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用的设计小工具软件(已验证):电梯数量计算软件2012(示例:某150m办公楼)

合集下载

电梯流量分析计算软件

电梯流量分析计算软件

10.00
5.66
2.00 7.66 5.21
15.27
29.15 28.33
8.32 20.50
5.71 107.29
29.08
5.66
3.00 8.66 5.21
18.10
28.60 32.03
8.32 21.35
6.17 114.58
27.23
53.64 58.16
12.71
38.19 81.69
电梯的服务形式
SL
n
SE SEI
单向区间急行
CASE1条件 CASE2条件
总提升高度
SE(m)
38.50
38.50
设站区间行走距离 SL(m)
29.50
29.50
设站区间服务层数 (n)
10.00
10.00
急行区间行走距离 SEI(m)
9.00
9.00
电梯加速时间
ta(s)
2.70
3.20
加速距离
Sa(m)
17.85
备注
CASE3条件 38.50 29.50 10.00 9.00 3.70 5.55
800.00 3.70 1.00
13.00 180.00
3.00 572.00
80.00
CASE3结果 3.00
10.40
10.00
5.66
4.00 9.66 5.21
20.93
30.63 35.73
8.32 22.15
评价标准
5分钟运送 平均间隔s 能力% 以下
办 公司专用
公 多间公司

出租
公共住宅
酒店
20-25 16-20 11-15 3.5-5

电梯功能的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

电梯功能的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

一、如果给你一台电梯,请问你如何测试它,分析如下1.功能:上升、下降、停止、开门、关门、梯内电话、灯光、指示灯等;2.性能:速度、反应时间、关门时间等;3.压力:超载、尖锐物碰撞电梯壁等;4.安全:停电、报警装置、轿箱停靠位置、有人扒门时的情况等;5.可用性:按键高度、操作是否方便、舒适程度等;6.UI:美观程度、光滑程度、形状、质感等;7.稳定性:长时间运行情况等;8.兼容性:不同电压是否可工作、不同类型电话是否可安装等。

其实在简单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东西根本测试不全,比如电话、灯光、材质、调度程序、可维修性等,当发现在一个用例中无法说清楚时,这些应该拆分开来分别测试。

可以告诉主考官,你需要模块化地测试电话、灯光等。

再有在一起的组装测试。

二、下面是详细的测试点:需求测试:查看电梯使用说明书、安全说明书等界面测试:查看电梯外观功能测试:1.测试电梯能否实现正常的上升和下降功能。

2.电梯的按钮是否都可以使用。

3.电梯门的打开,关闭是否正常。

4.报警装置是否可用。

5.与其他电梯之间是否协作良好。

6.通风状况如何。

7.突然停电时的情况。

8.上升途中的响应。

1)电梯本来在1楼,如果有人按18楼,那么电梯在上升到5楼的时候,有人按了10楼,这时候是否会在10楼先停下来;2)电梯下降到10层时显示满员,此时若8层有人等待电梯,是否在8层停。

9.是否有手机信号可靠性:1.门关上的一刹那出现障碍物。

2.同时按关门和开门按钮。

3.点击当前楼层号码4.多次点击同一楼层号码5.同时按上键和下键易用性:电梯的按钮的设计符合一般人的习惯吗用户文档:使用手册是否对电梯的用法、限制、使用条件等有详细的描述压力测试:1.看电梯的最大承重量,在负载过重时报警装置是否有提醒2.在一定时间内不断让电梯上升、下降稳定性测试:看电梯在最大负载下平稳运行的最长时间如何编写测试用例:1、了解软件的原始需求(测试目的)在编写一个软件或者模块的测试用例时候,一定要明白这个功能的原始需求,也就是软件的使用者(客户)的需求。

电梯数计算方法

电梯数计算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任何一个高层住宅项目都会遇到电梯的设置标准问题。

在工作中经常要问:这栋楼应设置几台电梯?电梯的载重量多少?速度多少?怎样的配置才是与本楼最匹配的?二、电梯选型的参考因素电梯是高层住宅中极为重要的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

电梯设备不但费用昂贵(约占建筑基建总投资的9%左右);而且电梯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对电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电梯设计中应该从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关系、建筑物内人员分布、楼内相互间的客流情况和客流高峰期间的电梯使用状况等角度来考虑,并反复进行电梯运输系统的交通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等级来加以评价,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果,确定所需电梯的台数、配置方式、服务方式以及电梯的额定荷载、额定速度和控制方式等等。

三、电梯配置的相关规范规定《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规定:在方案阶段,住宅可按下表初步确定电梯数量、额定容量及速度。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其电梯数不应少于2台。

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3台电梯;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4台电梯。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电梯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电梯的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乘客平均等候时间不宜超过120秒,发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60秒。

电梯数量、容量和速度表四、公司目前的常规做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基本是按照国家和深圳相关规范、规定来大概配置;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定量分析(基本上没有进行定量分析)。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6课《连续量与开关量》教学设计浙教版2023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6课《连续量与开关量》教学设计浙教版2023
c)创新性:在实验设计、解决方案等方面是否有创新点。
d)表达清晰:作业表达是否清晰,图表绘制是否规范,语言描述是否准确。
板书设计
①连续量:表示在某个范围内可以取无限多个值的数据,如温度、湿度等。
②开关量:表示只有两种状态的数据,如门磁、红外等。
2.传感器的功能
①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连续量和开关量数据。
2.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对传感器操作的正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解决办法:
1.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直观地介绍连续量和开关量的概念,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其应用区别。
2.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传感器,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反馈,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据采集过程。
3.设计梯度性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对于难点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突破难题。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观看在线教育平台上的信息技术课程,尤其是关于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的教学视频。
-建议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兴趣小组,如编程俱乐部、电子制作小组等,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连续量和开关量的认识。
-鼓励学生开展小研究项目,选择一个与连续量和开关量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简短介绍连续量和开关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连续量和开关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过程:
讲解连续量和开关量的定义,包括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
使用图表或示意图详细介绍传感器在数据采集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续量和开关量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反思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电梯数量计算

电梯数量计算

电梯数量计算第一篇:电梯数量计算电梯数量估算法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N=KPT/240R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办公楼(同时上班K=25%~16%)(不同时上班K=16%~12.5%)旅馆(K=12.5%~5%)住宅(K=5%)医院(K=22%)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10=0.55*总面积)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住宅(P=3.5*总户数)医院(P=1.1床位数)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办公楼T=2H/V+1.25(F+1)(V+3.5)+2R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e)确定电梯的速度V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为了能消防共用条件,我一般选>11人):)嘿嘿~~这么麻烦就为了计算电梯所须台数 :)总结电梯台数=乘客的集中率*电梯总人数*电梯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0电梯的额定人数)第二篇:禾田医院设计电梯数量计算1)12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

酒店管理工程 电梯设计——乘客电梯数量计算表2016(叶予舜)

酒店管理工程  电梯设计——乘客电梯数量计算表2016(叶予舜)

办 公 ( m2 /台 )
办 公 ( m2 /台 ) 有效使用面积 办 公 ( 人/台 ) 按人数
பைடு நூலகம்
医院住院部 (床/台)
1 - 1
量 电梯载重量(Kg) 乘客人数(P) 额定速度(V) 舒适级 30~60 70~100 4,000 2,000 250 100 豪华级 <30 <70 <4000 <2000 <250 <100 1600Kg(21P),2000Kg(26P),2500Kg(33P);v=0.63,1.0,1.6,2.5 400Kg(5P),630Kg(8P),1000Kg(13P);v=0.63,1.0,1.6,2.5 630Kg(8P), 800Kg(10P), 1000Kg(13P), 1250Kg(16P), 1600Kg(21P); v=0.63, 1.0, 1.6, 2.5
进似 at = ap = 0.8 m/s2 3.50 42.00 3.50
数 建筑类别及标准 经济级 住 旅 宅 ( 户/台 ) 馆 (客房/台) 建筑面积 90~100 120~140 6,000 3,000 350 200 常用级 60~90 100~120 5,000 2,500 300 150
叶予舜2016/5/8
酒店管理工程 电梯设计——乘客电梯数量计算表
服务方式 1 单道快行 建筑内乘梯总人数 Pz (人) 停站数 n (站) 总行程 H (米) 快行程 H1 (米) 站行程 H2 (米) 额定人数 P (人) 额定速度 v (米/秒) 底层进入轿厢人数 r (人) 每班预计停站数 F 平均加速度 at (米/秒2) 平均减速度 ap (米/秒2) 往返一周时间 t1 (秒) 电梯开门总时间 t2 (秒) 乘客进出轿厢时间 t3 (秒) 每班梯计划外时间 t4 (秒) 每班梯往返总时间 T (秒) 单梯每5分钟输送能力 P (人) 需要的电梯台数 N (台) 发梯间隔时间 (秒) Pz (人) n (站) H (米) H1 (米) H2 (米) P (人) v (米/秒) r (人) F at(米/秒2) ap(米/秒2) t1 (秒) t2 (秒) t3 (秒) t4 (秒) T (秒) P (人) N (台) (秒) 13 2.50 10.40 9.36 0.80 0.80 90.12 46.78 70.72 11.75 219.38 14.22 4.05 54.17 576 21 76.10 服务方式 2 单道区间快行 576 15 76.10 27.10 49.00 13 2.50 10.40 8.68 0.80 0.80 88.01 43.40 70.72 11.41 213.54 14.61 3.94 54.17 13 2.50 10.40 8.36 0.80 0.80 87.00 41.78 70.72 11.25 210.75 14.80 3.89 54.17 (2H/v) + 1/2 (1/ap + 1/at ) v·F 自动开关门:(4~6)F,手动开关门:(5~8)F 住宅、旅馆、商店:3.4 (ru+rd) 0.1 ( t2+t3 ) t1 + t2 + t3 + t4 300 r / T 集中率 5%~12.5% 取 10% 30~60秒 76.10 办公:2.4r 根据服务楼层按《电梯速度表》选定 额定人数 x 满载系数0.8 方式1,2: n [1-((n-1)/n)r ]+1 ] 方式3:n [1-((n-1)/n)r 服务方式 3 全楼自由 576 21 76.10 方式1、2 在2~6层不停 电梯运行总行程 快行区间不停站各层总高度 区间停站各层总高度 3.50 3.50 3.50 2.20 6.00 4.20 4.20 H

电梯仿真学习版使用指南

电梯仿真学习版使用指南

电梯仿真学习版使用指南目录一、背景简介 (2)二、准备工作 (2)三、软件安装 (2)四、软件使用 (4)五、同PLC通讯配置说明 (7)附录:电梯仿真(学习版)IO列表 (10)北京德普罗尔科技有限公司2020.02.15一、背景简介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组委会委托北京德普罗尔科技有限公司,特为广大学校自动化专业师生免费提供线上课程支持和仿真实训软件,解决学生居家环境下缺乏相应实验设备无法进行自动化类实验、实训课程的自学习难题。

电梯仿真学习版软件,是配套与《PLC编程与应用》课程使用的一款仿真实训软件。

该课程面向自动化大类专业学生,针对PLC学习解决系统认知、PLC基础知识以及逻辑编程项目实践开设。

课程通过教学视频,配合虚拟仿真电梯软件,解决PLC编程实操问题,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从理论到实战的学习过程,实现对PLC的系统学习及应用练习。

此外,通过学习也可为参加离散行业赛项竞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工作1. 登录账号准备本软件需要登录后方可运行。

登录系统采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大赛官方网站报名时使用的用户名与密码。

如没有账号,可前往大赛官方网站进行注册,网址为:。

2. 软件下载本软件下载链接为:三、软件安装本软件需安装后方可使用。

安装过程如下:1.找到电梯仿真学习版的安装程序“EETBasicSetup_20200212.exe”,双击运行。

2.进入安装过程,按照以下图中所示操作,依次点击“下一步”即可。

其中,需要点选“我同意该许可协议…”,以及输入必要的用户信息。

3.安装软件所需的插件。

在弹出的Microsoft Visual C++ 2005 SP1 Redist…安装界面中,选择Yes,然后静候该插件安装完成。

4.继续在弹出的安装界面中,进行Quest3D Web Viewer的安装。

该过程很简单,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只需点击”Next”即可完成。

电梯全套资料完整版本

电梯全套资料完整版本

-电梯全套资料目录1特别注明:每一项前面加一页“报验申请表”目录2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电梯安装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GB50300-2001)表F.0.1 编号:报验申请表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GB50300-2001)表F.0.1 编号:报验申请表设备进场验收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设备进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 4.1、5.1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土建交接检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土建交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4.2 编号:0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驱动主机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驱动主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 4.3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导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导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 4.4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门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门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 4.5 编号: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轿厢、对重(平衡重)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轿轿厢、对重(平衡重)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4.6(4.7)编号:报验申请表安全部件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安全部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 4.8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4.9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电气装置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电气装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 4.10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编号:131220001整机安装验收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0-2001)表E.0.1 编号:整机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10-2002)表4.11 编号:131220001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开箱检验记录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长城花园二期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报验申请表电梯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报验申请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定员 电梯速度 电梯台数 电梯使用总人数 出勤率
电梯速度 电梯乘客人数 设站区间服务层数 (始发层除外) 设站区间内予想停止数(注1) 急行区间内停止数
m/ s 人
V V=(m/分)/60 r n FL r=定员*0.8 n
5.00 16.80 32.00 12.23 2.00 14.23 10.65 69.70 42.04 62.60 13.44 34.60 11.06 233.45 21.59 12.29 410.19 11.45
1-((n-1)/n)^r n(1-((n-1)/n)^r)FE 2 F S Tr Td Tp T1 RTT FL+FE SL/FL ta*fL SL/V+ta*FL (SEI+SE)/V+ta*F td*F 入:0.8*r 出:tc=k*r*(F)^(1/3) 0.1*(Td+Tp) Tr+Td+Tp+T1 300r/RTT
不要删掉,计算必需步骤 For calculation purpose, do not delete S≥2Sa 12.23 9.29 9.86 S<2Sa CASE1条件 (不 分高低区) CASE2条件(高 0.69 区) 0.64 CASE2条件(底 区) 0.41
( )内数值为速平层站开门方式时采用
s RTT/N 人 ∑P 300r/RTT*N ∑P/(总人数*出 % 勤率)
备注
黄色区域为参数输入区,每个项目均依实际情况输入;蓝色区域为相应的评价参数计算值,需依评价标准判断是否合理,并视情 评价标准。
方案阶段计算参考 日本JIS标准参考值 m/分 ta s Sa m
45 60 90 105 120 150 180 210 240 300
(注2)表内的计算公式会自动消失
依评价标准判断是否合理,并视情况调整输入参数直至符合
全予想停止数 m 设站区间运行L平均走行距离 s 设站区 S<2Sa的场合 走行时 s 间 S≥2Sa的场合 间 s 急行区间 s 开关门时间 乘客出入时间 s (当有贰以外时,要直接输入数值)(注 s 损失时间 s 一周运行时间(每1台) 5分钟输送人数(每1台) 人 平均运行间隔 5分钟输送人数(n台时) 5分钟输送能力(n台时)
本软件自网上收集整理,计算结果比较合理适用,仅供建筑师方案阶段计算参考 电梯的服务形式 单向区间急行 总提升高度 设站区间行走距 离 设站区间服务层 SL n 数 急行区间行走距 离 电梯加速时间 加速距离 门宽 门开关合计时间 出入口宽度系数 SE
SEI
CASE1条件 CASE2条件 CASE2条件 (不分高低 (高区) (底区) 区) SE(m) 141.70 141.70 78.70 SL(m) (n) SEI(m ) ta(s) Sa(m) d(s) td(s) k (人) (m/ 分) N(台) (人) n% 130.20 32.00 11.50 5.70 14.25 1100.00 4.40 0.85 21.00 300.00 19.00 4480.00 80.00 CASE1结果 63.00 15.00 78.70 5.70 14.25 1100.00 4.40 0.85 21.00 300.00 8.00 2100.00 80.00 CASE2结果 5.00 16.80 15.00 9.29 2.00 11.29 6.78 52.97 55.48 49.69 13.44 32.04 9.52 213.14 23.65 26.64 189.17 11.26 3.00 16.80 17.00 9.86 2.00 11.86 6.81 36.48 37.47 52.19 13.44 32.57 9.82 181.96 27.70 22.75 221.58 11.64 67.20 17.00 11.50 3.70 5.55 1100.00 4.40 0.85 21.00 180.00 8.00 2380.00 80.00
1.40 1.70 2.20 2.45 2.70 3.20 3.70 4.20 4.70 5.70
0.53 0.83 1.65 2.14 2.70 4.00 5.55 7.35 9.40 14.25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本JIS标准参考值 开门宽度 开关门时间 td s mm 2PCO 2SZP 800 900 1000 1100 1200 3.70 4.00 4.20 (3.2) 4.40 (3.3) — 4.70 — — 6.20 6.50 系数 k 1.00 0.95 0.90 0.85 0.80
评价标准 5分钟输 平均间隔s以 送能力% 下(侯梯时 间) 30 办 公司专用 20-25 30 公 多间公司 16-20 楼 11-15 40 出租 3.5-5 1台90 公共住宅 2台60 8-10 40 酒店 说明: 本计算参考日本电梯协会「升降机计算指南 」,基本计算规则与现行国标保持一致。 电梯参数请查阅《建筑设计资料集》 (一)Page92。 (注1)本计算公式仅对s<2sa时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