要 及时看医生。
重视预防:
(1)逐渐增加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时间,进出时及时增减 衣服。 (2)外出时也可以戴口罩,让空气在口鼻部位的湿化时 间延长,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使宝宝不适应。 (3)强调暖气房、空调室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清洁有利 于保持身体健康。 (4)简单消毒法,感冒流行时期可以用食醋熏蒸进行空 气消毒。 (5)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公共场所 (6)每天晚上带宝宝运动半小时(称规律性运动),可促 进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护理要点

宝宝患了感冒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与 年龄、个人抵抗力不同有关。婴幼儿局部症状 不显著而全身症状重,年长儿症状较轻。突出 表现常常为发热、鼻塞、咳嗽,有时伴有呕吐、 腹痛、服泻等。严重的不吃奶、没有力气,甚 至高热惊厥,加上感冒需要经历一个疾病的自 然过程(发热通常2~5天不等),所以家长不能 太着急。
衣着适当

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当妈妈感觉宝宝的手有些凉时, 就赶快给宝宝加衣服,往往外面气温才10摄氏度,宝 宝已经穿了三件毛衣,一件小夹袄,外面还有件厚厚 的棉外套。穿太多衣服,本来喜欢活动的孩子,也不 想动了。一来行动不便,二来一动就出汗,厚厚的衣 服又不能散热,还得自己将汗湿的衣服捂干,如果不 小心吹着风,宝宝很容易受凉感冒。所以多穿衣服不 仅不能预防感冒,往往会适得其反。
• 保护幼儿安全,父母注意防范。 • 增强防护意识,关注每个细节。 • 祝愿: • 家家幸福 人人健康
三、高热发生惊厥怎么办
• 碰到孩子抽筋,家长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 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可 使你摆脱困境。应争分夺秒尽快降温,终止抽
搐。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由于脑缺
氧而致脑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以致遗留运
动障碍、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
处理方法
• 1、先把发生惊厥的孩子放到平坦、较宽敞的地方, 如大床上或地板上,尽快解开衣领钮扣及裤带,使其 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其呼吸道通 畅。
止痉之后,家长应立即把患儿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
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惊厥不能 很快停止,则应边止痉边送医院急救。
高热惊厥的预防
1、掌握发病的基本情况。 2、控制高热。 3、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的先兆症状。 4、婴幼儿时期常因高热而发生惊厥,遇见这样情况,家 长不能 过于紧张,在送小孩去医院的过程中,学会 正确的急救是十分重要的。 5、有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 给口服退热剂及镇静剂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 突然升高。 6、对既往曾有多次发作者,有人主张长期应用鲁米那以 预防复发,当存在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应到医 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长期服药。
• 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一般会给宝宝开口服药, 如果症状稍重,可能就会给宝宝开针剂,如果 验血,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就会给宝宝使 用抗生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也不是千 遍一律。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合理的家庭 护理也相当重要,不仅能帮助宝宝尽快康复, 也有助于缩短疾病的自然过程。

• 1、注意休息 • 2、合理饮食
• 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类(如阿苯片、巴米尔等), 美林,安乃近、布洛芬等,我们医院的制剂有氨基比 林合剂,(俗称红药水)。要根据小儿年龄体重决定 每次服药量。根据说明书或遵医生指示服药。不能自 己加大剂量,用药间隔一般不少于4小时。用药量过 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致发汗过多,降温过 快可导致虚脱。物理降温法有洗温水浴(水温38度左 右浸泡20分钟),或温水泡脚,也可用30-40%酒精或 白酒轻擦腋下,颈部,大腿根部,小婴儿忌用此方法。 以上降温都是暂时的。只有控制疾病,病情好转,体 温才会逐渐降至正常。

2、用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穴,同时取一筷子或匙柄, 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臵于上下磨牙之间,或 用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患儿牙齿中间,以防止舌咬伤 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但如果患儿已咬紧牙关,则 不宜强行撬开。
3、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 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 因为担心孩子太冷,将婴儿“打包”裹得严严
实实,婴儿却因“捂热综合症”引起严重疾病
甚至死亡的惨剧,在省儿童医院时有发生。
“捂热综合症”是完全可以避免,主要是因家
长缺乏生活常识、爱子过度造成的。
• 婴幼儿并不是大人想像的那么怕冷,每周要给他们洗 澡,穿衣服只需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够了。提醒年轻家
长,现在不提倡给新生儿“打包”,让婴幼儿放开手
临床表现
• 异物如被吸入气管则称为气管异物。 • 如异物被吸入支气管则称为支气管异物。 • 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对呼吸的影响。
•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
救护措施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 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高 地拍背。 2、 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 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 热来决定,这是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 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而在活动后,又很快可以 使手脚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宝宝自由活 动10分钟,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 说明衣服正好;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
3 、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 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 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 物冲出。此法为美国海默来克医师所发明,故称"海 默来克手法"。
预防措施
• 1.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把捡拾东西放到嘴里,不要养 成在口中含物的坏习惯,以免误吸入气管。 • 2.不要吃那些不易嚼碎的带刺带骨、带核的食物, 如花生、豆类、瓜子等。进食时不让孩子打闹、逗乐, 奔跑或嬉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 3. 家有刚会走路的小儿,大人一定不可随意在小儿 的活动范围内存放体积小的物品,如小珠子、棋子、 别针、小钮扣、图钉、硬币、瓜籽等,防止出现意外。
4、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
5、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如 有冰敷袋、酒精则更好。冰袋敷额,酒精擦额部、腋 下、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6、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 管引起窒息。 7、经以上降温止痉处理后,惊厥多会很快停止。当 然上述这些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经过紧急处理小儿
• 3、环境适宜
• 4、有效出汗
• 5、降低体温
• 6、保持呼吸道通畅 • 7、保持皮肤与口腔清洁
温馨提示:
•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对发热宝宝要注 意惊厥先兆,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已有过高热惊厥 的宝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鲁米那”,预防高
热惊厥再度发生。如果发现宝宝脸色不好、鼻翼煽动、
小儿家庭护理常识
主要内容
• • • • 宝宝感冒后的居家护理 怎样护理发热的孩子 孩子高热发生惊厥怎么办 认识婴儿捂热综合症

谨防小儿气管异物
一、宝宝感冒后的居家护理
• 冬季是宝宝最容易发生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 的季节,其实感冒的本质是宝宝的鼻和咽部吸
入了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寒冷本身并不会直
接导致“感冒”,而是室内外温度差别大,导 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病毒或细菌就有 可乘之机了!
• 4.一旦发生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家长不能存有 任何侥幸心理,应该立即争分夺秒,立即送往医院,
同时保持直立体位,不要平卧,有条件者给予吸氧。
• 5.这里我们特别提醒家长,有时小儿吃东西出现呛 咳之后,仍长期反复咳嗽,按气管炎治疗仍不见好转 时,就应考虑是否有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应到医院进 行透视,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