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全套施工图纸

一、项目概况

1.1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常州市武进区提出了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的宏伟目标。同时,武进区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家“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综合绿色建筑产业基地,是培育绿色建筑的上、中及下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地。示范区位于武进中心城区西南部,美丽的西太湖(滆湖)东岸线,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区内交通便捷(常合高速、常泰高速、外环高架和规划中的城际铁路均可直达本区域),水网纵横,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本底。其中启动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330公顷以产业、研发、行政功能为主,南部160公顷主要为产业备用地。

东龙路(虹西路-延政西大道)位于武进区东部,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北起虹西路(K0+874.055),南至延政西大道(K2+435.363),全长1561.308m。项目位置如下图所示:

1.2设计依据

1、《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常州市南部新城(武进城区)次区域规划(2011-2030)》

3、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本项目地形图及测量资料

5、《东龙路延伸段(长虹中路-延政西大道)-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4-5-19)》

6、建设部建质[2004]16号文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工程设计范围与内容

东龙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本次设计范围北起虹西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0+874.055,南至延政西大道,终点桩号为K2+435.363,全长1561.308m。道路标准段红线宽30m,交叉口渠化宽度33m、36m。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桥涵、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联合通讯、结构工程。

东龙路施工图共分为六册,本册为第一册:道路,版本号:A版,具体图纸分册情况如下:

★第一册道路工程第四册给水、燃气工程

第二册桥梁工程第五册电力、联合通讯工程

第三册雨污水工程第六册管线综合工程

道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二、沿线地理自然概况

2.1自然地理与环境

2.1.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小,南高北低,沿线自然地面黄海高程一般在3.09~4.23m之间(除干枯河塘及大寨河河道),最大高差为1.14m。地貌单元上属长江三角洲冲、沉积地貌单元。本次最大勘察深度25.0m范围内的土层均为第四纪全新世(Q4)及晚更新世(Q3)冲沉积层。

2.1.2场地水文气象条件

1.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冲、沉积平原,地形平坦,河网稠密,沟塘众多,地下水埋藏较浅。

2.常州在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偏东风为全年主导风向,雨水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度,年平均降雨量达1071.5mm,雨季平均127.5天。每年6月份~9月份为高温多雨时期,降雨量占全年的40%。冬季降雨量占全年的11%,是降雨量最少的季节。冬季因气温低,土壤冻结现象时有发生,冻结最大深度为12.0cm。

3. 贯穿本路段的明河塘与周边地表水系沟通,水资源丰富,属于长江下游太湖水网区。上层滞水水位常年内绝大部分时间高于河水位。地表水系与本区的上层滞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大气降水、上层滞水是对地表水的主要补充。

4.拟建路基范围内存在地表水明河塘河水,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从大的区域上可划分为上层滞水与浅层承压水。

2.2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和评述

2.2.1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

勘察深度范围内,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按岩土体成因类型、时代、埋藏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异同性,把岩土体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

2.2.2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的评述

根据钻探资料,构成沿线路基土的主要为第四纪全新世(Q4)的素填土、中液限粘质土和晚更新世(Q3)的中液限粘质土、细砂土及中液限粉质土。据各土层的土性特征,自上而下共划分为6个单元层,其中①单元层分为2个亚层,分别描述如下:

①1素填土:松散,厚度较薄,主要由杂色的建筑垃圾及中液限粘质土组成,该层层厚

0.30~0.50m,层底标高3.47~4.63m,属于中偏高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W平均为30.7%。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需挖除。

①2中液限粘质土(粉质粘土): 灰~灰黑色,软~可塑,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该层层厚0.40~1.60m,平均层厚0.83m,层底标高 1.87~3.87m,α1~2=0.425MPa-1,属于中偏高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W平均为31.3%;天然孔隙比e0平均值为0.862;液限WL平均值为34.9%;塑限WP平均值为21.7%;塑性指数Ip平均值为13.2;液性指数IL平均值为0.73。

以上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Q4)。

②中液限粘质土(粘土): 灰黄色,可塑,切面有光泽,可见少量黑褐色的铁、锰质染斑,韧性、干强度高,沿线路基区内均有分布(除明河塘位置)。层厚 3.50~4.70m,平均4.06m,层底标高-1.63~-0.07m。压缩系数α1-2=0.211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W平均为28.0%;天然孔隙比e0平均值为0.767;液限WL平均值为38.7%;塑限WP 平均值为21.6%;塑性指数Ip平均值为17.2;液性指数IL平均值为0.38。

③中液限粘质土(粉质粘土夹粉土): 灰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粉土薄层,粉土稍密,呈水平层理,沿线路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4.10~8.50m,平均层厚6.22m,层底标高-9.33~-4.75m。α1-2=0.254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W平均为31.0%;天然孔隙比e0平均值为0.834;液限WL平均值为34.7%;塑限WP平均值为22.0%;塑性指数Ip平均值为12.7;液性指数IL平均值为0.71。

④细砂土(粉砂):青灰色,中密,饱和,级配一般,主要组成物为长石及云母碎片,沿线路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5.40~8.40m,平均层厚6.67m,层底标高-15.57~-12.59m。α1-2=0.165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天然含水量W平均为33.2%;天然孔隙比e0平均值为0.908。

⑤中液限粘质土(粉质粘土): 灰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沿线路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 4.60~6.10m,平均 5.45m,层底标高-20.43~-18.09m。α1-2=0.288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

⑥中液限粉质土(粉土):灰黄~灰色,中密,很湿,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韧性低,主要组成物为云母碎屑及长石。本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层厚2.60m,α1-2=0.200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

以上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

2.3岩土工程技术参数

各土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压缩模量Es详见下表。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 表2.1

层号

土名

CJJ37-90

对应土名

(JTG D63-2007)

含水量

天然

孔隙比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地基承

载力

基本容

许值

压缩

模量

W

(%)

e0

(-)

WL

(%)

WP

(%)

Ip

(-)

IL

(-)

[0a

f

]

(kPa)

Es

(MPa)

①1 素填土素填土30.7 0.962

①2 中液限粘

质土

粉质粘土31.3 0.862 34.9 21.7 13.2 0.73 100 4.0

②中液限粘

质土

粘土28.0 0.767 38.7 21.6 17.2 0.38 200 8.0

③中液限粘

质土

粉质粘土夹粉土31.0 0.834 34.7 22.0 12.7 0.71 170 7.0

④细砂土粉砂33.2 0.908 210 11

⑤中液限粘

质土

粉质粘土30.9 0.824 35.3 21.8 13.6 0.67 160 7.0

⑥中液限粉

质土

粉土31.0 0.876 31.0 22.1 8.9 1.00 160 9.0

三、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3.1技术标准

道路技术指标一览表表3.1

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采用指标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设计年限年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为15年

路面结构设计基准期为15年

机动车道数/ 双向两车道

设计速度km/h 40

道路红线宽度m 33

圆曲线

半径

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值)m 150

1000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 30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110

圆曲线最小长度m 35

竖曲线

半径

凸型

极限值m 400 /

一般值m 600 2100

凹型

极限值m 450 /

一般值m 700 2500

最大纵坡% 6 1.30

最小纵坡% 0.3 0.30

最小坡长m 110 110

最大坡长m / 170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m ≥3.5 3.5

净空高度m

机动车道4.5

非机动车道2.5

人行道2.5

非机动车道宽度m ≥2.5m 3.25

人行道最小宽度m ≥2m 4.5

道路荷载BZZ-100 BZZ-100

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

平面坐标系统常州市地方坐标系统

常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3.2设计采用的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CJJ 169-2012)

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 194-2013)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JTG D30-2004 )

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JTG F10-2006 )

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D50-2006 )

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 2000)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16、《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T/T90-2012)

17、《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T/T135-2009)

18、《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

以上规范和标准应以实施的最新版本为准

3.3工程设计概要

3.3.1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遵循规划线位。道路线形控制点参数如下表:

控制点坐标表表3.2

IP1 JD2 IP2

桩号K0+874.055 K1+875.450 K2+435.363 X=(m)3512088.406 3511107.896 3510555.451

Y=(m)492755.273 492551.826 Y=492460.849

交叉口虹西路交叉口横溪路交叉口延政西大道交叉口

转角/ 左偏2°10'09.3" /

R=(m)/ 1000 /

L=(m)/ 37.861 /

T1=(m)/ 18.933 /

T2=(m)/ 18.933 /

E= / 0.179 / 本项目沿线有5个道路平面交叉口,其中主干路1条,次干路1条。其中虹西路、延政西大道为现状道路,杉木路、高家路、横溪路为规划道路。具体相交道路如下:

相交道路一览表表3.3

平交名称中心桩号

被交道

路等级

被交道路

交叉口宽

交叉类型

1 虹西路平交K0+874.055 城市次干路68m 十字形平交

2 杉木路平交K1+314.045 城市支路27m 十字形平交

3 高家路平交K1+593.728 城市次干路29m 十字形平交

4 横溪路平交K1+891.593 城市支路30m 十字形平交

5 延政西大道平交K2+435.363 城市主干路53m 十字形平交3.3.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根据道路等级、性质和设计速度,在适应地形及周围环境的原则下,对纵坡的大小和坡长、前后纵坡的协调情况,竖曲线半径与平面线形相组合等进行综合研究,设计成纵坡缓和、平顺、圆滑、视觉延续,并与地形相协调。

通过对沿线及所属区域的详细踏勘及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规划、既有路等相关设施的资料收集,在本项目的纵断面设计中,主要设计控制因素有:

1、与相交道路路口的竖向协调关系。

2、与周围地形协调,尽量减少道路填挖方量。

3、填方路基高度应满足路基最小高度要求。

4、满足管线覆土及埋设要求,尽量减少管线开挖施工对路基影响。

5、纵断面线形与平面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的需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的均衡。

6、满足河道功能需求,桥梁桥下净空。

本项目全线设置11个变坡点,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1.30%,最小坡长110m,最低设计标高4.2m。

3.3.3横断面设计

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采用双向四车道两块板型式,道路红线宽度为30m。

道路一般横断面布置为(K1+00~K1+196、K1+434~K1+486、K1+702~K1+756、K2+206~K2+435.363):4.5m(人行道)+21m(混行车道+4.5m(人行道)=30m;

交叉口渠化断面一(K0+874.055~K1+007、K1+196~K1+239、K1+335~K1+434、K1+758~K1+868、K1+916~K2+026):4.5m(人行道)+27(混行车道)+4.5m(人行道)=36m;

交叉口渠化断面二(K1+486~K1+566、K1+622~K1+702):4.5m(人行道)+24(混行车道)+4.5m(人行道)=33m;

其余为交叉口段和渐变段。

道路路面采用抛物线型路拱,混行车道横坡为外倾2%,人行道横坡为内倾1.5%。

四、路基工程

4.1设计原则及依据

路基设计严格遵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的有关规定办理,在设计前对沿线工程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在充分收集现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路基填料、路基压实度设计要求。

4.2路基填料

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路基土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路基填方材料,应经野外取土试验,符合下表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料径表表4.1

路床顶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 (%)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方

0~30cm 8.0 10

30~80cm 5.0 10

80~150cm 4.0 15

150cm以下 3.0 15 零填或挖方0~30cm 8.0 10

30~80cm 5.0 10

4.3路基处理设计

4.3.1一般路段路基处理

本工程段为新建城市道路,路基填筑前应采取路基底清表处理。一般路段路基坡脚线范围内清表土按30cm厚计量(挖方超过30cm的路段不计清表量)。清表应将建筑垃圾、生

活垃圾、植物根茎等不适合做路基的土质全部清除。清表土在条件符合绿化种植土的要求下,用作道路绿化填土使用。

填方路基处理:若清表后路基填筑高度h<1.52m,需将原地面超挖至(道路路面设计标高H-1.52m),再对原地面掺灰6%翻挖30cm,再分层填筑厚度80cm6%石灰土。

若清表后路基填筑高度h≥1.52m,对原地面掺灰6%翻挖30cm,再分层填筑6%石灰土。

挖方路基处理:需将原地面超挖至(道路路面设计标高h-1.52m),对原地面掺灰6%翻挖30cm,再分层填筑厚度80cm6%石灰土。

4.3.2河塘路段路基处理

道路沿线所经河塘,先设置围堰,将水抽干,清除淤泥至设计清淤泥底标高。河塘边坡陡坎1:1.5坡度挖成阶梯状,每层阶梯高为134cm,宽为200cm。

根据前期会议精神,清淤后先铺筑50cm石灰土(含灰3%),其上铺筑一层钢塑土工格栅,然后分层压实回填6%石灰土至原地面。

4.4路基碾压

1、路基压实度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主干道标准控制,均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检验要根据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检查控制填土含水量,正确选择和使用压实机械。压实度不低于下表所列数值。

压实度标准一览表表表 4.2

填挖类型路床顶以下深度车行道最低压实度(重型)人行道最低压实度(重型)

填方

0~80cm 95% 92% 80cm~150cm 93% 91% >150cm 92% 90%

零填或挖方

0~30cm 95% 92% 30~80cm 93% ----

4.5路基容许工后变形

路基容许工后变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路基容许工后变形表 4.4

道路等级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涵洞、通道处一般路段

快速路、主干路≤0.1m ≤0.2m ≤0.3m

注:当路基中有其它管线及构造物时,应按管线等构造物的沉降要求进行设计,并与相邻路基良好过渡;

4.6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挡

一般填方路段,边坡为单一坡度,坡率1:1.5,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挖方路段:若挖方高度小于5m,采用喷播植草防护,边坡为单一坡度,坡率1:1.5,

坡底设置排水土沟;若挖方高度大于5m,采用三维网生态植草护坡,边坡采用二级,一级

边坡坡率1:1.5,二级边坡坡率1:1.75,一级边坡和二级边坡之间设置2m宽碎落台,一

级边坡底设置排水土沟。

喷播植草防护施工流程:,

1)边坡处理:将路堤边坡夯实平整,确保坡面平顺。

2)喷播:进行液压喷播,即将草籽(按每平方25克左右喷播)和促使其生长的附着

剂、木纤维、肥料、生长素、保湿剂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液,通过液

压喷播机均匀喷洒与坡面上。

3)覆盖:喷播植草施工完成之后,在边坡表面覆盖无纺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并减少降

雨对种子的冲刷,促使种子生长。若温度太高,则无需覆盖,以免病虫害的发生。

4)挖沟排水:覆盖无纺布后在播植区域顶部挖排水沟防止大雨冲淋草地。

养护管理

5)苗期注意浇水,确保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

6)适时揭开无纺布,保证草苗生长正常;

7)适当施肥,一般使用进口复合肥,为草坪生长提供所需养分;

8)定时针对性地喷洒农药,定期清除杂草,保证草坪健康生长;

9)成坪后的草坪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一片葱绿、无病虫害。

三维网生态植草喷播草籽施工方案:

先整平边坡,在坡顶及坡脚处分别开挖宽20cm、深30cm的沟槽,将土工网铺设于沟内,用方木桩固定并用C15素砼灌实,再从坡顶自上而下铺设土工网,其纵横向搭接长度20cm,沿纵向每间隔100cm用U型钢钉固定(搭接部位必须固定),其斜向间距为100cm,待土工网铺设完毕再喷播草籽。

4.7路基排水

本段道路为新建城市道路,道路所在区域尚未开发完成,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道路排水采用路基两侧挖梯形排水土沟,不予铺砌,雨水引入道路雨水管道。

道路中分带设置碎石盲沟,详见设计图纸。

五、路面工程

5.1路面结构

本工程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根据交通量预测,计算确定本路段机动车道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根据交通量估算、路面结构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拟定路面结构如下。

1、混行车道路面结构

4cm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PAC-13)

乳化沥青粘层油

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掺抗车辙剂)

满铺玻纤格栅

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不计厚度)

40cm 水泥稳定碎石3.5MPa(含水泥4%)

20cm 水泥稳定碎石2.0MPa(含水泥2%)

结构层总厚度为72cm。

交叉口、小区出入口,采用混车行道路面结构

2、桥梁面层结构

4cm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PAC-13)

乳化沥青粘层油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桥面防水层

10cm砼铺装

3、人行道路面结构

6cm舒布洛克砖道板

3cm 1:2水泥砂浆

10cm C20混凝土

10cm 级配碎石

结构层总厚度为29cm。

沿人行道设置方便残疾人的盲道及无障碍坡道。导向块材为带凸条形指示前进方向的触感材料,停步块材为带圆点形指示前进方向障碍的触感材料。

人行道砖应符合下列指标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防滑指标BPN≥65。

4、控制指标

1)混行车道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度≥97%;基层压实度≥98%;底基层压实度≥95%。

机动车道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及施工控制弯沉值表 5.1

材料名称

设计模量

(Mpa)

15︒C劈裂

强度(Mpa)

路面

厚度

(cm)

层底拉应

(Mpa)

容许拉应力

(Mpa)

施工控制弯

沉(0.01mm)20︒C 15︒C

排水性沥青混

凝土(PAC-13)

900 1200 0.8 4 -0.083 0.28 18.9

粗粒式沥青砼

AC-25C

1000 1200 0.8 8 -0.088 0.28 19.9

水泥稳定碎石1500 3600 0.45 40 0.055 0.27 22.6

水泥稳定碎石1500 3600 0.45 20 0.156 0.27 103.7 土方路基30 ----147.9 2)路缘石施工和质量要求

①缘石A和树池石采用花岗岩材质,其余缘石、平石采用C30混凝土预制。路缘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表面平整,与路线线形一致。

②路缘石应安砌稳固,顶面平整,缝宽均匀,勾缝密实,线条直顺,曲线圆滑美观。

③槽底基础和后背填料必须夯打密实。

④路缘石铺设实测项目如下表所示:

路缘石铺设实测项目表5.2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

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直顺度(mm) 10 20m拉线:每200m测4处

2 预制铺筑相邻两块高差(mm) ±

3 水平尺:每200m测4处相邻两块缝宽(mm) ±3 尺量:每200m测4处

3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每200m测4点5.2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求

5.2.1材料要求

1、沥青

机非混行车道各面层采用A-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A-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单位指标要求

A-70

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 0.1mm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1.5~+1.0 T0604

软化点(R&B) ,不小于℃46 T0606

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 180 T0620

10℃延度,不小于cm 15 T0605

15℃延度,不小于cm 100 T0605

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 2.2 T0615

闪点,不小于℃26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99.5 T0607

密度(15℃) g/cm³实测记录T0603

TFOT (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不大于%±0.8 T0610或T0609 残留针入度比(25℃) 不小于%61 T0604

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 6 T0605

注:[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

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式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2]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采用RTFOT。2、粗集料

粗集料应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表面粗糙、近似立方体。应使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的含量。粗集料的质量还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表 5.4

指标单位

要求

试验方法表面层其它层次

压碎值,不大于% 26 28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30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60 2.50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2.0 3.0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

%

%

15

12

18

18

15

20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3 5 T0320

磨光值PSV,不小于-42 40 T0321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5 4 T0616、T0663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对于粒径规格S3~S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

0.075m含量可放宽到3%。

3、细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不得使用天然砂和山场下脚料。细集料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下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5.5

指标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AC混合料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T 0328 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 T0340 砂当量,不小于(%)60 T0334 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2.5 T0333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 T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 T0345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细集料每200T检验一次。

4、填料

沥青混合料中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得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保证沥青面层的质量。矿粉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5.6

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³ 2.5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1 T0103烘干法

级配范围<0.6mm

<0.15mm

<0.075mm

%

%

%

100

90~100

75~100

T0351 外观-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1 T0353

塑性指数% <4 T0354

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

5、抗车辙剂

为减缓道路沥青路面的车辙现象,沥青下面层掺加抗车辙剂(掺加抗车辙剂的AC-25C 为普通沥青混合料,非SBS改性沥青),掺加质量百分比一般为0.4-0.6%(应根据材料不同调整掺加比例),动稳定度不小于8000次/mm。

5.2.2 PAC-13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

5.2.2.1 沥青材料

1、材料级配

材料级配见下表。

PAC-13透水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表5.7

级配类型

通过以下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PAC-13 100 90~100 50~8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2、沥青

PAC-13透水沥青混合料须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高粘度改性沥青宜采用成品高粘度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5.8

指标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0.1mm)40

软化点,不小于(℃)80

15℃延度,不小于(cm)80

5℃延度,不小于(cm)30

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20000

闪点,不小于(℃)260

粘韧性(N。m),不小于20

韧性(N。m),不小于15

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变化,不大于(%)0.6 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

3、粗集料

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碎石。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PAC-13透水沥青混凝土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表5.9

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6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T0317

视密度,不小于t/m3 2.6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2.0 T0304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大于- 5级T0616

坚固性,不大于% 8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0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3 T0320

磨光值PSV,不小于-42 T0321

4、细集料

透水面层的细集料采用机制砂。细集料质量要求见下表:

PAC-13透水沥青混凝土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5.10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视密度,不小于 2.50 T0328 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0 T0340 砂当量,不小于(%)60 T0334 含泥量(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 1 T0333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 T0345 5、矿粉

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PAC-13透水沥青混凝土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5.11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视密度,不小于 2.50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1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0.6mm(%)100

T0351

<0.15mm(%)90~100

<0.075mm(%)75~100

外观无闭粒结块

亲水系数<1 T0353 塑性指数(%)<4 T0354

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6、抗剥离剂

对于PAC-13混合料,采用玄武岩集料,若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要求,可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离剂,掺量一般为沥青质量的0.4%。

应选择与沥青配伍性好的抗剥离剂,其密度应与沥青密度相当或接近;PH值宜大于 7;以常温下液态为宜,凝固点小于0℃。

应对抗剥离剂进行老化后的性能试验,应使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等级提高到5级以上,并满足沥青混合料老化后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80%。

7、木质素纤维

在PAC-13沥青混合料中掺加沥青混合料总量的0.3%~0.4%(质量百分比)木质素纤维稳定剂。木质素纤维在25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表5.12

试验指标试验方法

纤维长度<6mm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灰分含量(18±5)%,无挥发物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

PH值7.5±1.0 水溶液用Ph计测定

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土经振敲后称重含水率≤5%(以质量计)105℃烘箱2h后冷却称重

5.2.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以既定的最佳沥青用量拌制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密度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透水试验以及车辙试验,确认满足下表所示的试验目标值,即可设定为设计沥青用量。

PAC-13透水沥青混合料质量技术要求表5.13

试验项目技术试验

击实次数(次)双面各击50

空隙率vv(%)18~25

连通空隙率(%),不小于14

马歇尔稳定度kN,不小于 5.0

流值(mm)2~4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小于0.3

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飞散试验(%)小于0.5

渗水系数(M1/15s)800

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3500

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85

2、PAC-13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附录C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和试拌使用。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隙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事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0.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差值不宜大于±0.2%。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4)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根据标准配合比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11章质量管理要求中个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定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5.2.2.3 PAC-13透水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透水沥青路面工程开工前,宜铺装单幅长度为100m~200m的试验段,进行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应据此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2、当遇到雨天或气温低于15℃时,不得进行透水沥青路面施工。

3、铺装透水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下层结构的质量,同时应对下层结构进行现场渗水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铺筑透水沥青混合料。

4、放工时,对运到现场的混合料的混度至少每小时检测一次,如混合料的温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及时通知拌和厂调温,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进行,宜采用小于12T的钢筒式压路机碾压,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

PAC-13各施工阶段的温度控制表表5.14

控制环节AC-25C

沥青加热温度(℃)165±5

集料的加热温度(℃)195±5

混合料出厂温度(℃)180±5

运抵现场温度(℃)≥175

摊铺温度(℃)≥170

初压温度(℃)≥160

复压温度(℃)≥130

终压温度(℃)≥90

开放交通温度(℃)≤50

5、多孔隙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排水沥青路面的重要环节,对路面的耐久性与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碾压时应遵守“高温、紧跟、匀速、慢压、静压”的原则进行。

6、排水路面的接缝处理,与普通的沥青路面接缝处理有所不同,不能直接用切割机切缝,而采用电镐直接凿除,然后用空压机或森林灭火器吹尽灰尘,再用水冲洗接缝位置,防止连通孔隙的堵塞。

7、透水沥青路面与不透水沥青里面衔接处,应做好封水、防水处理。

8、养护时应及时清除表面存在的粘土类抛洒物。宜采用专用透水功能恢复车定期对路面的堵塞物质进行清除。

9、在冬季,透水沥青路面应及时清除积雪,并应采取防止路面结冰的措施。不宜采用机械除冰,不得撒灰或灰渣。

5.2.2.4 防水粘结层材料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在透水沥青PAC-13与普通AC-25C沥青混凝土之间喷洒防水粘层沥青,兼作封层,粘层油一般采用改性液体石油沥青AL(M)-3,用量不少于1.0L/m2,为防止粘轮现象,要求

分两次洒布,每次洒布量为不少于0.5 L/m2。防水粘结层的透水系数不应大于80 L/m2,且应与上下层结构层粘结良好。

1、材料要求

粘结材料一般采用改性液体石油沥青AL(M)-3,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改性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表5.15

试验项目

中凝

AL(M)-3

粘度C25.5(S)-

C60.5(S)16~25

蒸馏体积225℃前(%)<3 315℃前(%)<25 360℃前(%)<35

蒸馏后残留物针入度(5℃)(0.1mm)100~300 延度(25℃)(cm)>60 浮漂度(5℃)(S)-

闪电(TOC法)(℃)>60

含水量不大于(%)0.2

2、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1)喷洒粘层沥青前,应将沥青面层表面清扫干净,用森林灭火器吹净浮灰,雨后或用水清洗的面层,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

(2)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也可用小型沥青洒布车人工喷洒。

(3)气温低于10℃不得喷洒粘油层。

(4)为防止粘层沥青发生粘轮现象,沥青面层上的粘层沥青应在面层施工2~3天前洒布,桥面上的粘层沥青应该在施工前4~5天洒布,在此之前做好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过。

(5)粘层沥青洒布后,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紧接着铺装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5.2.3 AC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各层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工程设计矿料级配范围(参考)见下表。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参考)表5.16

级配类型

通过以下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20C - 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AC-25C 100 90~100 75~90 65~83 57~76 45~65 24~52 16~42 12~33 8~24 5~17 4~13 3~7 注:本表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供施工单位参考,实际施工时采用的矿料级配曲线应该

根据工程所采用的具体材料及达到规范的指标要求进行调整。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表5.17

试验指标单位AC-20C AC-25C

试件尺寸mm φ101.6⨯63.5

击实次数(双面) 次75

空隙率 VV

深约90mm以内% 4~6

深约90mm以下3~6

稳定度MS,不小于kN 8

流值FL mm 1.5~4

矿料间隙率VMA(%),

不小于

设计空隙率% 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

2 11 10

3 12 11

4 13 12

5 14 13

6 15 14

沥青饱和度 VFA(%)65~75 55~70

注:[1]对于空隙率大于5%的陡坡路段,施工时至少提高压实度1个百分点。

[2]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3]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

对于沥青混凝土AC各面层,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使用性能检验技术指标见下表。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技术要求表5.18

试验项目AC-20 AC-25 试验方法

1、高温抗车辙试验

动稳定度,不小于(次/mm) 1000 8000 T0719

2、水稳定性试验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0 80 T0709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不小于75 75 T0729

3、低温弯曲试验(-10℃,50mm/min)

破坏应变(με),不小于2000 2000 T0715

4、室内渗水试验

渗水系数,不大于(mL/min) 120 T0730

6、沥青混合料施工要求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应重点控制碾压工艺,同时保证抽检压实度机动车道≥98%(重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成型和养护均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严格执行。

5.2.4 AC混合料施工要求

1、一般规定

1)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2)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材料质量控制

1)对于沥青、粗细集料和填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准运进拌和厂。

2)堆放各种矿料的地坪必须硬化,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材料被污染。各品种材料间应用墙体隔开,以免相互混杂。细集料和矿粉必须覆盖。

3)木质纤维素的保管、存放、运输过程中均不得受潮。

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对同一拌和厂的两台拌和机,如果使用相同品种的矿料,可使用同一目标配合比。目标配合比需经监理单位审核,并报总监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如果某种矿料产地、品种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2)每台拌和机均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由监理单位审核,并报总监批准后,方可进行试拌试铺。

4、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AC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参照下表执行。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表5.19

施工工序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160~170

矿料加热温度170~18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55~165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0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135

低温施工150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135

低温施工145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70

轮胎压路机80

振动压路机70

开放交通的路标温度,不高于50 2)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各种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6、混合料的摊铺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2)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双车道)~7.5m(3车道以上),通常宜采用两台或更多台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 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3)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5)摊铺机应在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直接接触式平衡梁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铺筑改性沥青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6)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温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路表温度低于15℃时,不宜摊铺PAC和AC混合料。

7)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

8)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工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9)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不得不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

10)在雨季铺筑沥青路面时,应加强与气象台(站)的联系,已铺筑的沥青层因遇雨未行压实的应予铲除。

7、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

1)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2)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

3)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

4)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根据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情况经试压确定。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初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同时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

5)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

②通常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是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③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正乃至返工。

6)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且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应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60~80m。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宜安排每一台压路机作全幅碾压,防止不同部位的压实度不均匀。

②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墩位不足时宜附加重物,使每一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

冷态时的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5MPa,轮胎发热后不小于0.6MPa,且各个轮胎的气压大体相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③对粗集料为主的较大粒径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层厚较大时选用高频率大振幅,以产生较大的激振力,厚度较薄时采用高频率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0~200mm。振动压路机折返时应先停止振动。

④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宽度,并不应少于200mm。

⑤对于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补充碾压。

7)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如经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时可免去终压。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8、接缝

1)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2)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②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加铺另半幅前应涂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再铲走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或者现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0mm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3)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直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采用阶梯形接缝。

4)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应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以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阶梯型接缝的台阶经铣刨而成,并洒粘层沥青,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m。

5)平接缝宜趁尚未冷却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9、开放交通及其他

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2)沥青路面雨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注意天气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台站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

②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

3)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5.2.5质量要求

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的规定。

5.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要求

为防止路面渗水,增强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的粘结,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0.6mm ES-2型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5.3.1 材料要求

稀浆封层采用BCR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稀浆封层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5.20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慢裂或中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T 0653 筛上残余物(1.18mm筛),不大于(%)0.1 T 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E25 2~30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s)10~60 T 0621

蒸发残留物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5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针入度(25℃)(0.1mm)45~150 T 0604

延度(15℃),不小于(cm)40 T 0605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 0659 常温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

5d,不大于(%)

1

5

T 0655

稀浆封层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集料的各项性能应符合主线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用粗、细集料的性能指标,用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50%。

矿粉应选用石灰岩矿粉,0.075mm筛孔通过量应大于80%,含水量小于1%,不结块。

5.3.2 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集料中的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

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表5.21

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级配类型ES-2 100 95~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乳化沥青用量在8.5~13.5%(按照集料质量计)。

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进行配

合比设计,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表5.22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s)>120 手工拌和

稠度(cm)2~3 T 0571 粘聚力试验(N·m)

(仅适用于快开放交通)

30min(初凝时间),不小于 1.2

T0754

60min(开放交通时间),不小于 2.0 湿轮磨耗试验(WTAT),磨耗值(浸水1h),不大于(g/m2)600 T 0752 5.3.3试铺

正式铺筑封层前要试铺,通过试铺,确定合理的生产配合比,验证稀浆封层的可靠性,确定生产工艺,碾压遍数等。

5.3.4施工要求

1)稀浆封层施工前,应根据规范要求检查基层质量合格,并按要求洒布透层油后,方可铺筑稀浆封层。

2)稀浆封层的最低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严禁在雨天施工,摊铺后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

3)稀浆封层必须使用专用摊铺机械进行摊铺。

4)稀浆封层两幅纵缝搭接的宽度不宜超过80mm,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

5)稀浆封层铺筑后的表面不得有超粒径料拖拉的严重划痕,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不得出现余料堆积或缺料现象。经养生的稀浆封层,应完全密水。

6)稀浆封层固化成型前应严格管制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驶入,行人不得踏入。

5.3.5质量要求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的规定。

5.4透层、粘层

5.4.1透层

1、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必须喷洒透层油,基层上设置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透层油不应省略。透层油宜选用乳化沥青PC-2,用量为0.7~1.5L/m2;也可选用液体沥青AL(M)-2,用量为0.6~1.5L/m2。

透层用乳化沥青PC-2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透层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5.23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慢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T 0653 筛上残余物(1.18mm筛),不大于(%)0.1 T 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E25 1~6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s)8~20 T 0621

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针入度(25℃)(0.1mm)50~300 T 0604 延度(15℃),不小于(cm)40 T 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 T 0654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不大于(%)5d,不大于(%)1

5

T 0655

透层用液体沥青AL(M)-2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透层用液体沥青技术要求表5.24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粘度C60.5 (s)5~15 T0621

蒸馏体积(%)225℃前<7

T0632 315℃前<25

360℃前<35

蒸馏后残留物

针入度(25℃)(0.1mm)100~300 T0604 延度(25℃)(cm)>60 T0605 闪点(TOC法)(℃)>65 T0633 含水量,不大于(%)0.2 T0612

2、施工要求

1)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一般可控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24h内。

3)透层油应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使用的喷嘴宜根据透层油的种类和粘度选择并保证均匀喷洒。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并保持整个洒布宽度喷洒均匀。洒布车的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成雾状,与洒油管成15°~25°的夹角,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

4)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筑物避免污染,透层油必须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透层油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透层油喷洒后应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要求时,应调整透层油稠度或品种。

5)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碎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确保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乳化沥青渗透且水分蒸发,然后尽早铺筑稀浆封层,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

3、质量要求

透层油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规定。

5.4.2粘层

1、材料要求

沥青沥青路面各沥青层之间、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选用乳化沥青PCR,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用量为0.3~0.6L/m2。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粘层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5.25

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 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T 0653 筛上残余物(1.18mm筛),不大于(%)0.1 T 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E25 2~10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s)10~25 T 0621

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 T 0651 针入度(25℃)(0.1mm)50~120 T 0604 软化点,不小于(℃)50 T0606 延度(15℃),不小于(cm)20 T 0605 溶解度,不小于(%)97.5 T 0607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 T 0654

常温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5d,不大于(%)1

5

T 0655

2、施工要求

1)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

2)粘层油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

3)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4)粘层油宜在当天喷洒,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接铺筑上层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3、质量要求

粘层油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规定。

5.5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5.5.1材料要求

1、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压碎值不大于28%,粗集料中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18%(宜不大于15%)。1号料和2号料应采用碱性集料,且0.075mm 筛孔的通过率应不大于1.5%;3号料中0.075mm筛孔的通过率应不大于3%;4号料中0.075mm 筛孔的通过率应不大于18%。碎石中粒径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进行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骨架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表5.26 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骨架密实型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4.75mm及以下筛孔的通过率应尽量取上限。

2、水泥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水

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

5.5.2、混合料组成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按照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水泥稳定碎石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机动车道基层为4.0MPa;机动车道底基层为2.0MPa。

水泥掺量(参考):基层为4%,底基层为2%;本设计提供的水泥参量仅供参考,实验后确定水泥用量。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

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裂能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尽量做到: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水泥掺量不应大于5%;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料、粉料用量,合成矿料级配中粒径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应控制在3%以下;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1%。

5.5.3、施工要求

1、一般规定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但亦应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2)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应检查下卧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

3)水泥稳定碎石应使用连续式拌和机集中厂拌,使用大型运输车运送至现场。应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摊铺机呈梯队进行摊铺作业,不得使用平地机进行摊铺。

4)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

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选用适宜的压实机械进行碾压,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每层的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5cm,并不大于20cm。

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9)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必须保湿养生,不使基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1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11)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用量为1kg~1.5kg/m2)。

2、铺筑试验段

在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宜铺筑试验段。通过铺筑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2)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①摊铺机械和摊铺方法;

②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③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④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⑤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3、拌和和运输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连续式拌和机集中厂拌,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

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4、摊铺和压实

1)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2)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摊铺机宜连续摊铺,拌和机的产量应能够满足连续摊铺的需要。

3)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4)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分两层铺筑。

5、接缝

1)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市政工程全套施工图纸

一、项目概况 1.1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常州市武进区提出了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的宏伟目标。同时,武进区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家“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综合绿色建筑产业基地,是培育绿色建筑的上、中及下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地。示范区位于武进中心城区西南部,美丽的西太湖(滆湖)东岸线,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区内交通便捷(常合高速、常泰高速、外环高架和规划中的城际铁路均可直达本区域),水网纵横,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本底。其中启动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330公顷以产业、研发、行政功能为主,南部160公顷主要为产业备用地。 东龙路(虹西路-延政西大道)位于武进区东部,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北起虹西路(K0+874.055),南至延政西大道(K2+435.363),全长1561.308m。项目位置如下图所示: 1.2设计依据 1、《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常州市南部新城(武进城区)次区域规划(2011-2030)》 3、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本项目地形图及测量资料 5、《东龙路延伸段(长虹中路-延政西大道)-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4-5-19)》 6、建设部建质[2004]16号文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工程设计范围与内容 东龙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本次设计范围北起虹西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0+874.055,南至延政西大道,终点桩号为K2+435.363,全长1561.308m。道路标准段红线宽30m,交叉口渠化宽度33m、36m。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桥涵、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联合通讯、结构工程。 东龙路施工图共分为六册,本册为第一册:道路,版本号:A版,具体图纸分册情况如下: ★第一册道路工程第四册给水、燃气工程 第二册桥梁工程第五册电力、联合通讯工程 第三册雨污水工程第六册管线综合工程 道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

市政资料大全 市政工程技术资料项目 主要统一规定表格表式目录 表格编号表格名称 表1 单位工程技术资料目录表 表2 竣工验收鉴定书 表3 工程质量竣工核定证书 表4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表5 图纸会审记录 表6 技术交底记录 表7 测量复核记录 表8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表9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表10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表11 部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表12 工序质量评定表 表13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 表1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表15 工程洽商记录 表16 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出厂证明及试验单目录表17 设备、配件检验记录表 表18 水泥试验报告

表格编号表格名称 表19 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 表20 砖力学强度试验报告 表21 砂子试验报告 表22 石子试验报告 表23 沥青试验报告 表24 防水卷材试验报告 表25 材料试验报告 表26 阀门试验记录 表27 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记录 表28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表29 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 表30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表31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表32 混凝土抗折性能试验报告 表33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 表34 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 表35 砂浆试块试压报告 表36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记录(蜡封法) 表37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厚度汇总表 表38 道路弯沉值测量记录表 表39 市政工程混合料压实密度(灌砂法)试验记

录 表格编号表格名称 表40 市政工程土壤最佳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表41 市政工程土壤压实度试验记录 表42 石灰土中石灰剂量检验记录 表43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记录 表44 井内管底高程竣工测量记录汇总表 表45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表46 污泥消化池气密性试验记录 表47 焊缝质量综合评级报告 表48 钢管安装及焊口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表49 预制安装水澉壁板缠钢丝应力测定记录表50 打桩记录表 表51 钻孔桩记录汇总表 表52 钻孔桩钻进记录表 表53 钻孔桩成孔质量检查记录 表54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表55 结构吊装施工记录 表56 预应力张拉原始记录表 表57 预应力张拉数据表 表58 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记录 表59 沉井工程下沉记录

市政工程施工总平面图及临时用地表

市政工程施工总平面图及临时用地表 一、现场施工平面规划 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安全文明施工的达标和体现我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施工平面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 1、确保场内道路畅通,满足施工对材料堆放场地要求,减少二次搬运和场内运输。 2、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达标对场地的要求,施工场地全部硬化及做好排水沟。 3、符合施工现场保温规范要求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 4、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范要求。 二、施工临时设施布置设想 1、生产、生活办公设施布置 根据场地情况,生活办公设置在拟建施工现场西边。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2、施工机械布置 (1)搅拌机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北侧,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2)钢材加工机械。 (3)木工车间配备模板。 四、施工用电方案 线路布置施工 (1)场内线路:场内地面线路采用埋地。电缆穿过车道时,采用Φ100 钢管做套管。电缆埋深不得小于300㎜,电缆四周先用黄砂保护后再回填素土。场内分线路电缆一般采用套PVC 管保护。房内立干线可采用塑料铝芯线,外套PVC 管,从分配电箱引至各施工机具采用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拖地走。 (2)配电箱:地面配电箱采用固定式,配电箱底座采用砖砌,顶部设有防雨棚。进线出线均从箱底走。楼层电分配箱采用固定位置壁挂式,采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所有的配电箱均有锁,以防非操作人员随意拉接线。

(3)接地:所有用电施工机具外壳必须进行接地,接地采用铜芯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 ㎜2。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接地与接零保护 1)在施工现场专用地中性电接地的电力系统采用TN-S 接零保护系统。 2)施工现场重复接地与保护零线相连,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二根以上导线,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接地体采用钢管。 3)保护零线由配电箱的零线引出,保护零线单独敷设,保护零线接至每一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包括配电箱)。 4)保护零线的截面大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并使用绿/黄双色线,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截面大于2.5 ㎜的多股铜线。 (2)配电箱、开关箱 1)施工现场配电系统设置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开关箱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水平距离小于3M。 2)每台用电设备控制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一个开关控制一台用电设备。 3)所有配电箱内都设有明显断电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设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50~75mA,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4)配电箱、出线应在箱底进出,并分路成束加PVC 套管保护,配电箱内的连接采用绝缘导线,排列整齐,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箱内设置铜质的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端子板。 5)固定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大于1.3M,小于1.5M,安装牢固,移动式配电箱距地面大于0.6M,小于1.5M,有固定支架。 6)配电箱内有配电系统图,标明电器元件参数及分路名称,配电箱配锁,有防雨、防砸措施,箱内保持清洁,无杂物。 (3)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维修必须要经过培训后上岗,由有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 2)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全套网络图)

市 政 道 路 工 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2001-12-18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3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4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5第四章施工顺序------------------------------------------------------ 31第五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计划------------------------------------------ 33 235KW ------------------------------------------------------------------- 37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措施-------------------------------------- 38第七章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42第八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44第九章附图1: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 50第十章附图2:质量保证体系图表 -------------------------------------- 60

市政工程全套施工图纸

一、项目概况 1。1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常州市武进区提出了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的宏伟目标.同时,武进区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家“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综合绿色建筑产业基地,是培育绿色建筑的上、中及下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地。示范区位于武进中心城区西南部,美丽的西太湖(滆湖)东岸线,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区内交通便捷(常合高速、常泰高速、外环高架和规划中的城际铁路均可直达本区域),水网纵横,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本底。其中启动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330公顷以产业、研发、行政功能为主,南部160公顷主要为产业备用地. 东龙路(虹西路-延政西大道)位于武进区东部,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北起虹西路(K0+874。055),南至延政西大道(K2+435.363),全长1561。308m。项目位置如下图所示:1。2设计依据 1、《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常州市南部新城(武进城区)次区域规划(2011-2030)》 3、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本项目地形图及测量资料 5、《东龙路延伸段(长虹中路—延政西大道)-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4-5-19)》 6、建设部建质[2004]16号文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工程设计范围与内容 东龙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本次设计范围北起虹西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0+874.055,南至延政西大道,终点桩号为K2+435.363,全长1561.308m。道路标准段红线宽30m,交叉口渠化宽度33m、36m.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桥涵、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联合通讯、结构工程。 东龙路施工图共分为六册,本册为第一册:道路,版本号:A版,具体图纸分册情况如下:★第一册道路工程第四册给水、燃气工程 第二册桥梁工程第五册电力、联合通讯工程 第三册雨污水工程第六册管线综合工程 道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的内容 二、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的组成部分 三、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的重要性 正文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是指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全套资料,涵盖了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具有重要作用。 一、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的内容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包括以下内容: 1.道路工程资料:包括道路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2.排水工程资料:包括排水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3.给水工程资料:包括给水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4.桥梁工程资料:包括桥梁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5.绿化工程资料:包括绿化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6.照明工程资料:包括照明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7.路灯工程资料:包括路灯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8.通信工程资料:包括通信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9.交通工程资料:包括交通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10.电力工程资料:包括电力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资料。 11.安全资料: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等相关资料。

12.市政识图:包括市政工程各种设计图、施工图等相关资料。 13.报建、报监:包括工程项目报建、报监等相关资料。 14.施工工序:包括施工现场各工序的操作流程等相关资料。 15.送检流程:包括工程项目送检、验收等相关资料。 16.综合目录及其它杂项:包括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目录以及其他杂 项资料。 二、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的组成部分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工程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等。 2.工程施工资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日志、施工记 录等。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包括质量检查记录、质量验收记录、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4.工程验收资料:包括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图、质量评定报告等。 5.工程维护管理资料:包括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设施维修记录等。 三、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范例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有利于规范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进行建设。 2.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标准。 3.有利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为工程项目的投入使用提供保障。 4.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的长期安全运行。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是指在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文件、图纸、技术资料等的集合。这些资料的准确、完整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全套资料的编制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就市政工程资料全套的内容、编制流程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市政工程资料全套的内容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市政工程的核心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设计图纸是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依据,施工图纸是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化、标明具体施工方法和步骤的图纸。施工图纸需具备完整、准确、规范等特点。 2.技术资料: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这些资料是施工过程中操作的依据,必须清晰明确,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3.合同文件:合同文件包括工程施工、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合同文件。这些合同文件是工程各方之间的约定和规范,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4.验收报告:验收报告是在市政工程竣工之后进行的,对工程质量和完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报告。验收报告要客观、全面、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5.监理报告:监理报告是由监理单位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 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的报告。监理报告应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 全等方面的评价,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以上仅为市政工程资料全套的基本内容,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不同,资料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化和调整。 二、市政工程资料全套的编制流程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的编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市政工程项目启动之初,需对工程需求进行 详细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这一阶段涉及到市政工程的 前期规划、设计概念和方案的确定。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市政工程资料编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需对项目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制定设计方案、编制设计文件、进行 设计评审和修改等。设计阶段的资料需要准确明确,符合相关规范和 标准。 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市政工程的实施阶段,也是资料编制和管 理的重点阶段。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进行具体 的施工操作,同时编制并完善施工图纸、工程质量检验记录等资料。 4.验收阶段:验收阶段是市政工程验收和竣工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需编制并提交验收资料,包括验收报告、竣工图纸、竣工资料目 录等。这些资料将用于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和备案。 三、市政工程资料全套的管理措施

市政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图册(2021版)

吉林省市政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Quality Standardiza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Jilin Province

目录 一、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 (2) 1材料质量检验 (2) 1.1钢筋 (2) 1.2预应力 (3) 1.3混凝土 (4) 1.4钢筋混凝土管 (5) 1.5 土 (6) 1.6石灰、粉煤灰 (7) 1.7沥青混凝土 (8) 1.8料石 (9) 1.9预制混凝土砌块 (10) 1.10路缘石 (11) 2桥梁工程 (12) 2.1 下部结构工程 (12) 钻孔桩 (12) 承台 (13) 2.1.3现浇墩柱 (14) 2.1.4现浇盖梁 (15) 2.2装配式墩柱、盖梁加工制作 (16) 2.2.1灌浆套筒连接 (16) 2.2.2墩柱模板安装 (17) 2 2. 3 墩柱钢筋笼及预埋件安装18 2.2.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9) 2.2.5构件养护 (20) 2.2.6构件移运、存放 (21) 2.3构件安装 (22) 2.3.1 装配式墩柱安装 (22) 2.3.2装配式盖梁安装 (23) 2.3.3装配式分节段盖梁安装 . 24 2.4混凝土梁(板)工程 (25) 2.4.1支架、模板安装 (25) 2.4.2箱梁钢筋加工与安装 (26) 2.4.3连续箱梁混凝土浇筑 (27) 2.4.4预制梁(板)制作 (28) 2.4.5预制梁、板安装 (29) 2.4.6预应力施工-后张法 (30) 2.4.7预应力施工-先张法 (31) 2.4.8孔道压浆 (32) 2.5钢箱梁工程 (33) 2.5.1钢箱梁加工 (33) 2.5.2钢箱梁安装 (34) 2.5.3混凝土桥面铺装 (35) 2.5.4钢桥面铺装 (36) 2.6附属工程 (37) 支座 (37) 2.6.2伸缩装置 (38) 2.6.3桥面防水层 (39) 2.6.4桥面排水 (40) 2.6.5桥面防护设施 (41) 2.7冬季施工 (42) 3排水工程 (43) 3.1 测量 (43) 3.2施工降排水 (44) 3.3土方工程 (45) 3.3.1沟槽开挖 (45) 3.3.2沟槽支护 (46) 3.3.3 沟槽回填 (47) 3.4管道主体工程 (48) 3.5附属构筑物 (49) 井室 (49) 检查井井盖安装 (51) 4道路工程 (52) 4.1路基工程 (52) 4.1.1填土路基 (52) 4.1.2挖方路基 (53) 4.1.3填石路基 (54) 4.2基层工程 (55) 4.2.1石灰土基层 (55) 4.2.2级配碎石基层 (56) 4 2.3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57 4.2.4水泥稳定类基层 (58) 4.2.5装配式路面基层 (59) 4.3面层工程 (60) 透层 (60) 粘层 (61) 封层 (62) 4.3.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63) 4.4人行道工程 (64) 4.4.1料石人行道铺砌面层 (64) 4.4.2混凝土预制块铺砌人行道面 层65 4.4.3透水水泥混凝土人行道 面层 (66) 4.5附属构筑物 (67) 4.5.1雨水口及支连管 (67) 4.5.2路缘石 (68)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图集(简本)最新

总说明 1、编制说明 本规范图集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务有限公司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图集(简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工程施工技术方法,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编制依据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2008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07MS101-1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安装通用详图》 11S405-4 《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 01SS105 3、适用范围 本规范图集适用于主管安装工程、小区给水安装工程及企业水表安装等给水管道工程项目。 由于时间仓促,且人员较为紧张,本规范图集有不完善及对本公司工程不适用之处,忘各位领导和同事指正。

一、沟槽开挖与回填 (一)沟槽开挖 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B=D0+2(b1+b2+b3) 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0——管外径(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下表选取。 b2——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 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的厚度(mm)。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注:1、槽底需设排水沟时,b1应适当增加。 2、管道有现场施工的外防水层时,b1宜取800mm。 3、采用机械回填管道侧面时,b1需满足机械作业的宽度要求。 (二)地基处理 1、管道地基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

20m宽城市支路全套设计图(39张)_dwg

2009年三期西、北区市政工程施工图委托设计保税四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 1.概述 1.1 设计依据 1)《2009年三期西、北区市政工程施工图委托设计》09-20-01、09-22-02、09-25-03、09-30-04号会议纪要。 2)《2009年三期西、北区市政工程施工图委托设计》控规、初步设计调整。 1.2采用规范、主要技术标准及设计原则 1.2.1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0-2003)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2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2)计算行车速度:V=20km/h。 3)道路横坡度: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均采用:2%,人行道1%; 4)荷载标准:道路路面:BZZ-100; 5)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2年。 1.2.3设计原则 1)本次施工图按照规划确定的道路等级、级别、红线宽度、地面控制标高进行道路设计。 2)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红线控制范围。 3)现有相交道路与现状路接顺,规划相交道路一般预留开口。 4)绿化的布置应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使工程建成后成为xx市又一美丽景观。 5)车行道和人行道结构均按新建设计。 6)道路设施将遵循方便残疾人的原则进行设计。 2.工程设计 2.1工程范围 该道路位于xx市xx区,全线范围由保税南路至保税二路,全长1496.568。本次设计范围起于保税南路,终止于保税东路,全长1095.647米。

市政工程施工总布置

市政工程施工总布置 一、施工总部署 1、整体布置 本项目涵盖了道路、桥梁、水系、市政管线、综合管廊、景观等多种专业项目,为了科学合理的综合布置各子项、各专业施工,在项目建设阶段,需要打破固有的市政设施建设观念,以系统性的新思路,结合市政、园林、水利、安装各专业,以道路、片区为单元,以绿化体系、交通体系、生态体系、功能体系为系统,并结合“一轴、三廊、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 总体建设布置和安排需要满足政府开发的需求,各子项满足其实施时间要求。计划建设期:全部项目 2 年内完成。 2、桥涵建设布置 本项目范围内所有道路的跨河桥梁共计 8 座,涵洞 5 座,河道均无通航要求。 桥梁采用 10m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结构及 20m 预应力混 凝土后张空心板梁结构。根据初步勘察资料,基础形式采用条形扩大基础。 桥涵工程虽然在片区内分布零散,但其受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影响不大,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由一个或者若干个专业队伍,先行启动建设,各地块同步开展施工。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布置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广,涵盖整个片区,因此市政建设对片区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制定各部分施工顺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给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电力管道、通信管道等项目建设,与市政道路同步协调实施,部分段落同时需要结合综合管廊系统协调实施。市政道路建设,按照分区、分时段,先主后次,先整体后细部的原则进行。 4、生态之城建设布置 (1)低影响开发系统 本工程将在某新城建立起由透水铺装和绿网交织形成的海绵体。透水铺装包括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网包括道路绿化带及防护绿化带。通过这两者的结合,实现建设目标。 (2)海绵道路 1)通过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使得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路面排水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通过豁口侧石将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3)路面采用透水铺装。 (3)水系工程 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状河道清淤、拓宽和边坡护岸,恢复并适当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使得建成区建成后免受涝水灾害,同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以下简称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和治理,确保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保证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条例»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治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和监督治理,应遵守本方法。其他有关部门,能够参照本方法执行。 第三条我省实施的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制度纳入差不多建设的法定程序,工程建设各有关责任主体及个人应严格执行。 第四条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交付使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不得办理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五条本方法所称施工图审查,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 第六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工程勘察文件和工程设计文

件。 工程勘察文件是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设计文件是指包括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防工程〕工程设计、市政行业工程设计、消防设施工程专项设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项设计、建筑幕墙工程专项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专项设计、环境工程专项设计〔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轻型钢结构工程专项设计、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加固工程设计、建筑节能专项设计等。 在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之前,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先审查项目的工程勘察文件。设计企业不得将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工程勘察文件作为设计依据。 第七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认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审查机构,对全省施工图审查工作进行监督治理,并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和监督。 市〔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审查机构、施工图审查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治理,并同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审查机构及审查人员的认定 第八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确定的审查机构条件,结合本省实际认定审查机构。审查机构的认定实行总量操纵,并定期予以调整和公布。 审查机构和技术审查人员实行认定制度。审查机构或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带横道图、施工进度图)

目录 第一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二章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计划 第三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四章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第五章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第六章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第七章施工环境措施计划 第八章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第九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第十一章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与承诺 第十二章不可预见性事件应急措施 第十三章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第一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特点、有关的要求和我公司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本着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降低工程

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的原则,制定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技术管理机构,并为各部分、分项机构做出了施工管理程序安排。本设计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具体措施中,贯彻了上级有关部门对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精神。 二、编制内容 1. 某某路建设项目施工。 三、编制目标 1.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类别及相关技术、施工方法、质量措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进行阐述。 2。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是以能指导施工为目的,所以阐述对象有选择、有偏重. 3。为把本工程打造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工程,除选用先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高质量的制作和铺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针对本工程的实际和特点,我公司将使用最先进可靠的施工措施以及最科学的统筹安排,为业主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奉献一个高质量工程。 4. 本组织设计方案是针对各主要分项工程项目专门制定,内容包括本工程的劳动力配备与组织机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期及总进度计划、质量承诺等。 四、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2、施工图:施工图纸。 3、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及法律法规。 《城镇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