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

合集下载

膳食纤维的作用及摄入方法

膳食纤维的作用及摄入方法

膳食纤维的作用及摄入方法膳食纤维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素,在现代的饮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促进消化以及调节血糖和胆固醇的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膳食纤维的作用及摄入方法。

一、膳食纤维的作用膳食纤维有很多作用,其中最显著的是维持肠道健康。

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并减少便秘的发生。

此外,膳食纤维还可以降低肠道 pH 值,预防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除了维持肠道健康,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水平。

这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摄入足够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保持血管的健康。

此外,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减少摄入热量的量。

这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非常管用。

二、膳食纤维的摄入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呢?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摄入方法:1. 多食用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建议每天食用 5 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同时摄入适量的水果。

此外,豆类和坚果也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可以适当食用。

2. 增加全谷物摄入量全谷物食品比精制食品更富含膳食纤维。

这包括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等。

建议每天至少摄入三份全谷物食品。

3. 选择高纤维的零食在选择零食时,可以选择一些高纤维的小吃,例如能量棒或者芹菜棒等。

这不仅可以满足零食的需求,还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4. 适当使用膳食纤维补充品在一些情况下,很难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膳食纤维。

这时,可以适当使用膳食纤维补充品。

但是,应该保持适量摄入,不建议长期大量使用。

总的来说,膳食纤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营养素。

通过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增加全谷物食品的摄入量,同时选择高纤维的零食和适当补充膳食纤维补充品,我们可以获得足够的膳食纤维,从而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的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它主要存在
于植物食物中,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多种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主要作用。

1.促进肠胃蠕动:膳食纤维能够吸收水分,形成体积较大的胃内容物,刺激胃肠道壁,增加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食物,预防便秘和肠胃疾病。

2.缓解便秘: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使粪便变得柔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增加肠道菌群的数
量和多样性,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进一步改善便秘情况。

3.控制血糖和血脂:膳食纤维能够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缓血糖
的上升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此外,膳食纤维
还能够结合胆固醇和脂肪酸,减少其在肠道中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4.提供饱腹感: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和膨胀性,能够在消化道
内形成胃内较大的体积和较长时间的滞留,给人一种饱腹感,减少对其他
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

5.维持肠道健康: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道
菌群的平衡,防止有害菌滋生。

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预防肠道炎症和肠胃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膳食纤维在人体中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控制血
糖和血脂、提供饱腹感以及维持肠道健康等多种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
该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
谷类食物,以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点和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点和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点和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是指由植物组织中不能被人类消化吸收的多种碳水化合物所组成的成分。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提高饱腹感
膳食纤维能够加强饱腹感,减少进食时食物的量,同时减少人类的热量摄入。

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过量食用食物的问题,从而有效预防肥胖和代谢疾病的发生。

2.促进肠道蠕动
膳食纤维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不完全,它可以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并有助于防止结肠癌的发生。

3.协调肠道微生态环境
膳食纤维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使肠道内的菌群能够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有益菌群生长的条件良好,对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帮助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4.维护心血管健康
膳食纤维能够通过降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的水平等方式来保持心血管健康。

此外,它能够促进胆固醇的转运作用,从而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生率。

5.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膳食纤维能够降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结直肠癌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它的抗氧化作用可有助于减缓衰老进程,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它在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多摄取膳食纤维,保证身体的健康。

膳食纤维结构组成

膳食纤维结构组成

膳食纤维结构组成
膳食纤维结构一般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可纤维。

1、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果胶、树胶、燕麦麸等。

果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树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燕麦麸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

纤维素属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3、可可纤维
可可纤维属于可可脂,可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比沙可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国标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求

国标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求

国标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求
一、总膳食纤维
根据我国国标规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含量最小值应为其质量分数的1.5倍,最大值为5g/100g食品。

二、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根据我国国标规定,每100g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大于1.5g/100g食品的,可认定为含膳食纤维食品。

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应占膳食纤维总质量的50%以上。

三、粗纤维
粗纤维是指植物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等物质。

在我国国标中,粗纤维的含量被视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一部分。

四、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国标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被视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一部分。

五、果胶、树胶
果胶和树胶是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多糖类物质,也是膳食纤维的一种。

在我国国标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也被视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一部分。

六、黏胶、藻类多糖和其他多糖
黏胶、藻类多糖和其他多糖也是膳食纤维的一种。

在我国国标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也被视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一部分。

总结:在我国国标中,对膳食纤维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

其中,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应在其质量分数的1.5倍以上,可溶性膳食纤维应占膳食纤维总质量的50%以上。

此外,粗纤维、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黏胶、藻类多糖和其他多糖等物质都被视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一部分。

膳食纤维的标准

膳食纤维的标准

膳食纤维的标准膳食纤维是指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糖和其他植物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如果皮、麸皮、膜、籽壳、植物胶等。

膳食纤维是保持肠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不同类型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

因此,制定膳食纤维的标准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

一、膳食纤维的数量标准1.全球膳食纤维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建议成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克,儿童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则应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调整。

对于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群,膳食纤维标准有所不同。

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克至30克。

2.中国膳食纤维标准中国的膳食纤维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制定了不同的摄入标准。

以下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纤维供给推荐摄入量:(1)幼儿:1至3岁每天摄取膳食纤维5克至8克。

(2)儿童:4至6岁每天摄取膳食纤维8克至10克;7至9岁每天摄取膳食纤维10克至12克。

(3)青少年:10至17岁每天摄取膳食纤维14克至20克。

(4)成年人:18至50岁每天摄取膳食纤维25克至30克;50岁以上每天摄取膳食纤维21克至25克。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摄取膳食纤维28克至29克。

二、膳食纤维的质量标准1.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燕麦、豆类等食物中,它可以在结肠中被益生菌发酵,转化为能量和有益的代谢产物,例如短链脂肪酸(SCFAs)和气体,这些代谢产物对维持肠道健康、调节血糖和胆固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应占膳食纤维总量的20%至30%。

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麦麸、谷类、坚果、种子、果皮、蔬菜等食物中,它在结肠中几乎不被发酵分解,可以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体积和水分,促进肠蠕动,有助于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应占膳食纤维总量的70%至80%。

总之,膳食纤维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防治肠道疾病,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调节血糖和血脂等方面。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 非水溶性纤维
水果和疏菜的皮,全麦类和种
子类。
水溶性纤维
水果、蔬菜、燕麦、燕麦麸、
大麦、豌豆、干豆类。
纽崔莱果蔬纤维素嚼片
每片含565毫克天然膳食纤维,帮助
提供每日所需的纤维素。 专利配方,含取自10种植物的天然纤 维,提供独有的多种纤维组合。 以健康均衡的比例调配水溶性和非水 溶性纤维。 可嚼食,含天然苹果酱与橙子口味。 不含香精、合成色素或防腐剂。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种人体无

法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可分为两大类: 非水溶性纤维;水溶性 纤维。
纤维素的作用
稀释大肠中的致癌物质,
并缩短通便时间。
结 肠 易 发 炎
便 秘
易 患 结 肠 癌
易 患 憩 室 病 直 肠 癌
调节血糖,有助于预防
糖尿病。 降低血胆固醇,有助于 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 疾病、胆结石。 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 制体重。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膳食纤维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膳食纤维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又称膳食中的纤维素或粗纤维素,是指那些不能被人体内的酶消化的多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助于预防便秘和相关疾病,如痔疮、结肠癌等。

膳食纤维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被水溶解成胶状物质,可在肠道内与胆酸结合,减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则不可被水溶解,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常见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麦面包、燕麦、玉米、大豆、豆类、水果、蔬菜等。

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以保证肠道健康和营养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纤维一、膳食纤维定义:是营养学概念,而不再表示饮食中特定成分。

包括除淀粉意外的多糖,如纤维素、β-葡聚糖、半纤维素、果胶、树胶,还有非多糖结构的木质素。

膳食纤维化学结构:膳食纤维多数属于糖类二、膳食纤维分类:不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某些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纤维素:其化学结构与直链淀粉相似,但其为β-1,4糖苷键链接的无支链的葡萄糖多聚体,由约数千个葡萄糖所组成。

人体内淀粉酶只能水解α-1,4糖苷键而不能水解β-1,4糖苷键。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胃肠内酶消化,不能被肠内微生物分解。

纤维素具有亲水性,在肠内起吸收水分的作用。

半纤维素:是由多种糖基组成的多糖,为谷类纤维的主要成分,包括戊聚糖、木聚糖、阿拉伯糖和半乳聚糖及一类酸性半纤维素如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等。

半纤维素及某些混杂多糖能被肠内微生物分解,在人大肠内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易于被细菌分解,有结合离子的作用。

在谷类中可溶半纤维素被称为戊聚糖,另外还有(1,3)和(1,4)β-D-葡聚糖,可形成粘稠液,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半纤维素大部分为不可溶性,也可起到一定生理作用,如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等疾病。

可溶性纤维:指既可溶于水、又可吸水膨胀,并能被大肠中微生物酵解的一类纤维。

常存在于植物细胞液相细胞间质中。

果胶:是被甲酯化至一定程度的半乳糖醛酸多聚体(β-1,4-D半乳糖醛酸的聚合物)。

是无定形的物质,存在于水果和蔬菜的软组织中,在热溶液中可溶解,在酸性溶液中遇热形成胶态。

果胶也具有与离子结合的能力。

果胶在柑橘类和苹果中含量较多。

果胶分解后产生甲醇和果胶酸,这就是为何过熟或腐烂水果、各类果酒中甲醇含量较多的原因。

在食品加工中,常用果胶作为增稠剂制作果冻、色拉调料、冰激凌和果酱等。

树胶和粘胶:树胶和粘胶由不同单糖及其衍生物组成。

阿拉伯胶、瓜尔胶均属于此类物质,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稳定剂。

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及甘露糖所组成的多糖。

可分散于水中,具有黏稠性,可起到增稠剂的作用。

其他木质素:是植物木质化过程中形成的非tangle,由苯丙烷单体聚合而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不能被人和动物消化吸收。

主要存在于蔬菜木质化部分和种子中,如草莓籽、老胡萝卜等植物中。

抗性淀粉(RS):是通过工业加工改造,改变其特性的淀粉,可达到保健的目的。

如加工成的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低能量淀粉、糖醇及己酮糖等。

由此制出的食物可取得低葡萄糖指数的效果。

另外使淀粉预明胶化及部分水解,或糊化,降低淀粉的粘度,改变其口感、形状与外观,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对热的抵抗力也增加,还可制造出抗性淀粉等。

从生理上说,抗性淀粉类似于膳食纤维,不被人体小肠酶所降解,能被大肠微生物利用。

抗性淀粉的分类基于小肠消化的程度。

被物理性包埋的淀粉,如淀粉粒存在于外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中,在水溶液中不能充分膨润、分散,淀粉酶难以与之接触,则不易被消化酶作用,这类称为抗性淀粉1。

抗性淀粉2 主要见于未加工的或未煮熟的土豆、香蕉和高直链淀粉。

抗性淀粉细分为A、B、C3类。

A类有大麦、小麦、玉米等禾谷类淀粉,这类淀粉即便未经加热处理在体外也能完全消化,但在小肠内仍有一部分未被消化。

B类是芋类、未成熟香蕉及直链淀粉,即便加热也难以消化,高直链淀粉需在154~171℃的高温下才能糊化完全。

C 类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豆类淀粉属于此类。

抗性淀粉3指那些老化淀粉,经糊化后,淀粉冷却回生后形成的老化淀粉,结晶属抗性淀粉2中B类,老化的直链淀粉极难被酶作用,而老化的支链淀粉抗消化性小。

老化淀粉是饮食中抗性淀粉的主要成分,通过食品加工形成。

抗性淀粉4包括化学改性、商业用变性淀粉。

三、膳食纤维理化特性1.黏稠度与膳食纤维的容水性有关。

多数膳食纤维能形成黏性溶液。

膳食纤维增加食糜黏度,使胃排空速度降低,使消化酶与食糜的接触减少,从而影响肠内营养物的消化吸收。

黏稠度增加可使小肠腔内单糖和中性氨基酸转运速度减慢。

有报道黏性多糖可使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变得平坦。

2.容水量指吸水性,也就是与水的结合力。

纤维的水结合力与溶解度有关。

改变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其水的结合力可增加10倍。

果胶、树胶、β-葡聚糖和某些半纤维素水结合力高,比不溶性纤维如麦麸等的容水量大得多,蔬菜纤维容水量介于二者之间,木质素容水量最小。

肠内纤维容水量与粪便体积和重量呈正相关。

3.胆汁酸结合力膳食纤维如谷类和各种食物的纤维或分离纯化的纤维组分,均具有结合胆酸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纯纤维素结合胆酸的能力不如食物(如麦麸和苜蓿)强。

食物中木质素和瓜尔胶能结合某些有机微团物质,如胆固醇、卵磷脂、单甘油酯、药物、激素和牛磺酸等,而麦麸和纤维素结合能力较小。

麦麸、树胶、聚甘露糖、壳多糖和木质素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与胆汁酸结合,促进胆汁酸从粪便中排泄。

因此,膳食纤维有促进胆汁酸更新,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4.阳离子交换作用二价的阳离子如钙、铜、铁和锌均可被谷类、玉米中膳食纤维和分离出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

PH可影响纤维素结合阳离子的作用。

5.颗粒大小谷类的麸皮颗粒大小与研磨加工程度有关。

有报道粗磨的麦麸比细磨的能增加粪便重量和减少结肠压力。

因为细磨后细胞壁破碎,颗粒变细,表面积增加,消化酶易作用于底物,也使微生物更易分解膳食纤维。

6.微生物降解和短链脂肪酸的生成膳食纤维不能在肠内被消化,但易被肠内细菌酵解。

可溶性纤维如果胶和瓜尔胶可完全被细菌酵解,而不可溶性纤维不易被酵解。

膳食纤维多糖对于正常存在于人类大肠中的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很重要。

正常菌群占粪便量的一定比例,能分解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和肠分泌物。

食用混合饮食的健康成人,其70%~80%的膳食纤维在肠内被分解。

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这并非由于纤维的直接作用,而是间接通过促进菌群生长而实现的,部分得益于残渣的水结合力。

水果、蔬菜和麦麸均有类似的作用。

多糖在大肠内的酵解产物有二氧化碳、氢、甲烷和短链脂肪酸,主要有醋酸、丙酸和丁酸。

据估计每天结肠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为200~300mmol,而餐后门静脉血内其浓度约400umol/L。

短链脂肪酸可能是大肠细胞的能源,也是肠益生菌营养的来源。

丁酸对培养的的大肠细胞可能有抗癌作用。

丙酸被吸收进入肝,影响糖或脂代谢。

醋酸很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四、膳食纤维功能1.增强肠蠕动功能,有利于排便大多数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使肠肌肉保持健康和张力,还使粪便含水较多而体积增加和变软,有利于粪便排出。

膳食纤维中多糖组分在大肠内被细菌酵解而产生低碳链的脂肪酸,如丁酸可作为大肠细胞的能源。

发酵作用使肠内容物的PH降低,可使PH降至4.8~5.0,有益于减少毒素和致癌物产生。

此外,膳食纤维实际上可稀释进入肠内的毒素,也可加快毒素排出。

膳食纤维影响大肠功能的作用包括缩短通过肠内时间、增加粪便量及排便次数,稀释大肠内容物及为正常存在于大肠内的菌群提供可发酵的底物。

在饮食中补充麦麸,食物在大肠中存留时间可以缩短,在饮食中增加水果和蔬菜也能达到次效果,而用果胶代替则未见此效果。

粪便重量与膳食纤维来源有关,如饮食中非淀粉多糖和抗性淀粉是增加粪便重量的主要成分,麦麸中的不可溶纤维使粪便重量增加最多,水果、蔬菜及树胶可使粪便量中度增加,而豆类和果胶仅能使粪便少量增加。

粪便排出量受膳食纤维酵解程度影响较大,其可能原因是膳食纤维容水量,但也不尽然。

高容水量的膳食纤维最易被酵解,在其到达直肠时已被分解,就不可能增加粪便重量。

然而麦麸是最能增加粪便重量,但其容水量比其他膳食纤维均小。

增加粪便重量最可能的因素是膳食纤维存留在粪便之中。

此外,重要因素是细菌量增加及细菌的含水量。

对结肠运动和转移时间的影响。

由于膳食纤维有缓泻作用,能起到促进肠蠕动和减少肠内容物通过肠管的时间,即可缩短排便间隔时间。

2.控制体重和减肥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可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内的速度和吸水作用,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和减肥作用的目的。

3.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树胶及羧甲基纤维等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尤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可溶性纤维可减少小肠对糖的吸收,使血糖不至于因为进食而快速升高。

因此,也可减少体内胰岛素的释放,而胰岛素可刺激肝脏合成胆固醇,故胰岛素释放的减少可以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受到影响。

各种纤维因为可吸附胆汁酸、脂肪等而使其吸收率下降,也可由降血脂作用。

另外,可溶性纤维在大肠中被肠内细菌代谢分解而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丁酸、丙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一旦进入肝脏,可减弱肝中胆固醇合成。

抗性淀粉对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主要是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4.对结肠癌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摄入抗性淀粉会增加粪便容量,通便可及时稀释潜在的致癌有毒物而抑制结肠癌等的发生。

抗性淀粉在大肠内能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已证实丁酸在减少癌症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一是抑制体内肿瘤细胞G1阶段的生长于繁殖;二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产生与正常细胞相似的表型,改变某些致癌基因或其产物的表达。

5.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与膳食纤维阻碍消化系统内脂肪微粒体形成、胆固醇肠肝循环受阻及大肠内产生短链脂肪酸有关,也与肝内胆固醇合成受阻有关。

抗性淀粉有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效果,其原因是胆汁酸类化合物排泄亢进,导致生物合成基质供给速度不平衡所致。

6.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可能与摄入植酸量和膳食纤维种类有关,而抗性淀粉摄入会减少机体对脂肪的吸收,可以预期对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有影响。

7.膳食纤维副作用过多膳食纤维会引起腹部不适,如增加肠蠕动和产气量,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五、膳食纤维吸收、代谢和需要量1.膳食纤维吸收和代谢膳食纤维在肠内受到细菌产生的酶的酵解,先分解为单糖然后又生成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及气体(如CO2、H2、和CH4),少部分膳食纤维未被酵解而成为粪便的一部分。

某些可溶的膳食纤维易被水解,然而有些可溶性纤维,如藻酸盐或鹿角菜聚糖就难以被酵解,膳食纤维在人类大肠中的叫解度见下表各种膳食纤维在人肠内的酵解度链脂肪酸被大肠细胞作为能量而利用。

短链脂肪酸被当做能量利用后,在肠腔内产生CO2并使酸度值增加。

氢和甲基部分由呼吸道排出,而大部分被肠内细菌所利用,剩余气体由肛门排出。

粪便量增加及加速肠内容物在结肠内的转移而使粪便易于排出。

2.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一直仅为推测。

每天摄入非淀粉多糖不超过32g 时,其摄入量与粪便重量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每天粪便重量低于150g时则伴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英国国家顾问委员会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至25~30g/d,美国人1986年平均摄入膳食纤维量为12g/d,建议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及全谷粒作为膳食纤维的来源,而不希望用纯纤维作为膳食纤维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