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冲击状况的分析——以威海外贸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作 为外 贸依 存度 高达6 %的开 放大 国 ,受金 融危机 影 响 ,我 国 高 国 际市 场 竞 争 力 。二 是应 重视 中小企 业 的发 展 ,提 供 更 好 的投 0 经 济面 临着 巨大 的挑 战。外 贸纺 织服 装企 业是 外 向型企 业 的一 个重 融 资 政策 ,充分 调动 社会 各 方面 的力量 提供 服务 。建 立一 个统 一高 要 组成 部分 ,其利 润 变动直 接影 响到 我 国的 国民经 济 。稳定 外 贸进 效 的 中小 企业服 务体 系 , 以政 府 引导 、资助 为 引擎 ,综合 性 中小 企
近年 来工 人工 资上 浮 明显 ,企 业 必须 与 员工签 订劳 动合 同 、为 员工 术 、信息、咨询、培训、法律等服务。 2 企 业要 通过技 术创 新 ,提 高市 场竞 争力 。我 国纺织 服装 以初 . 购 买医疗保 险 以及 规范 化的 工作 时 间和成倍 增 长 的加班 工资 直接 导
引发对我 国外 贸产 品的消费 需 求 明显 下 降。 国际经 济形 势 的全 面恶 纺织 产业 发展 持鼓 励态 度 ,但是 忽视企 业质 量 、企业 经营 人 员素质
化 ,纺织 服装 的 国际需 求持 续疲 软 ,加剧 了我 国纺 织服 装企 业 出 口 等 “ 问题 ” ,部分 地 区 、部 分行 业投 资增 幅过 猛 ,从而 直接导 致 软 压 力。 行业 的过 度竞 争 。从投 资结 构上 看 ,纺 织产 业链 中的棉纺 、化纤 等 3市场 竞争 加剧 ,产 品价格 下 降。 主要 原 因有 第一 国 内 同行业 上游 初加 工产 品 占绝 对优 势 ,棉纺 产能 迅速 扩张 。部分 企 业片面 追 . 内同质企 业和 同质 产 品的增 加 ,造成 同业 竞争 加剧 ,供 大 于求 形成 求规 模 、产值 的增 长 ,盲 目铺摊 子 ,低 水平 上项 目,加剧 了棉纺 产
对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思考

对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思考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外向型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应对金融风暴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092-01一、前言(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而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二)外向型经济的理论基础:资源禀赋理论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要素生产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两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开展专业化生产,这一过程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困境(一)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
接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因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二)“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中国储蓄——投资转换率低;其次,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再次,中国的投资效率低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内需促增长根据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
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内需促进增长很有必要:首先,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其次,“高储蓄—高资本—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徐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SWOT

2012年第11期总第221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区域经济】徐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SWOT 分析孙红侠(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摘要]外向型经济对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徐州进入了经济国际化的提速期,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对徐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徐州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对策,以期促进徐州外向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SWOT 分析;徐州[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1-0077-02作者简介:孙红侠(1973-),女,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大体包括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两种形式,由于国内市场有限,技术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外向型经济成为很多地方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外向型经济的内涵所谓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与内向型经济相比较,外向型经济具有以下特征:生产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把重点放在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上;产品或劳务的提供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过国际、国内的双向流动,达到优化组合,提高其使用效率;产品或劳务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风险也大。
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疲软萧条,导致我国沿海城市出口型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因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讲求内外平衡,从而降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积极扶持内资企业发展,保证国家和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90年代以来的三大经济危机

90年代以来的三大经济危机 良时金融事业部:杨小强 文章摘要:时间主要股市表现第一次 90至92年道琼斯:经历二次较大的调整:第一次:1987年8月至10月,指数由最高的2722点跌至最低的1616点,跌幅38.98%。
第二次:1990年8月至10月,指数由2934.65下探到2365.1,跌幅17.4%。
日经:持续时间较长,跌幅较大从1990年开年的最高的38915点跌至1992年8月18日的14309点,跌幅63.23%。
此后日经长期维持在22000与14000之间走箱体运动,直到1997年第二次 97年6月至98年底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的最高16820点,到1998年8月6544点,下跌过程维持一年,跌幅达到61.1%。
日经指数:从1997年6月的20879点至1998年10月的12788点,跌幅38.75%。
第三次 2000至2002年道琼斯指数:从2000年1月的11749.9跌倒2002年10月的7197点,跌幅达到38.74%。
日经指数2000年4月从最高20327点开始,到2002年6月的7604点,跌幅62.59%恒生指数在2000年3月摸高18397点后,4月出现大跌,到03年4月份最低到达8338点,跌幅54.68%进入1990年代以来,世界先继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除1990年的日本房产泡沫、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还包括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这些震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一直没有停止。
下面就其中影响最大的三次做一个简要的介绍:第一次、1990年到1992年经济衰退此期间发生了冷战后的第一次战争——海湾战争。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海湾战争发生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美国的表现:本次美国经济走向危机的历程应该从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算起。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依靠对外贸易和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来促进内部经济繁荣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外向型经济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贸易和外资流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来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1.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的核心特点是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
通过出口贸易,国家可以获得外汇收入,并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2.引进外资:外向型经济通常会吸引外国的投资和企业来到国内设立工厂或进行合作。
外国资本的引进可以带来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3.跨国合作:外向型经济强调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国内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分享技术、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4.内外市场双向开放:外向型经济不仅依赖于外贸出口,同时也非常重视国内市场的发展。
通过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同时也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外向型经济的优势1.扩大就业机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出口贸易和外资引进可以创造更多的岗位,减少国内失业人口。
2.推动技术创新:外国资本和跨国合作可以为国内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3.增加国内收入:出口贸易和外资引进可以带来外汇收入,提高国内收入水平。
外汇的增加可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
4.扩大市场规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出口贸易,国内企业可以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的挑战1.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可能对外向型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风险增加:依赖出口贸易会使国内产业对外部市场的波动更加敏感。
金融危机对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减。 ( 生余) 邵
金 融 危 机 对 地 方 外 向 型 经 济 的 影 响及 对 策
储 向梅 刘 开贤
20 0 8年三 季度 以来 , 国次贷 危 机 引发 的金 融 市 场震 荡加 剧 , 美 国际 经 济金 融 形 势 进 一 步 恶化 。为 了解美 国次贷 危机 引发 的全 球金 融危 机对 地方 外 向型 经济 的影 响 , 最近 , 者试 笔
以某市 为例进 行 了相 关调查 。从 调查 情 况看 , 出现 外 贸 出 口滞 涨 、 资 流 人放 缓 、 出增 已 外 流
加 、 债 提前偿 还 、 外 境外 投 资受 阻等情 形 , 危机 对地 方外 向型经 济 的影 响开始 显现 。
一
、
对 进 出 口贸 易 的影 响
1订 单量 明显 下 降 。 大企 业经 营压 力 。受需 求 降低 或 自身经 济 因素 的影 响 , 、 增 国外进 口 商订 单 明显下 降 , 的外 商 甚至 取 消订 单 。如某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产 品 6 出 口美 国 , 金 融 有 0 受 危机 影响 , 该公 司最 大 的客 户丹 尼尔 公 司破产 , 有 订 单全 部取 消 , 该 客 户 占整 个 北 美 市 所 而 场 2 的份 额 。该机 械公 司 1 1月 出 口收汇 额为 8 3万美 元 , 5 —1 2 比去 年 同期下 降 2 % 。据 1 某农化 公 司反 映 , 口商 由于担心 产 品价格 进 一步下 跌 , 进 推迟 进货 时间 , 观望 情绪 比较 严重 , 订 单 明显下 降 , 导致 企业 出 口收汇 大 幅减少 , 年三 季度 该企 业 出 口仅为 11万美 元 , 比、 今 4 同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中国对外贸易⾯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调整发展新阶段。
改⾰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直保持⾼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的成就。
⾯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平⾄关重要。
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开放,全⾯落实国家“⼗⼆五规划纲要”,努⼒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本轮⾦融危机是西⽅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盾的⼀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的经济增长动能不⾜,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字等问题频出。
主要发达国家⾮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影响。
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不⾜,从⽽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临多重⽭盾,致使中国⾯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世界经济格局发⽣重⼤变化⾦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
2010年,美国国内⽣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按购买⼒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量对⽐趋势发⽣重⼤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一、概述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联系紧密,依赖进出口贸易、外资投资等与国外联系的形式较多。
外向型经济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建设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选择。
本文将就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外向型经济的现状1.全球外贸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据统计,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已迅速增长,并在2007年达到顶峰,但随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贸易额出现下降。
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外贸逐步回暖,外贸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2.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出口大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外贸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中国已连续十余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外资流入等,不仅使中国发展的壮大,也促成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3.东南亚等地逐渐成为新兴市场未来几年,东南亚等地的新兴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引擎。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分析,未来五年内,东盟和中国等地区的出口额将会明显上涨。
作为亚太区的二号大经济体,中国依托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市场优势,可以更好地参与亚太区域的合作和竞争。
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策略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研发队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应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企业创新创造。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群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应注重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的环保能力和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可以采用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合作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迈向外向型经济的道路。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了各国资源配置,改善了国民经济繁荣程度,同时也给全球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
然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一、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概念
外向型经济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的核心就是加强与全球市场的联系,通过贸易、投资、技术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利润和经济增长。
外向型经济模式将国际市场看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全球化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二、外向型经济的优点
1. 可以有效利用全球资源。
外向型经济模式可以让国际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优化。
2. 增加国际市场份额。
通过贸易和国际联盟,外向型经济可以让国家的产品和服务飞跃国际界限,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推动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开拓。
3. 促进技术创新。
外向型经济下,一个经济体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获取全球的最优质资源,借助创新科技来提高生产力,并加速技术升级。
三、外向型经济的危机与挑战
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保护主义倡导用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限制进口和外商投资,给外向型经济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2. 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
外向型经济体在操作灵敏度上普遍较高,对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敏感度也大。
因此,外向型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应该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机制。
3. 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
外向型经济体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差异,这些差异难免会带来一些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
因此,外向型经济体需要注意经济协调、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四、对外向型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
1. 多元化国际市场,减少单一市场对出口的依赖。
通过拓展多元化的市场,国际贸易的风险得以降低,从而减轻单一市场的依赖,更好地保持国际竞争力。
2. 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产业升级是维护外向型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3.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改善国际贸易形势。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合作为基础,共同解决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等问题,提高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水平,从而推动经济更好发展。
总之,外向型经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以蓬勃发展,但它也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等。
未来的外向型经济应当不断创新和改进,增强自我保护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为国家和世界带来更大的发展和繁荣。