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作业排序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九科难度排名

高中九科难度排名

高中九科难度排名在每一个高中生的学习生涯中,九门课程的考试、作业和作文对学生的学习进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是,每一科学科的难度是如何呢?有没有一种确定的排序方法来衡量这些课程的难易程度呢?经过多方分析,下面的九门课程依次按照难易程度排名:1.学:数学是尖端的理科,以其复杂的概念、运算和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

对于数学,学生需要一定的智力和理解力来完成,非常难以学习和理解。

2.文:语文是一科至关重要的学科,在高中阶段涉及写作、阅读、诗歌等诸多方面。

语文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掌握基本的古代文字、文体、语句构造、语义表达等技巧。

3.史:历史是一门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的学科,因为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朝代和条例等信息。

学生在处理历史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要善于发现重要历史时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联系,学会发掘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4.理: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理概念和空间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构造、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等内容,用文字描绘一幅地理图象。

这种地理空间把握能力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也是学习最难的环节。

5.理:物理是学习理科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实验与理论,其中实验涉及到复杂的操作要求和对对象较深入的理解,而理论则要求学生要做大量的计算和分析。

6.治:政治是一科社会学的学科,学习中必须要掌握国家政治制度、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理论及政策、政治发展等内容,学习者要求分析不同的政治现象,对政治事件做出分析、概括等,深入洞察政治、政策、发展等,以达到理解政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方向。

7.学:化学也是理科中必修的学科,其中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等专业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的性质及其结合的特点,熟练掌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反应的机理。

8.物:生物也是一科高中必修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生物体结构、功能及生物学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进化论、分类学、系统发育、解剖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知识。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例题详解什么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它的主要思想是优先调度执行当前剩余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

在这种算法下,长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会相对较长,但是短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会更短。

算法原理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原理是按照作业的执行时间来进行调度,优先选择执行时间较短的作业。

当一个作业到达时,操作系统会检查作业的执行时间,并将其与已有作业的执行时间进行比较,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进行调度。

算法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例子:1.输入作业的数量和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

2.按照作业的执行时间对作业进行排序,从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开始执行。

3.执行作业直到所有作业执行完毕。

例题解析假设有三个作业需要执行,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5、2和8。

使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对这些作业进行调度。

1.首先,按照作业的执行时间对作业进行排序,排序后的顺序为2、5和8。

2.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是2,因此首先执行该作业,剩下的两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分别为5和8。

3.接下来,执行时间较短的作业是5,执行该作业后,剩下的作业的执行时间为8。

4.最后,执行剩下的唯一一个作业,执行时间为8。

根据以上步骤,最终的作业执行顺序为2、5和8。

优缺点分析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短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然而,这种算法容易造成长时间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长时间作业的执行效率较低。

总结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其核心原理是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进行调度。

通过对作业的排序和执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短时间作业的响应时间。

然而,这种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会导致长时间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

算法的应用场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适用于作业的执行时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作业可以迅速得到执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作业排序优制材料

作业排序优制材料

i2
P
i3
p
i
i
1
2
3
4
P
i1
1
2
6
3
P
8
4
2
9
4
5
8
2
13
11
16
例:一批制品,批量n =4件,须经四道工序加工,各工序时间分别为:t1=10, t2=5, t3=15, t4=10。
n——加工批量; m——工序数目; ti——工件在第i工序的单件工时;
四、相同零件、不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
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转移 到下道工序加工。
n——加工批量; m——工序数目; ti——工件在第i工序的单件工时;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工序
M1
M2
M3
M4
T平顺
t2
t1
t3
时间
t4
第2种情况:ti≥ ti+1 考虑设备加工的连续性
第1个工序的所有工件加工完成的时刻为基准,向前推(n-1)个t2时间,作为第2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即从红线开始向前推3个作为第2个工序的开始时间。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x
T=nt1+t2+x+t4
k=1,2,3...m
例:有一个4/3/P/ Fmax 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Palmer法求解。

11
-
5
加工时间矩阵
i
1 2 3 4
P
i1
1 2 6 3
P
i2
8 4 2 9
二、n/2/F/Fmax问题的最优算法
(一)Johnson算法: ① 从加工时间矩阵中找出最短的加工时间。 ② 若最短的加工时间出现在M1上,则对应的零件尽可能往前排;若最短加工时间出现在M2上,则对应零件尽可能往后排。然后,从加工时间矩阵中划去已排序零件的加工时间。若最短加工时间有多个,则任挑一个 ③ 若所有零件都已排序,停止。否则,转步骤①。

作业排序管理(1)

作业排序管理(1)
3) 将已经排定的零件除去,再重复前两步, 直到全部零件排完为止。
例12-2
Ji J1 J2 J3 J4 J5
t(小时)
tiA
6 8 12 3 7
tiB
11 9 5 3 4
加工顺序如下: J4—J1 —J2—J3—J5
或 J1 —J2 —J3—J5—J4
2、确定总流程时间
• 甘特图法 画法与零件移动方式图的画法相同;
(二)三台设备的流水型排序问题
约翰逊—贝尔曼拓展法:
设有A、B、C三台加工设备,在满足: mintiA≥maxtkB 或mintiC≥maxtkB
两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可将三台设备转换为 两台假想设备G与H,且:
tiG=tiA+tiB tiH=tiB+tiC
例12-3
Ji J1
J2
J3
J4
t
tiA
设零件Ji(i=1、2、…,n)的加
工顺序是从设备A到设备B, t和iA
tiB 分别是零件Ji在A和B上的加工时间。
约翰逊—贝尔曼规则步骤:
1) 以零件编号为列,零件在机床上的加工 时间为行列表,从中找最小值(如果有 多个最小值,可任取一个);
2) 如果上述最小值属于tiA行,则对应零件 应尽先安排;如果上述最小值属于 tiB 行,则对应零件应尽后安排;
二、影响作业排序的因素
1、生产任务的到达、生产工艺流程方式
三、作业排序的任务和目标
(1) 进行优先权设定; (2)针对具体设备分配任务及人力; (3)为目标分配工作,使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4)不断监督以确保任务的完成; (5)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异常辨识; (6)作业排序进行检查和修改。
12.2 制造业作业排序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九) [9 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九)  [9  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九)[9 精神的三间小屋](927)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宽宥.(yòu)襟.怀(jīn)广袤.(mào)自惭形秽.(huì)B.麾.下(huī)赘.余(zhuì)坍.塌(dān)鸠.占鹊巢(jiū)C.窗棂.(líng)困厄.(è)轻觑.(qù)间.不容发(jiān)D.憎恶.(wù)云霓.(ní)显赫.(hè)相得益彰.(zhā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疆域弛骋挟持无师自通B.蔑视惊骇游弋形销骨立C.要诀积攒栖息李代桃僵D.效仿污浊灰烬不知所措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B.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C.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

D.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

(2)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3)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4)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5.下面对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

②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

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
【导入案例解析】
首先,应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个生产车间投入量和出产量 (1)装配1台空调配1件机箱,则装配2万台空调需要机箱数量 Qoj=20000×1 =20000(件); (2)装配车间的机箱的投入量
(件); (3)保证空调整机装配车间需要,机箱车间机箱的出产数量
(件); (4)加工车间机箱的投入数量
60
420
铸造过程
4
40
440
图3-2 连续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
生产运作管理
三、大量流水生产作业的期量标准
(2)间断流水线同期化程度不高,需要分工序规定每个工作地的工作时间顺序,确定标准计 划时间,计算工作地看管周期产量。间断流水生产的计划编制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看管周期。间断流水线中每道工序的节拍与流水线节拍可能不相等,为了使间断流 水生产线有节奏地工作,预先设定一个时间段,使每道工序在该时间段内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 这个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平衡各道工序的生产率达到一致,这个时间段称为看管周期。一般取一个 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周期。
生产运作管理
【案例分析】
编制大量生产作业计划考虑的问题及方法。 (1)产品品种单一连续生产,属于流水作业生产; (2)保证生产连续、均衡、稳定,必须规定合理的期量标准; (3)根据需求、期量标准计算出计划期的投入与产出; (4)根据大量流水作业生产连续、均衡、稳定的特点,将投入与产出量按日均匀地分配在计 划期内。
生产运作管理
四、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式中:Qoi——i车间的产出量 Qij——j车间的投入量 Qsi——i车间外销半成品量 ZI——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定额 Z’I——期初预计库存量 QIi——i车间的投入量 Qwi——i车间的废品量 Ze——i车间内部在制品定额 Z’e——i车间内部期初在制品占用量

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概论

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概论

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概论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排序是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排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中,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排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排序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和意义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时间、顺序、数量和方法的过程。

通过制定生产计划,可以有效地安排生产活动,使生产过程有序、高效。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生产进度的准时、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成本的最低化。

生产作业计划的意义在于: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计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空转时间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充分利用生产资源。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计划,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合理的计划,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按照要求进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4.确保生产进度:通过合理的计划,可以提前安排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避免延误和返工。

生产作业排序的概念和意义生产作业排序是根据生产作业的性质、优先级和资源限制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作业的顺序和时间的过程。

通过作业排序,可以使生产作业有序、高效地进行,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生产作业排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作业排序的意义在于: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排序,可以减少作业之间的等待时间和传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缩短生产周期:通过合理的排序,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排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产停顿,降低生产成本。

4.提高生产计划执行的准确性:通过合理的排序,可以保证生产计划的准时、准确执行,确保产品的交付周期。

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排序的方法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排序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车间生产作业排序知识讲座

车间生产作业排序知识讲座

原理:根据生产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04
注意事项: a. 确保生产任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 考虑生产资源的限制和瓶颈 c. 定期评估和调整生产计划
复杂排序法
目的:解决复杂生产环境下的排序问题
步骤:分析生产需求、确定排序目标、选择排序方法、实施排序、评估排序效果
应用: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多工序的生产环境
智能排序法的特点:高效、准确、灵活,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生产环境。
05
减少等待时间
采用先进先出(FIFO)策略,减少等待时间
采用最短加工时间优先(SPT)策略,减少等待时间
采用最短剩余加工时间优先(SRPT)策略,减少等待时间
采用最早完工时间优先(EFT)策略,减少等待时间
提高设备利用率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步骤
培训员工掌握排序方法和操作流程
监控和调整排序方法的实施效果,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持续优化与改进
持续跟踪改进效果,确保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提升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优化生产作业排序
收集员工反馈,了解存在的问题
定期评估生产作业排序的效果
07
成功案例分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设备空闲或过载
采用先进的生产调度算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
降低在制品库存
优化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过度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降低在制品库存
实施精益生产:减少浪费,降低在制品库存
加强库存管理:定期盘点,及时处理积压库存
车间生产作业排序知识讲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5
3
7
1
54
23 20
8
6 14
1)FCFS规则(先来先服务)
工件编号 工件(按到达先后顺序)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J1
J2
J3
1
2
3
3
7
1
23 20
8
J4
J5
4
5
5
4
6 14
排序结果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完工时间Ci
拖期量Di 最大拖期量Dmax 平均流程时间F
总流程时间
J1
J2
J3
调后不会超过交货时间
排序结果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完工时间Ci
拖期量Di 最大拖期量Dmax 平均流程时间F
总流程时间
J4 J3 J5
J2 J1
51 4 7 3
6 8 14 20 23 5 6 10 17 20
00 0 0 0 Dmax=0 F=11.6
58
J4 J3 J5
J1
J2
51 4 3 7
基本原则:优先调度规则,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加工 工件的先后顺序
优先调度的准则:
– 先到先服务准则: FCFS – 最短作业时间优先:SOT或SPT – 交货期最早优先: EDD – 最小关键比例准则:SCR(交货期 – 当前期)/剩余加工时间 – 最少工作量准则:LWKR – 最多工作量准则:MWKR – 后到先服务准则:LCFS
第九章 作业排序与控制
一 作业排序
作业排序与作业计划 作业排序问题分类 作业排序的规则 n/m作业排序方法
– N个工件在一台设备上的作业排序 – N个工件在两台设备上的作业顺序 – N个工件在三台以上设备上的作业顺序
1.1 作业排序与作业计划
作业排序:为每台设备、每位员工确定每天的工作 任务和工作顺序的过程。
60
4)EDD规则(交货期最早优先)
工件编号 工件(按到达先后顺序)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J1
J2
J3
J4
J5
1
2
3
4
5
3
7
1
5
4
23 20
8
6 14
排序结果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完工时间Ci
拖期量Di 最大拖期量Dmax 平均流程时间F
总流程时间
J4
J3
J5
J2
J1
5
1
4
7
3
6
8
14 20 23
6 8 14 23 20
5 6 10 13 20 00 00 0
0 Dmax= F= 10.8 54
考虑交货期的优化(2)
比较J5和J1 t1 < t5 ,d1 =23 > d5 =14 如果调整,J1加工结束时间是9, J5加工结束时间是13,
调整后不会超过交货期
第一次优化后 加工时间ti
5 6 10 17 20
0
0 00 0
0 Dmax=
F=(5+6+11+17+20)/5=11.6
58
各方案的比较
实行准则 FCFS SOT LCFS EDD
总流程时间 60 46 60 58
平均流程时间 12 9.2 12 11.6
最大拖期量 10 7 3 0
各方案的比较
实行准则 FCFS SOT LCFS EDD
交货期di 完工时间Ci
拖期量Di 最大拖期量Dmax 平均流程时间F
总流程时间
J3
J1
J5
J4
J2
1
3
4
5
7
8
23
14
6
20
1 4 8 13 20
0
0 07 0
7 Dmax=
F=(1+4+8+13+20)/5=9.2
46
3)LCFS规则(后来先服务)
工件编号 工件(按到达先后顺序)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F=10.8
F=10.6
54
53
考虑交货期的优化(3)
比较J4和J3 t3 < t4 ,d3 =8 > d4 =6 如果调整,J3加工结束时间是1, J4加工结束时间是6,
调整后不会超过交货期
J4
J5
3
7
1
5
4
23
20
8
6 14
3 10 11 16 20
0
0 3 10 6
10 Dmax=
F=(3+10+11+16+20)/5=12
60
2)SOT规则(最短作业时间优先)
工件编号 工件(按到达先后顺序)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J1
J2
J3
J4
J5
1
2
3
4
5
3
7
1
5
4
23 20
8
6 14
排序结果 加工时间ti
总流程时间 60 46 60 58
平均流程时间 12 9.2 12 11.6
最大拖期量 10 7 2 0
◆经过比较,SOT准则(最短作业优先)是最优方案 ◆经过数学证明,在N个作业1台设备的情况下,
SOT准则最优
考虑交货期的优化(1)
一般,先采用EDD准则,然后再用SOT准则进行优化。
t1 < t2 ,d1 =23>d2 =20 如果调整,J1加工结束时间是13, J2加工结束时间是20,
排序1、N个工件在一台设备上的作业排序(n/1)
1
当N个工件在一台设备上加工时,加工的时间跨度为固定值,与加工顺 序无关。所以单台设备的优化顺序通常以平均流程时间最小,最大拖期 量最小为准
例:5个工件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加工:
工件编号 工件(按到达先后顺序)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J1
J2
J3
J4
J5
– 确定产品(工件)在生产(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 资源分配 (“服务者”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作业计划:加工顺序;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 不同的作业排序,可能会导致差别很大的结果
作业排序目标: – 满足交货日期的需要 – 降低在制品库存,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 缩短提前期 – 降低机器设备的准备时间和准备成本 – 充分利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力
注意事项:考虑排序方式与排序规则
1.2 作业排序问题分类
按排序对象
– 劳动力排序
■ 生产作业排序
按设备(服务者)数量
– 单台设备(单服务者)排序 ■多台设备 (多服务者)排序
按加工路线的特征
– 流水型排序
■非流水型排序
按工件或服务对象到达的情况
– 2
1
2
J3
J4
J5
3
4
5
3
7
1
5
4
23 20
8
6 14
排序结果 加工时间ti
交货期di 完工时间Ci
拖期量Di 最大拖期量Dmax 平均流程时间F
总流程时间
J5
J4
J3
J2
J1
4
5
1
7
3
14
6
8
20 23
4 9 10 17 20 0 3 20 0
3 Dmax=
F=(4+9+10+17+20)/5=12
交货期di 完工时间Ci
拖期量Di 最大拖期量Dmax 平均流程时间F
总流程时间
J4 J3 J5
J1
J2
J4 J3 J1
J5
J2
514 3 7
51 3
4
7
6 8 14 23 20 6 8 23 14 20 5 6 10 13 20 5 6 9 13 20
000 0 0
00 0
0
0
Dmax=0
Dmax=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