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掺假现象
食品掺假监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的方法,对市售食品进行掺假监测,评估其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食品掺假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故意添加非食品原料或非法添加物,以改变食品的性质、外观、口感或延长保质期。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食品中可能掺入的非法添加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市售疑似掺假食品(如食用油、肉类、乳制品等)- 标准试剂:硫酸铜、碘化钾、氢氧化钠等- 标准溶液: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 实验用水:去离子水2. 实验仪器:-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坩埚- 烧杯- 烧瓶- 试管- 玻璃棒四、实验方法1. 样品前处理(1)样品预处理:将疑似掺假食品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得到均匀的粉末。
(2)样品消解: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加入适量的酸(如硝酸、盐酸)进行消解,消解完全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
2. 化学分析方法(1)重金属离子检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样品中的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2)非法添加物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进行检测,如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等。
3. 仪器分析方法(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样品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酸、山梨酸等。
(2)质谱仪:用于检测样品中的某些特定有机化合物,如违禁药物、农药残留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分析结果(1)重金属离子检测结果:样品中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非法添加物检测结果:样品中未检测出苯甲酸、山梨酸等非法添加物。
2. 仪器分析结果(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样品中未检测出苯甲酸、山梨酸等有机化合物。
(2)质谱仪检测结果:样品中未检测出违禁药物、农药残留等特定有机化合物。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对市售疑似掺假食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未检测出重金属离子、非法添加物、违禁药物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五常大米的优势和特点,劣势是什么

五常大米的优势和特点,劣势是什么
五常大米具有地理、品种及环境优势,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省南部,此地无霜期在140天左右,昼夜温差10摄氏度左右,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这些条件赋予了五常大米独特的口感。
五常大米具有品质高、口感好的特点,其米粒均匀,色泽透亮,但其每年产量不高,导致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一、五常大米的优势和特点
1、优势
(1)地理优势: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省南部,此地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在140天左右,昼夜温差10摄氏度左右,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这些条件赋予了五常大米独特的口感。
(2)品种优势:五常大米使用的水稻品种很少外引,而是根据五常大米的自然条件培育的优良品种,如在2000年五常培育了
“五优稻一号”A、B、C系列的良种等,为优质大米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环境优势:五常大米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环境植被
覆盖率高,无工业污染,而且五常的大气环境达到了国家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标准。
2、特点
五常大米品质高、口感佳,其米粒均匀,色泽透亮,米香味浓郁,煮熟后棉软略粘且爽口,同时五常大米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其体内的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
二、五常大米的劣势是什么
1、五常大米虽然品质优良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导致其产量不高,每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这导致其市场供不应求且市场价格也高。
2、同时五常大米良好的口碑引来了许多不法商贩的垂涎,导致市场上的五常大米出现天价、掺假等现象,致使口碑较好的五常大米一步步被不良商贩所破坏。
大米加工真假鉴别方法

大米加工真假鉴别方法
大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是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大米,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大米加工真假鉴别的方法。
1.外观鉴别:真正优质的大米颗粒饱满、鲜亮,米粒表面光滑,没有瑕疵和杂质。
而假冒伪劣的大米则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划痕、裂缝、不均匀的色泽,甚至有虫眼、霉斑等瑕疵。
2.气味鉴别:闻一闻大米,真正优质的大米应该有一股淡淡的米香味,而假冒伪劣的大米则可能有异味或发霉味。
3.口感鉴别:用水冲洗后煮熟的真正优质大米口感细腻、Q弹,米粒饱满,有一定的嚼劲,而假冒伪劣的大米则可能口感粗糙、硬度不够、口感黏性强。
4.质量鉴别:购买大米时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大米,这样可以保障大米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大米的生产日期、批次、产地等信息来进一步判断大米的质量。
以上就是大米加工真假鉴别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在购买大米时能够注意这些细节,选择优质的大米,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1 -。
支招:如何买到优质纯正的五常大米

www. 支招,如何买到优质纯正的五常大米作者:陈国培[背景知识]五常大米栽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是国内有名的地理标志大米。
五常大米的主要品种是五优稻4号(俗称稻花香),具有香气四溢、口感绵软、口味略甜、米饭有油光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五常稻花香大米的掺假现象连续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曙光,市场销售的五常大米的掺假现象非常严重。
[鉴别方法]结合我所前期调研及研究成果,为大家介绍纯正五常稻花香大米的简单鉴别方法。
1、看标签包装袋上执行标准为GB/T 19266,产地为“五常市”,并且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常大米”标志的产品是受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并符合五常大米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产品质量相对更有保障。
2、比外观用手抓起一把大米,观察有无不同粒型大米的存在(注意不要将碎米当成不同粒型大米),存在较多不同粒型大米的产品纯度不高。
此方法可以区分稻花香与前几年用于掺杂的绥粳4号及部分长粒香品种,但无法分辨近几年用于掺杂的东农425和639品种。
纯度高的稻花香大米有掺杂的稻花香大米从左到右分别为:泰国茉莉香米、五优稻4号、东农425(糙米)、639(糙米)、长粒香、绥粳4号3、闻香气稻花香大米开袋后会散发出自然清香,香气与泰国香米相近,开袋放置一段时间后香气逐渐消失。
判断大米是否人为添加香精的方法是将手插入大米中并来回搓,取出后若手上仍残留较浓香气,则可能添加了香精。
4、看价格稻花香的出米率较低(最高为每100斤出米58斤),收购价为2.4~2.7元/斤,零售价格在7~8元/斤以上的才有可能是纯正的五常稻花香。
5、尝味道纯正的稻花香大米蒸煮后米饭泛油光、口感绵软、余味略甜、隔顿不回生,如有亲身对比过不同价格稻花香的消费者应当可以体验出其中的细微差异。
上述提供的方法为五常稻花香大米的初步鉴别方法,供消费者在购买时参考,如需进一步确证样品的纯度,可委托我所进行检验。
我所已成功开发五常稻花香大米的近红外光谱和多重PCR基因检测技术,并已应用于五常大米品种及产地鉴别。
第四章_谷物与谷物制品掺伪的鉴别

----------------------- Page 1-----------------------第四章谷物与谷物制品掺伪的鉴别第四章谷物与谷物制品掺伪的鉴别按照我国传统的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梁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薯类的集合。
粮食不仅包括原粮,也包括成品粮。
目前粮食行业中,存在着以陈代新、以次充好及掺入非食用性物质的现象,如大豆粉中掺玉米粉,小米加色泽,面粉中掺荧光增白剂、滑石粉,大米中掺入砂粉、滑石粉,馒头、面条、米粉等食品中掺大米粉等。
----------------------- Page 2-----------------------第四章谷物与谷物制品掺伪的鉴别第四章谷物与谷物制品掺伪的鉴别大米质量优劣的感官鉴别掺伪大米的快速鉴别面粉质量优劣的感官鉴别掺伪面粉和面制品的快速鉴别掺伪淀粉和淀粉制品的快速鉴别----------------------- Page 3-----------------------4.1 大米质量优劣的感官鉴别4.1 大米质量优劣的感官鉴别我国稻谷生产遍及全国各地。
稻谷经过清理、砻谷工序,除去杂质和谷壳后即成糙米。
糙米再经碾轧、筛理,除去大部分皮层和胚部后,根据留皮程度,即成不同等级的大米。
大米的分类与稻谷基本相同。
商品大米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按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三类。
优质大米色泽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光泽、呈半透明状、具有正常的香气味;劣质大米,色泽差、表面呈绿色、黄色或灰褐色,有异味。
----------------------- Page 4----------------------- 1、大米质量优劣的感官鉴别——色泽鉴别色泽鉴别:将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其色泽。
优质大米——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
次质大米——呈白色或微淡黄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
大米净含量抽检修正标准

大米净含量抽检修正标准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食,尤其在北方的朋友,家家户户都会吃到大米。
在南方市场消费比较多的是江米、长粒香米、香米等。
很多人为了追求口感会选择一些劣质大米来进行食用,但有时候并不能保证这些大米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作为消费者如何来判断购买到的产品是否合格呢?主要是看颜色、光泽、气味等,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
如果发现米粒不是很饱满的话,说明这些产品可能质量并不是很好。
而且由于这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一般都要卖出较高的价格来。
所以一定要注意看清楚是不是有质量问题了。
一般好的米都会有一种香味,没有这样香味儿过着就可以了,如果闻着有腥味的话就应该要注意了。
1、大米的净含量, GB/T 19302-2009 《大米》修改为“不得低于0.75 g/100 g”。
为了保证大米加工过程中品质的一致性,使净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本次修正增加了净含量要求。
本次修正后的标准中规定大米净含量不得低于0.75 g/100 g,大米包装规格(长粒香和中粒香两种)净含量大于或等于0.5 g/100 g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包装不符合标准、质量超标、掺杂掺假等现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由于原标准中对净重有具体规定,在执行中可能出现问题。
因此,本次修改增加了净重计量要求。
以净含量表示,净重是指每100 g (公斤)所含谷粒总重量。
净含量为100 g (公斤)所含谷粒总重量(公斤)扣除杂质、水分后的体积分数(%)。
净含量测定时:按每100 g (公斤)所含谷粒总重量乘以100 ml 水份计算得出结果;不足100 ml之量为0.75 g/100 g时应为0.75 g/100 g。
标准名称修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检验方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以下简称三个国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包装和标签进行了修订与补充,并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大米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系某市某区一家食品店的店主,主要从事大米批发零售业务。
李某系张某的长期供货商,长期向张某供应优质大米。
2019年6月,张某从李某处订购了一批大米,共计1000公斤。
在张某销售过程中,部分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大米存在霉变现象,张某遂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退还货款并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1. 李某供应的大米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李某是否应当承担退货和赔偿责任?三、案件事实1. 2019年6月,张某从李某处订购了1000公斤大米,单价为每公斤10元,共计10000元。
2. 张某在销售过程中,发现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大米存在霉变现象,经检测,霉变大米占总量的10%。
3. 张某遂与李某协商退货及赔偿事宜,但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4. 张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退还货款10000元,并赔偿损失2000元。
四、法院审理1.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销售者应当保证其销售的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李某作为大米供应商,有义务保证其供应的大米符合国家标准。
2. 法院经调查核实,李某供应的大米存在霉变现象,不符合国家标准,属于质量问题。
3. 法院认为,李某供应的大米存在质量问题,张某有权要求退货和赔偿损失。
4. 法院判决李某退还张某货款10000元,并赔偿张某损失2000元。
五、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销售者应当保证其销售的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六、案例分析本案中,李某作为大米供应商,有义务保证其供应的大米符合国家标准。
然而,李某供应的大米存在霉变现象,不符合国家标准,属于质量问题。
张某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和赔偿损失。
本案的判决结果符合法律规定,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粮食

粮食掺伪事件、检测方法及处理情况第一章、目前粮食掺假事件及粮食状况一、事件1西乡粮食局救灾粮掺假牵出340万粮食资金问题陕西震区西乡县曝“粮食局向受灾群众发放缺斤少两、掺杂陈粮的救灾粮”一事,涉案的县粮食局局长和一名股长已被“双规”。
该局此前还多次骗取国家粮食专项资金及截留挪用粮改资金,个别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涉案金额大约有四五百万元。
救灾粮缺斤少两并掺陈粮 6月13日,网络上的一则消息称,西乡县粮食局发放给群众的救灾粮掺杂霉变的黑心粮和陈粮,而且缺斤少两。
昨日上午,西乡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李其彦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情况说明,里面写道:地震造成西乡县23个乡镇受灾,按照县里统一部署,民政、粮食等部门迅速组织采购救灾粮下发到受灾乡镇。
5月20日,第一批救灾粮67.26万斤发放到灾民手中。
27日,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立即组织调查,发现所发放的此批抗震救灾粮由县粮食局负责采购,货源由有关粮食加工企业提供。
“经过初步调查,个别村组受灾群众领取的救灾粮有缺斤少两现象,但没有发现有霉烂变质现象。
发生缺斤少两的问题是粮食加工生产企业计量不准所致。
”李其彦说。
西乡县粮食局局长被“双规”在出示了这份说明之后,李其彦对于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都不再给予回答。
据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的消息,这批救灾粮的采购价格为每斤1.65元,由西乡县板桥米面加工厂等几家企业提供,装的是标准袋,每袋20斤,但有关部门进行复查后发现,这些救灾粮缺斤少两问题严重,最少的每袋只有17.5斤,多的也只有18.6斤。
除此之外,这批救灾粮还被掺杂了陈粮。
对于粮食局局长王安武已被纪委“双规”的消息,记者已从有关渠道得到核实,同时被“双规”的还有该局宏观业务股股长张弥友。
挪用及贪污受贿约四五百万此次救灾粮问题还牵出了县粮食局的其他问题:2005年以来,西乡县粮食局数次骗取国家粮食专项资金共40余万元,几次截留挪用粮改资金共300余万元。
同时,近年来,西乡县粮食局个别工作人员还存在贪污受贿问题,数额大约10余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以次充好的大米
1 大米中掺白石—这种作假手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大米的重量。
识别方法是:察看大米中的沙砾,原有的沙砾没有棱角、比较圆润,而新掺人的沙砾则棱角分明。
2 好稻米中掺籼米—经过加工的籼米是碎小的米粒,比较容易辨别。
识别方法是:抓一把米在手里摊开,如发现其中有碎、小的米粒,则可以判定是掺假的米。
3 粳米冒充好稻米—作假手法通常是:将绿、白两种颜色混合后拌人粳米中,使粳米颜色发青,并且表面光洁,形似稻米。
识别方法是:没有上色的粳米颜色发白,用手摸会沾上米糠面;上过色的粳米用手摸会有光滑感,不会粘上米糠面
一、打蜡抛光大米:
而当人们购买的大米鲜亮无比时,不一定就是优质大米,很可能是劣质或陈年大米经过“抛光打蜡”后焕发出的“青春”。
抛光打蜡”的美容大米如何鉴别呢?
一闻。
闻闻看有没有油味,真正的优质大米没有油味;二看。
观察是否光鲜、饱满。
三是用水检验。
用少量热水浸泡这种大米时,手捻之有油腻感,严重者水面可浮有油斑。
另外是仔细看,因上油抛光米颜色通常是不均匀的,仔细观察会发现米粒有一点浅黄。
经过“易容改装”流入市场的低档变质大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常外包装上都不会写明厂址及生产日期,价格也会比正常大米低一些。
二、掺霉变米:市场中出现将霉变米掺到好米中出售,也有将发霉的米经漂洗、晒干后出售。
在进口米中也曾发现霉变大米,人吃了霉变米,身体会受到损害。
这些大米经去皮、漂白、抛光、添加矿物油等处理后,米粒细碎、有油腻感,仍有轻微的霉味。
过度抛光的大米还有可能是发霉大米通过过度打磨将霉变部分去除,再以次充好。
按照规定,大米抛光只能使用水作为媒介,但掺入矿物油可以让变质大米更光亮。
”如果是使用植物油甚至是添加矿物油进行抛光,不光会导致大米品质的改变,还会让本来可以食用的大米变成“毒大米”。
三、加香米:还有一些大米加入人工香精提味,让普通大米冒充香米,让普通大米冒充香米或者让陈米像新米。
①由于大米开封之后香味最多能保存两到三个月,因此为了让存放了一段时间的陈米摇身一变成为新米,就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香精。
②新大米有自然清香气,陈大米没有香气。
不法商贩会在陈大米中加入人工合成香精冒充新大米,不过其香气与米的自然清香气不同
四、掺沙粉及滑石粉:向大米中加入沙粉和滑石粉可以增加大米的质量,以及大米白度,使其大米的质量增加、卖相变好等。
五、是在大米中掺细沙或喷水,来增加大米的重量;
六、是采用添加剂,把大米染成绿色,号称“绿色大米”,
七、是往晚稻米里掺早稻米或质米;
八、是将劣质大米装到包装袋里冒充名牌或优质大米进行销售。
喷了水的大米几天后就会变质发黄、发霉、变味,对人体伤害很大,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使大米光泽、白净,易于销售,竟将工业用加工油掺到大米中去毒害消费者,这种大米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大米中掺白石—这种作假手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大米的重量。
识别方法是:察看大米中的沙砾,原有的沙砾没有棱角、比较圆润,而新掺人的沙砾则棱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