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步,全面质量管理(TOM)引入中国。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最有效的广泛适用的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标准化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发展完善。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全面质量管理更是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和日趋成熟的实施方法。
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维制约,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和动力,我国对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
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和具体的推行步骤,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全员参与,提高顾客满意度,创造最优的经济效益。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应用目录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2)(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2)(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2)二、我国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一)质量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 (4)(二)只重视企业自身管理,忽视了市场 (4)(三)企业激励制度不健全 (4)三、PDCA循环 (4)四、对我国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建议 (5)(一)构建全面质量管理战略,从战略的层面来考虑质量 (5)(二)推动全员参与,对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 (5)(三)“顾客完全满意”是倡导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文化 (6)(四)建立健全企业激励制度,促进全面质量管理顺畅运行 (6)(五)建立企业质量文化,拓展企业文化 (6)参考文献 (7)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产品质量问题频频发生。
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等等都暗示着社会各界,产品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严格控制监督产品的质量。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管理纵横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49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婷 堡敦(天津)机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摘要:企业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要从外部因素考虑到内部因素,根据外部环境结合自身内部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入手都无法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和寻求质的飞跃。
总之就是企业要从全面质量抓起,下文我们就将这个问题作出详细的分析。
企业内部要有质量管理的意识和概念,从实际入手解决问题,真正的去做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事情。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改进从经济全球化到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的市场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对众多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企业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企业要先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自身产品质量出发。
在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是企业未来直面挑战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选择,所以我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新的理念。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定义及意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管理,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运用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
它是一种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通过对产品、服务、人员、过程和环境的持续改进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或各类组织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如果想要取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提上日程,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和产品生产中去。
这是目前经济市场下最正确的解决方案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最有利武器。
企业需要摒弃老一套的思想,全面质量管理不是仅仅为了把控质量这个链接,而是整个企业做系统的调整。
因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已是现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的大环境下企业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环境中拥有优势。
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弊端及优化策略

企业管理中国市场2021年第15期(总第1078期)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弊端及优化策略谢建泉(浙江博威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浙江龙泉323700)[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指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围绕产a和服务的质量,打造出一套严密的质量体系和管理制度,其目的是在尽可能的件下,提高本组织所提供产a和服务的质量。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参与者与建设者,为了提高产a和服务-a质,赢得市场口碑,有必要在企业内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然而,部分民营企业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照搬成型质量标准体系和仅由特定部门的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等问题,导致这一管理工具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文章在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就当前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典型弊端,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推进民营企业的长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全面质量管理;iso系列标[DOI]10.13939//cnkk zgso.2021.15.108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起来的,相较有企业,民营企业在融资渠道和发展稳定性方面略为逊色,而在运营的灵活性及营销的活跃性方面为突。
在,民营企业已成为推进供结构性改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
要想把遇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民营企业要将全面质量管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成员的全员参与度,实现提高和服务质量的目标,赢得客户的满意度,赢得企业经营的成功。
1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源,因其对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价值,而被企业所和运用1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全面质量管理是整合了人力资源学、管、统计学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在内的综合性管法,其实是通过调动企业全员的参与热情,综合运用统计方法与管理,提高所提供的和服务的质量,得用户的满意,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空间。
如角度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其一,树立量目标导向,之所以在组织内部执行管动,就是为了提升和服务的质量;其,企业全员参与质量管动,将对质量的管控贯穿企业的门与;其三,在设立和服务的量标准时,分考结合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其,需长期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业务重点不断优化迭代。
推动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推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滞后。
当前,部分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味迎合市场,忽视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降低质量和利润下降的恶性循环。
部分企业虽然配备必要的质检设备,但设备购置仅为了发证考核的需要,使用率极低。
(二)企业质量提升存在瓶颈。
一是技术瓶颈。
部分企业存在技术落后问题,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从小家庭作坊转变而来的,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生产线过于陈旧,耗能高但产品合格率却不高,技术改革难度大。
二是资金瓶颈。
质量提升工作需要大量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开发成本,而银行为了管控风险,贷款难、门槛高、额度低,企业融资困难,导致企业资金更加紧张,没有充足的资金用在质量提升上。
三是人才瓶颈。
企业质量提升需大量高技术人才,对中小企业来说高质量人才缺乏,留住更难。
(三)部门监管手段相对落后。
由于辖区生产企业较多,而市场监管部门缺乏专业的质量监管人员和专业的质量监管设备,日常监管手段多为质量抽检,监管设备和人员水平难以有效满足质量监管的需要。
以电线电缆行业为例,电线电缆分为许多种类,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产品、3C 认证获证产品,还有不需要获证的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必须了解各种电线电缆的生产流程、结构等才能做到有效监管。
再如成品油生产行业,监管人员必须了解成品油的成分、生产工艺、流程等,对于一般的基层质量监管工作人员来说,要掌握各领域的生产知识困难较大,专业水平很难达到监管要求。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培训。
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对产品生产链要以更严格的标准、更负责的态度来控制,确保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管理机制,对员工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培训,循序渐进,破解中小企业员工业务素质低、质量意识差的问题。
二是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技术支持。
建议国家层面加大资金投入,设立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完善质量提升补助金发放制度,提高企业质量提升的热情。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还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困境。
因此,深入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质量意识淡薄部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质量意识。
他们往往只关注短期的生产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这种短视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投诉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质量管理流程不清晰,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工作推诿扯皮;质量标准不严格,执行不到位,使得产品或服务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
例如,没有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导致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环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不严格,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成品检验环节存在漏洞,不能有效地检测出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
(四)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员工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效果。
一些企业的员工缺乏必要的质量知识和技能培训,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要求不了解,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
此外,部分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也会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五)质量成本管理不善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只注重降低生产成本,而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
例如,为了节省预防成本,减少了质量培训和质量改进的投入,导致质量问题频发,从而增加了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六)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
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

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企业质量管理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质量管理常常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应对,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措施。
问题一:质量管理意识不强企业质量管理意识的淡薄,将导致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实现和推动。
企业在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时常常忽略了产品的质量,或者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措施:企业应该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质量意识。
通过培训和宣传将质量管理的理念深化到企业员工的思想中,从而营造全员参与、全员质量思维的氛围。
问题二:质量管理制度落后一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和要求,这导致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没有充分的保障。
加强措施:企业要不断地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升级。
根据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问题三:生产资料不稳定有些情况下,企业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生产资料质量不稳定,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加强措施: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科学、完备、稳定的生产资料供应体系,避免生产资料的不稳定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问题四:生产环节因素不可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不可控因素,例如:天气突变、原料质量波动、人员变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强措施:企业应该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生产环节发生变故时能够及时找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影响到生产和质量。
问题五:缺乏质量稽核企业缺乏有效的质量稽核机制,导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加强措施:企业应该建立各级质量稽核机构,完善质量稽核流程和稽核指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式稽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结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是多方面的,需要全员加强意识培训、建立科学可靠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严格稽核、保证生产资料稳定以及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决策机制问题:许多民营企业的决策权过于集中,通常掌握在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手中,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或执行力不足。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建立更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如引入董事会制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民营企业往往面临员工流失率高、员工积极性不高、培训和发展机会不足等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或者没有为员工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
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财务管理问题:民营企业可能面临过度负债、现金流不稳定、利润率下降等财务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建立更为稳健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预算、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
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许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过度依赖模仿或引进。
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研发团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 市场定位不清:一些民营企业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导致在市场中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6. 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策略往往是短视的,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制定长远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7. 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忽视法律法规的要求,导致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业需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合规管理制度。
针对以上问题,民营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明确市场定位、制定长远战略规划、增强法律意识等,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企业质量管理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而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要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使得质量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企业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来改善质量管理。
首先,一个常见的问题在于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变化与变动。
企业面临着来自供应链、技术、市场和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质量管理带来风险和挑战。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灵活和适应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及时调整和更新质量标准、制度和流程,以适应变化。
此外,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其次,企业质量管理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员培训与培养。
人员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因素,他们的能力和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质量水平。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知和技能。
这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内外部知识分享、技术交流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企业应建立起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此外,在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质量监控与改进的不足。
企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实时了解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包括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以及建立起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和处理客户投诉。
此外,企业应推行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提升质量水平。
这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六西格玛、质量功能展开等来实现。
最后,企业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沟通与合作不足的问题。
在跨部门和跨团队的合作中,沟通和协调是关键。
因此,企业应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促进内部各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此外,企业还应与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质量管理的提升。
这可以通过举办行业交流会议、参与质量认证和标准制订等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企业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变化与变动、人员培训与培养、质量监控与改进的不足以及沟通与合作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以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目的、以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为主体、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本手段,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科学管理的作用,借此最经济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以达到生产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实现客户满意,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和长期成功。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管理模式不健全、管理不规X、体系不够完善、意识薄弱,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
民营企业若要改变现状,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可以借助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注重人才的培养,将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下,使企业管理做到最强、产品质量做到最强,提高企业竞争力,达到让顾客满意和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的目的。
关键词: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对策AbstractThe aim for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satisfactory products and services ,treat corporate departments and all employees as the main body with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s the basic mea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pertise and the rol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of a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staff, improving processes, products, services and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production of 100% qualified products, to achie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order to gain petitive advantage and long-term success.The existe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do no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l,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weak in their awareness of such issues as lack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rder to change the status, private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which can make use of a 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full awareness, attention to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benefits will be link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basis, so do the most business management, product quality do the most to improve the 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o achie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usiness benefit to all members and social purposes.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s, totalqualitymanagement, weak,strate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第一章我国民营企业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1我国民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显著 (2)1.2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 (3)1.3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 (3)第二章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误把ISO标准当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尚方宝剑 (4)2.2质量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 (5)2.3质量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方面的欠缺 (5)2.4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论 (6)第三章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7)3.1正确认识TQM和 IS09000族标准 (7)3.1.1TQM和IS09000族标准之间的相同点 (7)3.1.2 TQM和IS09000族标准之间的主要区别 (7)3.1.3 IS09000族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结合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道路 (8)3.2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参与策略 (10)3.3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做好基础数据统计 (11)3.4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充分运用统计手法 (12)3.4.1引入FMEA进行先期的失效模式效率分析 (12)3.4.2企业流程环节上制程质量管控 (12)3.4.3测量系统分析(MSA)在企业全面管理中运用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引言随着我国加入WTO多年,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要跟国际接轨。
如果我们质量管理水平不能跟上国际的水平,我们的制造业将永远停留在初级水平,而不能有质的飞越,也会被产业结构调整所淘汰。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以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质量体系IS09000系列为基础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不可否认,顺应市场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以及人们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日益重视的趋势要求,ISO系列标准具有规X化、标准化、全面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但是,面对现代经济技术环境的新要求,ISO系列标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正确认识和处理IS09000族标准与TQM之间的关系,认识到IS09000族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结合才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道路。
另外,我国民营企业还存在质量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方面的欠缺、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论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民营企业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第一章我国民营企业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1]。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概念,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60年代初,美国一些企业根据行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开展了依靠职工“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Zero Defects),日本在工业企业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C)活动行,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全面质量管理有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三个核心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
1.1我国民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显著随着我国加入WTO多年,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要跟国际接轨。
如果我们质量管理水平不能跟上国际的水平,我们的制造业将永远停留在初级水平,而不能有质的飞越,也会被产业结构调整所淘汰。
另外从企业的成长历程来看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从家族企业的创建开始的。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许多家族企业都带有家族色彩,但是其管理层的革新已经改变了其价值观念,不光在企业管理采用了科学决策程序,在人员任用上更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其公司。
从以上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民营企业必须切实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及使命感。
而且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显现出来。
如XX有部分档次低的,没有核心价值,靠价格取胜的工厂已经陆续关闭工厂。
质量要求的提高,也是由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老百姓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及安全。
而要做到质量的提高,就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只有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才可能进一步提高,才可能跟上国际的水平。
1.2我国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使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落后的质量和质量管理观念的挑战。
企业质量管理包括品牌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及技术创新管理,它们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只停留在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传统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第二,面对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强调企业供应链的系统优化。
正在兴起的OEM的运作方式,已经形成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体系:采购商提供品牌、使用标准及检验标准,而制造商则根据标准进行配套、加工、装配、包装[2]。
供应链集中表现两个特点:执行标准和专业化分工。
所以,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第三,技术和知识创新所带来的挑战我国面临知识经济、经济全球性的严峻挑战,而我国企业目前正处在技术、知识创新的热潮中,如吉列某一型号的刀头就用了30多项技术。
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低将决定企业的发展。
1.3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使质量目标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中统计手段的运用,改善了产品设计方案,先期降低了失败成本及后续因产品设计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成本优化。
全成质量管理的运用,加速了生产流程,使流程更加优化简洁。
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开展,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